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2硅橡胶制品常见缺陷处处理方法
- 格式:pdf
- 大小:263.90 KB
- 文档页数:2
橡胶圈常见缺陷及处理方法
橡胶圈常见缺陷包括以下几种:
1. 空洞和气泡:橡胶圈制作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空洞和气泡,这些空洞和气泡会降低橡胶圈的强度和密封性能。
处理方法可以是修补或更换有缺陷的橡胶圈。
修补时可以使用橡胶补丁或胶水填补空洞和气泡。
2. 裂纹和断裂:橡胶圈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力或老化等原因,可能会出现裂纹和断裂。
处理方法可以是修补或更换有裂纹和断裂的橡胶圈。
修补时可以使用橡胶补丁或胶水加固。
3. 变形和变硬:橡胶圈在长时间使用或受到高温和化学物质等外界环境影响时,可能会发生变形和变硬。
处理方法可以是更换有变形和变硬的橡胶圈。
此外,可以采取适当的保养措施,如避免暴露在极端温度下和使用适合的润滑剂,以延长橡胶圈的使用寿命。
4. 腐蚀和老化:橡胶圈在长时间使用或受到化学物质和氧气等的腐蚀作用,会发生腐蚀和老化。
处理方法可以是更换有腐蚀和老化的橡胶圈。
此外,可以采取适当的保养措施,如存放在干燥、阴凉和通风良好的环境中,以延长橡胶圈的使用寿命。
5. 摩擦损伤:橡胶圈在与其他硬物接触或摩擦时,可能会出现摩擦损伤。
处理方法可以是修补或更换有摩擦损伤的橡胶圈。
修补时可以使用橡胶补丁或胶水修补。
总的来说,对于有缺陷的橡胶圈,修补是一种经济实用的处理方法,而更换是一种可靠的处理方法。
在使用橡胶圈时,应注意保护和维护,避免与尖锐物体或化学物质接触,并避免长时间曝露在极端环境中。
不管是何种产品,其实都是有缺陷。
自然橡胶制品也不例外,那该产品比较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有哪些呢吗,下边为您解答。
1、橡胶产品撕裂
原因分析:启模太快,受力不均匀;模具棱角、倒角不合理;隔离剂过多或是过少;胶料流动性差,半成品粘接性差;。
解决方案:启模时制品均匀受力,减小胶料的门黏度,改进模具设计,合理使用隔离剂。
2、橡胶产品缺胶
原因分析:胶料没有充分流动;半成品单耗不足或装胶量不足;模具排气性能差;模温太高。
解决方案:减慢模具上升速度并反复放气;从新制定模具装胶量;改善模具设计,降低模温。
3、橡胶产品出现卷边、抽边、缩边
原因分析:胶料加工性能差。
解决方案:采用铸压、注射法生产降低胶料的门尼黏度。
4、橡胶产品过于粗糙
原因分析:模具表面粗糙,没清洗干净;混炼胶焦烧时间过短。
解决方案:清洗模具;延长焦烧时间。
5、橡胶产品胶边过厚,以至于产品超重
原因分析:模具装胶料过多;平板压力不足;模具没有相应的余胶槽。
解决方案:严格控制半成品单耗;增大平板压力;改进模具设计。
6、橡胶产品有气泡
原因分析:配合剂中含有硫化分解加工时出现窝气;模腔中的空气没有排干净;模具无排气线。
解决方案:模具上增加排气线;生产合模前反复放气,配方中加适量氧化钙
7、橡胶产品出现裂纹
原因分析:胶料有脏物混入;隔离剂添加过多;胶料焦烧不够。
解决方案:保证胶料清洁无污染;合理使用隔离剂;延长焦烧时间。
综上就是橡胶制品常见7大问题及解决方法的介绍,希望对大家进一步的了解有所帮助,同时,如想了解更多有关橡胶制品信息可咨询巩义市鑫业供水材料有限公司。
橡胶制品硫化窝气(气泡、缺胶、明疤、凹痕)解决方案橡胶制品窝气是生产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是指在模压硫化过程中,产生气泡、缺胶、明疤、凹痕等外观质量缺陷。
一般来说,产生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模具的结构:越复杂的产品模型分型线越少,气体就越不容易跑出;或者根本没有跑胶槽、跑胶槽尺寸太小、缺乏排气孔、排气孔外置不恰当,都能导致产生窝气。
