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急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进展
- 格式:pptx
- 大小:1.33 MB
- 文档页数:44
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新进展摘要心力衰竭早期,药物治疗是关键,有助于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治疗心衰的药物主要有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β-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肼苯哒嗪和硝酸盐等。
关键词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新近展病理生理学改变机体出现一系列代偿适应性反应:交感系统活动增强;心室肥厚与扩张;肾素-血管紧张素与加压素(抗利尿激素)系统被激活,心房利钠肽、缓激肽等分泌增加。
早期可维持一定的排血量,但晚期可导致心脏负荷加重,加剧心功能不全。
心衰分期和治疗原则a期:有发生心衰的高危因素,但无器质性心脏病,也无心衰症状。
治疗的目的是控制心衰的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等,降低心衰危险。
高血压是心衰主要危险因素,糖尿病显著增加a期患者发展为心衰的可能性,影响心衰患者预后,因此要严格控制血糖。
调脂治疗可显著减少心衰的发生。
有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史、糖尿病或高血压合并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应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b期:有器质性心脏病,但无心衰症状。
治疗的目的是延缓左心室重构,预防心衰发生。
所有a期建议均使用于该期患者。
对于所有适应症的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和acei可降低梗死和死亡率。
c期:有器质性心脏病、既往或目前有心衰症状。
a期和b期患者的建议也适用于该期患者。
合理使用利尿剂是治疗c期心衰的基石;有液体潴留史的患者,应用利尿剂并限制钠盐摄入。
及早联合使用acei和β受体阻滞剂。
因不良反应不能耐受acei患者,arb 为有效替代物。
d期:需要特殊干预治疗的难治性心衰。
a、b、c期的所有措施;晚期患者的关注治疗;慢性正性肌力的药物等。
药物治疗进展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对于有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患者,arb在不耐受acei的症状性心衰患者可代替acei使用,以减少死亡和并发症。
arb和acei对慢性心衰死亡率和发病率降低似乎有类似的效果。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2019 年 第 6 卷第 91 期2019 Vol.6 No.9161尼可地尔在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急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杨丽花(石家庄明瀚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摘要】目的 尼可地尔是改善心肌供血的新型药物,而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心衰发作与心肌血供差密切相关,本实验旨在探究其在这类患者心衰的治疗使用过程中是否具有辅助成效。
方法 将108名出现急性心力衰竭症状的患者作为本次观察研究的对象,随机分组,实验组患者在检查、诊断后采用尼可地尔作为常规治疗方式的辅助,并持续观察、回访患者的康复情况,对照组患者同样需要严谨的进行检查、诊断工作,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实施治疗。
统计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并进行比较,从而对尼可地尔的临床治疗效果做出评价。
结论 尼可地尔作为新型药物能够在实际的临床治疗工作中对于具有急性心力衰竭的产生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尼可地尔;急性心力衰竭;应用;效果研究【中图分类号】R5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91.61.02急性心力衰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日渐成为危害民众生命的健康的重大威胁。
这就要求我们对于可能改善该疾病的尼可地尔药物做出更多地研究,提升该疾病的治疗水平。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文章选用医院内科治疗的108名患者,这些患者中男性50名,女性58名,平均年龄为53.6岁。
