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门永续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22.54 KB
- 文档页数:4
朴门设计让小空间有大惊奇(2013-08-23 16:38:59)朴门永续设计(Permaculture)于2008年末首次由澳洲的朴门教育家Robyn Francis女士来台授课,随着朴门二字渐渐地传诵开来,许多人都急着想要看到“一个完整的案例”。
过去,面对这样的问题,我总很诚实地说,完整经典的案例还在所有的实践者的手中慢慢成长着。
因为相较于其发源地澳洲,朴门永续设计的发展在台湾正如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一般,一步步地向前行。
偶尔遇上心急的人,会说:朴门实践者是不是光说不练?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咀嚼消化,我觉得自己先前的回答也不大正确。
因为朴门永续设计的核心价值是从自己的现状开始改变,它生活化的设计原则、策略与核心伦理,让我们得以应用在广阔的范畴及领域,因此,生活中的细微实践,无论大小、规模,都是活生生的案例,也有点点滴滴的影响力。
小空间,大惊奇朴门永续设计的设计原则之一是有效率的能源规划。
将食物的生产重新拉回都市便是现代社会永续生活的策略之一。
但往往我们听到“我很想学习种植,但我只有一个小阳台,根本不能做什么啦……”、“等我存够了钱买一块地的时候,我就会开始……”、“我有屋顶,但没有土……”这样的话语。
因为这些话使得城市中多数的屋顶、阳台、花台至今空无一物。
然而,如果打开我们的感官天线,可以发现,这世界上仍有许多人深信小空间的威力,台湾各地街角的小保丽龙菜箱就是最佳证明!近年,欧美大城市也出现了一平方英呎菜圃(Square Feet Gardening)的行动!一平方英呎一点都不起眼,但也许在种植者的生命当中,这样的小空间却可生产出高达数吨的食物!因此,不要小看一个人与一片畸零地的力量!相较于一平方英呎菜圃的实践者而言,大地旅人的工作伙伴玉子就幸运了些。
玉子的爸爸从事工程包工事业,十多年前买了土城的集合式大楼中的顶楼房子后,便自己监工,在自家屋顶上以覆土的方式开辟了一个小的景观花园。
跟许多人一样,刚开始屋顶种了多棵龙柏、七里香、桃花,还造了景观水池,把景观花园的概念带到空中来实现。
钱是重要的--朴门永续设计财产与生计钱是重要的--朴门永续设计、财产与生计公布者:珍珠沙粒时间:2014-05-0713:46阅读:944次序五部社会性的朴门永续设计到此,你已看过整个朴门永续设计的观点,也研读与考虑着此中应用科学的道理,而后加以整合。
你已拥有很多技术和知识,能够在你的生物地区中,过得简单而舒坦。
当你过着永续的生活时,你也能运用学到的伦理与原则来解决问题。
自然,这不过个开始。
你一定自己去做更深入的研究。
你得找出哪一种鸡能适应你的农场,或哪一种果树最适合在你的土壤中生长,这些资讯大多半都很简单找。
在第四部中详述共同致力追求稳固与安全生活的重要性。
要保护你的设计与土地,需要街坊或相同理念的一群人共同努力。
此刻,让我们来议论社会性的朴门永续设计。
参加过课程的学员以前告诉我,这个部分对他们相当重要,所以应当是朴门永续设计的优先议题。
社会性的朴门永续设计谈到“无形的构造”,固然不易见到,却老是让我们感觉到其影响力。
拿近来发生的例子:美国石油生产地区刮飓风,就引起全世界油价高涨,这就是“无形的构造”在作用。
当世界升息0.1%,马拉威政府就没钱给小孩接处天花疫苗,由于世界银行要求该国政府先付清外国债务。
第五部份的朴门永续设计更深入我们的生活。
比尔莫里森曾在伦敦的一场演说上,被人问到我要怎样建筑一个有机菜园呢?他回答:“从书店里上千本册中找一原来看就有了,但我比较关心的是你把钱存在什么样的银行,你自己又是怎么花这些钱的?”他的回答正中我们社会的问题中心,也正是接下来所要商讨的主题。
