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切除术技术操作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3
扁桃体肥大伴有腺样体肥大(扁桃体伴腺样体切除术)临床路径一、扁桃体肥大伴有腺样体肥大(扁桃体伴腺样体切除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儿童扁桃体肥大伴有腺样体肥大(ICD-10:J35.300)。
行扁桃体术伴腺样体切除(ICD-9-CM-3:28.3x01,28.3x02,28.3x00)。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1.症状:有睡眠打鼾、憋气、张口呼吸、鼻塞;2.体征:扁桃体肥大,鼻咽部腺样体增生。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行扁桃体伴腺样体切除术等。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35.300扁桃体肥大伴有腺样体肥大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4)胸片、心电图;(5)标本送病理学检查。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PSG检查。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根据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后3天内。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2.手术方式:见治疗方案的选择。
3.标本送病理检查。
(九)术后住院恢复≤3天。
1.根据病人的情况确定复查的检查项目。
2.术后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根据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酌情使用止血药,可用含漱液漱口。
扁桃体切除术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1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作或并发扁桃体周围脓肿。
2扁桃体过度肥大,妨碍吞咽、呼吸及发声功能。
3慢性扁桃体炎已成为引起其他脏器病变的病灶或与邻近器官的病变有关联。
4白喉带菌者,经保守治疗无效时。
5各种扁桃体良性肿瘤,可连同扁桃体一并切除。
6原发性扁桃体恶性肿瘤未播散者可慎重选择手术,同时应安排序贯计划治疗。
【禁忌证】1急性炎症时,宜在炎症消退2~3周后切除扁桃体。
2造血系统疾病及有凝血机制障碍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紫癜等。
3严重全身性疾病,如活动性肺结核、风湿性心脏病、关节炎、肾炎、高血压、精神病等。
4在脊髓灰质炎及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节或流行地区,以及其他急性传染病流行时,不宜手术。
5妇女月经期前和月经期、妊娠期。
【操作方法及程序】1麻醉按麻醉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
2切口用弯刀切开腭舌弓游离缘及腭咽弓部分黏膜。
3剥离用扁桃体钳牵拉扁桃体,再用剥离子分离扁桃体被膜,从上而下,游离扁桃体直至最后只剩扁桃体下端连着扁桃体窝底部的少许坚韧组织。
4切除扁桃体剥离完成后,用圈套器,通过扁桃体钳由上而下套住扁桃体下端未剥离的“蒂状”组织,慢慢收紧圈套器并将其截断。
5止血在扁桃体被完整切除后,迅速用扁桃体纱球压迫扁桃体窝内3~5min后取出,仔细观察有无出血;若出血较剧,压迫无效,可用结扎或缝合止血法。
止血已妥,继续进行对侧手术。
【注意事项】1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包括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血压测量,血液常规检查,出血、凝血时间测定,小便常规及术前用药等。
