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基础圆度、圆柱度的测量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43.70 KB
- 文档页数:5
实训项目2 测量气缸圆度及圆柱度
一、资讯
1、将车辆的信息填入表中
(1)写出下图发动机气缸排列形式(2)写出下图是两种形式的发动机气缸套
直列式 V型对置式湿式干式
1-气缸套2-水套 3-气缸体
(3)圆度
同一截面内两直径之差的一半即为圆度误差
(4)圆柱度
同一汽缸上中下三个截面横向纵向测量出来总共6个数值,最大与最小之差再除以2,则为此缸的圆柱度误差
二、决策
1.每6人一组,每组选出一名负责人,负责人对小组任务进行分配。
组员按负责人要求完成相关任务内容,并将自己所在小组及个人任务内容填入表中。
2.每一小组安排2名学生并编号,在实训过程中严格站位职责。
1号站位职责:严格按规范拆装活塞连杆组,正确使用工具。
2号站位职责:准备实训并接收或传递1号站位拆装过程中的将零部件或工具规范摆放。
3.打分安排:1队给第2团队打分,2队给第3团队打分,3团队给4团队打分,4团队给第1团队打分。
三、制定计划
查询维修手册,找出检测的步骤和各项标准值,根据项目内容制定工作计划,简要说
1、实践准备
2、记录检测数据并计算分析完成下表
五、检查。
圆度圆柱度及球度的测量及评价方法讲解圆度、圆柱度和球度是用来描述物体表面形状和几何特征的测量指标。
它们在工程设计和制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评估产品的精度和质量。
圆度是用来描述物体的表面是否近似于一个圆形的度量指标。
圆度测量通常使用光学投影仪、三坐标测量机等精密测量设备进行。
在测量过程中,将物体放置在测量设备上,并通过旋转物体使其在水平面上转动。
测量设备会通过传感器来检测物体表面上不同位置的偏离程度,并将其显示在仪器上的圆度测量值中。
圆度测量的结果通常以最大和最小偏差以及平均偏差来表示。
通常情况下,圆度的理想值为零,表示物体表面完全近似于一个圆。
圆柱度是用来描述物体表面是否近似于一个圆柱体的度量指标。
与圆度类似,圆柱度测量也需要使用精密测量设备,如光学投影仪、三坐标测量机等。
在测量过程中,物体被放置在测量设备上,并旋转物体使其在水平面上转动。
测量设备会以不同位置的传感器来检测物体表面的偏离程度,并将其显示在仪器上的圆柱度测量值中。
与圆度测量类似,圆柱度的测量结果通常以最大和最小偏差以及平均偏差来表示。
理想情况下,圆柱度的测量值为零,表示物体表面完全近似于一个圆柱体。
球度是用来描述物体表面是否近似于一个球体的度量指标。
测量物体的球度也需要使用精密测量设备,如光学投影仪、三坐标测量机等。
在测量过程中,物体被放置在测量设备上,并以不同的角度旋转物体。
测量设备会通过传感器来检测物体表面上不同位置的偏离程度,并将其显示在仪器上的球度测量值中。
与圆度和圆柱度的测量类似,球度的测量结果通常以最大和最小偏差以及平均偏差来表示。
在理想情况下,球度的测量值为零,表示物体表面完全近似于一个球体。
评价圆度、圆柱度和球度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比较法:将被测物体与一个标准物体进行比较,通过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来评估被测物体的圆度、圆柱度和球度。
2.光学法:使用光学设备,如投影仪、显微镜等,来观察被测物体的表面形状和特征,从而评估其圆度、圆柱度和球度。
测圆柱度和圆度
1,用游标卡尺测出气缸的直径A1,螺旋测微器挑好气缸的直径长度A1,调好量缸器的下面那条小铁柱长度刚好可以放入螺旋测微器,然后将螺旋测微器调零,然后开始测量
2,将量缸器放入气缸,前后摇摆使其稳定后开始测量,左加右减,读出一个数A2,s上的横向就等于A1加减A2,纵向也是这样A1加减A2,s中和s下也是这样测出来,
3,缸的圆柱度误差等于最大直径减去最小直径除于2,最大直径等于上面6个数据中最大的一个,最小直径就是最小的一个
4,用调零好的量缸器放入气缸,前后摇摆使其稳定,然后读数B1,然后量缸器旋转90度在读出一个数B2,圆度误差等于B1减B2
侧隙:就是活塞环在活塞里的时候的那个圆的两个端口距离
端隙:就是将活塞环放入气缸里的时候那个圆的两个端口距离。
