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 格式:pptx
- 大小:320.43 KB
- 文档页数:10
静脉留置针罕有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1. 穿刺部位沾染在进行静脉穿刺时,操纵技巧不闇练.未严厉遵照无菌操纵技巧.病人机体抵抗力极端低下.留置时光过长等原因,轻易引起穿刺部位沾染.是以护理人员应闇练控制静脉留置针的操纵技巧,在进行穿刺时,严厉遵照无菌操纵技巧,严厉按护理通例进行护理.2 .皮下血肿预备进行穿刺的血管选择不当.穿刺及置管操纵不闇练.技能控制不好.步步为营.动作不稳等,往往轻易使留置针穿破血管壁而形成皮下血肿.是以,护理人员在进行操纵前,应卖力选择弹性好.走向直.清楚的血管,防止在关节部位和静脉窦的部位进行操纵,应闇练控制穿刺技巧,穿刺时动作应轻盈.稳.准.根据不合的血管情形,掌控好进针角度,进步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有用防止或削减皮下血肿的产生.3. 液体渗漏血管选择不当.进针角渡过小.固定不牢.患者躁动不安.外衣管未完整送入血管内或套管与血管壁接触面积太大等原因均可导致液体渗漏.轻者消失局部肿胀.痛苦悲伤等刺激症状,重者可引起组织坏逝世.为防止液体渗漏,护理人员除增强根本功练习外,应妥当固定导管,嘱患者防止留置针肢体过度运动,须要时可恰当束缚肢体,同时留意穿刺部位上方衣物勿过紧,并增强对穿刺部位的不雅察及护理,对能下床运动的患者,应防止鄙人肢进行穿刺.4 .导管堵塞造成导管堵塞的原因较为庞杂,平日与静脉养分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完整,封管液种类.用量以及推注速度选择不当,患者的凝血机制平常等有关.是以,在静脉高养分输液后应完整冲洗管道,每次输液完毕应准确封管,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形,选择适合的封管液及用量,并留意推注速度不成过快.输液进程中增强巡查,留意呵护有留置针的肢体,尽量防止肢体下垂,以防导管堵塞.5. 静脉炎静脉炎按原因不合分为化学性和沾染性两种,其罕有症状为穿刺部位血管红.肿.热.痛,触诊时静脉如绳子般硬.滚.滑.无弹性,轻微者局部针眼处可挤出脓性排泄物,并可伴随发烧等全身症状.护理人员严厉遵照无菌操纵原则;长期输液病人,选择静脉尽量从血管远端开端,力争一次穿刺成功,输注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运用,点滴速度应慢,前后运用心理盐水冲管,以削减静脉炎的产生;同时要有筹划地改换输液部位,以呵护血管.6. 静脉血栓形成静脉血栓多见血流迟缓的静脉内.据报导,久病卧床患者产生鄙人肢静脉的血栓比上肢静脉血栓多3倍.别的,重复多次在统一部位运用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导致血管壁毁伤,也是血栓形成的促发身分.为防止静脉血栓形成,穿刺时尽可能首选上肢粗静脉,并留意呵护血管,防止在统一部位重复穿刺.对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尽量防止鄙人肢远端运用静脉留置针,且留置时光不克不及过长.。
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及处理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实用】医疗技术资料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及处理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静脉留置针又称静脉套管针。
核心的组成部件包括可以留置在血管内的柔软的导管或套管,以及不锈钢的穿刺引导针芯。
留置针分为开放式和密闭式,开放式分为普通型和安全型(防针刺伤型),密闭式分为普通型和安全型(防针刺伤型)。
适用于间歇性、连续性或每日静脉输液治疗,静脉留置针的使用能够保护患者血管,减少患者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因而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广泛应用。