2切口不可太深,只切透黏膜即可,并且须紧靠扁桃体,游离扁桃体时要紧贴被膜,从上而下分离。
3术后应仔细止血,并注意检查有无残余的扁桃体及其他淋巴组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精品]扁桃体手术方法为何小孩老是扁桃体发炎呢?扁桃体算是呼吸道的防卫机关之一,可以过滤病菌并产生抗体,保护呼吸道和食道不受病菌侵入,而在三到五岁时正是最发达的时期。
如同其他的淋巴腺体一样,若有病菌入侵,就会有增生肿大的现象。
所以很多的呼吸道感染都会有扁桃体和咽喉淋巴腺体的红肿发炎。
若扁桃体发炎特别严重,会有化脓的现象。
入侵身体导致扁桃体炎的病原微生物相当多,百分之七十是病毒感染,像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副流行性感冒病毒、肠病毒等。
其余少数是细菌性感染引起的。
病毒感染后易继发细菌感染,产生较重的临床表现。
由于每个机体抵抗力的不同及病菌的不同,扁桃体炎的症状也不同,有多种多样的表现。
有的则会出现轻微感冒症状、颈部淋巴结肿大、口腔溃疡等症状。
当然,也可能有较严重的感冒症状、全身不舒服等。
有时候扁桃体肿得太大,阻碍了鼻子的呼吸畅通。
某些病毒甚至可能使扁桃体肿大到出现上呼吸道阻塞的症状,使患儿呼吸困难。
扁桃体发炎很严重吗?得扁桃体炎算不算严重?会不会有什么不良后遗症呢?基本上扁桃体炎本身是很良性的疾病,不过,问题会出在病原菌本身、感染的严重度和机体抵抗力的强弱。
如果这致病菌只是造成扁桃体的局部感染,感染病程过去就没事了。
但有的致病菌会有全身性的影响,就可能有较复杂的病程或不好的后遗症,如关节炎、肾炎、心肌炎、心内膜炎等。
扁桃体炎的发病形式,很直接,眼见为凭,可目视扁桃体的状况。
让患儿张大嘴巴,观察扁桃体及口咽的变化则可以知道是否有扁桃体炎。
不过医生除了要诊断是不是扁桃体炎之外,另一个重要工作是要区分到底是细菌性感染还是病毒性感染,有没有全身性感染,会不会有其他并发症。
通常细菌性疾病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而病毒性疾病则不需要抗生素,有需要的话可以抽血检查来帮助诊断。
这些感染都具有传染性,所以孩子有扁桃体炎,若可以的话应尽量不出门,严重的患儿要多休息并摄取适当的水分。
有些孩子经常反复感染,扁桃体变得比一般肿大,也有些人先天就较大,经常感染后更大。
扁桃体挤切术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同上一节,但有扁桃体周围炎病史及隐藏型扁桃体者应慎重;扁桃体肿瘤不宜。
【禁忌证】同上一节。
【操作方法及程序】此种手术可选择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无麻手术应慎用。
1嘱病人尽量张口,选大小合适的张口器,置于上、下切牙之间。
较大儿童及成人能合作者,也可不用张口器。
较小儿童,需由助手协助固定头部和肩部,防其乱动。
2术者以左手持压舌板,右手持挤切刀,立于病人右侧。
3用压舌板沿舌背右侧边缘,将舌向口底并微向左侧压下, 看清右侧扁桃体下端。
病人头部略偏右侧。
4将右侧扁桃体下端套入挤切刀的刀环内,此时刀杆应与舌背平行(此步可简称为“套”)。
5下端套入后即将刀柄移向左口角,同时将刀杆沿其长轴向逆时针方向约转90° ,使刀坏的平面与腭咽弓平行,刀坏插入扁桃体和腭咽弓之间(移动刀柄和转动刀杆时,已套入刀环的扁桃体下端切勿滑脱)。
此时撤去压舌板。
6挤切刀环在扁桃体后稍稍旋动楔入,同时将柄端下压,刀环上抬(注意不能以牙齿或口角为支点)。
使扁桃体的后面及上端也都套入刀环之内,但须注意勿将腭垂套入。
此时扁桃体的大部分被抬起,在腭舌弓下显出一个隆起的小包(此步可简称为“提”)。
7用左丁•的拇指或刀£指在腭舌弓上将隆起的小包稳定持续地压下去,直至手指隔腭舌弓薄层组织可以扪到刀环的全部周边为止(此步可简称为“挤”)。
此时右手收紧刀柄,将刀刃推进刀环远端的槽内。
左手压腭舌弓时切不可一下一下地间断猛压,右手在收紧刀柄后不能有丝毫放松。
8术者转身180° ,改立病人头后,握紧刀柄的右手随体转动,同时刀杆依顺时针方向扭转180。
,改置到右侧口角,并垂直于台面。
9用压舌板沿舌背左侧边缘将舌压向右下方,使左侧扁桃体下端暴露清楚后,右手用猛然一下的动作,将右侧扁桃体扭下随挤切刀迅速撤岀口外(此步可简称为“切”)。
10立即放松刀柄,甩掉附着在刀环上的扁桃体,乘血液尚未淹没左侧扁桃体,迅速将左侧扁桃体下端如法套入坏内。
