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看管理学共18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2.43 MB
- 文档页数:18
用现代管理学理论分析王熙凤管理宁国府从本节我们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王熙凤和贾珍两个人治理下宁国府前后的差距。
以现代管理学的角度来看,二者的管理水平差距很大,但是王熙凤的管理也不是完美无缺。
下面就让我们用现代管理学的理论来分析一下王熙凤的管理。
首先,我们来看贾珍是怎么管理的。
在宁国府请来王熙凤之前,贾珍不得不亲自管理,纵观全府上下可以说是一片混乱,做事没有任何章程,出现了一大堆问题。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情况的出现呢?第一,我们可以通过影片很明显的看到,不管事情大小,事无巨细都是下人一一请示贾珍,贾珍都在亲自过问,明显没有管理的分层。
在这样事必躬亲的管理下,被管理人可以有漏子钻,欺上瞒下,而作为管理者的贾珍也很累;第二,贾珍的管理缺乏监督机制,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被管理者出现偷懒,冒领等情况是必然的,这样的管理下人力资源和财务资源得不到最大的发挥,严重浪费。
我们再来看王熙凤的管理与贾珍的区别之处。
王熙凤刚一走马上任,面对庞杂纷繁秩序混乱的宁府事务,首先想到的是:“我须得先理出一个头绪来”,即管理的第一步先要找出问题所在,也就是宁府混乱局面的根源。
她很快理出了事情的头绪,将宁府的管理混乱归纳为五点:“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第二件,事无专执,临期推委;第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第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第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衿束,无脸者不能上进。
”找到问题所在之后,第二步,她树立了规章制度,制定了惩处的办法,让下人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
她说“要少了一件四人分赔”,“一草一苗,或丢或坏,就问这看守的赔补”,一定要负责到底。
她特别强调:“如今都有了定规,以后哪一行乱了,只和哪一行算账。
”第三步,她制定了严格的监督制度,规定了没人的起床上班时间之后,她说了每天清晨前去检查,结束也要检查。
在这样严格的监督下,让下人不能再有偷懒的机会,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发挥。
第四步,进行了合理分层,根据今天科层管理理论来看,她根据每项事物的难易程度合理分配人力,使人员重叠的情况不再出现。
从协理宁国府看王熙凤的管理才能凤姐判词中的“都知爱慕此生才”,是对凤姐管理才能的充分肯定。
王熙凤的管理才能是多方面的。
而且在各个方面都很有特色。
最能体现王熙凤管理才能的事例是秦可卿去逝,贾珍请王熙凤去协理宁国府。
当时尤氏病着,贾珍悲痛得没了主意,贾蓉楞头青一个,来往客人人山人海无人妥善安排,吃饭、喝水、坐立无人热情打点,招呼照应不周,卫生无人打扫,购买东西不及时,家什用具被偷盗和损坏严重等等,可以说是闹哄哄乱成一锅粥。
王熙凤应贾珍之请,在竭力说服王夫人同意后,毅然决然地到宁府走马上任,当起了临时大总管。
凤姐一上任,第一件事不是什么发号施令,而是摸清基本情况,看看有多少可以使用的生产力。
她首先“命彩明钉造簿册,即时传了赖升媳妇,兼要家口花名册查看,又限于明日一早传齐家人媳妇进府听差”。
作了一番安排筹划。
次日一早,众家人媳妇一到齐,凤姐先声夺人发话了:“既托了我,我就说不得要讨你们嫌了。
我可比不得你们奶奶好性儿,由着你们去,再不要说你们…这府里原是这样‟的话,如今可要依着我行,错我一点儿,管不得你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例清白处治”。
然后将众家口媳妇一一过目询问审视,看各自适合做何种工作,根据各自的特长和工作量的需要将他们分成了八个小组,每组又分成两班,分别负责茶水、上香、添油、挂幔、守灵、供饭、收发酒饭器具,收祭礼、蜡烛、纸札,上夜照管门户,监察火烛,打扫卫生,接送客人,站岗守护等工作。
并安排赖升家的做总监:“或有偷懒赌钱吃酒打架拌嘴的,立刻拿了来回我。
你要苟情,叫我查出来,三四辈子的老脸,就顾不成了。
如今有了定规,以后那一行乱了,只和那一行算帐。
”又还规定了上下交接班时刻和点卯时间。
要求各组按工作所需物资先造计划,经凤姐审查批准后发牌领取。
进出库、上消帐记得清清楚楚。
经过这一条列的整顿改进,人人工作职责明确,任务落实,工作流水线清析。
顿时一改先前大哄大嗡的混乱局面,而是有条不紊、秩序井然地开展工作,实现了自动运转。
