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业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大纲-834食品工艺学总论
- 格式:pdf
- 大小:137.40 KB
- 文档页数:3
《农业综合知识三(包括食品卫生学、食品质量管理和食品工艺学)》研究生考试大纲一、考试大纲的性质《农业综合知识三》包括《食品卫生学》、《食品质量管理》和《食品工艺学》三门课程。
《食品卫生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必修专业理论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各种食品中存在或可能进入食品的而且能危害人体健康的有害物质和因素,掌握基本的食品卫生学的评价方法以及预防控制措施,为学生将来从事和食品相关的各行各业,尤其是食品安全检测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食品质量管理》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系统了解现代食品质量安全体系的相关内容,掌握食品质量安全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危害,了解现阶段食品安全性控制方法,为学生将来能更好地从事和食品相关行业,尤其是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食品工艺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必修专业理论课,本次考试内容主要分食品加工原理、果蔬产品加工工艺学、乳制品加工工艺学等三部分,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应用学科。
它综合运用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食品工程原理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技术,研究食品加工的原理和技术。
为了帮助考生明确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考试大纲。
适用于报考北京林业大学食品安全与加工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试内容《食品卫生学》第一章食品的生物性污染教学内容:1.食品污染概念与分类2.食品的细菌污染3.食品的腐败变质4.致病性细菌对食品的污染5.病毒对食品的污染6.食品的霉菌污染7.寄生虫对食品的污染基本要求:掌握食品的细菌性污染途径及检验方法,掌握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过程、影响因素、鉴定方法及预防措施,了解污染食品的细菌、病毒、霉菌、寄生虫等的病原学特点与性质、感染途径、对人体危害、预防措施。
第二章食品中的化学性污染教学内容:1.食品中农药残留2.有害金属对食品的污染N-亚硝基化合物对食品的污染多环芳烃对食品的污染5.二恶英对食品的污染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的污染基本要求:了解农药、有害金属、N-亚硝基化合物、多环芳烃、二恶英、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等对食品污染的途径及对人体危害,掌握其对食品污染特点、对人体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附件3: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食品工艺学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食品工艺学考试是为招收农业硕士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招生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食品科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以及运用食品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掌握大学本科阶段食品科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有利于在专业上择优选拔学生。
Ⅱ.考查目标食品工艺学考试内容涵盖食品基本加工工艺、畜禽类食品加工工艺、水产食品加工工艺、粮油食品加工工艺、果蔬食品加工工艺、发酵酒加工工艺、调味品加工工艺等内容,要求考生较系统地掌握食品科学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了解食品科学的发展动态、研究方向及部分学术前沿,掌握各种食品加工方法的步骤、操作要点、注意事项等。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1、食品基本加工工艺约20%;2、畜禽类食品加工工艺约10%;3、水产食品加工工艺约10%;4、粮油食品加工工艺约20%;5、果蔬食品加工工艺约20%;6、发酵酒加工工艺约10%;7、调味品加工工艺约10%。
四、试卷题型结构1、简答题:一般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
2、论述题:一般5小题,每小题20分,共计100分。
IV考查内容一、绪论1、食品的定义;2、食品的分类及食品分类系统;3、食品加工的概念及其目的;4、食品工艺的选择与设计;5、食品加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食品基本加工工艺1、食品干制;2、热加工与罐藏;3、非热加工;4、腌渍和熏制保藏;5、食品加工新技术。
三、畜禽类食品加工工艺1、肉制品;2、乳制品;3、蛋制品。
