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四线制系统中零线的重要作用
- 格式:docx
- 大小:34.83 KB
- 文档页数:2
三相四线制是一种电力系统的供电方式,它包括三个相线和一个零线。
在这种电力系统中,三相交流电源通过三根相线分别供电给负载,同时还需要一根零线用来连接各个负载的返回电流。
在三相四线制中,零线的截面积一般相对较小,而相线的截面积则较大。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三相四线制的电路结构。
在三相四线制中,电源由三个相位构成,分别是A相、B相和C相,它们之间相位相差120度,通过三相电流的周期性变化,负载可以得到稳定的电源。
而零线则起到连接各个负载的返回电流的作用,它是为了保证整个电路的平衡而存在的。
在设计三相四线制的电力系统时,要合理确定零线和相线的截面积,以保证系统的稳定和安全。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为什么三相四线制中零线的截面积一般相对较小。
零线所承受的电流要小于相线,因为它只是用来连接负载的返回电流,并不承担像相线那样的直接供电功能。
零线在正常情况下并不会承受额外的负荷,因为它主要是为了平衡三相负载而存在的,所以在设计时可以适当减小零线的截面积,以节约材料和成本。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尽管零线的截面积一般相对较小,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短路或故障时,零线可能会承受额外的电流负荷,因此在实际设计电力系统时,也需要考虑这些特殊情况,并在必要时适当增加零线的截面积,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三相四线制中零线的截面积一般相对较小,这是因为零线所承受的电流较小,而且在正常情况下并不会承受额外的负荷。
然而,在设计电力系统时,也要注意考虑零线可能承受的特殊情况,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确定零线和相线的截面积,以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和安全。
在共享个人观点和理解时,我认为三相四线制的电力系统是一种非常成熟和稳定的供电方式,它能够为各种大型工业和民用设施提供稳定可靠的电源。
在设计和建设三相四线制电力系统时,合理确定零线和相线的截面积,既能够满足负载的需要,又能够兼顾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合理确定零线和相线的截面积是保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也是电力领域工程师们需要认真思考和处理的问题。
在三相电中零线有啥作用,与火线是什么关系:
1.在三相四线制系统中,如果能够保证三相负载完全的对称,那么零线就可有
可无;但是对于大多数场合基本不可能做到三相完全平衡,那么零线就出现了;
2.三相电中的零线的作用是给负荷侧的中性点也就是星点提供一个零电位,开
避免出现三项的不平衡问题;
3.如果没有零线或者是零线断了,那么三相负荷的中性点点位就会位移,中性
点点位位移造成的后果就是三相电压不平衡,有可能烧毁电器甚至引起火灾,另一方面是很多电器都不能使用;
4.所以,在三相电中,零线的作用就是防止三相不平衡造成危害。
三相四线制中零线带电原因分析及预防【摘要】零线在电气系统运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零线带电将会严重威胁系统的安全运行。
本文就零线带电原因进行了仔细分析,并简要指出预防措施。
关键词零线中点位移不对称电路三相四线制在生活区箱变及配电室中,变压器均采用直接接地,零线与大地同电位,一般情况下,零线不带电,在三相四线制供电线路中,由于有了零线(中性线),所以不论三相负荷是否平衡,负载各相电压始终是相等的,均在220V左右,因此家用电器在正常电压下工作是安全可靠的。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零线上会出现危险的电压,在过去的几年中,生活区曾发生过多起家用电器烧坏事故,给用户造成上千元的经济损失。
那么,零线上为什么会出现电压呢?究竟该怎样预防呢?下面就这个问题做一具体分析。
