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动汽车标准列表
- 格式:docx
- 大小:13.20 KB
- 文档页数:9
中国电动汽车安全标准
中国电动汽车的安全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车辆结构安全:对电动汽车的车身结构和底盘进行强度测试,确保车身能够承受碰撞和翻车等情况下的安全性。
2. 动力系统安全:对电动汽车的电池、电机等关键动力部件进
行安全性能测试,确保在正常使用和剧烈碰撞等情况下不会引发火灾
或爆炸。
3. 充电系统安全:对电动汽车的充电设备进行安全性能测试,
确保充电过程中不会发生电气故障、触电等安全问题。
4. 驾驶员安全:要求电动汽车配备符合安全标准的安全带、气
囊等安全装置,以提供驾驶员和乘客的碰撞保护。
5. 车辆辅助系统安全:对电动汽车的辅助系统,如制动系统、
转向系统等进行安全性能测试,确保其正常工作且不会引发安全隐患。
6. 可靠性测试:对电动汽车的各项安全功能进行可靠性测试,
确保在长时间使用和不同环境下都能保持正常工作。
这些安全标准由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以及相关部门制定和
监管,并与国际标准接轨,旨在确保电动汽车在道路行驶过程中的安
全性。
新能源汽车国家标准《目录》来源:国标委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发布日期实施日期1 GB/T 25319—2010 汽车用燃料电池发电系统技术条件2009-11-10 2010-5-12 GB/T 16311—2009 道路交通标线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2010-11-30 2011-4-13 GB/T 24552—2009 电动汽车风窗玻璃除霜除雾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2009-10-30 2010-7-14 GB/T 23645—2009 乘用车用燃料电池发电系统测试方法2009-4-21 2009-11-15 GB/T 24347—2009 电动汽车DC/DC变换器2009-9-30 2010-2-16 GB/T 24548—2009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术语2009-10-30 2010-7-17 GB/T 24549—2009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安全要求2009-10-30 2010-7-18 GB/T 15088—2009/ISO8716:2001道路车辆牵引销强度试验2009-3-23 2010-1-19 GB/T 23335—2009 天然气汽车定型试验规程2009-3-23 2010-1-110 GB/T 18437.2—2009 燃气汽车改装技术要求第2部分:液化石油气汽车2009-3-9 2010-1-111 GB/T 18437.1—2009 燃气汽车改装技术要求第1部分:压缩天然气汽车2009-3-9 2010-1-112 GB/T 15087—2009/ISO8718:2001道路车辆牵引车与牵引杆挂车机械连接装置强度试验2009-3-23 2010-1-113 GB 23255—2009 汽车昼行驶灯配光性能2009-3-6 2010-1-114 GB 6095—2009 安全带2009-4-13 2009-12-115 GB/T 14172—2009 汽车静侧翻稳定性台架试验方法2009-3-23 2010-1-116 GB/T 23339—2009 内燃机曲轴技术条件2009-3-19 2009-11-117 GB/T 23301—2009 汽车车轮用铸造铝合金2009-3-5 2009-9-118 GB/T 5054.1—2008/ISO 4141-1:2005道路车辆多芯连接电缆第1部分:普通护套电缆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2008-9-24 2009-7-119 GB/T 5054.4—2008/ISO 4141-4:2001道路车辆多芯连接电缆第4部分:螺旋电缆组件的弯折试验方法和要求2008-9-24 2009-7-120 GB/T 5054.2—2008/ISO 4141-2:2006道路车辆多芯连接电缆第2部分:高性能护套电缆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2008-9-24 2009-7-121 GB/T 18387—2008 电动车辆的电磁场发射强度的限值和测量方法,宽带,9 kHz~30 MHz2008-1-22 2008-9-122 GB/T 10485—2007 道路车辆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环境耐久性2007-4-30 2007-12-123 GB/T 8243.12—2007 内燃机全流式机油滤清器试验方法第12部分:采用颗粒计数法测定滤清效率和容灰量2007-6-25 2007-11-124 GB/T 10826.1—2007 燃油喷射装置词汇第1部分:喷油泵2007-6-25 2007-11-125 GB/T 21085—2007 机动车出厂合格证2007-9-10 2008-4-126 GB/T 8243.11—2007 内燃机全流式机油滤清器试验方法第11部分:自净式滤清器2007-6-25 2007-11-127 GB/T 14951—2007 汽车节油技术评定方法2007-1-24 2007-8-128 GB/T 20734—2006 液化天然气汽车专用装置安装要求2006-12-29 2007-6-129 GB/T 12535—2007 汽车起动性能试验方法2007-4-30 2007-12-130 GB/T 12782-2007 汽车采暖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2007-4-30 2007-12-131 GB/T 12546—2007 汽车隔热通风试验方法2007-4-30 2007-12-132 GB/T 20834—2007 发电/电动机基本技术条件2007-1-16 2007-8-133 GB/T 18488.1—2006 