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部编本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2.树之歌》
- 格式:pptx
- 大小:6.52 MB
- 文档页数:28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2单元识字2 树之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正确读写“杨树、壮、梧桐、枫树、松柏、木棉、桦树、耐寒、金桂、水杉、活化石、银杏”等词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掌握形声字的特点,提高识字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对树木的认识和了解。
二、教学内容1. 识字:杨树、壮、梧桐、枫树、松柏、木棉、桦树、耐寒、金桂、水杉、活化石、银杏2. 写字:杨、梧、枫、松、柏、棉、杉、化3.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树木的特点和美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正确读写词语。
2. 教学难点:掌握形声字的特点,提高识字能力;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树木的美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字卡2. 学具:田字格纸、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周围的树木,引出课题《树之歌》。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
(2)学生交流自主学习成果,分享识字方法。
3. 识字写字(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掌握形声字的特点。
(2)学生在田字格纸上练习写字,教师巡回指导。
4.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5. 理解课文(1)学生交流对课文中树木特点的理解。
(2)教师总结,引导学生感受树木的美好。
6. 总结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学生交流保护环境、爱护树木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树之歌》2. 生字:杨树、壮、梧桐、枫树、松柏、木棉、桦树、耐寒、金桂、水杉、活化石、银杏3. 写字:杨、梧、枫、松、柏、棉、杉、化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两遍。
2. 用“杨树、梧桐、枫树、松柏、木棉、桦树、金桂、水杉、银杏”等词语造句。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树之歌》,学生认识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提高了识字能力。
【精品】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树之歌》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评价及反思一、教学内容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识字2《树之歌》(自主学习)。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一首介绍树木特征的归类识字儿歌,描写了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和桂花树11种树木,表现了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
全文共四句话,分别从样子、颜色、习性、价值等方面概括出不同树木的特点。
在学习韵文中让学生认识杨树、榕树等树木并了解这些树木的不同特点,在识字教学中让学生发现并掌握识字规律。
全文注音配以插图,旨在借助拼音识字、朗读,借助插图认识事物。
三、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识字量,学会了常用的识字方法。
本文是一首归类识字儿歌,15个会认的生字中,其中8个生字与树木名称有关,而且都是形声字,因此我将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并掌握这种识字方法。
通过结合图文认字,联系生活识字等方法发现形声字的规律。
四、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运用归类识字法、换一换、加一加等方法正确认读15个生字。
2.能正确书写木字旁的生字,重点指导书写左右结构的生字。
3.通过接读、问读、拍手读等多种形式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1.学习本课生字。
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的规律自主识字。
2.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的识字规律并运用。
六、教学准备1.课文录音、PPT课件。
七、教学时间:1课时。
八、教学过程九、板书设计树之歌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枫树叶儿红松柏披绿装木棉喜暖桦树耐寒银杏、水杉活化石金桂满院香十、教学反思(设计特色)《树之歌》是部编本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首儿歌。
这一单元是本册的一个识字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识字学词。
本课要求认识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怎么才能在一节课内教会孩子们识记这么多生字呢?我仔细地研读了教材,发现本课的生字是有规律可循的,会认的生字中有8个都是与树木名称有关,而且都是形声字。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树之歌》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正确认读“杨、柳、枫、柏、松、木、桂、桐、金、银、苏、醒、宝、岛、站、稍”等15个生字。
1.2能正确书写“树、木、林、森、杨、柳、松、柏”等8个生字。
1.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树木的特点和美感。
1.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树木的兴趣。
2.2运用多种阅读形式,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
2.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关注环境保护。
3.2感受诗歌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认识15个生字,掌握8个生字的书写。
1.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树木的特点和美感。
1.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教学难点2.1理解“树之歌”的寓意。
2.2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出示树木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树木名称。
1.2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树木特点。
2.学习课文2.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纠正发音,理解生字词。
2.2学生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3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精讲课文3.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引导学生掌握书写方法。
3.2教师重点讲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美。
4.小组讨论4.1教师提出讨论问题:课文中的树木有哪些特点?你最喜欢哪一种树木?4.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5.2学生自选一种树木,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述其特点。
6.作业布置6.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所学课文,并讲述树木的特点。
6.2家长协助孩子完成生字词的书写练习。
四、教学反思1.优点1.1学生对树木的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树木。
1.2学生在朗读、背诵课文时,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
1.3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能够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看法。
欢迎下载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识字2《树之歌》课文原文及教案.
