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呼吸作用2(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概况
- 格式:ppt
- 大小:2.87 MB
- 文档页数:32
植物的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1、呼吸作用(不是呼吸):指生物体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2、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有氧的参与下,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3、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4、发酵:微生物的无氧呼吸。
植物的呼吸作用知识点二:1、有氧呼吸:①场所:先在细胞质的基质,后在线粒体。
②过程:第一阶段、(葡萄糖)C6H12O6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细胞质的基质);第二阶段、2C3H4O3(丙酮酸)6CO2+20[H]+少量能量(线粒体);第三阶段、24[H]+O212H2O+大量能量(线粒体)。
2、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是由无氧呼吸进化而来):①场所:始终在细胞质基质②过程: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相同;第二阶段、2C3H4O3(丙酮酸)C2H5OH(酒精)+CO2(或C3H6O3乳酸)②高等植物被淹产生酒精(如水稻),(苹果、梨可以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高等植物某些器官(如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产生乳酸,高等动物和人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3、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和联系①场所: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②O2和酶: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不需O2,;第三阶段:需O2,第一、二、三阶段需不同酶;无氧呼吸--不需O2,需不同酶。
③氧化分解:有氧呼吸--彻底,无氧呼吸--不彻底。
④能量释放:有氧呼吸(释放大量能量38ATP)---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共释放出2870kJ的能量,其中有1161kJ左右的能量储存在ATP中;无氧呼吸(释放少量能量2ATP)--1mol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共放出196.65kJ能量,其中61.08kJ 储存在ATP中。
⑤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
植物的呼吸作用植物呼吸是指植物通过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交换来产生能量的过程。
和动物呼吸不同的是,植物呼吸是一种无声、被动的过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植物的呼吸作用。
植物的呼吸作用主要分为胚胎期呼吸和成体期呼吸两个阶段。
胚胎期呼吸是指植物胚胎在种子内萌发过程中的呼吸。
在种子内,胚胎通过呼吸作用产生能量,使细胞分裂和分化加速,从而实现种子的发芽过程。
胚胎期呼吸主要通过种子内的胚乳组织进行,胚乳中含有较丰富的营养物质,如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等。
胚乳的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分解这些营养物质,释放出能量供胚胎发育所需。
成体期呼吸是指植物在种子发芽后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呼吸。
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将空气中的氧气吸入体内,同时将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这个过程是通过植物细胞中的线粒体进行的。
植物呼吸的关键是组织细胞中的线粒体,其中包含有大量的酶,可以催化呼吸作用所需的化学反应。
呼吸作用是一个氧化过程,植物通过将被氧化掉的有机物质中的化学能转化为ATP(三磷酸腺苷),实现能量的转换。
ATP是细胞可以直接利用的能量,供植物进行生长、分裂、呼吸等各种生命活动所需。
植物呼吸作用主要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形式。
大多数植物进行的是有氧呼吸,即需要氧气参与的呼吸过程。
在有氧呼吸中,植物通过线粒体将葡萄糖等有机物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除了线粒体外,植物的叶绿体和高尔基体等细胞器也参与了植物呼吸的过程。
在无氧呼吸中,植物缺乏氧气时,无法进行正常的有氧呼吸。
这时,植物将通过无氧呼吸来产生能量。
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或乙醇等物质,能量产生量较有氧呼吸要少。
一般情况下,植物只在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况下才进行无氧呼吸。
总之,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将氧气与二氧化碳进行交换,产生能量供自身生长发育所需。
植物呼吸作用的存在,不仅保持了植物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还为其提供了能量,使其能够进行各种生命活动。
植物的呼吸作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概况-V1