1. 零线带电原因1.1 三相负荷严重不平衡在生活区中,由于单相负荷较多,所以电源侧的三相负荷就不可能平衡,此时,零线(中性线)便有较大的电流流过,变压器中性点工作接地处虽然电压为零,但离中性点越远的的零线上,零线越长,其阻抗越大,电压也就越高,此时,如果有人靠近负荷侧的零线上,就有可能导致触电,发生触电事故。
1.2 零线断路或接触不良在通常情况下,在负载为三相负荷时,三相电路基本是平衡的,这种电路称为对称电路。
但是在生活区中,由于大部分民用负荷均为单相负荷,所以由变压器送出的ABC 三相线路上的负荷是不平衡的,有的相负载轻,有的相负载重,这种电路称为不对称三相电路。
例如,对称三相电路的某一条端线断开,或某一相负载发生短跑或开路,它就失去了对称性,成为不对称电路。
图1所示的Y-Y 连接电路中三相电源是对称的,但负载不对称。
当开关S 打开(即不接中线)时,由于负载不对称,一般情况下,U NN `≠0,即N 和N`点电位不同。
从图中可看出,N 和N`重合,这一现象称为中点位移,也称之为零点漂移。
当位移较大时,会造成负载端的电压严重不对称,从而使负载的工作不正常。
工作接地是为了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的需要,在电气回路中某一点进行接地,如三相变压器星形接线的中性点的接地. 将电气设备正常工作时不带电的金属外壳或构架用导线同接地体可靠地连接起来,这种保护人身安全的接地措施,称为保护接地,接零重复和接地也属于这种情况. 防雷接地....... 根据接地的目的不同,按其不同的作用,常见的接地方式有:保护接地.工作接地.防雷接地.接零和重复接地等.现将各种接地的作用分述如下: 1.保护接地为了保证电气设备(包括变压器.电机和配电装置)在正常工作.维护和检修时,不因设备的绝缘损坏导致触电事故,这些电气设备不带电部分如外壳.金属构架和操作机构以及互感器的二次线圈等应接地. 2.保护接零在电源电压低于1000伏.中性点接地的配电系统中,应采用保护接零,既把设备的金属外壳和电源的中性线相连接. 单相电器使用三脚插头和三眼插座时,正确的接线是将电器的外壳用导线接在粗脚上,通过插座与零线(或接地线)相连. 在中性点未接地系统中,不容许采用接零保护. 在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中,为了保证线路保护装置可靠地动作,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不能单纯采用接地保护,最好(一定)还要采用接零保护.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与人的接触机会最多,生产.生活中都能碰到,要采用更为重要稳妥的保护安全措施. 还必须指出:在同一系统中,绝不能一部分用电设备采用接零保护,另一部分用电设备采用接地保护. 3.重复接地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配电系统中,除在中性点直接接地外,在中性线上的一处或多处再作接地,称为重复接地.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配电系统中,当系统发生断线时,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人与断线处后面的用电设备接触时的安全. 重复接地还可以改善架空线路的防雷性能. 4.工作接地工作接地可以减轻一相接地时的危险,和减轻高压窜入低压的危险. 5.防雷接地......2 石油化工仪表接地设计规范SH3083—1997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1997—05—30发布 1998—01—01实施1 总则1.0.1 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自动控制工程的仪表、PLC、DCS、计算机系统等的接地设计,装置的改造可参照执行。
三相四线制系统中零线的重要作用在低压供电系统中,大多数采用三相四线制方式供电,因为这种方式能够提供两种不同的电压——线电压(380V)和相电压(220V),可以适应用户不同的需要。
在三相四线制系统中,如果三相负载是完全对称的(阻抗的性质和大小完全相同,即阻抗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则零线可有可无,例如三相异步电动机,三相绕组完全对称,连接成星形后,即使没有零线,三相绕组也能得到三相对称的电压,电动机能照常工作。
但是对于宅楼、学校、机关和商场等以单相负荷为主的用户来说,零线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了。
