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3)
- 格式:pptx
- 大小:756.47 KB
- 文档页数:111
国家开放大学《管理学基础》形考任务3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1、领导者的权力来源包括职位权力和()两个方面。
a. 自身影响力b. 权力影响力c. 文化影响力d. 组织影响力2、管理方格理论提出了五种最具代表性的领导类型,其中,()又称俱乐部式领导者,这种领导方式对业绩关心少,对人关心多,努力营造一种人人放松的环境。
a. 1-1型b. 5-5型c. 9-1型d. 1-9型3、当领导者面对一个非处理不可的事情时,不直接处理,而是先搁一搁,去处理其他问题。
这种调适人际关系的方法就是()。
a. 缓冲法b. 转移法c. 糊涂法d. 不为法4、()认为人的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保障或安全的需要、归属或承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a. 公平理论b. 成就需要理论c. 双因素理论d. 需要层次理论5、根据强化理论,职工努力工作是为了避免不希望得到的结果,这就是()。
a. 惩罚b. 正强化c. 消极强化d. 自然消退6、沟通的深层次目的是( )。
a. 将信息传递给别人b. 激励或影响人的行为c. 将工作布置下去d. 展示才能和影响力7、( ) 的最大的优点在于它持久、有形、可以核实。
a. 口头沟通b. 非语言沟通c. 电子媒介沟通d. 书面沟通8、下级不愿意向上级传递坏消息,怕被上级认为自己无能;而上级也可能没有注意到下级的贡献,把下级的贡献归到自己头上,引起下级不满。
这种引起沟通组织障碍的原因是()。
a. 地位差异b. 协调不够c. 缺乏正式沟通渠道d. 目标差异9、人们只记忆经过自己的选择愿意记忆的信息,这种认知过程产生的沟通障碍是由于个体障碍中的()原因造成的。
a. 选择性知觉b. 信息操控c. 非语言提示d. 情绪10、控制是一种动态的、适时的信息()过程。
a. 上报b. 通报c. 反馈d. 下达11、管理人员在事故发生之前就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这样的控制活动,是控制的最高境界,即()。
,、单项选择题1、领导者的权力来源包括职位权力和()两个方面。
自身影响力2、管理方格理论提出了五种最具代表性的领导类型,其中,()又称俱乐部式领导者,这种领导方式对业绩关心少,对人关心多,努力营造一种人人放松的环境。
1-9型3、当领导者面对一个非处理不可的事情时,不直接处理,而是先搁一搁,去处理其他问题。
这种调适人际关系的方法就是()转移法属或承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需要层次理论5、根据强化理论,职工努力工作是为了避免不希望得到的结果,这就是()消极强化6、沟通的深层次目的是()。
激励或影响人的行为7、()的最大的优点在于它持久、有形、可以核实。
书面沟通8、下级不愿意向上级传递坏消息,怕被上级认为自己无能;而上级也可能没有注意到下级的贡献,把下级的贡献归到自己头上,弓起下级不满。
这种引起沟通组织障碍的原因是()O地位差异9、人们只记忆经过自己的选择愿意记忆的信息,这种认知过程产生的沟通障碍是由于个体障碍中的()原因造成的。
选择性知觉10控制是一种动态的、适时的信息()过程。
反馈11管理人员在事故发生之前就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这样的控制活动,是控制的最高境界,即()前馈控制12在控制标准中,诸如单位产品产出所需工时数、耗电量、原材料消耗量,及单位机器台时产量、货运吨公里油耗等标准属于()。
实物标准13某销售人员去年销售额为300万元,今年初,企业为其制定了本年度的销售额指标为1600万,在今年市场情况没有特别大的变化的情况下,这样的标准显然不符合控制标准的()要求。
可行性14基层管理者常用的控制方法是()。
直接监督或巡查15 ()控制能够反映企业的资金周转情况,进而使管理者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运营:、多项选择题16领导者基于职位的权力在其权力构成中居主导地位,主要包括()。
法定权力奖励权力.处罚权力17美国管理学家菲德勒认为,()是决定领导有效性的主要环境因素。
