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政治:网络生活新空间知识点--
- 格式:docx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3
八年级道法晨读案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时间:姓名:班级:1.网络是怎样改变世界的?(1)网络丰富日常生活(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2.网络怎样丰富日常生活?(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2)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3.网络怎样推动社会进步?(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促进了人财物的流动,推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了经济发展生平;(2)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互联网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促进了创新资源的合作与共享。
4.网络中的陷阱(弊端)有哪些?(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3)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5.网络谣言有哪些危害?加剧社会恐慌,引发社会信任危机,损害国家形象,6.怎样防范网络谣言?7.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8.怎样看待网络?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利:利用网络可以开阔视野,查阅资料帮助学习,便于交流等。
弊:沉迷于网络会影响学业和身心健康,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9.怎样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如何对待网络?)(1)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2)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该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该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3)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4)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10.网络生活基本准则是什么?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11.怎样传播网络正能量?(如何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1)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网络生活新空间》知识点+练习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丰富的社会生活》知识点+练习1、为什么说网络改变世界?(1)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2、网络丰富日常生活体现在哪些方面?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②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3、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便利?(或网络的优势。
)结交朋友、查阅资料、学习新知、购买物品、寻医问药、休闲娱乐。
4、网络推动社会进步表现在哪些方面?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②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③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5、网络对保障公民的哪些权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6、网络中存在哪些消极影响?(或网络的弊端。
)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②沉迷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7、侵犯隐私的行为表现、危害。
①表现:信息泄露、手机窃听、窥密偷拍等。
②危害:这些行为会给被侵害人造成困扰和伤害,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
2.2 合理利用网络1、我们如何合理利用网络?①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②要学会“信息节食”。
③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④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2、如何做到“信息节食”?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该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
3、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4、如何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不制造和传播谣言,不泄露他人隐私,不恶意攻击他人,不宣泄极端负面情绪,……5、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①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向有关部门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表达我们的诉求,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②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八年级思想品德第六课《网络交往新空间》知识要点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发挥网络交往对生活的积极作用,享受健康交往带来的乐趣。
1、网络的丰富性表现在哪些方面?打开网页,就等于与世界握手。
看新闻、办商务、结交朋友、查询资料、求医问药、远程教育、休闲娱乐、网上购物等,不用舟车劳顿,不用费时周折,我们的愿望就可以实现。
2、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有哪些不同?⑴网络交往超越了空间,实现了古人“天涯若比邻”的梦想。
⑵网络交往超越辈分、年龄、职业、地位、相貌、肤色,提供了平等交往、广泛联络、自由活动的平台。
⑶在网络交往的新空间,我们可以突破专业限制,只要想学,随时可以找到学习资源和指导者。
⑷我们还可以突破现实交往中的角色限制,自由选择交往对象,在网上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
(或⑴、网络交往超越了空间⑵、提供了平等交往的平台⑶、使学习方式发生改变,突破专业限制⑷、突破现实交往的角色限制,自由交友)3、网络对人际交往的影响网络交往扩大了我们交往的领域、对象,改变了以往的交往方式,丰富了我们的人生经验。
4、网络的利与弊(网络交往——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利:⑴网络,容量大,内容全,传递速度快,扩大了交往的领域、对象,改变了交往的方式、丰富了我们的人生经验。
⑵为我们了解时事、学习新知、与人沟通、休闲娱乐等提供了便捷的条件。
⑶把网络作为生活的补充,我们就可以享受网络交往的诸多益处,如开阔眼界、放松心情、学习求知、结交新友等。
弊:⑴沉迷网络荒废学业,以及诱惑欺诈⑵沉迷网络游戏,影响身心健康,给家庭造成经济负担,导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⑶网络环境难以管理与规范,存在“脏乱差”,我们既可能成为受害者,也可能参与其中,破坏网络环境。
5、网络交往对象具有什么特点?网络交往对象具有间接性、虚拟性、隐蔽性的特点.6、怎样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如何发挥网络的优势?)(如何正确使用网络?)⑴以健康的心态把网络作为生活的补充。
注重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⑵要学会“信息节食”,学会抵御网络上的不良诱惑。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网络生活新空间》知识点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一)网络改变世界.网络丰富了日常生活(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速;(2)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了人财物的流动,推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了经济发展生平;(2)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互联网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促进了创新资源的合作与共享。
(二)合理利用网络.警惕网络中的陷阱(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网络上充斥着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3)网络中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个人信息容易被泄露。
(三)合理利用网络.理性参与网络生活(1)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2)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该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该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3)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4)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人的网络参与者。
