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市2015年秋高一期末调研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253.57 KB
- 文档页数:3
黄冈市2015年元月高三年级调研考试语文参考答案1.C(A、聒guō B、诩(xǔ) 抔.póu D、龊chuò)2.D(A、竿-杆蓬-篷 B、滩-摊结-节 C、赎-渎承-成)3.A(“意味”是意思和情趣,与开头“雅人深致”照应;“趣味”是指使人感到愉快,能引起兴趣的特性。
“无可非议”的前提是做得好,没有什么可指责的;“无可厚非”前提是做的不好,但不能过分指责。
“即使”表示事情没有发生,假设连词;“虽然”表示已发生了的,而且后面可以跟“但是”,转折连词。
本语境是假设关系。
)4.C(A、介词残缺,造成两个主语,在“三十五年的改革开放”前加上“经过”,使之变成状语。
主谓搭配不当,“调节”改为“调整”。
B、关联词“虽”位置不当,两个分句不共用主语,“行业内人士”应在“虽”之后。
D、结构杂糅。
“担任《芳草》主编”与“《芳草》改版之初”混为一句。
应改为“担任主编的刘醒龙在《芳草》改版之初”;且“追求”缺宾语中心词,应该为“追求每一个文字都是因优雅而动人的目标”。
)5.B(素芭是聋哑姑娘,不是“又聋又瞎”。
)6.D(偷换概念,选项说的是获取真正教养的途径和方法而不是其内涵。
)7.B(“只有尽可能多地阅读人类文学的杰作”与原文表意不符:“问题不在于尽可能地多读和多知道”和“问题不在于数量”。
)8.D (“一生只读十来本书”并不是作者反对的。
文中说“有的人一生只读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
)9.A(悼:恐惧,害怕;此处是本义。
)10.C(①马援出身以及投靠光武帝原因,④说的是国家危急的状况,⑥写的是马援死后的遭遇。
)11.B(大家犹豫不决,马援提议进攻,攻克的是西州,不是陇冀。
)12.(1)我听说圣德的帝王理政,不忘人臣的功劳,采用他的某一方面美德,不要求他具备所有的优点。
(“美”“众”各1分,大意1分。
)(2)不久再度南征,立即攻陷临乡,出师已经有初步的业绩,事业还没有成功,而自己先牺牲了,帐下士兵患上疫病,马援也不能独自生存。
黄冈语文考试试卷答案高一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锲而不舍铢两悉称B. 桀骜不驯一愁莫展C. 叱咤风云栉风沐雨D. 风声鹤唳风起云涌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我们班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B. 他虽然年轻,但工作能力很强,深受大家的欢迎。
C. 这篇文章的论点鲜明,论据充分,结构严谨,是一篇好文章。
D. 我们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追求,要坚持不懈地努力。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头狮子一样勇猛。
B. 他的脸色如同乌云密布。
C. 她的笑容如春风拂面。
D. 他的眼神像利剑一样锐利。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草儿绿了,整个世界都充满了生机。
B. 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异。
C. 我们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
D. 他工作认真,态度端正,成绩突出。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因为学习可以让我们增长知识,提高能力。
B. 他是一个勤奋的人,这是毋庸置疑的。
C. 学习是苦的,还是甜的?这取决于我们的态度。
D. 我们应该怎么做?当然是要努力工作,积极进取。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学习吗?B. 他是一个诚实的人,这是众所周知的。
C. 我们难道不应该珍惜时间吗?D. 难道我们不应该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吗?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跑得比兔子还快。
B. 他的知识渊博,如同大海一样深。
C. 他的力气大得可以举起一头牛。
D. 他的声音洪亮,如同雷鸣一般。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B. 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
C. 我们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D. 他工作认真,态度端正。
2015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2014―2015学年下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高中一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 1.B(其“得”不包括“常常能融合景与情”,原文为“而且常常在同一首诗中,前半写景,后半抒情言志”,是说南北朝山水诗人在诗歌中常常不能融合景与情。
) 2.D(根据原文对“净化”的阐述,王绩的这首诗询问了故乡的各种景物,没有对其进行删汰,加以净化。
