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组织——血液(视频)
- 格式:ppt
- 大小:2.12 MB
- 文档页数:17
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一、选择题1.血液是流动在心脏和血管内的不透明红色液体,有关健康人体内血液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血浆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 B.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C.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白细胞 D.血小板是最小的无核血细胞2.如右图所示观察血液分层实验时,向刚抽出的血液中加入少量抗凝素的目的是()A.稀释血液B.保护红细胞C.防止血液凝固D.破坏红细胞3.将哺乳动物的部分新鲜血液注入试管,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物质是()A.血凝块和血浆B.血凝块和血清C.血细胞和血清D.血细胞和血浆4.血液中含有各种成分,血液的成分含量最多的是()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血浆5.白细胞为无色有核的球形细胞,体积比红细胞大,能作变形运动,它的主要功能是()A.运输二氧化碳和氧B.止血和加速凝血C.产生淋巴细胞D.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保护作用6.红细胞是我们人体内不可缺少的“运输队”。
下列关于红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红细胞是由红骨髓产生的B.红细胞中含血红蛋白,其主要功能是运输氧C.在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最多D.成熟的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由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构成7.血红蛋白是高等生物体内负责运载氧的一种蛋白质。
血红蛋白与氧结合或分离取决于血液中()A.二氧化碳浓度B.氧的浓度C.血红蛋白含量D.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的能力8.汗液的主要成分有水分和无机盐等,因此人体在大量出汗时血液中丢失的主要成分有()A.血浆B.水和血红蛋白C.水分和部分无机盐D.血细胞9.血液中包含了许多止血必需的化学物质。
下列各项中有止血和加速凝血作用的是()A.红细胞B.血小板C.白细胞D.淋巴细胞10.血友病是一组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以致出血性疾病。
血友病患者一有伤口便会流血不止,原因是其血液中缺少()A.红细胞B.白细胞C.血红蛋白D.血小板11.血浆是由抗凝的血液中分离出来的液体,下列不属于血浆成分的是()A.血浆蛋白B.水C.血红蛋白D.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12.患急性阑尾炎的病人,其血液化验结果往往是()A.血细胞数量正常B.白细胞增多C.红细胞减少D.血小板减少13.血浆相当于结缔组织的细胞间质,是血液的重要组成成分,下列有关血浆的功能不正确的是()A.运载血细胞B.运输体内产生的废物C.运输氧D.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14.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的过程是一个非常神奇的过程。
《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描述血液的组成。
2.描述血浆的成分及功能。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血液的组成和血浆的功能。
难点:血液的组成和血浆的功能。
三、教学准备教师:1.课前准备三支等体积的试管并编号,分别向2、3号试管中加入等体积的3~5 mL抗凝素,1号试管中加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然后将等量的哺乳动物血液分别滴加到三支试管中,并将它们放到0~4 ℃的冷藏箱备用,课前将2号试管摇匀。
2.收集血液组成的相关视频、图片等,PPT。
学生:收集家人或其他亲友的血液化验单。
四、相关资源《【情境素材】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视频资源、《【情境素材】流动的组织——血液》视频资源、《【知识解析】血液的组成部分》演示动画资源、《【生物世界】血浆的成分及功能》知识卡片资源、《【教学图片】血液的分层现象》图片资源。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视频:【情境素材】流动的组织——血液。
(上图为素材库中《【情境素材】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视频截图)你们抽过血吗?在什么部位取血?血液流动的动力来自哪里?据统计,一个成年人身高不足2米,其全身大大小小的血管加起来会有10万千米长,能足足绕地球赤道两周半。
这些分布在体内不同部位的血管,如同世界最长的“河流”,担负着繁忙的运输工作。
推动人体内这条不断流动的“河流”的动力,来自那伴随我们一生、似乎不停歇的心脏。
今天我们就来开始学习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当我们去体检或医院看病的时候,常常需要抽血做血常规的检查。
为什么血液化验可以作为判断是否健康、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呢?为什么失血过多会导致死亡?对失血过多的病人,为什么要及时输血而不是输液?这都与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功能有关。
今天我们先来了解血液的组成成分。
【讲授新课】(一)血液的组成1.血液的组成展示一张人体血常规化验单。
你能看懂这张化验单提供的信息吗?通过这张化验单,你能初步判断这个人患了什么疾病吗?要想看懂这张化验单,我们首先要来了解一下血液的组成。
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教案人教版)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目标1.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成分的主要功能。
2.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3.尝试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
教学重点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成分的主要功能。
教学难点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并识别血细胞。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化验单、课件、显微镜、人血的永久涂片。
一、导入新课我们知道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进行的,细胞需要物质和能量,那人体吸收的营养和吸入的氧气是如何运输到全身的细胞中去的呢?二、新课教学(一)血液的组成为什么失血过多会导致死亡?对失血多的病人,为什么要及时输血而不是输液?这都与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功能有关。
1.资料分析(1)提出问题:血液里有哪些成分?(2)提出假设:血液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
