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眼外部一般检查法
- 格式:ppt
- 大小:21.52 MB
- 文档页数:95
第三节眼部检查眼部的检查,一般不以被检者主动合作提供的信息为依据,所以又称为客观检查法。
眼的检查应在良好照明下,系统地按顺序进行,由外向内,先右眼后左眼。
如患者有严重的眼痛及刺激症状,可先点1%地卡因1~2次后再作检查。
患儿哭闹不合作,可嘱家长将手足及头部固定。
如眼睑紧闭不睁开,宁可用开睑钩拉开眼睑,也不可用手强行掰开而使眼球受到挤压,以免已受外伤或本来已因角膜溃疡或软化而濒于穿孔的眼球发生破裂,以至眼内容脱出,造成不可弥补的严重后果。
遇有化学性烧伤时,应立即用大量生理盐水或清洁的自来水冲洗,并除去结膜囊内存留的物质,然后再详细询问病史,进行系统检查。
一、眼的一般常规检查眼的一般检查常用的简单方法是斜照法,即一手持带有聚光灯泡的手电筒,从眼的侧方距眼约2cm处,聚焦照明检查部位,也可用另一手持13D的放大镜置于眼前检查。
(一)眼睑观察有无红、肿、瘀血、气肿、疤痕或肿物;有无内翻或外翻;两侧睑裂是否对称,上睑提起及睑裂闭合功能是否正常。
睫毛是否整齐、方向是否正常、有无变色、脱落,根部有无充血、鳞屑、脓痂或溃疡。
(二)泪器注意泪点有无外翻或闭塞。
泪囊区有无红肿压痛或瘘管,在无红肿时压挤泪囊看有无分泌物自泪点溢出。
在泪溢症时,可用小注射器套上6号钝针头,向下泪小点注入生理盐水,如患者诉有水流入口、鼻或咽部,则表示泪道通畅。
泪液分泌减少或其组成成分异常可引起眼干燥症,诊断眼干燥症可采用Schirmer试验。
Schirmer试验的方法是用一条5mm×35mm的滤纸,将一端折弯5mm,置于下睑内侧1/3结膜囊内,其余部分悬垂于皮肤表面,轻闭双眼,5分钟后测量滤纸被泪水渗湿的长度,如短于5mm则表明泪液的分泌减少。
(三)结膜将眼睑向上下翻转检查睑结膜及穹窿部结膜,注意其颜色,以及是否透明光滑,有无充血、水肿、乳头肥大、滤泡增生、疤痕、溃疡、睑球粘连,有无异物或分泌物潴集。
检查球结膜时,以拇指和食指将上下睑分开,嘱患者向上下左右各方向转动眼球,观察有无充血,特别注意区分睫状充血(其部位在角膜周围)与结膜充血(其部位在球结膜周边部),有无疱疹、出血、异物、色素沉着或新生物。
外眼检查(一)临床案例:患者,女性,35岁,因双眼球前突1月就诊。
患者1月前发现双眼前突,伴轻度畏光流泪,无复视。
患者既往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史。
思考题:1.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及治疗,下一步需进行哪些检查操作?2.这些操作应如何进行?操作过程中需注意些什么?(二)外眼检查操作指南1.目的通过检查发现外眼,主要指眼睑、泪器、结膜、眼眶等眼的附属器可能存在的疾病。
2.适应证主诉有眼附属器异常者。
3.禁忌证无4.操作前准备(1)患者准备: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操作的目的及必要性,安慰患者,消除紧张情绪。
(2)操作者准备戴口罩、帽子,规范洗手。
(3)物品准备手电筒、荧光钠液、表麻剂、5ml注射器、6号钝针头、0.9%生理盐水、Hertel 突眼计5. 操作内容(1)光线要求:明亮的光线(2)体位:患者与医生面对面而坐,头正,双眼向前平视。
不能配合的儿童,由家属或助手抱坐。