【并发症】静脉炎【发生原因】1.无菌操作不严格。
2.留置针型号与静脉直径不适合,留置时间过长。
3.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液。
4.输液速度过快,输入液体微粒,长时间同部位输液或同一根血管反复多次穿刺。
5.血管弹性差、脆性大,长期输液患者。
【临床表现】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局部肿胀,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预防及处理】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静脉留置针必须一次性使用。
2.选择粗直、弹性好的静脉,位置便于牢固,躲开枢纽、静脉瓣等部位。
3.提高穿刺成功率,进针速度与角度要适当,避免损伤静脉内膜。
4.标准输液操作进程,削减微粒净化液体所致的静脉炎。
5.输注刺激性强的药物前后应用心理盐水冲管,削减对血管的刺激。
6.严格控制留置工夫,成人一般为72~96h更换。
7.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者应加强营养,增强血管的修复能力和抗炎能力。
8.留置针留置期间,指导患者不宜过度活动穿刺侧肢体。
9.立即拔出留置针,嘱患者举高患肢,增进静脉回流缓解症状。
10.局部应用硫酸镁湿敷、胶原液体赛肤润、喜疗妥软膏涂抹,胶原敷料安普贴药海无涯学无止境专注医学领域【实用】医疗技术资料外用。
【并发症】液体渗漏【发生原因】1.与药物酸碱度、渗透压、浓度、毒性及Ⅰ型反常反应有关。
2.药液中不溶性微粒的危害,液体输入量、温度、速度、工夫、压力与静脉管径及舒缩状况是否符合,留置针对血管的刺激,拔针对血管壁的损伤。
浅静脉留置针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一)导管堵塞
处理流程:发现导管堵塞→查找堵塞原因→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可用注射器回抽,严禁将凝固的血块推进血管内,如上述处理后通畅继续输液;如不通畅拔除重注)→安抚患者及家属。
(二)皮下血肿
处理流程:出现皮下血肿→立即拔针→用静脉贴覆盖穿刺口,拇指按压,增加按压面积→安抚患者→若血肿过大→报告医生、护士长→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24小时内局部冷敷,24小时后50%硫酸镁湿热敷)→更换注射部位→做好床旁交接班。
(三)液体渗漏
处理流程:出现药液外渗→立即停止输液→局部按压→安抚患者→更换注射部位→另选血管重新穿刺(如系化疗药物、血管收缩药等特殊药物应报告医生、护士长)→根据渗出药液的性质,遵医嘱处理→密切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并记录→做好床旁交接班→科室讨论分析→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四)静脉炎
处理流程;出现静脉炎症状→立即拔除患处留置针→更换输液部位→报告医生、护士长→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如患肢抬高20~30°,制动;局部用50%硫酸镁湿热敷;2%利多卡因湿敷;芒硝或马铃薯片外敷;如全身感染症状,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安抚患者及家属→严密观察病情并记录→做好床旁交接班。
(五)穿刺部位皮肤感染
处理流程:穿刺部位出现感染症状→立即拔除患处留置针→安抚患者及家属→更换注射部位→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局部涂消炎药或药膏)→严密观察病情并记录。
静脉留置针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一)静脉炎预防: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消毒液充分待干。
2、选择粗直、弹性好的静脉,位置便于固定,力争一次穿刺成功。
