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加工与表达.ppt
- 格式:ppt
- 大小:453.81 KB
- 文档页数:10
3.3 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PPT遮罩动画的制作【教材分析】本节课以广东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第三章第三节《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内容为依据拓展开来讲授的。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PPT的“遮罩动画制作”。
作为拓展课,着重于学生对遮罩动画的原理理解以及制作简单的遮罩效果动画,进一步提升学生动画制作技能水平。
【学情分析】由于新教材上没有专门安排遮罩动画的这一章节,但是学生前面已了解了四种基本动画类型,但不能满足学生的认知拓展需要,学生在掌握了解PPT动画分类之后,渴望创新应用制作出更多更好的动画效果。
本课学生通过学习PPT遮罩动画的制作原理及基本应用,培养学生深入学习PPT动画的兴趣以及动手探究实践的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遮罩动画的基本原理,明确遮罩层与被遮罩层之间的关系。
利用遮罩知识,学会遮罩动画的制作。
过程与方法借助两个实例对比以及两张纸模拟遮罩过程,分析遮罩动画的基本原理,掌握遮罩制作的步骤。
通过制作遮罩实例,加深对遮罩原理的理解,提高灵活运用遮罩效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作品创作,让学生体验运用PPT软件创造动画作品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学生深入学习PPT动画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遮罩动画的原理及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遮罩的原理,明确遮罩层与被遮罩层的关系。
【教法分析】抛锚式教学法:通过两种探照灯效果的实现方法的问题分析,深入理解遮罩动画原理。
任务驱动:通过基础任务和进阶任务递进的实践,学会遮罩动画的制作。
分层教学法:通过基础任务和进阶任务,参考选题和主拟题目,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完成适合自己的实践探究活动。
学案导学+微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需求。
【学法分析】探究性学习:给学生展示遮罩实例,创设一个探究情境——联系生活中遮罩“原型”并重现,让他们通过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实现学以致用。
自主学习:通过微课视频和学案导学实现个性化学习。
主题⼆信息的加⼯与表达(含答案)主题⼆信息的加⼯与表达1、信息集成⼀般包括以下⼏个过程步骤:①选择⼯具,实际制作;②规划内容结构,收集加⼯素材;③确定主题,设计⽬标;④收集反馈,评价修正;下列选项哪个信息集成过程步骤的顺序是正确的?A、①④②③B、②①③④C、③①②④D、③②①④系统答案:D2、下列关于Excel数据筛选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筛选后,不符合筛选条件的记录会被删除B、筛选后,不符合筛选条件的记录会被隐藏C、筛选条件可以是⼀个范围,⽐如0D、筛选条件可以由⽤户⾃定义系统答案:A3、图像分为⽮量图像和点阵图像两种类型,下列关于⽮量图的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A、⽮量图不易制作出丰富多彩的图像,⽂件容量较⼤,对图像进⾏缩放和旋转时容易失真,可以⽤Flash进⾏⽮量图编辑B、⽮量图不易制作出丰富多彩的图像,⽂件容量较⼩,对图像进⾏缩放和旋转时不易失真,可以⽤Photoshop进⾏⽮量图编辑C、⽮量图不易制作出丰富多彩的图像,⽂件容量较⼩,对图像进⾏缩放和旋转时不易失真,可以⽤Photoshop、Flash、画图等软件进⾏⽮量图编辑D、⽮量图不易制作出丰富多彩的图像,⽂件容量较⼩,对图像进⾏缩放和旋转时不易失真,可以⽤Flash进⾏⽮量图编辑系统答案:D4、王丽从优酷⽹下载了⼀个关于iPhone 5S⼿机评测的视频短⽚,该短⽚的⽂件格式不可能是A、FLVB、MPEGC、WMAD、AVI系统答案:C5、将模拟声⾳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过程主要包括A、采样编码系统答案:C6、下列关于信息表达与交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络上,可以发表、传播、分享任何信息B、微信、微博都是⽹络信息交流⽅式C、信息表达与交流是在因特⽹出现后产⽣的D、同⼀种信息内容只适合⽤⼀种⽅式表达系统答案:B7、某电费清单如下图所⽰其中,本⽉应缴电费=(本⽉表数-上⽉表数)×单价,为了运⽤填充柄进⾏快速计算,应在E2单元格输⼊A、=(82-34)*1.2B、=(C2-B2)*D2C、=SUM((C2-B2)*D2)D、=($C$2-$B$2)*$D$2系统答案:B8、下列关于汉字编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搜狗拼⾳属于形码,五笔字形属于⾳码B、采⽤BIG5编码,⼀个汉字在计算机中⽤⼀个字节表⽰C、机内码是供计算机系统内部进⾏存储、加⼯和传输⽽统⼀使⽤的代码D、字型码和⾳码、形码⼀样都属于输⼊码系统答案:C9、下列选项中,⽤Cool Edit可以实现的是A、添加字幕系统答案:C10、在Excel⼯作表中,E3单元格使⽤了公式“=AVERAGE(B3:D3)”,单元格B3、C3、D3中的数据分别为95、63、78。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 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文字处理概述教案编写教师:姚长兰实际授课教师:实际授课日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从操作过程中了解文本信息加工的基本过程2、熟悉文字处理软件WORD的基本操作方法3、熟练地使用文字处理软件WORD对文本信息进行加工过程与方法:1、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熟练使用文字处理软件WORD的基本使用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完成学习,勇于探究的能力。
2、体验文本信息加工的过程,尝试根据需要使用文本加工软件对日常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与态度:1、体会到利用计算机对文本信息加工的优势与价值2、在应用和体验文字处理软件WORD加工文本信息的过程中,形成对信息技术求知探索的强烈欲望3、培养审美观和创造力,提高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重点难点]熟练地使用文字处理软件WORD对文本信息进行加工[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演练法、任务驱动法[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环境]红蜘蛛多媒体网络教室,作品实例及任务素材,PPT导学课件[教学过程]上好新学期第一节课,重申信息技术课课堂要求。
一、上课不准迟到、早退,有事要请假。
二、在机房上课要穿鞋套,要带课本和笔记本。
三、上信息技术课不准吃零食,特别是带壳的食物、泡泡糖,雪糕。
四、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问,不要有“不会就算了”的思想。
五、进行《计算机室上机操作规则》教育。
一、组织教学二、新课导入:(一)本章节的概述:教师:简单向同学们阐述一下本章节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大的方面:文本、表格、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本章将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多媒体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
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认识其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
广泛开展交流与合作,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在本节中我们首先要学习的是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二)本节课的导入教师: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越来越习惯于通过计算机加工处理各种日常文本信息,如信函、论文、报告、通知、书藉、杂志、报纸等,从而更加快捷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