设计合理的溢胶槽和抽真空可以得到一定改善。
2.胶料配方:配方设计时,忽略了配合剂之间互相反应而产生气泡窝气;或者胶料本身受潮,内部和表面有水分,会在硫化时气化而产生窝气;又或者某些胶自身的分解释放出气体或者低挥发组分溢出。
建议添加吸潮材料、流动剂(排气助剂)等,原料选择挥发性小的材料,树脂、油等低挥发份材料。
3.模压的工艺:考虑胶料比重及体积等因素,半成品的质量应该要适当大于成品质量;半成品的形状和在模腔中位置摆放不当;硫化操作时,加压速度过快,气体不能及时排出等。
建议流变仪T10操作胶烧时间延长,降低硫化温度,多排几次气或抽真空。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窝气现象:1.合理的硫化温度,低温长时间提高胶料在磨具的流动性。
2.硫化升压速度要适当,不要过快图快,注意多次降压排气,特别是操作人员,要按照硫化规程进行有条件抽真空。
3.制定合理的半成品成型工艺,注意装料形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对不同的产品制作不同的半成品形状尺寸大小,另外半成品的表面涂少量碳酸钙或者滑石粉也有利于提高产品外观质量,添加流动助剂。
4.维护保养好硫化设备和模具,确保设备正常运转,模具清洁,排气孔以及跑胶槽畅通。
5.设计配方时要考虑到原材料的特性,不用或者少用含水率偏高的材料,如果必须使用也要适当预处理,制定合适的炼胶工艺,确保胶料通过混炼后,能排除其中较多的水分。
条件应许回压效果佳。
6.合理设计模具结构,设计必要的分型线、跑胶槽、排气孔。
对高要求的复杂制品最好采用注压流胶孔的模具真空泵抽真空。
总结:产品要想不窝气、明疤,要从材料选择低挥发份的,配方设计延长焦烧操作期提高胶料流动性,模压温度适当多排几次气,磨具设计合理有条件抽真空。
橡胶制品外观缺点及解决方案篇一:橡胶模压制品常见缺点及解决方式喷霜混炼胶或硫化胶内部的液体或固体配合剂因迁移而在橡胶制品表面析出形成云雾状或白色粉末物质的现象。
这是由于硫、石蜡、某些防老剂、软化剂的利用量超出了它们在橡胶中的溶解度而引发的。
为避免喷霜,上述各类配合剂用量要适当,对常见的硫黄喷霜可采用不溶性硫黄加以避免。
在橡胶中适当加入松焦油,液体古马隆等可增加胶料对上述配合剂的溶解度,以减少喷霜现象。
喷霜-概念和由来喷霜又名喷出(blooming),是橡胶加工进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它是指未硫化胶或硫化胶中所含的配合剂迁移到表面并析出的现象。
有时,这种喷出物呈霜状结晶物,故习惯上称“喷霜”。
较多见的喷霜物为硫,因为硫黄是通用橡胶中应用最普遍的硫化剂,且在橡胶中的溶解度低因此容易产生喷霜。
其实从喷出物外观来看,也未必都呈霜状,也有呈油状(软化剂、增塑剂)或粉粒状(多为填充剂、防老剂、增进剂等)的物质喷出,乃至炭黑喷出也有所见。
喷霜-防霜剂硅胶也会有喷霜现象,采用双二四硫化剂(通常常利用在挤出成型工艺)高温分解后会产生低分子量的酸性物质,其与硅橡胶不相容,在寄存进程中会转移到硅胶表面结晶从而出现喷霜。
防霜剂主要成份为碱性物质,通过酸碱中和反映来达到防霜的目的。
高硬度的硅胶往往加入比较多的内脱模剂,遇水也会喷白,水的酸性对此有遏制作用硅橡胶模具制作方式及注意事项模具是快速模具里的一种最为简单的方式,一般是用硅胶将RP原型进行复模,但寿命很短,只有10-30 件左右!他具有很好的弹性和复制性能,用硅橡胶复制模可不用考虑拔模斜度,不会影响尺寸精度,有很好的分割性,不用分上下模可直接进行整体浇注。
再沿预定的分模线进行切割掏出母模就可以够了!室温硫化硅橡胶又分为加成型和缩合型两种!原料及配方采用专用模具硅橡胶,该品系以双包装形式出售,A组份是胶料,B组份是催化剂。