第25章钱是重要的--朴门永续设计、财产与生计认识金钱,它怎么赚来,怎么花出去的,是练习朴门永续设计的要件。
现行的经济理论相当受限制,并且隐瞒真切的成本。
直至20世纪末,经济学仍旧忽视制造货物的成本,特别是不行重生能源。
这类情况无论在资本主义或共产主义世界中都是这样。
以为所有的自然资源都是「免费」、待价而沽、等着被利用盘剥的观点,最后经常致使巨大的人类灾祸。
第四章水的奥妙水即生命水的管理是朴门永续设计最重要的主题之一而且,无论过剩或不足,水很可能是21世纪最大的议题对地球上大部分的人来说,干净的饮用水不再是可免费取用的了,城市附近的河川或湖泊通常是不可饮用的,而用氯和氨杀死水中病原体的处理方式更意谓着:人们必须为安全的饮用水及眼前的健康问题付出代价,长期使用消毒剂的副作用更是未知。
河川、湖泊、湿地、地下蓄水层、沼泽地的水,都因为灌溉、家用、矿采、工业发展等而枯竭了,甚至这些水源地被用来倾倒废物。
淡水是世界上最关键性的资源,有些生物可以不需氧气而存活,但就目前所知,没有一个生命可以没有水而存活。
然而,人们将水的存在视为必然,而难以理解水在人类于地球之存续中,扮演了如何关键的角色。
这个世界的水量是有限的,水不断地在液态、固态、气态的变化中循环,从海水变成雨水,结为冰,进入河流、土壤,然后回归大海的循环方式,是太阳系之中独一无二的。
然而,全世界的水供给量中,只有3%是淡水,其中又只有0.03%是我们可以取用得到的,其余的,都被锁在冰帽、云层、植被、地下水层和土壤中。
狂欢派对结束了,我们正进入一个水量衰减的时代--不是干旱来临,因为干旱代表降雨量会回到之前的平均,而是平均年降雨量持续、逐渐的减少。
在你的有生之年,水量的上升或减少取决于全球暖化,比如说气候变迁或全球暖化,可以解释澳洲东部水荒上升20%,几起洪水和热带陆地东岸几处暴雨的现象。
基于水的性质,朴门永续设计必须要遵循用水安全的警戒原则,设计基地时必须考量,水的供应量及品质会立刻并持续下降,而水的成本会急剧上升。
朴门永续设计两个用水规则:1、不超支当地的水预算--用水量不超过当地降雨量2、重复使用并回收水我们的伦理任务是:>尊重水和水源>接受省水和维持水纯净的责任,并为了地球生命共同体的未来,增加生态系统中的储水量。
我们的设计目标是:>执行用水审计>设计省水策略,并且在水流出系统前,尽可能重复使用它。
朴门永续设计理念下的社区公园发展策略研究作者:***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24年第01期摘要:聚焦于城市更新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发展问题和人类“自然缺失症”严重化的社会背景,结合朴门永续设计理念的核心研究内容,探讨在社区公园的景观设计中运用其设计理念的重要性,提出理念运行的基本模型,总结出植物配置、场地设计和运营模式三个方面的设计策略,为城市健康的生活发展模式构建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朴门永续设计理念;社区公园;景观设计多年来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导致城市出现生态问题,城市居民远离自然,栖居自然中的动植物也逐渐远离城市,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患上“自然缺失症”,不局限于青少年,因此城市急需寻找与自然的联系,改善生态环境,获得可持续发展。
朴门永续设计理念正是一种能够帮助人、自然生态环境与城市环境三者和谐共生的、具备综合设计系统思想的科学理念体系,在缓解城市生态问题方面有极大价值。