3、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管,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4、留置针留置期间,指导患者穿刺部位肢体不宜过度活动。
5、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应加强营养,增强机体对血管壁创伤的修复能力和对局部抗炎能力。
处理:1、立即给予拔管,嘱患者抬高患肢,以促进静脉回流缓解症状。
2、在肿胀部位用50%硫酸镁湿热敷30min次,2次/d。
3、根据情况酌情使用水胶体敷料或五黄油、如意金黄散等药物外敷,必要时行超短波理疗。
(二)药物渗出或外渗预防:1、选择合适的输液部位,妥善固定导管。
2、嘱患者避免留置针穿刺侧肢体过度活动,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
3、注意穿刺部位上方衣服勿过紧。
4、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
5、腐蚀性药物应避免使用外周留置针输液。
处理:1、应立即停止在原部位输液,边回抽边拔管,抬高患肢,及时通知医师,给予对症处理。
2、观察渗出或外渗区域的皮肤颜色、温度、感觉等变化及关节活动和患肢远端血运情况并记录,上报血管通路小组。
3、酌情给予冷、热敷,根据药物性质使用拮抗剂做局部封闭后给予五黄油、如意金黄散等药物外敷。
(三)皮下血肿预防:处理:1、穿刺点上方按压。
2、可行冷敷或热敷,每日1-2次。
(四)导管堵塞预防:1、在静脉输液前后采样脉冲式方法冲洗管道,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
2、在输血或输注静脉高营养液体之后应彻底冲洗导管。
3、采取正压封管,即边推注封管液边夹紧留置针塑料管上的夹子,夹子尽量夹在塑料管的近心端。
处理:1、导管堵塞时,应分析堵塞原因,不应强行推注生理盐水。
2、确认堵塞时,导管应立即拔除。
(五)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预防:1、在静脉输液前后采样脉冲式方法冲洗管道,正确封管。
2、穿刺时尽可能首选上肢粗、直静脉,并注意保护血管,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且留置时间不宜过长。
静脉留置针操作的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1.留置针穿刺部位局部血管损伤,留置针固定不牢。
2.输液速度过快或输液压力过高。
3.留置针套管损伤或连接处松动。
二)临床表现液体从穿刺部位渗出,局部皮肤湿润,可引起皮肤瘙痒、红肿等。
三)预防和处理1.留置针固定要牢固,避免移位。
2.输液速度要适中,避免输液压力过高。
3.注意留置针套管的损伤和连接处的松动,避免渗漏。
4.对于已经发生液体渗漏的情况,及时更换留置针,进行局部处理和护理。
四、留置时间过长一)原因1.医生未及时更换留置针。
2.病人病情复杂,需要长时间留置针。
3.病人自身条件限制,无法更换留置针。
二)临床表现留置针周围皮肤炎症反应,病人出现局部疼痛、红肿、渗液等症状。
三)预防和处理1.医生应根据病人情况及时更换留置针。
2.对于需要长期留置针的病人,应定期更换留置针,避免留置时间过长。
3.病人应注意留置针周围皮肤的清洁和护理,避免感染和炎症反应的发生。
4.对于留置时间过长的病人,应及时拔除留置针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和护理。
1.液体外渗是指在穿刺或输液过程中,由于针头刺破血管或针头滑出血管外,导致液体进入穿刺部位的血管外组织而引起。
此时,局部组织会出现肿胀、苍白、疼痛,输液也会受到影响。
如果药物有刺激性或毒性,还可能引起严重的组织坏死。
为了预防液体外渗,我们需要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经常检查输液管是否通畅。
同时,我们应该牢固固定针头,避免移动,嘱病人避免留置针肢体过度活动。
如果发生液体外渗,应立即停止输液,更换肢体和针头,重新穿刺。
抬高肢体以减轻水肿,局部热敷可促进静脉回流和渗出液的吸收,减轻疼痛和水肿。
2.皮下血肿是指穿刺及置管操作不熟练、操之过急、动作不稳等,使留置针穿破血管壁而形成的一种并发症。
此时,局部皮肤会出现淤血、肿胀等症状。
为了预防皮下血肿的发生,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穿刺技术,穿刺时动作应轻巧、稳、准。