植物是生命的天然植物,它们在整个生命周期内通过呼吸作用获得能量,不同于动物,植物的呼吸过程包含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方式。
有氧呼吸是指植物在光照下通过呼吸作用产生大量的 ATP 能量,在这
个过程中,植物从空气中吸入氧气,将其与葡萄糖分子结合产生能量,并释放出二氧化碳和水分子。
无氧呼吸是指在缺氧或极低氧的情况下,植物在呼吸作用中分解分子
并产生 ATP 能量。
它能在植物根部、土壤和有机堆积的深处发生。
无
氧呼吸的能量利用率比有氧呼吸要低,同时也会产生尿素和醇等有毒
物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造成一定的损害。
总结来说,植物通过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途径来获得能量,但它
们都有各自的优缺点。
在正常情况下,通过有氧呼吸会更加高效且更
利于植物生长与发育。
而在特殊情况下,植物则可以通过无氧呼吸来
维持其生存能力,但要注意植物在缺氧环境下易受到损害。
植物的呼吸作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概况(1)植物的呼吸作用是植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一个过程,主要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
一、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是指植物细胞通过氧气参与的呼吸来产生能量并释放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大多数情况下,植物体内的能量都是通过有氧呼吸来产生的,特别是在光合作用无效的情况下(如夜间)。
有氧呼吸的过程主要包括三个步骤:1.糖解:植物首先通过酶的催化将存储在细胞内部的淀粉、葡萄糖等多糖物质分解成单糖葡萄糖。
2.糖氧化:葡萄糖随后在线粒体内通过酶催化作用,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还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3.细胞色素系统:在植物体内的色素分子能够捕获催化糖氧化反应释放出的能量,并转化为ATP分子,以供生命维持所需。
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是指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植物通过发酵代谢和嵌合呼吸来进行能量生成和二氧化碳释放的过程。
通常情况下,无氧呼吸是在光合作用受阻的情况下发生的,比如在深水陆地植物,或者是在被泥沼覆盖的植物体内。
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主要区别在于,无氧呼吸是一个不需要氧气参与的过程。
同时无氧呼吸的反应速度较慢,并且能够生产的 ATP 分子较少。
三、植物呼吸作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植物的呼吸作用对于植物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适应其生长和生存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的环境条件和气候状况下都会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从而影响其生长发育和生命活动的作息节奏。
在高海拔山区,氧气含量极低,植物为了适应这种气候环境,其呼吸作用能力逐渐适应到适应于这种环境所需的低氧状态。
同时,在盐碱地区,植物需要经过长期适应,通过不同的呼吸途径,从而在内部环境中维持平衡。
总之,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其维持生命的重要功能之一,植物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来适应不同环境中的气候因素变化,实现有机体对周围生态环境愈加应有的适应性和生态平衡。
植物生理学呼吸作用植物生理学呼吸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呼吸代谢。
呼吸作用是维持植物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基本生物化学过程之一,它通过分解有机物质,释放出能量,以供植物进行生长和发育。
植物的呼吸作用与人类和动物的呼吸作用有着相似的原理,但具体的过程和机制会有所不同。
植物的呼吸作用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是指植物通过氧气来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以释放能量。
无氧呼吸是指在缺氧条件下,植物体内的能量代谢主要通过发酵方式进行。
这两种呼吸作用在植物的不同组织和不同阶段中会有所不同。
有氧呼吸是植物体内最主要的能量产生过程,它主要发生在叶片和根系中。
在叶片中,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通过线粒体的呼吸代谢过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
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呼吸。
植物通过这种呼吸途径消耗能量,维持生长和发育的正常进行。
与叶片不同,根系和幼嫩的器官在光合过程中能产生少量的能量。
根系的呼吸主要是为了维持细胞代谢的需要,而幼嫩器官则主要是为了保持正常发育所需的能量供应。
总之,植物的呼吸作用是一个能量供给的过程,使得植物能够维持正常的生长和发育。
有时候,植物体内的氧气供应不足,就会出现缺氧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植物的呼吸作用会转为无氧呼吸。
无氧呼吸就是一种在缺氧环境下进行的发酵过程。
植物通过这种呼吸方式,在缺氧环境中,仍然能够释放出一定量的能量。
植物的呼吸作用对环境条件非常敏感。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平衡是保证植物生长健康的关键。
