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子模拟实验报告-结构优化

分子模拟实验报告-结构优化

分子模拟实验报告-结构优化
分子模拟实验报告-结构优化

分子模拟实验报告

一、优化分子几何构形(B3LYP/6‐31++G*)

分子 结构 能量(Hartrees) 关键键参数

H2O

‐76.38552

R O(1)‐H(2)=0.969?

∠H(3)‐O(1)‐H(2)=105.5°

CH2O

‐114.44963

R C(1)=O(2)=1.209?

R C(1)‐H(4)=1.109?

∠H(3)‐C(1)‐O(2)=121.9°

HCOOH

‐189.67894

R C(1)‐O(2)=1.207?

R C(1)‐O(3)=1.348?

R C(1)‐H(4)=1.099?

R O(3)‐H(5)=0.978?

∠O(2)‐C(1)‐O(3)=125.3°

∠C(1)‐O(3)‐H(5)=108.1°

CH3OH

‐115.65888

R C(1)‐O(2)=1.426?

R C(1)‐H(3)=1.093

?

∠O(2)‐C(1)‐H(3)

=106.3°

∠C(1)‐O(2)‐H(6)=108.7°

CH4

‐40.19567

R C(1)‐H(2)=1.084?

CH3F

‐139.68417

R C(1)‐F(2)=1.399?

CH3Cl

‐500.01335

R C(1)‐Cl(2)=1.806?

C2H6

‐79.76845

R C(1)‐C(2)=1.533?

C2H4

‐78.53512

R C(1)‐C(2)=1.335?

C2H2 ‐77.28198 R C(1)‐C(2)=1.208?

(NH2)2CO ‐225.15945 R C(3)‐O(4)=1.224?

R C(3)‐N(1)=1.389?

R N(1)‐H(5)=1.013?

∠C(3)‐N(1)‐H(5)=113.3°

∠C(3)‐N(1)‐H(6)=118.2°

∠O(4)‐C(3)‐N(1)=112.9°

二、水的二聚体几何结构优化

理论水平 结构

AM1

‐0.19356 Hartrees

‐0.09441 Hartrees

?

R O‐H R O‐O ‐0.00474 Hartrees

2.158 ?

3.117 ? 理论水平 结构

HF/6‐31++G*

‐152.04304 Hartrees

‐76.01774 Hartrees

?

R O‐H R O‐O ‐0.00756 Hartrees

2.054 ?

3.003 ? 理论水平 结构

E E

B3LYP/6‐31++G*

‐152.77986 Hartrees

‐76.38552 Hartrees

? R O‐H R O‐O 0.00882 Hartrees

1.959 ?

2.935 ? 理论水平 结构

MP2/6‐31++G*

‐152.43071 Hartrees

‐76.20978 Hartrees

? R O‐H R O‐O 0.01115 Hartrees

1.932 ?

2.905 ?

三、自我测评

本次实验主要学习了使用GAMESS进行分子结构优化的操作,并且计算了水二聚体的氢键长度和氢键能量。

GAMESS是使用量子力学方法(QM)的计算组件。量子力学方法的本质是解薛定谔方程,计算精确但耗时,适合中小体系的研究,量子力学方法分类如下:

还有一类常用的计算方法为分子力学方法(MM),即将牛顿力学原理应用到化学问题中,分子力学方法不考虑电子运动,计算速度快但不适用于化学反应,常用的分子力学方法包括MM2,AMBER,CHARMM,COMPASS等。

在CHEM3D中GAMESS计算模块包含了常用的量子力学方法如HF、B3LYP、MP2、CIS、AM1、PM3等,CHEM3D程序本身自带MM2组件可以进行分子力学计算。

本次实验的重点是使用GAMESS计算模块优化分子结构(Minimize (Energy/Geometry),GAMESS设置页面如下图:

本实验在B3LYP/6‐31++G*理论水平优化了11个分子,记录了能量和一些关键键参数,通过这些操作熟悉了GAMESS计算模块的使用,接下来开始优化H2O二聚体的结构,首先

画出两个水分子,再使用移动旋转一个水分子使两个水分子位置近似书本图7‐3‐3,再调节一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与另一水分子的氧原子之间的距离为1.8 ?,调节完后使用各种QM方法优化其结构,注意不可使用MM2优化,其会导致两个水分子形成如下图结构:

将优化后的水二聚体能量减去两倍的水分子能量即可得到氢键的能量(注意水二聚体和水分子用相同理论水平优化),同时记录水二聚体氧原子间距离,与实验值(|ΔE|≈5.0Kcal/mol, R O‐O≈2.9~3.0?)比较发现AM1和MP2/6‐31++G*误差最大,HF/6‐31++G*和B3LYP/6‐31++G*与实验值较接近,AM1误差较大在意料之中,而MP2/6‐31++G*误差较大就有些奇怪,观察其优化结构发现一个水分子发生了接近90°的扭曲如下图:

HF/6‐31++G*和B3LYP/6‐31++G*优化后水二聚体的6个原子基本在一个平面上,误差原因可能是水二聚体存在多种构型,而实验测得的氢键数据是多种构型的平均值,MP2/6‐31++G*优化出了一种氢键强度相对较高的构型。查阅文献后发现水二聚体存在10种低能结构[1],上图中的两种都是水二聚体的低能结构,但是文献中上图右侧构型对应的氢键能量与实验值十分接近,文献中对氢键能量的计算比本实验复杂很多,加入了校正基组叠加误差的步骤,这可能是导致本实验计算值与实测值误差的原因。

参考文献

1.杨忠志, 于春阳. 二聚体水分子的10种稳定结构的MP2方法研究[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1(1):67‐69.