249作者简介:刘琰婷,郑州工商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从管理学视角分析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从管理学视角分析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刘琰婷(郑州工商学院 河南 郑州 451450)摘要:本文从管理学视角分析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研究了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的背景,从管理的职能和管理者的技能对王熙凤的管理进行分析,提出权利责相结合、人力资源开发、提升工作满意度等改善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王熙凤 管理职能 对策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5-0249-02一、背景分析《红楼梦》完成于18世纪中后期,反映的是康乾时期的社会现状。
这部文学巨作生动并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经济、文化、社会的方方面面,并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
作者曹雪芹生于世代皇恩的江宁织造家庭。
他曾经有过锦衣玉食、富贵风流的生活,后因获罪被抄家。
从钟鸣鼎食到举家食粥,从广厦万间到柴门蓬蒿,作者的“生于繁华、沦于没落”成就了《红楼梦》的集大成。
清朝的织造、盐政、漕运等种种管理的弊端,作者洞若观火。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出自《红楼梦》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王熙凤出身于“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请来金陵王”的王家,嫁给了“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贾家的长孙贾琏,是荣国府实际上的大管家。
秦可卿虽是王熙凤的侄媳,但她与王熙凤年龄相仿,二人关系亲密、交情甚好。
秦可卿去世,王熙凤很悲伤,想好好发送。
贾珍想大办丧事,而宁国府管家奶奶尤氏有病不能料理。
秦可卿的去世与贾珍有很大关系,他悲痛欲绝,“恨不能代秦氏之死”,欲尽其所有大办丧事,以解心痛。
而此时“尤氏又犯了旧疾,不能料理事务”, 贾珍“惟恐各诰命来往,亏了礼数,怕人笑话”,所以需要有人帮忙协理宁国府。
贾宝玉是贾珍的堂弟,为解兄长之难,大力推荐王熙凤。
贾珍素知王熙凤的管理能力,无不乐从,并通过了王熙凤主管领导王夫人的默许应允。
王熙凤的个性逞强好胜,她非常乐于显示自己的才干。
看王熙凤在宁国府的管理才能红楼梦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该回描写宁国府秦可卿死后,宁国府内务乱乱糟糟,无人管理,贾珍请凤姐管理宁国府内务这个故事。
贾珍说:“妹妹爱怎样就怎样, 要什么只管拿这个取去,也不必问我.只求别存心替我省钱,只要好看为上,二则也要同那府里一样待人才好, 不要存心怕人抱怨.只这两件外,我再没不放心的了。
”贾珍的话包含两个内容,即资本与人力。
而凤姐的考虑比贾珍要周全得多。
让我们来看一看通过凤姐协理宁国府这个故事能发现哪些管理学知识首先,我们先看这王熙凤是何许人也。
《红楼梦》中,王熙凤是贾母的孙媳妇,是贾赦和邢夫人的儿媳妇,是王夫人的内侄女,是贾琏的妻子,是巧姐的娘,是贾蔷和贾蓉的婶子,是贾瑞的嫂子,是探春的堂嫂子,是迎春的亲嫂子,是惜春的叔嫂子,跟贾宝玉是姑表兄弟,跟薛宝钗是姑表姊妹,是林黛玉的姑表嫂子。
深得贾母恩宠和王夫人赏识,成为贾家荣府的实际掌权者。
长著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她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是贾府的实际大管家。
她高踞在贾府几百口人的管家宝座上,口才与威势是她谄上欺下的武器,攫取权力与窃积财富是她的目的。
然而最终却落得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下场。
企业管理者要学王熙凤!为什么?学什么?一、干啥想啥,心无旁骛。
王熙凤在受命协理宁国府之初,王夫人问凤姐:“你今儿怎么样?”凤姐儿回答:“太太只管请回去,我须得先理出一个头绪来,才回去得呢。
”从这短短的对话中,是否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启迪:管理者必须围绕自己的职责去思考,而且一定要“先理出一个头绪来”。
二、善于思考,发现问题。
“凤姐儿来至三间一所抱厦内坐了”,他发现了宁国府在管理上存在五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第二件,事无专执,临期推委;第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第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第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钤束,无脸者不能上进。
