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物理上册 活动:降落伞比赛教案 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活动:降落伞比赛教案 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活动:降落伞比赛教案 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活动:降落伞比赛教案 教科版

第3节活动:降落伞比赛

(两课时)

一、目标要求

1.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知道长度、时间与面积测量的基本原理。

2. 体验学生自主探究活动过程,领悟“控制变量”等科学研究方法。经历长度、时间与面积测量过程,体会物理测量的基本方法,会根据测量对象选择适当的仪器。

3. 通过经历探究过程,树立善于参与讨论与交流,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成果的意识。通过参与探究活动,培养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以及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的热情,以及通过科学探究解决生活实际中的物理问题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通知”,学生阅读过后,教师:同学们,高不高兴?生:高兴。师:想不想在比赛中获胜?生:想。师:为了在明天的比赛中获胜,现在我们一起来准备好不好?生:好!

二、引导研究:

1.材料的准备:

不论做什么事,我们都要先写好计划,为了明天的比赛,我们先应干什么?(制降落伞),想一想你打算用什么做材料?(让学生举手回答,如纸、布、塑料等,然后综合得出最好的),还要什么?绳子。

2.仪器的择:

①对降落伞还有什么要求?教师用手在通知书上指出。(20g)

20克究竟是多少?我们用什么来称?磅秤?杆秤?案秤?(让学生回答),为什么?(因为它们的分度值不同,应该选择分度值较小的天平秤),你们会使用天平吗?过一会儿大家一起研究研究。

②我们再看一看,还有什么要求?(指出3米)。

怎样测出高度是3米?需要什么仪器?(刻度尺)

③比赛是比什么?(时间长为胜),那么这又要什么仪器?(秒表)

3.天平的使用

我们准备了所需的器材,下面一步就是要会使用这些仪器了,上节课就布置了,要求同学们在图书室或上届初二学生的物理书上自己找一找有关天平使用的方法,你们找了吗?有谁会使用天平,请给同学们说一说。学生说后,教师再边演示边讲解。

4.秒表的使用

我们一开课就讲了怎样学好物理,请同学说一说?教师再复述一次,秒表如何使用,现在就要用上这一方法。我们先要猜一猜:上面一些按钮是干什么的,然后试一试。证明自己的所想是否正确。(让学生,讨论、试一试),然后让学生演示,教师综合。

5.我们即准备了所需的仪器,又会使用。现在我们应该考虑什么?(怎样让“降落伞”

在空中停留时间最长,哪些因素影响下降的速度?),这一问题、也需要自己猜想、实验,我想:由于时间和环境有限,现在大家自己想一想,课后再试一试,剩下的时间我们就一起来熟练一下天平、秒表的使用

三、比赛活动。

2017精编语文版八年级上册整册教案(75页)

巴东三峡1 教学执行时间2006年9月7日一、课程目标:1.准确认读课文下注词语,明白词句含义。 2.掌握排比、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 3.掌握文中所引的诗、谚语和典故,并理解其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二、教学策略:图片演示法、问答法、讨论法、点拨法。 三、重点难点:掌握寓学识、才力和情感于记叙之中的游记写作方法。 1.学习作者根据各个景物的特点而采用的不同的描写方法。 2.把握本篇游记内容翔实、情文并茂的写作特点. 教学活动 一、导入 1.师:长江从源头至人海口,全长6,300 余公里,是我国第一大河,三峡更是其中的盛景。三峡西起……(用幻灯片展示教师设计的“长江三峡简图”,指出各个旅游景点的方位) 2.组织课堂发言。 师: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请同学们根据搜集到的资料,描述一下自己心目中的三峡,然后我们再来阅读《巴东三峡》,看看与大家所描述的有何区别,又有何相似之处。 学生根据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讲述自己心目中的三峡。注意尽量进行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描述,如讲一些关于三峡的民间故事等。通过课堂讲述,建立对三峡的感性认识。 二、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1.要求学生朗读课文,划分段落,总结各部分大意。 2.抽学生发言。 3、小结。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总述三峡景观。 第二部分(3-9自然段)分别描写西陵峡、巫峡和瞿塘峡的景色。 第三部分(10自然段)写走完三峡后的心情。 4.总结出作者的游踪顺序。(见板书设计1) 三、字词积累 通过注音、释义、造句等检查学生对疑难字词(见板书设计2)的掌握情况。 板书设计 1.作者的游踪顺序(首先要搞清作者是由宜昌到重庆逆流游览三峡) 宜昌——西陵峡(黄猫峡、灯影峡[中有黄陵庙]、崆岭峡[中有牛肝马肺峡、崆岭滩]、米仓峡、香溪)——秭归、巴东——巫峡——瞿塘峡(白帝城、孙夫人庙、八阵图)——夔府的江岸 2.疑难字词 浣妆滟濒堆凝望玲珑险峻悬崖绝壁古褐苍苍 【课后体会】:本文游记单元第一课,最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把握游记特点,不宜提更高要求。要让学生反复阅读、体会作者行文之妙。作者是学者型作家,所以,本文最大特点就在其浓厚的文化氛围,教师在授课时一定要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而不要仅仅停留在文章大意的把握上。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3节活动降落伞比赛试题教科版.doc

