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考研美术史名词解释真题搜集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7
第1章原始、古代美术一、选择题1.古希腊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是指公元______。
[中央美美术学院2007年研]A.前3世纪B.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C.前4世纪至公元1世纪D.1世纪【答案】B【解析】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的古典时期是古希腊艺术发展最辉煌的时期。
建筑成就以菲荻亚斯设计的雅典卫城建筑群为代表,其主要建筑是帕特农神庙。
雕刻达到古希腊雕刻的鼎盛期,产生了写实而理想的人体,以三位雕刻家及其作品为代表。
2.古希腊时期,雕塑家______创作了著名的作品《掷铁饼者》。
[湖北美术学院2005年研]A.菲狄亚斯B.米隆C.波利克列特斯D.萨摩特雷斯【答案】B【解析】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的古典时期是古希腊艺术发展最辉煌的时期。
其雕刻达到古希腊雕刻的鼎盛期,产生了写实而理想的人体,以三位雕刻家及其作品为代表:米隆与《掷铁饼者》、波利克列特斯与《荷矛者》、菲狄亚斯与《命运三女神》。
3.古希腊时期,雕塑家______创作了著名的作品《荷矛者》。
[湖北美术学院2006年研] A.菲狄亚斯B.米隆C.波利克列特斯D.萨摩特雷斯【答案】C【解析】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的古典时期是古希腊艺术发展最辉煌的时期。
其雕刻达到古希腊雕刻的鼎盛期,产生了写实而理想的人体,以三位雕刻家及其作品为代表:米隆与《掷铁饼者》、波利克列特斯与《荷矛者》、菲狄亚斯与《命运三女神》。
二、填空题1.从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算起,原始美术的酝酿与诞生已长达______年。
[湖北美术学院2006年研]【答案】3万到1万【解析】迄今为止,考古发现人类创造最早的美术品出现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它们是产生在公元前3万年至公元前1万年中国原始先民的一批小型彩色石、骨、鸵鸟蛋壳制装饰品,和发现于欧洲西南地区的洞穴壁画及小型雕刻品。
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发现于19世纪下半期,包括主洞和侧洞,画多分布于侧洞,及有名的“公牛大厅”。
侧洞长18米,宽9米,顶部密布着18头野牛、3头母鹿、两匹马和1只狼。
南艺美术考研题目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 抽象表现主义: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绘画风格,强调画家的主观情感表达,作品往往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和自由的笔触。
2. 立体主义:由毕加索和布拉克在20世纪初创立的艺术运动,通过分解和重组物体形态,创造出一种新的视角和空间感。
3. 印象派:19世纪末法国兴起的绘画流派,注重捕捉光线和色彩的瞬间变化,以快速的笔触和明亮的色彩为特点。
二、简答题1. 简述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特点。
答: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特点包括对古典艺术的复兴、对透视法的运用、对人物形象的自然主义表现以及对光影效果的探索。
2. 描述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的艺术特色。
答:《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的代表作之一,其艺术特色在于对人物表情和姿态的精确刻画,以及对空间透视的巧妙运用,创造出一种戏剧性的场景效果。
三、论述题1. 论述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区别。
答: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艺术观念、表现手法和审美标准上。
现代艺术倾向于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使用非传统材料和形式,而传统艺术则更注重对现实世界的再现和对经典形式的继承。
2. 分析20世纪初表现主义艺术运动对后世的影响。
答:20世纪初的表现主义艺术运动强调情感的直接表达和形式的自由创造,对后世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打破了传统艺术的界限,为抽象艺术、超现实主义等现代艺术流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创作题1. 以“时间的流逝”为主题,创作一幅画作,并简要说明创作思路。
