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7大著名的绿色科技智能住宅
- 格式:docx
- 大小:16.56 KB
- 文档页数:3
【十大景观】全球最著名的十大绿色生态建筑在当今世界,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绿色生态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这些建筑不仅在外观上独具特色,更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领略全球最著名的十大绿色生态建筑。
1、新加坡滨海湾花园新加坡滨海湾花园是一个令人惊叹的绿色奇迹。
它由两个巨大的玻璃温室——花穹和云雾林组成。
花穹里种植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稀植物,云雾林则模拟了高山的生态环境,有高达 35 米的人造瀑布。
整个建筑群巧妙地利用了太阳能和雨水收集系统,实现了能源和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其独特的垂直绿化设计,让建筑仿佛从花园中生长出来,为城市增添了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空间。
2、德国国会大厦德国国会大厦的改造堪称绿色建筑的典范。
建筑师诺曼·福斯特在保留原有建筑外观的基础上,为其增加了一个巨大的玻璃穹顶。
这个穹顶不仅为室内提供了充足的自然采光,还通过自然通风系统减少了对空调的依赖。
此外,大厦的屋顶还安装了太阳能板,为建筑提供部分电力。
国会大厦的改造充分展示了如何在历史建筑中融入现代绿色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
3、悉尼中央公园一号悉尼中央公园一号以其独特的垂直绿化和太阳能利用技术而闻名。
建筑外立面覆盖着大量的绿色植物,不仅美观,还能有效降低室内温度,减少能源消耗。
同时,屋顶上的太阳能板为大楼提供了可再生能源。
大楼内还采用了智能照明和通风系统,根据室内外环境自动调节,进一步提高了能源效率。
4、西雅图布利特中心西雅图布利特中心被誉为世界上最环保的商业建筑之一。
它通过雨水收集和处理系统,实现了 100%的非饮用水自给自足。
建筑的屋顶和外墙上安装了大量的太阳能板,能够满足大楼一半以上的能源需求。
此外,大楼的通风系统采用了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相结合的方式,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
5、米兰垂直森林米兰垂直森林是两座充满绿色植物的高层住宅楼。
每座楼的阳台上种植了大量的树木和灌木,使其看起来就像一座垂直的森林。
这些植物不仅为居民提供了美丽的景观和清新的空气,还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降低噪音、调节温度和湿度。
智能建筑有哪些成功案例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智能建筑作为融合了先进技术与创新理念的产物,正逐渐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智能建筑通过利用各种智能化系统,实现了对建筑的高效管理、舒适环境营造以及可持续发展。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索一些令人瞩目的智能建筑成功案例。
位于美国纽约的 One World Trade Center(世界贸易中心一号大楼)是一座具有代表性的智能建筑。
这座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配备了先进的能源管理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和调控能源的使用情况。
通过智能化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大楼可以根据不同区域的人员活动和光照条件,自动调节照明和空调系统,从而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降低了运营成本。
在欧洲,德国的“未来之屋”(House of the Future)也展示了智能建筑的魅力。
这座房屋采用了智能化的家居系统,从智能门锁、窗帘控制到厨房电器的自动化操作,一应俱全。
居民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程序远程控制家中的各种设备,提前设定好室内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让家在主人归来之前就达到最舒适的状态。
再看亚洲,新加坡的滨海湾金沙酒店(Marina Bay Sands)同样是智能建筑的典范。
酒店拥有复杂而高效的智能化安防系统,包括人脸识别技术、监控摄像头的智能分析等,保障了客人的安全和隐私。
同时,酒店的客房管理系统也实现了智能化,能够根据客人的入住和退房情况,自动调整房间的清洁和维护计划,提高了运营效率。