尽管这些地方在设计、安装供电线路时都尽可能使三相负荷接近平衡,但是这种平衡只是相对的,不平衡则是绝对的,而且每时每刻都在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零线中断了,三相负荷中性点电位就要发生位移了。
中性点电位位移的直接后果就是三相电压不平衡了,有的相电压可能大大超过电器的额定电压(在极端情况下会接近380V),轻则烧毁电器,重则引起火灾等重大事故;而有的相电压大大低于电器的额定电压(在极端情况下会接近0V),轻则使电器无法工作,重则也会烧毁电器(因为电压过低,空调、冰箱和洗衣机等设备中的电动机无法起动,时间长了也会烧毁)。
由于三相负荷是随机变化的,所以电压不平衡的情况也是随机变化的。
对于没有零线时中性点电位发生位移这个问题,很多同学甚至一些电工无法理解,而理论计算又涉及到较深的电工基础知识(如电动势和阻抗的复数表示法以及复数的四则运算等),特别是当负载不是纯电阻时,计算相当繁琐,学生也难以弄懂,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没有必要去计算。
下面仅举个特例来帮助同学们理解没有零线时各相负载两端电压的变化。
现在我们假定某住宅楼为三层,三相电源分别送入一楼、二楼和三楼住户。
而零线正常时,各层楼的住户用电互不相干。
而零线中断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为了分析方便,我们假定一楼住户都不用电,二楼住户只开了一只灯,三楼住户开了三只同样的灯(如图所示),不难看出,三楼的三只灯并联后再与一只灯串联,接到了380V的电压上,由于二楼负载的电阻就是三楼负载电阻的三倍,所以380V,电压的四分之三(285V)都降落在二楼灯泡上了,灯泡必烧无疑,而三楼灯泡两端电压则只有95V,自然不能正常发光。
谈三相四线制线路零线故障的危害三线四线制线路中零线是非常重要的,在不对称三相负载的情况下绝对不能去除零线。
零线故障是很常见的,出现故障后有时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必须采取正确的措施避免产生严重后果。
通过对故障的分析了解,从而获得良好的解决方法,以保护人和用电设备的安全。
标签:三相四线零线故障重复接地1 概述在低压配电系统中,通常采用三相四线制系统,即380/220V低压配电系统。
将中性点直接接地,而且引出中性线或保护线的三相四线制系统,称为TN系统。
系统中的N线和PE线合用一根导线——保护中性线(PEN线),所有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如金属外壳等)均与PEN线相连,称为TN—C系统,应用最为普遍。
在对称三相负载中,零线是没有电流通过的,但是照明灯及各种家用电器都采用220V,在实际的电能分配中力求使三相负荷平衡分配,在使用的时候却是千差万别,总会出现不平衡状态,在中线(零线)就会有少许电流流过,故必须接入零线。
零线故障是很常见的,在三相四线系统中零线的重要性常常为我们所忽视,导致比较严重的后果。
2 零线断线对人身安全的危害在三相四线制线路中采用接零保护时,零线折断后的后果如何呢?如下图一所示:当中线在某处断线后,就成了電源中性点直接接地而设备外壳保护接地的系统,此时如果发生单相接地短路,这时接地电流通过原来的重复接地电阻RC、大地、R0等构成回路,此时可根据公式I=U/(R0+RC)有I=220/(4+10)≈15.7(A);故障点对地电压可根据公式U=I*RC有U=15.7*10=157(V)。
此时如果我们人体接触到外壳,那么接触电压为157V,再以人体电阻为2000Ω(一般认为人体电阻为1000Ω∽2000Ω)计算,通过人体的电流约为78mA,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人是非常危险的(50mA的工频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不能大于5.4秒)。
当然,没有重复接地时,我们人体接触到外壳时电压则为220V(相电压),那么我们人就更加危险了。
浅谈零线的重要性众所周知,我国的三相交流发电机及三相电力变压器副边,基本上都是星形连接(也称Y形连接)。
所谓星形连接,就是将发电机(或电力变压器副边)三相绕组的三个末端X、Y、Z联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公共点“0”,再由三个起始端分别列出三根连接线,叫火线。
