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篇 第1章 建筑构造综述
- 格式:ppt
- 大小:279.50 KB
- 文档页数:10
第1篇概论第1章房屋建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 建筑设计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主要是指对建筑空间的研究以及对构成建筑空间的筑物实体的研究。
2. 建筑物根据其使用性质,通常可以分为生产性建筑和非生产性建筑两大类。
3. 生产性建筑可以根据其生产内容的区别划分为工业建筑,农业建筑,等不同的类别,非生产性建筑则可统称为民用建筑。
4. 民用建筑根据其使用功能,可以分为_居住建筑公共建筑两大类。
5. 建筑物通常由_楼地层、墙或柱、基础、楼电梯、屋盖、门窗等几部分组成。
第2章建筑物设计的程序及要求1. 建筑设计的程序一般可以分为_方案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2. 对于有些小型和技术简单的城市建筑,可以以方案阶段代替__初步设计阶段_,而有些复杂的工程项目,则还需要在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之间插入技术设计阶段第2篇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第1章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1. 从组成平面各部分空间的使用性质来分析,主要可以归纳为使用,交通联系;两部分。
2. 使用部分是指满足_主要使用功能,辅助使用功能;的那部分空间。
3. 建筑物的交通联系部分包含建筑物的_门厅,过厅,走道,楼梯,电梯;_等等4. 建筑物的_使用部分,交通联系部分,结构、围护分隔构件本身;_所占用的面积之和,就构成了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
5. 走道的长度根据__建筑物的耐火等级,走道的布置方式,建筑物的使用性质_来决定。
6. 疏散距离是指_使用房间对走道的出口到达疏散口之间的距离。
7. 门厅是在建筑物的_主要出入口_处起_内外过渡,集散人流;作用的交通枢纽。
8. 过厅一般位于体型较为复杂的建筑物各分段的_连接处__或建筑物内部某些人流或货流的_集中交汇处_起到_缓冲_的作用。
9. 在建筑设计时,设计人员一般会首先借助_功能分析图_或者称之为气泡图来归纳、明确使用部分的这一功能分区。
10. 建筑物平面组合方式有_串联式组合,并联式组合,混合式组合。
建筑构造小结(5篇范例)第一篇:建筑构造小结第一二章1.建筑物的构造组成及设计要求2.建筑的分类3.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4.建筑构造的设计原理5.模6.定位轴线、定位线(单双)7.三尺寸之间的关系8.单双轴示意图9.基础地基天然地基 10.常用加固地基的方法11.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图字结合)12.图示表示地下水、冻土线、相邻基础埋深影响第三章1.简述墙体的类型2.简述砖混结构的几种结构布置方案及特点?3.提高外墙的保温措施有哪些?4.墙体防潮层位置(图)5.散水构造(图)6.提高墙体隔声措施有哪些?7.寒冷的地区门窗过梁构造(图)8.窗台构造(图)9.强身加固措施10.本章1、2节所有定义11.试比较几种隔墙特点12.附加圈梁(图)第四章1.楼盖层的基本组成?2.楼盖层的设计要求?3.隔绝楼盖层固体传声的方法?4.吊顶构造(图)5.钢筋混凝土楼板的类型和优缺点?6.单向板、双向板定义?7.地坪层构造(图)8.阳台的设计要求?9.阳台的排水构造(图)水舌雨落管 10.雨棚的排水构造(图)滴水 11.阳台栏杆的高度应如何考虑?第五章1.楼梯尺寸计算2.保证底层平台下净高满足通行要求的解决措施3.楼梯由哪几部分组成,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及要求4.确定梯段的平台宽度的依据5.常见的楼梯形式 6.电梯的类型第六章1.设计屋盖应该满足哪些要求?2.排水坡度有哪些表示方法?3.影响屋面排水坡度大小的因素?4.屋面坡度形成方法有哪些?5.有组织排水与无组织排水各自适用于不适用范围?6.卷材防水构造层次(图)7.卷材防水屋面检修口构造(图)8.刚性防水构造(图)9.正置式保温构造(图)10.倒置式保温构造(图)11.屋盖隔热有哪些做法? 12.什么叫涂膜防水屋面? 13.块瓦加固措施?第七章1.门窗的功能2.门窗的设计要点3.门窗的尺度4.窗地比、窗墙比、透光率、玻地比概念5.门窗的选用及布置(了解)6.遮阳的选用类型及适用范围第二篇:建筑构造笔记整理第一章绪论1.1 建筑物与建筑构造和建筑结构的关系1.建筑构造:研究建筑物构造方案、构配件组成、细部节点构造。
[教学设计]房屋建筑学基本知识房屋建筑学基本知识第1篇概论第1章房屋建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 建筑设计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主要是指对建筑空间的研究以及对构成建筑空间的筑物实体的研究。