2019-2020 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3节活动降落伞比赛试题 教科版 一、填空题 1.影响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的因素有许多,猜想可能与伞的、和伞绳的 有关。 2.在设计实验来检验时,先考察其中的一个因素对研究问题的影响,而保持其它所有因 素不变,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 3.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 1)dm=mm= ( 2) 45mm=m=dm= ( 3)μ m= m= km= nm μ m μ m ( 4) = mm= m= nm 4.给以下数据填上合适的单位 ( 1)某同学的身高是 16.5 ; ( 2)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5 ; ( 3)一支圆珠笔长约为14 ; ( 4)乒乓球的直径是 3.11 ; ( 5)物理课本的厚度为 9.5 ; ( 6)一只火柴盒的厚度约0.013 5.某同学实验室记录的四个数据:2.93cm , 2.92cm, 2.49cm ,2.94cm ,若他测得是同一 物体的长度,其中测量结果错误的是,测量出这个物体的长度是6.某人用力拉伸一皮尺来测某物体长度,则测得的长度比真实值 。 。(填偏大或偏 小)。 7.测量结果是由、和组成的。只写了数字不标明的记录是无用的。 8.亮亮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的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 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材料有关。于是他想通过实验来研究一下自己的猜测是 否正确。于是在实验室中实验,下表是他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控制条件琴弦的材料琴弦的长度 / 琴弦的横截面积 / A 钢20 0.3 B 钢20 0.7 C 尼龙丝30 0.5

D 铜40 0.5 E 尼龙丝40 0.5 ( 1)如果他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粗细的关系,则他应选用表中编号的琴弦。 ( 2)如果他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材料的关系,则他应选用表中编号的琴弦。 ( 3)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步骤:①分析归纳;②实验研究;③提出问题(或猜想) ④得出结论等。则亮亮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的合理顺序应该是。 二、选择题 1. 在每次活动中,首先要确定() A. 活动地点 B. 活动内容 C.活动的课题 D. 活动的结果 2. 面积的测量是我们生活和学习中离不开的一种测量,它属于一种() A. 直接测量 B. 间接测量 C. 控制变量法 D. 方格法 3. 关于误差的概念,下列几句话中正确的是() A.误差是实验中的错误 B.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认真细致地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C.误差是由于测量时不遵守测量规则引起的 D.错误是应该而且是可以避免的 4.测量物体长度时造成误差的原因有() A.刻度尺的刻度没贴近被测长度 B.刻度尺放得不正 C.读数时,视线跟刻度尺不垂直 D.刻度尺热胀冷缩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课桌的高度大约0.75m B. 我们每步行 2 步的距离大约是 1.5m C. 同学们的身高在 1.5-2.0 之间 D. 每层楼房的高度在 3 米左右 6. 用某刻度尺测得物体的长度为25.76dm,则此尺的分度值为() A. 1dm B.1cm C.1mm D.1m 7. 如图所示为测某种硬币直径的几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语文版) 1.巴东三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准确认读课文下注词语,明白词句含义。 2掌握排比、比喻与拟人等修辞手法。 3掌握文中所引得诗、谚语与典故,并理解其在文中所起得作用。 能力目标: 1理清文章脉络,掌握作者行文得时间与空间顺序。 2把握本文内容翔实,情文并茂得写作特点。 3学习作者根据各个景物得特点而采用得不同得描写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得感情,增强保护环境得自觉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简析 重点: 1学习作者根据各个景物得特点而采用得不同得描写方法 2把握本文内容翔实,情文并茂得写作特点。 难点: 掌握寓学识、才力与情感于记叙之中得游记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背诵李白得《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2、提问:①这首诗所写得地点在哪里? 3、作者简介 刘大杰,现代学者,作家,翻译家,1904----1977年,湖南岳阳人。1925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研究院,。回国后,历任安