【篇一】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识字2《树之歌》课文原文
梧桐树叶像手掌。
枫树秋天叶儿红,
松柏四季披绿装。
木棉喜暖在南方,
桦树耐寒守北疆。
银杏水杉活化石。
金桂开花满院香。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编写。
【篇二】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识字2《树之歌》教案1
1.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字,会写“杨树、树叶”等8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语句。
教学重点:
精选文档感谢下载使用双击可编辑删除18。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2《树之歌》原文及教案【原文】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
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
银杏水杉活化石。
金桂开花满院香。
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编写。
【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字,会写“杨树、树叶”等8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语句。
教学重点:利用形声字特点学习8个带木字旁的生字,初步了解树木特点,朗读、背诵儿歌。
教学难点:认识15个生字,正确书写10个生字。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桐、枫、松、柏”5个字,会写“杨树、树叶、枫树、松柏”4个词语。
2.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杨树、榕树等树木的特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利用形声字特点学习带木字旁的生字。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杨、桐、枫、松、柏”5个生字。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导入在你家周围、小路旁或者公园里,你经常看到哪些树木?杨树、柳树、槐树、松树、柏树、梧桐树等。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在屋前院后栽种树木,人们和大树的感情十分亲密。
今天我们来学习的课文就和树有关,题目是《树之歌》。
二、初读儿歌,认识树木名称1.借助拼音朗读儿歌。
2.数一数一共几句话。
(4句)指名逐句朗读。
3.每句话介绍的分别是什么树木呢?请你一边读一边圈出树木名称。
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柏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一共11种树木,“松柏”指的是松树和柏树。
4.出示带拼音的词卡,开火车认读。
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去掉拼音,再次认读。
根据学情范读正音,注意“梧桐”连读第二声,“枫、松”后鼻音。
5.到书中插图去找一找这些树木,拿不准的问问旁边的小伙伴。
这11种树木是不是都能在图画中找到呢?帮助有问题的同学确认。
树之歌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各种树木的特点。
3.初步认识各种树木,有喜欢并爱护树木的意愿。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各种树木的特点。
3.初步认识各种树木,有喜欢并爱护树木的意愿。
一、板题、示标。
谜语导入,板书:树之歌过渡语:心中有目标,学习才高效,先来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投影显示)。
教师读学习目标,有信心完成学习目标的同学请举手,(好,请放下。
)为了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我们将进行三场比赛,先看第一场比赛。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比正确理解课文师:请大家看自学指导自学指导要求:自由读课文,3分钟后比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师:好,时间到,停。
我们来进行比赛。
教师过渡语:同学们读的真棒,通过刚才的比赛,想必大家对课文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二场比赛。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比正确理解课文过渡语:请大家看自学指导:自学指导要求: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边读课文边思考下列问题。
4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
课件出示思考题,师读:1.文中一共讲了多少种树?它们的名字是?2.这些树分别有什么特点?师:好,我们的比赛要开始了,先看第一个问题,学生回答问题,老师引导出示总结答案。
1.文中一共讲了多少种树?它们的名字是?课文讲了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树、桦树、银杏树、水杉、桂树这11种树。
2.这些树分别有什么特点?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银杏水杉活化石金桂开花满院香教师过渡语: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树木的习性和特点,接下来进行最后一场比赛。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比说一说请大家看自学指导:自学指导要求:说说你知道的树还有哪些?介绍自己知道的树。
2分钟后,比哪个小学生说的最精彩。
过渡句:同学们对植物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五、课堂小结:因为有了树木,我们的生活就有了快乐,风沙不再肆虐,泥土不会被冲走,空气更加清新!这就是它们的默默奉献精神。
(部编)二语上识字2树之歌【教案】第一篇:(部编)二语上识字 2树之歌【教案】识字2树之树教案教材分析这是一组和树木有关的归类识字,借助生动有趣的语言环境,以形声字教学为主体,体现识字教学的多样化。
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汉字特点,循序渐进地掌握形声字的造字规律,使学生在情境中识字,在画面中感知,在诵读中理解,在游戏活动中习得识字方法,从而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从喜欢汉字走向自主识字。