2. 建筑物根据其使用性质,通常可以分为生产性建筑和非生产性建筑两大类。
3. 生产性建筑可以根据其生产内容的区别划分为工业建筑,农业建筑,等不同的类别,非生产性建筑则可统称为民用建筑。
4. 民用建筑根据其使用功能,可以分为_居住建筑公共建筑两大类。
5. 建筑物通常由_楼地层、墙或柱、基础、楼电梯、屋盖、门窗等几部分组成。
第2章建筑物设计的程序及要求1. 建筑设计的程序一般可以分为_方案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2. 对于有些小型和技术简单的城市建筑,可以以方案阶段代替__初步设计阶段_,而有些复杂的工程项目,则还需要在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之间插入技术设计阶段第2篇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第1章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 1. 从组成平面各部分空间的使用性质来分析,主要可以归纳为使用,交通联系;两部分。
2. 使用部分是指满足_主要使用功能,辅助使用功能;的那部分空间。
3. 建筑物的交通联系部分包含建筑物的_门厅,过厅,走道,楼梯,电梯;_等等4. 建筑物的_使用部分,交通联系部分,结构、围护分隔构件本身;_所占用的面积之和,就构成了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
5. 走道的长度根据__建筑物的耐火等级,走道的布置方式,建筑物的使用性质_来决定。
6. 疏散距离是指_使用房间对走道的出口到达疏散口之间的距离。
7. 门厅是在建筑物的_主要出入口_处起_内外过渡,集散人流;作用的交通枢纽。
8. 过厅一般位于体型较为复杂的建筑物各分段的_连接处__或建筑物内部某些人流或货流的_集中交汇处_起到_缓冲_的作用。
9. 在建筑设计时,设计人员一般会首先借助_功能分析图_或者称之为气泡图来归纳、明确使用部分的这一功能分区。
10. 建筑物平面组合方式有_串联式组合,并联式组合,混合式组合。
建筑构造概述建筑构造是指建筑物体所具有的组成结构和连接方式,包括建筑的骨架、承载系统、连接件等一系列构造要素。
它是建筑设计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稳定性和使用性能。
本文将对建筑构造的概念、分类和重要性进行概述。
一、概念建筑构造是指建筑物体内部结构形式及其组成的方式和方法,它是建筑物体的骨架和承重体系。
建筑构造包括结构体系的选择、梁柱板框架的布置和连接形式、构件的材料和尺寸、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性等方面。
二、分类根据建筑物体的类型和用途的不同,建筑构造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常见的建筑构造类型有:1. 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是指建筑中采用柱、梁和楼板组成的骨架结构。
它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刚度,适用于多层建筑,如高层住宅、办公楼等。
2. 筒体结构:筒体结构是指采用连续曲线形状的整体结构,如圆筒形、圆锥形等。
这种结构适用于场馆、体育馆等建筑,能够提供良好的空间效果。
3. 点支座结构:点支座结构是指建筑物通过点式支座连接到地基上,适用于软土地区和地震频发地区,能够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4. 悬索结构:悬索结构是指通过拉索和吊杆来支撑建筑物的结构形式。
这种结构具有较大的跨度,适用于桥梁、长跨度体育馆等。
5. 组合结构:组合结构是指根据建筑物的具体需求,将多种结构形式组合在一起。
这种结构能够充分利用各种结构的优点,提高建筑物的性能。
三、重要性建筑构造对于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一个合理、稳定的构造系统能够保证建筑物在外部荷载作用下的稳定,并且提供良好的使用性能。
此外,建筑构造还能够影响建筑物的整体造型和空间布局,体现出建筑的美感。
同时,建筑构造还与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经济性关系密切。
合理选择构造形式和材料,既能满足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又能降低建造成本和运营成本。
总之,建筑构造是建筑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只有在合理选择构造形式、设计稳定可靠的结构体系的基础上,才能构建出安全、美观、实用的建筑物。
第一章建筑构造概述本章学习目标•掌握建筑物的基本构成要素。
•掌握建筑的分类、分级及划分原则。
•熟悉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及各自的作用。