一系列常规检查、医生诊断表明这些患者存在急性心力衰竭的症状,随机分组后,两组患者在数据分析角度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患者在初次被送达医院时,医护人员应该尽快对患者进行检查与治疗工作,在整个过程中做到严谨、快速、准确,尽可能的降低患者的病痛,确定患者状况之后尽快制定合适的用药方案。
对于随机分配的实验组与对照组,在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实验组辅助尼可地尔采用治疗,对照组则按照传统治疗方案实施。
2019年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
Ⅲ寒冷无或有
Ⅳ寒冷有
六、急性心衰的治疗
(一)临床评估和处理流程(图3)
1.临床评估:对患者应根据上述检查方法以及病情变化作出临床评估,包括:基础心血管疾病;急性心衰发生的诱因;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分级,并估计预后;治疗的效果。
评估应多次和动态进行,以调整治疗方案,且应强调个体化治疗。
2.治疗目标:改善急性心衰症状,稳定血液动力学状态,维护重要脏器功能,避免急性心衰复发,改善远期预后。
a:适用于房颤患者伴快速心室率者、严重收缩功能不全者
图3急性心衰处理流程
(二)一般处理
1.体位:静息时明显呼吸困难者应半卧位或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降低心脏前负荷。
2.吸氧:适用于低氧血症和呼吸困难明显,尤其指端血氧饱和度
低氧血症的患者不应常规应用,这可能导致血管收缩和心输出量下降。
如需吸氧,应尽早采用,使患者Sa0,≥95%(伴COPD者Sa0,>90%)。
可采用不同方式:①鼻导管吸氧:低氧流量(1~2 L/min)开始,根据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调整氧流量。
②面罩吸氧:适用于伴呼吸性碱。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作者:王月平温慧华来源:《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年第13期[摘要]心力衰竭又称心衰,心力衰竭持续的时长、产生速度、严重度的不同又有慢性衰以及急性心衰之分。
当中的急性心衰往往是由骤然发生的较为严重的心肌损害、心律失常或者心脏负荷过重等因素造成的,导致正常状态下的心功能或在代偿期的心脏在突然产生衰竭或慢性心衰在短时间内恶化。
急性左心衰在临床中较为常发,以畸形肺水肿或心源性休克为主要表现。
慢性心衰的发展进程较长,通常情况下代偿性心脏扩大或肥厚以及很多的代偿机制参与其中。
急性与慢性心力衰竭均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工作生活质量水平,且该疾病复发率、残疾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且呈上升趋势,损害患者身心健康。
因此,寻求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来满足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需求、改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就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关键词]心力衰竭;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研究进展;致病机制[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19-0211-02心力衰竭不是单一的病症,而是一组综合症状。
心脏因为功能或者结构性异常造成心室充盈,对射血功能造成损害,已经满足不了正常组织的代谢要求,主要表现为肺循环和(或)体循环产生淤血,对器官、组织的血液灌注能力差。
心力衰竭的临床病症表现为呼吸障碍、正常活动困难以及体液潴留。
心力衰竭主要体现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全心衰竭,其中左心衰竭是由左心室代偿功能不全引起的,主要表现为肺循环淤血。
右心衰竭在肺源性心脏病和一些先天性心脏病中较为常发,主要特征为体循环淤血。
在左心出现衰竭后会相应的增高肺动脉压水平,从而加剧右心压力负荷量,产生右心衰竭,此时左心以及右心均出现衰竭。
并且,心肌炎、心肌病也会同时损害患者的左右心功能,造成全心心力衰竭。
当前,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在心力衰竭中有着较为广泛的使用,临床治疗效果较好。
《急性心力衰竭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要点一、定义急性心力衰竭(心衰)是指心衰症状和体征迅速发生或恶化。
急性左心衰是指急性发作或加重的左心功能异常所致的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造成急性心排血量骤降、肺循环压力突然升高、周围循环阻力增加,引起肺循环充血而出现急性肺淤血、肺水肿,以及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的心原性休克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二、病因及诱因新发心衰的常见病因为急性心肌坏死和/或损伤与急性血流动力学障碍。
