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天然水的性质-----碱度和酸度
- 格式:ppt
- 大小:672.50 KB
- 文档页数:84
第五章天然水的pH和酸碱平衡体系第一节天然水的pH一、天然水中常见的弱酸、弱碱(一)酸碱的质子理论能给出质子的物质是酸,能结合质子的物质是碱。
H2CO3 = H+ + HCO3-HCO3- = H+ + CO32-NH4+ = NH3 + H+酸、碱概念是相对而言。
(二)天然水中常见的酸碱物质常见能解离出质子及与质子结合的物质有:CO2·H2O、CO32-、HCO3-、NH4+、NH3、H2PO4-、PO43-、H2SiO3-、H3BO3-、H4BO4-等。
一般天然水中所含酸碱物质主要是碳酸盐的几种存在形态。
其他平衡居于次要地位。
注意:Fe2+和Fe3+水解可产生酸,他们也是天然水对pH有重要影响的物质。
(三)天然水的酸度及碱度酸度(acidity): reserve capacity of water to generate additional hydrogen ions through various processes.水中能与强碱反应(表现为给出质子)的物质的总量,用1L水中能与OH-结合的物质的量来表示。
常见构成酸度物质: H+、H2CO3、HCO3-、Fe3+、Fe2+、Al3+。
后3种对构成水酸度贡献少。
根据测定时使用指示剂的不同,分为总酸度(用酚酞作指示剂, pH 8.3)和无机酸度(又称强酸酸度,用甲基橙作指示剂,pH 3.7)。
无机酸度只包含了水中的强酸物质,H2CO3未参加反应。
总酸度包括强酸物质和H2CO3的含量。
二、天然水的pH及缓冲性(一)天然水的pHpH negative logarithm of the hydrogen ion activity and it is an index of the intensity of hydrogen ions.pH 是“intensity” factor and acidity 是“capacity ”factor.天然水按pH值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如下五类:强酸性pH <5.0弱酸性pH 5.0-6.5弱碱性pH 8.0-10.0强碱性pH >10.0中性pH 6.5-8.0大多数天然水为中性到弱碱性,pH在6.0-9.0之间。
第三章:水环境化学——天然水的性质第三章:水环境化学——天然水的基本特征以及污染物存在形态一、水和水分子结构的特异性二、天然水的基本特征1、天然水的组成(离子、溶解气体、水生生物)2、天然水的化学特征3、天然水的性质(1)碳酸盐系统(2)酸度和碱度(3)天然水的缓冲能力● 缓冲溶液能够抵御外界的影响,使其组分保持一定的稳定性,pH 缓冲溶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pH 不变化。
● 天然水体的pH 值一般在6-9之间,而且对于某一水体,其pH 几乎保持不变,这表明天然水体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是一个缓冲体系。
● 一般认为各种碳酸盐化合物是控制水体pH 值的主要因素,并使水体具有缓冲作用。
但最近研究表明,水体与周围环境之间发生的多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反应,对水体的pH 值也有着重要作用。
● 但无论如何,碳酸化合物仍是水体缓冲作用的重要因素。
因而,人们时常根据它的存在情况来估算水体的缓冲能力。
对于碳酸水体系,当pH<8.3时,可以只考虑一级碳酸平衡,故其pH 值可由下式确定:][][lg 3*321--=HCO CO H pK pH如果向水体投入△B 量的碱性废水时,相应由△B 量H 2CO 3*转化为HCO 3-,水体pH 升高为pH ',则:B HCO BCO H pK pH ∆+∆--=-][][lg 3*321'水体中pH 变化为△pH=pH '-pH ,即:][][lg ][][lg 3*323*32--+∆+∆--=∆HCO CO H B HCO BCO H pH由于通常情况下,在天然水体中,pH=7左右,对碱度贡献的主要物质就是[HCO 3-],因此经常情况下,可以把[HCO 3-]作为碱度。