分子模拟

分子模拟 编辑 分子模拟,是指利用理论方法与计算技术,模拟或仿真分子运动的微观行为,广泛的应用于计算化学,计算生物学,材料科学领域,小至单个化学分子,大至复杂生物体系或材料体系都可以是它用来研究的对象。 计算机分子模拟技术Computer Molecular Simulation,CMS 目录 1分类 2计算机分子模拟技术 3应用 1分类编辑 分子模拟的工作可分为两类:预测型和解释型。 预测型工作是对材料进行性能预测、对过程进行优化筛选,进而为实验提供可行性方案设计。解释型工作即通过模拟解释现象、建立理论、探讨机理,从而为实验奠定理论基础。 2计算机分子模拟技术编辑 这是随着计算机在科研中的应用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科学,是计算机科学与基础科学相结合的产物。在药物研究方面通过分析和计算一系列活性药物分子的三维构象并将其叠合,可以了解某一类药物分子所应具有的药物构象,这一信息给予新药研究很大帮助,药效构象的计算为今后的药效基团方法以及数据库虚拟筛选的方法打下了基础。 3应用编辑 近年来分子模拟技术发展迅速并在多个学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药物设计领域,可用于研究病毒、药物的作用机理等;在生物科学领域,可用于表征蛋白质的多级结构与性质;在材料学领域,可用于研究结构与力学性能、材料的优化设计等;在化学领域,可用于研究表面催化及机理等;在石油化工领域,可用于分子筛催化剂结构表征、合成设计、吸附扩散,可构建和表征高分子链以及晶态或非晶态本体聚合物的结构,预测包括共混行为、机械性质、扩散、内聚与润湿以及表面粘接等在内的重要性质。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总论 ?生物化学?生物无机化学?原始生物化学?古生物化学?前生命化学 ?地球生物化学?放射生物化学?低温生物化学?制备生物化学?反向生物化学 ?生命科学?分子生物学?结构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生物信息学 ?反向生物学?结构生物学?生物能学?生物物理化学?生物物理学 ?酶学?糖生物学?基因组学?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 ?比较基因组学?药物基因组学?转基因学?蛋白质组学?RNA组学 ?糖组学?相互作用物组学?代谢物组学?代谢组学?表型组学 其他科技名词 ?转录物组学?基因组?功能基因组?蛋白质组?转基因组 ?转录物组?表型组?代谢物组?RNA组?糖组 ?相互作用物组?生物大分子?生物多聚体?单体?多体 ?寡聚体?多聚体?残基?一级结构?二级结构

软件项目管理实验报告1

软件项目管理实验报告1

软件项目管理实验报告 学院计算机学院专业软件工程班级12级(4)班学号3112006291 姓名林炳城指导教师胡欣如 (2015年6月)

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专业 4 班学号:3112006291 姓名:林炳城协作者:________ 教师评定: 实验__一__题目__ 建立项目管理文件___ 实验__二__题目__ _创建项目任务_ 实验__三__题目__ ____任务分解 实验__四__题目__ _ 安排任务工期____ 实验__五__题目__ _ __任务的链接__ __ 实验__六__题目__ ___ 资源分配____ 实验__七__题目__ __ _ 项目管理____ 实验平台: Windows系统 Microsoft Office Project Pro 2003

实验要求 本课程实验通过使用项目管理软件工具完成项目管理的一些工作,目的是了解项目管理软件工具的使用和项目管理的相关知识。 项目启动 假定: 你是一家IT公司的项目经理,该公司的PMO任命你为一个新软件项目的项目经理,PMO召开项目启动会,召开大会的日期是2015年4月1日。大会重申这个项目的关键要求: 时间要求:在2015年7月之前正式上线。 质量要求:提交一套符合此次合同要求的软件产品。 费用要求:控制在人民币3万元以内。 会议结束时,PMO主管要求你在5个工作日内提交Project格式的项目计划,包括项目进度计划、资源计划、成本计划等。 项目简介 1、项目名称《图书管理系统》 2、项目简介 本图书馆管理系统适应于中小规模公共图书馆、中小学及各院校图书馆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一、对实习目的认识 ERP模拟实习(实验)是在学生学习《生产运作管理》等相关课程的基础上,为使学生加深对理论教学的理解,配合教学内容所开设的实验教学环节。通过对与企业主要业务有关的各子系统的认知与操作,使学生了解ERP系统的基本构成与操作方法,能够增强学生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对理论教学内容的消化与吸收,并为今后从事实际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本实习是以广州五羊-本田公司某个月份的实际主要业务为基础,通过模拟实习,使学生在参与营销、技术、采购、设备、生产、品质、仓库、财务、人事等各个环节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熟悉各职能部门是怎样独立运作,部门之间是怎样相互协调关系。把企业作为整体系统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条件,应该如何有效地进行现代企业管理的运作。为便于实习,对每一个功能模块操作,提出较为具体的要求: 通过基础数据模块的实习,理解基础数据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通过营销管理模块的实习,掌握销售合同的签定,按客户订单组织生产的一般流程,掌握客户管理的基本内容与要求,了解售后服务的主要业务,明确营销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通过生产管理模块的实习,掌握生产计划的制定方法,以及按生产计划组织生产过程的一般流程,了解物料清单和物料需求计划的基本内容。 通过采购管理模块的实习,掌握物料采购的一般流程;理解物料供应的基本要求。 通过仓库管理模块的实习,掌握库存管理的一般流程,了解库存控制的方法。 通过品质管理模块的实习,理解品质管理的体系包括品质的控制、品质保证、品质工程三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基本要求;掌握物料、产品质检的一般流程;了解质检技术标准。 通过财务管理模块的实习,掌握应收款和应付款业务处理流程;掌握成本核算的内容及要求;掌握财务成果核算的要点,了解资金筹备和运用的价值分析。 学生通过以上模块的实习,能够了解现代企业管理的一般流程,并能整合所学的管理理论知识,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实用工具与方法,成为企业所需要的实用管理人才。 二、对《企业管理教学模拟实习软件》的整体设计思想的认识 现代企业管理教学模拟实习多媒体教学系统分为“实习目的、企业背景简介、企业流程介绍、模拟实习”四个部分;在模拟实习部分中包括十三个功能模块,每个模块都配有详细的操作说明以及相应的理论知识同时提供了完整的在线帮助、数据导入、数据流程图和教学案例等;完全模拟一个大型企业整体运作过程,学生可自行设计数据进行教学与实习,使教学与实习更贴近于实际。 我们通过对企业管理教学系统的操作学习,学生能够充分体验到企业在以销定产经营模式中,销售定单的变动将引起生产计划、物料分解、采购计划、库存管理、质量管理及相应的财务、设备、人事等各个环节的变化,反映出整个系统