这种连接方式叫三相电源的星形(Y形)连接,如图1所示:一般情况下,发电机及变压器的三相绕组总是对称的,所以这个公共点的电位为0,故称为中性点,由中性点引出的线叫中性线。
通常情况下,发电机及变压器的中性点是通过接地极直接接地的(称工作接点),这时的中性点就叫做零点,由零点引出的线便是我们所说的零线与中性线是有区别的,零线就是接地的中性线。
这样,供电线路除了A、B、C三根火线外,又添了一根零线,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三相四线制中性点接地的供电系统。
一、零线的作用在三相对称的星形接地电路中,零点电位为零,零线中无电流通过,取消零线也不会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
例如,三相交流电动机的供电线就只需三根火线即可。
这就是容易给人们一个“零线无关紧要”的假象,殊不知零线在安全保护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有了中性点接地的零线,可以对整个供电系统中的用电设备进行保护接零,保障人身及设备安全所谓保护接零,就是将与电气设备带电部分绝缘的金属外壳或金属构架与中性点直接接地供电系统中的零线紧密相联接,如图2所示。
这样,当用电设备(如图2中的电机D)某相发生碰壳短路事故时,短路相便通过事故设备的外壳与零线相通,形成很大的火线对零线的短路电流,使通过事故设备上的保护装置(如熔断器或空气开关)迅速动作,切断事故电源,消除可能发生的设备和人身事故。
2.生产或生活众多单相用电设备的电源(相电压)的取得离不开零线例如,220V单相电压,就是从一根火线和一根零线中取得的。
当然,从理论上说,相电压也可以通过火线和地线取得,但那样做很危险,安全规程不允许这种接线方式。
也可以将线电压通过一个变压器换成相电压值,如加入一个变比为380/220V的变压器,就可以得到220V的电压,这样将大大增加投资,而且也增加了保护系统的复杂性。
三相四线制系统中零线电位升高的原因及安全管理摘要:在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必须认真对待零线的设计、运行、维护工作,从某种意义上看零线较相线更为重要,因为一旦发生相线断线只会致使该相线停电,对用电设备和人不会造成大的危害,而一旦发生零线断线则会造成严重的用电设备损坏事故并危急人身安全,可见零线的设计、运行、维护工作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本文将对上述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零线我检修段低压用电一般采用380/220V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其中的零线是接地的,在通常情况下零线与大地电位相等,因而人体接触零线是安全的。
但在实际生活中,经常发生人体因接触零线而触电的事故。
这说明零线电位并不为零。
造成零线电位升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电流在零线阻抗上引起的电压降在通常情况下,零线截面较相线截面小。
零线阻抗较大,当零线上有电流流过时,零线两端的电位显然不等,由于零线通常在电源端接地,这样如果人体接触了靠近负荷的某点,那么加在人体上的电压为:(1)式中:I0—流过零线的电流;ZO'—人体接触点至电源接地点一段零线的电阻。
流过零线的电流大小与供电方式、负载及电源不平衡程度有关。
1.单相供电。
如图1,流过零线的电流等于负电荷电流IH则零线上负载端O'的电位为UO'=IHZo。
1.两相供电。
如图2,零线上的电流为 (2)如果电源对称,负载对称电流的向量如图2(b),则IO =IA+IB,即零线上的电流等于相线电流。
在某些情况下,IO可能很大,甚至远远超过相线上的电流。
例如,在下列极端情况下:ZA 为感性负载阻抗,ZB容性负载阻抗,、达到如图2(c)的相位关系时,= + 1.三相四线供电。
当电源对称,负载平衡时,零线上是没有电流的,但实际情况并非能实现这一点,零线上往往有较大的电流。
如图3所示,流过零线的电流为:(3)其中, (4)分别电源相电压;YA YBYC分别为三相负载导纳,YO为零线导纳。
火线地线零线为了使交流电有很方便的动力转换功能,通常工业用电,三根正弦交流电。
电流相位(反映电流的方向大小)相互相差120度。
通常我们将每一根这样的导线称为相线(火线),通常电力传输是以三相四线的方式,三相电的三根头称为相线,三相电的三根尾连接在一起称中性线也叫"零线"。