(四)传播网络正能量.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可以向政府部门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贡献力量。
2.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丰富的社会生活》《网络生活新空间》重点知识点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重点知识1.1我与社会1、我们通过哪些方式感受社会生活?①走进农村,我们看到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②来到工厂,我们看到工人在有条不紊地工作;③步入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④参观博物馆,丰富的展品令人震撼;⑤观看升旗仪式,我们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2、感受社会生活有哪些意义?①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②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③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①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4、主要的社会关系有哪几种?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1.2在社会中成长1、什么是社会化?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
2、为什么说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3、个人成长与社会的关系?P7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②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③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4、亲社会行为主要包括哪些?(表现)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5、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①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②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③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6、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① 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点考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1.网络在日常生活中起到哪些作用?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②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2.网络是如何推动社会进步的?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②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③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3.网络是如何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的?①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新工具、经济贸易的新途径。
②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推动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新业态,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
4.网络是如何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的?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们更加便利、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
5.网络是如何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的?①互联网打破了地域界限,极大地拓展了文化交流的内容、场合及范围,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
②互联网促进了科技创新所需的物质与信息资源快速流动,加速了各种创新资源的汇聚、融合与共享。
③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成为众多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
6.网络存在哪些弊端?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②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7.网络信息良莠不齐表现在哪些方面?①有的人有意无意地歪曲事实,误导大众;②有的人随意宣泄情绪,漫骂、中伤他人,侵犯他人人格尊严;③有的人实施网络诈骗,侵害他人利益;④有的人恶意发布暴力、色情和危害社会稳定的信息,造成恶劣影响。
8.沉迷于网络是如何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的?①大量冗余信息干扰人们的选择,耗费人们的时间;②碎片化信息影响人们思考的深度;③一些人因沉迷于网络、虚拟交往而疏离了现实的人际关系。
9.在网络世界中,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的表现和危害分别是什么?(1)表现:信息泄露、手机窃听、窥密偷拍等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让人防不胜防。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知识点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6)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2.社会秩序的作用(背)答:(1)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2)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5.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有什么关系?(背)答: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第六课责任与角色同在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t i me an dAl l 答:(1)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
(2)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
(3)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4)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三)坚持国家利益至上1.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如何树立?)(背)答:(1)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心怀爱国之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利益。
(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
我们要对危害国家利益、威胁国家生存和发展的行为时刻保持警惕。
(3)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们要用合法的方式有序表达爱国情感,维护国家利益。
2.捍卫国家利益(如何捍卫?)(背)答:(1)当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我们要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2)为了国家利益,有时不仅需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
(3)我们要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捍卫国家尊严,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第九课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一)认识总体国家安全观1.国家安全与我们息息相关(国家安全作用)(背)答:(1)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
人教版初二上学期政治网络交往新空间重点知识点一、网络交往的概念和特点网络交往是指通过网络工具和技术进行信息交流和社交活动的方式。
它具有以下特点:1.无时空限制:网络交往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避免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2.信息高度可控:网络交往中,我们可以选择性地获取、发布和传播信息,有较高的可控性。
3.参与广泛性:网络交往可以使更多的人参与其中,扩大了社交的范围。
4.信息传播快速性:网络交往中信息的传播速度快,可以迅速传达到更多的人。
二、网络交往的利与弊网络交往带来了很多便利和好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隐患:利•信息获取方便:通过网络交往,我们可以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和视野。
•社交拓展空间:网络交往提供了更多的社交机会,我们可以认识和交流更多的朋友,扩大社交圈子。
•知识共享和学习:网络交往使知识的共享和学习更加便捷,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各种技能和知识。
