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03 MB
- 文档页数:3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实验活动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教案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溶液酸碱性的检验方法,加深对溶液酸碱性的理解。
实验器材和药品•四种常见溶液:盐酸溶液、硫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酸碱指示剂:红色石蕊试纸、蓝色石蕊试纸实验原理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可以通过酸碱指示剂来检验。
酸性溶液会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而碱性溶液会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实验步骤1.将四个试管准备好,并标上1、2、3、4编号。
2.分别用滴管向试管1中滴加盐酸溶液,滴加量约为5滴。
3.分别用滴管向试管2中滴加硫酸溶液,滴加量约为5滴。
4.分别用滴管向试管3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滴加量约为5滴。
5.分别用滴管向试管4中滴加氯化钠溶液,滴加量约为5滴。
6.取一张红色石蕊试纸,分别将试管1和试管2的试纸蘸湿。
7.取一张蓝色石蕊试纸,分别将试管3和试管4的试纸蘸湿。
8.观察试管1和试管2的试纸变化,并记录结果。
9.观察试管3和试管4的试纸变化,并记录结果。
10.总结实验结果。
实验数据记录试管编号溶液试纸颜色变化1盐酸溶液变红2硫酸溶液变红3氢氧化钠溶液变蓝4氯化钠溶液不变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记录,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盐酸溶液和硫酸溶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红,说明它们是酸性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使蓝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它是碱性溶液。
•氯化钠溶液没有改变试纸颜色,说明它是中性溶液。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溶液酸碱性的检验方法。
酸性溶液会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碱性溶液会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而中性溶液不会改变试纸颜色。
这些检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质,进一步加深对溶液酸碱性的理解。
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溶液溅到皮肤或眼睛。
•实验后要彻底清洗实验器材,尤其是试管和滴管。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实验活动7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实验活动7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是学生在学习了溶液、酸、碱、盐等基本概念后进行的实验活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酸碱指示剂的作用,了解溶液酸碱性的检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溶液、酸、碱、盐等基本概念,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但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细节方面仍需加强,对于酸碱指示剂变色原理的理解也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道溶液酸碱性的检验方法。
2.学会使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溶液酸碱性的检验方法。
2.理解酸碱指示剂变色原理。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探究、小组合作、讲解演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试管、滴定管、pH试纸、酸碱指示剂、溶液等。
2.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溶液、酸、碱、盐等基本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展示实验活动7的内容,让学生明确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实验内容为使用酸碱指示剂检验不同溶液的酸碱性。
4.巩固(10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未知溶液的酸碱性?讨论并总结出使用pH 试纸的方法。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溶液酸碱性的检验方法和酸碱指示剂变色原理。
7.家庭作业(5分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整理出溶液酸碱性的检验方法和酸碱指示剂变色原理。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时间:导入5分钟,呈现10分钟,操练15分钟,巩固10分钟,拓展10分钟,小结5分钟,家庭作业5分钟,板书5分钟。
人教版九年级《实验活动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教学设计第一部分:课前系统部分(一)设计思想使用生活中的物质和器具如紫甘蓝、注射器、废弃透明药丸盒、透明饮料瓶等进行实验。
注射器用作胶头滴管,废弃透明药丸盒用作点滴板,透明饮料瓶用作烧杯,尺子用作玻璃板,一次性筷子用作玻璃棒。
将化学实验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本实验活动属于物质检验实验,位于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的实验活动,在课程标准中指出: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初步学会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前面学习的酸和碱的性质为本实验活动提供知识基础,在实验活动中的基本操作及检验方法为后面其他离子的检验提供基础。
(三)学情分析经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已掌握如下背景知识:1.紫色石蕊溶液分别滴加在酸、碱性溶液中的颜色: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
2.酚酞溶液分别滴加在酸、碱性溶液中的颜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遇碱溶液变红色。
3.pH<7,溶液呈酸性;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碱性。
4.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操作方法:在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该溶液的pH。
学习本课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1.pH试纸的使用。
2.不同浓度氢氧化钠使紫甘蓝汁液变色不同的解释。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采取的各种学习策略:1.通过大屏幕实验视频学习pH试纸的使用。
2.通过组内讨论解释不同浓度氢氧化钠使紫甘蓝汁液变色不同的现象。
(四)教学目标实验目的:1.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初步学会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3.初步学会自制酸碱指示剂,并用制得的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情感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的分工、配合,增强学生的协作意识、合作能力。
2.通过对检测溶液酸碱性的意义分析,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实验活动7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初步学会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3)初步了解生活中有一些材料可以制作酸碱指示剂。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化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指示剂的使用,了解化学检验在化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溶液酸碱性的检验方法教学难点:物质的鉴别实验用品:仪器:烧杯、试管、研钵、玻璃棒、纱布、点滴板、胶头滴管。