) 3.B(引文能印证的是当时士人入仕以后“以文相尚”的风气)二、古代诗文阅读(42分)(一)文言文阅读(22分) 4.C(不牢固。
该小题考查根据上下文推断词义的能力。
“李谅祚亲帅军数万攻大顺,挺料城坚不可破,而柔远城恶,亟遣总管张玉将锐师守之”一句中,“而”表转折关系,由大顺城“坚不可破”,可知柔远城与之相反,不够坚固;“亟遣总管张玉将锐师守之”也可说明这一点) 5.A(A.因此,所以。
B.将,将要,副词/即使,连词。
C.作出,动词/给,介词。
D.率领,动词/凭借,介词) 6.D(标点为:骑渡水多踬,惊言有神。
过三日不克,谅祚督帐下决战,挺伏强弩壕外,飞矢贯其铠,遂引却。
) 7.B(“蔡挺前往河州效力”,皇帝“将他召回,派往河朔”有误。
从原文“挺请行”,“帝曰‘此小事,不足烦卿……’”来看,蔡挺只是请求前往河州,而皇帝认为这种小事不足劳烦他而没有让他去,并不是他已经去了又把他召回来。
) 8.(1)蔡挺的兄长蔡抗当时任广东转运使,于是(他们)一起谋划,督促百姓在道路两边种植松树,以便于(让)赶路的人休息。
【共4分,其中“相与(翻译为一起、一同、共同等均可,若译成其他近义词,语意通畅亦可)”“课(督促)”各1分,句意2分。
意思对即可】(2)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不犯错误了。
【共3分,其中“日(每天、每日)”“知(智慧)”各1分,句意1分。
意思对即可】(3)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这一定会牵连到我。
(等到)被(匈奴)侮辱以后才死,更加对不起国家。
黄冈市调研语文试卷分析(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黄冈市调研语文试卷分析中,常用于描述数据分布的统计量不包括()。
黄冈市2015年秋季高一年级期末调研考试地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30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
)1.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存在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与地球大气有密切关系的是()A.地球的质量与体积适中 B.地球的昼夜更替周期适中C.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D.地球自转周期适中2.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因素是A.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B.月球是地球的卫星C.日地距离适中 D.太阳系其他行星各行其道2013年6月,一颗小行星与另一颗直径约600m的小天体“结伴”从地球身边“擦肩而过”,之后向小行星带“飞去”。
结合《太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3.到目前为止,已知该图中存在生命的天体是A.A B.B C.C D.D4.该小天体的类型属于A.小行星 B.流星 C.恒星 D.行星5.太阳能量来源于A.氢气燃烧 B.太阳风 C.核聚变 D.核裂变2015年3月20日出现了近16年来最大的一次日食。
欧洲部分地区民众欣赏到了一场盛大的日食奇景。
读“日食发生时太阳、地球和月球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6.以图中天体为中心天体的天体系统有 ( )A. 1级B. 2级C. 3级D. 4级7.日食发生时对地球的影响有 ( )A. 造成全球气候变暖B. 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C. 产生美丽的极光D. 给欧洲太阳能发电带来影响,导致部分地区可能出现停电8.太阳的大气层由外向里依次是( )A.光球、色球、日冕 B.光球、日冕、色球C.色球、日冕、光球 D.日冕、色球、光球9.地球上经度相同的地方,则A.季节相同 B.正午太阳高度相同C.昼夜长短相同 D.地方时相同10.读15°E附近的四座太阳能电站春分日正午电池板倾角示意图,四地由南向北是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丙乙甲丁 D.丁甲乙丙11.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中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 )12.下面四幅图的虚线是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方向,实线是偏转方向。
湖北省黄冈市2016年春季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第1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文学创作的终极目的是使读者能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审美感受,古典诗词也不例外。
中国人的审美习惯更倾向于以流动的时序与景观同步,融时空与物色变化于一体。
许多时候,古代诗人在写时间的变化的时候往往是通过具体的景物来表现的,如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通过视觉来记录季节的变迁。