一、相关概念(一)朴门永续设计朴门永续设计是由英文“Permaculture”音译而来的,其思想源头是由20世纪初农业经济学教授富兰克林·希拉姆·金(Franklin Hiram King)提出的Permanent Agriculture(永续农业)的理念。
他开创性地将“农业”(Agriculture)与“永恒的”(Permanent)两个词语进行组合,意为“永恒的农业”或“可持续的农业”。
20世纪70年代,在“朴门永续设计之父”比尔·莫利森(Bill Mollison)与他的学生大卫·霍姆格林(David Holmgren)合著《朴门永续设计(一)》后,朴门永续设计理念快速丰富与发展,并融通农艺、园艺、建筑、生态、财务管理、社区规划等多领域的内容。
发展至今,朴门永续设计理念已经形成完整的方法体系,旨在通过效法大自然的运作模式,创建一个生态学上合理、经济上可行的可持续生态系统[1],使人的生活与城市的发展能够以可持续的方式进行,并保证一定的景观性。
朴门永续设计理念应用于班级生态乐园的作用评价一、概述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朴门永续设计理念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朴门永续设计理念是一种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它强调将自然、社区和人文因素融入到建筑和景观设计中,使得建筑和自然环境相互融合,实现生态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在现代校园建设中,朴门永续设计理念的运用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趋势。
班级生态乐园作为校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和建设需要充分考虑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因素。
本文将从朴门永续设计理念在班级生态乐园中的应用、作用和评价三个方面展开探讨。
二、朴门永续设计理念在班级生态乐园中的应用1.自然元素的融入朴门永续设计理念强调将自然元素融入到建筑和景观设计中,班级生态乐园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并保留原有的自然元素,比如树木、草坪、水景等,同时可以通过植物景观的规划和布局,营造出品种丰富、色彩鲜艳的自然景观,使得学生在自然环境中得到心灵的滋养。
2.节能环保的理念朴门永续设计理念强调节能环保,班级生态乐园的建设应遵循环保理念,采用天然、环保材料,合理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降低对能源和资源的消耗。
3.社区参与和文化传承朴门永续设计理念也注重社区参与和文化传承,班级生态乐园的建设应充分考虑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和意见,打造出一个能够满足社区文化需求、融入社区文化氛围的乐园空间。
三、朴门永续设计理念应用于班级生态乐园的作用1.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朴门永续设计理念的应用使得班级生态乐园成为了学生们活动和休息的好去处。
自然景观的融入能够给学生们提供更加宽广的视野和更为舒适的氛围,有利于学生们的身心健康。
2.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环境对学生成绩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朴门永续设计理念的应用能够通过自然景观和环保理念为学生们打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3.培养环保意识班级生态乐园的建设本身就是对环保意识的培养,朴门永续设计理念的运用能够通过实际案例向学生们展示环保理念的重要性,使他们从小树立起环保意识。