答:在这幅画作中,我使用了流动的线条和渐变的色彩来表现时间的流逝感。
画面中心是一个沙漏,象征着时间的不断流逝。
周围是模糊的景物和人物,暗示着随着时间的流逝,记忆和情感也会逐渐变得模糊不清。
2. 设计一个以“环保”为主题的公共艺术项目,并说明其设计理念。
答:我设计的公共艺术项目是一个名为“绿色呼吸”的互动装置。
它由回收材料制成,形状像一个巨大的肺。
当人们靠近并进行深呼吸时,装置会发出清新的空气和悦耳的声音,提醒人们关注空气质量和环境保护。
中外美术史复习题名词解释65一、名词解释(15分)1、青铜器主要指先秦时期由青铜(红铜和锡的合金)制成的各种器具,简称“铜器”。
诞生于人类文明的青铜时代。
分礼器、乐器、兵器、工具及车马器等四大类。
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秦汉时代,以商周器物最为精美。
中国青铜器代表着中国在先秦时期高超的技术与文化。
2、文人画(2006年清华美院、2006年湖美)指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创作的,鲜明反映他们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的绘画,以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的绘画。
特点是重视文化修养,强调笔墨趣味,追求诗、书、画、印结合,标榜“士气”和“逸品”。
作为一种绘画思潮,初步形成于北宋中后期,成熟于元代“四大家”,后成为明、清绘画的主流。
3、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
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
4、《营造法式》《营造法式》编于熙宁年间,是李诫在两浙工匠喻皓的《木经》的基础上编成的。
是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这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已经发展到了较高阶段。
5、宣德炉宣德炉,是明代宣德年间设计制造的铜香炉,简称“宣炉”。
是明代王室祭祀宗庙和陈列玩赏的器皿,盛行于宣德年间。
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黄铜铸成的铜器。
6、紫砂壶是一种由质地细腻、含铁量高的特殊陶土制程的无釉细陶器,一般呈现赤褐、淡黄或紫色。
紫砂壶创于宋代,明中叶后开始盛行。
其中以江苏宜兴的紫砂器最为著称。
7、画像石(砖)是指汉豪族祠堂和陵墓地面建筑、享祠、碑的壁面上以及墓室表面的装饰绘画性雕刻.是指汉代豪族祠堂和陵墓地面建筑石阙、享祠碑的壁面上以及墓室表面的砖石上的装饰绘画性雕刻。
8、饕餮纹也称兽面纹,是一些被夸张了的或幻想中的动物头部的正面形象。
是青铜器上最具特色的装饰纹样。
它是一些被夸张了的或者幻想中的动物头部的正面形象。
这些变形了的、风格化了的、幻想的、可怖的动物形象,在静止状态中积聚着紧张的力,好象在瞬间就会迸发出凶野的咆哮,体现了“狞厉美”9、唐三彩(2007年湖美、苏州大学)唐代低温铅质彩釉陶器的概称,因常用黄、绿、褐等色釉在器皿上构成色彩斑斓的装饰效果而得名“三彩”,实际上并不限于三种色釉。
美术史专业考研题库美术史是一门研究人类艺术发展历史和艺术作品的学科,它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的各个时期和地区。
考研题库的构建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复习和准备考试。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含在美术史专业考研题库中的问题和答案示例:一、选择题1. 以下哪位艺术家被认为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A. 米开朗基罗B. 达芬奇C. 梵高D. 毕加索答案:B2. 印象派运动起源于哪个国家?A. 意大利B. 法国C. 德国D. 荷兰答案:B二、填空题1. 被称为“现代艺术之父”的艺术家是_________。
答案:塞尚2. 抽象表现主义是20世纪中叶在美国兴起的一个艺术运动,其代表人物包括_________。
答案:杰克逊·波洛克三、简答题1. 简述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特点。
答案: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特点包括对古典文化的复兴、对自然和人体的精确描绘、透视法的运用以及对光影效果的探索。
2. 描述印象派的艺术风格及其影响。
答案:印象派强调光线和色彩的即时感受,艺术家们通常在户外直接作画,捕捉自然光线下的色彩变化。
印象派对后来的现代艺术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后印象派和现代主义。
四、论述题1. 论述中国山水画在宋代的发展及其特点。