究其根源,可能与中国式的混沌思维与西方思维强调矛盾双方的斗争和对立不同,它更注重强调矛盾双方的中和与统一。
这在中国古诗词创作中集中表现为借景(空间)而怀古(时间)的手法。
陈子昂登幽州古台,面对浩渺的无限天地(空间),感悟的却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时间情怀。
张若虚面对春江月夜的美景(空间),情不自禁地由江天月色引发出对“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时间)的人生思索。
刘希夷面对落花,触景生情:“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崔颢观黄鹤楼而叹:“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栽空悠悠。
”李白把酒望月,叹道:“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这些感怀同样是将空间和时间共同体悟。
时空共寓中的时空交融,一般情况下交融的目的或突出时间或突出空间,给人总体的时空之美。
人在特定的时空中必定会有特定的人生体验,但在表达的过程中往往会有所侧重。
崔颢的“白云千载空悠悠”,“白云”“空悠悠”为空间概念,全句的重心在“千载”表的是时间。
在这里,空间为时间服务,看似交融实有主次。
崔颢的孤独体验透过表面的空间展现的是时间上昔今对比的失落。
也有时空交融中用时间突出空间的。
如王维《终南别业》中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为典型一例。
“行”“坐”都是时间化的描写,“穷处”“云起”为空间描写,是诗的中心。
时空共寓在刻画人物心理和抒写人物情感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深入程度,为我们体认中国古代文人的心灵世界提供了莫大的帮助。
2015年秋季学期171、165班语文期末考试题班级姓名总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与加点字的注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 :鲜.xiān 鲜红新鲜屡见不鲜鲜为人知B :强qiǎng 坚强牵强强词夺理博闻强识C :供gōng 供给供应提供供不应求D :当dāng 当家当代门当户对安步当车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清清爽爽敷衍款待惦念嘱咐B :干干净净抚养殷勤好象候车C:不辞劳苦搜索铜活高梁欢渡D:爱屋及屋挣扎筹划安详揉合3、下列格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以项是()A:我想老人买过许多奖券,从未中过奖,但每次接过小红套时,我觉得那一刻已经中奖了,真的是“一券在手,希望无穷。
”B:我想老人买过许多奖券,从未中过奖,但每次接过小红套时,我觉得那一刻已经中奖了,真的是“一券在手,希望无穷”!C:我想老人买过许多奖券,从未中过奖,但每次接过小红套时,我觉得那一刻已经中奖了,真的是“一券在手,希望无穷”。
D:我想老人买过许多奖券,从未中过奖,但每次接过小红套时,我觉得那一刻已经中奖了,真的是“一券在手,希望无穷!”4、下列各句中,不属于描写的一句是()A:父亲的寡姐跟我们一块儿住,她吸鸦片,她喜欢摸纸牌,她的脾气极坏。
B: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
C: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天气很暖。
D:我请来三姐给我说情,老母含泪点了头。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抽噎.(憋住气)打蔫(..花木、水果等因失去所含水分而萎缩)B:乍.着(张开)几绺.(量词,线、麻、头发、胡须等许多根顺着聚在一起叫一绺)C:黑黢黢.(黑)一沓.(量词,用于重叠起来的纸张和其他薄的东西)D 不可殚.言(尽)正.襟危.坐(使位置正,不歪斜)(端正)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巴掌,骂道:“穷种啊!”然后她就着小脚,着两只胳膊,小心翼翼但又十分匆忙地到沟底,将那棵白菜了上来。
2015年秋季高一语文期末考试答案与解析1、A(部分概括成了全体:“出行之人三五年不能回归”“发生一些故事,遇到许多凶险”都不是全部)2、B(“整个活动以饮酒壮行为中心展开”与原文不符,“饮酒壮行”是重要内容,中心应该是“祭祀路神”。
见文中“供奉牲醴也即‘酒脯祈告’是必备的重要形式。
‘酒脯祈告’活动之后,释酒祭路,饮酒壮行”可知)3、D(时间有出入。
这里说“周秦时期”,而原文说“离别时送人以言,作为一种‘仁人’‘君子’的表现”,是“周秦以来”的事;但“这种临别赠人以言……形成了一种规范或曰传统”不是“周秦”这个时间段的事,而是“周秦以来”“久而久之”形成的)4、D(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5、C(白露,指白茫茫的水气)6、D(选项颠倒了“该取”与“不该取”的内容,文中作者认为:不该取的不取,如“非吾所有”;该取的就要取,如“清风、明月”)7、(1)箫声呜呜,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尾音凄切、婉转、悠长,像一根轻柔的细丝线延绵不断(或按课文注释“如同不断的细丝”)。
