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看管理学
- 格式:pptx
- 大小:473.39 KB
- 文档页数:16
用现代管理学理论分析王熙凤管理宁国府从本节我们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王熙凤和贾珍两个人治理下宁国府前后的差距。
以现代管理学的角度来看,二者的管理水平差距很大,但是王熙凤的管理也不是完美无缺。
下面就让我们用现代管理学的理论来分析一下王熙凤的管理。
首先,我们来看贾珍是怎么管理的。
在宁国府请来王熙凤之前,贾珍不得不亲自管理,纵观全府上下可以说是一片混乱,做事没有任何章程,出现了一大堆问题。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情况的出现呢?第一,我们可以通过影片很明显的看到,不管事情大小,事无巨细都是下人一一请示贾珍,贾珍都在亲自过问,明显没有管理的分层。
在这样事必躬亲的管理下,被管理人可以有漏子钻,欺上瞒下,而作为管理者的贾珍也很累;第二,贾珍的管理缺乏监督机制,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被管理者出现偷懒,冒领等情况是必然的,这样的管理下人力资源和财务资源得不到最大的发挥,严重浪费。
我们再来看王熙凤的管理与贾珍的区别之处。
王熙凤刚一走马上任,面对庞杂纷繁秩序混乱的宁府事务,首先想到的是:“我须得先理出一个头绪来”,即管理的第一步先要找出问题所在,也就是宁府混乱局面的根源。
她很快理出了事情的头绪,将宁府的管理混乱归纳为五点:“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第二件,事无专执,临期推委;第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第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第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衿束,无脸者不能上进。
”找到问题所在之后,第二步,她树立了规章制度,制定了惩处的办法,让下人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
她说“要少了一件四人分赔”,“一草一苗,或丢或坏,就问这看守的赔补”,一定要负责到底。
她特别强调:“如今都有了定规,以后哪一行乱了,只和哪一行算账。
”第三步,她制定了严格的监督制度,规定了没人的起床上班时间之后,她说了每天清晨前去检查,结束也要检查。
在这样严格的监督下,让下人不能再有偷懒的机会,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发挥。
第四步,进行了合理分层,根据今天科层管理理论来看,她根据每项事物的难易程度合理分配人力,使人员重叠的情况不再出现。
从协理宁国府看王熙凤的管理才能凤姐判词中的“都知爱慕此生才”,是对凤姐管理才能的充分肯定。
王熙凤的管理才能是多方面的。
而且在各个方面都很有特色。
最能体现王熙凤管理才能的事例是秦可卿去逝,贾珍请王熙凤去协理宁国府。
当时尤氏病着,贾珍悲痛得没了主意,贾蓉楞头青一个,来往客人人山人海无人妥善安排,吃饭、喝水、坐立无人热情打点,招呼照应不周,卫生无人打扫,购买东西不及时,家什用具被偷盗和损坏严重等等,可以说是闹哄哄乱成一锅粥。
王熙凤应贾珍之请,在竭力说服王夫人同意后,毅然决然地到宁府走马上任,当起了临时大总管。
凤姐一上任,第一件事不是什么发号施令,而是摸清基本情况,看看有多少可以使用的生产力。
她首先“命彩明钉造簿册,即时传了赖升媳妇,兼要家口花名册查看,又限于明日一早传齐家人媳妇进府听差”。
作了一番安排筹划。
次日一早,众家人媳妇一到齐,凤姐先声夺人发话了:“既托了我,我就说不得要讨你们嫌了。
我可比不得你们奶奶好性儿,由着你们去,再不要说你们…这府里原是这样‟的话,如今可要依着我行,错我一点儿,管不得你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例清白处治”。
然后将众家口媳妇一一过目询问审视,看各自适合做何种工作,根据各自的特长和工作量的需要将他们分成了八个小组,每组又分成两班,分别负责茶水、上香、添油、挂幔、守灵、供饭、收发酒饭器具,收祭礼、蜡烛、纸札,上夜照管门户,监察火烛,打扫卫生,接送客人,站岗守护等工作。
并安排赖升家的做总监:“或有偷懒赌钱吃酒打架拌嘴的,立刻拿了来回我。
你要苟情,叫我查出来,三四辈子的老脸,就顾不成了。
如今有了定规,以后那一行乱了,只和那一行算帐。
”又还规定了上下交接班时刻和点卯时间。
要求各组按工作所需物资先造计划,经凤姐审查批准后发牌领取。
进出库、上消帐记得清清楚楚。