叫零线的原因是三相平衡时刻中性线中没有电流通过了,再就是它直接或间接的接到大地,跟大地电压也接近零。
地线是把设备或用电器的外壳可靠的连接大地的线路,是防止触电事故的良好方案.火线又称相线,它与零线共同组成供电回路。
在低压电网中用三相四线制输送电力,其中有三根相线一根零线。
为了保证用电安全,在用户使用区改为用三相五线制供电,这第五根线就是地线,它的一端是在用户区附近用金属导体深埋于地下,另一端与各用户的地线接点相连,起接地保护的作用。
火线、零线、地线的颜色按我国现行标准,GB2681中第3条依导线颜色标志电路时,一般应该是相线-A相黄色,B相绿色,C相红色。
零线-淡蓝色。
地线是黄绿相间。
如果是三相插座,左边是零线,中间(上面)是地线,右边是火线用电分为动力用电和家用电.动力用电就是常说的380伏电,多用于工厂.这种电多是三相四线.四线中三根火线,一根零线.火线是指三相四线电网A B C中的任意一相,零线是指三相四线对地无电压有电流的那一根电线, 三根火线经过负载如电动机等用电设备后都经过零线形成回路,设备才能正常工作.零线在发电厂是接地的. 一般情况下,三相电路中火线使用红、黄、蓝三种颜色表示三根火线,零线使用黑色。
家用电是指我们常说的220伏电也叫单相电,有两根线,一根火线,一根零线.火线经过负载如灯泡等用电器后经零线形成回路,用电器才能正常工作.这里的零线在发电厂也是接地的.单相照明电路中,一般黄色表示火线、蓝色是零线、黄绿相间的是地线。
也有些地方使用红色表示火线、黑色表示零线、黄绿相间的是地线。
一般情况下红色是火线,蓝色是零线,黑色是地线.动力电和家用电的零线虽然在发电厂都是接地的,但我们平时说的地线和零线不是一个概念.你看我们家里的三孔电源插座,如果是正规施工,其中一个孔是火线,一个孔是零线,一个孔是地线.这里的地线整座楼汇集后接地.这才是常说的地线.多数家用电器都要求要接地线,就是要和这根地线接在一起.火线是带电的,地线和零线是不带的,家用两插孔的插座里有一根火线,一根零线,用电笔能测出带电来的是火线,不带电的是零线,三插孔的插座里才有地线,地线要连接在用电器的外壳上,以防止电器漏电使人触电伤亡。
火线,零线,地线各自颜色和作用火线又称相线,它与零线共同组成供电回路。
在低压电网中用三相四线制输送电力,其中有三根相线一根零线。
为了保证用电安全,在用户使用区改为用三相五线制供电,这第五根线就是地线,它的一端是在用户区附近用金属导体深埋于地下,另一端与各用户的地线接点相连,起接地保护的作用。
火线是带电的,地线和零线是不带的,家用两插孔的插座里有一根火线,一根零线,用电笔能测出带电来的是火线,不带电的是零线,三插孔的插座里才有地线,地线要连接在用电器的外壳上,以防止电器漏电使人触电伤亡。
另外,家用插座里各孔的接线位置是有规定的,如果拆开插座可以看到,标有L标记的点是接火线的,N标记的是接零线的,地线有个专门的接地符号。
不懂的人千万还要乱接(特别是地线的位置),否则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地线是作为电路电位基准点的等电位体。
这个定义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实际地线上的电位并不是恒定的。
如果用仪表测量一下地线上各点之间的电位,会发现地线上各点的电位可能相差很大。
正是这些电位差才造成了电路工作的异常。
电路是一个等电位体的定义仅是人们对地线电位的期望。
HENRY 给地线了一个更加符合实际的定义,他将地线定义为:信号流回源的低阻抗路径。
这个定义中突出了地线中电流的流动。
按照这个定义,很容易理解地线中电位差的产生原因。
因为地线的阻抗总不会是零,当一个电流通过有限阻抗时,就会产生电压降。
因此,我们应该将地线上的电位想象成象大海中的波浪一样,此起彼伏。
照明电路里的两根电线,一根叫火线,另一根则叫零线。
火线和零线的区别在于它们对地的电压不同:火线的对地电压等于220V;零线的对地的电压等于零(它本身跟大地相连接在一起的)。
所以当人的一部分碰上了火线,另一部分站在地上,人的这两个部分这间的电压等于220V,就有触电的危险了。
反之人即使用手去抓零线,如果人是站在地上的话,由于零线的对地的电压等于零,所以人的身体各部分之间的电压等于零,人就没有触电的危险。
低压电能计量装置中零线的重要性低压电能计量装置中零线的重要性益阳电业局-------周长吾摘要:单相、三相四线低压电能计量装置中,零线的连接有严格的规定,但实际中往往被忽略,本文例举了单相、三相四线计量装置中常见的错接、漏接零线的几种现象,分析了零线对电能计量的影响,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计量装置零线重要性正文:单相、三相四线低压电能计量装置,普遍应应于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公变台区下非普工业用电及315kVA 及以下专变用电。