《红楼梦》第十三、十四两回,重点描述了“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的故事。
贾珍的儿媳秦可卿英年早逝,贾珍因此旧疾复发,委托王熙凤操办丧事。
王熙凤从未办理过丧事,但她面对乱成一锅粥的宁国府,知难而进,不辞劳苦,殚心竭虑,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不仅证明了自己能力出众,而且赢得了贾府上下的一致认可。
王熙凤生活的年代,还没有“管理”这个词儿,但她之所以把“管理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拥有强烈的事业心没有强烈的事业心,必然做不好管理工作。
事业心,从小处讲是渴望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自身的价值;从大处讲则是“想干事”,渴望干出一番成绩,从而得到社会的肯定。
“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是对管理者的四点要求,而“想干事”则排在第一位。
王熙凤虽是大户人家的少奶奶,却有着极强的事业心,遇事不躲甚至找事做,就是她成功“协理宁国府”的原动力。
贾珍恳求王夫人和邢夫人应允王熙凤辛苦一个月,帮忙打理秦可卿的丧事。
王夫人得知其来意后,忙不迭地推辞道:“他一个小孩子家,何曾经过这样事,倘或料理不清,反叫人笑话,倒是再烦别人好。
”她深知办丧事可不是闹着玩儿的,搞不好就会落一个出力不讨好的结果,甚至惹人耻笑。
自古以来,人们都是以成败论英雄,而不是以辛苦论英雄。
所以,王夫人的担心不无道理:吃苦受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还要被人埋怨。
王夫人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为处世原则,而王熙凤则与之相反,无所畏惧,爱出风头儿,总想着一鸣惊人。
贾珍流泪苦求,王夫人先是婉言谢绝,后来经不住他一再软磨硬缠,也就动了恻隐之心。
“今见贾珍苦苦的说到这步田地,心中已应了几分,却又眼看着凤姐出神。
”王熙凤是何等聪明人物,看王夫人还在犹豫不决,就赶紧做她的思想工作。
“今见贾珍如此一来,他心中早已欢喜。
先见王夫人不允,后见贾珍说的情真,王夫人有活动之意,便向王夫人道:‘大哥哥说的这么恳切,太太就依了罢。
’王夫人悄悄的道:‘你可能么?’凤姐道:‘有什么不能的。
红楼梦里的管理学第一、管理是由两个以上的人员组织起来的社会活动,它的生产动力来自于社会组织的要求。
组织的规模越大,劳动分工,领导与协调,控制与激励就越复杂,管理工作也就越显重要。
《红楼梦》的故事围绕“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展开叙述,其中的人物共计421人。
如果把四大家族看成是一个股份制企业,如此众多的员工,其规模已经不小了。
要让这个企业良好地运转,其中的管理是不可缺少的,劳动分工的千头万绪,组织领导的复杂程度可想而知。
所以从这一层面上看,《红楼梦》中足够庞大的人物构架,系统的劳动分工,为体现管理的特征提供了依靠。
第二、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组织是构成社会大系统的子系统,管理正是通过组织这个子系统来实现管理目标的。
《红楼梦》中的宁荣二府,是演绎红楼故事的主要场所,它是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在以贾母、王夫人、王熙凤等人为领导层的管理之下,协调着这个组织的众多成员,从而实践着他们的管理理念,整个家族也在具有系统模式的管理中运转往复了近百年。
所以从这一层面看,宁荣二府这个组织足以承载得起管理理念的实施,这也为阐释管理特性提供了平台。
第三、管理的核心对象是人,处理好人际关系是领导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之一。
在管理活动中,每一个环节都要和人打交道,只有深刻地了解了人性,认识到了他们的真正所需,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管理的目标才能最终实现。
《红楼梦》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其中有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
曹雪芹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在他笔下诞生了一大批经典的艺术形象。
红楼人物之间有勾心斗角的,有尔虞我诈的,有相亲相爱的,有互帮互助的,有相依为命的,有冤冤相报的,有感恩戴德的,有恩将仇报的。
正是因为有如此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为阐释管理特征提供了丰富的案例。
案例:一、王熙凤协理宁国府那宁国府中老婆、媳妇早已到齐,只见凤姐和赖升媳妇分派众人执事,不敢擅入,在窗外打听。
听见凤姐和赖升媳妇道:“既托了我,我就说不得要讨你们嫌了。
我可比不得你们奶奶好性儿,诸事由得你们。