经过这一条列的整顿改进,人人工作职责明确,任务落实,工作流水线清析。
顿时一改先前大哄大嗡的混乱局面,而是有条不紊、秩序井然地开展工作,实现了自动运转。
249作者简介:刘琰婷,郑州工商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从管理学视角分析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从管理学视角分析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刘琰婷(郑州工商学院 河南 郑州 451450)摘要:本文从管理学视角分析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研究了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的背景,从管理的职能和管理者的技能对王熙凤的管理进行分析,提出权利责相结合、人力资源开发、提升工作满意度等改善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王熙凤 管理职能 对策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5-0249-02一、背景分析《红楼梦》完成于18世纪中后期,反映的是康乾时期的社会现状。
这部文学巨作生动并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经济、文化、社会的方方面面,并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
作者曹雪芹生于世代皇恩的江宁织造家庭。
他曾经有过锦衣玉食、富贵风流的生活,后因获罪被抄家。
从钟鸣鼎食到举家食粥,从广厦万间到柴门蓬蒿,作者的“生于繁华、沦于没落”成就了《红楼梦》的集大成。
清朝的织造、盐政、漕运等种种管理的弊端,作者洞若观火。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出自《红楼梦》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王熙凤出身于“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请来金陵王”的王家,嫁给了“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贾家的长孙贾琏,是荣国府实际上的大管家。
秦可卿虽是王熙凤的侄媳,但她与王熙凤年龄相仿,二人关系亲密、交情甚好。
秦可卿去世,王熙凤很悲伤,想好好发送。
贾珍想大办丧事,而宁国府管家奶奶尤氏有病不能料理。
秦可卿的去世与贾珍有很大关系,他悲痛欲绝,“恨不能代秦氏之死”,欲尽其所有大办丧事,以解心痛。
而此时“尤氏又犯了旧疾,不能料理事务”, 贾珍“惟恐各诰命来往,亏了礼数,怕人笑话”,所以需要有人帮忙协理宁国府。
贾宝玉是贾珍的堂弟,为解兄长之难,大力推荐王熙凤。
贾珍素知王熙凤的管理能力,无不乐从,并通过了王熙凤主管领导王夫人的默许应允。
王熙凤的个性逞强好胜,她非常乐于显示自己的才干。
王熙凤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她以管理能力著称。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事例:
1. 协理宁国府:在秦可卿去世后,宁国府需要有人协助管理,贾珍请求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王熙凤在协理宁国府期间,展现了她卓越的管理能力。
她首先整顿了宁国府的混乱局面,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明确了各人的职责和分工,使得整个宁国府在她的管理下变得井井有条。
她还提出了许多创新的管理措施,例如实行“承包制”,使得宁国府的经济状况得到了改善。
2. 管理荣国府家务:王熙凤在管理荣国府家务方面也非常出色。
她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管理措施,使得荣国府的家务事得到了妥善的处理。
她注重节约和效益,通过合理的安排和调度,使得荣国府的家务事得以顺利进行。
3. 精明能干:王熙凤非常精明能干,她善于观察和分析情况,能够迅速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她注重细节,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够有效地预防和处理各种问题。