其计量装置数量巨大,分布范围广,安装运行维护工作量大。
在实际中存在着许多零线接线不规范的现象,造成计量装置接线错误,影响电能计量,下面例举几种情况进行分析。
一、单相感应有功机械的零线接线分析单相有功感应电能表最普遍、最常见、应用最广泛,其正确接线如下图1-1所示:(a) (b)图1-1单相电能表正确接线(a)、单相电能表接线实物图(b)、单相电能表接线图在实际中往往有许多安装人员按图1-2和图1-3进行接线。
图1-2火线与零线对调了,由于零线进最左边的电流接线柱,电压线圈首端也是零电位,使电流磁通及电压磁通全部反相,虽然其三者的超前滞后关系没有变化,计量基本正确。
但客户如果照图方法断开负载零线,当单相负荷只接火线,采用一线一地用电时,就可以实现窃电,造成电能表停转。
图1-3,采用三线法,电压线圈的零线只从主线上并接了一根,主零线直接接负荷开关,这种接线从原理上没有问题,计量正确,但存在两个隐患:1、当表计并接的零线在M点发生断线时,客户用电不受任何影响,但表计电压线圈失压,电压磁通消失,表计停转,不能计量。
2、如果客户在表计零线上串接一个电阻R,表计电压线圈与R串联接在线路额定电压上,电阻R将分掉一部分电压,造成表计电压线圈的承受的电压低于额定电压而少计量。
二、单相防窃电电子表的零线接线分析某客户向95598投诉,其生活小区进行一户一表计量改造后,安装了防窃电电子表,投运后所有防窃电电子表橙色异常报警灯亮起,部分用户反映表计电量不正常,不用电也计量。
三相电中零线的作用
在三相电中,零线的作用非常关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形成工作回路:在三相四线制系统中,零线是构成单相设备、电器正常工作回路的一部分。
如果没有零线,单相设备、电器无法正常工作。
保持相电压稳定:零线的作用是保证电源的中性点与负载的中性点电位相等,从而使单相设备、电器获得稳定的相电压。
这样可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提高工作效率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消除中性点位移:当三相电流不对称时,中性点会位移。
而零线的作用是消除中性点的位移,使各相的电压保持对称,即各相负载的相电压等于电源相电压。
这样可以避免因电流的不对称导致设备损坏或运行异常。
提供接地保护:零线可以作为接地保护的参考点。
当发生漏电时,零线可以将漏电电流引入地下,从而保护人员的安全。
构成三相四线制系统:在三相电中,零线是构成三相四线制系统的一部分。
通过三根火线和一根零线,可以提供更加灵活和稳定的电力供应。
这种系统适用于各种不同的电力需求和应用场景。
综上所述,零线在三相电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注意保护零线,避免其受到损坏或断裂,以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
同时,对于电力系统的设计和安装,应该遵循相关规定和标准,确保零线的正确使用和安装。
三相四线制系统中零线的重要作用在低压供电系统中,大多数采用三相四线制方式供电,因为这种方式能够提供两种不同的电压——线电压(380V)和相电压(220V),可以适应用户不同的需要。
在三相四线制系统中,如果三相负载是完全对称的(阻抗的性质和大小完全相同,即阻抗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则零线可有可无,例如三相异步电动机,三相绕组完全对称,连接成星形后,即使没有零线,三相绕组也能得到三相对称的电压,电动机能照常工作。
但是对于宅楼、学校、机关和商场等以单相负荷为主的用户来说,零线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了。
尽管这些地方在设计、安装供电线路时都尽可能使二相负荷接近平衡,但是这种平衡只是相对的,不平衡则是绝对的,而且每时每刻都在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零线中断了,三相负荷中性点电位就要发生位移了。
