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 格式:ppt
- 大小:566.50 KB
- 文档页数:7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2一、职业卫生概述职业卫生是指对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的各种有害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进行监测、评估、控制,以保障劳动者健康和安全的科学和技术活动。
它涉及到职业病防治、工作场所环境监测、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卫生培训和职业卫生管理等多个方面。
二、职业卫生标准职业卫生标准是职业卫生工作的基础和依据,它规定了职业卫生工作的基本要求、方法和程序,为职业卫生管理和职业病防治提供了技术支持。
职业卫生标准包括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行业职业卫生标准和地方职业卫生标准等。
三、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2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2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职业卫生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职业病防治、工作场所环境监测、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卫生培训和职业卫生管理等多个方面。
四、GBZ2标准的主要内容1. 职业病防治:规定了职业病防治的基本要求、方法和程序,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评估、控制、监测和职业病诊断、治疗和康复等。
2. 工作场所环境监测:规定了工作场所环境监测的基本要求、方法和程序,包括监测项目、监测频次、监测方法和监测结果的评价等。
3. 职业健康检查:规定了职业健康检查的基本要求、方法和程序,包括检查项目、检查频次、检查方法和检查结果的评价等。
4. 职业卫生培训:规定了职业卫生培训的基本要求、方法和程序,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时间和培训效果的评价等。
5. 职业卫生管理:规定了职业卫生管理的基本要求、方法和程序,包括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等。
五、GBZ2标准的意义GBZ2标准的实施,对于保障劳动者健康和安全,促进职业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它有助于提高职业卫生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降低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提高劳动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GBZ2标准是职业卫生工作的基础和依据,对于保障劳动者健康和安全,促进职业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XX-06-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512—20XX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Regulationforcleaninganddisinfectionmanagementofenvironmentalsurfaceinhealthcare20XX-12-27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1.1—20XX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煤炭总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山东省立医院、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北京宣武医院、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医院、浙江省医疗质量控制评价办公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倪晓平、武迎宏、陆群、胡必杰、巩玉秀、任淑华、钟秀玲、林蓉、李卫光、刘丁、索瑶、王力红、胡国庆、徐虹、林春桥、刘亚涛、谷继荣、高晓东、王惠琴、孙建生、胡斌春、蔡虻、邵文博、王巧燕。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疗机构建筑物内部表面与医疗器械设备表面的清洁与消毒的管理要求、清洁与消毒原则、日常清洁与消毒、强化清洁与消毒、清洁工具复用处理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承担环境清洁服务的机构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598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WS/T311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313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67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环境表面environmentalsurface医疗机构建筑物内部表面和医疗器械设备表面,前者如墙面、地面、玻璃窗、门、卫生间台面等,后者如监护仪、呼吸机、透析机、新生儿暖箱的表面等。
卫生执行标准gb15979
卫生执行标准GB15979。
卫生执行标准GB15979是我国卫生行业的重要标准,它对于保障人民健康、
提高卫生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卫生执行标准GB15979进行详细介绍,以
便更好地了解和遵守这一标准。
首先,卫生执行标准GB15979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并发布的,其主
要目的是规范卫生行业的生产、经营和服务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
该标准涵盖了卫生行业的各个方面,包括卫生设施、卫生管理、卫生服务等内容,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指导性。
其次,卫生执行标准GB15979对于卫生设施的要求非常严格。
在卫生设施的
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该标准的要求进行,确保卫生设施的安全、卫生和便利性。
例如,对于医院的卫生设施,标准规定了手术室、病房、洗手间等的建设标准和管理要求,以确保医疗环境的安全和卫生。
此外,卫生执行标准GB15979还对卫生管理和卫生服务提出了具体要求。
在
卫生管理方面,标准要求各级卫生机构必须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包括卫生档案管理、医疗废物处理、感染控制等方面,以确保卫生工作的有序进行。
在卫生服务方面,标准要求卫生机构必须提供优质、安全的卫生服务,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总之,卫生执行标准GB15979是我国卫生行业的重要标准,对于规范卫生行
业的生产、经营和服务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卫生机构和相关部门应当严格遵守该标准的要求,加强对卫生工作的管理和监督,提高卫生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更好地了解和遵守卫生执行标准GB15979,推动