4. 善于沟通协调:王熙凤善于与人沟通协调,能够妥善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
她善于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注重集思广益,能够做到公正、公平、合理地处理问题。
总之,王熙凤在《红楼梦》中展现出了卓越的管理能力。
她的管理方法既科学合理又具有创新性,注重细节和整体效益的统一,注重公正、公平、合理地处理问题。
这些管理能力对于现代管理者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从王熙凤看管理技巧及官场规律近日得闲,重读《红楼》,收获颇多,作为一部经典著作,红楼中许多人物形象都很丰满。
现仅以凤姐为点,看一看她的管理技巧及作品所揭示出来的中国式官场规律。
我认为最能体现凤姐管理技巧的是在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王熙凤上任伊始,就认识到“游戏规则”的重要性,她召集宁国府各管事并宣布:“既托了我,我就说不得要讨你们嫌了。
我可比不得你们奶奶好性儿,由着你们去。
再不要说你们‘这府里原是这样’的话,如今可要依着我行,错我半点儿,管不得谁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例现清白处治。
”真可谓开宗明义,先立个规矩来,属现代管理学制度控制范畴。
并且第一次去就拿起了花名册,一一点名,把每个人所负责的事项,安排得一清二楚,责任到人。
以此建立起了宁国府临时各类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各司其职,才能井井有条。
比如在具体协理秦可卿丧事时,她根据举办丧事和家务活动的各项任务加以分类,并按任务大小实行定员,以四人到四十人为一组,各组有明确的职责分工。
除完成规定任务外,别的事不用管,但对分内之事,却来不得半点马虎。
“要少了一件四人分赔”,“一草一苗,或丢或坏,就问这看守的赔补”,一定要负责到底。
她特别强调:“如今都有了定规,以后哪一行乱了,只和哪一行算账。
”说到做到,在第十四回就写了凤姐处罚迟到者一事:“‘明儿他也睡迷了,后儿我也睡着了,将来都没了人了。
本来要饶你,只是我头一次宽了,下次就难管,不如现在罚的好。
’顿时拉下脸来,喝命:‘带出去,打二十板子。
’一面又掷下宁国府对牌,‘出去说与来升(宁国府大总管),革他一月银米。
’”真真做到了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致使宁国府中“众人不敢偷闲,自此兢兢业业,执事保全,不在话下”。
管理成效可见一斑。
还是在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时,她便命丫环彩明订造账册“作好估计”,兼要家仆拿花名册来查看,以弄清家底。
在发放实物时,也是“一面交发一面提笔登记”。
这样一来,自然是“某人该管某处,某人该领某物,弄得十分清楚”。
从现代管理视角看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红楼梦》中有位非常抢眼的人物王熙凤,她不仅善于察言观色,见风使舵,能说会道,阿谀奉承,而且还颇具领导才能和管理天赋。
这在她偶然一次协理宁国府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的主要原因1.秦可卿去世,而王凤姐与之生前交好。
秦可卿虽是王熙凤的晚辈,是王熙凤的侄媳,但她与王熙凤年龄相仿;生前与王熙凤关系亲密;病时王熙凤多次探望;临终她特地托梦给王熙凤,嘱咐她大厦将倾需防范。
所以秦可卿去世,王熙凤自然很悲伤,想好好发送秦氏也是王熙凤愿望,这是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的首要原因。
2.贾珍要大办丧事,而尤氏有病不能料理。
由于秦可卿与贾珍的“特殊”关系,致使秦可卿去世,贾珍悲痛欲绝,“哭得泪人一般”①,“恨不能代秦氏之死”②,欲尽其所有大办丧事,以解心痛。
但此时“尤氏又犯了旧疾,不能料理事务”③,而贾珍“惟恐各诰命来往,亏了礼数,怕人笑话”④。
所以亟待有人帮忙打理,呼唤能人协理宁国府。
3.贾宝玉大力推荐,并得到王夫人同意。
贾宝玉是贾珍的堂弟,为解兄长之难,大力推荐王熙凤,并打包票说“管必妥当”⑤。
贾珍素知王熙凤的管理能力,无不乐从,只是担心王夫人是否应允,毕竟王熙凤是荣国府的管家奶奶,人才调动需要主管领导批准。
经贾珍一番含泪真情告白,王夫人默许应允。
得到上级批准,王熙凤便可脱颖而出了。
4.王熙凤乐于担纲,显示才干。
协理宁国府是件费力但未必讨好的工作,不但没有工资奖金,还少不了得罪人,一旦出些微差错,不但落下埋怨笑柄,且毁一世功名。
一般人不会抢费力不讨好的工作去做。