配制时要考虑室温、模具的强度和硬度,以此来肯定AB组份的重量配制比例。
橡胶产品不合格处置方案在生产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橡胶产品的不合格情况。
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处理,避免不良影响。
本文将介绍橡胶产品不合格的处置方案。
不合格橡胶产品的定义不合格橡胶产品是指未能达到相关标准要求的产品。
这些产品可能存在缺陷,或未通过相关检测标准。
如不同型号、规格、客户要求不符合等。
处置方案1. 橡胶产品质量纠正措施当发现橡胶产品存在不合格情况时,首先需要进行质量纠正措施,以保障客户利益和公司形象。
质量纠正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零部件更新或更换•采取隔离措施•重新制造2. 不合格橡胶产品的处理方法如果无法进行质量纠正措施,则需要进行不合格橡胶产品的处理方法。
处理方法包括:2.1 报废处理对于严重的不合格橡胶产品,应直接予以报废处理。
以下是报废处理的具体步骤:•首先对有问题的橡胶产品进行记录,并进行初步的缺陷分析。
•确认不合格产品的具体数量和品种,测量记录各项指标和数据,并将其填写入不合格统计表中,以便于管理和监督。
•在报废处置方案确认后,对不合格产品进行标识,以便于区别已报废的产品和未报废的产品。
并尽快将其报废,并进行记录。
2.2 重制或改制处理橡胶制品的特性决定了可再生利用率高。
如果有可能实现再生利用,也就降低了产品的浪费和环境污染,具有 very positive 的成本效益。
更具体地说,建议采取以下方案:•返修:重做或修改被建议,修改后应再次进行检查合格,确认达到客户目的和质量标准。
•二次加工:细整、混合等工序,如适用。
•破碎:将不合格橡胶产品破碎重新制品,如方砖、O形圈用素片等,消化产库,减小库存量,增加利用率。
3. 橡胶产品质量控制措施为更好的控制橡胶制品生产质量,以达到提高市场地位、保障用户利益,应建立完善的制品质量跟踪计划和质量检测点,具体建议如下:•全面检查生产工艺流程。
•采用层层把关的质量检测制度和检验标准对关键的环节、关键的部位的检验要求、和对方案的复核。
•对从库存进料到出厂检验全程跟踪,确保随时发现、追溯不合格品、是时有针对性的纠正问题。
橡胶根底知识及常见缺陷改善对策原料-配方-工艺-设备-生产经验一、橡胶次品类别、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二.橡胶硫化工应知应会硫化工应知应会的目的:促使硫化工掌握橡胶材料和硫化的根本知识,提高硫化工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有效地效劳与新产品开发试试制工作从而提高硫化工自身的素质,使试制开发产品及时按期交样,并确保新模上线生产的产品合格率和生产效率最大化。
1.应知:1.熟知硫化三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对产品的影响。
2.熟知橡胶产品各工序的生产,及其所使用的设备,设备的操作规程,产品的加工方法。
3.熟知模具、设备工装夹具的操作规程,平安知识及保养知识。
4.了解橡胶产品的使用的胶料代号,胶种及硫化工艺性能,以及主导产品的主要工作部位,外观质量标准。
5.应知硫化时间制定的依据,并能对生产中出现的一般质量缺陷进行分析、解决,并对复杂的问题提出改良意见。
2.应会:1.能够熟练掌握及使用各类结构橡胶模具的试模方法。
2.能鉴别各种胶号、胶料及胶料的外观质量的好坏、并能根据胶料代号准确判定材料的硬度。
3.能看懂各类结构的产品图、模具图及了解模具加工的根本知识。
4.会使用游标卡尺、测厚仪、测温仪,并了解其工作原理。
5.能确定出最正确、最合理的硫化工艺参数、操作技能并应用于生产。
