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印前系统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5.78 MB
- 文档页数:23
印前知识1印前知识当前是:全文显示一、印前技术的的演进伴随着文字的形成和演进,笔、墨、纸的发明为印刷的发明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印前技术(以前的制版技术)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史,达到了今天的水平。
二、印前技术的发展前景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以及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印刷工业也将进入数字化、网络化时代,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设备将应用于印前领域。
直接制版技术已趋成熟,进入产业化阶段,能自动上版、能处理不同规格和不同类型版材的、制版速度有很大提高的各种直接制版系统将广泛应用于各类企业。
CTP版材不断推陈出新,改进型银盐版、热敏版、树脂版丰富多样,普通PS版前景看好。
色彩管理和数码打样将为客户提供颜色一致、价格低廉、相对快速的样张。
在机直接成像技术在市场上推广使用。
此技术,是将印刷版面的图文信息直接计算机输出到装在印刷机上的印版上,一次完成制版与印刷的技术,能提供更方便、更快速的印刷品。
另一种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印刷业适应网络时代的数字化工作流程。
该流程一体化全数字化处理,还可以通过互联网络实现远程传输,把印刷厂与出版社、广告公司、设备材料供应商等紧密联系起来,进行远程打样、远程结算,将在印刷厂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都纳入到数字化工作流程之中。
还有一个有相当发展前景的是跨媒体出版技术。
运用这项技术,文字、图像、声音通过视频文件,再经过加工处理,可被用于多种媒体,最后形成不同的媒体产品,如印刷品、CD-ROM、网络出版物等。
三、印前工艺流程印刷之前所涉及到过程有:原图输入、编辑、拼版、制版等部分组成。
随着计算机在印前工艺中的广泛使用,数字印前正在不断地改变整个印刷行业,使处理能力增强,生产成本降低和周期缩短,并使整个印前工艺一体化。
传统印前工艺是一个完整的印刷活件常常需要很长时间、经过很多的处理,工艺复杂,需要许多人员分别负责各个工艺步骤或任务。
首先是进行构思和设计,由技术人员决定复制内容、版式设计、页面数及出版预算。
印前系统的规范化管理【内容提要】印前要向客户端延伸,印前要向高端提速发展,印前要与印刷结合,印前要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再向智能化管理转变,从而使企业得到全面提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印前是指印刷品从初始构思到最终输出印版所涉及的所有工序。
时下数字印前技术已经使得各种印前工艺环节的界限变得模糊,缩短了印刷工艺流程,把许多复杂的处理技术变得更简单了,但它要完成的任务并没有减少,仍然需要对颜色进行分解、处理、转换、传递和合成。
尽管数字印前处理的功能很强大,但在实际生产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当前印刷市场对周期要求越来越短,对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如何规范印前工艺流程,如何向印前要时效、要质量、要效益,是大家最关心的课题之一。
实践证明,建立强大的印前部门,尽快把系统向高端升级,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创造企业的核心技术,用鲜明的特色来增加产品附加值,用亮点来吸引顾客。
同时为印刷创造条件,以印出好产品,从而促进企业全面提高效率、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增加赢利。
印前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1.印前与印刷脱节数字化使得印前技术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其中一个主要特点是制作工艺中的部分重要技术转移到专业图文设计公司和制作中心完成,或由出版社编辑部的制作中心完成,使印前制作基本脱离了印刷厂。
印刷厂只是根据制作好的电子文件进行拼大版,输出CTP版,或输出胶片经晒版后印刷。
因此,印刷厂不能控制前端的质量,由于前端设计、制作人员不熟悉后端输出设备的软、硬件特性,不了解印刷工艺,加上所用的软件不一致、文件较杂及数码打样色彩与印刷颜色不匹配等因素,导致印刷过程中各种问题的发生,有些客户对产品质量不满意,造成返工浪费。
2.数据交换格式不规范(1)客户带来的文件比较杂,所用的制作软件不同,文件格式不同,很不规范,转成PDF文件时要耗费大量精力。
(2)客户制作好的文件,拿到印厂输出时,一是发现图像分辨率太低而不能出片;二是没有生成输出文件,因缺乏字体,常出现版式跑位、字体变样等问题。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CTP技术与印前系统(上)
早期的CTP生产流程着眼点主要放在印前系统,主要涉及从前端设备到印版照排机的数字工作流程。
但是,今天的CTP工作流程所覆盖的范围已经从前端设备一直延伸到印刷机,甚至要延伸到印后工序,实现了印刷生产系统的高度整合和生产流程的综合管理和控制。