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第1部分:技术条件2006-12-1 2007-7-134 GB/T 18488.2—2006 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第2部分:试验方法2006-12-1 2007-7-135 GB 20890-2007 重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系统耐久性要求及试验方法2007-4-3 2007-10-136 GB/T 20735-2006 汽车用压缩天然气减压调节器2006-12-29 2007-6-137 GB 20561—2006 机动车用液化石油气钢瓶定期检验与评定2006-9-12 2007-4-138 GB/T 20368—2006 液化天然气(LNG)生产、储存和装运2006-1-23 2006-10-139 GB 14167-2006 汽车安全带安装固定点2006-9-1 2007-2-140 GB 8410-2006 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2006-1-18 2006-7-141 GB/T 19596-2004 电动汽车术语2004-11-2 2005-6-142 GB/T 19750-2005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定型试验规程2005-5-23 2005-10-143 GB/T 19755-2005 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污染物排放测量方法2005-7-11 2006-1-144 GB/T 3487-2005 汽车轮辋规格系列2005-9-15 2006-5-145 GB/T 19752-2005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力性能试验方法2005-5-23 2005-10-146 GB/T 3798.2-2005 汽车大修竣工出厂技术条件第2部分:载货汽车2005-3-21 2005-8-147 GB/T 5624-2005 汽车维修术语2005-7-11 2006-1-148 GB/T 18388-2005 电动汽车定型试验规程2005-5-23 2005-10-149 GB/T 19204—2003 液化天然气的一般特性2003-6-18 2003-12-150 GB 19533-2004 汽车用压缩天然气钢瓶定期检验与评定2004-6-7 2005-1-151 GB/T 19515-2004 道路车辆可再利用性和回收利用性计算方法2004-5-17 2004-11-152 GB 1589-2004 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2004-4-1 2004-10-153 GB/T 10001.3-2004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2004-5-13 2004-12-154 GB 16735-2004 道路车辆车辆识别代号(VIN)2004-6-21 2004-10-155 GB 19592-2004 车用汽油清净剂2004-10-21 2005-5-156 GB 19151-2003 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2003-5-23 2003-11-157 GB/T 19237-2003 汽车用压缩天然气加气机2003-7-1 2003-12-158 GB/T 19056-2003 汽车行驶记录仪2003-4-15 2003-9-159 GB 9656-2003 汽车安全玻璃60 GB/T 19236-2003 压缩天然气加气机加气枪2003-7-1 2003-12-161 GB/Z 18333.2-2001 电动道路车辆用锌空气蓄电池62 GB/T 11798.7-2001 机动车安全检测设备检定技术条件第7部分:轴(轮)重仪检定技术条件2001-4-29 2001-12-163 GB/T 18384.3-2001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3部分:人员触电防护2001-7-12 2001-12-164 GB 18351-2001 车用乙醇汽油2001-4-2 2001-4-1565 GB 8108-1999 车用电子警报器1999-8-2 2000-7-166 GB/T 4780-2000 汽车车身术语67 GB/T 15766.2-2000 道路机动车辆灯丝灯泡性能要求68 GB 3843—1983 柴油车自由加速度排放标准1983-9-14 1984-4-169 GB 3842—1983 汽油车怠速污染物排放标准1983-9-14 1984-4-170 GB/T 12673-1990 汽车主要尺寸测量方法1990-12-30 1991-10-171 GB 5179-85 汽车转向系术语和定义72 GB 5181-1985 汽车排放物术语和义定1985-5-11 1986-3-173 GB/T 12679-1990 汽车耐久性行驶试验方法1990-12-30 1991-10-174 GB 4125-84 汽车安全玻璃抗冲击性试验方法1984-1-3 1984-12-175 GB 7593-87 机动工业车辆控制符号1987-3-27 1988-1-176 GB/T 4970-1996 汽车平顺性随机输人行驶试验方法1996-4-10 1996-11-177 GB/T 14169-1993 汽车空气滤清器接头A型和B型1993-3-1 1993-7-178 GB/T 5919-1986 汽车照明和信号装置分类和命名1986-3-5 1986-12-179 GB/T 15766.2-1995 道路机动车辆灯泡性能要求1995-12-8 1997-1-180 GB 15766.1-1995 道路机动车辆灯泡尺寸、光电性能要求1995-12-8 1997-1-181 GB 5137.2-87 汽车安全玻璃光学性能试验方法82 GB 11552-1989 汽车内部凸出物1989-8-10 1990-3-183 GB/T 11551-89汽车乘员碰撞保护1989-8-10 1990-3-184 GB 10414-1989 汽车同步带传动带轮1989-2-10 1990-1-185 GB/T 