(3)眼睑检查:通过视诊和触诊,利用自然光线或手电筒光观察:眼睑是否对称,有无睑裂增宽、睑裂缺损、睑球粘连、内眦赘皮,眼睑闭合功能是否正常;眼睑有无水肿、红肿、压痛,有无皮下瘀血、气肿、肿块,皮肤色泽如何;睫毛排列是否整齐,有无变色、倒睫、缺损、双行睫;睫毛根部有无充血、鳞屑、脓痂或溃疡;睑缘有无充血、肥厚、内翻、外翻;睑板腺开口有无充血或阻塞;双眼眉弓是否等高,如果不等,眉弓较高一侧常为上睑下垂所引起。
(4)泪器检查观察泪腺区有无红肿、压痛及肿块,局部皮色如何。
注意观察泪点位置如何,有无外翻,泪点是否闭塞。
泪囊区有无红肿、压痛或瘘管,挤压泪囊部是否有粘液或脓性分泌物自泪点流出。
在溢泪症时可采取荧光素钠试验法、泪道冲洗法检查泪道有无阻塞。
a. 荧光素钠试验法:将1%-2%荧光钠液滴入结膜囊内,2分钟后擤鼻,如带黄绿色,即表示泪道可以通过泪液。
b. 泪道冲洗:患者取坐位或卧位,以棉签醮表麻剂放于上下泪小点之间,闭眼3-5分钟。
取出棉签,患眼向上注视。
眼部检查法
眼部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眼部健康和诊断眼部疾病。
常见的眼部检查方法包括:
1. 视力检查:通过让患者读取视力表上的字母或数字来评估患者的视力。
2. 眼压检查:使用一种称为眼压计的设备来测量眼压,以检测是否存在青光眼等疾病。
3. 针孔视力检查:在视力不佳的情况下,使用一个小孔来遮盖眼球的一部分,以帮助确定眼睛的屈光状态。
4. 眼底检查:通过瞳孔扩张和使用一种称为验光灯的工具来检查眼底,以检测眼底疾病或其他潜在的视网膜问题。
5. 眼睑检查:检查眼睑的状况,包括检查眼睑皮肤、睫毛、睑板边缘等。
6. 瞳孔反应检查:使用光源来刺激瞳孔,以评估瞳孔的大
小和反应是否正常。
7. 综合检查:对眼外表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检查色素斑点、结膜与角膜的状况、眼球运动是否正常等。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眼部检查方法,具体的检查方法和流程
可能会因不同的临床情况而有所不同。
若您有眼部不适或
需要进行眼部检查,请及时咨询眼科专家或医生。
外眼的一般检查外眼是指眼睛外部可见的部分,包括眼睑、结膜、巩膜、角膜等。
一般检查外眼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眼睛的健康状况,并及时发现眼部疾病。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外眼检查方法和注意事项。
1. 视力检查视力检查是外眼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医生通常会使用视力表或投影仪来测试患者的视力。
患者需要盯着远处的字母或图形,然后医生会根据患者能够正确辨认的字母或图形的大小来评估患者的视力。
视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近视、远视或散光等视力问题。
2. 眼睑检查眼睑检查可以通过观察眼睑的外观和运动情况来判断眼睑是否存在问题。
医生可能会检查眼睑的肿胀、红肿、结痂、皮肤病变等情况。
此外,医生还会观察患者的眨眼频率和眼睑的开闭情况,以评估其眼睑功能是否正常。
3. 结膜检查结膜是覆盖在眼球表面和眼睑内侧的薄膜。
结膜检查可以通过观察结膜的颜色、血管扩张情况和分泌物等来判断是否存在结膜炎、结膜出血等疾病。
医生可能会使用放大镜来更仔细地观察结膜的细节。
4. 巩膜检查巩膜是白色的结缔组织,覆盖在眼球的外层。
巩膜检查可以通过观察巩膜的颜色、血管扩张情况和结节等来判断是否存在巩膜炎、巩膜疾病等。
医生可能会使用放大镜来更仔细地观察巩膜的细节。