答案:宋代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山水画注重对自然景观的真实再现,强调笔墨的运用和意境的营造。
画家们追求“意境”与“气韵生动”,如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和马远的《千里江山图》等作品,都是宋代山水画的杰出代表。
2. 分析现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的主要区别。
答案:现代艺术强调形式的创新和对传统艺术的反叛,追求艺术的纯粹性和个人表达,如抽象艺术和表现主义。
而后现代艺术则更加强调多元性、解构和反叙事,它质疑艺术的界限,混合不同的艺术形式和媒介,如波普艺术和装置艺术。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的考研题库应包含更广泛和深入的问题,以覆盖美术史的各个方面。
考生应根据具体的考试大纲和要求进行复习。
世界美术史复习题一、史前艺术1.史前艺术是如何分期的?根据什么学科标准?旧石器时代:公元前三万年中石器时代:公元前一万年新石器时代:公元前5000年2.欧洲最早的洞穴壁画绘于何时?奥瑞纳文化晚期,公元前17000年以前。
3.简述史前艺术遗址阿尔卡米拉洞和拉斯科洞。
拉斯科洞窟:发现于1940年。
全洞由主厅,边厅,后厅以及连接各部分的洞道组成。
主厅及两个通道顶部描绘了大量的野牛,驯鹿和野马等原始动物。
最早作品追溯到奥瑞纳文化晚期,即公元前17000年以前。
原始画家用粗壮简练的黑线勾画出轮廓,并用红,黑,褐色渲染出动物的体积结构。
气势雄壮,富有动感,充满粗犷的原始气息和野性的生命力。
代表作是主厅一幅长达5米的大公牛,野牛的头和身体刻画的强壮有力,尤其是眼睛似乎有感情的表现。
阿尔塔米拉洞窟:发现于19世纪下半期,制作年代稍晚于拉斯科洞窟。
包括主洞和侧洞,绘画多分布在侧洞,即有名的“公牛大厅”。
侧洞长18米,宽9米,顶部密布着18头野牛,3头母鹿,两匹马和一只狼。
野牛有卧,站,蜷曲,挣扎等各种姿势。
最突出的是长达2米的《受伤的野牛》。
它刻画了野牛受伤之后的蜷缩挣扎,准确有力地表现了动物的结构和动态。
与拉斯科洞窟不同的是,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轮廓线比较细,而且有明显的明暗向背的粗细浓淡变化,与色彩渲染结合紧密,通过动态表现动物身体的结构,明暗起伏也更为丰富,甚至感情也更为细腻,但是却没有拉斯科洞窟的奔放有力。
4.欧洲旧石器时代壁画主要表现那些内容?壁画中动物形象较多,表现人物的图像非常少。
由于冰河时期自然条件恶劣,人们生活艰辛,获取食物是他们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事情,而当时人们对大自然的征服力还很弱,野生动物既是人类的赖以生存的食物,也是人们崇拜的对象。
于是当时的人们把人与动物的关系反映道理史前壁画中。
5.巨石文化指什么?巨石文化是新石器时代的艺术,盛行于欧洲,包括石柱、石台、石栏等形式。
其三种基本类型包括:1. 简单是改造2. 天然石块堆积而成3. 巨石组成清晰的建筑结构法国布列塔尼地区绵延3公里的石柱林,设置与公元前4000年左右。
最新美术类考研资料外国美术史真题精选第一章原始、古代美术一、原始美术《受伤的野牛》出自()《威伦道夫的维纳斯》出土于()拉文特岩画是()时期的作品新石器时代的美术成就主要是巨石建筑,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英国()名词解释:原始美术定义:是指对人类原始社会美术活动的研究和描述。
也称史前美术。
时间:人类最初的艺术活动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3.5 万年至1 万多年之间。
作品类型:洞窟壁画,小型雕刻,岩画、巨石建筑代表作品旧石器时代洞穴壁画最著名的有()和()名词解释:拉文特岩画拉文特地区位于西班牙,拉文特岩画是中石器时代美术的典型代表。
(中石器时代的绘画由洞窟转移到露天岩壁)岩画大部分位于山崖间的岩壁上。
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
简答:史前绘画艺术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名词解释:斯通亨治新石器时代美术成就主要是巨石建筑。
这是用重达数吨的巨石垒成的宗教性纪念建筑。
巨石建筑盛行于欧洲,包括石柱、石台、石栏等形式。
位于英格兰南部的圆形巨石栏“斯通亨治”是最典型的代表,以宏伟的环形结构,宗教的庄严肃穆和悲剧性的壮美而引人瞩目。
名词解释:纳拉姆辛浮雕石板是苏美尔—阿卡德时期纪念纳拉姆辛战功的一件浮雕作品。
充分体现出阿卡德美术的性质是歌颂王权。
名词解释:《汉谟拉比法典》石碑《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世界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结合作品简述两河流域亚述的浮雕艺术?名词解释:伊斯塔尔门新巴比伦城各道城门分别以巴比伦神祇命名,伊斯塔尔门是其中最重要的主门。