从王熙凤进宁国府看企业领导岗位的核心胜任力摘要:文章在认识人职匹配思想和岗位胜任力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王熙凤管理宁国府事件的分析,着重阐述了企业领导的岗位核心胜任力。
关键词:企业领导人职匹配岗位胜任力0 引言人职匹配,就是科学配置领导人才资源,使领导能力水平与所承担的任务相统一,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事尽其功。
这是科学发展观关于以人为本的思想在领导选拔任用工作中的实际运用,是科学用人的基本要求。
岗位胜任力是指根据岗位的工作要求,确保工作人员能够顺利完成任务的个人特征结构,它包括个人的专业知识、态度、动机、技能、自我形象、价值观等,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的综合表现。
优秀的领导者与一般的领导者在胜任力上会表现出显著性的差异。
领导者在企业快速发展,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
在招聘选拔高层领导者时企业慎之又慎,唯恐一时的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那么,领导者需要具备的岗位胜任力尤其是核心胜任力都有哪些呢?我们不妨从王熙凤管理宁国府的事件中窥见一斑,希望能给企业人力资源工作者在选聘某部门领导时提供一些参考。
人们赞赏王熙凤的管理水平,往往是通过《红楼梦》第13回、14回,在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的工作中,感受王熙凤这一贾氏公司中的女性管理者的形象,体会出她作为领导者出色的岗位胜任力的。
1 强烈的成就动机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一个方向前进的内部动力。
成就动机是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美状态的动机,即一种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力求取得活动成功为目标的动机。
具有强烈成就动机的领导者往往在专注于当前工作,对工作充满兴趣和热情的同时,有不断进步和成长的愿望,为自己设定更高的目标,渴望完成有挑战性的任务。
贾家分为两府,东府荣国府,西府宁国府。
王熙凤乃东府的管家。
宁国府秦可卿死后,贾珍之妻尤氏犯了“旧疾”不能料理事务,贾珍向东府借人管理家务。
由贾宝玉推荐,王夫人允准,王熙凤被借到西府代执(协理)宁国府家事。
POPULAR STANDARDIZATION2011/01《红楼梦》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古典名著,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达到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它融集百家之长,汇集百科之粹,在我国古代民俗、封建制度、社会图景以及文学艺术、饮食烹饪、建筑园林、金石书画等各领域皆有精致的见解和贡献。
红学是一个充满争议的领域,红学论著,汗牛充栋,连《脂砚斋批注》都成为专门的学问。
鲁迅先生曾评价说:“《红楼梦》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这名目的书。
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干啥琢磨啥,这话不假。
我则从《红楼梦》中的一回书《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看到管理科学。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让我们边看曹公的文字,边点评一番。
秦可卿香消玉殒,宁国府的当家人贾珍一向治家无方,又遇上这样的“突发事件”,一派混乱,可想而知。
他赶到荣国府来,请王熙凤过去帮助:“屈尊大妹妹一个月,在这里料理料理,我就放心了。
”丧葬期间人多事杂,凤姐却似推实就的接下了这个乱摊子。
万事开头难。
凤姐先吩咐明天一早传齐宁国府的家人媳妇进来听差等语。
然后,翻点了一些府内人、财、物的数目单册,问了赖升媳妇前前后后的情况。
凤姐的管理手段———点评《红楼梦·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严昌《红楼梦》这部千古名著留给后人无尽的探索、思考和启示。
其中,涉及的标准化管理理念和方式更是我们现代企业和组织应该学习、研究的……29POPULAR STANDARDIZATION一时女眷散后,王夫人因问凤姐:“你今儿怎么样?”凤姐道:“太太只管请回去,我须得先理出一个头绪来,才回去得呢。
”读到这里,脂砚斋有句关键的批:胸中成见已有之语。
凤姐的“头绪”、“成见”里装着是什么?古人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现代的管理名词管它叫“预案”。
从现代管理视角看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红楼梦》中有位非常抢眼的人物王熙凤,她不仅善于察言观色,见风使舵,能说会道,阿谀奉承,而且还颇具领导才能和管理天赋。