7.能分析试模、试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质量缺陷的原因,并能提出改良意见。
三.橡胶和塑料之间的区别塑料与橡胶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塑料发生形变时塑性变形,而橡胶是弹性变形。
换句话说,塑料变形后不容易恢复原状态,而橡胶相对来说就容易得多。
塑料的弹性是很小的,通常小于100%,而橡胶可以到达1000%甚至更多。
塑料在成型上绝大多数成型过程完毕产品过程也就完毕;而橡胶成型过程完毕后还得需要硫化过程。
塑料与橡胶同属于高分子材料,主要由碳和氢两种原子组成,另有一些含有少量氧,氮,氯,硅,氟,硫等原子,其性能特殊,用途也特别.在常温下,塑料是固态,很硬,不能拉伸变形.而橡胶硬度不高,有弹性,可拉伸变长,停止拉伸又可回复原状.这是由于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造成的.另一不同点是塑料可以屡次回收重复使用,而橡胶那么不能直接回收使用,只能经过加工制成再生胶,然后才可用.塑料在100多度至200度时的形态与橡胶在60至100度时的形态相似. 广义地说,橡胶其实是塑料的一种,塑料包括橡胶。
混炼硅胶线平板硫化一段模压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平板硫化二段模压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二段硫化目的:
1、消除一段硫化中所分解产生的一些低分子物质,以避免对制品产生老化催化作用。
2、稳定硫化制品的基本物性。
(硬度、拉伸强度、伸长率),改善压缩永久变形。
3、防止低分子挥发物污染接触的介质。
(如食品、医疗等用途的硅胶制品)
二段硫化条件:
1、可根据制品大小而定,制品愈厚升温速度愈慢,时间愈长。
2、高强度、高抗撕的制品,二段硫化温度以200℃为宜。
3、通常采用的二段硫化条件为
1~5mm 厚制品:150℃×1h、180℃×1h、200℃×1h
5~10mm 厚制品:150℃×1h、180℃×1h、200℃×2h
10~20mm 厚制品:150℃×2h、200℃×2h
常压热空气连续硫化中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混炼硅橡胶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生胶吃粉慢原因:1、生胶分子量偏高,2、DMC中含有三官能基团轻微交联的硅橡胶生胶处理:1、选择合适的生胶分子量或降低生胶分子量使用2、在混炼时适当添加500cs~1000cs二甲基硅油或低分子或水2、混炼胶透明度差原因:1、白炭黑颗粒粗难分散。
2、低分子未除尽,硫化胶内有雾状3、包辊遍数不够4、原材料存脏物5、环境卫生差6、设备密封差,抽真空时脏物进入胶中7、热炼时高温时间短8、充氮气操作不当3、胶外观不一致原因:1、白炭黑批次间出现色差2、冷炼时间不一致3、辅料外观有差异处理:1、热炼时间,温度要统一2、留意白炭黑批次之间的色差,出现后及时更换3、发货时应将同一时间的胶料发出,以防胶料存储时间长与空气发生反应,胶变色。
4、原材料统一4、胶料不包辊原因:1、胶料塑性值高2、辊温过低处理:1、提高辊温,关闭冷却水2、控制适当炼胶时间3、加入适当助剂5、回弹性差原因:1、生胶乙烯基配方不合理2、助剂过多3、开炼时间不够,白炭黑与生胶浸润差4、冷炼温度高处理:1、适量加入多乙烯基硅油,提高乙烯基2、分散剂量适当3、白炭黑吃完后,冷炼延长至45min4、保证冷炼温度6、撕裂强度差原因:1、生胶乙烯基不合理2、白炭黑粗,比表面积小3、硫化不熟4、胶发脆处理:1、用多乙烯基硅油或选用乙烯基生胶调整乙烯基含量2、更换白炭黑填料,选用比表面积大,性能好的白炭黑,更换质量档次高的产品3、调整