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2008)的定义:
•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 、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 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对内部控制概念的理解
• 主体---企业内部人员 • 目标---相互联系的五个目标 • 作用---合理保证而非绝对保证 • 要素---五要素及相互关系 • 性质---过程的、全方位的
有迹象表明本期内部控制有变化
•
C.康宏有限责任公司的销售业务采用电子交易方式,
交易笔数达2000次,且不存在适当的计算机辅助审计技
术供注册会计师采用
•
D.康宏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后半年新增l0笔长期投资
业务,投资金额均在2000~3000万元之间
二.控制测试的程序
询问---向被审计单位适当员工询问,获取与内部控 制运行情况相关的信息;
2024/8/3
《审计》
25
审计人员通常可实施以下程序: (1)询问被审计单位的有关人员,了解他们 的工作内容及向谁汇报。 (2)查阅内部控制或管理手册; (3)内部控制生成的文件和记录; (4)观察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活动和内部控制 的运行情况; (5)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交易和事项进行 “穿行测试”;所谓“穿行测试”,即追 查几笔通过会计系统的交易:
2.在所审计期间,审计人员拟信赖控制运行有效性的时间长 度;拟信赖的时间越长,控制测试的范围越大;
3.为证实控制能够防止或发现并纠正认定层次重大错报,所 需获取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对证据的相关性和可靠 性要求越高,控制测试的范围越大
2024/8/3
《审计》
37
4.通过测试与认定相关的其他控制获取的审计证据的范 围;当针对其他控制获取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较 高时,测试该控制的范围可适当缩小 5.在风险评估时拟信赖控制运行有效性的程度;审计人 员在风险评估时对控制运行有效性的拟信赖程度越高, 需要实施控制测试的范围越大; 6.控制的预期偏差;预期偏差通常用控制未得到执行的 预期次数占控制营房得到执行次数的比率加以衡量(也 称预期偏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