药品:蒸馏水、酒精、酚酞试液、石蕊试液、pH试纸、植物的花瓣或果实{红提、紫茄子皮、火龙果、紫汗菜、胡萝卜、紫甘蓝}、氯化钠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引入新课【导入】小魔术: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提问】这个小魔术使用了什么原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二)提出问题,实验探究【提问】检验溶液酸碱性的常用方法有哪些?【复习回顾】复习酸碱指示剂遇酸性、碱性、中性溶液的变色情况,归纳检验溶液酸碱性的常用方法。
【实验1】分别取少量氯化钠溶液、石灰水、稀盐酸于点滴板上,向其中分别滴加酚酞溶液和石蕊溶液,观察颜色的变化。
【实验2】分别取少量氯化钠溶液、石灰水、稀盐酸于点滴板上,分别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度,并将结果填写在表格中:学生完成导学案上的练习学生描述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并将结果填入导学案上的表格。
面向全体学生,回顾知识,让学生掌握溶液酸碱性的检验方法。
培养学生规范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现象并准确描述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
(三)合作探究1、【实验3】【提问】生活中也有许多的物质可以制作酸碱指示剂,我们每个小组的桌面上分别有一种带颜色的植物的花瓣或者果实,大家能做出它们学生动手操作植物浸出液的制作,并检验,然后将结果填入导学将化学与生活联系在一起。
实验活动7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一、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2.初步学会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3.体会化学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培养勤于思考、善于合作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溶液酸碱性的概念和表示方法,使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测溶液的酸碱性。
难点:正确理解和使用pH试纸,准确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学情分析:初三学生把化学实验当作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有强烈的好奇心,但不喜欢化学基本理论学习,看完实验不能对现象进行深入思考。
多数学生只对化学实验现象感兴趣,对过程、结论缺乏认真思考,甚至对问题分析厌烦。
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式的传统教学。
缺乏合作意识,独立发现和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能力,对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设计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都有待培养三、教学过程(一)新课讲解一、实验目标教师:“本次实验的目标是让大家通过亲手操作,学会使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并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质。
”二、实验准备教师:“在开始实验之前,请确保已准备好以下物品:酚酞指示剂、石蕊试纸、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蒸馏水、试管、胶头滴管等。
”三、实验操作检验酸性溶液(1) 教师:“首先,我们来检验酸性溶液的性质。
请大家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
”(2) 教师:“接下来,滴加几滴酚酞指示剂到试管中,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预期结果:“溶液保持无色,说明稀盐酸呈酸性。
”)(3) 教师:“现在,使用石蕊试纸检验稀盐酸的酸碱性。
将试纸浸入溶液中,然后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
”(预期结果:“石蕊试纸变红,进一步证实稀盐酸呈酸性。
”)检验碱性溶液(1) 教师:“接下来,我们来检验碱性溶液的性质。
请大家在试管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
”(2) 教师:“滴加几滴酚酞指示剂到试管中,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预期结果:“溶液变红,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
”)(3) 教师:“同样地,使用石蕊试纸检验氢氧化钠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活动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初步学会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增强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产生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
实验目的:
1.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初步学会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3.初步学会自制酸碱指示剂,并用制得的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4.通过探究活动的分工、配合,增强学生的协作意识、合作能力。
5.通过对检测溶液酸碱性的意义分析,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实验重点: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实验难点:自制酸碱指示剂能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的原因实验用品:
【实验用品】
烧杯、试管、研钵、玻璃棒、胶头滴管、纱布。
蒸馏水、酒精、酚酞溶液、石蕊溶液、pH试纸、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土壤样品。
还需要的实验用品: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玻璃片。
还需要的生活用品:白醋、食盐水、草木灰、橘汁、肥皂水。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提出问题
酸碱溶液能否使植物的花瓣或果实的色素发生颜色的变化?
讨论交流
结合生活的实例讨论。
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取几种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如牵牛花、月季花、紫罗兰等),分别在研钵中捣烂,加入酒精浸泡;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过滤或挤出,得到指示剂,滴入下列溶液中,观察颜色的变化。
探究点二溶液酸碱度的测定
提出问题
如何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讨论交流
结合所学知识讨论。
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在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分别蘸取白醋、食盐水、草木灰水、橘汁、肥皂水滴在pH试纸上,半分钟后,将试纸上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测得待测液的pH。
课堂讨论
(1)你自制的指示剂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效果如何?了解其他同学自制的指示剂的检验效果,哪种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制成的指示剂检验效果好?
(紫罗兰或者牵牛花制成的指示剂效果好。
)
(2)归纳自制的指示剂在酸、碱溶液中的颜色变化情况,与同学交流。
(根据实验结果讨论,例如紫罗兰溶液在酸性溶液中变红。
)
板书设计
实验活动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1.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2.溶液酸碱度的测定
测定溶液酸碱度通常用pH试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