在中国,上海中心大厦是一座令人瞩目的智能建筑。
它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技术,如风力发电、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等,实现了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大厦的智能化电梯系统能够根据乘客的数量和目的地,进行智能分配,减少了等待时间,提高了运输效率。
另外,北京的望京 SOHO 也是一个出色的案例。
其独特的外观设计与智能化的内部系统相得益彰。
大楼的智能化照明系统可以根据外界光线的变化自动调节亮度,既节能环保又提供了舒适的视觉体验。
而且,其智能化的物业管理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况,提前预警故障,及时进行维修和保养。
常用的十大生态建筑项目案例1. Apple Park(美国)Apple Park(美国)- 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库比蒂诺市,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环保办公大楼。
- 使用太阳能和风能作为主要能源来源,通过设有个太阳能板的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电力。
- 设有雨水收集系统,能够收集雨水用于水景和冲洗卫生设施。
2. One Angel Square(英国)One Angel Square(英国)- 位于英国曼彻斯特,是一个以可再生能源为主要驱动力的商业建筑。
- 设有自然通风系统和地热能源,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 通过光伏板生成电力,并采用雾化喷淋系统降低室内温度。
3. The Crystal(英国)The Crystal(英国)- 位于伦敦,是一个可持续发展展示中心和会议场所。
- 采用太阳能和地热能源供电,减少对传统能源的需求。
- 设有雨水收集系统和灌溉系统,用于植物保护和景观维护。
4. Agora Garden Tower(台湾)Agora Garden Tower(台湾)- 位于台北市,是一座以生态和可持续原则为设计理念的住宅建筑。
- 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涡轮机发电,实现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
- 设有垂直绿化系统,提供自然通风和降低热岛效应。
5. Bosco Verticale(意大利)Bosco Verticale(意大利)- 位于意大利米兰,是一对垂直森林住宅大楼。
- 大楼外墙设计有数千棵树木和植物,提供氧气和减少空气污染。
- 植物的生态系统能够调整温度,提高建筑能效。
6. The Edge(荷兰)The Edge(荷兰)- 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是全球首座智能建筑。
- 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和地热能源供电,并通过智能系统控制能源消耗和室内温度。
- 使用传感器和数据分析,实现了高效的能源管理和资源利用。
7. Taipei 101(台湾)Taipei 101(台湾)- 位于台北市,是一座世界著名的超高层建筑。
- 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涡轮机供电,并通过节能设计减少能源消耗。
世界优秀绿色建筑实例
世界上有许多优秀的绿色建筑实例,以下是其中一部分:
1. 澳大利亚墨尔本的“像素大厦”:这栋建筑是澳大利亚第一个碳中和办公建筑,所有的电力和水都是就地自行产生的,并且获得了美国LEED标准下的102个要求,是迄今为止全球LEED最高得分。
2. 澳大利亚悉尼的“悉尼垂直花园”:这座建筑由两座相互连接的塔组成,悬停的悬臂支撑着更高的塔楼最豪华的顶层公寓,设计独特。
3. 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巴西明日博物馆”:其灵感来自于里约热内卢植物园的凤梨花,独特的悬挑屋顶、反射水池和骨骼结构是里约热内卢的明日博物馆对科幻、未来的最佳体现。
4. 加拿大温哥华的“温哥华会议中心”:它是同类建筑中第一个获得双重LEED(能源与环境设计领先地位)白金认证的建筑。
5. 美国马萨诸塞州福尔河地区的“John 健康科学大楼”:这栋建筑总建筑面积50,628平米,利用循环经济原则,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碳足迹。
6. 英国格林德伯恩歌剧院的“Glyndebourne槌球馆”:这座建筑结合当地废物材料和可逆设计,允许建筑物拆卸并重复使用其组件。
7. 中国上海的“天安千树”:位于苏州河畔,这些柱子中含有雨量传感器,可为外部植物智能灌溉。
8. 新加坡国立大学设计与环境学院设计的“SDE4大楼”:这是一个占地8500平方米的6层多学科空间,也是新加坡第一个新建的净零能耗建筑,SDE4大楼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巨大的悬挑屋顶,上面装有1,200多个光伏面板,利用太阳能来满足整栋建筑的供电需求。
