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遍青山人未老 搜尽奇峰绘新章——记全国工程勘察大师徐瑞春
- 格式:pdf
- 大小:280.11 KB
- 文档页数:4
2023.7岁月人生•人杰朱伯芳是我国混凝土温度应力、拱坝优化、混凝土坝仿真、混凝土徐变理论的创建者和奠基人,也是全国著名的水工结构和固体力学专家。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原水利电力部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正英称赞他是我国水利水电界的“一代宗师”。
他现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南水北调专家委员会委员、水利部科技委员会委员、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科技委员会副主任等职,曾任第八届、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1995年,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立志学工参与治淮1928年10月17日,朱伯芳出生于江西省余江县(今鹰潭市余江区)邓埠镇下朱家村,村子附近就是浙赣铁路。
新中国成立前,这里几乎完全没有工业,朱伯芳从小看到的现代化设施只有这条铁路。
家乡附近的邓家埠铁路大桥令他惊叹,他很想长大后当一名铁路工程师。
因此,高中毕业后,他决心报考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大是当时国内非常难考的工科大学。
为了准备考试,朱伯芳找来日、美、英等国的习题做,终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学土木系。
进入大学后,因为经济拮据,他只好半工半读,一边读书,一边做家庭教师。
大学生活使他开阔了眼界,他立志从事城市规划建设工作,于是大学三年级选择了市政工程专业。
然而,一场天灾改变了他的命运。
1950年夏天,淮河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洪水。
10月,国家成立了治淮委员会,决定华东、中南两个大区所有大学土木系、水利系的四年级学生,中断学业参加治淮工程。
1951年9月,朱伯芳作为第二批参加治淮的大学生被分配到了安徽。
国家原定这批学生一年后回校继续完成学业,但一年期满后,大学本科学制改为三年,朱伯芳提前毕业,留在了治淮委员会。
从此,他开始了为之奋斗一生并取得累累硕果的水利事业。
在淮河,朱伯芳参加了新中国第一批建造的佛子岭、梅山、响洪甸三个混凝土坝的设计。
大学三年,他学的是土木专业,对于建坝知识知之甚少。
幸好他的英语和一些基础学科知识非常扎实,于是他边干边学,触类旁通。
经天纬地打造核电站测绘技术服务“金名片”——记郑州中核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测绘地理信息院◎ 本刊记者 陈庆贺 通讯员 苗长伟核能作为人类寄予厚望的未来能源之一,其最主要应用是核能发电。
改革开放40年来,从“国之荣光”到“国之重器”再到“国家名片”,中国核电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在一座座伟岸而挺拔的身躯里,原子核碰撞的威力讲述着中核人守护核电安全的故事。
在这些故事里,总有一个个重要角色频频闪现,他们就是郑州中核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测绘地理信息院(以下称测绘地理信息院)的测绘人。
近年来,测绘地理信息院发扬“两弹一艇”精神,主动融入国家核电发展战略,利用先进的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为核电站的选址、核电安全监测等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中国核电事业发展中一张亮丽的“金名片”。
披荆斩棘获取核电选址地形资料30多年来,中国核电事业从无到有发展迅速。
截至2018年末,全国核电装机容量达到4464万千瓦,在建装机容量1218万千瓦,在建规模世界第一。
而测绘地理信息院承担了全国80%的核电站选址工作。
“选址是核电厂工程建设的首要环节,我们必须守护好核电安全的第一道门。
”测绘地理信息院院长苗长伟如是说。
2017年5月,测绘地理信息院承担了福建万安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可行性研究阶段地形测量项目。
该项目陆域地形测绘区位于一座大面积未开发的山上,植被覆盖率高,灌木杂草繁多,通视通行条件极差。
测绘队员两人一组,一人拿着砍刀在前面开路,另一人扛着仪器采集数据。
由于树木较高,需要携带5米高的GPS杆,有时还必须把杆举过头顶,才能接收到信号。
“上山没一会儿衣服就被汗水浸透了。
一个像控点布设完成,手上、腿上都是被藤蔓植物拉的口子,有的还在冒血。
”测绘地理信息院副院长张宇回忆道。
在海域地形测绘中,张宇采用大吨位的测量平台搭载多波束测深仪对海底地形进行测绘。
与单波束测量仪相比,多波束测深仪可以获取更加丰富的数据。
当时,正值台风季节,天气恶劣,无人机多次被风刮到树上;有时风太大,像控点被刮跑,队员们只能重新布设,后来干脆一个人守着一个像控点,防止被刮飞;有时出海时风平浪静,归来时却是风急浪高,而测绘队员们胃里也是翻江倒海……最终,他们战胜了台风和巨浪,完成了核电站及周边1∶1000陆域数字线划图40幅,获取数字正摄影像20平方公里;生产数字海域地形图280幅,三维真彩色图及水下地形点云成果140平方公里,1∶10000地形图缩编成果140平方公里,生成断面1000公里,为项目的工程总体规划、厂区总平面布置、土石方计算、循环冷却水及废水的数模及物模提供了高精度的地形资料。
徐恭义,追梦桥梁“大国跨度”作者:***来源:《科技创新与品牌》2021年第04期“反反复复,一辈子就做一件事,把桥修好。
”桥几乎成了徐恭义生活中的全部。
很瘦,很精神。
格子衬衫,牛仔裤,运动鞋,一出场就是“三件套”,一开口就是桥,每每说到动情处,两腮总是泛起羞涩的红晕。
这是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副总工程师、杨泗港长江大桥和五峰山长江大桥总设计师徐恭义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
这位自称属于“山花性质”的书生,将一生献给中国桥梁事业,用一座座大跨径桥梁点缀万里江山,擘画出“大国跨度”。
功不唐捐佛家有云,功不唐捐。
点滴努力,最后都能看到相应的结果,得到相应的回报,于中国桥梁如此,于一辈子致力于桥梁设计的徐恭义也是如此。
2020年12月11日,全长6409米、主跨1092米的中国首座公铁两用悬索桥——五峰山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这是继杨泗港长江大桥之后,徐恭义在悬索桥领域的又一力作。
从事桥梁设计工作近40年,徐恭义已经主持设计了60多座特大型桥梁,攻克了许多世界级技术难题。
20世纪80年代,徐恭义开始现代悬索桥的研究。