(“慕”1分,“余音”1分,“绝”1分,“缕”1分,句子大意正确1分)(2)何况我和你在江边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伙伴,以麋鹿为朋友,驾着一只小船,举起用葫芦做的酒器互相劝酒。
(“侣”“友”,意动用法,各1分;“渔樵”“属”各1分;句子大意正确1分)8、词的开头两句写出了湖光秋色的清爽、开阔的特点。
(1分)词人以“满载”和“平铺”相对把浩然的湖光和明朗的秋景一并写出,视野极为开阔。
(2分)湖光秋色交相辉映,令人心旷神怡,表面写景,实则融情(景中有情、情景交融),(1分)传达出词人行途中的欣喜之情。
(1分)9、月光明净,秋江千里,境界开阔,善用夸张。
(2分)“波神留我看斜阳”想象奇特,巧用拟人,化江面遇风浪的愁事为赏景的乐情。
(2分)下片前两句直接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明天的期待,而将眼前的“风波”看轻、看淡,豁达豪迈的胸怀跃然纸上。
黄冈市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统一提供的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统一提供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统一提供的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三国时代是一个分裂的时代,但也是一个英雄的时代。
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以陈寿的《三国志》为总结,却以王璨的《英雄记》为开场。
这些英雄和他们的事华异彩纷呈,但其中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都以夫下为己任,以统一中国为号召,而不甘于割据。
三国之间争夺权力的合法性,相继宣称接受天命而称帝,是中国历史走向统一的驱动力,后世史学家对极蜀吴特别是魏与蜀何为正统的问題议论不休,开启了中国史学中“正统论”的议题。
就三国时代而言,魏蜀吴接受天命的方式有二,一是根据上天昭示的超自然现象,史称“符瑞”;二是根据古代先圣秘传的历代帝王受命的预言,史称“谶纬”。
王莽代汉时,只能援引符瑞,而东汉光武帝即位时,则引用了谶纬。
他即位后公布了包括《河图》《洛书》和“七经辟”在内的波纬文献达八十一篇,以此为历代先圣创制、由孔子传授的秘经,与五经相辅为碎从后来沈约泻的《宋书•符瑞志》中可知,每一种符瑞都必须得到谶纬的解释,才具备权威意义。
史学家陈寿在《三国志》中运用了高超的春秋笔法,表达了他的天命现念。
他在《菊书•先丄传》中详细记载了蜀汉先帝刘备即位时的符瑞,并且对群臣援引谶纬劝进的内容大书特书暗示刘备承了汉家的正统,在《极书•文命纪》中,记载了延康元年“三月,黄龙见说”,作魏代汉的符球,但没有记我国文帝接受汉家禅让时的诚昨依振,暗示着曹魏代汉不具备儒家的经典和道德依据。
1.古诗文默写。
(12分)①过尽千帆皆不是,。
《望江南》②蒹葭采采,。
《蒹葭》③悠哉悠哉,。
《关雎》④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__________,。
《关雎》⑤__________,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⑥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极力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的诗句是:__________,。
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一段阐述了要成就大业,心先经受一番苦难磨练的道理。
其中阐述思想上受磨练的句子是_,行动上受磨练的句子是。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题。
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马付才①初二那年,我从家中那台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中,看到了一幢幢高耸的大楼直插云霄,一座座盘旋的立交桥雄伟壮观,一辆接一辆的小汽车井然有序的穿梭不停,大街上的霓虹灯闪着诱人的光彩,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
②我目瞪口呆,原来城市是这样的美好啊!③年少的我由此陷入了深深的忧伤,④第二天,我质问父亲:“你怎么不是城里人呢?”我想,父亲如果是城里人该有多好,那我也就是城里人了。
⑤暑假,几名城里的大学生到我们这座大山里写生,他们背着画夹,戴着大阳帽,洋气十足。
其中有一个叫黄春草的女孩儿,就借住在我家。
⑥有一天早上,为了画日出,天刚蒙蒙亮她就起床了。
我缠着要看她画画,就和她一起去了。
我们一起登上了山顶,大阳升起来了,红彤彤的,将云彩映照得格外艳丽。
黄春草支起画夹,神情专注地画着。
等她画完画,我们就坐在一块石头上聊天。
我说:“我真羡慕你,生活在大城市里,享受着富足的生活和良好的教育,像我这样活着实在没有一点儿意思。
”可她却说:“不要把别人的生活想得太美好,小小年纪不要如此多愁善感。
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
”⑦于是她讲道:“在一座大山深处,有一个小女孩儿,十岁那年,母亲病逝;十二岁那年,父亲抬木头时被砸伤,从此干不了体力活儿。
她每天背着个破布包,跑步去六公里外的学校上学。
放学后,她还得割猪草,像男人一样在腰上缠根绳子,下到悬崖下面挖药材,挣点找补贴家用和交学杂费。