分子模拟实验报告分子光谱模拟

分子模拟实验作业——分子光谱模拟 一、 实验部分 1. 红 外 光 谱 : 分 别 用 PM3 , HF/6-31G(d),B3LYP/6-31G(d),MP2/6-31G(d)四种理论方法计算H 2O 分子的红外光谱,并比较结果的优劣。实验上测得的水分子的振动频-1-1 由图像可得四种理论方法得到的振动频率分别为

B3LYP/6-31G(d) 1634 cm-1、3566 cm-1、3662 cm-1 MP2/6-31G(d) 1644 cm-1、3544 cm-1、3684 cm-1 与标准值1594cm-1,3657cm-1,3756cm-1比较,HF/6-31G(d)最为接近标准值; PM3三个频率都偏大,与标准值符合情况不好;B3LYP/6-31G(d)除1634 cm-1与标准值较接近外,其余两个频率均偏小;MP2/6-31G(d) 1644 cm-1与标准值接近,其余两个频率均偏小。 2.拉曼光谱的模拟 HF/6-31G(d)计算的CH4分子的拉曼谱图 图中特征波数为3290 cm-1、3189 cm-1、1705 cm-1 3.紫外可见光谱的模拟 计算甲酸分子5个垂直激发的单重态和三重态,2个绝热激发的单重态和三重态,并确定垂直激发和绝热激发波长。 (1)垂直激发 --------------------------------------------------------------------- CI-SINGLES EXCITATION ENERGIES STATE HARTREE EV KCAL/MOL CM-1 --------------------------------------------------------------------- 1A 0.2550545872 6.9404 160.0492 55978.01

软件项目管理课程设计实验报告精

软件项目管理课程设计报告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时间:2013年 1月 目录 1、项目概述 (1) 2、工作任务 (Statement Of Work,SOW书 (1) (一整体要求 (1) (二系统逻辑模型 (2) (三系统功能描述 (3) (四应达到的技术指标和参数 .................................... 3 3、项目进度计划 .. (4) (一分解项目工作 (4) (二项目工作关系表 (5) (三项目甘特图 (6) (四网络进度计划图 (7) (五里程碑计划 ................................................ 9 4、项目规模成本估算 . (9)

(一分解项目工作 (9) (二项目规模估算表 (11) (三计算开发成本 (12) (四计算管理、质量成本 (12) (五直接成本 (12) (六计算间接成本 (12) (七计算总估算成本 (12) (八项目报价 ................................................. 13 5. 项目质量计划 .. (13) (一项目质量保证组织 (13) (二质量目标 (14) (三质量策略 (15) (四质量保证活动 (15) (五质量控制活动 (17) (六质量保证的报告途径 (17) (七记录的收集、维护和保存 ................................... 17 6、软件项目团队 . (17) (一团队组织及职责 (18) (二项目的沟通计划 ........................................... 19 7、软件项目配置管理计划 .. (19) 学校内部职工工资系统项目管理书 1、项目概述 假设学校共有教职工约 1000人, 10个行政部门和 8个系部。每个月 20日前各部门(包括系、部要将出勤情况上报人事处, 23日前人事处将出勤工资、奖金及扣款清单送财务处。财务处于每月月底将教职工的工资表做好并将数据送银行。每月初(3日前将工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一认识计算机硬件和网络结构 一、实验题目 认识计算机硬件和网络结构。 二、实验课时 2课时。 三、实验目的 认识计算机的主要构成部件、功能、型号、在计算机机箱内的位置、网络结构等。 四、实验内容和要求 1、利用多媒体演示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件:机箱、主板、CPU、内存条、硬盘、软驱、光驱、插槽、BUS总线、串行接口、并行接口、USB接口等; 2、打开机箱,实物展示并讲解个部件的功能及其连接; 3、机箱、主板、CPU、CPU风扇、内存条、显卡、网卡等分别如下所示。 机箱主板

内存条显卡网卡无线网卡 CPU CPU风扇硬盘 机箱背面并行接口串行接口USB接口 4、观察每个部件在机箱的位置,并掌握每个部件的功能和基本知识。 5、观察实验室网络结构图。 6、结合某网吧的例子更好地理解网络结构。 Parallel port Serial port USB port Keyboard and mouse ports

7、独立完成上述内容,并提交书面实验报告。 五、实验体会 通过本次实验,我了解了计算机的各种硬件和网络结构。知道了各种硬件的形状、功能、特征等。还知道了网络结构的流程、大体构造。这使我对计算机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以后更进一步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我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方便。 1、cpu——中央处理器,是一台计算机的运算核心和控制核心。 2、硬盘——是电脑的主要存储媒介之一。 3、主板——又叫主机板、系统板或母板,安装在机箱内,是微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 4、机箱——作为电脑配件的一部分,它起的主要作用是放置和固定各电脑配件,起到一个承托和保护作 用。 5、内存条——是连接CPU和其他设备的通道,起到缓冲和数据交换作用。