扩大扁桃体切除术技术操作规范
【适应证】
病理证实为分化较好的扁桃体鳞状细胞癌或腺癌。
肿瘤超出扁桃体自身,侵犯周围腭舌弓、腭咽弓及扁桃体床部分组织。
【禁忌证】
1对放疗较为敏感的扁桃体肉瘤。
2肿瘤已侵入咽旁间隙或侵犯软腭。
3全身状况较差或存在其他手术常规禁忌证。
【操作方法及程序】
1切口根据肿瘤大小与位置以扁桃体刀自上而下切开腭舌弓、腭咽弓黏膜。
2切除范围根据肿瘤侵犯情况,可切除部分咽上缩肌及腭舌弓、腭咽弓组织。
3缝合间断缝合残余腭舌弓、腭咽弓。
【注意事项】
1术前通过查体及各种影像学检查明确肿瘤侵犯范围。
2术前应进行组织活检以明确病理类型,根据病理类型决定是否手术切除。
3有颈淋巴结转移或恶性程度较高的患者应行患侧颈淋巴结清扫术。
4扁桃体切除后应尽量缝合封闭黏膜缺损,以避免术后创面广泛出血。
术前及术后诊断:
术前诊断:双侧扁桃体炎,扁桃体肥大。
术后诊断:双侧扁桃体炎,扁桃体肥大。
手术方式:
本次手术采用全麻插管下进行,手术方式为双侧扁桃体切除术。
麻醉方式:
患者采用全麻插管进行麻醉,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
手术经过:
1.麻醉后,患者取仰卧位,垫肩使头部后仰。
2.对口腔进行常规消毒,铺巾。
3.用开口器将口腔撑开,显露咽部。
4.用剥离子将扁桃体从周围组织分离,注意避免损伤大血管。
5.用圈套器将扁桃体完整切除,注意避免残留组织。
6.检查创面并止血。
7.缝合伤口,并对伤口进行压迫止血。
8.手术完毕后,将切除的扁桃体送病理检查。
术后注意事项:
1.手术后患者需留院观察,注意生命体征变化。
2.患者术后需全流质饮食,避免硬质食物划伤创面。
3.常规使用抗生素及止血药,预防感染及出血。
4.术后创面疼痛较重时,可适当使用止痛药缓解疼痛。
5.患者术后需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引起出血。
6.一般术后一周左右可拆除缝合线,创面逐渐愈合,患者可恢复正常饮食及生活。
7.患者出院后需定期回院复查,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及是否有并发症发生。
8.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总之,双侧扁桃体切除术是治疗扁桃体炎及扁桃体肥大的有效方法,术后需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自身免疫力,预防感冒等疾病的发生,以减少扁桃体炎复发的机率。
同时,对于慢性扁桃体炎的患者,术前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并避免诱发因素,以降低手术风险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扁桃体切除术有哪些适应症
导语:扁桃体切除术在耳鼻咽喉科中是比较常见的手术,也是比较基础的手术类型。
主要是在某些情况下,需要把整个扁桃体进行切除,达到治愈病症的特
扁桃体切除术在耳鼻咽喉科中是比较常见的手术,也是比较基础的手术类型。
主要是在某些情况下,需要把整个扁桃体进行切除,达到治愈病症的特点。
因此,进行手术的时候,必须清楚适应症。
那么,扁桃体切除术有哪些适应症?下面咱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1.扁桃体本身的疾患如屡发的急性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脓肿、由于幼儿的扁桃体增生与肥大造成上呼吸道的不通畅,甚至出现呼吸困难和吞咽不便,可行扁桃体摘除术。
其他如扁桃体角化症和扁桃体肿瘤等,亦可用此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对于慢性咽炎的患者,扁桃体摘除并不能改善其症状。
2.因慢性扁桃体炎而引起邻近器官的疾患,如反复发作的急性鼻炎、咽喉炎、中耳炎、颈淋巴结炎等与扁桃体有关者,可施行扁桃体摘除术。
3.慢性扁桃体炎作为病灶而引起体内其他器官疾患者,如风湿热、风湿性心脏病、关节炎和肾炎等,均可考虑施行扁桃体摘除术。
如有以下几种情况,手术应慎重考虑或推迟进行:
1.全身性疾病的活动期,如结核病、糖尿病、血液病、精神病以及急性传染病流行时期。