四、水产食品加工工艺1、水产品保鲜和保活工艺;2、植物类水产制品加工工艺;3、动物类水产制品加工工艺;4、水产品生物活性物质;5、水产品加工下脚料的综合利用。
甘肃农业大学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341科目名称:《农业综合知识三》“机械设计”部分考查目标通过该门课程的考试以真实反映考生对机械设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相关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水平,可以作为我校选拔硕士研究生的重要依据。
试题类型主要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及结构改错题。
参考书目[1]《机械设计》(第九版),濮良贵、陈国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2]《机械设计》(第四版),邱宣怀、郭可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3]《机械设计基础》(第六版),杨可桢、程光蕴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考查内容范围考试内容将涉及机械设计的如下内容:设计概论:机械设计总论、机械零件的强度、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
常用连接件:螺纹连接、键、花键、销、型面连接。
机械传动件: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
轴系零部件:轴、滑动轴承、滚动轴承、联轴器和离合器。
其它零、部件:弹簧、机座、箱体、减速器和变速器。
并考查学生运用上述知识的综合和分析能力。
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如下:(一)绪论1.机械工业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2.本课程的内容、性质与任务(二)机械设计总论1.机器的组成2.设计机器的一般程序3.对机器的主要要求4.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5.设计机械零件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6.机械零件的设计准则7.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8.机械零件设计的一般步骤9.机械零件的材料及其选用10.机械零件设计中的标准化11.机械现代设计方法简介(三)机械零件的强度1.材料的疲劳特性2.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3.机械零件的抗断裂强度4.机械零件的接触强度5.机械零件可靠性设计简介(四)摩擦、磨损和润滑概述1.摩擦2.磨损3.润滑剂、添加剂和润滑方法4.流体润滑原理简介(五)螺纹联接和螺旋传动1.螺纹2.螺纹连接的类型和标准连接件3.螺纹连接的预紧4.螺纹连接的防松5.螺栓组连接的设计6.螺纹连接的强度计算7.螺纹连接件的材料及许用应力8.提高螺纹连接强度的措施9.螺旋传动(六)键联接1.键连接2.花键连接3.无键连接4.销连接(七)铆接、焊接、胶接和过盈连接1.铆接2.焊接3.胶接4.过盈连接(八)带传动1.概述2.带传动工作情况的分析3.普通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4.V带轮的设计5.V带传动的张紧、安装与防护(九)链传动1.链传动的特点及应用2.传动链的结构特点3.滚子链链轮的结构和材料4.链传动的工作情况分析5.滚子链传动的设计计算6.链传动的布置、张紧、润滑与防护(十)齿轮传动1.概述2.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3.齿轮的材料及其选择原则4.齿轮传动的计算载荷5.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6.齿轮传动的设计参数、许用应力与精度选择7.标准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8.标准锥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9.变位齿轮传动强度计算概述10.齿轮的结构设计11.齿轮传动的润滑12.圆弧齿圆柱齿轮传动简介(十一)蜗杆传动1.蜗杆传动的类型2.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3.普通圆柱蜗杆传动承载能力计算4.圆弧圆柱蜗杆传动设计计算5.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效率、润滑及热平衡计算6.圆柱蜗杆和蜗轮的结构设计(十二)滑动轴承1.概述2.滑动轴承的主要结构形式3.滑动轴承的失效形式及常用材料4.轴瓦结构5.滑动轴承润滑剂的选用6.不完全液体润滑滑动轴承设计计算7.液体动力润滑径向滑动轴承设计计算8.其他形式滑动轴承简介(十三)滚动轴承1.概述2.滚动轴承的主要类型及其代号3.滚动轴承类型的选择4.滚动轴承的工作情况5.滚动轴承尺寸的选择6.轴承装置的设计(十四)联轴器和离合器1.联轴器的种类和特性2.联轴器的选择3.离合器4.安全联轴器及安全离合器(十五)轴1.概述2.轴的结构设计3.轴的计算(十六)弹簧1.概述2.圆柱螺旋弹簧的结构、制造、材料及许用应力3.圆柱螺旋压缩(拉伸)弹簧的设计计算4.圆柱螺旋扭转弹簧的设计计算(十七)机座和箱体简介1.概述2.机座和箱体的截面形状及肋板布置3.机座和箱体设计概(十八)机座和箱体简介1.减速器2.变速器。
甘肃农业大学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338科目名称:《生物化学》考查目标1.系统准确地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2.比较全面了解生物化学常用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范围;3.应用生物化学原理和知识分析生物学基本问题,并了解相关领域重大研究进展。