(3)验证假设:如果我们是科学家,通过什么方法可知血液的成分?(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参考教材可知血液分层、观察血涂片的实验方法。
)(4)分析现象:①含有抗凝剂的血液静置段时间后,为何会分层?②试管中的血液分为几部分?各呈什么颜色?各部分的容积比例大致是多少?(5)得出结论:通过实验可以看到,试管中的血液分为两部分:上面部分是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血浆,占血液容积的55%左右。
下面的部分是血细胞,不透明,呈暗红色的是红细胞,在红细胞和血浆的交界处,有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白细胞和血小板。
可见,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
我们义务献血献得最多的是血浆。
2.血浆的主要物质根据血浆这个名称我们来猜想一下组成血浆的主要物质有哪些?(出示血浆成分示1意图)(1)性质:血浆是一种溶有多种物质的液体,略呈淡黄色。
(2)成分:①含水分约90%;②细胞所需的养分,主要是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和无机盐等,约占3%;③蛋白质,简称血浆蛋白,约占7%。
还含有细胞代谢废物,如尿素和尿酸等含氮废物。
(3)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等。
《流动的组织——血液》习题一、基础练习1.人患急性炎症时,验血时往往会发现血液中增多的是()A. 红细胞B. 白细胞C. 血小板D. 血红蛋白2.下列关于血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血细胞不包括血浆B.成熟的红绷胞有细胞核C.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D.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3.血液中血浆的主要功能是()A. 运载血细胞B. 运输营养物质C. 运输废物D. 以上都包括4.某人手指不慎被划破出血,血液中与止血和避免发炎有关的是()A.血小板、白细胞B.白细胞、血浆C.血小板、血浆D.红细胞、血浆5. (聊城)下列有关血液中各种成分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具有运输血细胞、营养物质和废物的作用B.红细胞能够快速分裂产生新的红细胞C.白细胞能够吞噬病菌,具有防御作用D.血小板能在伤口处凝血,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6. 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得出的观察结果正确的是()A.看不到血小板的原因是血小板数量太少B.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红细胞都有细胞核C.体积最大的血细胞是白细胞,具有细胞核D.白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红细胞呈圆球形7.下列关于血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有些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B. 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C. 血浆包括血细胞D. 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有细胞核8.血液凝固后,血块周围出现的淡黄色、透明液体,叫______ .与血浆相比,它没有______ (一种蛋白质).二、提升练习9.某同学在探究血液的成分时,将等量的新鲜鸡血分别放入A、B、C、D四支试管内。
A、D加入抗凝剂,B、C不做上述处理。
静置较长时间后,下列图中正确的是()10. (济宁)现代临床医学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输入病人体内。
对于血小板功能低下、贫血、大面积烧伤、创伤性失血的患者,应分别给他们输入()A全血、红细胞、血浆、血小板B血小板、红细胞、血浆、全血C血浆、红细胞、全血、血小板D红细胞、全血、血浆、血小板11. (广东)小华从广州到西藏拉萨后,出现头晕、乏力、眼睛经常会发黑等一系列高原反应.主要原因是()A.温度太低,保暖不足B.血液中的红细胞减少C.营养补充不及时,能量不足D.血红蛋白跟氧的结合减少12. (2017青岛)血液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通过对血液成分的分析,可以了解身体的许多生理状况。
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一、选择题1. 人体成熟的血细胞中不具有细胞核的一组是( )A. 红细胞和白细胞B. 白细胞和血小板C. 血小板和红细胞D. 血细胞和红细胞【答案】C【解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
红细胞。
又称红血球,无细胞核,是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白细胞无色,体积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血小板无核,又称血栓细胞,由于血小板非常小,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人血涂片,不易观察到。
所以没有细胞核的有红细胞和血小板,C正确。
2.某同学得了急性阑尾炎,到医院做血常规化验,化验结果高于正常值的可能是()A. 红细胞B. 血红蛋白C. 血小板D. 白细胞【答案】D【解析】A.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当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时,人会患贫血.B.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它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C.血小板的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D.白细胞的能够作变形运动,当细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并将细菌吞噬,因此白细胞有防御疾病的作用,人体出现炎症时,白细胞会增多.3. 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否则,输血后,受血者的某种血细胞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后果严重,这种血细胞是A. 红细胞B. 白细胞C. 血小板D. 血浆【答案】A【解析】人类的红细胞含有两种凝集原,分别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人类血清中则含有与它们相对抗的两种凝集素,分别叫做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
按照红细胞所含A、B凝集原的不同,把人类血液分为四型:凡红细胞只含有A凝集原的,就叫做A型;只含B凝集原的,叫做B型;A、B 两种凝集原都含有的,叫做AB型;A、B两种凝集原都不含有的,叫做O型。
输血时血型不合,血清中的凝集素会与红细胞中的凝集原发生凝集反应,使红细胞凝集成团。
因此,输血时必须注意血型的选择,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4. DNA亲子鉴定是通过亲代与子代细胞中的DNA(位于细胞核内)比对来进行的,其准确率高达99.999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