1995年12月28日,他与导师杨进共同设计的汕头海湾大桥建成通车,由此开创了我国现代悬索桥建设的先河。
此后,他的作品不断刷新国内国际悬索桥纪录,成为中国悬索桥获得国际认可的经典案例。
悬索桥是特大跨径桥梁的主要形式之一,因其不需要在江中建造桥墩,不会对航道造成影响,近年来在中国桥梁界不断受到青睐。
但由于悬索桥是柔性结构,刚度小,且跨度越大,结构越柔,在荷载作用下容易产生较大的挠度和振动,因此对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所需技术标准更高,对设计者提出的挑战也更大。
少年时期,徐恭义对桥梁并不感兴趣,也不知桥梁具体为何物,更没有预料到自己未来会来到武汉这个设计之都,并且大半辈子都工作生活在这个城市。
大学毕业后,徐恭义被分配到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电算组,在日常工作的耳鬓厮磨中,慢慢爱上桥梁设计工作。
和桥梁“先结婚后恋爱”的徐恭义,认为自己并不像许多天才科学家那样少年时就拥有令人羡慕的天赋异禀,他所有成就的取得,靠的正是“功不唐捐”。
踏遍青山人未老作者:许凤才来源:《出版参考》2012年第20期毕福海先生的《中国世界遗产摄影大观》,取材新颖,视角独到,彰显了一个有良知、有理想、有追求的文化学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以及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穿越千年历史,融汇古今文化。
开卷之篇是雄浑巍峨的万里长城。
金戈铁马,狼烟烽火的岁月虽早已离去,但它的代表性建筑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仍光辉灿烂,伴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同走进新时代。
逶迤群山之巅和茫茫戈壁滩深处构筑的长城,抵御外族的入侵,保境安民,乃国家之利器;燕山脚下的“紫禁城”,则是为满足皇族的专权意志,是江山社稷的象征。
从空间上看,二者都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气势最恢宏的古代建筑;从时间上讲,彼此都经历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风霜雨雪,刀光剑影,储存了无与伦比的历史信息。
漫步避暑山庄,山峦起伏,林木苍翠,鸟语花香,宫殿亭榭掩映,湖沼洲岛错落,风光旖旎,巧夺天工。
徜徉苏州园林,廊引人随,衣袂染香,移步换景,妙趣天成,神游八极,天地同参。
走近天坛,会感到天穹的宽敞明亮,大地的深厚沉重,能看到先祖先烈们起伏仰止的身影,听到他们对万物心悦诚服的祈祷声,甚至还能感受到他们包容天地、协和万邦的心律跳动。
雪山与碧水之间镶嵌的布达拉宫,如同浮在仙境中的宫阙,是那样的庄严肃穆,神圣高大,超凡脱俗。
武当古建筑群,完全按照政权和神权相结合的政治意图,每一单元都建在峰、峦、坡、崖、涧的合适位置上,借助自然风景的奇峭幽壑,构成仙山琼阁的意境,既体现了皇权的威武庄严,又蕴含了神权的玄妙高深,创造了自然美与人文美相互映衬的名山景观。
长河落日,大漠孤烟,塞北春色,江南风光。
宅心仁厚的上苍,念及炎黄子孙的多灾多难,有意或无意间从南至北,由东到西点缀了众多的奇山异水,让芸芸众生在领略大自然的神奇美妙之余,荡涤心中的尘埃,化解人世间的恩怨,消除无谓的争端和是非芥蒂,使童真童趣长留,青春永驻。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中国勘察大师全名单序号姓名所在单位颁发部门颁发时间第一批1王步云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建设部1990.8.20 2王钟琦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现在美国)建设部1990.8.20 3刘渭滨国电公司东北电力设计院(水电)建设部1990.8.20 4吴自迪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建设部1990.8.20 5陈雨孙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建设部1990.8.20 6陈德基长江水利委员会综合勘测局建设部1990.8.20 7林在贯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建设部1990.8.20 8林宗元中国兵器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建设部1990.8.209林杰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长沙勘察设计研究院(现在美国)建设部1990.8.2010周亮臣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设计研究院建设部1990.8.20 11陆学智中南勘察设计院建设部1990.8.20 12袁浩清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建设部1990.8.20 13徐介民冶金工业宁波勘察研究院建设部1990.8.20 14黄志仑中航勘察设计研究院建设部1990.8.20 15张苏民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建设部1990.8.20 16张旷成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建设部1990.8.20 17张国霞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现在美国)建设部1990.8.20 18常士骠中国兵器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建设部1990.8.20 19蒋荣生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总院建设部1990.8.20 20熊大阅中船勘察设计研究院建设部1990.8.20第二批1卞昭庆中煤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建设部1994.8.12 2方鸿琪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建设部1994.8.12 3庄明俊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建设部1994.8.12 4刘克远国电公司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建设部1994.8.12 5刘兴辰中国化学工业第一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建设部1994.8.12 6李国新冶金工业勘察研究总院建设部1994.8.12 7张文龙中船勘察设计研究院建设部1994.8.12 