中性点电位位移的直接后果就是三相电压不平衡了,有的相电压可能大大超过电器的额定电压(在极端情况下会接近380V),轻则烧毁电器,重则引起火灾等重大事故;而有的相电压大大低于电器的额定电压(在极端情况下会接近0V),轻则使电器无法工作,重则也会烧毁电器(因为电压过低,空调、冰箱和洗衣机等设备中的电动机无法起动,时间长了也会烧毁)。
由于三相负荷是随机变化的,所以电压不平衡的情况也是随机变化的。
对于没有零线时中性点电位发生位移这个问题,很多同学甚至一些电工无法理解,而理论计算又涉及到较深的电工基础知识(如电动势和阻抗的复数表示法以及复数的四则运算等),特别是当负载不是纯电阻时,计算相当繁琐,学生也难以弄懂,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没有必要去计算。
下面仅举个特例来帮助同学们理解没有零线时各相负载两端电压的变化。
现在我们假定某住宅楼为三层,二相电源分别送入一楼、二楼和三楼住户。
而零线正常时,各层楼的住户用电互不相干。
而零线中断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为了分析方便,我们假定一楼住户都不用电,二楼住户只开了一只灯,三楼住户开了三只同样的灯(如图所示),不难看出,三楼的三只灯并联后再与一只灯串联,接到了380V的电压上,由于二楼负载的电阻就是三楼负载电阻的三倍,所以380V,电压的四分之三(285V)都降落在二楼灯泡上了,灯泡必烧无疑,而三楼灯泡两端电压则只有95V,自然不能正常发光。
电力零线和接地线的作用分析1.零线的作用及断路的危害当前我国低压配电网广泛采用三相四线制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供电方式,由中性点引出中性线即零线。
其作用:①保证电源的中性点与负载的中性点电位相等,使单相用电设备获得稳定的相电压。
②可作电气设备的保护线用,将电气设备的外壳保护线与零线相接,在发生设备碰壳漏电故障时,可使线路产生短路电流(相线与保护中性线短路),使熔丝很快熔断或使保护装置动作切断电源,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在三相四线低压配电网中,零线断路故障时有发生,导致在三相负荷不平衡时负荷中性点产生偏移,负荷轻的端电压升高,负荷重的端电压降低,从而导致用户的用电设备烧坏。
另外,零线断路的危害还使断路点后的电气设备丧失保护接零的保护作用。
当零线断路,而断路点后面某一电气设备发生碰壳漏电时,接在断路点后的所有电气设备外壳都会带上相当于相电压的对地电压,一旦人体接触这些电气设备外壳,就会造成触电伤亡,这是很危险的。
2.预防零线断路的措施2.1按标准要求选择零线的材质和截面,对特殊用户或特殊地段可适当加大线径。
2.2零线上不能装设开关和熔断器,以防开关人为或机械误动,造成零线断路。
2.3对零线实行重复接地。
一旦零线断路,因有重复接地,不平衡负荷电流可经接地装置流回电源中性点,从而抑制了负荷中性点的偏移,使受电设备的端电压不致偏差过大,从而减轻了电压波动造成的危害。
2.4在密集居民区,尽量减少楼栋、胡同下线共用一条零线的接线方法,以免一处零线断路,危及一片。
3.何为接地人们使用的各种电气装置和电气系统都需取某一点的电位作为其参考电位,但人和装置、系统通常都离不开大地,因此一般以大地的电位为零电位而取它为参考电位,为此需要与大地做电气连接以取得大地电位,这被称作接地。
但大地不是像电气设备那样配置有连接导线的接线端子的,为此需在大地内埋入接地极引出接地极引线来实现与大地的连接。
所以接地极及时用作大地相连接的接线端子。
所不同的是电气设备接线端子的接触电阻很小,以若干mΩ或μΩ计;而作为与大地连接用的接地极与大地间的接地电阻(即接地电阻)则大得多,以若干Ω计,所以和与设备连接相比,与大地连接的接触电阻要大得多,连接效果差得多。
三相四线制系统中零线的重要作用
在低压供电系统中,大多数采用三相四线制方式供电,因为这种方式能够提供两种不同的电压——线电压(380V)和相电压(220V),可以适应用户不同的需要。
在三相四线制系统中,如果三相负载是完全对称的(阻抗的性质和大小完全相同,即阻抗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则零线可有可无,例如三相异步电动机,三相绕组完全对称,连接成星形后,即使没有零线,三相绕组也能得到三相对称的电压,电动机能照常工作。
但是对于宅楼、学校、机关和商场等以单相负荷为主的用户来说,零线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了。
尽管这些地方在设计、安装供电线路时都尽可能使二相负荷接近平衡,但是这种平衡只是相对的,不平衡则是绝对的,而且每时每刻都在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零线中断了,三相负荷中性点电位就要发生位移了。