黄冈市2015年秋季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答案及评分细则1.A(部分概括成了全体:“出行之人三五年不能回归”“发生一些故事,遇到许多凶险”都不是全部。
)2.B(“整个活动以饮酒壮行为中心展开”与原文不符,“饮酒壮行”是重要内容,中心应该是“祭祀路神”。
见文中“供奉牲醴也即“酒脯祈告”是必备的重要形式。
“酒脯祈告”活动之后,释酒祭路,饮酒壮行”可知。
)3.D(时间有出入。
这里说“周秦时期”,而原文说“离别时送人以言,作为一种“仁人”“君子”的表现”,是“周秦以来”的事;但“这种临别赠人以言就形成了一种规范或曰传统”不是“周秦”这个时间段的事,而是“周秦以来”“久而久之”形成的。
)4.D(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5.C(白露,指白茫茫的水气。
)6.D(选项颠倒了“该取”与“不该取”的内容,文中作者认为:不该取的不取,如“非吾所有”;该取的就要取,如“清风、明月”。
)7.(1)箫声呜呜,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尾音凄切、婉转、悠长,像一根轻柔的细丝线延绵不断(或按课文注释“如同不断的细丝”)。
(“慕”1分,“余音”1分,“绝”1分,“缕”1分,句子大意正确1分。
)(2)何况我和你在江边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伙伴,以麋鹿为朋友,驾着一只小船,举起用葫芦做的酒器互相劝酒。
(“侣”“友”,意动用法,各1分;“渔樵”“属”各1分;句子大意正确1分。
)8.词的开头两句写出了湖光秋色的清爽、开阔的特点。
(1分)词人以“满载”和“平铺”相对把浩然的湖光和明朗的秋景一并写出,视野极为开阔。
(2分)湖光秋色交相辉映,令人心旷神怡,表面写景,实则融情(景中有情、情景交融),(1分)传达出词人行途中的欣喜之情。
(1分)9.月光明净,秋江千里,境界开阔,善用夸张。
(2分)“波神留我看斜阳”想象奇特,巧用拟人,化江面遇风浪的愁事为赏景的乐情。
(2分)下片前两句直接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明天的期待,而将眼前的“风波”看轻、看淡,豁达豪迈的胸怀跃然纸上。
(2分)10.(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2)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3)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11.⑴B项,3分;D项,2分;C项,1分;A项、E项,0分。
(B项,概括过于绝对,“乌桕叶留给我童年的记忆”不只有春夏间的“满身的肿疼和奇痒”,秋天的乌桕树还“放飞着我们童年的梦幻和遐想”;D项,与原文不符,第⑨自然段可知,乌桕籽只是“我们学费的来源之一”;C项,概括不全面,第⑥自然段可知,乌桕红叶燃烧着我们童年的一个个梦想。
且“乌桕树又成了我们童年欢乐的见证”中的“又”说明欢乐见证不止这一种。
)⑵①运用衬托的手法,先用写“路边的野菊”之美衬托乌桕红叶之美,构成了美丽的秋景图。
②运用拟人手法,如“路边的野菊仿佛是睁开了眼睛”,有引用,如“陆游诗曰‘乌桕赤于枫’”。
③运用对比手法,“当枫树还是穿着绿袍的时候,乌桕却穿上了大红袄”,将乌桕与枫树对比,突出乌桕叶比枫叶红得更早、更绚丽(说明:枫叶红而乌桕叶更红是衬托,枫叶绿而乌桕叶已红就是对比)。
④绘形绘色,注重色彩描绘,表现红叶的奇景奇观。
(每答对一条2分,答对3条即可给满分。
)⑶①乌桕叶不仅仅是观赏或欣赏一道风景,还承载着我许多记忆,我对它有至深的情感,难以忘怀;②乌桕叶给我带来期待和希望;③乌桕叶燃烧我童年的一个个梦想。
④乌桕叶落了,捡拾乌桕籽给我们换来书本纸笔,是我们快乐童年的见证。
(4)【观点一】《乌桕红叶醉山秋》好。
理由:①在标题特点看,红叶是秋天最美的风景,以红叶为题既突出了重点,又有诗情画意,更能吸引读者的眼球,激发阅读兴趣;②从内容上看,文章用饱含深情的笔触描摹红叶之美,并赋予了红叶更深的内涵:是期盼,是希望;是燃烧的梦想,是欢乐的见证;③从主题上看,文章通过赞美红叶以及追忆与红叶相关的童年往事,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和期盼,主题更突出;④结构上看,文章以红叶开篇,又以红叶结尾,主体部分都与红叶密切相关,结构严谨。
【观点二】《故乡的乌桕树》好。
理由:这个标题看似普通,却能很好地统摄全篇内容。
文章不仅仅写了乌桕红叶,也用大量文字写了乌桕籽,以乌桕树为题思路更清晰,与全篇内容更切合:①故乡的乌桕树有我童年的回忆。
②乌桕树能放飞我们童年的梦幻和遐想。
③捡拾乌桕籽能够给我们换来书本纸笔。
④乌桕树是我童年的伙伴和欢乐的见证。
(观点鲜明,能概括至少三点理由,给满分8分。
答对1点给3分;答对2点给5分。
)12.⑴C项,3分;E项,2分;D项,1分;A项、B项,0分。
(A改名和“不想成为建筑工人”没有关系,“不想成为建筑工人”于文无据;B不是为了表明许愿“只要奇特就能变成现实”;D“我”之前“多病多灾”“和名字有关”表述不太确切。
)⑵①写奶奶对佛教的虔诚侧面表达出奶奶对孙儿的无私的爱;②阐述了一个佛理,那就是有欲求就要舍得;③为“我”在以后的事业中一天天发展作了铺垫。
⑶①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给人以真实感;②插叙有关神话传说,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③语言简洁平实,富有诙谐色彩。
⑷【观点一】同意。