8张遵葆河北省建设勘察研究院建设部1994.8.12 9林凤桐黑龙江省林业设计研究院建设部1994.8.12 10范士凯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建设部1994.8.12 11卓宝熙铁道部专业设计院建设部1994.8.12 12胡海涛国土资源部中国水勘院建设部1994.8.12 13赵永骅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建设部1994.8.12 14姜涛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建设部1994.8.12 15袁炳麟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建设部1994.8.12 16翁鹿年天津市勘察设计研究院建设部1994.8.1217莫群欢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建设部1994.8.1218崔政权长江水利委员会综合勘测局建设部1994.8.12 19彭念祖国电华北电力设计院建设部1994.8.12 20廖道伦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建设部1994.8.12第三批1顾宝和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建设部2000.12.6 2张在明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建设部2000.12.6 3黄经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建设部2000.12.6 4萧汉英中兵勘察设计研究院建设部2000.12.6 5严伯铎山东省城乡建设勘察院建设部2000.12.6第四批1徐瑞春长江委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建设部2004.4.26 2袁雅康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建设部2004.4.26 3李九鸣冶金工业勘察设计研究总院建设部2004.4.26 4项勃中兵勘察设计研究院建设部2004.4.26 5沈小克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建设部2004.4.26 6王秉忱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建设部2004.4.26第五批1张炜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建设部2006.12.27 2李文纲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察设计研究院建设部2006.12.27 3顾国荣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设部2006.12.274 王争鸣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建设部2006.12.275 田会中煤国际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建设部2006.12.276 艾抗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建设部2006.12.277 刘宁水利部建设部2006.12.278 刘涛京移通信设计院有限公司建设部2006.12.279 刘放来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建设部2006.12.2710 孙锐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建设部2006.12.2711 杨志雄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建设部2006.12.2712 杨富强上海市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设部2006.12.2713 孟凡超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建设部2006.12.2714 孟建民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建设部2006.12.2715 柯长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建设部2006.12.2716 胡越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建设部2006.12.2717 郝希仁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建设部2006.12.2718 徐恭义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建设部2006.12.2719 彭寿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建设部2006.12.2720 刘桂生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建设部2006.12.2721 韩国瑞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建设部2006.12.27第六批1 于长顺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建设部2008.12.292 于兴敏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设部2008.12.293 马汝成机械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建设部2008.12.294 王玉泽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建设部2008.12.295 王俊峰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建设部2008.12.296 冯永训胜利油田胜利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建设部2008.12.297 包琦玮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建设部2008.12.298 任庆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设部2008.12.299 刘厚健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建设部2008.12.2910 