学习目标1.会认“梧、桐”等14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生字。
了解形声字构字特点,培养自主识字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背诵课文,能够感知儿歌的韵律美,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会认“梧、桐”等14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生字。
了解形声字构字特点,培养自主识字能力。
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预习生字,做字卡。
(学生)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激趣说话1.多媒体课件出示“杨树,榕树,梧桐,枫树,松柏,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10种植物的图片。
激趣谈话: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逛植物园?谁能主动担任导游一职,给大家介绍这些树读的名字吗?(学生读出名字,课件出示相应汉字,看字读词。
)2.结合图片,说话练习。
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它是什么树,有什么特点?“,说说图上的内容。
例如:杨树高大挺拔。
3.过渡:同学们,这些树朋友在和我们捉迷藏,它们藏在了一首儿歌里。
快来找一找,认识一下它们吧!(板书课题:树)二、初读儿歌,识记形声字1.教师范读儿歌,学生找一找儿歌中的树朋友。
学习“梧、桐、枫、松、柏、桦、杉、桂”8个生字。
(1)(课件出示木字旁的8个生字)学生自由读儿歌,圈画出树的名称,自己练习读两遍词语。
(2)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汉字的特点,发现规律。
(这些汉字都是木字旁,表示属于草本类,与植物有关。
这几个字都是形声字。
)2.组织学生展开识记生字游戏。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树之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树之歌》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第一个识字单元,是一首介绍树木特征的归类识字儿歌,描写了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和桂花树十一种树木,表现了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
这首儿歌常识性较强,同时洋溢着浓浓的情趣,语言平实,修辞恰当,所选树木具有代表性,贴近儿童生活。
如“梧桐树叶像手掌”“松柏四季披绿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树木特征与儿童生活相联系,写得通俗易懂。
文中插图与儿歌中的树木出现顺序不同,可引导学生发现插图与树木名称的对应关系,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是白桦、木棉、梧桐、榕树、水杉、银杏、金桂、柏树、枫树、松树、杨树。
图片直观展示了各种树木的特点,符合儿童图文学习的心理特征。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字,会写“杨树、树叶”等8个词语。
2.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谚语。
3.通过集中识字、联系生活识字等方法,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字,会写“杨树、树叶”等8个词语。
难点:学习并掌握集中识字、联系生活识字等方法。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拓展课题1.生字转盘游戏,复习同类生字。
2.创设情境:光头强看到同学们认识这么多字,很不服气。
他又带我们来到识字单元来考验同学们。
让我们一起走进《树之歌》。
3.板书课题,释题:学生齐读课题。
歌这个字左边是哥哥的哥,右边是欠,欠表示呼吸,我们写这个字一定不能少了欠。
出示课题《树之歌》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1.初读儿歌,认识树木名称。
闯第一关,熊大帮助大家一起来认读:(1)借助拼音朗读儿歌,把每个字音读准确。
(2)和同桌一起读一读。
2.课件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小组长组织学生读词,并纠错。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场景歌》笔记《树之歌》是一篇介绍树木的课文,通过简单的描述和形象的插图,向孩子们展示了各种常见的树木。
下面是《树之歌》的笔记:一、生字辨析本课共有10个生字,分别是:杨、壮、桐、柏、杜、枫、松、杉、桂、桦。
二、词语解释1. 杨树:一种常见的落叶乔木,树皮光滑,叶子互生,花朵呈簇状。
2. 壮丽:雄壮而美丽。
3. 桐树:一种常见的落叶乔木,叶子呈心形,花朵呈紫色或黄色。
4. 柏树:一种常绿乔木,叶子呈鳞状,花朵呈黄色或红色。
5. 杜鹃:一种常见的花卉,花朵呈红色或紫色,叶子呈椭圆形。
6. 枫树:一种常见的落叶乔木,叶子呈掌状,秋天时叶子会变成红色或黄色。
7. 松树:一种常绿乔木,叶子呈针状,花朵呈球形。
8. 杉树:一种常绿乔木,树皮光滑,叶子呈线形,花朵呈黄色或红色。
9. 桂花:一种常见的花卉,花朵呈黄色或橙色,香气扑鼻。
10. 白桦:一种常见的落叶乔木,树皮呈白色,叶子呈三角形。
三、课文解读本课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插图,向孩子们介绍了10种常见的树木。
每个生字都配有相应的插图,帮助孩子们理解词语的含义;同时,课文中还配有相应的实景照片,让孩子们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这些树木的特点。
四、重点难点1. 重点:掌握10个生字的音、形、义,能够正确书写;理解课文中各个树木的特点和分布情况。
2. 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造句或说话练习;了解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下树木的特殊意义和用途。
五、教学方法1. 通过朗读和默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反复读课文,熟悉生字和词语;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范读、领读等方式,帮助学生纠正发音和语调。
2.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 通过游戏和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汉字和语言;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词语接龙、造句等练习,巩固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