徽大学教授、四川大学中文系主任、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大东书局编辑。新中国成立后,任复旦大学教授兼中文系代主任、全国文联常委、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委副主任。代表作《中国文学发展史》。还著有《魏晋人物思想论》、《红楼梦思想与人物》、《德国文学概论》等 4、三峡简介 长江三峡,我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四十佳旅游景观之首,就是长江上游最为雄伟壮观得峡谷,由西陵峡、巫峡、瞿塘峡组成。三峡跨湖北、重庆两省市,西起重庆白帝城,东至宜昌南津关,全长193公里,被游人誉为“山水画廊”。 这里两岸高峰夹峙,港面狭窄曲折,港内滩礁棋布,水流汹涌湍急。我们于七年级所学习得选自北魏郦道元所著我国古代地理名著《水经注》中得课文《三峡》,就就是对三峡雄奇风光得生动叙述。古诗有云: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就是云。意思就是说:见过汪洋大海得人,对别处得水就瞧不上眼了,除了巫山那五彩缤纷得彩云,相形之下别处得云彩就黯然失色了。由此可见巫山云彩景色之绝美。唐朝大诗人李白得著名诗篇《早发白帝城》,诗句也出色地描绘了船行三峡,瞬息千里得壮观景象。 现在得三峡,随着规模巨大得三峡工程得兴建,这里更成了世界知名得旅游热线。三峡旅游区优美风景众多,除了险峻得自然风光外,较著名得人文景观还有刘备托孤得白帝城、酆都鬼城、忠县石宝寨、云阳张飞庙,葛洲坝大坝工程等等。 二、朗读课文 下面,就让一位同学来朗读刘大杰得这篇游记《巴东三峡》,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刘大杰笔下得三峡就是怎样得一种美丽得风光,并请同学思考:三峡给了您怎样得一个印象? 学生交流,自由发言。 三、理清文章思路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1、根据课文内容分析文章结构 文章采用先总写后分写,以时间顺序。

1.3活动降落伞比赛

第三节活动:降落伞比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要求。 (2)进一步了解长度、时间与面积测量的基本原理。 2.过程与方法 (1)体验自主探究活动过程,领悟“控制变量”等科学研究方法。 (2)经历长度、时间与面积测量过程,体会物理测量的基本方法,会根据测量对象选择适当的仪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经历探究过程,树立善于参与讨论与交流,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成果的意识。 (2)通过参与探究活动,培养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以及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3)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的热情,以及通过科学探究解决生活实际中的物理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学习实验的一些基本技巧。 难点:用“控制变量”方法在实际中应用。 教学器材:自制降落伞、 教学过程 站在自己所在教师走廊,展示自己所制降落伞在空中停留时间。看哪个所制降落伞在空中停留时间最长? 科学探究的要素: 一、提出问题: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根据物理活动小组竞赛通知) 二、猜想与假设:(对话) 1.可能与降落伞的伞绳长有关? 2.可能与降落伞的形状有关? 3.可能与降落伞的面积有关? 4.可能与降落伞开始下落高度有关?(已控制高度) 5.可能与降落伞的总重量有关?(已控制质量) 三、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控制变量法。

1.选择器材、仪器:①不同伞绳长、不同面积、不同形状、不同总重量的降落伞; ②米尺、③秒表、④天平 2.操作步骤:根据控制变量的方法,多次实验,每次只改变一个影响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的因素,保持其它的因素不变。 四、进行实验、收集证据:正确选择、使用仪器,测量长度、时间和伞的面积。 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 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 实验数据记录 五、分析与论证(在老师指导下进行) 比较(1) (2)两组数据,可知在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伞的面积有关,伞的面积越大,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越长。——与面积有关 比较⑵和⑶两组数据可知:在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伞的形状无关。 比较(3)和(4)两组数据可知:在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伞的伞绳长无关。 结论: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伞的面积有关,而与伞的形状和伞绳的长度无关。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学科:;任课班级:;任课教师:;

2019年月日 1 消息二则 【导学目标】 1.学习读新闻的方法。了解不同新闻体裁的特点,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2.认真阅读课文,把握新闻的特点和结构。(重点) 3.能边读课文边揣摩作者的态度与倾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难点) 4.感受人民解放军的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课时计划】 2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教法指导: 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我研学”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我研学”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2.合作学习 (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我研学”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开阔了。翻开报纸,打开电视扑面而来的就是国内外各种刚刚发生的新闻报道。新闻便成了我们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可真是足不出户,尽知天下事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则新闻,它们高屋建瓴,大气磅礴,是新闻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出自一代伟人毛泽东之手。 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芜湖(wú) 摧枯拉朽(kū) 溃退(kuì) 荻港(dí)