2.急性扁桃体炎发作时期不宜手术,一般在发作以后3~4周方可施行手术。
3.高血压病及动脉硬化症患者,收缩压如超过20~21.3kPa不宜手术,以免出血。
4.身体软弱消瘦、年老或患有严重疾病者;年龄不到5岁的小儿多不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目录第一篇鼻科学4第一章鼻外伤及鼻外部炎性疾病4第一节鼻骨骨折复位术4第二节眶骨骨折复位术6第二章鼻中隔疾病7第一节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7第二节鼻中隔成形术8第三章鼻黏膜炎性疾病10第一节下鼻甲温控射频、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10 第二节下鼻甲部分切除术10第三节下鼻甲成形术11第四章鼻出血的常用止血方法12第一节鼻腔填塞12第二节血管结扎14第五章鼻炎、鼻窦炎手术16第一节上颌窦穿刺冲洗术16第二节鼻内镜检查术17第三节鼻窦负压置换术18第六章鼻内镜下鼻窦及鼻中隔矫正术19 第一节鼻内镜鼻窦手术19第二节儿童鼻内镜检查术28第三节儿童鼻内镜鼻窦手术29第四节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30第五节后鼻孔闭锁的鼻内镜手术治疗32 第七章鼻及唇腭整复手术34第一节整复外科概述34第二节鼻部整复手术39第二篇咽科学48第八章咽部创伤及咽部异物48第一节茎突截短术48第九章咽淋巴环疾病50第一节扁桃体切除术50第十章咽部及颈深部脓肿51第一节扁桃体周围脓肿切开排脓术51 第二节咽旁脓肿切开排脓术52第三节脓性颌下炎切开引流术53第十一章咽部良、恶性肿瘤手术54 第一节颈外动脉结扎术54第二节鳃裂瘘管、囊肿切除术55第二节扁桃体肿瘤切除术56第三篇喉科学57第十二章喉创伤、喉狭窄及喉异物57 第一节急性喉外伤手术57第十三章喉麻醉及检查术60第一节喉腔表面麻醉60第二节喉纤维镜检查及手术61第三节支撑喉镜下手术62第十四章喉感觉、发声障碍及喉肿瘤切除术63 第一节喉显微手术63第二节甲状舌管囊肿切除术64第三节喉裂开术65第四篇耳科学66第十五章耳损伤及后天性畸形66第一节耳郭部分缺损的修复术66第二节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手术治疗68第十六章耳部非特异性炎性疾病69第一节鼓膜穿刺69第二节鼓膜切开70第三节鼓膜修补术71第四节乳突根治手术72第五节改良乳突根治术74第六节单纯乳突凿开术74第十七章传导性耳聋75第一节乳突病变切除+鼓室成形术75第十八章耳源性眩晕77第一节甘油试验77第二节温度试验78第三节位置性眼震检查法80第四节变位性眼震检查法81第五节耳石复位法82第六节迷路瘘管试验83第七节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梅尼埃病85 第五篇气管、食管学86第19章气管切开术86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第一篇鼻科学第一章鼻外伤及鼻外部炎性疾病第一节鼻骨骨折复位术(XXXXXXXXXXX医院XXXX年第XX版)鼻骨单纯性骨折而无移位者不需处理;发生外鼻畸形者,须在肿胀发生前或消肿后进行手术复位,但最好在受伤后2〜3h内或10d之内进行,以免影响鼻腔的生理功能或后遗难治畸形。
扁桃体周围脓肿切开排脓术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扁桃体周脓肿经穿刺抽到脓液后,可做切开排脓术。
【禁忌证】无。
【操作方法及程序】1前上型在脓肿最突起处切开,或常规定位点切开,即从腭垂根部做一假想水平线,从腭舌弓游离线下端做一假想垂直线,二线交点的外侧即为适宜的切开点。
切开黏膜和浅层组织后,用血管钳插入切开处,扩开脓腔,充分排脓。
以后每日用血管钳扩张1次,至无脓为止。
2后上型在腭咽弓处切开排脓。
次日复查,必要时可再次撑开排脓。
【注意事项】切开黏膜和浅层组织不宜过深,以免损伤大血管。
第二节咽后脓肿切开排脓术【适应证】咽后脓肿经穿刺抽到脓液后,可做切开排脓术。
【禁忌证】无。
【操作方法及程序】1经口腔切开排脓术患者仰卧,肩下垫枕,头低脚高位,用压舌板或直接喉镜压舌根暴露口咽后壁,看清脓肿部位,在脓肿最隆起处穿刺抽脓,然后用尖刀沿穿刺点做一垂直切口直至脓腔底,用血管钳扩大切口,同时吸尽脓液。