但王熙凤的个性是逞强好胜,“最喜揽事,好卖弄能干”⑥,从小儿……玩笑时就有杀伐决断;如今出了阁,……越发历练老成了”⑦,她巴不得找寻时机,施展自己的才干。
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三行”:有人说你行,说你行的人很行,自己也得真行。
王熙凤恰恰具备了这“三行”。
贾宝玉说她行;而贾宝玉在贾府的地位很高,属于“很行”之人;王熙凤自己也确实“真行”。
看王熙凤在宁国府的管理才能红楼梦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该回描写宁国府秦可卿死后,宁国府内务乱乱糟糟,无人管理,贾珍请凤姐管理宁国府内务这个故事。
贾珍说:“妹妹爱怎样就怎样, 要什么只管拿这个取去,也不必问我.只求别存心替我省钱,只要好看为上,二则也要同那府里一样待人才好, 不要存心怕人抱怨.只这两件外,我再没不放心的了。
”贾珍的话包含两个内容,即资本与人力。
而凤姐的考虑比贾珍要周全得多。
让我们来看一看通过凤姐协理宁国府这个故事能发现哪些管理学知识首先,我们先看这王熙凤是何许人也。
《红楼梦》中,王熙凤是贾母的孙媳妇,是贾赦和邢夫人的儿媳妇,是王夫人的内侄女,是贾琏的妻子,是巧姐的娘,是贾蔷和贾蓉的婶子,是贾瑞的嫂子,是探春的堂嫂子,是迎春的亲嫂子,是惜春的叔嫂子,跟贾宝玉是姑表兄弟,跟薛宝钗是姑表姊妹,是林黛玉的姑表嫂子。
深得贾母恩宠和王夫人赏识,成为贾家荣府的实际掌权者。
长著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她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是贾府的实际大管家。
她高踞在贾府几百口人的管家宝座上,口才与威势是她谄上欺下的武器,攫取权力与窃积财富是她的目的。
然而最终却落得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下场。
企业管理者要学王熙凤!为什么?学什么?一、干啥想啥,心无旁骛。
王熙凤在受命协理宁国府之初,王夫人问凤姐:“你今儿怎么样?”凤姐儿回答:“太太只管请回去,我须得先理出一个头绪来,才回去得呢。
”从这短短的对话中,是否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启迪:管理者必须围绕自己的职责去思考,而且一定要“先理出一个头绪来”。
二、善于思考,发现问题。
“凤姐儿来至三间一所抱厦内坐了”,他发现了宁国府在管理上存在五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第二件,事无专执,临期推委;第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第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第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钤束,无脸者不能上进。
读《红楼梦》之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方法有感读《红楼梦》之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方法有感在选读《红楼梦》之王熙凤协理宁国府这一章节的时候,对王熙凤的处事才能有了大致的了解。
贾府作为封建社会钟鸣鼎食之家,其烈火烹油般的百年生活让贾府的管理层在为逐渐入不敷出的生活所烦恼。
而在秦可卿辞世的时候,东府里的管理就显得更为混乱,通过阅读秦可卿协理宁国府这一章节,有助于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处理很多事物。
王熙凤大致用了五个步骤来达到管理的目的。
一、制度控制。
制度控制是财务控制的主要方法之一,更是强化财务控制方法体系效用的重要保障。
有效的制度控制是通过制定财务活动规范而进行的,为此必须事先建立一系列具有实效性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体系,以此来约束财务活动。
二、定额控制。
定额控制是通过制订定额,并以定额为依据来监督和调节实际与定额之间的差异,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及时纠正偏差的方法。
因定额本身就是控制的标准,因而也带有强制性。
三、预算控制。
预算控制是通过编制预算来确定计划的控制目标,并规定了为达到计划指标而需要通过的途径和采取的步骤和措施。
对于预算控制的关键在于,预算制定的科学性和适应性,同时更应注意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适时监控,反之预算控制就将失去其应有的意义。