《气缸圆度、圆柱度测量》教案齐齐哈尔市第八职业高级中学王学峰《气缸圆度、圆柱度测量》教案课题:气缸圆度、圆柱度测量单位:齐齐哈尔市第八职业高级中学教者:王学峰计划课时:1课时授课时间:xxxx年xx月xx日授课班级:xxxx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气缸圆度、圆柱度的检查方法;熟悉巩固内径百分表(量缸表、内径千分尺)、外径螺旋千分尺等的正确使用;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德育目标:培养学生按工艺要求文明操作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气缸圆度、圆柱度的检查步骤教学难点:内径百分表的正确使用教学方法:演示法、实验法教具:发动机、内径百分表、外径螺旋千分尺、游标卡尺等课型:综合课教学过程及内容:一、复习提问:(3分钟)1、气缸磨损规律;2、圆度、气缸圆度、发动机圆度;3、圆柱度、气缸圆柱度、发动机圆柱度;二、导入新课:(1分钟)气缸圆度、圆柱度是如何测量的呢?我们本节课将具体的来实践操作,首先我对同学们在实习期间做点小小的要求……三、讲授新课:(15分钟)(一)文明操作:(3分钟)1、爱护工具:我们本节使用的量具、工具都是精密仪器,任何操作不当都有可能影响测连精度,甚至损坏工具,所以必须严格按照使用规范操作,严禁粗暴作业。
(素质教育内容:渗透德育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对人、事、物的呵护致爱护,使其有一个平和的心态;)2、保持清洁: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我们要随时保持工件的清洁、量具的清洁、场地的清洁,减少垃圾的产生、将垃圾带走,无论是在这里、教室、家里、或以后的工作单位以及其它公共场所我们都应做到这一点,这将是我们终身都要遵守的准则,也是评价一个人素质修养的一个标准。
3、工作有序:用什么,拿什么,使什么;用完及时放回原处,不要怕麻烦,这可以大大减少犯错的机率。
(素质教育内容:巩固学生的审美素质,以整洁干净为美、以有序和理为美,以文明操作为美,多动手、动脑为美)4、理论与实际:动手的同时要动脑,多问几个为什么,和理论学习是否相同,对你看到的,测量的数据理论上能不能解释通?我期待你们的答案。
圆度、圆柱度、圆跳动及全跳动四者异同辨析彭利华(广东省南方高级技工学校广东韶关 512023)摘要:技工院校学生在学习形位公差时,往往难以辨清圆度、圆柱度、圆跳动、全跳动四者的概念。
从概念、测量方法、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三个方面来辨析圆度、圆柱度、圆跳动、全跳动四者的不同,可以达到让学生明晰四者之间异同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圆度;圆柱度;圆跳动;全跳动;异同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7-0116-03在技工院校机械类专业必开的专业基础课“极限测量与技术测量基础”中,讲授至“形状和位置公差”一章时,学生往往不知所云,这是本门课程的一个教学难点。
在12个形位公差项目中,学生犹其分辨不清圆度、圆柱度、圆跳动、全跳动四者的异同,经常混淆此四者的概念和应用。
笔者经过近几年的教学研究,不断改进教学,总结了如下几点粗浅见解。
在概念上圆度公差是为限制实际圆对于理想圆的变动,对回转体表面任一正截面的圆轮廓提出的形状精度要求;圆柱度公差则是为限制实际圆柱面对于理想圆柱面的变动,圆柱度公差综合控制圆柱面的形状精度。
圆跳动公差是被测表面绕基准轴线回转一周时,在给定方向上的任一测量面上所允许的跳动量;全跳动公差是被测表面绕基准轴线连续回转时,在给定方向上所允许的最大跳动量。
从四者的概念比较得出:(1)圆度与圆柱度:圆度公差用于任意的回转体如圆柱体、圆锥体、球体、曲线回转性零件等,圆柱度公差只应用于圆柱体的圆柱面。
圆柱度可以看成圆度与直线度的组合。
如图1如示,通过测量,该零件的圆度公差值为0,而圆柱度公差值则为0.01mm。
(2)圆度与圆跳动:圆度无基准,圆跳动一般以轴线为基准,圆跳动除了径向方向的跳动公差还有端面圆跳动。
(3)圆跳动与全跳动:径向的圆跳动是指相对于轴线的任意圆截面的跳动,全跳动是指相对于轴线而言整个圆柱面的跳动。
圆跳动除了径向和端面跳动外还有斜向圆跳动。
全跳动可以认为是直线方向上所有圆跳动的组合。
实验二轴类零件的圆度和圆柱度误差的测量一、实验目的1.掌握圆度误差及圆柱度误差的测量方法;2.学会对测量数据的处理,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3.了解测量工具结构并熟悉它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利用XW-250-1型多功能形位误差分选仪测量圆度和圆柱度。