卫生行业的健康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 512—2016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Regulation for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 management of environmentalsurface in healthcare2016-12-27 发布2017-06-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 1.1 —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 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煤炭总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山东省立医院、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北京宣武医院、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医院、浙江省医疗质量控制评价办公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倪晓平、武迎宏、陆群、胡必杰、巩玉秀、任淑华、钟秀玲、林蓉、李卫光、刘丁、索瑶、王力红、胡国庆、徐虹、林春桥、刘亚涛、谷继荣、高晓东、王惠琴、孙建生、胡斌春、蔡虻、邵文博、王巧燕。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疗机构建筑物内部表面与医疗器械设备表面的清洁与消毒的管理要求、清洁与消毒原则、日常清洁与消毒、强化清洁与消毒、清洁工具复用处理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承担环境清洁服务的机构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1598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WS/T31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 S/ T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67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临床实验室安全准则WS/T251-2005前言本标准适用于从事临床检验工作的实验室,部分内容适用于同位素实验室。
本标准参照美国NCCLS同类标准GP17-A,并结合我国情况做适当修改提出。
本标准旨在规范临床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内容着重在实验室和工作人员安全的一般要求,防火、用电、化学危险物品、微生物的安全要求,以保证实验室的安全运作,将事故控制在最低限度。
为各级临床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提供依据。
本标准是“临床实验室技术管理规范”的一部分,“规范”分为6个部分,包括:(1)临床实验室安全”、(2)体外诊断用品标识、(3)临床实验室废物管理、(4)尿分析及尿样的收集、(5)临床检验用血样的采集、和(6)检验样品的处理,共10项。
本标准为第一次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健、莫培生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负责解释临床实验室安全准则1 工作人员和实验室安全的一般要求1.1 吸烟实验室工作区内绝对禁止吸烟。
*点燃的香烟是易燃液体的潜在火种;*香烟、雪茄或烟斗都是传染细菌和接触毒物的途径。
1.2 食物、饮料及其它实验工作区内不得有食物、饮料及存在“手-口”接触可能的其它物质。
实验室工作区内的冰箱禁止存放食物。
专用存放食物的冰箱应放置在允许进食、喝水的休息区内。
实验室应制定禁止在同一个冰箱内存放食物和标本的专项制度。
1.3 化妆品实验工作区内禁止使用化妆品进行化妆,但允许并建议经常洗手的实验人员使用护手霜。
1.4 眼睛和面部的防护处理腐蚀性或毒性物质时,须使用安全镜、面罩或其它保护眼睛和面部的防护用品。
工作人员在实验室的危险区内不要佩戴隐形眼镜,除非同时使用护目镜或面罩。
使用、处理能够通过粘膜和皮肤感染的试剂,或有可能发生试剂溅溢的情况时,必须佩带护目镜、面罩或面具式呼吸器。
1.5 服装和个人防护装备除要求符合实验室工作需要的着装外,工作服应干净、整洁。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310.2—2016代替WS310.2—2009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Centralsterilesupplydepartment(CSSD)—Part2:Standard for operating procedure of cleaning, disinfection and sterilization2016-12-27发布2017-06-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目次前言 III1范围 I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基本要求 25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操作流程 3附录A(规范性附录)CSSD人员防护及着装要求 8附录B(规范性附录)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操作方法 9附录C(规范性附录)酸性氧化电位水应用指标与方法 11附录D(规范性附录)硬质容器的使用与操作要求 13前言本部分5.5.1、5.5.2、5.5.3、5.7.5、5.7.7、5.7.8、5.8.1.4、5.8.1.8b)2)、5.8.1.8b)5)、5.9.5a)、5.9.5c)为推荐性条款,其余为强制性条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本标准。
WS310《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是从诊疗器械相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角度,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操作、监测予以规范的标准,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第1部分:管理规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本部分为WS310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WS310.2—2009。
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在适用范围中,删除了“暂未实行消毒供应工作集中管理的医院,其手术部(室)的消毒供应工作应执行本标准”和“已采取污水集中处理的其他医疗机构可参照使用”的要求;——调整了术语,植入物从本标准调整至WS310.1;A0值和管腔器械从WS310.3调整至本标准;增加了3.14湿包和3.15精密器械的定义;——删除了第6章“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处理流程”,改为“应遵循WS/T367的规定进行处理”(见4.1);——增加了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物的交接、运送及包装、清洗方法、使用后清洗消毒等要求(见47);——增加了精密器械保护措施、使用后的处理的要求(见5.1.1、5.1.2);——增加了湿热消毒用水的要求(见5.4.2);调整了湿热消毒的温度与时间(见5.4.3);——增加了管腔器械内残留水迹的干燥处理方法(见5.5.3);——修改了压力蒸汽灭菌器压力参数范围(见5.8.1.6);——删除了干热灭菌、环氧乙烷灭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低温甲醛蒸气灭菌程序、参数及注意事项的具体要求,改为符合WS/T367的规定,并应遵循生产厂家使用说明书;——调整了灭菌物品储存架或柜放置要求(见5.9.2);——增加了植入物放行要求(见5.10.2);——增加了管腔器械内腔清洗的要求(见附录B的B.1);——细化了清洗消毒器设备运行前准备、检查、装载、设备操作运行和注意事项(见附录B的B.3);——增加了规范性附录硬质容器的使用与操作要求(见附录D);——调整了附录D压力蒸汽灭菌器蒸汽和水质量到WS31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救护车一、介绍救护车是卫生行业中非常重要的设备,它们是医院到现场,现场到医院的重要桥梁。