4971-85 汽车平顺性名词术语和定义1985-3-2 1985-12-186 GB 3800-83 汽车车架修理技术条件87 GB 5624-85 汽车维修术语88 GB/T 13405-1992 汽车V带轮1992-3-28 1992-10-1089 GB/T 17340-1998 汽车安全玻璃的尺寸、形状及外观1998-5-8 1998-12-190 GB/T 17351-1998 汽车车轮双轮中心距1998-5-6 1999-1-191 GB/T 13604-62 汽车转向球接头尺寸92 GB 8410-1994 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1994-5-30 1995-1-193 GB 918.1-89 道路车辆分类与代码机动车1989-3-27 1989-10-194 GB/T 9417-1988 汽车产品型号编制规则1988-6-25 1989-1-195 GB/T 5359.2-1996 车辆性能1996-7-23 1997-3-196 GB 15235-1994 上海汽车灯具研究所1994-9-28 1995-5-197 GB 1589-1989 汽车外廓尺寸限界1989-3-22 1989-10-198 GB 5845.2-85 城市公共交通标志公共汽车标志99 GB/T 12546-90 汽车隔热通风试验方法1990-12-12 1991-9-1 100 GB 7128-86 汽车气压制动胶管1986-12-30 1987-10-1 101 GB/T 11557-89 防止汽车转向机构对驾驶员伤害的规定102 GB/T 13492-1992 各色汽车用面漆注:数据最后更新时间2011年12月13日。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标准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标准是指适用于中国境内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
技术规范和标准。
中国目前主要采用的电动汽车充电标准包括以下几种:
1. 国家标准 GB/T 20234.2-2015:适用于旅行车辆的交流充电设施;
2. 国家标准 GB/T 20234.3-2015:适用于商用车辆的交流充电设施;
3. 国家标准 GB/T 2023
4.4-2015:适用于电动汽车直流快速充电设施;
4. 国家标准 GB/T 18487.1-2015:适用于电动汽车电池组通用规范;
5. 国家标准 GB/T 18384.2-2015:适用于电动汽车安全要求。
这些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的技术要求、安全性能、通信
协议等方面的内容,以确保电动汽车的充电过程安全、高效和可靠。
此外,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工作,与国际标准组织合作制定
了一系列与电动汽车充电有关的国际标准,努力推动国际电动汽车充
电标准的统一化和互通性。
电动汽车的ccc认证标准
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简称CCC认证)是中国政府实施的强制性认证制度,适用于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产品,旨在保障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防止虚假和低质量产品流入市场。
对于电动汽车,CCC 认证标准是指电动汽车产品在中国境内销售时,需要符合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相关规定和标准。
具体来说,电动汽车的CCC认证标准包括了以下方面:
1. 产品性能和安全标准,电动汽车需要符合国家制定的安全性能标准,确保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消费者和公共安全造成威胁。
2. 电池安全认证,电动汽车的电池系统需要通过特定的安全认证,包括电池的电气性能、热稳定性、过充过放保护等方面的测试和评估。
3. 公共安全标志认证,电动汽车需要在车身上粘贴CCC认证标志,以便消费者和监管部门可以识别该车已通过CCC认证。
4. 车辆排放标准,CCC认证还会涉及到电动汽车的排放标准,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过大的污染。
总的来说,CCC认证标准旨在确保电动汽车在中国市场上的安全性、环保性和质量可靠性,对生产商和消费者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符合CCC认证标准的电动汽车可以获得中国市场准入许可,有助于提升产品竞争力和消费者信心。
中国新能源汽车国家标准(2022版)一、纯电动汽车1、 GB/T 18385-2005 电动汽车动力性能试验方法2、 GB/T 18386-2017 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3、 GB/T 18386.1-2021 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第1部分:轻型汽车4、 GB/T 18388-2005 电动汽车定型试验规程5、 GB/T 24552-2009 电动汽车风窗玻璃除霜除雾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6、 GB/T 28382-2012 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7、 GB/T 34585-2017 纯电动货车技术条件8、 GB/T 36980-2018 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限值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1、 GB/T 19750-2005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定型试验规程2、 GB/T 19752-2005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力性能试验方法3、 