有时脓液太多,切开后常一涌而出,吸引不及时甚易引起窒息,应准备2个吸引器同时吸脓。
术后每日用血管钳分离切口1次,至无脓液为止。
2经颈侧切开排脓适用于慢性咽后脓肿。
若咽后脓肿位置较深且较大者,或脓肿已扩展到咽旁间隙,颈部肿胀明显者,均应行颈外侧切开。
沿胸锁乳突肌后缘做长5~7cm切口,分离、暴露颈动脉鞘,将其向前牵引,再向椎前分离,即可达脓腔。
排脓后,以手指探查脓腔,如有肉芽及死骨,可用刮匙轻轻刮除,并用稀释链霉素液冲洗脓腔,置入橡皮条引流,不缝合切口。
【注意事项】1如术中患儿突发窒息,可提其双腿呈倒挂状,使脓液很快流出,或做紧急气管切开,或插入气管镜吸脓和给氧。
2经颈侧切开排脓应特别注意勿伤及颈交感神经节,以免发生颈交感神经瘫痪综合征。
垂直侧前位喉部分切除术技术操作规范
【适应证】
1 T1或T2声门型喉癌。
2 T2声门型喉癌向前累及前联合。
3经选择的T3声门型喉癌。
【禁忌证】
1甲状软骨板受累。
2声门旁间隙受累。
3后联合受累。
4患有严重的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和全身麻醉。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气管切开,全身麻醉。
2切口。
平环甲膜沿皮纹做横行切口或颈前正中垂直切口。
于颈阔肌深面游离皮瓣,沿正中线分离带状肌,暴露喉前部软骨支架。
3切除癌肿。
根据术前检查及经环甲膜横切口观察的喉内
病变情况确定切除范围。
4喉腔缺损可以用胸舌骨肌肌筋膜、胸舌骨肌软骨膜、颈前肌皮瓣等进行修复。
(1)胸舌骨肌肌筋膜:可为单蒂或双蒂翻入喉腔。
(2)软骨膜带状肌瓣:先剥离甲状软骨外软骨膜,将软骨膜连同带状肌及胸舌骨肌形成的双蒂肌软骨膜瓣翻入喉腔修复缺损。
(3)颈前肌皮瓣:切除肿瘤后,复位皮瓣,根据喉腔缺损的大小,于皮瓣上切制一蒂在患侧的合适大小及形状的肌皮瓣铺放于喉腔中修复缺损,再自皮瓣基部切制半厚皮片向健侧翻转关闭喉腔。
【注意事项】
1分离皮瓣时勿损伤颈深筋膜浅层。
2暴露喉软骨支架后应切除喉前淋巴结及脂肪组织。
3用颈前肌皮瓣修复时应同时在术腔放置海绵指套。
扁桃体切除术技术操作规范
【适应证】
1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作或并发扁桃体周围脓肿。
2扁桃体过度肥大,妨碍吞咽、呼吸及发声功能。
3慢性扁桃体炎已成为引起其他脏器病变的病灶或与邻近器官的病变有关联。
4白喉带菌者,经保守治疗无效时。
5各种扁桃体良性肿瘤,可连同扁桃体一并切除。
6原发性扁桃体恶性肿瘤未播散者可慎重选择手术,同时应安排序贯计划治疗。
【禁忌证】
1急性炎症时,宜在炎症消退2~3周后切除扁桃体。
2造血系统疾病及有凝血机制障碍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紫癜等。
3严重全身性疾病,如活动性肺结核、风湿性心脏病、关节炎、肾炎、高血压、精神病等。
4在脊髓灰质炎及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节或流行地区,以及其他急性传染病流行时,不宜手术。
5妇女月经期前和月经期、妊娠期。
【操作方法及程序】
1麻醉按麻醉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
2切口用弯刀切开腭舌弓游离缘及腭咽弓部分黏膜。
3剥离用扁桃体钳牵拉扁桃体,再用剥离子分离扁桃体被膜,从上而下,游离扁桃体直至最后只剩扁桃体下端连着扁桃体窝底部的少许坚韧组织。
4切除扁桃体剥离完成后,用圈套器,通过扁桃体钳由上而下套住扁桃体下端未剥离的“蒂状”组织,慢慢收紧圈套器并将其截断。
5止血在扁桃体被完整切除后,迅速用扁桃体纱球压迫扁桃体窝内3~5min后取出,仔细观察有无出血;若出血较剧,压迫无效,可用结扎或缝合止血法。
止血已妥,继续进行对侧手术。
【注意事项】
1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包括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血压测量,血液常规检查,出血、凝血时间测定,小便常规及术前用药等。
2切口不可太深,只切透黏膜即可,并且须紧靠扁桃体,游离扁桃体时要紧贴被膜,从上而下分离。
3术后应仔细止血,并注意检查有无残余的扁桃体及其他淋巴组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