最新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深刻认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努力培养和提高人的语文素质。积极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 的健康个性,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意识。语文不仅要让学 生学到了语文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思想水平、文化修养、 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 二、教材分析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为五个板块六个单元,这是从以往教材的 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教材编排有阅读、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名著导读、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几个模块。六个单元是指 根据文章的内容或体裁把入选课文分为六个单元。该教材有以下突出 特点:(1)立足学生实际(2)体现现代意识(3)弘扬人文精神(4)突出开放性(5)注重策略引导。 本册教材六个单元共有24篇课文,根据内容和体裁分为:一单元,新闻阅读;二单元,为人物传记;三单元,文言文单元;四单元, 散文;五单元,说明文单元;六单元,文言文单元。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贯穿整个新教材的始终。每个单元 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课外古诗词背诵课外古诗词背诵也是贯穿整个新教材始终的 一个板块,每册教材都有十首古诗词供学生背诵,在背诵中,领略传 统文化的魅力,感受诗词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体现了语文的

熏陶感染作用。 名著导读名著导读和课外古诗词一样,都是新教材的亮点,是 最能体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教学手段。 三、学情分析 学生大多爱学习,尊敬老师,积极动脑筋思考问题,但也有少数 学生语文基础较差,成绩仍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不能正确地理解所 阅读的文章内容,不敢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写文章词不达意,材料 成旧,抓不住要领,对语文学习兴趣不是十分浓厚。 四、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 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读 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养成 读书看报的习惯。了解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 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的音、形、义。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 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 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3、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 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

八年级物理上册 1.3 活动 降落伞比赛学案(新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1.3 活动降落伞比赛学案(新 版)教科版 1、3降落伞比赛 【教师寄语】 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帅否?否,滚去学习! 【学习目标】 目标明确,行为才有效! 1、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 2、知道科学探究最常用的方法控制变量法并能简单应用。 3、经历长度、时间与面积测量过程,体会物理测量的基本方法,会根据测量对象选择适当的仪器。 【重点难点】 劲往这里使!重点难点是了解实验探究的基本要素,学习实验的一些基本技巧。 【温馨提示】 相信它会为你的学习、探究带来帮助!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而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从而研究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

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它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广泛地运用在各种科学探索和科学实验研究之中。 【知识回顾】 防止知识遗忘,我能记得更牢! 1、时间的国际基本单位是_______,测量时间的仪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课堂探究】 亮出我的观点,秀出我的个性,展示我的风采! 1、提出问题:你认为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 2、猜想与假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①讨论:影响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长短的因素可能有好几个,那我们该怎样研究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研究方法称为___________法。②在本实验中需要测出的物理量有哪些?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分别要用到什么测量仪器?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③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1.3活动:降落伞比赛》教学设计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1.3活动:降落伞比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 (2)知道长度、时间与面积测量的基本原理。 2. 过程与方法 (1)体验自主探究活动过程,领悟“控制变量”等科学研究方法。 (2)经理长度、时间与面积测量过程,体会物理测量的基本方法,会根据测量对象选择适当的仪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经历探究过程,树立善于参与讨论与交流,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成果的意识。 (2)通过参与探究活动,培养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以及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3)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的热情,以及通过科学探究解决生活实际中的物理问题的兴趣。 【 教学重点 】 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领悟控制变量法。 【 教学难点 】 根据测量对象选择适当的仪器进行测量。 【 仪器材料 】 薄厚不同的塑料膜、粗细不同的绳子、总质量为 10克 的钩码、秒表、规格(量程、分度值)不同的刻度尺、 和 老师事先制作好的降落伞。 【 教学过程 】 (一)引入新课 一、通知降落伞比赛有关事项 播放视频:观看伞兵跳伞表演。 1、通知比赛 2、讲述比赛规则 同学阅读课本26页竞赛通知,了解比赛时对降落伞的各项要求。即: 1. 自制降落伞。 2. 悬挂物为 10g 的钩码。 3. 伞面和伞绳总质量不超过 20克 。 4. 降落伞从 三米 高出落下,在空中停留时间最长着为胜。 二、实验探究:降落伞在空中的滞留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