硫化剂量和硫化时间4、降低乙烯基,用甲基硅油或低乙烯基生胶调整7、胶粘原因:1、生胶聚合不好,低分子物过多,或生胶分子量过低2、抽真空不好3、助剂量过大4、脱模剂少5、硫化不熟6、模具清理不干净处理:1、换货或发高分子量生胶进行拼用2、真空度控制得当3、减少分散剂量,胶与胶拼用4、补加脱模剂5、提高硫化胶温度,延长硫化时间6、定期清理模具7、使用另类型脱模剂8、永久变形大原因:1、配胶配比不合理,低分子量低乙烯基胶过多2、乙烯基偏低3、真空不好4、硫化时间短处理:1、加入高乙烯基生胶,提高乙烯基含量,或适当添加助剂2、延长真空时间3、延长高温捏合时间9、胶黄原因:1、生胶中含有NH2和CL-离子2、白炭黑含有Fe3+多3、高温温度不够,真空时间短4、白炭黑选择不合理,外观黄5、抽真空或充氮气不好1、加入含氢硅油等抗黄,目的是与NH2和CL-离子反应,生成NH3和HCL抽真空时抽尽2、保证高温时间和温度,否则助剂与NH2和CL-离子反应不充分3、改用其它牌号白炭黑4、保证抽真空和充氮气时间10、混炼时难吃粉原因:1、结构剂量少2、结构剂中羟基含量过低3、生胶分子量高,且分子量分布过窄4、生胶中有微交联的硅橡胶生胶5、白炭黑与助剂加入量不成比例6开炼或捏合温度过低处理:1\增加结构剂2、选用分子量分布均匀的生胶3、加料时与结构剂成比例加入4适当提高开炼或捏合温度。
原因才会很快的改善不良,减少工厂的损失,深圳金美特为大家介绍生产工程中不良原因和改善方法:一、厚度不匀硅橡胶制品厚度不匀也是常见不良,主要有以下几点:1、用硅胶或纸片垫模。
2、如若产品超厚,可适当降低模温,延长硫化时间。
3、如若鼓包,是因为不熟造成,可适当增加硫化时间。
二、开胶开胶不良一般是硅橡胶原材料的问题,检查一下原材料是否有一下问题:1、塑性值偏小,初粘力小2、胶有轻度自硫。
3、也可增加含胶率解决。
三、表面喷霜硅胶制品很容易喷霜,原因有以下几点:1、硫化时间不够长。
2、需改进硫化体系。
3、混炼辊温太高,空气温度或湿度太大。
4、胶料混炼不够均匀,或停放时间不够造成配合剂未充分分散。
5、橡胶老化后易喷霜6、应掌握易喷霜的几种配合剂的上限用量,否则喷霜很难避免。
四、胶部件微孔硅胶制品表面产生微孔,如果是A级外观客户会很难接受,产生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原材料水分过多,原材料烘后再用,已混炼出来的胶可以加入部分CaO就可以解决。
五、困气硅胶制品困气会造成生产很大困惑,主要和模具有关,所以模具设计要考虑好排气的问题:1、排气次数不够。
2、模具不合理,加开排气槽。
3、对适当产品进行二次排气。
4、喷洒少量脱模剂。
六、气泡硅胶制品表面如果生产气泡,可以改良一下几点:1、模温过高。
2、硫化时间过长。
3、增加排气次数。
七、不熟硅橡胶制品不熟的改良方法:1、温度不够高。
2、硫化时间不够长。
3、需改进硫化体系。
4、可进行二次硫化。
八、缺胶硅胶制品缺胶一般是操作问题,着重改良一下几点:1、称胶不准。
2、模温过高。
3、压力不足。
4、胶料流动性太差,可在胶料表面涂洒硬脂酸锌或提高胶料的塑炼的程度。
5、调整配方,减慢硫速。
九、色泽不均硅胶制品色泽不均的改良方法1、平板温度不均匀。
2、模具不光洁。
3、对于某些易变色紫色、的颜色,硫化模温和硫化时间要严格控制。
十、错位硅胶制品错位是模具问题,首先要检查模具:1、定位锥松动,合模不准确。
硅胶制品的不良特征与产生原因硅胶制品主要是由D4、DCM等不同材料混合制作出的HTV硅橡胶,总所周知目前硅橡胶的作用以及普及已经全完占据了我们的生活与行业,选用硅胶制品作为辅助件以及主要部件不计其数,而行行都有一本难练的经,那就是质量的保障,硅胶产品也不例外,它在工艺之中也有不可避免的质量问题,经过总结得出,硅胶制品的常见不良特征以及产生的现象共与大家参考。