在这种高度整合的生产系统中,传统的印前、印刷和印后工序由计算机网络(+数字媒体)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系统的无缝连接),各种设备和器材都作为整合系统的
组件在系统级别上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和控制,所有生产信息和产品资源在系统各个组件实现无缝传输,交换和共享。
数字化工作流程及管理将成为CTP技术运行的必要条件和关键。
传统的工作流程建立在物理媒体(如,分色片、照排片、样张、印
版等等)、交通运输和仓储的基础上,生产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操作工序)都以物理媒体的加工处理为对象,交通运输和物理媒体成为连接不同环节的纽带,物理媒体的可视外观为质量控制提供了方便的媒介。
但数字化工作流程则不然,所有生产信息和中介产品都以数字方式在系统的各个组件之间进行传输、处理和存储,数字网络和数字媒体如,光盘、光磁盘、硬盘等等成为连接系统组件的纽带,不再存在传统工作流程中的可视物理媒体。
印前系统通过CIP3-PPF格式PPF:Print Production Format 向印刷机传递套准数据和版面油墨影像统计分布数据,实现自动套准和墨量的预先设定,同时也向自动化的裁切和装订设备传送产品尺寸、裁切线和折页线位置数据,实现印后操作的完全自动化和印刷生产全过程的数字化、网络化集中管理。
印刷生产系统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的进程并没有停留在印刷生产系统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目录1系统安装1.1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安装2.0安装1.3数据库管理系统安装(SQL Server2005 Express)1.4本程序的安装2第一次运行2.1登录2.2公司信息设置2.3角色管理2.4部门设置2.5用户管理2.6修改我的密码2.7日志2.8客户管理2.9工序设置2.10自定义选项3日常使用3.1工作前注意3.2制版单3.2.1新制版单3.2.2改版单3.2.3关于工单号3.3查询/修改制版单3.4控制进度/调整生产顺序3.5员工查看自己的工作记录4报表4.1工单金额统计4.2员工产量比较4.3员工产量走势5备份一、系统安装运行本系统的服务器需要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 2.0及SQL Server的支持,仅服务器需要,客户端不需要安装。
下面就这三项分别说明安装过程。
1、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的安装IIS为Windows系统的标准组件,用户不需要在网上下载,只要使用Windows系统安装光盘即可安装,Windows默认没有为我们安装这个组件,在我们需要使用时必须自己选择安装。
建议客户使用Server版系统(如windows 2000 server或者windows 2003 Server),这样可以使用服务运行起来更加稳定可靠,如果你使用XP、Vista也可以满足要求。
本文的说明以XP和Vista系统界面为例。
安装过程如下:A,首先启动“控制面版”中的“添加删除程序”。
(Vista系统中叫做“程序和功能”)XP界面Vista界面XP界面Vista界面选中“Internet信息服务”,点击下一步或确定后即可开始安装,安装过程中可能会提示放入系统安装光盘以复制需要的文件。
安装完成后默认会自动自动IIS服务,并且新增加了一个“默认网站”,为了保险起见,你可以到“控制面版”-“管理工具”-“Internet信息管理”中查看是否已经正常启动,保证已经启动一个网站且可以被访问。
•主要内容:•印刷阶调复制原理•印刷色彩复制原理第二节印前基础知识●又称为光学密度,指物体吸收光线特性的量度,即反射光线光量或透射光量与入射光量之比的以10为底的对数值。
●表示了物体吸收光量大小的性质。
物体吸收光量大,其密度就高:物体吸收光量小,其密度就低。
密度的数学表达式:II D 0lg1.1 密度1 印刷阶调复制原理1.2 阶调层次(1)阶调:图像信息还原中,一个亮度均匀的面积内的光学表现,定性描述像素的亮暗程度。
常用透射密度或反射密度表示亮度的高低。
图像信息可以通过不同的亮度等级来传达:调值高像素或像素组的亮度大……..低……………………………小(2)层次:图像中从最亮到最暗的一系列密度等级。
表示图像的深浅浓淡的变化。
阶调和层次都是密度的函数•关于阶调层次的基本术语•连续调:从高光到暗调有浓淡层次连续变化•网目调:从高光到暗调不连续变化(网点构成图像)•中间调:亮度介于亮调和暗调之间的阶调范围(4~6成网点)•亮调:亮度较大的阶调范围(1~3成网点)•高光:原稿的光亮部位(1成网点)•光辉点:原稿最亮的一点(绝网)•暗调:亮度较暗的阶调范围(7~9成网点)•实地:原稿最暗的区域亮调中间调暗调光辉点不同特征的原稿不同的阶调复制曲线标准层次校正高光强调暗调强调中间调强调高光和暗调强调阶调复制曲线图原稿密度印品密度1.3 网点(1)定义构成连续调图像的基本印刷单元,印刷品上由这种图像单元与空白的对比,达到再现连续调的效果。
(2)作用1)在印刷效果上担负着色相、明度和饱和度的任务;2)是感脂斥水的最小单位,是图像传递的基本元素;3)在颜色合成中是图像颜色、层次和轮廓的组织者。
原稿亮部底片上网点小,周围空白面积大,显得亮……暗部…………… 大,………………..小,……暗原稿印版2 印刷颜色复制原理(1)色散现象:白光白光三棱镜凸透镜一定波长的红(R) 、绿(G) 、蓝(B)三种光波不能再分解成其它色光;不同强度的R,G,B光可以复合成各种光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