提出问题——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与那些因素有关? 分组讨论——分小组讨论交流,某一小组派代表回答讨论结果,其他小组补充:可能与伞的形状、面积、伞绳的长度、伞面与伞绳的总质量……有关。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的肯定。 实验设计——选择方法:控制变量法 猜想必须通过实验来验证,在猜想中影响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的因素很多,那么如何探究与某一个因素的关系呢?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探究以上我们的每一项猜想时如何利用控制变量法。 ——使用仪器的注意事项 1. 选择量程:不同的仪器有不同的量程和分读值实验时比去根据需要学则合适哦的测量工具。 判断:在刻度尺、米尺、和皮卷尺中选择什么测量绳长,选择什么测量降落伞离地面的高度? 2. 调节零点:测量仪器使用前一般要先调零,如不能调零,要记录初始数据,进行修正。 3. 测量:读数时要求眼睛正视刻度,记录数据要求实事求是读数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4. 归整:实验完毕要整理器材,放回原处。 提问:对于伞面积的测量正方形的怎么测?长方形的怎么测?圆形的怎么测?如果伞面形状极不过则怎样测它的面积呢? 简介巧妙测形状不规则的面积的方法(见课本18页)。 课下探索影响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的因素并制作出降落伞,活动课进行比赛。 三、课堂小结 通过讨论,我们了解了探究中测量的一些基本技能现在我们可以设计实验,探究降落伞的问题了。祝同学们探究出科学的结论,在比赛中获胜! 四、实践活动 上网查询降落伞的知识以及伞兵的生活。 【 教学反思 】 本节活动课最容易混乱,一定在课前布置好任务,并且要学生真正体验控制变量法,不能光凑热闹,比如说让学生分小组,老师给规定变量。这里需要指出:那个条件变化,其他条件不变,而不能说哪些条件一样。

教科版八年级1.3《第三节-活动:降落伞比赛》导学案设计

《第三节活动:降落伞比赛》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体验自主探究过程,领悟“控制变量”的科学研究方法。 2.积极参与探究过程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与他人合作。 二、定向导学,互动展示 聚焦目标一:学习“控制变量法” 1.材料的准备:不论做什么事,我们都要先写好计划,想一想你打算用什 么材料? 2.仪器的选择 3.提出问题: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 4.猜想与假设:(1)可能与伞的形状、面积、伞绳的长度有关;(2)可能与伞开始下降的高度有关;(3)可能与降落伞总重量有关。 时间与降落伞________有关, 降落伞________越大, 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越长。 比较2、3两组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降落伞________有关, 降落伞________越大, 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越短。 比较2、4两组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降落伞________无关。 比较4、5两组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降落伞________无关。 比较5、6两组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降落伞________有关, 降落伞________越大, 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越长。 结论:设计实验时,常用的方法是先考察其中一个因素对研究问题的影响,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这里说的变量就是那些影响问题的因素。

聚焦目标二:测量硬币的直径、硬币的周 长。 方法一(卡尺法):如图1所示,从刻度尺 上读出硬币的直径d=_________。根据公 式L=лd 求出硬币的周长L= ____________。 方法二(滚轮法):在纸面上画一直线,让 硬币从某个记号开始,在纸面沿直线滚动n周记下终点。测出线段长度s,先求出每周的周长L=s/n,再利用L=лd求出硬币的直径d=s/nл。 方法三(替换法):把硬币放在纸上,贴着边缘用笔画上一圈,再剪下对折,然后用刻度尺直接测量圆的d,即为硬币的直径。根据公式L=лd求出硬币的周长。 方法四(化曲为直法):拿一纸条紧贴着硬币边包几圈,用一大头针在纸条上扎穿一个孔,然后将纸条展开平放,用刻度尺测出相邻孔间的距离L,就是硬币的周长。根据公式d=L/л求出硬币的直径。 聚焦目标三:测量一页纸的厚度(以多测少法) 测量时取若干页纸(纸的页数要足够多,除去封面和封底),压紧后,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量出其总厚度L,然后将总厚度除以纸的页数n,求出每页纸的厚度l=L/n。 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以多测少法) 测量方法:如图所示,找一支圆铅笔,把细铜丝捋直,将金属丝在铅笔上 依次密绕适当的圈数n=30,用有毫米刻度的刻度尺量出这个线圈的长度L=_____ ,再将线圈长除以圈数所得的商就是金属丝的直径d=L/n=_____。 三、随堂检测 1.测量曲线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400张同样的白纸迭合压紧,用刻度尺测出厚度为30.0mm,每张白纸 的厚度等于____um。 3.只用一把刻度尺,采用什么方法可以测出一个伍分硬币的周长?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不规则形状面积的测量方法——方格法 不规则面积的测量要用到纸,具体方法如下: 在测量降落伞面积时,将降落伞放在方格纸上,并描下它的轮廓,数一下图形中包含的格数,不满一格时大于半格算一格,小于半格都不算,如图每格面积为1cm2,则图中降落伞的面积为_________cm2,如果方格纸上每格的面积不同,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方格面积较大的”或“方格面积较小的”),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物理降落伞比赛同步练习

