《传播学》第四章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 格式:ppt
- 大小:745.50 KB
- 文档页数:29
传播学概论符号的含义和主要内容
传播学是研究符号的含义和传播过程的学科。
符号是具有特定意义的标记或表示,可以是语言、图像、姿势等,用于传达信息和交流。
传播学主要研究以下内容:
1. 符号的含义:传播学关注符号的意义和解读过程。
符号的含义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字面意义,还包括象征和隐喻等多个层面。
传播学研究如何通过符号来传达特定的概念、价值观和情感。
2. 传播过程:传播学研究信息是如何从发送者传递给接收者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编码、传输、接收和解码等环节,以及传播媒介的选择和影响。
传播学研究如何有效地将信息传递给目标受众,并在传播过程中产生影响。
3. 观众研究:传播学还关注受众对传播信息的接受和理解。
观众研究包括对观众特征、观众行为和观众态度等方面的研究,以了解观众如何解码和对待传播信息。
4. 媒体研究:传播学还研究不同类型的传播媒介对信息传播的影响。
媒体研究包括对媒体内容、媒体效果以及媒体与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研究,以了解媒体如何塑造和影响社会和文化。
总的来说,传播学旨在研究符号的含义和传播过程,以增进我们对人类交流和社会影响的理解。
《传播学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传播学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第一节1、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答: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既不单单是意义,也不单单是符号,而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容和物质载体只统一体的信息,因为意义离开符号就不能得到表达,而符号离开意义只不过是一些莫名其妙的物质,两者都不能单独引起社会互动行为。
社会信息指物质载体和精神容。
主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信息又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所以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2、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传播即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它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其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
是人类的活动,是信息的交流,它离不开符号,媒介,它的目的是希望发生相映的变化。
基本特征:(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2)它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形成的,也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象的是社会互动行为。
(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传授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3、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答: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纵向的也可能是横向的。
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授双方表述的容和采用的姿态,措辞等等,无不反映着各自的社会角色和地位。
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个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既有的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第二节1、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答: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不处在一定的系统中。
所谓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从这个定义而言,人类的社会传播,也是具有普通的系统性。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答:(1)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2)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接,相互交织构成的整体(3)它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4)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3、如何理解社会信息系统中的双重偶然性?答:它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所特有的属性,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因为在自然系统中,系统各部分,系统与系统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都是依据既定的条件进行的,满足了既定的物理,化学生物的条件,变会引起预期的反应。
传播学教程分章节重点目录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3)第二章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10)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 (15)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19)第五章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22)第六章群体传播、集合行为、组织传播 (25)第七章大众传播 (30)第八章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 (33)第九章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38)第十章社会转型与受众变迁 (41)第十一章传播效果研究 (46)第十二章几种主要的大众传播效果理论 (53)第十三章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58)第十四章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61)第十五章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 (68)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一)关于传播的定义与传统1.社会学传统:美—库利——社会互动理论倡始人。
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2.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美—皮尔士——符号学的创始人,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3.他们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传统,一是社会学的传统,一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
后来,这两传统逐渐发生融合。