名词解释:新巴比伦城新巴比伦城是两河流域新巴比伦时期重要的城池建筑,其遗址在今伊拉克,是新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二世重修的新城,城内有著名的“空中花园”,被列为世界七大奇观之一。
城池为长方形,有三道城墙和完备的防御体系。
城墙中的每道塔门都用一个神的名字命名,墙面采用琉璃砖装饰,极富美学意义。
该建筑影响了东方阿拉伯建筑,是古代世界最伟大的城市之一。
名词解释:古埃及美术历史背景艺术总体特点艺术门类及典型代表作品简答:简述古埃及美术的特点?总体特点各个艺术门类的特点二、古代美术名词解释:金字塔简述金字塔的艺术特色埃及古王国时期的典型建筑埃及的雕刻程式在()时期就已经形成。
一、填空题( 40 分)1、《受伤的野牛》是 ( )(国)的( )洞窟壁画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2、美术史上最长的历史浮雕场面,是古代两河流域的 ( )浮雕。
3、古埃及三大金字塔指得是( )金字塔、 ( )金字塔和( )金字塔。
4、“爱琴文化”在艺术史上又被称为( )文化。
5、古希腊雅典卫城建筑是著名雕刻家( )设计的。
6、在古希腊雕刻中,与普拉克西特列斯的宁静、抒情相反, ( )的雕刻则传达出一种内在的骚动和悲剧性的冲突。
7、古罗马拱顶建筑的杰出代表是( )。
8、世界三大宗教美术指的是( )美术、 ( )美术和( )美术。
9、文艺复兴法国巴黎圣洁者喷泉浮雕《仙女》是( )创作的。
10、法国雕刻家乌东是使石像具有精神和生命的大师,其中要代表作品有( 《》)、(《》)等。
11、德国 19 世纪浪漫主义风景画大师是( ),现实主义绘画大师是( ),而“柏林分离派”的创始人是( )。
12、长期侨居国外的 19 世纪美国最著名的三个画家是( )。
13、确立俄国情“绪风景”画的画家是 ( ),他在 1892 年所作的 (《》) 一画则是历史的有力见证。
14、非洲黑人木雕有两种:一种是( ),另一种是( )。
15、美洲印第安文明的三大文化中心是 ( ),其中的 ( ) 被称为美“洲的古希腊”16、俄国画家康定斯基的著作(《》)和(《》),奠定了抽象主义的理论基础。
另一俄国画家( )创建的至上主义,属于几何抽象的范畴。
奠定了几何抽象主义理论基础和在艺术实践上有重要贡献的是荷兰画家( )创建的“( )”派。
17、超现实主义社团是从达达社团内部分化出来的。
其代表人物主要有( )等。
18、德国女画家( )是一位对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寄以深厚同情的艺术家,她的重要作品有(《》)等。
二、名词解释( 20 分)1、罗马凯旋门2、阿旃陀石窟3、圣像画4、拉斐尔前派三、简答题( 20 分)1、 17 世纪荷兰绘画的主要成就是什么?2、 19 世纪法国美术先后产生了哪些重要流派,各有何突出特色?四、作品分析(时代背景、表现内容、艺术特色、整体评价,任选一题, 20 分)1、列宾的《伏尔加纤夫》2、莫奈的《日出·印象》一、填空题( 40 分)1、西班牙、阿尔塔米拉2、亚述王宫3、胡夫、哈夫拉、门卡乌拉4、克里特——迈锡尼5、菲狄亚斯6、史珂珀斯7、万神庙8、基督教、佛教、伊斯兰 9、古戎 10、华盛顿像、伏尔泰像11、弗里德里希、门采尔、利伯曼 12、惠斯勒、卡萨特、萨金特13、列维坦、弗拉基米尔小路 14、写实的、程式化的15、墨西哥、玛雅、安地斯、玛雅16、论艺术中的精神、《点、线、面》、马列维奇、蒙德里安、风格17、恩斯特、马格利特、达利 18、珂勒惠支、织工暴动二、名词解释( 20 分)1、罗马一种纪念性建筑。
2021考研外国美术史名词解释复习资料(全)外国美术史名词解释1.乌鸦岩画拉文特岩画是表现人类活动的情节性绘画。
它们以狩猎为主要情节,以表现人物、动物的运动和速度为特点,把运动中的形象表现成剪影效果或带状样式,以拉长的四肢和夸张的动作强调动势,表现狩猎场面中的紧张和活力,构图具有浓厚的情节性和生活气息,但忽略细节刻画,用色单纯。
2、《汉摩拉比法典》石碑汉谟拉比建立了巴比伦王国,并颁布了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
代码刻在黑色玄武岩石碑上,上半部浮雕,下半部楔形文字。
浮雕描绘了太阳神将法典授予汉末拉比的场景:太阳神高大而笔直地坐着,将权杖授予汉末拉比,汉末拉比庄严地站着。
太阳神的威严与汉谟拉比的谦逊形成鲜明对比。
整个场景充满了宗教的谨慎和严肃。
3.伊斯塔门伊什塔尔门是新巴比伦城墙中最重要的主门,它是巴比伦城中保存最完整的建筑。
这座城门前后有两道拱门、四座望楼,大门墙上覆盖彩釉砖,镶嵌着狮子、公牛和神兽浮雕,黄褐色的浮雕和蓝色的背景构成鲜明的对比,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
王宫内墙同样用彩釉砖装饰,并镶嵌着植物图形和狮子图案。
4、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王国法老的坟墓。
它之所以被称为金字塔,是因为它从大到小的堆叠方锥体与汉字“金”相似。
金字塔经历了从长方形石墓到梯形金字塔的演变过程。
吉萨金字塔群是其主要代表,胡夫金字塔最为著名。
金字塔内部有入口、走廊和通风管,中间有一个石室用来存放法老的木乃伊。
它的体积和重量都很大,这给人们带来了精神压力。
外观对称稳定,给人以坚不可摧的印象,象征着法老王的威严。