若把[HCO 3-]作为水的碱度,[H 2CO 3*]作为水中游离碳酸[CO 2],就可推出:△B=[碱度][10△pH -1]/(1+K 1×10pH+△pH )△pH 即为相应改变的pH 值。
酸度和碱度酸度和碱度(一)酸度酸度是指水中所含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
这类物质包括无机酸、有机酸、强酸弱碱盐等。
地面水中,由于溶入二氧化碳或被机械、选矿、电镀、农药、印染、化工等行业排放的含酸废水污染,使水体pH值降低,破坏了水生生物和农作物的正常生活及生长条件,造成鱼类死亡,作物受害。
所以,酸度是衡量水体水质的一项紧要指标。
测定酸度的方法有酸碱指示剂滴定法和电位滴定法。
1.酸碱指示剂滴定法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水样至肯定pH值,依据其所消耗的量计算酸度。
随所用指示剂不同,通常分为两种酸度:一是用酚酞作指示剂(其变色pH为8.3)测得的酸度称为总酸度(酚酞酸度),包括强酸和弱酸;二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变色pH约3.7)测得的酸度称强酸酸度或甲基橙酸度。
酸度的单位在《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中规定用CaCO3mg/L 表示。
2.电位滴定法以pH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与被测水样构成原电池并接入pH计,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pH计指示4.5和8.3,据其相应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量分别计算两种酸度。
本方法适用于各种水体酸度的测定,不受水样有色、浑浊的限制。
测定时应注意温度、搅拌状态、响应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二)碱度水的碱度是指水中所含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总量,包括强碱、弱碱、强碱弱酸盐等。
天然水中的碱度重要是由重碳酸盐、碳酸盐和氢氧化物引起的,其中重碳酸盐是水中碱度的重要形式。
引起碱度的污染源重要是造纸、印染、化工、电镀等行业排放的废水及洗涤剂、化肥和农药在使用过程中的流失。
碱度和酸度是判定水质和废水处理掌控的紧要指标。
碱度也常用于评价水体的缓冲本领及金属在其中的溶解性和毒性等。
测定水中碱度的方法和测定酸度一样,有酸碱指示剂滴定法和电位滴定法。
前者是用酸碱指示剂指示滴定尽头,后者是用pH计指示滴定尽头。
水样用标准酸溶液滴定至酚酞指示剂由红色变为无色(pH8.3)时,所测得的碱度称为酚酞碱度,此时OH—已被中和,CO32—被中和为HCO3—;当连续滴定至甲基橙指示剂由桔黄色变为桔红色时(pH约4.4),所测得的碱度称为甲基橙碱度,此时水中的HCO3—也已被中和完,即全部致碱物质都已被强酸中和完,故又称其为总碱度。
天然水的酸碱性
大多数含有矿物质的天然水,其pH一般都在6~9这个狭窄的范围内,并且对于任一水体,其pH几乎保持恒定。
在与沉积物的生成、转化及溶解等过程有关的化学反应中,天然水的pH具有很大意义,它往往能决定转化过程的方向。
生物活动,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以及物理现象,如自然的或外界引起的扰动伴随着曝气作用,都会或增或减地使水中溶解性二氧化碳浓度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水体pH。
此外,其他一些借助于生物进行的反应也会影响天然水的pH,如黄铁矿被氧化的反应会导致pH降低;反硝化或反硫化等过程则趋向于使pH 升高。
在大多数天然水中都有HCO3-和CO32-作为碱存在。
有时还可存在别的低浓度碱,如B4O72-、PO43-、AsO43-、NH3、SiO32-等。
火山和温泉向水中加入HCl和SO2之类气体,可强烈地产生酸性水。
工业废水中含有的游离酸或多价金属离子经排放而进入天然水系,也可使水具酸性。
另外一些酸性成分是硼酸、硅酸和铵离子。
总的说来,天然水体中最重要的酸性成分还是CO2,它与水形成相对平衡的碳酸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