9. 墨西哥瓜达拉哈拉新机场航站楼:也是一座绿色建筑,采用了多种节能和环保设计。
这些绿色建筑实例不仅展示了人类建筑技术的进步,也体现了人类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
国内外绿色建筑案例分析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造、运营和拆除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考虑环境因素,以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以下是几个国内外的绿色建筑案例。
1. The Edge(荷兰)The Edge是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栋办公楼,被认为是全球最可持续的办公楼之一、该建筑使用大量太阳能电池板和地热系统,减少了能源消耗。
建筑采用智能化的系统管理照明、供暖和通风,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效率。
此外,该建筑还实施了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自来水的需求。
2.花博园(中国)上海世博会期间,中国在上海打造了一个大规模的花博园,以展示具有环保理念的建筑。
花博园的设计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并提高能源效率。
在建筑过程中,使用了大量可再生材料,如竹材和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
此外,花博园还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和雨水收集系统,以减少能源和水资源的消耗。
3. One Central Park(澳大利亚)位于澳大利亚悉尼的One Central Park是一个混合用途的建筑项目,包括公寓、商业空间和公共绿地。
该项目采用了多项环保措施,例如使用自然通风和天窗以减少对人工通风和照明的需求。
建筑外墙安装了垂直花园,提供了额外的隔热和美化环境的功能。
此外,建筑还使用了太阳能电池板和雨水收集系统,以降低能源和水资源的消耗。
4. Bullitt Center(美国)位于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的Bullitt Center是一座办公楼,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可持续的商业建筑之一、该建筑的设计考虑到了能源和水资源的最大限度利用。
建筑使用了多项环保技术,如太阳能电池板、地热系统和再生水处理系统。
此外,建筑还采用了被动式设计策略,如优化采光和通风,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机械设备的使用。
这些国内外的绿色建筑案例证明了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技术应用,可以降低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这些案例也为其他建筑项目提供了良好的参考和启示。
全球最著名的十大绿色环保建筑在当今世界,环保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建筑领域也不例外。
绿色环保建筑不仅能够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还能为人们提供更健康、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下面,让我们一起领略全球最著名的十大绿色环保建筑的独特魅力。
1、布利特中心(Bullitt Center)位于美国西雅图的布利特中心,被誉为世界上最可持续的商业建筑之一。
它拥有高效的能源系统,通过太阳能板和雨水收集系统实现了能源和水资源的自给自足。
建筑的外立面采用了大量的自然采光和通风设计,减少了对人工照明和空调的依赖。
2、西门子总部大楼(Siemens Headquarters)在德国慕尼黑,西门子总部大楼展现了先进的绿色建筑技术。
其独特的双层外墙结构,不仅能够有效隔热保温,还能根据季节和天气的变化自动调节室内的温度和光线。
大楼内还配备了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
3、墨尔本像素大楼(Pixel Building)澳大利亚墨尔本的像素大楼是一座令人瞩目的绿色建筑。
它的外观由彩色的太阳能板组成,不仅能够发电,还为城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大楼内部采用了绿色植物墙和雨水回收系统,有效地改善了室内空气质量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4、上海中心大厦作为中国的标志性建筑,上海中心大厦在绿色环保方面也表现出色。