夜间或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但仍然需要能量维持正常的生长代谢。
这时植物会通过呼吸作用来满足这部分能量需求。
另外,一些环境因素也会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
例如,温度是影响呼吸作用速率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速率也会增加。
但当温度超过一定范围时,呼吸速率会受到抑制。
此外,氧气浓度、植物的营养状况和植物的光照水平等因素也会对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影响。
总结起来,植物的呼吸作用是一种将有机物质分解为无机物质的过程,通过此过程释放能量,以供植物生长和发育所需。
第四章植物的呼吸作用一、名词解释。
1、呼吸作用:是植物代谢的中心,是一切生物细胞的共同特征,是将体内的物质不断分解,并释放能量以供给各种生理活动的需要,属于新陈代谢的异化作用方面,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有氧呼吸:生活细胞在O2的参与下,把某些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放出CO2并形成H2O,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3、无氧呼吸:在无氧的条件下,细胞把某些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物,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4、P/O比:在以某一底物作为呼吸底物时,每利用一个氧原子、或每对电子通过呼吸链传递给氧所酯化无机磷的分子数,或每消耗一个氧原子有几个ADP被酯化呈A TP。
它是线粒体氧化磷酸化活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5、氧化磷酸化:电子经过线粒体的电子传递链传递给氧的过程中,伴随A TP合酶催化,使ADP和磷酸合成A TP的过程。
6、能荷:说明腺苷酸系统的能量状态,是ATP-ADP-AMP系统中可利用的高能磷酸键的度量。
细胞中的腺苷酸的总量是恒定的,若腺苷酸全部为ATP,则能荷为1.0,细胞充满能量;若腺苷酸全部为ADP,则能荷为0.5;若腺苷酸全部为AMP,则能荷为0,细胞能量完全被放出。
7、能荷调节:通过调节能荷维持细胞内ATP、ADP、AMP三者间的动态平衡。
8、末端氧化酶:指处于生物氧化还原电子传递系统的最末端,最终把电子传递到分子氧并形成水或过氧化氢的酶。
9、巴斯德效应:氧可以降低糖类的分解代谢和减少糖酵解产物的积累,即氧对发酵作用的抑制现象称为巴斯德效应。
10、底物水平磷酸化:由底物的分子磷酸直接转到ADP,最后形成ATP的过程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
11、抗氰呼吸:在氰化物存在的条件下,某些植物呼吸不受抑制,把这种呼吸称为抗氰呼吸。
抗氰呼吸电子传递途径在某些条件下与正常的NADH电子传递途径交替进行,因此又称为交替途径。
12、呼吸速率:也称为呼吸强度,是衡量呼吸强弱的生理指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单位鲜重或干重植物组织或原生质释放的CO2的体积或所吸收的O2的体积或有机物质的消耗量来表示。
内容1、呼吸作用的概念和生理意义※2、植物的呼吸代谢的多样性(代谢途径的多样性电子传递系统的多样性末端氧化酶的多样性)3、呼吸作用的调控4、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5、呼吸作用与农业生产一、呼吸作用的概述1.呼吸作用的概念是指一切活细胞内经过某些代谢途径将有机物氧化分解,从而释放能量的过程。
在高等植物中,呼吸作用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aerobic respiration)生活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把某些有机物质彻底氧化分解,放出CO2并形成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目前通常使用的呼吸作用总方程式:C6H12O6 + 6O2 →6CO2 + 6H2O [2870 KJ]2)无氧呼吸(anaerobic respiration)在无氧条件下,细胞把某些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其反应式:C6H12O6 →2C2H5OH +2CO2+226KJ C6H12O6 →2CH3CHOHCOOH+197KJ 2.呼吸作用的特点(1)每时每刻都在活细胞中进行,呼吸停止,就意味着生物体的死亡。
(2)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分许多步骤,是逐步降解完成的。
(3)在呼吸氧化过程中,能量是逐步释放的、缓慢的,这样适合于细胞的利用。
(4)呼吸代谢具有多样性。
主要表现在化学途径的多样性,电子传递系统的多样性和末端氧化酶的多样性三个方面3.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①提供植物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大部分能量。
②为其他化合物合成提供原料。
(氨基酸的合成;脂肪代谢;植物激素的合成;细胞壁结构物质的形成)4.呼吸作用的指标呼吸速率和呼吸商 1.呼吸速率(respiratory rate)又名:呼吸强度或呼吸速度。
(1)定义:植物的单位重量在单位时间内所放出的二氧化碳的体积(以QCO2表示),或所吸收的氧的体积(以QO2表示,也称耗氧量)。
(2)单位:时间单位通常为小时。
.呼吸商(respiratory quotient,RQ)或呼吸系数(respiratory coefficient)指呼吸作用所放出的二氧化碳的摩尔数或体积与所吸收的氧气的摩尔数或体积之比即:RQ=QCO2/QO2 1)呼吸底物(或基质)的种类以碳水化合物为底物:RQ=1以油或脂肪酸或蛋白质为底物:RQ<1以某些有机酸为底物:RQ>1(2)无氧呼吸的存在和氧化作用是否完全在发生无氧呼吸时,只有二氧化碳的释放而无氧气的吸收,故呼吸商为无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