这在她偶然一次协理宁国府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的主要原因1.秦可卿去世,而王凤姐与之生前交好。
秦可卿虽是王熙凤的晚辈,是王熙凤的侄媳,但她与王熙凤年龄相仿;生前与王熙凤关系亲密;病时王熙凤多次探望;临终她特地托梦给王熙凤,嘱咐她大厦将倾需防范。
所以秦可卿去世,王熙凤自然很悲伤,想好好发送秦氏也是王熙凤愿望,这是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的首要原因。
2.贾珍要大办丧事,而尤氏有病不能料理。
由于秦可卿与贾珍的“特殊”关系,致使秦可卿去世,贾珍悲痛欲绝,“哭得泪人一般”①,“恨不能代秦氏之死”②,欲尽其所有大办丧事,以解心痛。
但此时“尤氏又犯了旧疾,不能料理事务”③,而贾珍“惟恐各诰命来往,亏了礼数,怕人笑话”④。
所以亟待有人帮忙打理,呼唤能人协理宁国府。
3.贾宝玉大力推荐,并得到王夫人同意。
贾宝玉是贾珍的堂弟,为解兄长之难,大力推荐王熙凤,并打包票说“管必妥当”⑤。
贾珍素知王熙凤的管理能力,无不乐从,只是担心王夫人是否应允,毕竟王熙凤是荣国府的管家奶奶,人才调动需要主管领导批准。
经贾珍一番含泪真情告白,王夫人默许应允。
得到上级批准,王熙凤便可脱颖而出了。
4.王熙凤乐于担纲,显示才干。
协理宁国府是件费力但未必讨好的工作,不但没有工资奖金,还少不了得罪人,一旦出些微差错,不但落下埋怨笑柄,且毁一世功名。
一般人不会抢费力不讨好的工作去做。
但王熙凤的个性是逞强好胜,“最喜揽事,好卖弄能干”⑥,从小儿……玩笑时就有杀伐决断;如今出了阁,……越发历练老成了”⑦,她巴不得找寻时机,施展自己的才干。
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三行”:有人说你行,说你行的人很行,自己也得真行。
王熙凤恰恰具备了这“三行”。
贾宝玉说她行;而贾宝玉在贾府的地位很高,属于“很行”之人;王熙凤自己也确实“真行”。
王熙凤的管理案例分析报告、案例背景王熙凤由于才干超群,贾珍邀请她去协理宁国府。
在宁国府,王熙凤针对宁国府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采用铁腕式管理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取得了显着成效。
与此同时,王熙凤还照常监管荣国府大小事宜,虽然两府事务都照料得当,但最终王熙凤还是因过度操劳而病倒,不得不淡出了荣国府的政治舞台。
二、案例问题(一)如何评价王熙凤的管理?(二)王熙凤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三、应用理论(一)管理的任务和职能理论1、管理的对象(要素)管理的对象是指管理者(管理主体)为达到预定目标而发挥管理职能所作用的管理客体。
管理对象既包括看得见的人、财、物等管理要素的整体和部分,还包括无形的各种“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管理的目标和任务管理是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
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及终极点、对组织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等问题,均与管理的目标、任务和手段的确认有关。
3、管理的功能与职能(1)管理的功能:1)激励功能2)配置功能3)保险功能4)约束功能(2)管理的职能:1)计划2)组织3)领导4)人力开发5)创新(二)管理决策理论1、决策的概念管理决策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最后一步的判断,管理主体改造管理世界和控制管理发展的意识、意志、能力的综合表现。
2、决策的类型依据不同的标准,组织的管理决策可以分为以下7 种类型:(1)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2)战略决策与战术决策(3)初始决策与追踪决策(4)稳定条件下决策、风险条件下决策和不稳定条件下决策(5)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6)经验决策与科学决策(7)时间敏感决策与知识敏感决策3、决策的过程科学决策是通过认真研究,实事求是地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把握住事物变化的规律,从而作出合理、可行的决断。
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十三个步骤:(1)诊断问题1)找出差距2)寻找原因3)整体情况诊断4)明确压力5)确定资源(2)设计方案1)确定决策指标2)给每个指标分配权重3)拟定方案(3)选择方案1)分析方案2)确定决策的合理性标准3)选择方案(4)执行决策1)实施方案2)评价决策效果(三)管理激励理论1、工作动力与动机(1)工作动力工作动力是推动个体行为并把这些行为引导到特定工作目标的个体内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