如何结合各种元素设计成⾃然系统,创造出更适合居住的环境朴门「英语:permaculture,⼜称永续⽣活设计或永恒农业或永耕」是把原⽣态、园艺和农业及许多不同领域知识相结合,透过结合各种元素设计⽽成的准⾃然系统。
其是⼀套设计⼈类聚落为多年⽣农业系统的⽅法,从⾃然界中找寻各种可仿效的⽣态体系。
起源于澳洲⽣态学家⽐尔莫利森、⼤卫霍姆格伦及其伙伴在1970年代所出版的⼀系列刊物。
这个词是由「永久的」「农业」,或「永恒的」「⽂化」所构成。
⽬的是借由迅速培训许多⼈,让他们了解⼀套核⼼的设计原则,⽽有能⼒设计⾃⼰的环境,并建⽴起能够⾃我维持的⼈类聚落,这新型态的社会将减少⼈们对于⼯业化⽣产和分配系统的结构性依赖,莫利森认为社会对⼯业化体系的依赖,造成地球⽣态系统全⾯⽽彻底的毁灭。
虽然其缘起是农业⽣态设计理论,但如今已在国际上拥有众多的追随者。
这个「永续⽂化社群」透过⽹络、出版品、永续设计园圃、⾃主社区、培训计划以及互联⽹论坛,不断在原有的概念上持续扩⼤,并集结了多种另翼⽂化的思想。
如今的永续设计,已经不只是⼀套设计⽅法,也是让⼈类重回地球⽣界的⼀种⽂化。
美国的农业经济学家Franklin Hiram King在1911年的著作「四千年的农民:中国韩国⽇本的永恒农业」中,最早将「永恒的」「农业」这两个英⽂字汇连接并⽤;在这脉络下,永恒的农业被认为是可长久不衰的农法。
这定义获得澳洲发明家P. A. Yeomans的⽀持,他在1940年以地质知识为基础,提出从观察出发的⼟地利⽤模式。
他发明⼀种管理⽔源供应与分配的⽅法:关键线设计。
Holmgren运⽤关键线原则在墨尔本设计了⼀个⽣态村。
美国⽣态学家Howard T. Odum的成就,也促成了朴门的发展,尤其对Holmgren深具影响。
Odum强调⽣态学中的系统结构,尤其是最⼤功率原理,这原理主张任何⾃然系统都倾向将它内部所蕴含的能量最⼤化。
例如,⼀座森林的总热量很⾼,⾮常有效地将太阳光转换成⽣物量,蓄存在多样的动、植物体内;相反的,⼀⽚麦⽥所含的能量很低,也经常需要以肥料的型态来补充能源。
请问,你认识朴门吗?你认识朴门吗?朴门的英文名字是PERMACULTURE,你也可以称它为永续生活设计,将其归为一种生态设计方法,即人们通过观察、挖掘、模仿大自然的运作模式,寻求并建构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平衡点,你也可以称之为科学农业或一门生活哲学与艺术。
朴门最早由澳洲比尔·墨利森(Bill Mollison)和戴维·洪葛兰(David Holmgren)提出,旨在改善农业工业化所造成的土壤污染与贫化。
为什么选择“朴门“这个词?朴门最初意指“永恒的农业”,到了20世纪80年代早期,朴门的概念已经从农业系统扩展到全面的永续人类居住环境设计,后而扩大到“永恒文化”。
现在朴门已经成为一股国际性的社会运动,包含两股分支:一、原初的朴门——试图精准地仿效自然界的组成与运作,发展出可供利用的生态系统。
二、设计的朴门——试图把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有用的关系,运用在设计基础中;仔细观察自然界的能量流动模式,发展出高效的系统。
如何打造朴门生态系统?举两个小例子:如果你觉得家里的樱桃树长势不够好,可以在樱桃树下种上山葵,就是瓦沙比啦,它可以把杂草呛跑,这样你既有了新鲜的山葵吃,还不必清理樱桃树下的杂草了,这就是一个小的朴门生态系统。
再拿大麻来说,在朴门的设计原则中,有5-10种有益的伴生植物可以与大麻形成小的生态系统,如豆科植物、金盏花、洋甘菊、万寿菊、刺荨麻等。
豆科植物 I 比如贝尔豆和蚕豆。