分子荧光光谱法实验报告

分子荧光光谱法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荧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及使用。 2.了解荧光分光光度计的构造和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3.掌握分子荧光光度计分析物质的特征荧光光谱:激发光谱、发射光谱的测定方法。 4.了解影响荧光产生的几个主要因素。 5.学会运用分子荧光光谱法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二、实验原理 原子外层电子吸收光子后,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再回到较低能级或者基态时,发射出一定波长的辐射,称为原子荧光。对于分子的能级激发态称为分子荧光,平时所说的荧光指分子荧光。 具有不饱和基团的基态分子经光照射后,价电子跃迁产生荧光,是当电子从第一激发单重态S1的最低振动能级回到基态S0各振动能级所产生的光辐射。 (1)激发光谱 是指发光的某一谱线或谱带的强度随激发光波长(或频率)变化的曲线。横坐标为激发光波长,纵坐标为发光相对强度。 激发光谱反映不同波长的光激发材料产生发光的效果。即表示发光的某一谱线或谱带可以被什么波长的光激发、激发的本领是高还是低;也表示用不同波长的光激发材料时,使材料发出某一波长光的效

率。荧光为光致发光,合适的激发光波长需根据激发光谱确定——激发光谱是在固定荧光波长下,测量荧光体的荧光强度随激发波长变化的光谱。获得方法:先把第二单色器的波长固定,使测定的λem不变,改变第一单色器波长,让不同波长的光照在荧光物质上,测定它的荧光强度,以I为纵坐标,λex为横坐标所得图谱即荧光物质的激发光谱,从曲线上找出λex,,实际上选波长较长的高波长峰。 (2)发射光谱 是指发光的能量按波长或频率的分布。通常实验测量的是发光的相对能量。发射光谱中,横坐标为波长,纵坐标为发光相对强度。 发射光谱常分为带谱和线谱,有时也会出现既有带谱、又有线谱的情况。发射光谱的获得方法:先把第一单色器的波长固定,使激发的λex不变,改变第二单色器波长,让不同波长的光扫描,测定它的发光强度,以I为纵坐标,λem为横坐标得图谱即荧光物质的发射光谱;从曲线上找出最大的λem。 (3)荧光强度与荧光物质浓度的关系 用强度为I0的入射光,照射到液池内的荧光物质时,产生荧光,荧光强度If用仪器测得,在荧光浓度很稀(A 三、实验试剂和仪器试剂:罗丹明B乙醇溶液;1-萘酚乙醇溶液;3,3’-Diethyloxadicarbocyanine iodide:标准溶液,10μg/ml, 20μg/ml,30μg/ml,40μg/ml和未知浓度;蒸馏水;乙 醇。 仪器:Fluoromax-4荧光分光光度计;1cm比色皿;

南昌大学DSP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DSP原理及应用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2012年 5月 25日

目录 实验一定点除法运算 实验二FIR滤波器 实验三FFT算法 实验四卷积计算 实验五数码管显示 实验六语音录放

实验一定点除法运算 一、实验目的 1、熟悉C54指令系统,掌握常用汇编指令,学会设计程序和算法的技巧。 2、学习用指令实现除法运算。 二、实验设备 计算机;DSP 硬件仿真器;DSP 实验开发平台。 三、实验原理 由内置的硬件模块支持,数字信号处理器可以高速的完成加法和乘法运算。但TMS320 系列DSP不提供除法指令,为实现除法运算,需要编写除法子程序来实现。二进制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乘法包括一系列的移位和加法,而除法可分解为一系列的减法和移位。本实验要求编写一个16 位的定点除法子程序。 1.除法运算的过程设累加器为8 位,且除法运算为10 除以3,除的过程包括与除数有关的除数逐步移位,然后进行减法运算,若所得商为正,则在商中置1,否则该位商为0 例如:4 位除法示例:(1)数的最低有效位对齐被除数的最高有效位00001010 - 00011000 11110010 (2)由于减法结果为负,丢弃减法结果,将被除数左移一位再减00010100 - 00011000 11111000 (3)结果仍为负,丢弃减法结果,将被除数左移一位再减00101000 - 00011000 00010000 (4)结果为正,将减法结果左移一位后把商置1,做最后一次减00100001 - 00011000 00001001 (5)结果为正,将减法结果左移一位加1 得最后结果,高4 位是余数,低4 位商:00010011 2.除法运算的实现为了尽量提高除法运算的效率,’C54x 系列提供了条件减指令SUBC 来完成除法操作。 四、实验步骤 1.用Simulator 方式启动Code Composer。 2 .执行Project New 建立新的项目,输入chuf作为项目的名称,将程序定位在D:\ti\myprojects\chuf目录。 3.执行File New Source File 建立新的程序文件,为创建新的程序文件命名为chuf.asm 并保存;执行Project Add Files to Project,把chuf.asm 加入项目中。4.执行File New Source File 建立新的文件并保存为chuf.cmd;执行Project Add Files to Project,把chuf.cmd 加入项目中。 5.编辑chuf.asm 加入如下内容: ;*** 编制计算除法运算的程序段。其中|被除数|<|除数|,商为小数*** .title "chuf.asm" .mmregs .def start,_c_int00

project项目管理实验报告

计算机辅助项目管理 课程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

目录 1、项目概况 (2) 1.1项目简介 (3) 1.2项目任务关系、固定成本及资源需求量 (2) 1.3可用资源 (2) 2、项目的实施计划 (3) 2.1初始计划 (3) 2.2初始计划的调整和优化 (5) 3、跟踪监控 3.1第一轮监控 (7) 3.2第二轮监控 (21) 3.3第三轮监控 (25) 3.4第四轮监控 (25) 4、项目完工总结分析报告 4.1总结分析报告 (26) 4.2分析实施和管理的成效 (26) 4.3目标实现措施的分析 (26) 5.学习思考总结 5.1问题思考 (27) 5.2问题分析与总结 (28) PROJECT项目管理课程报告