四、责任控制。
责任控制是一种将财务活动、会计核算及经济责任制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控制方法。
它既是财务控制的方法之一,更是财务活动及目标得以贯彻和实现的保障。
按责任控制的方法控制财务活动,就需要以责任会计制度所确定的责任中心为对象,以各责任中心的考核指标为依据,对资金运动进行监督、考核和调节。
五、内部牵制控制。
内部牵制控制就是通过将不相容业务交由两个以上的人员或部门共同执行,利用不同执行者之间相互牵制时的工作关系来达到控制目的的方法。
在实行内部牵制时某一方执行人员也是另一方执行人员的被监督者。
内部牵制主要是用于保护企业财产安全和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性等方面。
在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的全过程,她通过严格管理、严格控制、严格监督,让宁国府很快由乱变治。
《红楼梦》第十三、十四两回,重点描述了“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的故事。
贾珍的儿媳秦可卿英年早逝,贾珍因此旧疾复发,委托王熙凤操办丧事。
王熙凤从未办理过丧事,但她面对乱成一锅粥的宁国府,知难而进,不辞劳苦,殚心竭虑,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不仅证明了自己能力出众,而且赢得了贾府上下的一致认可。
王熙凤生活的年代,还没有“管理”这个词儿,但她之所以把“管理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拥有强烈的事业心没有强烈的事业心,必然做不好管理工作。
事业心,从小处讲是渴望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自身的价值;从大处讲则是“想干事”,渴望干出一番成绩,从而得到社会的肯定。
“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是对管理者的四点要求,而“想干事”则排在第一位。
王熙凤虽是大户人家的少奶奶,却有着极强的事业心,遇事不躲甚至找事做,就是她成功“协理宁国府”的原动力。
贾珍恳求王夫人和邢夫人应允王熙凤辛苦一个月,帮忙打理秦可卿的丧事。
王夫人得知其来意后,忙不迭地推辞道:“他一个小孩子家,何曾经过这样事,倘或料理不清,反叫人笑话,倒是再烦别人好。
”她深知办丧事可不是闹着玩儿的,搞不好就会落一个出力不讨好的结果,甚至惹人耻笑。
自古以来,人们都是以成败论英雄,而不是以辛苦论英雄。
所以,王夫人的担心不无道理:吃苦受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还要被人埋怨。
王夫人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为处世原则,而王熙凤则与之相反,无所畏惧,爱出风头儿,总想着一鸣惊人。
贾珍流泪苦求,王夫人先是婉言谢绝,后来经不住他一再软磨硬缠,也就动了恻隐之心。
“今见贾珍苦苦的说到这步田地,心中已应了几分,却又眼看着凤姐出神。
”王熙凤是何等聪明人物,看王夫人还在犹豫不决,就赶紧做她的思想工作。
“今见贾珍如此一来,他心中早已欢喜。
先见王夫人不允,后见贾珍说的情真,王夫人有活动之意,便向王夫人道:‘大哥哥说的这么恳切,太太就依了罢。
’王夫人悄悄的道:‘你可能么?’凤姐道:‘有什么不能的。
管理学案例分析报告导读:本文管理学案例分析报告,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管理学案例分析报告(一)一、指导思想案例教学作为管理类课程一项很重要的研究方法,最主要功能在于为它的使用者既要考虑案例的历史背景,又要以史为鉴,重在为今所用,辩证地分析评价王熙凤管理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对现今管理者的启示。
(二)王熙凤的管理值得肯定的方面1、管理思路清晰,管理过程完整。
王熙凤从管理认识开始,对对宁国府进行“管理诊断”,通过管理思维设计和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案和计划(管理控制上制定规矩,人员配置上定岗定编等),并予以实施和评价效果。
2、抓住核心问题,制定管理措施。
管理的核心问题是:管什么?怎样管?对此,王熙凤把握的较好。
管什么?她诊断出宁国府管理混乱的五大弊病;怎样管?她制定规矩擒贼擒王,定岗定编责任到人,严明纪律恩威并施。
做到管理的程序化、制度化、标准化。
“某人管某处,某人领某物,开得十分清楚”。
在实行岗位责任制的整个过程中,她还制定了严密的规章制度,并十分注重制度的检查和落实。