GB/T 19753-2021 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4、 GB/T 19754-2021 重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5、 GB/T 32694-2021 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6、 GB/T 34598-2017 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商用车技术条件三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系统/加氢1、 GB/T 24549-2020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安全要求2、 GB/T 24554-2009 燃料电池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3、 GB/T 26779-2021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加氢口4、 GB/T 26991-2011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最高车速试验方法5.1、 GB/T 26990-2011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氢系统技术条件5.2、 GB/T 29126-2012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氢系统试验方法6、 GB/T 29123-2012 示范运行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技术规范7、 GB/T 29124-2012 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示范运行配套设施规范8、 GB/T 34425-2017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加氢枪9、 GB/T 34593-2017 燃料电池发动机氢气排放测试方法10、 GB/T 35178-2017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气消耗量测量方法11、 GB/T 37154-2018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整车氢气排放测试方法12、 GB/T 39132-2020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定型试验规程四、其他系统及部件1、 GB/T 24347-2021 电动汽车DC/DC变换器2、 GB/T 37133-2018 高压大电流线束和连接器3、 GB/T 38661-2020 电动汽车用电池管理系统技术条件4、 GB/T 39086-2020 电动汽车用电池管理系统功能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5、 GB/T 40432-2021 电动汽车用传导式车载充电机五、电驱动系统1.1、 GB/T 18488.1-2015 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第1部分:技术条件1.2、 GB/T 18488.2-2015 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第2部分:试验方法2、 GB/T 29307-2012 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可靠性试验方法3、 GB/T 36282-2018 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和试验方法六、基础通用1、 GB 18384-2020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2、 GB 22757.2-2017 轻型汽车能源消耗量标识第2部分:可外接充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3、 GB 38032-2020 电动客车安全要求4、 GB/T 4094.2-2017 电动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5、 GB/T 18387-2017 电动车辆的电磁场发射强度的限值和测量方法6、 GB/T 19596-2017 电动汽车术语7、 GB/T 19836-2019 电动汽车仪表8、 GB/T 24548-2009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9、 GB/T 31466-2015 电动汽车高压系统电压等级10、 GB/T 31498-2021 电动汽车碰撞后安全要求11.1、 GB/T 32960.1-2016 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第1部分:总则11.2、 GB/T 32960.2-2016 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第2部分:车载终端11.3、 GB/T 32960.3-2016 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第3部分:通信协议及数12、 GB/T 37153-2018 电动汽车低速提示音13、 GB/T 37340-2019 电动汽车能耗折算方法14、 GB/T 38117-2019 电动汽车产品使用说明应急救援15、 GB/T 38283-2019 电动汽车灾害事故应急救援指南七、车载储能系统1、 GB 38031-2020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2、 GB/T 18333.2-2015 电动汽车用锌空气电池3.1、 