依据不同的血管情况,把握好进针角度,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有效避免或减少皮下血肿的发生。
静脉穿刺留置针常见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一.静脉穿刺留置针并发症:
1.穿刺部位皮肤损伤
2.套管针脱落
3.静脉血栓
二.预防措施:
1.固定时尽量选用低敏感的贴膜,避免长时间保留留置针造成皮肤损伤,如有脱落及时更换,揭取贴膜时,动作要缓慢、轻柔,以防止表皮撕脱。
2.使用留置针输液,尽量使用肝素帽连接输液针头,并交叉固定;输液结束后及时封管并使用弹力绷带固定,以防滑脱。
3.输液过程中及时更换或添加药液,输液完成后及时封管;如需加压输液,应有专人守护。
4.静脉留置针一般保留72-96小时,如果发生留置针堵塞,应立即拔出留置针,不可以加压输液体。
三.处理措施:
1.如果发生皮肤局部损伤,应拔除套管针,更换输液部位;局部皮肤给予相应处理。
2.套管针发生滑脱,应立即使用无菌棉签按压穿刺点,并更换输液部位,妥善固定。
静脉留置针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试题1、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过长可能导致的并发症是? [单选题]A. 静脉炎B. 血栓形成(正确答案)C. 出血D. 感染2、静脉留置针留置部位应定期更换的原因是? [单选题]A. 避免感染(正确答案)B. 避免压迫神经C. 避免皮肤损伤D. 避免静脉损伤3、静脉留置针留置部位应定期更换的时间一般为? [单选题]A. 24小时B. 48小时C. 72小时(正确答案)D. 96小时4、静脉留置针留置部位应定期更换时,更换新针前应该先进行? [单选题]A. 擦拭皮肤B. 消毒皮肤(正确答案)C. 拔出旧针D. 注射抗生素5、静脉留置针进针时应避免的动作是? [单选题]A. 迅速插入B. 缓慢插入C. 旋转插入(正确答案)D. 抬高插入6、静脉留置针留置后应定期观察患者的哪些情况? [单选题]A. 皮肤颜色B. 针头位置C. 静脉通畅情况D. 以上都是(正确答案)7、静脉留置针留置后患者应避免做哪些运动? [单选题]A. 弯腰(正确答案)B. 抬高手臂C. 洗澡D. 喝水8、静脉留置针留置部位有红肿、疼痛,可能是哪种并发症? [单选题]A. 感染B. 静脉炎(正确答案)C. 血栓形成D. 静脉穿透9、静脉留置针留置后应定期更换时,应该先准备哪些物品? [单选题]A. 消毒纱布B. 新的留置针C. 消毒酒精D. 手套(正确答案)10、静脉留置针留置后应定期更换时,应该先进行哪些操作? [单选题]A. 擦拭皮肤B. 消毒皮肤(正确答案)C. 拔出旧针D. 注射抗生素11、静脉留置针留置部位需要固定,固定方法不正确可能导致的并发症是? [单选题]A. 静脉穿透(正确答案)B. 静脉炎C. 皮肤损伤D. 血栓形成12、静脉留置针留置部位固定时应避免使用哪种材料? [单选题]A. 胶布(正确答案)B. 纱布C. 胶带D. 绷带13、静脉留置针留置部位固定时应避免固定过紧,防止? [单选题]A. 静脉穿透B. 静脉炎C. 血栓形成(正确答案)D. 皮肤损伤14、静脉留置针留置后应遵守哪些原则来预防并发症? [单选题]A. 定期观察B. 定期更换C. 定期消毒D. 以上都是(正确答案)15、静脉留置针留置部位有疼痛、渗血,可能是哪种并发症? [单选题]A. 血栓形成B. 静脉穿透(正确答案)C. 静脉炎D. 感染16、静脉留置针留置部位应定期更换的目的是? [单选题]A. 避免感染(正确答案)B. 避免压迫神经C. 避免皮肤损伤D. 避免静脉损伤17、静脉留置针留置部位固定时应避免使用哪种固定方法? [单选题]A. 胶布(正确答案)B. 纱布C. 胶带D. 绷带18、静脉留置针留置部位固定时应避免固定过紧的原因是? [单选题]A. 防止感染B. 防止皮肤损伤(正确答案)C. 防止压迫神经D. 防止静脉损伤19、静脉留置针留置部位有红肿、发热,可能是哪种并发症? [单选题]A. 静脉穿透B. 感染C. 血栓形成D. 静脉炎(正确答案)20、静脉留置针留置部位应定期更换的时间间隔是多久? [单选题]A. 24-48小时B. 48-72小时C. 72-96小时(正确答案)D. 96-120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