5. 角膜检查角膜是眼球表面的透明结构,负责将光线聚焦到眼底。
角膜检查可以通过观察角膜的透明度、形状和表面状况来判断是否存在角膜炎、角膜溃疡等疾病。
医生可能会使用角膜染色剂来检查角膜表面的损伤情况。
6. 眼压检查眼压是指眼球内部的压力,正常范围为10-21mmHg。
眼压检查可以通过使用眼压计来测量眼压,以评估是否存在青光眼等眼压异常的情况。
医生可能会在患者眼睛上滴一些麻醉眼药水,并用眼压计轻轻地触碰患者的眼球来进行测量。
7. 眼底检查眼底检查是外眼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医生使用专用的仪器和放大镜来观察眼球内部的结构,包括视网膜、脉络膜和玻璃体等。
眼底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视网膜疾病、黄斑变性等眼底问题。
眼部检查眼部体检(Eye examination)指通过医学手段和方法对受检者的眼部进行全面检查,包括视力,眼位,眼底,结膜,眼压等等。
能够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眼部疾病和保护眼部健康。
视力检查1、按眼科常规,先查右眼后查左眼;距离5米,如用反光镜则为2.5米;被检者双眼应与视力表5.0行等高。
2、视力检查由大视标开始,每个视标辨认时间不应超过5秒,受检者能顺利认出2-3个视标即可指认下一行视标,记录最佳视力。
如在5米处不能辨认4.0行时,被检者应向视力表走近,记录走近距离,对照5分折算表记录。
色觉检查采用标准色觉检查图谱进行检查。
1、在明亮自然光线下检查,光线不可直接照到图谱上;2、双眼距离图谱60~80cm;3、图谱读出时间应≤10秒。
外眼检查1、眼睑(1)观察双眼裂大小;是否对称;有无睑裂缺损、内眦赘皮、眼睑内翻、外翻以及闭合不全。
(2)观察睑缘表面是否光滑、是否充血、是否附着鳞屑;睫毛是否缺损、其位置与排列方向是否正常、有无睫毛乱生或倒睫、亦或有双行睫毛等先天异常。
2、结膜(1)检查顺序:依次为上睑结膜→上穹窿部结膜→下睑结膜→下穹窿部结膜→球结膜→半月皱襞。
检查时注意结膜组织结构是否清楚、颜色、透明度,有无干燥、充血、出血、结节、滤泡、乳头、色素沉着、肿块、瘢痕以及肉芽组织增生,结膜囊的深浅,有无睑球粘连、异物等。
(2)检查方法:睑结膜检查方法:检查上睑结膜嘱被检者放松眼睑,向下方注视,将食指放在眉下上半部睑板皮肤处,拇指放在睑缘上方,轻轻捏住眼睑皮肤,拇指向上,食指向下将睑板上缘向下压即可翻转,使上睑结膜暴露。
检查下睑结膜时,只需将下睑向下方牵拉嘱被检者向上注视既可充分暴露(如有角膜溃疡或角膜软化症及疑有眼外伤者勿强行翻转眼睑做检查,以免发生角膜穿孔)。
球结膜检查方法:球结膜暴露较容易,以拇指和食指将上下睑分开,嘱患者向各方向注视转动眼球即可充分暴露整个眼球,检查时切忌压迫眼球。
3、泪器(1)视诊:观察泪腺、泪道部位有无异常变化。
外眼一般检查技术操作规范一、准备工作1.1人员准备1.2设备准备检查前应确保所需的设备齐全,并保持其正常运行状态。
包括外眼检查仪器(如眼科显微镜、放大镜、直接听诊器等)、灯光设备、消毒用品、纸巾等。
1.3环境准备二、术语解释在操作外眼一般检查之前,需要掌握相关的术语和解释,以便准确理解医嘱和报告。
例如,角膜、前房、虹膜、晶状体等。
同时,可以事先向患者解释相关术语,以便患者理解。
三、检查步骤3.1目视检查外眼检查的第一步是目视检查。
医生或技术人员应先对患者的眼睛进行外观观察,包括睑结构、结膜状况、角膜透明度等。
检查前应让患者保持眼睛自然状态,避免他们刻意闭眼或睁眼。