大厦采用了双层幕墙设计,中间的空气层能够起到隔热和隔音的作用。
同时,大厦还配备了风力发电设备和雨水收集系统,为大楼的运营提供了部分可再生能源和水资源。
5、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这座独特的建筑位于新加坡,其设计充分考虑了当地的气候条件。
建筑的屋顶采用了独特的弧线设计,能够引导自然风进入室内,减少了对空调的需求。
此外,滨海艺术中心还通过绿色植被的覆盖,降低了建筑表面的温度,减少了城市热岛效应。
6、英国伦敦的“零碳馆”(Zero Carbon House)“零碳馆”是英国绿色建筑的典范。
它通过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实现了零碳排放。
绿色建筑实例
1. 美国芝加哥绿色屋顶项目
该项目是一个采用绿色屋顶技术的工商业建筑群,面积达到了200,000平方英尺。
通过使用拼凑而成的屋顶花园,这些建筑物能够吸收雨水、吸收太阳能和减少建筑物排放。
2. 印度莫博伊市绿色建筑
在这座城市的繁华地段,一个由36个商业单元组成的绿色建筑已经开业。
这个建筑物采用了太阳能和地热能,采用了绿色屋顶、太阳能热水系统以及自然通风系统。
这个建筑物取得了LEED(美国绿色建筑评估标准)认证。
3. 荷兰Eco-School
荷兰Eco-School是由裴佩尔兹建筑事务所设计的一座绿色建筑。
这个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环保的学习空间,包括太阳能板、雨水回收系统、被动式自然通风系统和高效的隔热材料。
这个学校取得了经过认证的BREEAM(英国建筑环境评估方法)最高评级。
4. 北欧Nordic Built零碳排放建筑物
这个项目由三座高档住宅楼组成,这些楼采用了被动式设计技术,如太阳能热水、地热和自然通风。
这样的楼房平均每天只使用不到两千瓦时的能源,甚至在冬季也可以通过使用太阳能来暖房。
5. 法国斯特拉斯堡旋转的绿色建筑叶片
这个叶片形状的建筑物被视为绿色建筑行业中的未来之星。
这个建筑物采用了太阳能、风能和雨水回收系统,可以自动转动以获得太阳能更长时间的利用。
这个建筑物的设计使得水、风和太阳能在外部面积滾动而内部温度适宜。
这种结构还减少了能源的浪费,创造出独特的环保建筑。
国内科技住宅一、北京·世纪财富中心世纪财富中心是北京乃至全亚洲首家在美国获得USGBC(美国联邦绿色建筑委员会)LEEDTM绿色建筑认证(国际公认的绿色建筑标准)的大厦。
中心中部玻璃幕墙,采用中空Low-E玻璃;内外层均为钢化玻璃,内层加镀银、钛、锡等五层金属膜层,具有极好的节能保温、防结露、防紫外线、防潮、防静电、隔音、高透光度和采光度等效果,总体楼宇能耗节省达50%以上。
二、上海·中鹰黑森林上海首个高舒适度、低能耗恒温恒湿楼盘。
中鹰黑森林运用102项世界先进节能建材、16项德国建筑科技系统,联合了56家德国建筑建材品牌共同开发而成;连屋顶和楼底也采用多达11项的屋顶生态科技,种植花草形成屋顶生态项目鸟瞰图种植花草形成屋顶生态科技系统:生态系统:12万㎡森林,2条原生态河流,屋顶花园,可调节社区内微气候与湿度,促进气候循环。
(恒温、恒湿、恒氧)毛细管传导系统:德国科学家根据仿生学原理发明新型环境调节系统,无论冬夏,还是黄梅天,都让人仿佛置身于暖春的早晨。
置换式新风系统:完全舒适节能的置换式新风系统,是一种全新的送新风方式,它可以使整个室内空间具有高品质的空气质量、高舒适性和高通风效率。
送风只改善空气质量,而不破坏空气湿度、温度、新风量平衡。
户外轴帘系统:采用德国技术,双层铝板滚压成型,中间填充绝热发泡材料,能起到保温、隔音、遮阳、防盗等作用光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引入获得世界顶级设计展“100%设计”的示范项目-中泰光环境智能控制系统。
让光线成为建筑的灵魂,让夜晚和早晨都充满了浪漫氛围。
外墙外保温系统:采用超厚岩棉保温,隔音效果强,不可燃性,安全性高;防开裂,不渗水;透气性强、防霉防藻,自洁长效。
食物垃圾处理系统: 中鹰黑森林,引进德国高科技的食物垃圾处理系统,让厨房卫生更轻松、实用、方便,倡导生活的环保健康理念.地暖系统: 采用低温节能热水辐射地暖,供暖方式均匀,无噪音、环保,免维护四层交联无缝聚乙烯管。
绿色奇迹:全球七大节能建筑_环球科学(《科学美国人》中文版)-世界科普杂志第一品牌-139...2009-03-20环球科学编译罗绮减少能源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最快最便宜的方法是建更多的高能效建筑。
撰文戴维·别洛(David Biello)1、瑞士RE塔这座摩天大楼坐落在英国伦敦。
因为采用自然通风和照明设备以及被动太阳能供热,其能耗不到一般办公楼的50%。
并且,它还用了易于循环利用的材料来修建。
2、耶路撒冷公寓太阳能散热器和太阳能热水器已经出现在世界各地的公寓大楼上,从中国日照到以色列耶路撒冷都可以看到它们。
3、MENARA Mesiniaga 大厦这一绿色建筑位于马来西亚的梳邦再也市。
该建筑用天窗调节热量(在建筑物热的一面关窗遮蔽,而在凉爽的一面开窗保证自然光照),同时还利用自然通风和种植在屋顶上的植物减少热量累积。