1、项目概况 1.1项目简介 项目的主要工作是维修某主要道路下一段长约1公里的供水管道,市政局要求电力部门配合施工,同时铺设一条地下电缆,以增加该道路两侧的用电用户。由于该项目是在现有道路上开挖,故市政局决定在回填后顺便铺设新的混凝土路面。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项目管理办公室,以管理、协调该项目。项目内容包括:供水工程、电力工程和道路工程。整个项目从2016年7月1日提交预算报批为开始,市政局希望将项目施工对公众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故希望该项目能在2016年10月底竣工并恢复交通。 1.2项目任务关系、固定成本及资源需求量 项目各项任务逻辑关系及固定成本(设备费、材料费等)、资源需求量如表1。 表1 工程工艺关系、固定成本及所需资源表 编号工序名称固定 成本 紧前 工序 资源需求 技工壮工 人数工日人数工日 1 道路及配套工程 2 准备工作 3 预算报批5000 4 对外公告1500 3 5 开走路上停留 的车辆 2000 4 3 6 6 开挖槽沟50000 5 15 200 7 供水工程5000 8 维修水管50000 6 12 200 35 500 9 压力试验1500 8 5 10 10 电力工程 11 支设新电杆15000 5 5 50 10 75 12 铺设电缆50000 6 8 50 25 150 13 吊装变压器75000 11,12,16 15 100 25 250 14 电力入户25000 13 20 240 20 240 15 道路工程25000 16 剪除树枝1500 5 6 12 17 复铺路面150000 9,12 20 300 30 420 18 恢复交通14,17 预算报批需1周,对外公告需2周时间。 1.3可用资源

操作系统文件管理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文件管理 专业班级:网络工程1301 学号: 姓名: 2015 年6 月16 日

实验一文件管理 一、实验目的 文件管理是操作系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应独立用高级语言编写和调试一个简单的文件系统,模拟文件管理的工作过程。从而对各种文件操作命令的实质容和执行过程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掌握它们的实施方法,加深理解课堂上讲授过的知识。 二、预备知识 1.VS2010的使用 2.C#的学习 3.文件主目录与子目录的理解 三、实验容与步骤 用高级语言编写和调试一个简单的文件系统,模拟文件管理的工作过程。要求设计一个10 个用户的文件系统,每次用户可保存10 个文件,一次运行用户可以打开5 个文件。系统能够检查打入命令的正确性,出错时能显示出错原因。对文件必须设置保护措施,例如只能执行,允许读等。在每次打开文件时,根据本次打开的要求,在此设置保护级别,即有二级保护。文件的操作至少有Create、delete、open、close、read、write 等命令。 所编写的程序应采用二级文件目录,即设置主文件目录和用户文件目录。前者应包含文件主及它们的目录区指针;后者应给出每个文件占有的文件目录,即文件名,保护码,文件长度以及它们存放的位置等。另外为打开文件设置运行文件目录(AFD),在文件打开时应填入打开文件号,本次打开保护码和读写指针等。 程序流程图:

逻辑设计: 使用线性数组表表示MFD,泛型数组表示UFD,每个元素包括用户ID、保存的文件数、再使用线性表表示文件信息,每个元素包括文件名,文件属性(保护码),文件的状态等信息。 物理设计: //主目录 private FileUser[] mfd; //当前用户 private FileUser currentuser; ///

/// 文件 /// public class FileObject { public string filename; public int size=20; public int read=0; public int write = 0; public string author; } /// /// 文件系统用户 /// public class FileUser { public string username;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书(DOC)

目录 实验装置介绍 (1) 实验一一、二阶系统阶跃响应 (2) 实验二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 (5) 实验三系统频率特性分析 (7) 实验四线性系统串联校正 (9) 实验五 MATLAB及仿真实验 (12)

实验装置介绍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是自动控制理论课程的一部分,它的任务是:一方面,通过实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自动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控制系统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学习和提高系统模拟电路的构成和测试技术。 TAP-2型自动控制原理实验系统的基本结构 TAP-2型控制理论模拟实验装置是一个控制理论的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如上图所示,TAP-2型控制理论模拟实验由计算机、A/D/A 接口板、模拟实验台和打印机组成。计算机负责实验的控制、实验数据的采集、分析、显示、储存和恢复功能,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验产生各种输出信号;模拟实验台是被控对象,台上共有运算放大器12个,与台上的其他电阻电容等元器件配合,可组成各种具有不同系统特性的实验对象,台上还有正弦、三角、方波等信号源作为备用信号发生器用;A/D/A 板安装在模拟实验台下面的实验箱底板上,它起着模拟与数字信号之间的转换作用,是计算机与实验台之间必不可少的桥梁;打印机可根据需要进行连接,对实验数据、图形作硬拷贝。 实验台由12个运算放大器和一些电阻、电容元件组成,可完成自动控制原理的典型环节阶跃响应、二阶系统阶跃响应、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系统频率特性测量、连续系统串联校正、数字PID 、状态反馈与状态观测器等相应实验。 显示器 计算机 打印机 模拟实验台 AD/DA 卡

