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导论-第三章
- 格式:ppt
- 大小:603.00 KB
- 文档页数:56
第3章程序设计语言习题一、选择题1. A2. A3. D4. A5. AB6. C7.D8.C9.D 10. D11.ABCD 12.B 13.A 14.ABD二、简答题1.简述程序的概念。
答:一个程序就是能够实现特定功能的一组指令序列的集合。
或者程序=算法+数据结构。
2. 简述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阶段。
经历了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三个发展阶段。
机器语言又称面向机器的语言,是特定的计算机硬件系统所固有的语言,是CPU唯一能够真正不经过翻译而直接识别和执行的语言。
相比而言,其他任何语言编写的程序都必须最终转换成机器语言以后才能在CPU上执行。
由于二进制编码形式的机器指令不便于记忆和使用,人们很快引入了便于记忆、易于阅读和理解、由英文单词或其缩写符号表示的指令,称为汇编指令,又称符号指令或助记符。
利用汇编指令编写得到的程序称为汇编语言程序。
通过引入汇编语言,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低级语言程序设计的问题,之后又出现了程序的“可移植性”问题,即程序员编写的源程序如何从一台计算机方便地转移到另一台计算机上执行。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引入了高级语言。
高级语言是一种利用意义比较直观的各种“单词”和“公式”,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来编写程序的语言,又称为程序设计语言或算法语言。
高级语言之所以“高级”,是因为高级语言把很多硬件上复杂费解的概念抽象化了,从而使得程序员可以绕开复杂的计算机硬件的问题、无需了解计算机的指令系统,就能完成程序设计的工作。
3. 简述程序设计过程的一般步骤。
程序设计的过程一般有四个步骤。
(1)分析问题在着手解决问题之前,应该通过分析,充分理解问题,明确原始数据、解题要求、需要输出的数据及形式等。
(2)设计算法算法是解题的过程。
首先集中精力于算法的总体规划,然后逐层降低问题的抽象性,逐步充实细节,直到最终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成可用程序语句表达的算法。
这是一个自上而下、逐步细化的过程。
(3)编码利用程序设计语言表示算法的过程称为编码。
《计算机导论》课程3.1.1 认识操作系统3.1.2操作系统的发展3.1.4 操作系统类型《计算机导论——操作系统》第3章计算机操作系统3.1 操作系统概述3.2 主要操作系统1、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系统软件,是能有效地组织和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控制程序的执行,并向用户提供各种服务功能,使得用户能够灵活、方便、有效地使用计算机,从而使整个计算机系统能高效地运行的一组程序模块的集合。
其中:“有效”主要指操作系统在管理资源方面要考虑到系统运行效率和资源的利用率,要尽可能的提高处理器的利用率,让它尽可能少的空转,其他的资源例如内存、硬盘则应该在保证访问效能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浪费的空间等。
“合理”主要是指操作系统对于不同的用户程序要“公平”,以保证系统不发生“死锁”和“饥饿”的现象。
“方便”主要是指人机界面方面,包括用户使用界面和程序设计接口两方面的易用性、易学性和易维护性。
2、操作系统功能•操作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管理控制程序,大致包括5个方面的管理功能:•(1)进程与处理机管理:处理器管理根据一定的策略将处理器交替地分配给系统内等待运行的程序。
•(2)作业管理:作业管理功能是为用户提供一个使用系统的良好环境,使用户能有效地组织自己的工作流程,并使整个系统高效地运行。
•(3)存储管理:存储管理功能是管理内存资源。
•(4)设备管理:设备管理负责分配和回收外部设备,以及控制外部设备按用户程序的要求进行操作。
•(5)文件管理:文件管理向用户提供创建文件、撤消文件、读写文件、打开和关闭文件等功能。
3.1.1 认识操作系统 3.1.2操作系统的发展 3.1.4 操作系统类型《计算机导论——操作系统》第3章计算机操作系统3.1 操作系统概述3.2 主要操作系统3.1.2 操作系统的发展电子电气工程学院1、1980年代前•第一部计算机没有操作系统。
这是由于早期计算机的建立方式与效能不足以执行如此程序。
计算机:计算机(Computer)是一种能够按照程序对各种数据和信息进行自动处理的电子设备。
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也称中央处理机或中央处理单元。
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更微观一点说,中央处理器的组成还包括寄存器。
运算器负责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寄存器临时保存将要被运算器处理的数据和处理后的结果;控制器负责从存储器读取指令,并对指令进行分析,然后按照指令的要求指挥各部件工作。
主频:是指CPU的时钟频率,它决定了CPU每秒钟可以有多少个指令周期,可以执行多少条指令。
主频越高,CPU的运算速度也就越快。
字长:指CPU一次能够处理的数据的二进制位数,称为比特数,字长的大小直接反映计算机的数据处理能力,字长越长,一次可处理的二进制数据位数越多,运算数度就越快。
运算器:运算器负责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控制器:控制器负责从存储器读取指令,并对指令进行分析,然后按照指令的要求指挥各部件工作。
存储器:存储器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国内更习惯于分称为内存(内存储器)和外存(外存储器)。
内存:内存用于存放要执行的程序和相应的数据。
外存:外存作为内存的后援设备,存放暂时不执行而将来要执行的程序和相应的数据。
输出设备:输出设备有显示器。
打印机和绘图仪等。
输入设备: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和扫描仪等,比较常用的输入设备有跟踪球和触摸屏等。
主板:主板也称为系统板或母板,是微型机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是其他部件组装和工作的基础。
总线:是指将信息从一个或多个原部件传送到一个或多个目的部件的一组传输线,是计算机中传输数据的公共通道。
数据总线:用于微处理器与内存﹑微处理器与输入输出接口之间传送信息。
地址总线:从内存单元或输入输出端口中读出数据或写入数据,首先要知道内存单元或输入输出端口的地址,地址总线就是用来传送这些地址信息的。
控制总线:用于传输控制信息,进而控制对内存和输入输出设备的访问。
软件:软件就是程序及其相关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