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校本研修推进教师成长 优质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91.01 KB
- 文档页数:29
校本研修计划及实施方案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已成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拟定了校本研修计划,并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方案。
本文将详细讨论该计划及实施方案的内容和步骤。
二、校本研修计划的制定1. 审议和确定研修目标通过与学校教师座谈、教学督导、专家评估等方式,收集各方对教师发展的建议和需求,获得校本研修的共识性目标。
同时,根据学校教育发展的整体规划,确定与之相符的具体研修目标。
2. 设定研修内容和时间安排根据研修目标,确定研修内容的范围和重点,并编制详细的研修时间表。
研修内容可包括教学技能培养、课程设计、教育理论研究等多个方面,确保教师能够全面系统地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3. 确定研修方式和资源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资源,确定研修方式,包括集中式研修、分散式研修以及线上研修等。
此外,学校还可以整合优质的研修资源,如教育专家、名师授课、教育研究机构等,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
4. 制定研修评估标准为了确保研修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学校应制定研修评估标准,对教师的研修成果进行评估和反馈。
评估可以包括教学观摩、课堂反思、教学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教师发现自身的不足并进行改进。
三、校本研修实施方案1. 研修前准备工作在正式实施研修前,学校应组织相关会议或培训,向全体教师详细介绍校本研修计划及实施方案,并解答教师的疑问。
此外,还需要通知教师提交个人研修计划,以便学校进行统一安排和资源配置。
2. 研修的具体步骤(1)集中式研修:根据时间表,学校组织教师参加集中式研修活动。
这些活动可以包括教育讲座、座谈会、研讨会、教学观摩等形式,旨在通过交流和互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专业共享和学习。
(2)分散式研修:学校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分散式研修机会,如参观其他学校的优秀课堂、参加教学工作坊等。
教师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研修内容和方式。
(3)线上研修: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校可以建设在线学习平台,为教师提供在线研修资源和学习社区。
全员校本研修实施方案一、背景。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研修成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途径。
为了全面推进校本研修工作,制定全员校本研修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二、总体目标。
通过全员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校整体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促进学科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学习潜能,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
三、实施步骤。
1. 确定研修内容和形式。
根据学校发展需求和教师实际情况,确定校本研修的内容和形式。
内容包括学科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共享、教学案例研讨等;形式包括集中培训、小组讨论、个人研修等。
2. 制定研修计划。
根据确定的研修内容和形式,制定详细的研修计划。
包括研修时间安排、研修地点选择、研修人员分组等,确保研修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3. 组织实施研修活动。
根据研修计划,组织实施研修活动。
包括邀请专家学者授课、安排教师交流研讨、组织教学观摩等,确保研修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4. 跟踪评估研修效果。
研修活动结束后,进行研修效果的跟踪评估。
通过教师教学反馈、学生学习成绩等方式,评估研修活动的实际效果,为下一阶段的研修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四、保障措施。
1. 营造良好氛围。
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校本研修工作,营造良好的研修氛围。
鼓励教师参与研修活动,支持研修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2. 提供必要资源。
学校要提供必要的场地、设施和经费支持,保障研修活动的顺利进行。
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分享教学资源和经验,促进教学互动和共同成长。
3. 完善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的校本研修管理机制,明确研修工作的责任分工和工作流程。
加强对研修活动的监督和指导,确保研修工作的规范和有效性。
五、总结。
全员校本研修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各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推动校本研修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效。
只有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推动学校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加强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吉林省敦化市黄泥河二小学张世发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而校本培训正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下面就我校如何通过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情况谈谈我们的做法。
一、确立目标,明确任务,加强校本研修管理1、培训目标:根据我校师资队伍的实际情况和课改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我们确立了“以课程改革为导向,深化培训工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以校本为本的教研与培训工作水平,以增效后劲,用教研促进发展的目标”。
2、明确任务:通过师培我们要求教师达到:教学基本功方面要掌握各学科的新课程标准和知识结构,具有了解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应用于教学之中的能力。
能够独立制做多媒体教学课件,并能独立操作灵活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
从学习新课程到实践新课程,再到收益新课程,不断自我完善。
常规的基本功“三字一画”要达到良好以上的标准。
二、努力加强校本培训,为教师搭建崭新的发展平台学校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展示的舞台。