一、尺寸不准废品特征:制品厚度不均,外形尺寸超差,其尺寸不符合图样要求产生的原因:1.设备、模具平行度不良2.硅胶收缩率计算不准3.模具加工不良二、缺胶废品特征:制品没有明显的轮廓,其形状不符合图样要求制品有明显的轮廓,但存在局部凹陷、欠缺产生的原因:1.装入的胶料重量不足2.压制时上升太快,胶料没有充满型腔而溢出模外3.排气条件不佳三、飞边增厚废品特征:硅橡胶制品在模具分型面处有增厚现象产生的原因:1.装入的胶料超量过多2.模具没有必要的余料槽或余料槽过小3.压力不够四、气泡废品特征:硅橡胶制品的表面和内部有鼓泡产生的原因:1.压制时型腔内的空气没有全部排出2.胶料中含有大量的水分或易挥发性的物质3.模具排气条件不佳4.装入的胶料重量不够五、凸凹缺陷废品特征:硅橡胶制品表面有凸凹痕迹产生的原因:1.模具加工时留下的加工痕迹2.胶料本身有缺陷(如黏度大或超期)3.模具排气条件不佳六、裂口废品特征:硅胶制品上有破裂现象产生的原因:1.启模时取出制品时,制品被划伤2.因型腔内涂刷隔离剂过多而造成胶料分层现象3.模具结构不合理4.胶料成型方法不合理(特别是氟橡胶与高硬度丁晴橡胶)七、皱折裂纹、离层废品特征:制品表面皱折,制品表面和内部有裂纹、离层的现象产生的原因:1.型腔内装入了脏污的胶料2.型腔内所涂的隔离剂过多3.不同胶料相混4.工艺操作(成型、加料方法)不正确5.胶料超期八、杂质废品特征:制品表面和内部混有杂质产生的原因:1.胶料在塑炼、混炼及保管、运输中混有杂质2.模具没有清理干净(包括飞边、废胶未清理干净)九、分型面错位废品类型:制品在分型面处有较大的错位产生的原因:1.模具制造精度误差和加工精度不够2.45度分型胶圈由于飞边增厚3.模具定位不良十、卷边废品特征:制品在分型处有明显的向内收缩的现象产生的原因:1.胶料加工性能差(如氟橡胶)2.模具结构不合理(厚制品应采用封闭式结构模具和合理开置余料槽)硅胶制品不良原因?请表达清楚一些是硅胶制品尺寸不量吗?一、挤出硅胶制品尺寸不良变化的原因1.口型板厚度。
橡胶制品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橡胶制品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使用要求越来越高,巩义市盛源水电设备材料厂作为专业的橡胶补偿器生产厂家,拥有自己独立的研发实验室,凭借几十年各类型橡胶软连接的生产制作经验,总结出以下橡胶制品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供各位同行研究借鉴:橡胶制品常见的缺陷一般表现为橡胶-金属粘接不良、气泡、橡胶表面发粘、缺胶、缩孔、喷霜、分层、撕裂等。
1.橡胶-金属粘接不良橡胶与金属的粘结是橡胶减震产品一个重要环节,橡胶与金属的粘结原理,普遍认为在低模量的橡胶与高模量的金属之间,胶粘剂成为模量梯度,以减少粘结件受力时的应力集中。
常用双涂型胶浆的底涂或单涂型胶粘剂与金属表面之间主要通过吸附作用实现粘结。
底涂型和面涂型胶粘剂之间,以及胶粘剂与橡胶之间通过相互扩散作用和共交联作用而实现粘结。
橡胶-金属粘接不良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1.1 胶浆选用不对。
解决方法:参考具体使用手册,选择合适的胶粘剂1.2 金属表面处理失败,以致底涂的物理吸附不能很好的实现。
解决方法;粗化金属表面,保证金属粘结表面一定的粗糙度。
常用的处理方法,显微镜观察表面粗糙度从大到小依次是喷砂、抛丸>磷化>镀锌.金属表面不能有锈蚀,不能粘到油污、灰尘、杂质等1.3胶浆涂刷工艺稳定性差,胶浆太稀、漏涂、少涂、残留溶剂等。
解决方法;注意操作,防止胶浆漏涂、少涂。
涂好胶浆的金属件应注意充分干燥,让溶剂充分挥发,防止残留溶剂随硫化时挥发,导致粘结失败。
要保证一定的涂胶厚度,特别是面涂胶浆。
这样一方面可以有充足物质使相互扩散和共交联作用充分进行;另一方面可以实现一定的模量梯度层1.4配方不合理,胶料硫化速度与胶浆硫化速度不一致。