第一章第3节活动:降落伞比赛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 影响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的因素有许多,猜想可能与伞的 、 和伞绳的 有关。 2. 在设计实验来检验时,先考察其中的一个因素对研究问题的影响,而保持其它所有因素不变,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 。 3. 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m 3 104.2 dm= mm= μm (2)45mm= m= dm= μm (3)3 105.2?μm= m= km= nm (4)km 6 104.8-?= mm= m= nm 4. 给以下数据填上合适的单位 (1)某同学的身高是16.5 ; (2)一张纸的厚度约为 75 ; (3)一支圆珠笔长约为14 ; (4)乒乓球的直径是3.11 ; (5)物理课本的厚度为9.5 ; (6)一只火柴盒的厚度约0.013 5. 某同学实验室记录的四个数据:2.93cm ,2.92cm ,2.49cm ,2.94cm ,若他测得是同一物体的长度,其中测量结果错误的是 ,测量出这个物体的长度是 。 6. 某人用力拉伸一皮尺来测某物体长度,则测得的长度比真实值 。(填偏大或偏小)。 7. 测量结果是由 、 和 组成的。只写了数字不标明 的记录是无用的。 8. 亮亮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的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材料有关。于是他想通过实验来研究一下自己的 )如果他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粗细的关系,则他应选用表中编号 的琴弦。(2)如果他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材料的关系,则他应选用表中编号 的琴弦。 (3)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步骤:①分析归纳;②实验研究;③提出问题(或猜想)④得出结论等。则亮亮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的合理顺序应该是 。 二、选择题 1. 在每次活动中,首先要确定( ) A. 活动地点 B. 活动内容 C. 活动的课题 D. 活动的结果 2. 面积的测量是我们生活和学习中离不开的一种测量,它属于一种( ) A. 直接测量 B. 间接测量 C. 控制变量法 D. 方格法 3. 关于误差的概念,下列几句话中正确的是( ) A. 误差是实验中的错误 B. 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认真细致地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全册精品教案

备课本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全册教案 班级______ 教师______ 日期______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师_______日期_______ 1、新闻两则 教学目标 1、掌握新闻常识; 2、了解解放战争概况; 3、能写作简单的新闻; 4、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新闻知识。难点: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教学思路:尝试既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又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 教学用时:3课时 教学类型:讲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本课目标 1、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2、掌握新闻常识,感受解放战争中我军的英勇气势,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二、教学过程 1、导入:以介绍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的背境导入。 2、课前热身: a、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溃.退()要塞.()阻遏.()锐不可当.() b、解释下列词语 业已:锐不可当. 3、合作探究: a、整体感知:介绍本课内容梗概。 b、四边互动: 互动1:阅读新闻要把握哪些要素? 明确阅读新闻要的“三五六”(即三个特点,结构的五个部分,记叙的六个要素)。互动2:朗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全班交流。 互动3:再读课文,划分结构层次并概括主要内容。 互动4:导语前面的电头起什么作用? 互动5:导语从哪几个方面总领了全文? 互动6:主体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来安排材料的?为什么要按这样的顺序来叙述?西路军与东路军是同时发起进攻作战的,为什么先说东路军,再说路军? 互动7:文中写西路军所遇到的敌情时说“和中所遇敌情一样”,请你用课文中的话说说中路军所遇的敌情。 互动8:作者对西路军的渡江情况作了哪两面方面的评论?详略是如何安排的,两方面的顺