各事“如今都有定规,以后哪一行乱了,只和哪一行说话”,追究责任。
如此不出数日,整个宁府就有条不紊了。
3、勇气胆识可佳,处理问题果断。
为彻底扭转宁国府的纪律涣散,王熙凤每天亲自点名,并对违反者,不分“有脸者”“无脸者”严肃处理,杀一儆百。
这一以“严”为核心的管理行为是需要勇气和胆识的,对松、懒、散、慢,争相偷安惯了的宁府人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如果没有这样得力的、果断的“绝招”,要改变散沙一般的宁府的面貌,建立正常的管理秩序,是难以想象的,至少见效没有这么快。
总之,王熙凤的管理在很多方面是符合现代管理理论的。
(三)王熙凤的管理存在的问题1、重“管”之约束,缺“理”之顺情。
管理者应明理顺情,依理用法,使别人协同(而不是强迫协同)自己完成管理活动。
王熙凤实行铁腕式管理,以罚代管,使管理的激励功能缺失,虽能收立竿见影之效,但不以人为本,没有寓教于管,寓情于管,时间一长,负作用凸现,势必大大降低罚的效果。
职场红楼:王熙凤的企业管理学说到王熙凤,很多人想到的多是她的厉害、她的贪财、她的心狠手辣、她的对手下员工的严厉苛刻做法,很少有人想到她的企业管理学、她的理财之道、她的慧眼识才破格提拔选才的做法。
这里细列几点关于王熙凤的企业管理学,值得企业管理人员学习和借鉴。
红楼梦中,王熙凤作为贾府集团执行CEO,她制定了一套完整而又严格的管理制度,以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为例,谈谈她的管理制度值得现代企业学习借鉴的地方。
1、管理制度,也就是俗称的规矩。
红楼梦中,秦可卿大丧,贾珍悲伤过度无心管理家务,尤氏作为宁府女主人,也趁机借病休息不管家务事,这个时候宁府就乱了套了,贾珍请求王熙凤协理宁国府,这才有了王熙凤施展管理才能的又一大机会。
且看王熙凤是如何协理宁国府事务的。
第一条,就是规矩,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王熙凤定下规矩,上班不许迟到,迟到者双罚。
有一个迎亲送客的员工没有领教过王熙凤的厉害,他上班的时候迟到了,惹得王熙凤大怒,根本不给他解释的机会。
王熙凤说今儿你迟到了,明儿他迟到了,以后还有谁按时上班,本来我打算饶过你这一次,但如果饶了你,以后谁还服管,没有规矩以后还不乱套了。
就这样这个原本想着迟到没事的员工不仅挨了板子,还被罚了一个月工资。
这就是企业管理中的制度之一规矩,每个企业都有一套自己的管理制度,对于上班迟到都有自己的处理方法,但因管理者在实际执行中执行不力或者执行过程中不人性化,也惹得员工不满。
王熙凤企业管理学中的严格遵守管理制度这是值得企业管理者学习借鉴的地方,但要学会人性化管理,特殊情况特殊对待,不能实行一刀切的管理模式。
2、责任细化,责任到人。
红楼梦中,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时,针对宁府人口混杂、遗失东西、事无专执、临期推委,制定了责任到人的细化方案。
出了事,只找负责这个事的领导,然后这个领导再一级一级的追责,而不是越级问责,也不是遇事互相推诿,推脱责任。
她按照员工名册,针对每个人的岗位不同,制定了详细的责任细分方案。
王熙凤的管理案例分析报告《王熙凤的管理》案例分析报告一、案例背景王熙凤由于才干超群,贾珍邀请她去协理宁国府。
在宁国府,王熙凤针对宁国府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采用铁腕式管理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与此同时,王熙凤还照常监管荣国府大小事宜,虽然两府事务都照料得当,但最终王熙凤还是因过度操劳而病倒,不得不淡出了荣国府的政治舞台。
二、案例问题(一)如何评价王熙凤的管理?(二)王熙凤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三、应用理论(一)管理的任务和职能理论1、管理的对象(要素)管理的对象是指管理者(管理主体)为达到预定目标而发挥管理职能所作用的管理客体。
管理对象既包括看得见的人、财、物等管理要素的整体和部分,还包括无形的各种“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管理的目标和任务管理是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
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及终极点、对组织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等问题,均与管理的目标、任务和手段的确认有关。