5.实在法正面律是埃及艺术必须遵循的法则和程式,指表现人物时,头部为正侧面,眼为正面,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面。
运用以上的表现手法对人物形象进行处理,是为了使人的形象特征更加突出和完整,这也是埃及绘画追求完整性的体现。
6、拜占庭美术也就是说,东罗马帝国的艺术在5-15世纪主要流行于东南欧。
拜占庭艺术保留了一定的古希腊和罗马传统,在形式上高度精炼和总结,具有风格化的技巧,并赋予图像稳定和永恒的精神。
扬州大学
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试题(A卷)
科目代码852科目名称中外美术史满分150
注意:
均无效;③本试题纸须随答题纸一起装入试题袋中交回!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饕餮纹
2.岭南画派
3.齐白石
4.纳美尔雕版
5.蛋彩画
6.毕加索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简述江南古典园林的历史沿革和艺术特征。
2.简述中国美术史上的“南北宗论”的内容和局限。
3.简述“巡回展览画派”代表画家和作品风格,以及其主要历史意义。
4.简述未来派美术的基本特点和历史贡献。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论述宋代院体画在中国美术发展史上的特征、意义和局限。
2.照相术的出现,一度引发美术史的重大变革,引出了印象派等新美术流派的产生。
如今人工智能绘画也出现在现实生活中,引发新的争议。
请结合美术史上发生的这些案例,谈谈技术对美术创作产生冲击的价值和意义。
第1页共1页。
2023考研河南大学自主命题考研真题626美术学(中外美术史)业务课名称:626美术学(中外美术史)
考生须知: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其他纸上无效。
2.答题时必须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做答,用其他答题不给分,不得使用涂改液。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宋代瓷器
2、徐黄体异
3、《莲鹤方壶》
4、帕特农神庙
5、祭侄文稿
二、简答(每题20分,共60分)
1、野兽主义的艺术特征
2、对笔墨当随时代的理解
3、简介永乐宫壁画
三、论述(每题30分,共60分)
1、分析后现代主义艺术特征,写出代表性艺术家,作品,并分析时代背景,艺术特征,思想主张
3、对比分析宗炳和王微的山水画论。
外国美术简史“名词解释” ---------- 考研必备《外国美术简史》修订版,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1.黑绘风格:出现于公元前6世纪初,它是把主体人物涂成黑色,背景保持陶土的赭色,使形象轮廓突出,有如剪影,细部稍用勾线表现。
代表作《阿客留斯与埃阿斯玩骰子》2.红绘风格:出现于公元前6世纪末,与黑绘风格相反,它是在背景上涂以黑色,留下主体部分的赭色,人物细部用线来描绘,主要流行于古典时期。
3.巴洛克艺术:是17世纪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风格,意思是不圆的珠子。
产生于16世纪下半期,盛行于17世纪,进入18世纪,初北欧和中欧地区外,逐渐衰落。
其特点是:1)它有豪华的特色;既有宗教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
2)它是一种激情艺术,打破理性的宁静与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力。
3)极力强调运动;运动和变化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
4)它很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5)它的综合性;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
6)它有浓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在巴洛克艺术中占有主导地位。
7)大多数巴洛克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
4.洛可可艺术:洛可可愿意指描绘贝克的装饰图案,作为一种新的艺术样式,首先在法国路易十五的宫廷形成,然后流行到其他国家,特征是富有、华丽、纤巧、缠绵的风趣,故意破坏艺术上的对称均衡、朴实的规律。
被成为洛可可的艳情艺术主宰了18世纪前半期,它以上流社会男女享乐生活为对象,描绘全裸或半裸的妇女和精美华丽的装饰。
它一方面不免浮华做作,缺乏对神圣力量的感受;另一方面,却以法国的轻松优雅使绘画完全摆脱了宗教题材。
代表画家及作品:华多《舟发西苔岛》、布歇《沐浴的狄安娜》5.巴比松画派:19世纪30-70年代,枫丹白露森林的小镇巴比松吸引了许多画家,他们在那里聚会和出游作画,既得见原始荒凉的自然风貌,感受逃离闹市的惬意;又与不远的城市巴黎保持联系,了解世界美术的动向。