实验一一、二阶系统阶跃响应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构成一、二阶系统的模拟电路,了解电路参数对系统特性的影响;研究二阶系统的两个重要参数:阻尼比ζ和无阻尼自然频率ωn对动态性能的影响。 2.学习一、二阶系统阶跃响应的测量方法,并学会由阶跃响应曲线计算一、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 二、实验仪器 1.自动控制系统实验箱一台 2.计算机一台 三、实验原理 模拟实验的基本原理: 控制系统模拟实验采用复合网络法来模拟一、二阶系统,即利用运算放大器不同的输入网络和反馈网络模拟一、二阶系统,然后按照给定系统的结构图将这些模拟环节连接起来,便得到了相应的模拟系统。再将输入信号加到模拟系统的输入端,并利用计算机等测量仪器,测量系统的输出,便可得到系统的动态响应曲线及性能指标。 若改变系统的参数,还可进一步分析研究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四、实验内容 构成下述系统的模拟电路,并测量其阶跃响应: 1.一阶系统的模拟电路如图

停车场管理系统实验报告汇总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2011级计算机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 实验二栈和队列及其应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栈的特点(先进后出FILO)及基本操作,如入栈、出栈等,栈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以便在实际问题背景下灵活应用。 2.掌握队列的特点(先进先出FIFO)及基本操作,如入队、出队等,队列顺序存储结构、链式存储结构和循环队列的实现,以便在实际问题背景下灵活运用。 二、实验内容: 1.链栈的建立、入栈、出栈操作。 2.环形队列的建立、入队、出队操作。 3.停车场管理。设停车场内只有一个可停放n辆汽车的狭长通道,且只有一个大门可供汽车进出。汽车在停车场内按车辆到达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由北向南排列(大门在最南端,最先到达的第一辆车停放在车场的最北端),若车场内已停满n辆汽车,则后来的汽车只能在门外的便道上等候,一旦有车开走,则排在便道上的第一辆车即可开入;当停车场内某辆车要离开时,在它之后开入的车辆必须先退出车场为它让路,待该辆车开出大门外,其它车辆再按原次序进入车场,每辆停放在车场的车在它离开停车场时必须按它停留的时间长短交纳费用。试为停车场编制按上述要求进行管理的模拟程序。 实现提示:以栈模拟停车场,以队列模拟车场外的便道,按照从终端读入的输入数据序列进行模拟管理。每一组输入数据包括三个数据项:汽车“到达”或“离去”信息、汽车牌照号码及到达或离去的时刻,对每一组输入数据进行操作后的输出数据为:若是车辆到达,则输出汽车在停车场内或便道上的停车位置;若是车离去;则输出汽车在停车场内停留的时间和应交纳的费用(在便道上停留的时间不收费)。栈以顺序结构实现,队列以链表(带头结点)实现。 需另设一个栈,临时停放为给要离去的汽车让路而从停车场退出来的汽车,也用顺序存储结构实现。输入数据按到达或离去的时刻有序。栈中每个元素表示一辆汽车,包含两个数据项:汽车的牌照号码和进入停车场的时刻。 设n=2,输入数据为:(‘A’,1,5),(‘A’,2,10),(‘D’,1,15),(‘A’,3,20),(‘A’,4,25),(‘A’,5,30),(‘D’,2,35),(‘D’,4,40),(‘E’,0,0)。每一组输入数据包括三个数据项:汽车“到达”或“离去”信息、汽车牌照号码及到达或离去的时刻,其中,‘A’表示到达;‘D’表示离去,‘E’表示输入结束。 三、实验要求: 1.C/ C++完成算法设计和程序设计并上机调试通过。 2.撰写实验报告,提供实验结果和数据。 3.写出算法设计小结和心得。 四、程序源代码: 1.#include #include typedef struct stnode { int data; stnode *next;

分子模拟实验报告分子光谱模拟

1.红外光谱:分别用 PM3 ,HF/6-31G(d),B3LYP/6-31G(d),MP2/6-31G(d) 四种理论方法计算 H 2O 分子的红外光谱,并比较结果的优劣。实验 上测得的水分子的振动频率为:1594cm 1, 3657cm -1, 3756cm 1。 k(Lore ntz) B3LYP/6-31G(d) 由图像可得四种理论方法得到的振动频率分别为 PM3 1698 cm -1、3770 cm -1、3880 cm -1 HF/6-31G(d) 1634 cm -1、3662 cm -1、3770 cm -1 B3LYP/6-31G(d) 1634 cm -1、3566 cm -1、3662 cm -1 MP2/6-31G(d) 1644 cm -1、3544 cm -1、 3684 cm -1 与标准值1594cm -1, 3657cm'1,3756cm'1比较,HF/6-31G(d)最为接近标准值; PM3三个频率都偏大,与标准值符合情况不好; B3LYP/6-31G(d)除1634 cm -1与 分子模拟实验作业 一、实验部分 分子光谱模拟 k(Lore ntz) -DrnelPL (. 4000 3000 2000 -1 /cm 1000 '! 0.00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4000 3000 2000 1000 /cm -1 PM3 HF/6-31G(d) ------ k(Lore ntz) k(Lore ntz) 0.00 0.01 r 0.04 0.05 J _______ ! ______ ______ J ______ ______ !_ 4000 3000 2000 -1 /cm 1000 MP2/6-31G(d) 0.000 0.002 _ 0.004 0.006 0.008 0.010 0.012 - 0.014 0.02 0.03 - e /cm