3、管理的功能与职能(1)管理的功能:1)激励功能2)配置功能3)保险功能4)约束功能(2)管理的职能:1)计划2)组织3)领导4)人力开发5)创新(二)管理决策理论1、决策的概念管理决策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最后一步的判断,管理主体改造管理世界和控制管理发展的意识、意志、能力的综合表现。
2、决策的类型依据不同的标准,组织的管理决策可以分为以下7种类型:(1)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2)战略决策与战术决策(3)初始决策与追踪决策(4)稳定条件下决策、风险条件下决策和不稳定条件下决策(5)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6)经验决策与科学决策(7)时间敏感决策与知识敏感决策3、决策的过程科学决策是通过认真研究,实事求是地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把握住事物变化的规律,从而作出合理、可行的决断。
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十三个步骤:(1)诊断问题1)找出差距2)寻找原因3)整体情况诊断4)明确压力5)确定资源(2)设计方案1)确定决策指标2)给每个指标分配权重3)拟定方案(3)选择方案1)分析方案2)确定决策的合理性标准3)选择方案(4)执行决策1)实施方案2)评价决策效果(三)管理激励理论1、工作动力与动机(1)工作动力工作动力是推动个体行为并把这些行为引导到特定工作目标的个体内驱动力。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对绩效管理的启示1. 王熙凤的形象王熙凤是《红楼梦》中的一个富有个性鲜明的人物,她性格刚强,口齿伶俐,是贾母的宠爱。
她在宁国府内担任协理的职位,管理着家务事务,并展现出了卓越的绩效管理能力。
2. 王熙凤的管理风格王熙凤作为宁国府协理,她的管理风格值得我们借鉴。
她注重细节,善于激励员工,善于分配任务,善于激发员工的工作潜力。
她善于与员工沟通,使得员工的个人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也使得整个宁国府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3. 绩效管理的含义绩效管理是一种全面的管理体系,它涵盖了员工的工作绩效评价、绩效考核、绩效激励等内容。
绩效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
4. 绩效管理的启示王熙凤在宁国府的管理经验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启示。
她善于激励员工,使得员工对工作充满激情。
这告诉我们,在绩效管理中,激励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们需要给予员工足够的激励,使得他们对工作保持高度的热情和积极性。
王熙凤善于分配任务,善于发挥员工的个人优势,使得员工发挥出最大的工作潜力。
这告诉我们,在绩效管理中,员工的个人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需要善于发掘员工的个人优势,合理分配任务,使得员工能够在工作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5.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王熙凤的管理经验给我们在绩效管理中带来了很多启示。
在绩效管理中,我们需要注重激励员工、发掘员工个人优势、合理分配任务等。
通过这些管理手段,我们可以提高员工工作绩效,促进组织整体绩效的提升。
总结回顾通过对王熙凤在宁国府的管理经验的分析,我们发现她在绩效管理上展现出了卓越的能力。
她注重激励员工、善于分配任务,并赋予员工充分的发挥空间。
这些管理经验给我们在现代的绩效管理中提供了很多启示。
在绩效管理中,我们需要注重员工的激励,发掘员工的个人优势,并合理分配任务,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而促进组织的整体绩效提升。
文章结束以上就是基于你提供的关于“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对绩效管理的启示”的主题,我撰写的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红楼梦》|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时,发现很多管理问题,这些问题尤氏看不到吗?《红楼梦》第十三回,“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是一个突发事件。