•便于表达和沟通:网络交往中,我们可以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
弊•信息真实性难以保证:网络交往中存在着大量的虚假信息,我们要注意辨别信息的真假,避免被误导。
•网络欺诈和诈骗:网络交往中,有些人利用虚假信息进行欺诈和诈骗,我们要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网络成瘾和依赖:网络交往容易使人沉迷其中,过度依赖网络,影响到现实生活和学习。
•隐私泄露和信息安全:网络交往中,个人信息容易被泄露,我们要加强个人隐私保护意识,保护好自己的信息安全。
三、网络交往的规范与安全为了更好地进行网络交往,我们应该遵守以下规范和注意事项:1.遵守法律法规:网络交往中,我们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发布和传播违法信息。
2.保护个人隐私:我们要加强个人隐私保护意识,不随意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
3.辨别信息真假:在网络交往中,我们要学会辨别信息的真假,以免被虚假信息误导。
4.注意网络礼仪:在网络交往中,我们要尊重他人的权益,遵守网络礼仪,不侵犯他人隐私和人身权益。
人教版初二政治:网络生活新空间知识点
政治是各种团体进行集体决策的一个过程,尤指对于某一政治实体的统治,例如统治一个国家,亦指对于一国内外事务之监督与管制。
以下为大家提供了人教版初二政治:网络生活新空间知识点,请查看
【知识梳理】
一、网络改变世界
1.网络丰富日常生活的表现有哪些?(利)
(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互联网不仅给人们提供信息,而且提供便捷的信息检索渠道。
(2)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通过网络,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与地球上任何角落的人交流、互动。
(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借助互联网,我们就可以结交朋友、查阅资料、学习新知、购买物品、寻医问药、休闲娱乐,从而大大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表现有哪些?(利)
(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新工具、经济贸易的新途径。
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推动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新业态,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
(2)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
(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①互联网打破了地域界限,极大地拓展了文化交流的内容、场合及范围,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
②互联网促进了科技创新所需的物质与信息资源快速流动,加速了各种创新资源的汇聚、融合与共享。
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成为众多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
3.网络的消极影响有哪些?(弊)
(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在网络时代,人人能够参与信息发布,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
(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大量冗余信息干扰人们的选择,耗费人们的时间;碎片化信息影响人们思考的深度;一些人因沉迷于网络、虚拟交往而疏离了现实的人际关系。
(3)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在开放的网络世界里,信息泄密、手机窃听、窥密偷拍等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让人防不胜防。
各种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会给被侵权人造成困扰和伤害,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
4.遇到以下情况,要提高警惕,防止被骗。
(1)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
(2)让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
(3)通知中奖、领取补贴却要你先交钱的。
(4)通知家属出事要先汇款的。
(5)在电话中索要个人和银行卡信息及短信验证码的。
(6)让你开通网上银行接受检查的。
(7)陌生网站要求登记银行卡信息的。
二、合理利用网络
1.媒介素养的含义是什么?
媒介素养一般是指人们正确地、建设性地使用媒介资源的能力。
它包括人们面对各种信息时
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等能力。
2.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1)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2)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3)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4)网络无限,自由有界。
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只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3.了解网瘾。
(1)网瘾又称为网络过度使用症,主要是指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对网络之外的事情没有多少兴趣,影响身心健康的一种病症。
(2)网瘾患者无法控制上网时间,花费在网上的时间比原定时间要长,想减少或控制上网时间却做不到。
关注网上的情况超过自己的现实生活,例如,头脑中一直浮现与网络有关的事,在生活中心不在焉,只有上网时才充满兴趣。
一旦减少或停止上网,就表现出消极的情绪体验和不良的生理反应,如沮丧、空虚、易发脾气、坐立不安、心慌、燥热出汗、失眠等。
4.如何辨别网络谣言?
(1)注意信息出处。
看到骇人听闻的信息后,先上网了解信息出处,看信息出处是否权威。
(2)关注官方信息。
及时关注行业或部门发布的信息,行业或部门发现有谣言,会及时澄清。
(3)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
上网搜索信息中的关键词,从不同的信息源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
(4)辨识信息内容。
疯狂煽情、耸人听闻的消息往往不可靠。
(5)向他人求助。
对于无法辨别真假的信息,可以向家长、老师和专家求教。
5.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
(1)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就身边的一些公共事务向有关部门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表达我们的诉求,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网络成为汇聚民智、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的重要渠道。
(2)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
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知识拓展】
1.误区警示:网络交往不会影响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网络交往的自由、平等、虚拟等特性符合人们的心理特点,使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使用网络社交工具寻找交流对象,这就造成人们对网络朋友圈的依赖。
过度的网络交往会导致现实人际交往时间的缩短,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们和他人面对面交往的时间。
所以,我们应该加强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把网络交往作为正常社会关系的一种补充。
2.如何预防青少年上网成瘾?
(1)社会:有关部门要增强监管责任,规范网络经营行为,加大执法查处力度,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网络经营者应增强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依法经营。
(2)家庭: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要加强教育和监督,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适宜的家庭环境,要控制孩子使用网络的时间,了解孩子使用网络的行为,可下载安装和使用绿色上网软件。
(3)学校:要加强对青少年的自律意识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从事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同时不断完善和丰富校园网的内容。
(4)青少年:要自觉遵守网络的规则,学会信息节食,明辨是非,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积极参加丰富的文化活动;树立远大理想,确立明确的人生目标。
3.如何正确对待网络谣言?
(1)努力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文明上网。
(2)增强法律意识,正确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做到不造谣。
(3)树立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学会理性分析和选择,正确对待社会影响,做到不信谣。
(4)自觉运用法律武器同散布网络谣言的违法行为作斗争等。
4.合理利用网络的宣传标语。
科学上网,做网络的主人;加强自我保护,健康文明上网;远离非法网吧,学会洁身自好;抵制网络低俗之风,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合理利用网络,传播网络正能量;传播网络正能量,做中国好网民;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