上下级关系 ______ 职位权力任务结构18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需要具备多种能力,它们是:()。
《管理学基础》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分数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出题人:宋信怡)1.管理这种社会现象存在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两个人以上的集体活动;二是( )。
P3A.有管理者B.组织成一定机构C.有各种资源D.有一致认可的目标2.保证在组织中“事事有人做”属于管理的( )。
P6A.计划职能B.组织职能C.领导职能D.控制职能3. 科学管理之父是( ) P42。
A. 泰勒B.法约尔C.韦伯D.梅奥4.根据麦格雷戈的理论,多数人都没有雄心大志,不愿意负任何责任,而心甘情愿受到别人的指导属于( )。
P52A.X理论B.Y理论C.超Y理论D.Z理论5.管理的过程就是( )的过程。
P68A.组织B.领导C.决策D.评价6.管理的首要职能( )。
P82A.计划B.组织C.领导D.控制7.把问题消灭在发生之前属于( )。
P203A.间接控制B.直接控制C.反馈控制D.前馈控制8.一般认为“管理过程之父”、“科学管理之父”、“组织理论之父”分别是( )。
P44A.法约尔、泰罗、韦伯B.泰罗、法约尔、韦伯C.法约尔、韦伯、泰罗D.韦伯、泰罗、法约尔9.头脑风暴法又称为( )。
P74A.德尔菲法B.定量决策法C.哥顿法D.奥斯本震脑法10.( )具有事权专一、职责明确、有利于提高各部门的效率和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的优点。
P117A.职能部门化B.产品部门化C.流程部门化D.区域部门化11.( )适合用于方案多且分析比较复杂的问题。
P78A.乐观准则法B.悲观准则法C.决策树分析法D.决策收益表法12.( )将人看成是赚钱的机器即“经济人”。
P43A.法约尔B.韦伯C.泰勒D.霍桑13.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 )。
P132A.人B.物C.力D.财14.( )由高层管理者制定,时间跨度大,内容也比较抽象概括.P85A.作战计划B.战略计划C.作业计划D.指导性计划15.引入一种新产品或者新的特性被称为( )。
《管理学基础》课程模块3机构与人员课程模块3 机构与人员【管理职责与实务】杨经理手下有几个精兵强将。
但是,杨经理忽略了进行科学的岗位分工与职权划分,大家都感到工作关系不顺,并常常出现成员之间的不和与冲突。
整个部门也缺乏科学严格的规章制度,就是重复遇到同一件事,杨经理凭当时的感觉表态,发出的指示也前后不一,从而造成部门管理的混乱。
杨经理只管让部下工作,很少关心他们的成长,部下看到其他部门同期到企业来的同事进步很快,内心出现了对杨经理的不满情绪。
杨经理发现自己管理的部门已经出现秩序混乱,人心不稳的糟糕局面。
通过参加管理课程的培训,杨经理才知道造成混乱的原因是自己忽视了管理者的组织职能。
他归纳出中基层管理者的组织职能主要表现为以下职责。
杨经理心得:⒈正确地把握与理解本单位的组织结构与权责关系,参与划分部门或建立作业组织;2.参与基层岗位职能分担、工作设计;3.严格执行企业的制度,并结合实际订立必要的本部门工作制度或规范;4.在领导授权下,招聘或挑选优秀的员工到本部门工作;5.通过各种可能的方式培训员工,把促进部下的愉快工作与全面发展作为管理者重要职责;6.对员工进行全面考核;7.按照贡献发放奖金,在授权的部门内改革奖酬办法。
【学习目标】A.知识点1.了解组织结构的构成与形式,特别是作业组织;2.掌握职位(岗位)设计原理与方法;3.理解几种基本管理制度的内容;4.掌握人员选聘、培训的原理与要求;5.掌握考核与奖酬的原理与要求。
B.技能点1.分析与划分部门的能力;2.制定与执行制度规范的能力;3.人员选聘、培训的能力;4.考核与奖酬设计与发放的能力。