其口号是:面对自然,对景写生。
主将是卢梭,代表作品《橡树林》6.新表现主义:进入19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表现主义和欧洲这一思潮有紧密的联系。
第三章秦汉美术
一、选择题
1.()是山东地区画像石的典型代表作。
A.荆轲刺秦王
B.盐井图
C.日月星象
D.西王母
2.秦朝统一全国后,()成为全国通用的文字。
A.小篆
B.大篆
C.隶书
D.金文
3.四川成都出土的(),将民间的艺人刻画的惟妙惟肖,是东汉陶塑的经典之作。
A.杂技俑
B.舞女俑
C.击鼓说唱俑
D.乐舞俑
二、填空题
1.画像石是用来构建()、()、()、()的建筑石材。
2.马王堆汉墓出土帛画,主体思想是()。
3.秦汉美术中兼具绘画和雕塑两种特点的是()、()。
三、名词解释
1.马踏飞燕
2.长信宫灯
3.东汉说唱俑
4.瓦当
5.马踏匈奴
四、简答题
1.T形帛画
2.简述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色。
3.简析汉代墓室壁画的发展状况。
4.简述霍去病墓石雕群的艺术风格。
五、论述题
论述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的发展情况。
第五章隋唐美术一、选择题1.唐代书法史上号称“初唐四家”的是()。
A.颜真卿褚遂良虞世南欧阳修B.褚遂良虞世南欧阳修薛稷C.虞世南欧阳修薛稷柳公权D.虞世南欧阳修颜真卿柳公权2.中国现存最早的绘画断代史著作是()。
A.《贞观公私画史》B.《画品》C.《历代名画记》D.《唐朝名画录》3.唐代开创金碧山水一派的是()。
A.大小李将军B.吴道子C.王维D.展子虔4.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画论著作是()。
A.《画品》B.《贞观公私画史》C.《历代名画记》D.《画云台山记》5.画论中记载“又能写婴儿,此尤为难”的唐代人物画家是()。
A.张宣B.周昉C.吴道子D.阎立本6.唐代绘画中表现民族关系良好的画作是()。
A.《历代帝王图》B.《步辇图》C.《明皇幸蜀图》D.《高士图》7.《唐朝名画录》中赞()为“折枝花草第一”。
A.韩幹B.薛稷C.边鸾D.周舫8.()是柳公权的作品。
A.《怀素贴》B.《玄秘塔碑》C.《祭侄文稿》D.《中秋帖》9.《五牛图》的作者是()。
A.韩滉B.曹霸C.阎立本D.吴道子10.唐三彩常用的三种颜色是()。
A.红、黄、蓝B.红、绿、白C.红、黄、紫D.红、绿、白二、填空题1.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敞肩拱桥是隋代的()。
2.中国古代的四大石窟分别是()、()、()、()。
3.中国第一幅山水作是()。
4.盛唐时期书法界中享有“颜筋柳骨”之誉的是()、()。
5.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的书法作品是()。
三、名词解释1.周家样2.外师造化,中得心源3.昭陵六骏4.《步辇图》5.赵州桥四、简答题1.简述《历代名画记》的内容。
2.论述吴道子的艺术成就。
3.简析唐朝山水画的发展情况。
4.简述唐代敦煌莫高窟的情况。
五、论述题1.论述吴道子的艺术成就。
2.简述隋唐时期的山水画发展状况。
3.简析阎立本的艺术成就。
名词解释:1.多利亚式1.理解的循环 1.理解的循环是解释学一直讨论的问题,其内涵是:整体只有通过理解它的部分才能得到理解,而对部分的理解又只能通过对整体的理解。
在理解艺术作品时,接受者必须理解作品中的部分,比如历史文化背景等,才能进而了解作品整体。
在艺术接受理解活动中,没有人能逃避这一理解的循环,所不同的是谁能有效地进入并充分地利用这一循环,从而达到真正地、深刻地理解美术作品的目的。
2.优美与崇高 2.优美与崇高的关于主体和客体审美关系中一对基本范畴。
优美指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统一中呈现出来的自由,它在形态上体现为小、光滑、柔和等;崇高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在矛盾冲突中克服矛盾所呈现出的自由;它在形态上体现为巨大、坚硬、突跳等。
优美与崇高的第一次严格区分是由英国美学家博克进行的。
他认为优美和人的快感有关,而崇高和人的自我保存原则相联。
康德遵循了博克的方向,认为优美是建立于对象的形式,“崇高却是也能在对象的无形式中发现”。
优美和感性相关,崇高和理性相关。
3.美术世界2. 4.格调 4.格调是在艺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美学品格和思想情操。
艺术作品的格调有高下雅俗之分。
首先体现在作品的思想内容方面。
高格调的作品一般来说有着健康的内容,深刻的思想,能触及生活的本质,展示生活的丰富性与复杂性;体现艺术家的独立人格和严肃认真对待社会、人生与自我的态度。
格调高的作品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在作品中能看出艺术家深厚的传统功力,并能恰如其分地用它们来表达相应的思想感情;另一种是富有探索性和独创性的作品,从这类作品中能看到艺术家对传统的艺术观念的批判和所开辟的新的艺术领域。