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常有一个或多个诱因,如药物治疗缺乏依从性、严重心肌缺血、重症感染、严重的影响血流动力学的各种心律失常、肺栓塞以及肾功能损伤等。
三、诊断、病情评估与转诊(一)诊断1. 诊断流程:急性心衰的诊断流程见图1。
2. 临床表现: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不能平卧、端坐呼吸、烦躁不安、咳嗽并咳出粉红色泡沫痰等。
查体可发现心脏增大、舒张早期或中期奔马律、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两肺部干湿啰音、体循环淤血体征(颈静脉充盈、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下肢和骶部水肿、肝肿大、腹腔积液)。
急性肺水肿呼吸频率可达30~50次/min,心率快,心尖部常可闻及奔马律,两肺满布湿啰音和哮鸣音。
心原性休克表现为在血容量充足的情况下存在低血压(收缩压<90mmHg),伴有组织低灌注的表现[尿量<0.5ml·kg-1·h-1甚至无尿、皮肤苍白和发绀、四肢湿冷、意识障碍、血乳酸>2mmol/L、代谢性酸中毒(pH值<7.35)]。
3. 辅助检查:如有条件,所有患者均需急查心电图、X线胸片、利钠肽水平(BNP、NT-proBNP)、肌钙蛋白(cTn)、尿素氮、肌酐、电解质、血糖、全血细胞计数、肝功能。
排除急性心衰诊断采用的界值:BNP<100ng/L、NTproBNP<300ng/L,肾功能不全[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1·(1.73m2)-1]时采用NT-proBNP<1200ng/L。
诺欣妥——心衰治疗的划时代进展重庆合川人民应用曹优文心力衰竭(心衰)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最终结局,而且一直是心血管领域尚未被征服的“挑战”。
心力衰竭的治疗经历了从旨在改善短期血液动力学状态(强心、利尿、扩血管)转变为长期的修复性策略,也就是从洋地黄到神经内分泌抑制剂的重大变迁,从而实现了心力衰竭治疗较大获益。
现在认为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神经内分泌激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抑制神经内分泌激活是近20年来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重大进展,RAS抑制剂、交感神经抑制剂因此走进心力衰竭治疗的舞台中央。
ACEI、ARB、BB、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近几年无论是使用率,达标率都稳步增加,心力衰竭的预后也得到了极大改善。
但是,是不是心力衰竭就被我们攻克了呢?没有!实际上至从ACEI;BB;MRI后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心力衰竭的治疗遇到侄楛,没有发展和进展。
心力衰竭的治疗仍然需要进一步优化.那么,心力衰竭治疗怎么样优化呢?实际上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亟须转变理念好在ARNI的出现心力衰竭的诊治——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们今天就一同来回顾一下ARNI走过的历程2014 ESC发布PARADIGM-HF试验,在心力衰竭领域激起一层涟漪,研究中位随访27个月,提前终止试验。
结果显示:主要终点事件减少20%,心血管死亡减少20%,全因死亡减少16%,再住院率减少21%。
研究提示,诺欣妥降低心血管死亡和心力衰竭再住院显著优于ACEI。
PARADIGM-HF试验是心力衰竭治疗中重要的里程碑,诺欣妥双重阻断RAS和NPS降解所获得的惊喜促使2016,2017ESC\ACC 重新修订了心力衰竭治疗指南,对于2—3级心功能的慢性心力衰竭,如果能耐受ACEI,ARB,推荐使用ARNI替代,进一步降低心力衰竭再住院率预死亡率。
那么,急性心力衰竭血流动力学稳定后启动抗RASS治疗时,直接应用ARNI替代传统ACEI,ARB是否可以呢?2018AHA/ACC,发布了PIONEER-HF研究沙库巴曲缬沙坦对于ADHF住院患者,无论既往有无心衰病史,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后院内起始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8周可较依那普利进一步降低NT-proBNP水平(46%/25%)、减少心衰再住院率。
心力衰竭治疗新进展(完整版)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一类影响着全球2600多万患者的临床综合征,是多种疾病的终末阶段,是心血管疾病系统最难攻克的战斗堡垒之一。
关于其治疗,近年来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患者年病死率、再住院率仍居高不下,患病率仍在升高。
随着今年多个临床试验结果的公布及相关指南的颁布,心衰在药物及器械等治疗方面均有新的进展,现对其进行一一总结归纳。