•了解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掌握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
•熟悉建筑模数的含义和应用,了解定位轴线的划分方式。
本章学习重点•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概念区分。
•建筑的分类和分级标准。
•建筑的构成,建筑构造的基本设计原则。
•基本模数的数值,常用模数的应用范围。
本章内容1.1 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1.2 建筑物的分类和等级1.3 影响建筑构造的和设计原则1.4 建筑标准化和模数协调建筑的构成要素补充知识建筑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称。
•建筑物:供人们在其内进行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
•构筑物:只为满足某一特定的功能建造的,人们一般不直接在其内进行活动的场所。
•建筑的构成要素:建筑功能、物质技术条件、建筑形象。
1、建筑功能•建筑功能:建筑在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具体使用要求,也是人们建造房屋的目的。
不同的功能要求产生了不同的建筑类型,如:工厂为了生产,住宅为了居住、生活和休息,学校为了学习,影剧院为了文化娱乐,商店为了买卖交易等等。
2、建筑的物质技术条件物质技术条件:实现建筑功能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
物质基础包括:建筑材料与制品、建筑设备和施工机具等。
技术条件包括:建筑设计理论、工程计算理论、建筑施工技术和管理理论等。
3、建筑形象建筑形象:建筑体型、立面式样、建筑色彩、材料质感、细部装饰等的综合反映。
好的建筑形象具有一定的感染力,给人以精神上的满足和享受。
建筑形象并不单纯是一个美观的问题,它还应该反映时代的生产力水平、文化生活水平和社会精神面貌,反映民族特点和地方特征等。
•建筑功能是主导因素,它对物质技术条件和建筑形象起决定作用;•物质技术条件是实现建筑功能的手段,它对建筑功能起制约或促进的作用;•建筑形象则是建筑功能、技术和艺术内容的综合表现。
在优秀的建筑作品中,这三者是辩证统一的。
《房屋建筑学》期末复习提纲第1篇概论第1章房屋建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建筑设计的内容。
(空间与实体)P1建筑设计的内容:对建筑空间的研究和对构成建筑空间的建筑物实体的研究。
2.建筑物根据使用性质的分类。
(生产与非生产)P3建筑物根据其使用性质,通常可以分为生产性建筑和非生产性建筑两大类。
生产性建筑根据其生产内容的区别划分为工业建筑、农业建筑等等不同的类别3.民用建筑根据使用功能的分类。
(居住,公共)P4非生产性建筑统称为民用建筑,又根据其使用功能,再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类。
4.公共建筑按功能特征的分类。
(十六大类及各小类的归属问题)P4公共建筑按其功能特征,大致可分为:生活服务性建筑:如餐饮类、菜场、浴场等;文教建筑:如各类学校、图书馆等;托幼建筑:指幼儿园、托儿所;科研建筑:如研究所、科研试验场馆等;医疗建筑:如医院、诊所、疗养院等;商业建筑:如商店、商场等;行政办公建筑:如各类政府机构用房、办公楼等;交通建筑:如各类空港码头、汽车站、地铁站等;通讯广播建筑:如电视台、电视塔、广播电台、邮电局、电讯局等;体育建筑:如各类体育竞技场馆、体育训练场馆等;观演建筑:如电影院、音乐厅、剧院、杂技场等;展览建筑:如展览馆、博物馆等;旅馆建筑:如宾馆、饭店、招待所等;园林建筑:如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各类城市绿化小品等;纪念性建筑:如纪念堂、陵园等。
宗教建筑:如各种寺庙、教堂等5.建筑物的主要组成部分。
(六大组成部分)P5建筑物的主要构成部分:楼地层、墙或柱、基础、楼电梯、屋盖、门窗第2章建筑设计的程序及要求1.建筑设计的程序一般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方案、初步及施工)P7建筑设计的程序一般可以分为方案阶段、初步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
2.建筑设计的要求。
P9(功能、技术、经济及美观)(1)满足建筑功能的需求(2)符合所在地规划发展的要求并有良好的视觉效果(3)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4)提供在投资计划所允许的经济范畴之内运作的可能性第2篇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第1章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1.建筑平面按空间的使用性质分,可分为几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