三、计量器具及测量原理(一)计量器具1、形位误差测量仪仪器工作原理:以顶尖支承定位被测零件,被测件回转时各测点位置可由仪器刻度盘读出;装在拖板上的传感器可由齿轮齿条机构带动,沿仪器侧导轨作平行于顶尖轴线的直线运动,其测头的轴向位置可由仪器上的刻度尺读出。
2、电感测微仪电感测微仪是一种能够测量微小尺寸变化的精密测量仪器。
3、多功能便携式形位数据采集器实现测量时数据的半自动采集。
数据采集器接受电感测微仪模拟量输入并进行模数转换。
4、各部分的连接(二)测量原理:1.圆度误差及测量、评定方法圆度误差为包容同一横截面实际轮廓,且半径差为最小的两同心圆间的距离f,如图1.1所示。
测量方法采用半径法。
圆度误差最小包容区域的判别方法是:由两同心圆包容被测实际轮廓时,至少有4个实测点内、外相间地在两个圆周上(即同心圆的内、外接点至少两次交替发生),如图1.1所示。
圆度误差最小区域的同心圆圆心,通常是和零件的测量回转中心不一致。
图中,O点是测量时的回转中心,O’测量点是圆度误差的评定中心。
其评定方法有:最小二乘圆法和最小区域法。
最小平方中心法,也叫最小二乘圆中心法(LSC):最小二乘圆是穿过被测截面轮廓的理想圆,从被测实际轮廓上各点至该理想圆的径向距离的平方和应为最小值。
以最小二乘圆中心为中心,做两个包容实际轮廓的同心圆,取二圆的半径差为圆度误差。
此法适用于具有精密回转轴(或转台),其测量头可描绘出理想圆的检测仪器的评定,如圆度仪。
评定对象适用于圆度、同心度等。
最小区域法(MZC):指包容圆柱面之间的区域,适用于具有精密回转轴(或转台),其测量头可描绘出理想圆的检测仪器,如圆柱度仪。
实训六 EQ6100发动机曲轴圆度、圆柱度误差的测量(3课时)一、实训目标:1、掌握检修曲轴轴颈方法。
2、掌握检修曲轴的弯曲方法。
3、掌握检修曲轴的扭转方法。
二、实训重点与难点:1、检修曲轴轴颈方法。
2、检修曲轴的弯曲方法。
3、检修曲轴的扭转方法。
三、实训设备:EQ6100发动机曲轴、千分尺、四、实训方法:讲授---演示----观摩---分组操作---小结五、实训过程:(一)组织实训:1、学生穿好工作服,带好学习用品。
2、按A、B班列队从班级带到实训室3、A、B班实训指导教师带入各自实训室(二)实训内容:实训安全教育:1、学生要在指定的设备上进行操作,其它一切设备、工具未经同意不准擅自动用。
2、进入实训室必须穿戴好学校规定的工作服。
3、不准在实训室内追逐、打闹、大声喧哗。
实训理论内容一、曲轴磨损量、圆度、圆柱度误差的测量1、曲轴磨损量的测量:用千分尺分别测量曲轴的主轴颈、连杆轴颈的磨损量,磨损量不大于0.15mm。
★EQ6100发动机曲轴:①主轴颈标准直径:75mm,②连杆轴颈标准直径:62 mm。
2、曲轴圆度误差的测量:用千分尺测量主轴颈、连杆轴颈纵横两段外径尺寸,在轴颈的同一横断面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差的一半(即圆度误差)。
★计算公式:1、圆度误差φ:φ=(dmax-dmin)/2,取三个截面中的φmax。
磨损后的圆度误差不得大于0.025mm。
3、曲轴圆柱度误差的测量:★计算公式:三个截面、六个数据中(dmaxB-dminB)/2,圆柱度误差不得大于0.025mm。
二、百分表的结构:4、连接件2、连接杆3、磁性表座1、百分表实训操作内容一、曲轴磨损量、圆度、圆柱度误差的测量操作步骤示意图操作说明1、准备量具准备所需量具2、待测量部位清洁用毛巾擦拭,以免油污等影响测量精度3、径向轴径的测量测量时千分尺要垂直,取最大直径。
4、横向轴径的测量测量时要水平放置,取最大直径。
5、计算数值并分析判断将所得数据与标准值比较。
课题名称圆度、圆柱度的测量授课时间可空缺授课班级可空缺授课地点可空缺第 17、18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圆度、圆柱度的含义和应用范围;2.会选择检测圆度、圆柱度的工量具;3.会用百分表按二点法原理检测轴套类零件的圆度误差;4. 会用百分表等工量具检测轴套类零件的圆柱度误差;5. 会根据圆度、圆柱度测量值计算圆度、圆柱度误差;6.会收集并处理测量数据。