一、药物相关治疗进展1.SGLT-2抑制剂在心衰患者中的应用2016年发布ESC急慢性心力衰竭诊治指南的心衰指南已经明确了恩格列净的地位与作用,此后新出现的研究成果进一步验证了SGLT-2抑制剂在心衰中的作用。
这其中的支撑试验如下几个。
EMPA-REG OUTCOME是一个多中心、随机、双盲的临床试验。
该研究结果表明,SGLT-2抑制剂恩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合并心衰的患者,可以明显降低该类患者的心血管事件,改善预后。
该研究共入组7020例患者,在基于指南指导的心衰治疗方案基础上每人服用10或25mg的恩格列净或安慰剂。
随访3年后,结果显示恩格列净明显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非致命性卒中及全因死亡率相关,同时也有一个心衰相关的住院率的明显降低。
不足之处在于,与对照组相比泌尿系感染率的增加。
CANVAS研究是应用SGLT-2抑制剂卡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风险患者的研究。
该研究有10142例患者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风险。
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卡格列净100或300mg或安慰剂,平均随访188周。
研究结果提示卡格列净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降低及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卒中率的降低密切相关。
同时也显示术心衰相关的住院率与卡格列净明显相关。
DECLARE TIMI-58 临床试验是基于达格列净进行的。
该研究结果提示,达格列净的应用降低了心衰和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住院率。
在其亚组分析结果中提示,达格列净还能降低糖尿病合并心梗患者的心血管死亡及心衰发生率。
急性心力衰竭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完整版)急性心力衰竭(心衰)是指心衰症状和体征迅速发生或恶化,其中急性左心衰和急性右心衰是两种不同的临床综合征。
急性心衰已成为年龄>65岁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其中15%~20%为新发心衰。
新发心衰的常见病因为急性心肌坏死和/或损伤,以及急性血液动力学障碍。
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常有一个或多个诱因,其中感染是促使心衰患者住院的主要诱因。
急性心衰的病理生理机制包括心肌损伤和坏死、血流动力学障碍、神经内分泌激活和心肾综合征。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具有及时识别急性心衰患者并转诊上级医院的能力,并在转诊过程中给予初始无创监测评估和基本治疗、生命支持。
对于以突发呼吸困难为主诉就诊的患者,应尽早确立诊断并开始初步治疗,以缩短治疗时间并尽早转诊。
XXX和NT-proBNP是急性心衰诊断的敏感指标,其水平与心衰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有关。
3)胸片:可以显示肺部水肿、肺淤血、肺炎、肺不张等情况,对急性心衰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
4)其他检查:如肌钙蛋白、尿素氮、肌酐、电解质、血糖、全血细胞计数、肝功能检查等均有助于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
3.治疗:急性心衰的治疗应该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和病因,包括药物治疗、支持性治疗、干预治疗等。
1)药物治疗:包括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正性肌力药、β受体阻滞剂等。
利尿剂是急性心衰治疗的基础,可以减轻肺水肿和体循环淤血,但应注意避免电解质紊乱。
血管扩张剂可以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减轻心脏负担,但应注意避免低血压。
正性肌力药可以增强心肌收缩力,但应注意避免心律失常。
β受体阻滞剂可以减轻心肌缺血和心肌损伤,但应注意避免低血压和心动过缓。
2)支持性治疗:包括氧疗、机械通气、体位引流、静脉输液等。
氧疗可以改善组织缺氧,但应注意避免氧中毒。
机械通气可以改善呼吸功能,但应注意避免气压伤和感染。
体位引流可以减轻肺水肿和胸腔积液,但应注意避免感染。
静脉输液可以纠正低血容量和电解质紊乱,但应注意避免过度液体负荷和心力衰竭加重。