ERP系统模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让同学们了解企业的运营流程,了解各个角色在企业中的工作责任,学会根据市场预测去规划企业未来的发展,制定自己的运营策略。 二、实验地点 三、实验时间 2014年6月23日—2014年7月4日 四、实习组成员 CEO及助理 财务总监及助理 营销总监及助理 生产总监及助理 采购总监及助理 间谍 五、我的职责 我在我们企业中担任的是采购总监这个角色,负责根据生产产能和市场需求情况决定什么时候下原材料订单,要下多少订单,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的同时也不能积压原材料库存。 六、实验步骤 第一天,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一下沙盘模拟的操作规则,企业的初始状况、股东期望以及企业的财务状况,然后给我们进行了分组,每组大概12人,我们是U4组。 我们组的发展一直都采取的是主动进攻的策略,不管是在新产品研发还是市场开拓上,第一年为了成为P1产品的市场老大投放了9个广告,虽然广告费用并不是最多但由于另一个企业决策失误最终成功取得了P1产品的市场老大的地位,同时我们开始开拓区域、国内、亚洲三个市场,考虑到国际市场的产品利润空间并不是很大并且市场需求也不是很多就主动放弃了国际市场的开拓,并开始研发P2产品。为了保证足够的产能,我们在第二个季度开始筹建两条全自动生产线。由于投入较多,资金周转不开,所以我们在这一年贷了一桶短贷,虽然第二年有沉

重的还贷负担,但也正是这一桶短贷使我们在第一第二年的现金流始终没有中断,使企业能够持续经营下去。筹集资金在整个六年运作中至为重要。 第二年,我们P2产品研发成功,区域市场开拓完成,并在投放广告、选取订单时又取得了P2产品的本地市场老大,我们开始考虑要不要再研发P3产品,我们企业首次出现了意见不一的情况,由于近几年P3市场价格并不是很大,需求也不是很大,又需要很大的投资,并且已经有其他的企业开始在研发P3产品了,所以最终由CEO拍板决定只做P2,以产能优势取胜,虽然我们又贷了贷款,但这一年我们已经开始盈利了。 第三年,国内市场开拓完成,两条全自动生产线也开始投入生产,由于我们的主打产品已经转移到了P2,并且国内市场的P2价格与需求都良好,所以我们投入了较多的广告费来取得P2产品的国内市场老大以求获得足够的订单。第二季度,我们开始租赁小厂房,筹建三条全自动生产线,扩大产能。这一年,我们两条手工线和一条半自动线用于生产P1产品,另一条手工线和两条全自动生产线都用于生产我们的主打产品P2,虽然我们一直在贷款还款,但企业的发展态势良好,正一步步走上正轨。 第四年,由于资金问题,小产房的三条全自动生产线在第三年第四个季度暂停了一个季度筹建,所以到第四年的第二季度才可以投入生产,但这并没有影响到我们的生产进度。在这一年,我们又继续投入广告成为了P2产品的亚洲市场的老大,保证了我们企业能够获得足够的订单。 由于另一个企业U6小组的发展迅猛,让我们意识到我们企业之后发展的后劲不足,但要研发P3产品,获得利润的周期又太长,所以我们只能依靠获取更多的订单生产足够的P2产品来维持企业的发展。 第五年,最后一条全自动生产线也开始投入生产,此时生产产量已经达到最大化,但由于市场需求不足,导致最后剩余4个产品,所以在第六年我们企业选择了与其他的企业U3小组进行合作,互相帮助拿到自己所需要的订单,这是一个思维的突破。最终我们企业成功拿到了第一的好成绩。 最后,老师给了我们一个下午的时间进行每个组的总结报告,由每个组的代表依次进行上台发言,总结自己企业的具体操作步骤,以及财务状况。 七、实验感悟 在这为期两个周的ERP沙盘模拟实验里,我在游戏的氛围中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体验了一个制造型企业管理的完整流程,包括物流、资金流和信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软件项目管理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实验项目一:可行性分析报告 1.实验目的:根据理论课程所学内容,针对某一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训练 2.实验原理:从理论课的学习中掌握规范的可行性分析技术,通过编写报告的形 式得到练习。 3.实验器材:Microsoft Office 4.实验步骤:(1)参照理论学习的内容进行阅读思考;(2)针对某一软件项目, 着手编写;(3)提交。 实验一: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 A1、引言 学校的不断发展,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不断剧增,有关学生的各种信息也成倍增长。面对庞大的数据信息,有一个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管理的工作的效率,还可以通过这个系统,可以做到信息的规范管理、科学统计和快速查询,从而减少管理方面的工作量。 A1.1 编写目的 学校的不断发展,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不断剧增,有关学生的各种信息也成倍增长。面对庞大的数据信息,有一个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管理的工作的效率,还可以通过这个系统,可以做到信息的规范管理、科学统计和快速查询,从而减少管理方面的工作量. A1.2 项目背景 开发软件名称: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项目任务提出者: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项目开发者:学生组 用户:管理员、老师和学生 A1.3 定义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SMIS):学生管理系统是帮助教学人员、行政人员和人事人员的管理软件,使用HTML5语言编写,独立完成其功能。 SQL语言:SQL全称是“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是一个非过程化的语言。 A1.4参考资料 [1].<软件项目管理> 覃征徐文华翰毅唐晶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0 [2].<软件工程> 钱乐秋赵文耘牛军钰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08 A2 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A2.1 要求 (1)主要功能:本系统应该实现学生信息的管理与查询,具体包括学生信息查询,同时可以对信息进行修改,删除和添加,以及各种信息统计,学籍管理,新生注册等功能。 (2)性能要求:查询效率尽可能做到精准,保持全校数据的一致性、准确性、实时性,信息维护功能做到简单易用。 (3)输入要求:查询效率尽可能做到精准,保持全校数据的一致性、准确性、实时性,信息维护功能做到简单易用。 (4)输出要求:学生基本信息和学籍各种处理的结果表格文档形式 安全与保密要求:对该软件系统设置不同级别的访问权限,通过对不同权限的管理,实现对学生学籍的管理的安全性与保密方面的要求. (5)完成期限:2015年12月11日到 2016年1月10日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一 进程管理