秦可卿去世是突发,王熙凤在宝玉推荐下协理宁国府也是突发。
而且,书中说,王熙凤“未办过婚丧大事”,临时接手这样毫无经验的大事,通常很难胜任。
但是,王熙凤迅速理清了头绪,并针对宁国府原本存在的管理问题,给出了解决办法:“如这些无头绪、荒乱、推托、偷闲、窃取等弊,次日一概都蠲了。
”“无头绪、荒乱、推托、偷闲、窃取”,这些都是宁国府早已存在的弊端陋习,这些弊端陋习,宁国府的女主人尤氏不知道吗?还是她的能力有限解决不了?可是,第六十三回,作者却用半个章回来写尤氏“死金丹独艳理亲丧”。
在两府中管事之人都离家外出的情况下,面对贾敬去世的突发事件,她和当初王熙凤一样,表现出了非凡的管理能力,果断且有条理。
从回目名“独艳理亲丧”可看出,作者对她的管理能力是相当认可的。
这足以说明,尤氏并非看不出宁国府存在的管理问题,也不是没能力处理好这些问题。
但是,她却让这些问题长存存在,结合尤氏的个性以及办事风格,我们可以发现,她是有意对宁国府进行松散管理,给下人们一个宽松的环境。
相比于王熙凤对下人的苛刻,尤氏更体恤下人。
王熙凤的管理,以威严著称,对下人也极为苛刻。
刘姥姥第一次进荣国府时,周瑞家的向刘姥姥介绍王熙凤,在夸赞她能力超群的同时,也不忘提一句,“待下人未免太严些了”。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时,宁国府中都总管来升特意交代下人们,“那是个有名的烈货,脸酸心硬,一时恼了,不认人的”。
对于王熙凤的这种管理方式,尤氏极不认同。
其实,从身份上来说,尤氏是宁国府的主母,是将军夫人,也是诰命,王熙凤却只是荣国府的少奶奶。
如果要耍威风,尤氏更有资格。
但是,尤氏本性仁慈,虽然贵为将军夫人,却依然体恤下人。
贾母为王熙凤过生日时,提出用凑份子的方式来取乐,王熙凤刻意点名赵姨娘和周姨娘,要求她们也出一份。
对此,尤氏用委婉的方式指责了王熙凤:“这么些婆婆婶子来凑银子给你过生日,你还不足,又拉上两个苦瓠子作什么?”“两个苦瓠子”,这是尤氏对赵姨娘和周姨娘的评价。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的读后感读完王熙凤协理宁国府这一段啊,我就觉得王熙凤这人可太厉害了,那简直就是个管理小能手啊,不过也透着一股让人又爱又怕的劲儿。
先说说她厉害在哪吧。
她一到宁国府,那眼睛就跟X光似的,一下子就把宁国府里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儿给看透了。
就像咱们平常去一个乱糟糟的地方,啥都看不明白,她可不一样,立马就指出了宁国府存在的五大弊病。
这就好比一个医生,一眼就看出病人身上的好几处毛病,这本事可不是谁都有的。
她制定的那些规矩啊,那叫一个严丝合缝。
从人员的分工到事情的流程,都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就拿下人来说吧,谁该干啥,什么时候干,干不好有啥惩罚,都规定得清清楚楚。
这让我想起我上学的时候,要是有这么个明确的学习计划,估计成绩早就突飞猛进了。
那些下人们在她的管理下,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都老老实实干活了,不敢再像以前那样偷奸耍滑。
而且王熙凤的气场那是相当强大。
她往那一站,眼睛一瞪,那些下人估计心里就开始打哆嗦了。
她在处理迟到的那个下人时,那可是一点情面都不留啊。
打板子打得那叫一个狠,这一下子就把她的威严给立住了。
就像我们班以前新换了一个班主任,一开始就特别严厉,把那些调皮捣蛋的同学都给镇住了,整个班级的风气立马就不一样了。
不过呢,这王熙凤狠起来也有点吓人,感觉她就像个女版的“霸道总裁”,只是这个总裁有点太霸道了,让人觉得有点冷酷无情。
但是啊,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也不完全都是完美的。
她这么严厉地管理,虽然把事情都安排得井井有条了,可也让下人们都怕她怕得要死。
感觉在她手下干活,每天都得小心翼翼的,就像走在钢丝上一样。
而且她这么做呢,也有点太注重自己的权威和名声了。
她想通过把宁国府管好来显示自己的能力,让大家都佩服她。
这就好比有些人在工作中拼命表现,是为了得到上司的夸奖和升职加薪一样,有点功利心在里面。
总的来说,王熙凤协理宁国府这段就像一场精彩的管理大戏。
她的管理能力确实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但是她的冷酷和功利也让人看到她性格里不那么可爱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