方法与过程目标:通过教师讲授、引导,学生课堂练习、小组讨论,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会在教师引导下开展自主学习或与同伴协作学习,从而产生爱学习、爱工作、爱同伴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圆度、圆柱度误差的测量步骤教学难点会用百分表检测圆度、圆柱度误差并进行数据处理教学准备1. 教学场所:测量实验室 2.量具:百分表、表座、表架、偏摆仪、被测件等3.小组安排:同桌为一组教学资源1.配套课件 2.教材教学文件1.工作任务书2.工作指导书实施阶段: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分配复习回顾1、作业点评讲授提问点评提问引导听讲思考回答5min学习情境自行车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用的交通工具(如图1),假若自行车的车轮制成图2所示的正三棱的棱圆形状,自行车是否还能正常行驶?图1图2这个轮子的直径虽然处处相等,但圆周各点到中心的距离(半径)却并不相等,所以轮子不圆,也就无法正常行驶。
那么在生产中如何控制零件圆不圆呢?回答:用圆度和圆柱度来衡量。
情境导入播放PPT讲解提问倾听观察思考回答5min学习情境图3如图3零件的圆度和圆柱度误差怎么测量呢?活动一测量圆度误差资讯1.圆度的定义:控制圆柱面、圆锥面的截面和球面零件任意截面圆的程度的指标。
2.图中圆度公差含义:外圆表面任意正截面的圆度误差不得大于公差值0.005。
3.圆度误差的近似测量方法:两点法、三点法。
4.二点法、三点法的适用范围:二点是圆上各点对固定一点的变化量(偶数棱);三点是圆上各点对固定两点(V型块)的变化量(奇数棱)。
实验二形位公差测量仪测量圆度、圆柱度一、实验目的圆度与圆柱度误差属于形状误差的范畴。
对于回转体零件,为了保证表面的精度,一般会对圆度和圆柱度误差都提出限制要求。
圆度和圆柱度的测量方法有很多种,本实验是利用形位公差测量仪对这两种误差进行测量。
通过该实验,能达到如下目的:1.理解形位公差测量仪的结构和原理2.掌握形位公差测量仪的使用步骤,能独立完成对应精度的测量。
3.加深对圆度和圆柱度公差与误差的定义及特征的理解。
二、实验仪器形位公差测量仪(包括测量工作台、电感测微仪、多功能形位数据采集器)、测量工件三、实验原理电感测微仪是一种能够测量微小尺寸变化的精密测量仪器,它由主体和测头两部分组成,配上相应的测量装置(例如测量台架等),能够完成各种精密测量。
利用电感测微器把所测得的工件表面不同位置的数据点传入到多功能形位数据采集器中,在利用通讯方式将采得的数据实时送入计算机当中,通过计算机软件的形位误差处理程序对这些数据进行评定处理,最后得出相应形位误差项目的测量评定结果。
四、实验步骤1.采集数据准备工作。
(1)采集器与有关设备的连接(2)开机、时间设定及复位(3)测量仪器选定按“仪器”键,在第二位显示窗上依次循环显示“A”、“B”、“C”、“D”。
本实验选择“A”,即表示连接的为电感测微仪。
(4)仪器档位按“档位”键选定所用仪器的测量档位。
按键后,在第三位显示窗上依次循环显示档位序号。
根据轴的加工精度,本实验选择档位“3”。
(5)截面数设定按“截面”键后,设定两位数,圆度设定为01,圆柱度设定为04。
(6)测点数设定按“测点”键后,按实际测量点数设定三位数,可设为024~144点。
(7)跨距的设定按“跨距”键后,设定为三位数,如为圆度,可为任意三位数,如为圆柱度,按实际测量截面间距设定。
(8)进入采集状态按“采集”键,采集器进入数据采集状态。
2.进行采集数据按“采数”键进行采数。
每按“采数”键一次,蜂鸣器连响两声采集一个数据,测点数显示加1,待第1截面各测点采数完毕后,显示第2截面第1测点值。
项目八圆度与圆柱度的测量【知识目标】☆理解圆度、圆柱度误差的意义。
☆掌握圆度、圆柱度误差的测量方法【能力目标】☆能正确使用百分表进行圆度和圆柱度的测量。
☆掌握对圆度和圆柱度的测量数据处理及评定方法。
【项目内容】圆度是衡量回转体的圆形程度,用于对回转体任一正截面上的圆轮廓提出形状精度要求;而圆柱度是衡量圆柱面的变动量情况,用于对圆柱面所有正截面和纵截面上的轮廓提出的综合形状精度要求。
圆柱度公差可以同时控制圆度、素线和轴线的直线,以及两条素线的平行度。
【项目分析】形位公差带的四个要素形位公差带是用来限制实际要素变动的区域。
构成零件实际要素的点、线、面都必须处在该区域内,零件才为合格。
它主要有大小、形状、位置和方向四个要素构成。
1.公差带的形状形位公差带的形状由各个公差项目的定义决定的。
如公差项目是平面度,那么形位公差带的形状就是两平面平行。
2.公差带的大小形位公差带的大小用公差值表示,公差值和公差带是多种多样的。
公差带形状可分为:用公差值t表示宽度的两条平行直线、两平行平面、两同轴圆柱、两同心圆、两等距曲面等;也有用公差值t表示直径的一个圆、一个球、一个圆柱。