豆科植物有固氮作用,可以为大麻植株提供充足的氮元素。
金盏花 I 金盏花颜色鲜艳、花香浓郁,可以帮助驱除大麻植株上的害虫。
洋甘菊I 最好的大麻伴生植物之一。
洋甘菊富含钙、硫、钾元素,这些元素通过植物分解作用被输送回土壤,供大麻植株汲取。
刺荨麻I 刺荨麻可以作为很好的堆肥肥料,给土壤添加铁、镁、钙和钾等元素。
▼朴门试图通过观察、研究和实验,找出简单的办法来解决农业问题,将有机农业发展成为最高级的艺术,将贫瘠的土地转化为肥沃的农业地块。
朴门是一整套的生活设计体系,由比尔-墨立森(Bill Mollison)于上个世纪70年代提出的构想,它是一个支持地球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系统。
有益于所有物种,并满足人类的一切基本需求,我们现在的生态系统已经千疮百孔,资源枯竭、保水问题、自然景观恶化、食物短缺、气候剧变。
所有这些看起来都是负面消息。
但我们却无需把关注的焦点完全放在消极的方面,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如何积极地运用一些设计方法,去解脱我们目前的困境,怎样才能找到那些解决办法,它们既能供应我们的一切所需,又对环境有利,而且还会创造出无限的丰足,这正是本片要向您描绘的蓝图。
一个助你满怀信心踏向积极未来的设计体系,一项你能全身心投入的志业,并能从中体尝到生活的真义。
我们希望您观看本片后,能对朴门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并喜欢上这种感觉。
朴门是一条通往自由的大道,现在就让我们放开双手,到这个自我管理的天地里尽情驰骋吧。
朴门永续设计介绍朴门的伦理观朴门这个设计体系,最初是有一些伦理观念发展而来的,它是人们从道德伦理思索层面开始的一场运动。
朴门的伦理观起源于许多传统的道德观念,世界各地的人们一直以来正是借助这些观念去规范自身行为的。
现在我们将朴门的伦理浓缩一下简要地归纳为三点:关爱地球,要保护和照顾地球,以及地球上一切有生命与无生命的系统,其核心观念在于这样一个生命伦理。
一切事物均有其固有的内在价值,以人为本,对人的关怀与照料,朴门是围绕“人”这个核心因素开展设计的。
从而希望达到以可永续的方式去满足自身需求的目的,具有可永续性的设计,朴门的核心思想是:可持续性,可永续性,如果某件事情里缺乏对人的关怀,如果它给生活制造困难,或者造成人们受奴役受控制的局面,抑或仅仅是创造出种种的障碍与混乱,那么这件事很可能跟朴门不沾边。
朴门还意味着同时眷顾对人与地球的照护。
第三个朴门伦理观,回馈盈余,公平的分享,将有所剩余的产品,能源、需求、时间和信息均返还到系统循环中。
系统中任何有所盈余的部分都应该回馈至上述的头两个理念中去,再没有比将盈余的资源用在对地球和对人的照顾上更有价值的了。
朴门永续设计朴门永续设计(Permaculture)可以使农业生态系统拥有丰富的物种、较强的自然适应能力,并保持生态稳定。
朴门永续设计通过效法自然的永续发展方式,满足人类的食物、能源、住所等各种物质与非物质的需求,彰显出人与大自然的协调统一。
概念Permaculture让人们了解一套核心的设计原则,参与设计自己的环境,并建立起能够自我维持的人类群落,减少人们对于工业化生产和分配系统的结构性依赖。
虽然它的起源是一种农业生态设计理论,但如今透过互联网、出版物、生态社区、培训计划等,不断在原有的概念上扩大,并集结了多种文化思想。
朴门是一套方法,是设计论,而非技术体系,也不是一般的园林设计,它的目的在于通过设计开发可持续的生活系统,是以自然美学而非人类美学去设计环境。
一个好的朴门设计可以让生产系统获得最大产出,建立系统内各元素的链接,同时降低风险和外部能源物质输入。
创新应用朴门永续设计巧妙的利用了传统与原住民知识技术的洞见与价值,让传统和现代科技互助互补。