而校本培训是教师成长的一只方舟。
因此,做好校本培训工作非常重要,我们学校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培训:1、抓好教师的理论再提高我们要求教师扩大知识视野,就必须找好创新的原料——知识。
因此创新是知识的重要组合。
每周五是我校教师业务练功的培训时间。
我们采取自学、集中学习、下发学习材料、观看教学录像等形式组织教师学习。
动员教师每人读一本好书,不断充实、完善自己。
要求教师认真记笔记,达一万字数。
我们重点学习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标》、《走进新课程》、《各学科课程标准》等好书以及各种报刊杂志中新课改内容和优秀的案例。
我校还多次举行校内有关新课程知识竞赛。
2、抓好教师的业务、基本功的再提高我们把提高教师的业务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切入点。
首先把新课程培训内容重点放在“教学方法研究”、“课程标准”、“教材特点介绍”几块内容中。
采取专题讲座、教师座谈、学年组讨论、个人撰写论文、写读书笔记、进行集体备课、交流等形式,加大力度强化培训。
浅谈如何通过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作者:胡正武转贴自:南溪教育网点击数:1807 更新时间:2008-2-4 文章录入:nxjxx]浅谈如何通过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南溪县教师培训中心胡正武校本研修是以学校为基地、教师为主体,教师专业发展为主题,校长自主组织,以教师在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通过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互动交流等方式解决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专著、专业知识等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学习、工作、研究三位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
校本研修是在新的教师专业发展形势下产生的新的教师培养形式,是为使教师尽快适应新课程改革而产生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培养工作的重要目标,是教师培训机构和学校校长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为了提高校本研修质量,我就如何通过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谈点个人看法。
一、因校制宜健全校本研修机制,夯实校本研修基础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是打造既能适应现代教育又能开创教育美好未来的教师团队。
(一)、建立校本研修机制学校要让教师们都能走近新课程,就要专门设立校本研修组织机构,要在学科教师中建立校本研修小组,要完善校本研修的工作机制和目标考核制度,要加大校本研修的奖励和处罚力度,要努力使校本研修成为学校管理教师的重要杠杆,使校本研修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使校本研修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平台和助推器。
(二)、务实活动,夯实校本研修的基础学校组织开展校本研修要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要以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学生的实际需要和面对的具体问题和优秀的教育教学思想、理念、方法等为对象,狠抓基础性的工作。
例如:学校要抓好以下几项活动的开展,夯实校本研修的基础。
1、教师的读书活动。
社会上流行着一种说法:“现在的校长越来越不喜欢看书了,现在的教师越来越不喜欢学习了。
”“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一部阅读史。
校本研修实施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推动我校课程改革,深化校本教研,提高校本研修的质量和效果,促进我校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提高学校办学质量,依据《大连市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特制定如下研修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我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以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为宗旨,以学校教育教学面临的实际问题,特别是以解决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着眼于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专业水平的提高,立足校本,面向学生,聚焦课堂,多向反思,特色发展。
完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机制,加快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提升学校办学的理念与品位,为每一个师生的全面而具个性的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
二、校本研修组织管理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许振凯副组长:张述波吕军马永广组员:杨成林王永泽陈大志刘平三、研修目标1、依据学校发展的需要,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和完善校本研修工作,立足教研,聚焦课堂,进行课题研究,改进教师教学行为,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切实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
2、突出一个中心: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二个转变:转变教学观点,转变教学行为;达到三个提高: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高教师教研能力,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努力使我校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科研型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四、研修内容1、新课程教材教法的研究。
主要是研究各学科的教材及教法,促使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2、课程开发研究。
包括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等。
3、学校德育工作研究。
包括班主任工作培训、少先队工作培训、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等。
4、开放多媒体教室,提高教师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的技能。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查找所需资料,互相学习和交流。
5、开展有效课堂的研究。
课堂教学的活动与研究要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