A.3.1.3教学单元一机构、岗位与制度【情景与分析】(全文见教材P83-84)管理情景怎样设置精简高效的组织机构?一、组织结构设计的内容与方法(全文见教材P84-87)(一)组织结构及其设计1.组织结构的影响因素2.组织结构设计的时机3.组织结构设计的内容(二)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设计1.管理幅度2.管理层次3.管理幅度的关系(三)集权与分权1.集权2.分权3.集权与分权的关键(四)部门划分的原则与方法1.部门划分的含义2.部门划分的原则(1)有效实现组织目标原则(2)专业化原则(3)满足社会心理需要原则3.部门划分的方法(1)按人数划分(2)按时间划分(3)按职能划分(4)按产品划分(5)按区域划分(6)按工艺过程(设备)划分(7)按服务对象划分二、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全文见教材P87-91)(一)直线-职能制1.直线—职能制的组织结构形式2. 直线—职能制的优缺点(二)事业部制1.事业部制的组织结构形式2.事业部制的优缺点(三)跨职能团队1.跨职能团队的组织结构形式2.跨职能团队的优缺点(四)无边界组织、虚拟组织与网络组织三、岗位(工作)设计(全文见教材P92-93)(一)工作任务分担与职责委派1.岗位权责委派2.职责委派应防止的问题3.职务说明书(二)现代工作设计核心工作要素:⑴技能多样化⑵工作完整性⑶工作的意义⑷工作的自主权四、制度规范的制定与执行(全文见教材P93-96)(一)制度规范制定的原则1.法制性原则2.目标性原则3.科学性原则4.系统性原则(二)制定制度规范的程序1.调研与目标2.制定草案3.讨论与审定4.试行5.正式执行(三)管理制度的制定1. 企业专项管理制度(1)企业专项管理制度的内容(2)企业专项管理制度的形式(3)企业专项管理制度制定的程序2.部门(岗位)责任制度(1)部门(岗位)责任制度的内容(2)部门(岗位)责任制度制定的程序(3)部门(岗位)责任制度制定的要求(四)制度规范的执行1.加强宣传教育;2.明确责任,狠抓落实,严格执行;3.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4.加强考核与监督;5.加大奖惩力度;6.做好信息反馈,在适当时机调整与完善。
第一章1.管理,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由组织中的管理者采取一定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对组织中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实践活动。
2. 管理职能: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控制职能。
3. 管理系统:管理主体、管理对象、管理目标、管理环境、管理机制与方法。
4. 管理环境的内容:存在于社会组织内部与外部的,影响管理实施和管理效果的各种力量,条件和因素的总和第二章1.泰罗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2. 亨利·法约尔被称为“经营管理理论之父”3. 管理过程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管理大师哈罗德·孔茨。
第三章1.计划是指管理者根据环境需要和自身特点,确定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的目标,并通过计划的编制、执行和监督来协调、组织各类资源以顺利达到预期目标的过程。
2.计划的类型3. 目标管理的概念4. 目标管理的特点:目标管理运用系统论的思想,通过目标体系进行管理。
充分发挥每一个职工的最大能力,实行最佳“自我控制”。
强调成果,实行“能力至上”。
5. 决策,是指管理者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设计与选择优化方案并予以实施的管理行为。
6.决策的特点:超前性,可行性,目标性,过程性,选择性,科学性。
7.决策的方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1.组织设计的原则2.影响资质结构设计的权变因素。
3. 衡量集权与分权的标志:(1)决策的数量。
组织中较低管理层次作出的决策数目越多,则分权的程度越高;反之,则集权程度越高。
(2)决策的范围。
组织中较低层次决策的范围越广,涉及的职能越多,则分权程度越高。
(3)决策的重要性。
若较低层次作出的决策越重要,影响面越大,则分权程度越高;反之,则集权程度越高。
(4)决策的审核。
组织中较低层次作出的决策,上级要求审核的程度越低,分权程度越高;如果作出的决策,上级要求审核的程度越高,分权程度越低。