信息概念引入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二)传播的实质与其他定义1.传播的实质: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
2.施拉姆:当我们从事传播的时候,也就是在试图与其他人共享信息——某个观点或某个态度。
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3.阿耶尔:传播在广义上指的是信息的传递,它不仅包括接触新闻,而且包括表达感情、期待、命令、愿望或其他任何什么。
二、传播与信息传播学考察的主要对象—始终都是人类的社会信息及其传播活动。
(一)社会信息科学与传播学1.社会信息与自然界的其他信息的联系和区别A.联系(共同点):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
传播学概论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1.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广义上,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
有学者将信息分为物理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
传播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主要关注人类的社会信息。
德国哲学家克劳斯指出,纯粹从物理学角度来说,信息是按一定方式排列的信号序列,但仅此一点尚不足以构成一个定义,毋宁说,信息必须有一定的意义。
2.什么是传播,它的特点是什么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特点: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在一定的社会关系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成立的前提是传授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是一种行为;过程和系统。
3.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如何理解这个观点施拉姆说:传播一词和社区(community)一词有共同的词根,这并非偶然,没有传播,就不会有社区,没有社区也就不会有传播。
所谓社区也就是由地缘关系和社会关系构成的共同体。
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纵向的,也可能是横向的;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取的姿态、措辞等,无不反映着各自的社会角色和地位。
4.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系统科学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无不处于一定的系统之中,所谓系统,即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从这个定义看,人类社会传播也具有普遍的系统性。
传播学通常将社会传播分为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等五种传播类型,实际上也是五种不同的传播系统。
传播系统也称为信息系统。
5.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
6.如何理解社会信息系统中的“双重偶然性”双重偶然性是德国传播学家鲁曼提出的概念,指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做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
《传播学》传播的意义、符号意义的分类、语言符号的暧昧性、传播过程的意义1、什么是意义所谓意义,就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为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在与自然和社会打交道的过程中,人不断地认识和把握对象事物的性质和规律,并从中抽象出意义。
意义本身是抽象和无形的,但可以通过语言及其他符号得到表达和传递。
2、(符号的)意义的分类符号是意义的携带者,任何一种符号都有特定的意义,我们将之称为符号的意义。
符号的意义可以按如下分类:(1)(诗学和语义学)明示性意义和暗示性意义。
前者是符号的字面意义,是意义的核心部分;后者是符号的引申意义,属于意义的外围部分。
(2)(逻辑学)外延意义和内涵意义。
外延是概念符号所指示的事物的集合,内涵则是对所指示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属性的概括。
如“人”,外延则可列举出男人、女人、中国人、外国人等,内涵则是“能够制造使用工具,具有抽象思维能力”。
(3)(符号学)指示性意义和区别性意义。
指示性意义是将符号与现实世界的事物联系起来进行思考的意义;区别性意义是表示两个符号的含义之异同的意义。
区别性意义是通过分析符号间的关系来显示的。
3、语言符号的暧昧性:(符号所表达的意义并不总是清晰)(1)语言符号本身意义的模糊性。
如“水果”一词,包容范围很大,西红柿、西瓜等属于“水果”还是“蔬菜”,一般人很难分清。
再如“潇洒”一词。
(2)语言符号的多义性。
指一种符号具有两种以上的意义。
当然,这种暧昧性所造成的沟通障碍,可以通过传播过程中的其他条件或情境来消除。
甚至还可以借助暧昧性来创造和表达新的意义,如歇后语的使用。
4、传播过程中的意义传播过程中,除了符号本身的意义,还有以下意义也在起作用:(1)传播者的意义。
传播者通过符号来传达他所要表达的意义,但符号有时并不能正确传达我们的意图或本意。
符号本体的意义与传播者的意义未必是一回事。
(2)受传者的意义。
对同一组符号构成的文本,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
传播学理论体系一、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重要作用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象征符:①象征符必须是人工符号,是人类社会的独创物。
只有人类才能理解它,理解这个符号的意义。
②象征符不仅能够表示具体的事物,而且能够表达观念、思想等抽象事物。
③象征符不是遗传的,而是通过传承学习来继承的。
④象征符是可以自由创造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符号的基本功能:一是表述和理解功能,二是传达功能,三是思考功能。
二、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语言的基本特征:1)语言是静态的,现实是动态的。
2)语言是有限的,现实是无限的。
3)语言是抽象的,现实是具体的。
非语言符号1.非语言符号的类型(1)语言符号的伴生符(副语言)第一类是语言符号的伴生符,如声音的高低、大小、速度和快慢,文字的字体、大小、粗细、工整或潦草等等,都是声音语言和文字的伴生物,也称为副语言。
(2)体态符号第二类是体态符号。
体语是以身体的动作表示“意义”,体语不但能传播信息,并且会影响人际互动。
一般来说体语包括动态的动作和静态的姿势。
(3)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的符号第三类非语言符号是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的符号。
包括服装、摆设、建筑等,如果说上述两类符号大多还是语言的辅助物,那么第三类符号更具有独立性和能动性。
2.非语言传播的功能1)传播态度与情绪2)辅助语言传播3)代替语言。
三、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1、什么是意义所谓意义,就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
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意义本是抽象无形的,但可以通过语言以及其他符号得到表达和传递,因此符号是意义的载体和表现形态。
2、象征性社会互动与传播象征性互动理论象征性互动理论(symbolic interaction theory)的创始人是20世纪初的美国心理学家G.H米德,60年代以后,H.G.布鲁默、T.西布塔尼、R.H.特纳等美国学者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