4、Edificio Malecon办公楼这一位于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狭长建筑能够将太阳光照造成的升温减少到最小,并且有可以自然通风的天井。
该建筑有一个有通风口的露明搁栅楼板设计(open floor plan),利用附近的河流提供动力生产微风。
5、前荷兰银行总部这座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绿色建筑,有自动化的遮阳设备,一个热回收系统,数字化微气候湿热调节功能以及自动电灯系统,能够控制照明强度和显示人员的空间占有水平。
6、Szencorp公司大楼这一绿色建筑位于澳大利亚墨尔本。
该建筑有一个去湿部件,可以在去除湿气的同时给办公室降温;其热水和电都是由陶瓷质的燃料电池供应。
因为结合了这些技术,该绿色建筑的能耗比普通办公楼的能耗减少了70%。
7、Genzyme公司总部大楼坐落于美国麻省剑桥市的Genzyme大厦,有通风的双层立面系统(double-facade)可以在夏季阻挡阳光,而在冬季捕获阳光,同时配合附近的动力驱动装置送来的蒸汽来为大厦加热和制冷。
与普通办公楼相比,该大厦耗水量减少了32%,而修建该建筑的材料也是低排放的、可循环利用的或是本地制造的材料。
绿色建造智能建造典型案例绿色建造是指在建筑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建筑方式。
智能建造是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建筑施工的高效、精准和智能化。
本文将以绿色建造智能建造典型案例为题,列举10个符合要求的案例。
1. 德国柏林国际机场(BER)绿色建造案例柏林国际机场采用了多项节能环保措施,如利用太阳能发电、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地热能利用等,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减排。
2.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绿色建造案例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建筑外墙采用高效保温材料,配备智能控制系统,能够实现节能降耗、智能管理和舒适度的提高。
3. 日本东京奥运会场馆绿色建造案例东京奥运会场馆采用了多项绿色建造技术,如可再生能源利用、节水系统、建筑材料的环保选择等,实现了对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4. 北京国家大剧院绿色建造案例国家大剧院采用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建筑外墙采用隔热材料,配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了能源的节约和舒适度的提高。
5. 新加坡滨海湾花园绿色建造案例滨海湾花园采用了多项环保措施,如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太阳能发电系统、绿化覆盖等,实现了对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6. 美国纽约高线公园绿色建造案例纽约高线公园利用废弃的高架铁路改建而成,采用了多项绿色建造技术,如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绿化覆盖、太阳能照明等,实现了对城市空间的再利用和环境的改善。
7. 法国巴黎新圣母院绿色建造案例巴黎新圣母院采用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建筑外墙采用隔热材料,配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了能源的节约和舒适度的提高。
8. 中国上海环保科技城绿色建造案例上海环保科技城采用了多项环保措施,如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太阳能发电系统、绿化覆盖等,实现了对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9. 日本京都清水寺绿色建造案例京都清水寺采用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建筑外墙采用隔热材料,配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了能源的节约和舒适度的提高。
10. 英国伦敦碎片大厦绿色建造案例伦敦碎片大厦利用废弃的铁路桥梁改建而成,采用了多项绿色建造技术,如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绿化覆盖、太阳能照明等,实现了对城市空间的再利用和环境的改善。
国外节能型住宅小区
1、瑞典马尔默市Bo01住宅示范区
项目位置:瑞典马尔默市西码头区
项目占地:30公顷
总体建筑面积:12万平米
全部竣工时间:2005年
项目获奖:欧洲100个可再生能源推广小区之一、欧洲2001年房屋博览会主办地、2001年欧盟“推广可再生能源奖”
建筑产品:集合住宅、连排