八年级物理上册 活动:降落伞比赛教案 教科版

第3节活动:降落伞比赛 (两课时) 一、目标要求 1.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知道长度、时间与面积测量的基本原理。 2. 体验学生自主探究活动过程,领悟“控制变量”等科学研究方法。经历长度、时间与面积测量过程,体会物理测量的基本方法,会根据测量对象选择适当的仪器。 3. 通过经历探究过程,树立善于参与讨论与交流,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成果的意识。通过参与探究活动,培养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以及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的热情,以及通过科学探究解决生活实际中的物理问题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通知”,学生阅读过后,教师:同学们,高不高兴?生:高兴。师:想不想在比赛中获胜?生:想。师:为了在明天的比赛中获胜,现在我们一起来准备好不好?生:好! 二、引导研究: 1.材料的准备: 不论做什么事,我们都要先写好计划,为了明天的比赛,我们先应干什么?(制降落伞),想一想你打算用什么做材料?(让学生举手回答,如纸、布、塑料等,然后综合得出最好的),还要什么?绳子。 2.仪器的择: ①对降落伞还有什么要求?教师用手在通知书上指出。(20g) 20克究竟是多少?我们用什么来称?磅秤?杆秤?案秤?(让学生回答),为什么?(因为它们的分度值不同,应该选择分度值较小的天平秤),你们会使用天平吗?过一会儿大家一起研究研究。 ②我们再看一看,还有什么要求?(指出3米)。 怎样测出高度是3米?需要什么仪器?(刻度尺) ③比赛是比什么?(时间长为胜),那么这又要什么仪器?(秒表) 3.天平的使用 我们准备了所需的器材,下面一步就是要会使用这些仪器了,上节课就布置了,要求同学们在图书室或上届初二学生的物理书上自己找一找有关天平使用的方法,你们找了吗?有谁会使用天平,请给同学们说一说。学生说后,教师再边演示边讲解。 4.秒表的使用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纯WORD版,可以任意修改) 1消息二则 1.熟悉课文内容,了解渡江战役的规模和意义,感受作者体现在消息中的情感与立场。 2.了解消息的要素和结构,分析消息的特点。 3.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层次,体会本文语言准确、简洁及情感鲜明的特点。 第1课时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一、导入新课 1949年4月21日,中国大地上打响了一场战役,这场战役影响着整个中国的未来走向,关系着中国广大劳动人民能否战胜官僚、地主等资产阶级而获得翻身的幸福。这场战役是什么呢?它具体是怎样打响的?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一篇新闻来了解这场战役的动态。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了解渡江战役 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976),湖南湘潭人,字润之。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同时也是优秀的诗人与书法家。 渡江战役:1949年,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我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政府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人民解放军该日凌晨发起渡江战役。 文体链接:“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新闻泛指出现在电视、广播、报纸及网络等一切传媒上的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包括消息、通讯、特写、人物专访、调查报告、

新闻评论、社论、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即用概括叙述的方式和简明扼要的文字对国内外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社会典型事实所做的准确简短的报道。 目标导学二:根据新闻文体特点,把握文本内容 1.明确新闻要素: 新闻的五要素(五个W)是: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有的还加上How(如何),即“五个W加一个H”,成为新闻“六要素”。 练习:找出这则新闻的“五要素”。 明确:在这则新闻中,“五要素”分别是:何时:(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午夜到二十一日(不到二十四小时);何地:芜湖、安庆之间的长江水面上;何人:三十万人民解放军;何事: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何故:国民党反动政府拒签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坚决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2.明确新闻基本结构: 新闻中最常用的文体是消息,即狭义的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标题:是消息的眼睛,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副题。引题: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代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正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做内容提要。 导语:一般指新闻开头(即“电头”)后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文字,它扼要地揭示了新闻的核心内容。 主体:是消息的主干部分,紧接导语之后,对导语做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所概括的内容,表现全篇消息的主题思想。 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写新闻有时要交代背景,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起到衬托、深化主题的作用。 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新闻的结尾有小结式、启发式、号召式、分析式、展望式等等。背景和结语有时也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3.练习:阅读课文,找出它的导语、主体和结语。 明确: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主体: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

1.3活动:降落伞比赛课时教案

承德县第四中学物理学科课时教案 签批领导:签批日期:年月日使用日期:年月日

实验次数 降 落伞绳 长 降落 伞的形状 降 落伞的 面积 降 落伞的 高度 降落 伞的总质 量 降落伞在 空中滞留的时 间 1 2 3 4 5 6 四、分析论证 根据你的实验结果,你认为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长短与什么因素有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 示质 疑下下面是某小组同学进行降落伞比赛所记录的实验数据,请你帮他们完成实验 后的分析与论证。 实验次数 降 落伞绳 长 降落 伞的形状 降 落伞的 面积 降 落伞的 高度 降落 伞的总质 量 降落伞在 空中滞留的时间 11m圆形3m20g 21m圆形 1 m2 3m20g 31m圆形1 m2 3m30g 41m正方 形 1 m2 3m20g 5 1. 5m 正方 形 1 m2 3m20g 6正方 形 1 m2 6m20g 根据下表数据分析 1、比较1、2两组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降落伞_________有关,降落伞________越大,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越长。 2、比较2、3两组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降落伞_________有关,降落伞________越大,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越短。 3、比较2、4两组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降落伞____无关。