救护车包含了有关清晰,标准化设置的很多元素,例如车辆,设备及技能等等。
卫生行业对救护车有明确的规定和标准,这些规定和标准是确保救护车能够更好的执行其任务,确保患者获得最大限度的生命抢救的关键因素。
二、救护车的种类1、基本救护车基本救护车是指具有一定医疗仪器、设备和药品,以及必备的医务人员的救护车辆。
2、危急救护车危急救护车是指在紧急情况下需要实施抢救的患者,在医疗仪器设备和药品上有更高的要求。
3、转运救护车转运救护车是指将患者从医院转移到另一个医疗机构或送往家中康复时使用的救护车。
三、救护车的要素1、设备救护车必须配有必要的医疗设备,如心电图机、呼吸机、吸氧机、体温计、心跳监测器等。
此外,救护车还应该配备相应的药品和消毒设备。
2、车辆救护车必须满足车辆品质和技术配置的标准,例如避震性能,安全性标准、紧急制动系统、悬挂系统的稳定性等等。
3、人员救护车必须有熟练的医疗工作者和相关人员,他们需要具备医学知识、紧急救护技能以及安全驾驶技术等各方面的能力。
四、救护车的标准1、安全标准在驾驶救护车的时候,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按照安全操作程序进行开车,保证行车安全并保护乘客。
2、卫生标准可复用的设备和物品必须在每次使用后得到彻底的消毒,并且救护车应该保持干净无尘的状态,以确保患者不会感染其他细菌和病毒。
3、质量标准救护车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各个关键部件必须满足强制性的规范之后才能上路。
五、结论救护车在卫生行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为了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抢救效果,相关机构应该增加对救护车相关标准设置和执行力度,通过严格的质检和操作规范,最大限度的保障救护车的性能质量,进一步保障患者的安全和生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 512—2016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Regulation for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 management of environmentalsurface in healthcare2017-06-01 实施2016-12-27 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 1.1—20RR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煤炭总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山东省立医院、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北京宣武医院、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医院、浙江省医疗质量控制评价办公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倪晓平、武迎宏、陆群、胡必杰、巩玉秀、任淑华、钟秀玲、林蓉、李卫光、刘丁、索瑶、王力红、胡国庆、徐虹、林春桥、刘亚涛、谷继荣、高晓东、王惠琴、孙建生、胡斌春、蔡虻、邵文博、王巧燕。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疗机构建筑物内部表面与医疗器械设备表面的清洁与消毒的管理要求、清洁与消毒原则、日常清洁与消毒、强化清洁与消毒、清洁工具复用处理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承担环境清洁服务的机构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598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WS/T 311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WS/T313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WS/T 367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一、编制目的近年来,我国消防安全形势依然严峻,重特大火灾仍时有发生,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医疗机构为人员密集场所,且多数人员为老人、儿童、妇女、病患等弱势人群,一旦发生火灾事故,人员疏散逃生困难,容易造成较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
医疗机构面临着较高的火灾风险。
为规范医疗机构的消防安全管理,遏制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的发生,提高医疗机构的火灾预防能力,减少其火灾及其危害,卫生部医疗机构管理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制定《医疗机构消防基本标准》,用以规范和引导医疗机构的消防安全管理。
二、编制过程2007年7月,成立了以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为主,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天津市公安消防总队、天津市人民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深圳市众安康后勤服务有限公司等单位有关同志参加的标准编制组,着手开展标准的编写工作;12月上旬,编制组在收集、整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标准讨论稿;2008年2月上旬在编制组工作会议上,对讨论稿进行了研讨并修改形成了征求意见初稿;随后,编制组经过对天津市人民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等医院的调查研究,于6月初进一步修改形成了征求意见稿。
2008年7月初,编制组将征求意见稿发至有关专家、医疗机构、消防监督部门等70余个单位和个人,广泛地征求意见,共收到反馈意见24份,其中医疗机构13份,消防监督部门11份。
8月初,编制组汇总、研究各地的意见,修改形成了《医疗机构消防基本标准》(送审稿初稿)。
随后,卫生部医疗机构管理标准委员会对送审稿初稿进行了预审,共有26位委员提交了预审意见。
2008年10月11日,卫生部医疗机构管理标委会对标准送审稿进行会议审查,与会委员和代表一致同意通过标准的送审稿,并提出了部分修改建议。
编制组根据建议修改后形成了标准报批稿。
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对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医疗机构重特大火灾案例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从中总结出一些普遍性问题和导致重特大火灾的主要原因;收集了江苏省公安消防总队、天津部分医院有关医疗机构的消防安全管理标准、规定,进行了分析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