①随着时代的发展,名字也应迎合当时取名的风气;②满足职业的要求,为了事业的发展,为自己取一个艺名也是可取的;③改名属于个人私事,别人无权干预。
【观点二】反对。
①长辈给孩子取的名字,包含着长辈对孩子的希望,不应随意改动。
②名字的改动,抹去了那时的时代印记;③现实生活中,随意改动名字,会给自己带来一系列的麻烦。
(观点鲜明,能概括至少三点理由,给满分8分。
答对1点给3分;答对2点给5分。
)13.C(A无动于衷: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安之若素:对于危困境地或异常情况,一如平时。
B责无旁贷: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
当仁不让:碰到应该做的好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托,不谦让。
C骇人听闻: 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危言耸听: 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
)14. D(A搭配不当,“以及”改为“并且表达了”;B结构混乱,应改为“他被日本侵略者逮捕后,献出了……”;C搭配不当,“塑造了……历史意义”应为“突出了……历史意义”)15. A(根据“青年的苦闷”和“劳动人民的不幸”的关系,可以排除BC,再根据下文的“以致”的表述,可以排除D。
)16.【示例】①淡月照耀下花朵晶莹闪光;②绿叶衬托下的花朵忽明忽暗;③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
(答对一点2分,两点3分,三点5分,意对即可,但大意必须是唯一的,符合上下文逻辑。
)17.(1)【示例】雾霾遮天蔽日,仍有许多企业“任性”超标排放。
环保督查部门揪出了违法企业。
(3分)(2)【示例】①保护环境,驱散雾霾,让天空更蓝,大地更绿。
②蓝天拥有清新的空气,人类才能享受美好生活。
③生命和蓝天相拥,人类与生态共存。
④节能减排,还我碧水蓝天。
(3分)18.材料围绕“我”展开,学生面临三个问题,都没有意识到不抛弃自己的是“我”,帮自己解决问题和困难的也是“我”。
文章要求写记叙文,而且是写“真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立意:①认识自我的重要性。
正确认识自我,才能自信和自强。
②遇到问题和困难要靠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求人不如求自己,我才是自己的靠山和救星。
③我们有时候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外人的提醒和指引就很重要。
【评分标准】参考2015年全国课标卷Ⅰ的评分标准。
(1)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四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原则上随内容或表达的等次给分。
(2)建议切入分45分。
附:全国新课标卷作文等级评分标准(满分:60分)一等(20~16分)二等(15~11分)三等(10~6分)四等(5~0分)基础等级内容20分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挚符合题意主题明确内容较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实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思想基本健康感情基本真实偏离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当思想不健康感情虚假表达20分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迹工整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字迹清楚基本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字迹基本清楚不符合文体要求结构混乱语言不通顺语病多字迹潦草难辨发展等级特征20分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较深刻较丰富较有文采较有创意略显深刻略显丰富略显文采略显创意个别语句有深意个别例子较好个别语句较精彩个别地方有深意其他项评定:(一)扣分项评定出现错别字,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扣完5分为止;标点符号出现3处以上错误的酌情扣分;不足字数者,每少50字扣1分;无标题扣2分。
(二)残篇评定1.400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
(少50个字扣1分)2.400字以下的文章,2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3.200字以下的文章,1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4.只写一两句话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
5.只写标题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
6.完全空白的,评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