透过完善的规划系统,如元素(果园、水系统、农夫、牛耕等),技术(有机农业、生态社区、环保建筑等),及策略(微气候、相对位置等)结合后所产生的再生关系,朴门永续设计旨在创造出能适用于各式环境的三次元永续设计结构。
也因为再生关系的复杂性、完整性和弹性,才能够完善构成能灵活回应变化的永续设计。
世界就像是众多不同流动的合流点。
大自然(风、水、土等),人类(社会、资源、交通等),及无形结构(政治、经济、资讯等)之间的互动都会创造出不同流动模式,而世界就是以各式各样的流动模式建立而成的。
认知到这一点,朴门永续设计也教授模式语言与应用。
除了运用模式设计与应用之外,朴门永续设计还会使用扇型分析(基地流动图),区位划分(一种组织时间的工具)和其他的技术和工具来创造有弹性的永续再生关系。
从初始的构想开创以来,世界上已经有一百二十多个国家的人在实践朴门永续设计。
不同的地点及农田都能成功的运用朴门设计的元素、技术及策略来创造出永续的农业系统。
如农盟把食品安全问题归结为资源紧张、环境污染的临界反应。
提倡发展有机小农和网络社区参与,在农盟参与式保障体系下,通过网络技术线上打理土地,相当于在自家菜园“种因,得果”,满足自给自足,富余部分自产自销。
并把生产和消费统一审度考量:1、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伦理学素养;2、选择高山峡谷森林地带(安全隔离带和空气、水源的净化);3、选择冻土层地区病虫卵不能过冬,降低了病虫基数的危害阀值(损失小于防治成本时) ,并利于休耕和腐殖土养成;4、选择农业机械化程度高的生产者可以轻松农事,降低人工成本和农业生产劳累度,如对有机肥深耕、机械打草、黑色地膜覆草等;5、生物多样性带来系统稳定,如蜜蜂授粉、蚯蚓松土、蛙类和鸟类对昆虫的抑制等;6、生产类似“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传统农盟地标产品等(非以经济效益和规模为主的农产品)。
近年来,朴门设计系统也逐渐被运用在农业园区规划和城乡规划设计,而这也充分证实朴门永续设计的适用性。
在众多已开发国家的实践后发现,朴门永续设计能有效的改善,甚至解决需多城市因人口过盛而产生的许多问题。
过去几年,朴门永续设计更开始往意识性结构发展。
在美国,“朴门永续设计信用合作社”已经成立,更有绿色经济投资公司开始使用朴门永续设计的理念和原则来建立永续、有弹性的投资系统。
处理现今人类问题的环保和社会主义者也开始使用朴门永续设计的思维来处理他们所面对的问题,为他们所采用的手法带来更具有深度的意义。
这般意识性的延伸之所以有发展的可能性,是因为朴门永续设计注重社会关系、型态与伦理多过于个体本身。
朴门永续设计不但是一个多层面、深入的设计系统,它还能帮助我们为各种环境建立起适当且永续的再生设计。
朴门永续设计的原则是一系列的态度、方法、和行动。
它们具有实践性并且不被特定系统局限,这也是为什么朴门设计能有效率的运用工具及技术来和其他系统结合。
它像是一个分析系统,能精准地评估现有工程、策略和措施,间接从跟他们的互动、相似度和成功案例中获取经验。
朴门永续设计能有效分析及了解影响其他系统的因素。
团体、组织及村落也都能利用它来自给自足。
其次,它提供能顺利和其他系统交涉的见解和原则。
因为世上没有一个真正独立的系统,纯净自外于他物的环境更是不存在的。
这更显示此一特质的重要性。
而且朴门永续设计也是一个能配合具体制度的弹性系统,其中包括备灾、艾滋病,或妇女权力。
比起着重于推广新知识及策略,朴门永续设计更注重用它的基础与体制和已存在系统合并、改善,甚至设计出更完善的系统。
它建立了一个系统的标准,规划出可行与不可行的界线。
让我们可以已成功的设计做为基础,并且帮助他人设计出更成功的系统。
朴门永续设计把各种领域的长处巧妙的编织在一起,创造出协和完善的设计,而这也为系统本身带来无限益处。
原则和方法朴门永续设计是一个以满足生命所有形式的模式,整合了技术、材料和策略等内容的系统。