母神雕像样式主义伦敦印象派新客观社1.人化的自然.“人化的自然”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观点,即指经由生产劳动实践,自然界从与人无关的、敌对的或自在的状态,变为与人相关的、统一的、为我的对象,其结果使人逐渐认识到客体对象的美并掌握了美的规律,从而发展起人的审美能力。
“人化的自然”实际上指的是人与现实建立审美关系的条件,是人之所以能够认识美和欣赏美的条件,并不是指美本身。
实践是认识的条件,并是认识的客观内容。
美不等于审美,审美涉及到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美则是审美客体的客观属性。
正是由于生产实践活动,由于“人化的自然”,人才能与现实建立起审美关系,才会有越来越多的对象为审美关系中的客体对象;而作为审美主体的人,也才会越来越有能力认识对象的美,并且能够发挥主观审美意识的能动作用改造对象并创造出新的审美对象。
2.气韵生动“气韵生动”是南朝齐梁时期重要的艺术批评家谢赫在《画品》中提出的绘画六法中的第一法,也是中国绘画理论中影响深远的一个命题。
“气”和“韵”都是富于中国传统多义性和涵盖性的概念。
“气”是秦汉哲学中的重要概念,六朝时,思想家大都继承了气是天地万物之本源的思想。
“韵”是六朝时期常用的概念,原指韵律,与“风韵”、“性韵“连用,指含有审美意义的特定气质。
“生动”二字在唐代以来一直作为对“气韵”的形容而受到忽略,,但是“气韵生动”作为绘画“六法”在南朝提出时,最为重要的是“生动”而非“气韵”。
“气韵生动”在历代也不不同的理解和解释,但其所表现出的美学意义始终是不容低估的,其着眼点涉及宇宙观、人生观、艺术本体观念、形式自律等问题,体现了中国艺术中传统的美学特征。
它要求艺术既深入物象的本质、内在的规律,同时又以一种宏观的把握,情思的感悟去捕捉画面自身生命力的律动。
3.搜尽奇峰打草稿.“搜尽奇峰打草稿”是清代画家石涛在其著作《画语录·山川章》中提出的,它是中国绘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搜尽奇峰打草稿”首先明确了艺术创作需要艺术家从事大量、艰苦、认真和深入的艺术实践,全面了解他所要表现的对象的各个方面的形态。
“尽”即是要尽其所能。
其次,“搜尽奇峰打草稿”也是一个物我交融的创作过程,要求艺术家不能机械动机摹拟自然形态,即使付出大量的努力也不可能立即创作出好的作品,这些只是“草稿”,需要经过升华,才能转化为真正意义上的艺术作品。
郑板桥曾有“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一段论述,跟石涛的“搜尽奇峰打草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阐释了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的过程。
3. 4.艺术媒介“艺术媒介”是美国艺术批评家格林伯格提出的。
他继承了贝尔和弗莱的艺术本体论思想,但他对艺术本质的阐释已经转到了艺术媒介的物质实在方面,提出了“艺术是媒介”的现代主义命题。
他认为现代艺术的本质依赖于它所传达的媒介手段的“客观实在的本质”的能力,媒介手段方法的经久不变正好含有艺术的自我证明,艺术批评必须通过分析媒介被获得的方法来表达艺术的本质,从而阐释艺术自身。
格林伯格所说的“媒介”即物质性的颜色、线条和平面等,它们的特性决定着艺术的本质。
格林伯格对艺术本质的阐释深入到了绘画的物质媒介本身审美特性的层面,其理论对美国抽象表现主义以来的现代主义美术发生了世界性的影响。
但提倡艺术完全自由和非意识形态化,反对艺术“主题”,反对客观现实的再现等主张,割断了艺术与现实的一切联系,否定了主体的精神创造,也就取消了艺术本身。
因此,“媒介说”既不可能解释传统美术,也不能真正揭示现代美术的本质1.异质同构“异质同构”是“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核心,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现代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
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在外部事物的存在形式、人的视知觉组织活动和人的情感以及视觉艺术形式之间,有一种对应关系,一旦这几种不同领域的“力”作用模式达到结构上的一致时,就有可能激起审美经验,这就是“异质同构”。
2.游戏说.在美的本质问题上,“游戏说”认为美术是自由的游戏。
这一学说是由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提出的,由席勒加以系统化,后来又由斯宾塞等作了进一步发展。
康德认为艺术本质上是“自由的”,“好象只是游戏”。
席勒也认为“艺术是自由的女儿”,把艺术看作是一种感性与理性的协调。
英国哲学家斯宾把艺术和审美活动从本质上都看作是一种游戏。
游戏说在19、20世纪都有一定影响,在不同程度上持此说的学者还有:谷鲁斯、朗格等。
游戏说看到了自由的精神创造是艺术的本质之一,看到了艺术中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看到了艺术给人的精神愉悦,这些都是十分深刻而有价值的。