心力衰竭诊治进展-396-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396-心力衰竭诊治进展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一)心衰的规范化治疗1、下述哪项不是心衰的特异体征()A、颈静脉压升高B、肝颈反流征C、脉压小[正确答案]D、第三心音(奔马律)E、心尖搏动向左侧移位2、下述哪项不是急性心衰的立即治疗目标()A、改善血流动力学和器官灌注B、识别病因和相关合并症[正确答案]C、重建氧合D、预防血栓栓塞E、减轻症状3、心衰的典型症状不包括()A、气促B、端坐呼吸C、踝部水肿D、心悸[正确答案]E、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4、急性心衰的诱发因素不包括()A、急性冠脉综合征B、快速性心律失常C、血压过低[正确答案]D、缓慢性心律失常E、感染5、HFpEFC期的药物治疗推荐,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A、利用利尿剂以减轻容量超负荷引起的病症B、病症性HFpEF患者,如合并心绞痛或心肌缺血表现,且判定与HFpEF病症恶化相关,做冠脉血运重建C、利用β受体停滞剂、ACEI、ARB掌握血压D、常规利用硝酸酯类或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可以增加HfpEF患者的生机和生活质量[正确答案]E、利用ARB可能可以减少HfpEF患者的住院率6、HFrEF合并高血压的医治举荐利用的是()A、莫索尼定B、ACEI/ARB[正确答案]C、α受体停滞剂D、地尔硫卓E、XXX7、HFrEF合并稳定型心绞痛第一步应首选()A、β受体停滞剂[正确答案]B、伊伐布雷定C、硝酸酯类D、曲美他嗪E、地尔硫卓(二)终末期心衰的管理1、心衰合并利尿剂抵抗的处理,不正确的是()A、更换袢利尿剂,加用噻嗪类利尿剂或MRAB、静脉给药C、联合使用其他利尿剂或正性肌力药物D、心脏移植[正确答案]E、超滤2、最可靠的监测利尿剂效果和调解利尿剂剂量的目标是()A、每日尿量的变化B、每日体重的变化[正确答案]C、每日血压的变化D、血钠的变化E、血钾的变化3、终末期心衰不推荐使用的药物是()A、CCB[正确答案]B、利尿剂C、地高辛D、β受体阻滞剂E、醛固酮受体拮抗剂4、终末期心衰的临床特点不包括()A、心脏明显扩大、血压显著升高[正确答案]B、多器官损伤C、全身性消耗D、精神心理异常E、有器质性心脏病史5、()是被证实能降低心衰患者死亡率的第一类药物,一直被公认是治疗心衰的基石和首选药物A、β受体阻滞剂B、ACEI[正确答案]C、醛固酮受体拮抗剂D、利尿剂E、正性肌力药物6、终末期心衰的抗凝、抗血小板用药,不正确的是()A、有动脉粥样软化疾病如冠心病或MI后、糖尿病和脑卒中,可利用阿司匹林B、伴房颤患者需长期应用华法林或其他新型口服抗凝药物C、窦性心律患者推荐常规抗凝治疗[正确答案]D、住院卧床患者建议用小剂量低分子量肝素E、合并肝肾功能损害者,抗及抗血小板治疗应慎重7、下述哪类人群不属于终末期心衰的患者()A、因心衰须反复住院,且不能出院者B、须长期在家静脉用药者C、等待心脏移植者D、有结构性心脏病伴气短、乏力、运动耐量降落者[正确答案]E、利用心脏机械辅助装配者(三)中国扩张型心肌病诊断和治疗指南1、DCM失代偿性心衰超滤治疗的适应证是()A、低血压B、需要透析或血液滤过医治C、利尿剂抵制[正确答案]D、血肌酐≥3mg/dlE、合并全身性感染A、酒精性心肌病B、免疫性DCM[正确答案]C、围生期心肌病D、心动过速性心肌病E、特发性DCM3、所有没有禁忌证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均应积极使用()A、ACEI/ARB[正确答案]B、利尿剂C、β受体阻滞剂D、MRAE、α受体阻滞剂4、对无忌讳证、病情不乱且LVEF<45%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应主动利用()A、α受体阻滞剂B、β受体停滞剂[正确答案]C、地高辛D、利尿剂E、正性肌力药物5、()是控制快速心律失常和改善心肌重构的首选用药A、地高辛B、ACEI/ARBC、钙离子拮抗剂D、β受体阻滞剂[正确答案]E、利尿剂6、围生期心肌病禁用的药物是()A、利尿剂B、硝酸酯C、多巴胺D、洋地黄类药物E、ACEI/ARB[正确答案]7、DCM的防治目标不包孕()A、阻止基础病因介导心肌损害B、有效控制心衰和心律失常C、预防猝死和栓塞D、让扩张的心脏恢复正常大小[正确答案]E、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四)BNP和NT-proBNP1、BNP的生理功能不包括()A、扩张血管B、排水C、排钠[正确答案]D、抑制副交感神经E、抑制RAAS2、下述哪项不是解读BNP和NT-proBNP检测成效应斟酌的生齿学特征影响因素()A、肝功能[正确答案]B、肾功能C、性别D、年岁E、体重3、作为急诊项目,不管BNP还是NT-proBNP,检修科应在()内出成效A、半小时B、1小时C、1.5小时D、2小时[正确答案]E、3小时4、在慢性心衰的临床利用中,BNP/NT-proBNP用于()代价更高B、判断心衰预后C、排除心衰诊断[正确答案]D、心衰诊断的分层E、指导心衰治疗5、临床中研究发现BNP水平与()值呈正相关性,提示炎症可能促进了BNP分泌A、白细胞B、淋巴细胞C、C反应蛋白[正确答案]D、中性粒细胞E、血沉6、BNP/NT-proBNP升高不显著,可能的疾病为()A、肝硬化B、慢性稳定性心衰[正确答案]C、脑卒中D、冠心病E、肾功能衰竭。
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396-心力衰竭诊治进展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
(一)心衰的规范化治疗
1、下述哪项不是心衰的特异体征()
A、颈静脉压升高
B、肝颈反流征
C、脉压小[正确答案]
D、第三心音(奔马律)
E、心尖搏动向左侧移位
2、下述哪项不是急性心衰的立即治疗目标()
A、改善血流动力学和器官灌注
B、识别病因和相关合并症[正确答案]
C、重建氧合
D、预防血栓栓塞
E、减轻症状
3、心衰的典型症状不包括()
A、气促
B、端坐呼吸
C、踝部水肿