节能效果:项目楼体与普通楼房或者住宅小区相比较,能源需求减少20-31%,人均对土地和基础设施的占用减少45-59%,人均节水10%,建材总需求量减少10%,建材废弃物量减少20%
项目采用技术:
能源供应上,100%利用当地的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能等风能:依靠风力发电-主要来自于距小区以北3公里处的一个2MW风力发电站,能够满足Bo01小区所有住户的家庭用电,热泵及小区电力机车的用电;
太阳能:一个120 m2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系统和1400 m2的太阳能板(其中1200 m2为平板,200 m2为真空板),
地热资源:采用地源热泵技术,通过埋在地下土层的管线,把地下热量“取”出来,然后用少量电能使之升温,供室内暖气或提供生活热水等。
生物能:住宅区的生活垃圾和废弃物,通过马尔默市的市政处理站可以将生产的电力和热力回用于小区。
建筑材料和技术
断桥式喷塑铝合金门窗
高效暖气片(配以可调式温控阀)
可调式通风系统
节能灯具
空心砖墙及复合墙体技术
热量回收的新风系统
复合外墙外保温墙板
植被绿色屋顶等
垃圾与污水处理系统
高强度低密度节地型发展规划
2、荷兰伊克鲁尼亚小区(Ecolonia)
项目位置:荷兰埃尔芬伊克鲁尼亚(Ecolonia, Alphen-aan-den-Rijn, The Netherlands)
项目规模:101套住宅
项目获奖:荷兰第一个生态节能示范小区、在建筑界颇有名气
竣工时间:1993年
节能效果:与普通住宅相比,燃气消耗降低40%、用水降低20%、用电降低10%
项目采用技术:
能源节约方面: 墙体加厚、增大南向窗户同时缩小北向窗户等
太阳能利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光电板、户型调整
建材挑选:耐久性、隔热性能好的材料
节水措施:低耗水量马桶/淋浴设备、雨水回收系统
防噪系统:低噪音加热/通风系统、卧室墙体/门窗处理等
其他:地热、整体除尘系统、自然新风系统等
3 、英国格林威治世纪村(Greenwich Millennium Village)
项目位置:英国伦敦格林威治
项目占地:13公顷
项目规模:2500多套住宅;5000平米商业的商业用地
项目获奖:英国千年住宅示范项目、英国最佳生态型住宅(Excellent EcoHome Rating)
目标节能效果:用水量降低1/3、建筑能耗(包括建造和材料能耗)降低50%、建筑垃圾降低50%、建筑成本降低30%
项目采用技术:
热电统一系统CHP(combined heat and power plants)
最大建筑南向化和背风化
高标准隔热设计
自然光线使用最大化、低能耗电器使用
低耗水洁具/雨水回收系统/中水系统等
4 、英国BedZED城市太阳村项目
项目位置:英国伦敦南部威灵顿(Wallington)
项目规模:82套住宅(公寓、连排)以及2500平米的办公物业
项目获奖:英国最大的碳中和社区、2004年公众信任可持续发展奖、2003年副首相可持续发展社区奖、2003年斯特灵奖、2002年世界人居奖、2002年环境全球奖、2002年施工服务创新奖、2001年英国太阳能奖、2001年住宅设计可持续发展奖
节能效果:预计房屋能量总需求降低60%,热量需求降低90%;
项目采用技术:
屋顶/墙体/门采用加厚/密封等技术
木质三层真空玻璃窗/风动力新风系统
房屋南向最大化/太阳能光电板
节电电器/节电灯具
高强度低密度节地型发展规划
热电统一技术CHP(combined heat and power unit)/燃料为当地树木修建后产生的废料低耗水洁具/雨水回收系统/中水系统等
5 、丹麦科灵小区(Kolding)
项目位置:丹麦科灵市(Fredensgade and Hollændervej, Kolding)
项目占地:11688平米
项目建面:12424平米,其中10476平米为住宅,727平米为工商类
项目获奖:科灵市第一个绿色住宅示范小区,在建筑界颇有名气
项目采用技术:
太阳能光电板发电/太阳能热水
热泵/热交换器对于地热/污水热能的利用
建筑设计与规划实现建筑聚集,降低气候影响,增强住宅间的能源共享能量保存系统
通风存热系统
热电统一技术
房屋南向最大化/住宅热聚集设计
雨水回收系统
污水生物洁净系统/小区水循环系统等
6 、美国纽约生态村(Ecovillage)
项目地址:美国纽约伊萨卡
项目占地:176英亩
项目规模:5个社区,目前项目一期已经完工,包括30套双拼住宅
项目获奖:98年世界人居奖候选项目
项目采用技术:
房屋南向最大化/住宅集合规划
自然通风系统
污水沼气生成系统/风力发电系统/热电合一系统
高效照明系统
污水生态处理系统/雨水收集系统/中水系统
7、美国亚利桑那州Civano社区
项目地址: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市
项目占地:820英亩
项目规模:约2600套住宅,100万平方英尺的商业
项目获奖:2004年sunset杂志美国西南地区最佳社区
节能状况:节省能源达50%、节约饮用水达54%、土地的浪费降低30%
项目采用技术:
太阳能光电板和太阳能的热水裝置
集热裝置的设计
雨水回收系统
水冷却系统
直排式蜂窩狀壁炉
高效节能窗
高效节能建材Rastra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