刘培硕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建设部2008.12.2911 孙铭绪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建设部2008.12.2912 庄惟敏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建设部2008.12.2913 许再良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建设部2008.12.2914 吴澎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中国交通信息中心建设部2008.12.2915 张宗亮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建设部2008.12.2916 邵长宇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建设部2008.12.2917 周恺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建设部2008.12.2918 钮新强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建设部2008.12.2919 徐张建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建设部2008.12.2920 耿建平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建设部2008.12.2921 梅洪元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建设部2008.12.2922 谢卫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建设部2008.12.2923 谢秋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建设部2008.12.2924 裴红中油辽河工程有限公司建设部2008.12.2925 潘国友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建设部2008.12.2926 霍明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设部2008.12.29第七批1 王丹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建设部2011.5.242 王长进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建设部2011.5.243 王亚勇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设部2011.5.244 冉理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建设部2011.5.245 史航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集团工程有限公司建设部2011.5.246 朱华兴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建设部2011.5.247 张同须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建设部2011.5.248 张宇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建设部2011.5.249 张辰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建设部2011.5.2410 李明辉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建设部2011.5.2411 杨启贵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建设部2011.5.2412 汪双杰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设部2011.5.2413 汪孝安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设部2011.5.2414 沈又幸浙江省电力设计院建设部2011.5.2415 陆国杰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建设部2011.5.2416 陈仁杰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华东电力设计院建设部2011.5.2417 周凤广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建设部2011.5.2418 郁银泉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建设部2011.5.2419 姚素平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建设部2011.5.2420 娄宇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建设部2011.5.2421 胡建华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建设部2011.5.2422 钦明畅上海市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设部2011.5.2423 倪阳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建设部2011.5.2424 高宗余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建设部2011.5.2425 曹文宏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建设部2011.5.2426 梁金国河北建设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建设部2011.5.2427 傅学怡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建设部2011.5.2428 蒋先国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建设部2011.5.2429 戴一鸣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建设部201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