实验一进程管理 一、目的 进程调度是处理机管理的核心内容。本实验要求编写和调试一个简单的进程调度程序。通过本实验加深理解有关进程控制块、进程队列的概念,并体会和了解进程调度算法的具体实施办法。 二、实验内容及要求 1、设计进程控制块PCB的结构(PCB结构通常包括以下信息:进程名(进程ID)、进程优先数、轮转时间片、进程所占用的CPU时间、进程的状态、当前队列指针等。可根据实验的不同,PCB结构的内容可以作适当的增删)。为了便于处理,程序中的某进程运行时间以时间片为单位计算。各进程的轮转时间数以及进程需运行的时间片数的初始值均由用户给定。 2、系统资源(r1…r w),共有w类,每类数目为r1…r w。随机产生n进程P i(id,s(j,k),t),0<=i<=n,0<=j<=m,0<=k<=dt为总运行时间,在运行过程中,会随机申请新的资源。 3、每个进程可有三个状态(即就绪状态W、运行状态R、等待或阻塞状态B),并假设初始状态为就绪状态。建立进程就绪队列。 4、编制进程调度算法: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 本程序用该算法对n个进程进行调度,进程每执行一次,CPU时间片数加1,进程还需要的时间片数减1。在调度算法中,采用固定时间片(即:每执行一次进程,该进程的执行时间片数为已执行了1个单位),这时,CPU时间片数加1,进程还需要的时间片数减1,并排列到就绪队列的尾上。 三、实验环境 操作系统环境:Windows系统。 编程语言:C#。 四、实验思路和设计 1、程序流程图

2、主要程序代码 //PCB结构体 struct pcb { public int id; //进程ID public int ra; //所需资源A的数量 public int rb; //所需资源B的数量 public int rc; //所需资源C的数量 public int ntime; //所需的时间片个数 public int rtime; //已经运行的时间片个数 public char state; //进程状态,W(等待)、R(运行)、B(阻塞) //public int next; } ArrayList hready = new ArrayList(); ArrayList hblock = new ArrayList(); Random random = new Random(); //ArrayList p = new ArrayList(); int m, n, r, a,a1, b,b1, c,c1, h = 0, i = 1, time1Inteval;//m为要模拟的进程个数,n为初始化进程个数 //r为可随机产生的进程数(r=m-n) //a,b,c分别为A,B,C三类资源的总量 //i为进城计数,i=1…n //h为运行的时间片次数,time1Inteval为时间片大小(毫秒) //对进程进行初始化,建立就绪数组、阻塞数组。 public void input()//对进程进行初始化,建立就绪队列、阻塞队列 { m = int.Parse(textBox4.Text); n = int.Parse(textBox5.Text); a = int.Parse(textBox6.Text); b = int.Parse(textBox7.Text); c = int.Parse(textBox8.Text); a1 = a; b1 = b; c1 = c; r = m - n; time1Inteval = int.Parse(textBox9.Text); timer1.Interval = time1Inteval; for (i = 1; i <= n; i++) { pcb jincheng = new pcb(); jincheng.id = i; jincheng.ra = (random.Next(a) + 1); jincheng.rb = (random.Next(b) + 1); jincheng.rc = (random.Next(c) + 1); jincheng.ntime = (random.Next(1, 5));

分子模拟实验实验报告设计实验二氯卡宾

分子模拟实验作业——设计实验 -----------二氯卡宾与甲醛环加成反应的理论研究 一、实验背景 在大二的有机实验中,我接触到了连续合成实验,其中有一类反应为相转移催化合成·卡宾及其反应。卡宾(Carbene)亦称为碳烯,是一类具有六个加点字的两价碳原子活性中间体,构造式为:CH2。其中的氢原子可以被其他原子或基团所取代,这类取代物称为卡宾体或取代卡宾。卡宾是缺电子的,具有很强的亲电性,可发生多种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常使之与烯烃反应以制取环丙烷衍生物,上网查阅资料后,我想到了可以结合本学期所学的分子模拟理论计算方法来模拟二氯卡宾与甲醛环加成反应。(题目来源于有机化学实验和查阅到的文献)二氯卡宾是一种取代卡宾,通常由氯仿与强碱作用产生: CHCl3 + Base :CH2 + HB + Cl- 为了进一步探讨卤代卡宾与含有不对称π键物质环加成反应的机理,本文对单重态二氯卡宾与甲醛加成生成二氯环氧丙烷反应: 进行了量子化学从头算的研究,得到了该反应的反应机理,并对其反应机理作了理论分析说明.同时计算了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热力学函数和动力学性质,并作了讨论。 二、实验内容 ①用分子轨道理论分析二氯卡宾与甲醛环加成的机理 用Chem3D软件做出二氯卡宾与甲醛的分子轨道能级图,计算分子轨道,并图示二氯卡宾和甲醛的HOMO和LUMO轨道的形状和能量。将所有分子轨道按能级排列次序,并以此分析两反应物的轨道匹配情况。(优化条件:Gamess Interface,HF/6-31G(d))

对于该环加成反应的机理可借助于分子轨道图进行分析。根据轨道对称匹配条件,在反应过程中,应首先是C1的2p 空轨道插入甲醛的成键π轨道,但因甲醛中的羰基是一极性基团,π键电子云密集于氧端,故C1的2p 空轨道将从氧端插入其π轨道.因π电子向C1的2p 空轨道中的迁移,从而使二者首先生成了一半环状的中间配合物。由于二氯卡宾的?孤对电子与甲醛C 端的反键π轨道之间有着较强的成键作用,故随着反应的进行,二氯卡宾将在C1C20平面内按逆时针方向发生旋转.同时H1-C2和H2-C2键也由在中间配合物中与C1C20的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