解决方法;改进配方以保证有充足的焦烧时间。
模具、配方改进,保证胶料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粘结部位。
尽量采用普通、半有效硫化体系,提高硫黄用量,以实现多硫交联键。
改进硫化条件(温度、时间和压力)。
减少易喷霜物和增塑剂的使用,防止其迁移到橡胶表面,从而影响粘结。
橡胶件常见不良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描述橡胶件的常见不良情况,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橡胶件不良情况及其原因分析和处理建议。
2. 不良情况及处理方法2.1 裂纹原因分析- 橡胶件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因应力集中或过度加载而产生裂纹。
- 温度变化和化学物质导致的老化也可能导致橡胶件出现裂纹。
处理建议- 定期检查橡胶件,特别是负责在高温或有腐蚀性物质环境下运行的橡胶件。
- 清洁和保养橡胶件,使用适当的润滑剂以减少应力集中。
- 避免橡胶件长时间暴露在极端温度或化学物质环境下。
2.2 膨胀原因分析- 橡胶件膨胀可能是由于温度变化或化学反应导致橡胶材料发生变化。
- 不适当的橡胶配方或制造过程可能导致橡胶膨胀。
处理建议- 选择适当的橡胶材料和配方,避免使用容易发生膨胀的橡胶。
- 进行温度和化学品兼容性测试,在使用之前确认橡胶件能够适应预期的工作条件。
2.3 粘连原因分析- 橡胶件粘连可能是由于不良的制造过程,如使用不当的粘接剂或工艺参数不合适而导致的。
- 化学反应或外界环境因素也可能导致橡胶件粘连。
处理建议- 优化橡胶件的制造工艺,确保使用合适的粘接剂和正确的工艺参数。
- 避免橡胶件长时间暴露在含有粘接剂的环境中,避免化学反应导致粘连。
3. 总结橡胶件常见不良情况包括裂纹、膨胀和粘连。
通过定期检查、保养和合适的制造工艺,可以有效预防和处理这些不良情况。
对于橡胶件的选择,应根据工作条件和环境因素选择合适的材料和配方。
橡胶产品常见缺陷一、缩边现象(1)硫化温度太高(2)胶料过多(3)硫化速度太快(4)开溢料槽没有(5)模具问题缺料原因:(1)模具与橡胶之间的空气无法排出(2)称重不够(3)压力不足(4)胶料流动性太差(5)模温过高,胶料焦烧(6)胶料早期焦烧(死料)(7)料不够厚,流动不充分解决:(1)加开排气槽(2)多排气(3)提高压力(4)改配方,增加胶料流动性(5)改配方,延长焦烧时间(6)增加料厚度二、喷霜,发白原因:(1)硫化不足.(2)配合剂过量,超过橡胶的溶解度. 解决:(1)延长硫时或采取二次硫化(2)调整配方,减少低溶解度(3)配合剂的用量三、气泡、发孔原因:(1)硫化不足(2)压力不足(3)模内或胶料中有杂质或油污(4)硫化模温过高(5)硫化剂加少了,硫化速度太慢解决:(1)加压(2)加长硫时(3)调整配方,加快硫化速度(4)多排气(5)模温不能过高(6)增加硫化剂用量四、重皮、开裂原因:(1)硫化速度太快,胶流动不充分(2)模具脏或胶料粘污迹(3)隔离剂或脱模剂太多(4)胶料厚度不够解决:(1)降低模温,减慢硫化速度(2)保持胶料.模具清洁(3)少用隔离剂或脱模剂(4)胶料够厚五、产品脱模破裂原因:(1)模温过高或者硫时过长(2)硫化剂用量过多(3)脱模方法不对解决措施:(1)降低模温(2)缩短硫时(3)减少硫化剂用量(4)喷脱模剂(5)采取正确的脱模方法六、难加工原因:(1)产品撕裂强度太好,(如高拉力胶)。
这种难加工表现为毛边撕不下来。
(2)产品强度太差,表现为毛边很脆,会连产品一起撕破。
解决措施:(1)如果是撕不掉,就得调整配方,多填充配合剂,减小收缩率。
(2)如果是撕破,a降低模温,缩短硫时;b减少硫化剂用量;c调整配方,增加胶料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