即形位公差带值t可以是公差带的宽度或直径。
3.公差带的方向1)形状公差带的方向形状公差带的方向是公差带的延伸方向,它与测量方向垂直。
公差带的实际方向是由最小条件决定的。
2)位置公差带的方向形状公差带的方向是公差带的延伸方向,它与测量方向垂直。
公差带的实际方向与基准保持图样上的给定几何关系,如图8-1所示。
图8-1 位置公差带方向4.公差带的位置公差带的位置分固定和浮动两种。
1)固定位置公差带所谓的固定位置公差带是指形位公差带的位置给定之后,它与零件上的实际尺寸无关,不随尺寸大小变化而发生位置的变动。
这种公差带称为固定位置公差带。
如图8-2所示,φt1对φt2有同轴度要求,φt2为基准轴线,φt1为被测轴线,公差带形状为φt的圆柱面,并与φt2轴线同轴,其位置不随被测圆柱的直径φt1尺寸大小变动而变化。
初中数学圆柱的测量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圆柱的定义和性质,能够识别和描述圆柱的基本特征。
2. 学会使用适当的测量工具和方法来测量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
3. 能够运用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圆柱的定义和性质。
2. 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 圆柱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1. 圆柱模型或图片。
2. 测量工具(尺子、量筒等)。
3. 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圆柱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圆柱的基本特征。
2. 展示一些实际的圆柱模型或图片,让学生触摸和观察,加深对圆柱的理解。
二、探究圆柱的体积(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圆柱的体积。
可以使用排水法或切割法等方法。
2. 分组让学生进行实验,选择适当的方法来测量圆柱的体积。
3.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讨论和总结测量圆柱体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学习圆柱的表面积(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圆柱的表面积。
可以让学生尝试切割圆柱,观察和描述圆柱的表面积的组成。
2. 分组让学生进行实验,选择适当的方法来测量圆柱的表面积。
3.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讨论和总结测量圆柱表面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四、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15分钟)1. 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2. 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3. 分组让学生进行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五、总结和评价(10分钟)1.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强调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的重要性和应用。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反思和总结自己在探究和解决问题中的表现。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用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制作圆柱形物体等。
2. 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和提高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