试题类型名词解释、选择和填空题、简答与计算题、综合分析论述题等。
参考书目[1]《基础生物化学》(第一版),王金胜、吕淑霞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年[2]《基础生物化学》(第二版),郭蔼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3]《生物化学》(第三版),王镜岩、朱圣庚、徐长法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考查内容范围一、蛋白质化学1、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2、氨基酸的分类、两性解离和等电点、光学性质、化学反应3、肽和肽键、肽的重要性质、天然存在的活性肽4、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蛋白质构象和维持构象的作用力、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超二级结构和结构域、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四级结构5、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6、蛋白质的重要理化性质7、蛋白质的分类二、核酸化学1、核酸的基本化学组组成、种类、分布和生物学功能2、核苷酸的结构—组成、碱基分子式、稀有碱基等3、RNA的分子结构:RNA的降解、RNA一级结构、高级结构,如tRNA的二、三级结构、真核生物mRNA结构特点,rRNA的结构等4、RNA的分类及各类RNA的生物学功能(包括新的小RNA的功能)5、DNA的分子结构:DNA的一、二、三级结构的概念和特点,核酸的早期研究和双螺旋结构模型等6、DNA测序方法及其过程7、核酸及核苷酸的性质:溶解度、紫外吸收、核酸及其组分的两性性质8、核酸的变性、复性与杂交与分离纯化9、核酸研究的常用技术和方法:凝胶电泳、分子印迹与杂交、PCR技术等三、酶学1、酶和生物催化剂的概念及其发展2、酶的作用特点3、酶的命名和分类4、酶的化学本质及组成5、酶的分子组成与其生物活性的关系酶的必需基团、活性中心,酶的高级结构与活性的关系,酶原的激活与调节等6、酶促反应动力学米氏方程及其推导、米氏常数、双倒数作图,底物浓度及抑制剂对酶反应的影响,酶的抑制作用,酶促反应的影响因素等7、酶的作用机制和酶的调节酶的活性中心及其作用原理(酶的专一性、酶的活性中心、影响酶催化效率的因素等),酶活性的调节控制与调节酶()8、酶的活力测定和酶分离纯化技术9、核酶、抗体酶、寡聚酶、同工酶及诱导酶和固定化酶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四、维生素与辅酶1、维生素的分类及性质维生素的概念、与辅酶的关系,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2、维生素的活性形式与生物学功能水溶性、脂溶性维生素的结构特点、生物学功能和缺乏病3、辅酶的金属离子五、生物氧化与生物能学1、生物氧化的特点、方式和酶类2、线粒体氧化体系呼吸链的概念、组成成分及组分排列顺序,呼吸链的抑制剂等3、生物氧化中能量的转移和利用ATP与高能磷酸化合物的概念、电子传递过程与ATP生成方式,高能磷酸键生成机制,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及其影响因素,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及其抑制作用4、ATP的生物学功能六、糖类代谢与合成1、糖的代谢途径,包括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和有关的酶2、糖的无氧分解、有氧氧化的概念、部位和过程3、磷酸戊糖途径、限速酶调控部位及其生理意义4、糖异生作用的概念、场所、原料、主要途径及生理意义5、糖原合成作用的概念、反应步骤和限速酶6、淀粉和蔗糖的合成过程7、乙醛酸循环8、能量的生成和消耗七、脂类代谢与合成1、脂肪的消化吸收、脂肪动员的概念、限速酶2、甘油代谢3、脂肪酸的β-氧化过程及其能量计算4、酮体的生成和利用5、脂肪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6、磷脂的合成与分解八、蛋白质降解和氨基酸代谢1、蛋白质酶促降解的主要酶类2、氨基酸的脱氨基、脱羧基作用3、尿素循环及α-酮酸的代谢4、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分族合成)及其调节九、核酸降解与核苷酸代谢1、核酸酶促降解及限制性核酸内切酶2、嘌呤、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的途径3、碱基的分解4、核苷酸的生物合成嘌呤、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补救合成途径,脱氧核苷酸的合成及dTMP的合成5、常见辅酶核苷酸的结构和作用十、DNA的生物合成1、DNA复制的一般规律—半保留复制2、参与DNA复制的酶类与蛋白质因子的种类和作用(重点以原核生物为例)3、DNA复制的基本过程4、真核与原核生物DNA复制的比较5、DNA损伤与修复的机理十一、RNA的生物合成1、转录的概念,参与转录的酶及有关因子2、启动子与转录起始:启动子基本结构、启动子识别、酶与启动子结合、—10区和—35区等3、RNA聚合酶作用机理4、原核、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重点以原核生物为例)5、转录的终止6、逆转录作用及其生物学意义7、RNA转录与DNA复制的比较十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与转运1、蛋白质合成体系2、mRNA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原