中性点电位位移的直接后果就是三相电压不平衡了,有的相电压可能大大超过电器的额定电压(在极端情况下会接近380V),轻则烧毁电器,重则引起火灾等重大事故;而有的相电压大大低于电器的额定电压(在极端情况下会接近0V),轻则使电器无法工作,重则也会烧毁电器(因为电压过低,空调、冰箱和洗衣机等设备中的电动机无法起动,时间长了也会烧毁)。
由于三相负荷是随机变化的,所以电压不平衡的情况也是随机变化的。
对于没有零线时中性点电位发生位移这个问题,很多同学甚至一些电工无法理解,而理论计算又涉及到较深的电工基础知识(如电动势和阻抗的复数表示法以及复数的四则运算等),特别是当负载不是纯电阻时,计算相当繁琐,学生也难以弄懂,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没有必要去计算。
下面仅举个特例来帮助同学们理解没有零线时各相负载两端电压的变化。
现在我们假定某住宅楼为三层,二相电源分别送入一楼、二楼和三楼住户。
而零线正常时,各层楼的住户用电互不相干。
而零线中断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为了分析方便,我们假定一楼住户都不用电,二楼住户只开了一只灯,三楼住户开了三只同样的灯(如图所示),
不难看出,三楼的三只灯并联后再与一只灯串联,接到了380V的电压上,由于二楼负载的电阻就是三楼负载电阻的三倍,所以380V,电压的四分之三(285V)都降落在二楼灯泡上了,灯泡必烧无疑,而三楼灯泡两端电压则只有95V,自然不能正常发光。
而二楼的灯泡烧毁(开路)后,三楼的灯泡也就不能构成回路了,都不工作了。
等到某一时刻,一楼住户的电饭锅投入使用(假定电饭锅的额定功率大大高于三楼的三个灯泡的功率),三楼的灯泡自然也要烧毁了。
另外如果某些电器采用接零保护(外壳接在零线上),零线中断后,就失去了接零保护,还有可能发生触电事故。
在三相四线制供电时,三相交流电源的三个线圈采用星形(Y形)接法,即把三个线圈的末端X、Y、Z连接在一起,成为三个线圈的公用点,通常称它为中点或零点,并用字母O表示。
供电时,引出四根线:从中点O引出的导线称为中线或零线;从三个线圈的首端引出的三根导线称为A线、B线、C线,统称为相线或火线。
在星形接线中,如果中点与大地
相连,中线也称为地线。
我们常见的三相四线制供电设备中引出的四根线,就是三根火线一根地线。
每根火线与地线间的电压叫相电压,其有效值用UA、UB、UC表示;火线间的电压叫线电压,其有效值用UAB、UBC,UCA表示,如图7-2。
因为三相交流电源的三个线圈产生的交流电压位相相差120°,三个线圈作星形连接时,线电压等于相电压的倍。
我们通常讲的电压是220伏,380伏,就是三相四线制供电时的相电压和线电压。
但三相四级制供电时,也有下表所示的几种电压,用电时应予注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的负载,如电灯、电视机、电冰箱、电风扇等家用电器及单相电动机,它们工作时都是用两根导线接到电路中,都属于单相负载。
在三相四线制供电时,多个单相负载应尽量均衡地分别接到三相电路中去,而不应把它们集中在三根电路中的一相电路里。
如果三相电路中的每一根所接的负载的阻抗和性质都相同,就说三根电路中负载是对称的。
在负载对称的条件下,因为各相电流间的位相彼此相差120°,所以,在每一时刻流过中线的电流之和为零,把中线去掉,用三相三线制供电是可以的。
但实际上多个单相负载接到三相电路中构成的三相负载不可能完全对称。
在这种情况下中线显得特别重要,而不是可有可无。
有了中线每一相负载两端的电压总等于电源的相电压,不会因负载的不对称和负载的变化而变化,就如同电源的每一相单独对每一相的负载供电一样,各负载都能正常工作。
若是在负载不对称的情况下又没有中线,如图7-3所示,就形成不对称负载的三相三线制供电。
由于负载阻抗的不对称,相电流也不对称,负载相电压也自然不能对称。
有的相电压可能超过负载的额定电压,负载可能被损坏(灯泡过亮烧毁);有的相电压可能低些,负载不能正常工作(灯泡暗淡无光)。
像图中那样的情况随着开灯、关灯等原因引起各相负载阻抗的变化。
相电流和相电压都随之而变化,灯光忽暗忽亮,其他用电器也不能正常工作,甚至被损坏。
可见,在三相四线制供电的线路中,中线起到保证负载相电压时称不变的作用,对于不对称的三相负载,中线不能去掉,不能在中线上安装保险丝或开关,而且要用机械强度较好的钢线作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