但它仅仅从主体去解释艺术,同客体、功利、实践与社会生活相割裂,因此是片面不完整的理论。
3.艺术生产.“艺术生产”这一概念是由马克思在1859年的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序言》中提出的。
是马克思主义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同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联系在一起的。
马克思把“艺术”与“生产”联系起来,从人的社会本质是生产实践活动的观点出发,把包括美术在内的“艺术”看作是一种生产形态,看作是人的一种生产实践活动,在美学史上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举。
“艺术生产”是一种自由的精神生产,审美创造,审美是它的本质特征。
在审美创造中,艺术把人的主观活动与客观世界高度统一起来。
4.审美的期待视野5.主题主题的艺术家在艺术作品中对题材及其意义的认识、评价、态度和情感等,属于作品内容的主观因素。
主题是作品内容中最重要的东西,通常也被称为中心思想或主题思想。
作品的主题是一种从艺术形象中可以感受到的思想、见解、倾向、情感和理想,是符合生活的发展逻辑的,不是生硬地贴在作品上的标签。
在艺术作品中,主题也可以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因为艺术家的思想情感是多方面的。
另一方面,生活现象、文化现象本身就是丰富复杂的,同一对象会具有多方面的含义1.移情说2.知人论世“知人论世”是中国古典美学中一个概念,常被用在古代画论中说明人品与画品的关系。
同时它也是接受者理解艺术作品的一个原则。
要理解某位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就必须从整体上了解这位艺术家的出身、生活经历、思想态度、个性气质等。
这是一个理解循环的过程,从作品(部分)到艺术家(整体)再到作品(部分)的循环。
3.召唤结构.召唤结构是一个接受论层面上的定义,是由伊瑟尔提出的。
艺术作品的结构不可能是一个封闭的,面面俱到的结构,而是为接受者留有想象的余地和阐释空间的开放结构。
按伊加登的说法,艺术作品是需要接受者再度创造和具体化的艺术图式;伊瑟尔则认为,艺术作品的结构是一种召唤的结构,只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才能填补和具体化这个艺术图式中的空白和不确定点,完成这个召唤的结构。
美术作品的“召唤结构”可分为几个层面:一是物质材料层;二是形式结构层;三是客体所指含义层。
美术作品结构的召唤性就存在于各层面的相互结合中。
4.时代精神5.现代性1.完形“完形”这一概念是由美国现代心理学家阿恩海姆提出的。
完形是指“形式”,是一种“格式塔”,它具有完整性,是视知觉经验中的一种组织或结构,“简化”和“张力”是它的特征。
这是从形式主义观点出发解释艺术发生的观点。
阿恩海姆主张艺术作品要与现实世界相分离,认为作品的“意义”是形式和色彩所固有的,所以美术不需要再现自然对象也能实现它的本质,而抽象艺术具有更大的合理性。
2.以形写神.“以形写神”的概念是东晋的顾恺之在《论画》中提出的,强调的是形与神的关系,这也是中国画论的基本范畴。
“以形写神”首先要重形,即对客观形体刻画,“形”是造型艺术的基本要素,在中国画论中占有极为特殊的地位,只有通过对形的把握才能进而表现对象的神。
也只有表现出了“神”,“形”才能更生动鲜活起来,两者之间件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3.解衣盘礴“解衣盘礴”出自《庄子·田子方》,故事的大概是一位不拘小节而解衣盘礴的画家被宋元君称为“真画者”。
“解衣盘礴”强调的是主体精神在创作中的作用,主张人的情感在创作活动中的无拘无束地抒发。
艺术创作活动有其特殊的规律性,要求创作者纯化自己的思维,摒除杂念,以全身心投入其中。
4.时代精神所谓“时代精神”即体现在历史中的绝对精神。
最早诗人歌德在其巨著《浮士德》中已经提到“时代精神”,但该词的规范意义来自黑格尔。
他把人类历史看成是绝对精神在时间中的自我呈现过程,由此他把艺术的风格和历史与时代精神紧密地联结起来,把艺术史理解为象征、古典、浪漫三个阶段的发展过程,这也是他对美学和艺术理论的最大贡献5.互文性互文性在文学理论中是用来表达历史上文学作品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美术理论中,指历史上的艺术作品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任何一幅作品,都是人类整个艺术历史所有作品的一个回音,也就是对所有美术作品的反映和挑战。
从对艺术作品的理解看,在此层面上接受者又进入了另一意义上的理解的循环。
即他只有在理解人类整体美术史的基础上,才能深刻理解人类的艺术历史和艺术作品的“互文性”关系1.“画圣”“画圣”是中国古代对绘画最为出色者的称号。
在历代画家中,有多人都被冠以“画圣”之名,如魏晋的杨子画、唐代的吴道子、清代的王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