GB/T 31467.1-2015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第1部分:高功率应用测试规程3.2、 GB/T 1467.2-2015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第2部分:高能量应用测试规程4、 GB/T 31484-2015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循环寿命要求及试验方法5、 GB/T 31486-2015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6、 GB/T 34013-2017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产品规格尺寸7、 GB/T 40433-2021 电动汽车用混合电源技术要求8、 GB/T 34014-2017 汽车动力蓄电池编码规则9、 GB/T 38698.1-2020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规范第1部分:包装运输10.1、 GB/T 34015-2017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余能检测10.2、 GB/T 34015.2-2020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梯次利用第2部分:拆卸要求10.3、 GB/T 34015.3-2021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梯次利用第3部分:梯次利用要求10.4、 GB/T 34015.4-2021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梯次利用第4部分:梯次利用产品标识11.1、 GB/T 33598-2017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拆解规范11.2、 GB/T 3598.2-2020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再生利用第2部分:材料回收要求11.3、 GB/T 3598.3-2021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再生利用第3部分:放电规范八、充换电系统及接口1.1、 GB/T 20234.1-2015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1部分:通用要求1.2、GB/T 0234.2-2015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口1.3、GB/T 0234.3-2015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3部分:直流充电接口2、 GB/T 18487.1-2015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3、 GB/T 27930-2015 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4、 GB/T 34657.2-2017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互操作性测试规范第2部分:车辆5.1、 GB/T 38775.1-2020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5.2、 GB/T 38775.5-2021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第5部分:电磁兼容性要求和试验方法5.3、 GB/T 38775.7-2021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第7部分:互操作性要求及测试车辆端6、 GB/T 40032-2021 电动汽车换电安全要求7、 GB/T 40428-2021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电磁兼容性要求和试验方法。
电动车辆标准目录1. 引言
• 1.1 背景
• 1.2 目的
• 1.3 范围
2. 标准概述
• 2.1 定义
• 2.2 重要性和优势
• 2.3 应用领域
3. 标准分类
• 3.1 国家标准
• 3.2 行业标准
• 3.3 企业标准
4. 标准开展过程
• 4.1 研究阶段
• 4.2 草案阶段
• 4.3 公开征求意见阶段
• 4.4 正式发布阶段
• 4.5 标准修订
5. 电动车辆标准主要内容
• 5.1 平安标准
– 5.1.1 碰撞平安
– 5.1.2 防盗平安
– 5.1.3 火灾平安
• 5.2 性能标准
– 5.2.1 动力系统性能
– 5.2.2 能耗标准
– 5.2.3 排放标准• 5.3 质量标准
– 5.3.1 部件质量
– 5.3.2 装配质量
– 5.3.3 整车质量• 5.4 维修和保养标准
– 5.4.1 维修手册
– 5.4.2 保养流程
– 5.4.3 维修设备6. 标准的实施和监督
• 6.1 实施机构
• 6.2 监督机制
7. 标准对电动车行业的影响
•7.1 促进行业开展
•7.2 提升产品质量
•7.3 保障用户权益
8. 标准开展趋势
•8.1 国际标准化合作
•8.2 新技术应用
•8.3 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开展
9. 结论
以上是关于电动车辆标准的目录,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扩展和具体化。
在制定和遵守电动车辆标准的过程中,可以促进电动车行业的健康开展,提升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同时也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开展做出
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