3.2角膜检查使用显微镜或放大镜来检查角膜的状态。
医生或技术人员应让患者直视前方,用适当的角度照射角膜,并观察其透明度、表面平整度等。
3.3结膜检查使用显微镜或放大镜来检查结膜的状态。
医生或技术人员应让患者向上、向下、向左和向右转动眼球,以便全面观察结膜的所有部位。
3.4瞳孔检查医生或技术人员应通过放大镜来观察瞳孔的大小、灵敏度和对光的反应。
可以通过调节灯光的亮度以及用直接听诊器进行瞳孔反射来检查。
3.5胞结合试验通过放大镜和特殊染料来检查是否存在角膜上皮破损等眼表问题。
医生或技术人员需要将染料点于角膜,观察染料在角膜上的滴洒情况。
3.6睑板腺检查通过显微镜来观察睑板腺是否有炎症、堵塞等问题。
医生或技术人员应轻柔地轻轻推动下睑,让患者眼睑下面的结构清晰可见。
3.7其他检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或技术人员还可以进行其他的检查,如检查泪液分泌状况、遗传性眼病等。
四、操作规范4.1注意卫生医生或技术人员在进行外眼检查前,应清洗双手并戴上洁净的手套,以避免交叉感染。
同时,在使用仪器和器械之前,应先进行必要的消毒或清洁。
4.2维护安全医生或技术人员应保证操作环境的安全,并确保仪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以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4.3细心观察医生或技术人员应仔细观察眼部的各个部位,并记录所发现的异常情况。
眼位检查方法—简单学四种导读四种检查方法是遮盖法、角膜映光法、单视标检查法(两眼视网膜的物像是同一物体的景象)和双视标检查法(两只眼分别注视两个不同的视标)。
遮盖法病人的眼球必须有运动功能才能利用遮盖法检查眼位,如果病人眼球运动严重受损,甚至不能运动,则不适合用遮盖法检查眼位。
另个,病人两只眼都必须具备注视能力,精力集中,能够配合。
遮盖法有四种形式:交替遮盖法、遮盖-去遮盖法、三棱镜交替遮盖法和三棱镜遮盖去遮盖法。
(1)交替遮盖法:多用于隐斜视及间歇性斜视患者。
操作方法:若遮盖一只眼,对侧眼仍然注视前方视标没有发生运动,则把遮眼板移到对侧眼上,观察原来被盖眼的运动方向,如果由外到内,说明受检查可能存在外隐斜视或外斜视,如果由内向外运动,说明受检者可能存在内隐斜视或内斜视。
这样反复交替遮盖几次,观察移去遮盖后的一只眼的运动方向,进一步证实初次的检查结果。
如果观察到眼球出现垂直方向的运动,则说明受检者可能存在垂直斜视或垂直隐斜视。
有些显斜视在检查的时候,开始表现为隐斜视,经反复交替遮盖双眼,才表现出来显斜视,例如间歇性外斜视,在开始检查时为外隐斜视,交替遮盖以后,才表现出外斜视。
如果反复交替遮盖双眼,能充分显示出来最大斜视角。
检查距离应该是33cm和6m两种。
(2)遮盖去遮盖法:鉴别隐斜视和显斜视的主要方法。
像其他遮盖法一样,病人只有具备对调节视标的注视能力,检查结果才是可行的。
操作方法:遮盖一只眼,仔细观察另一只眼的运动方向,即没有被遮盖的眼球的运动方向。
如果出现运动,说明病人存在显斜视,根据运动方向是哪一类斜视。
如果非遮盖眼由外向内运动,说明病人患外斜视;由内向外运动,说明患内斜视;若存在垂直方向的运动,说明患有垂直斜视,即上斜视或是下斜视。
若非遮盖眼不动,再以同样的方式遮盖另一只眼,同样的方法观察对侧非遮盖眼的运动状态。
第一次遮盖的眼是斜视病人的偏斜眼,对侧非遮盖眼自然不发生运动,因为遮盖前后都是非遮盖眼注视;如果遮盖的是斜视病人的注视眼,偏斜眼则出现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