理和密码子的概念、特点3、tRNA、核糖体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和原理4、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主要分子的种类和功能5、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氨基酸活化、肽链的起始、延伸和终止等6、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区别7、蛋白质运转机制翻译-运转同步机制,翻译后的运转机制,核定位蛋白的运转机制,蛋白质的降解等十三、细胞代谢调节和基因表达调控1、糖、脂类、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的联系2、代谢调控的类型3、激素对物质代谢的作用机制4、细胞水平的反馈调节机制5、基因表达的调节控制(操纵子学说)6、酶的诱导与阻遏调节机制7、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
867食品加工工艺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食品加工工艺学》是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必考科目,该科目以评价学生具备的食品加工相关的基本素质为目标,主要内容涉及食品加工相关的基础理论、基本工艺、品质控制技术和原理及相关原理的应用。
本考试大纲力求以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课程内容为主要范围,以考生对相关知识基础的掌握、理解及应用为评价的主要依据,本着科学、客观、公平、公正的原则,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食品加工工艺学的相关知识基础、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二、评价目标
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与培养目标,攻读学位的考生应具备以下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1)熟悉和掌握食品保藏及加工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2)熟悉和掌握不同食品原料的化学组成和加工特性
1。
附件1:
甘肃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食品工艺学总论》科目大纲
学院名称(盖章):
学院负责人(签字):
编制时间:
《食品工艺学总论》科目考试大纲科目类型
课程类别学术学位/专业学位科目代码834
科目三科目四√
考查目标
通过该门课程的考试考查考生对食品加工共性技术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以及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同时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相关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水平,可以作为我校选拨硕士研究生的重要依据。
考试要求
食品工艺学考试旨在考查考生对食品工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并在考察考生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运用食品工艺综合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书目马长伟,食品工艺学导论[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孟宪军,食品工艺学概论[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赵晋府,食品工艺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赵晋府,食品原理技术[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试题类型主要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及分析题。
考试范围
考试内容将涉及食品工艺学的如下内容:(1)食品干藏;(2)食品冷冻保藏;(3)食品罐藏;(4)食品腌渍烟熏;(5)食品辐射保藏。
并考查学生运用上述知识的综合和分析能力。
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如下:(一)食品干制
1.食品干藏的目的、作用、概念
2.食品干藏原理
3.食品干制的基本原理
4.干制过程中食品的主要变化
5.食品的干制方法
6.干制品的贮藏
7.干制品的压制
8.干制品的水分、干燥比和复水性;干制品水分、水分蒸发量和干燥比;干制品的复原性和复水性
(二)食品冷冻保藏
1.低温防腐的基本原理
2.低温保藏食品的工艺要求
3.食品冷藏
4.预冷
5.冷藏食品的回热
6.食品冷冻概念
7.冻结前原料的处理
8.食品冻结
9.冻制食品的解冻
(三)食品罐藏
1.食品罐藏的基本概念
2.食品罐藏的种类
3.罐藏容器
4.装罐前原料准备和装罐的工艺
5.排气
6.密封
7.杀菌和冷却
8.罐头食品检验
(四)食品腌渍和烟熏
1.食盐腌制的原理、作用和方法
2.糖腌制的原理、作用和方法
3.影响腌制效果的因素
4.食品烟熏的概念
5.烟熏的目的作用
6.烟熏的方法
(五)食品辐射保藏
1.辐射食品保藏的优缺点
2.应用于食品中的辐射类型
3.食品辐射保藏工艺
4.辐照食品的卫生安全性
装订要求:A4纸(左边距2.6、右边距2.2、上边距2.5、下边距2.0),单倍行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