4、比较4、5两组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降落伞____无关。 5、比较5、6两组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降落伞_____有关, 降落伞___________越大,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越长。 6、设计实验时,常用的方法是先考察其中一个因素对研究问题的影响,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这种方法叫。这里说的就是那些影响问题的因素。 专项训练1、丽娜同学在观察小提琴、二胡等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想:在琴弦张紧程度相 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的高低还可能与琴弦的粗细、长短、弦的材料有关,于是丽娜找来了各种不同的琴弦,想通过实验进行探究,琴弦的编号和情况如下表: 控制条件编号琴弦的材料琴弦的长度 (cm) 琴弦的横截 积 (mm2) A钢30 B钢30 C尼龙丝40 D钢50 E尼龙丝50 (1) 丽娜同学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请你帮助她选用表中 编号为的琴弦。(只填字母代号) (2)她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粗细的关系,她选用表中编号为的琴弦。(只填字母代号) (3)在上述研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个因素与研究问题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 课堂小 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达标检测1.在每次探究活动中,首先要确定( ) A.活动地点 B.活动内容 C.活动的 D.活动的结果 2.面积的测量是我们生活和学习中离不开的一种测量,它属于一种() A.直接测量 B.间接测量 C.控制变量法 D.方格法 3.在铅球测试中,测量投掷铅球的距离应选用() A.三角板 B.米尺 C.300cm钢卷尺 D.15m皮尺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1消息二则 【导学目标】 1.学习读新闻的方法。了解不同新闻体裁的特点,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认真阅读课文,把握新闻的特点和结构。(重点) 3.能边读课文边揣摩作者的态度与倾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难点) 4.感受人民解放军的排山倒海、 所向披 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 神。 【课时计划】 2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教法指导: 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我研学”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我研学”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 (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我研学”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

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开阔了。翻开报纸,打开电视扑面而来的就是国内外各种刚刚发生的新闻报道。新闻便成了我们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可真是足不出户,尽知天下事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则新闻,它们高屋建瓴,大气磅礴,是新闻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出自一代伟人毛泽东之手。 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芜.湖(wú)摧枯.拉朽(kū)溃.退(kuì)荻.港(dí) 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溃退:因被打垮而后退。 经营:筹划、组织、管理。 摧枯拉朽:枯:指枯草,朽:指烂了的木头;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这里指解放军攻势凌厉,不可阻挡。 3.背景介绍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军队主力已被歼灭,但蒋介石仍不甘心失败,在美国的策划下,一面与共产党假和谈,一面部署江防,企图凭借长江天险阻止人民解放军南进,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反动政府最后拒绝在国内和平协议上签字。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22日2时,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报道了中路军万船齐发、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的战况。 4.文体知识 (1)新闻,又称消息。是用概括叙述的方式和简明扼要的文字对国内外最新发生的有社会价值的典型事实所作的准确简短的报道。 (2)新闻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高度概括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一般包括引标、主标、副标。 导语:是消息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主体:承接导语、揭示主体,对消息事实做具体的叙述与展开。 背景:指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话。依据内容需要,可有可无。 (3)新闻的特点:传播性、真实性、时效性。

语文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语文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常州市初中语文教育岳亚军名教师工作室申骞 一、单元教学目标: 1.能说出红军长征的光辉业绩和伟大意义,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精神。 2.能说出不同作品表现同一题材的不同特点,感受红军的高大形象及内心世界。 3.记忆、背诵、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句。 4.学会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写清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5.学做节目主持人,做到有信心,有口才,有连缀语,有服务意识。 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3课时 课本整体感知单元整体学习 1课时 七律长征 1课时 长征组歌两首 1课时 老山界 1课时 草 1课时 《长征》节选 2课时 写作 3课时 口语交际 1课时 单元小结 1课时 三、教学设计 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惊天动地的壮举,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本单元的课文,有的是诗歌,放声讴歌长征和红军战士的钢铁意志;有的是回忆录,真实的记述红军翻越“第一座难走的山”的过程;有的是小说,刻画了感人至深的人物形象;有的是电视剧本,逼真的再现长征途中的某一幅情景。读读这些课文,就如同走一走长征之路,会更加理解长征的伟大意义。 本单元真正的难点在于长征距离现在已隔多年,与现今学生的生活实际距离较远,学生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和意义较难体会。因此,在本单元教学的过程之中,应当注意运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对长征感同身受,以引起思想上的震撼。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回顾、总结与展望总结回顾 展望新学期 共同走进八年级语文课本

第2课时《七律长征》 学习目标: 1.通过朗读体会红军长征中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推敲关键字词的含义领悟其中饱含的感情 3.总结毛主席诗词的创作风格,学习写作中艺术的概括和夸张的手法课前学习: 了解长征的相关知识,复习《沁园春雪》,自我朗读《七律长征》课堂学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