第五章1.什么是人力资源:具有一定智力劳动能力或体力劳动能力,并且能够推动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人员的总和,人力资源的特点。
一、单项选择题1、领导者的权力来源包括职位权力和()两个方面。
自身影响力2、管理方格理论提出了五种最具代表性的领导类型,其中,()又称俱乐部式领导者,这种领导方式对业绩关心少,对人关心多,努力营造一种人人放松的环境。
1-9型3、当领导者面对一个非处理不可的事情时,不直接处理,而是先搁一搁,去处理其他问题。
这种调适人际关系的方法就是()转移法4、()认为人的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保障或安全的需要、归属或承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需要层次理论5、根据强化理论,职工努力工作是为了避免不希望得到的结果,这就是()消极强化6、沟通的深层次目的是( )。
激励或影响人的行为7、( ) 的最大的优点在于它持久、有形、可以核实。
书面沟通8、下级不愿意向上级传递坏消息,怕被上级认为自己无能;而上级也可能没有注意到下级的贡献,把下级的贡献归到自己头上,引起下级不满。
这种引起沟通组织障碍的原因是()。
地位差异9、人们只记忆经过自己的选择愿意记忆的信息,这种认知过程产生的沟通障碍是由于个体障碍中的()原因造成的。
选择性知觉10、控制是一种动态的、适时的信息()过程。
反馈11、管理人员在事故发生之前就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这样的控制活动,是控制的最高境界,即()前馈控制12、在控制标准中,诸如单位产品产出所需工时数、耗电量、原材料消耗量,及单位机器台时产量、货运吨公里油耗等标准属于()。
实物标准13、某销售人员去年销售额为300万元,今年初,企业为其制定了本年度的销售额指标为1600万,在今年市场情况没有特别大的变化的情况下,这样的标准显然不符合控制标准的()要求。
可行性14、基层管理者常用的控制方法是()。
直接监督或巡查15、()控制能够反映企业的资金周转情况,进而使管理者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运营二、多项选择题16、领导者基于职位的权力在其权力构成中居主导地位,主要包括()。
电大国开管理学基础形考任务3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目1领导者的权力来源包括职位权力和()两个方面。
选择一项:aa. 自身影响力b. 权力影响力c. 文化影响力d. 组织影响力题目2管理方格理论提出了五种最具代表性的领导类型,其中,()又称俱乐部式领导者,这种领导方式对业绩关心少,对人关心多,努力营造一种人人放松的环境。
选择一项:aa. 1-9型b. 1-1型c. 5-5型d. 9-1型题目3当领导者面对一个非处理不可的事情时,不直接处理,而是先搁一搁,去处理其他问题。
这种调适人际关系的方法就是()。
选择一项:ca. 糊涂法b. 缓冲法c. 转移法d. 不为法题目4()认为人的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保障或安全的需要、归属或承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选择一项:ba. 成就需要理论b. 需要层次理论c. 双因素理论d. 公平理论题目5根据强化理论,职工努力工作是为了避免不希望得到的结果,这就是()。
选择一项:ba. 正强化b. 消极强化c. 惩罚d. 自然消退题目6沟通的深层次目的是( )。
选择一项:ba. 将工作布置下去b. 激励或影响人的行为c. 展示才能和影响力d. 将信息传递给别人题目7( ) 的最大的优点在于它持久、有形、可以核实。
选择一项:ca. 非语言沟通b. 电子媒介沟通c. 书面沟通d. 口头沟通题目8下级不愿意向上级传递坏消息,怕被上级认为自己无能;而上级也可能没有注意到下级的贡献,把下级的贡献归到自己头上,引起下级不满。
这种引起沟通组织障碍的原因是()。
选择一项:aa. 地位差异b. 目标差异c. 协调不够d. 缺乏正式沟通渠道题目9人们只记忆经过自己的选择愿意记忆的信息,这种认知过程产生的沟通障碍是由于个体障碍中的()原因造成的。
选择一项:ba. 非语言提示b. 选择性知觉c. 情绪d. 信息操控题目10控制是一种动态的、适时的信息()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