D、心悸[正确答案]
E、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
4、急性心衰的诱发因素不包括()
A、急性冠脉综合征
B、快速性心律失常
C、血压过低[正确答案]
D、缓慢性心律失常
E、感染
5、HFpEFC期的药物治疗推荐,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治疗心力衰竭的药品列表分类查看本药品列表被可按中成药和西药分类查看:治疗心力衰竭的中成药物列表治疗心力衰竭的西药列表治疗心力衰竭的药品列表5-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瑞德明)冠心病的长期治疗;心绞痈的预防;心肌梗死后持续心绞痈的治疗;与洋地黄和/或利尿剂联合应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三磷酸腺苜二钠片用于进行性肌萎缩、脑出血后遗症、心功能不全、心肌疾患及肝炎等的辅助治疗依那普利拉注射液适用于治疗急进型或高血压危象需迅速降压者及稳定型心力衰竭者,尤适用于处于昏迷状态及因各种原因不能口服给药的患者。
本品不降低脑血流,故亦适用于因血压下降可能使脑供血不足带来危险的患者。
单硝酸异山梨酯氯化钠注射液(丹佐)血管扩张药。
适用于心绞痈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欣康、开韦夫、格芬达、欣康(单硝酸异山梨酯))冠心病的长期治疗;心绞痈的预防;心肌梗死后持续心绞痈的治疗;与洋地黄和/或利尿剂联合应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欣康片、盘得高、艾复咛、伊索曼、欣泰、爱欣莫尔)冠心病的长期治疗、预防血管痉挛型和混合型心绞痈,也适用于心肌梗塞后的治疗及慢性心衰的长期治疗。
.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欣康、再佳、索尼特、依姆多)冠心病的长期治疗、预防血管痉挛型和混合型心绞痈,也适用于心肌梗死后的治疗及慢性心衰的长期治疗。
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异乐定、艾狄莫尼、业旭)用于预防心绞痈;心肌梗死后持续心绞痈及冠心病的治疗;与洋地黄或利尿剂联合应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卡培立肽(卡哌利汀)急性心功能衰竭(包括慢性心衰急性加重)卡托普利-竹林安特高血压,心力衰竭卡托普利注射液(开富林)(1)高血压急症。
(2)心力衰竭。
卡托普利片1 .高血压;2.心力衰竭。
卡托普利缓释片(凯宝压苧)1、高血压,可单独应用或与其他降压药合用2、心力衰竭,可单独应用或与强心利尿药合用。
去乙酰毛花菰临床适用于急性心力衰竭及心房颔动、扑动等。
急性左心衰竭临床路径一、急性左心衰竭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左心衰竭(ICD-10:I50.1)。
(二)诊断依据根据根据《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2018年)、《急性心力衰竭院前及院内早期管理建议》(ESC,2015年)、《急、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ESC,2016年)。
1.临床表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或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重者可出现低灌注症状如四肢湿冷、尿少、神志模糊、头晕。
2.体征:奔马律、肺部啰音(双侧)、外周水肿(双侧),重者脉压窄、低血压。
3.辅助检查:心力衰竭的生化标志物(如BNP或NT-ProBNP)升高,X线胸片可呈肺淤血或肺水肿表现,超声心动图可提示心脏扩大、心功能严重低下,心电图可出现严重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客观证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根据《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2018年)、《急性心力衰竭院前及院内早期管理建议》(ESC,2015年)、《急、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ESC,2016年)、《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2016年)。
1.一般治疗:半卧位或端坐位,必要时吸氧,无创监测包括血氧饱和度、血压、呼吸、尿量及持续心电监测,适当限制液体和钠的入量。
2.药物治疗:(1)应用利尿剂消除肺循环淤血和(或)体循环淤血症状和(或)体征,应用强效袢利尿剂。
(2)血管扩张剂的应用:对于收缩压>90mmHg,可静脉用血管扩张剂。
收缩压>110mmHg,可安全使用,90~110mmHg,密切观察下使用。
(3)正性肌力药物:如伴症状性低血压(≤85mmHg)或心输出量降低伴循环淤血患者可以考虑短期静脉内输入。
(4)血管收缩药物:应用了正性肌力药仍有心源性休克表现或合并显著低血压状态时可应用。
(5)阿片类药物:如吗啡可缓解焦虑和呼吸困难,急性肺水肿患者可谨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