朴门设计追求的是给地球的生命提供一种可以持续的、安全的发展方式。
技术是概念中的一个面向。
一门技术就是介绍如何做某事。
几乎所有的园艺和农耕的书籍(1950年以前)都是只关注技术,设计基本被忽视了;策略在另一方面给技术带来了时间维度,也因此扩张了概念的维度。
任何一张种植的日程表都是一个策略性的指导。
策略就是使用某种技术达到目标,因此它的价值导向要更直接;材料就是玻璃、泥土和木材等等;整合就是把技术、建筑、植物和动物整合成一个自我发展的系统。
朴门永续设计原则,都倚重生态学理论来分析系统内部各元素的特性与潜在关连,并将它转为实际的应用。
每个设计中的元素,都从需求、产出、特性等方面进行仔细分析。
让各种设计元素能相互协同运作的同时,也减少了废弃物,并降低对人体劳力或能源的需求。
各种朴门设计的典范,随着时间而演变,它可能变得极为复杂,例如结合传统与创新的文化体系,利用极少的输入,而获得高产出的食物与各种物质。
朴门从有机农业、永续林业、园艺、农林混作以及原住民的土地管理模式中,借用了许多技术与文化模式。
设计有许多方法,有些依靠观察,有些来自院校的传统技术。
如:1、分析:列出组成部分的各个特性进行设计。
2、观察:通过更全面深入地观察进行设计。
3、自然演绎:向大自然学习设计。
4、观点与决定:选择基于决定上的观点或者方式进行设计。
5、数据叠图法:用叠图法进行设计。
6、自由组合:通过评估各种自由组合进行设计。
7、工作流程图:对工作场所进行设计。
8、区域与扇形分析:通过运用一个主要的模式进行设计。
核心价值社区经济体,必须建构在社区三个面向(正义、环境、经济)的平衡基础上,这也称为“三重底线”,亦即“生态、经济、伦理”。
这种架构的案例之一是:由合作社经营的农夫市场;农人同时是劳动者,也是拥有者。
此外,所有的经济体应该以它们的生态界线为范畴,经济体系不应该独立存在于它的生态体系之外;所以讨论经济议题时,应该将一切外部成本都纳入考量。
朴门永续设计是一套基础广泛而宏观整体的方法,可被应用在各种生活面向。
在朴门设计与实践的核心,是一组基础的核心价值或伦理,不论设计者身在何方,不论是在进行市镇规划或拟定贸易制度;不论是在照顾一小处窗台盆栽或整座森林。
这些伦理都不改变,它们常被归纳如下:照顾地球:地球是一切生命的起源(地球本身也是个生命体,参见盖亚理论),是我们脆弱的家园。
我们属于地球的一部份,不是独立于她之外。
照顾人:相互帮助与扶持,朝向不伤害人类自身与地球的生活方式而转变,并且创造健康的社会。
公平分享(或节制消费):确保地球上各种有限的资源,都以公平而明智的方式被使用。
分享多余以满足他人的需求。
不能过度开采不可再造资源如煤炭、石油等。
朴门永续设计的现代思维,源于可持续的食物生产,它最早是一种信念,认为人们若要永续的喂养自己,必须要脱离对于工业化农业的依赖。
工业化农场使用化肥和化石燃料(如汽油、柴油、天然气)所支撑的科技,每座农场生产特定种类的高产量作物;相反的,朴门则强调低输入与多样的作物,实际例子如:繁多的小型市场、从家庭园圃产出食物,食物里程则是重要焦点。
发展历史Franklin Hiram King(美国农业经济学家)在1911年的著作“四千年的农民:中国韩国日本的永恒农业”中,最早将“永恒的”“农业”这两个英文字汇连接并用。
澳洲人P. A. Yeomans在1940年以地质知识为基础,提出从观察出发的土地利用模式。
他发明一种管理水源供应与分配的方法:关键线设计。
(Holmgren运用关键线原则在墨尔本设计了一个生态村)Howard T. Odum(美国生态学家)也促成了朴门的发展,尤其对Holmgren深具影响。
Odum强调生态学中的系统结构,尤其是最大功率原理,这原理主张任何自然系统都倾向将它内部所蕴含的能量最大化。
例如,一座森林的总热量很高,非常有效地将太阳光转换成生物量,蓄存在多样的动、植物体内;相反的,一片麦田所含的能量很低,也经常需要以肥料的型态来补充能源。
Esther Deans所提倡的不翻耕农作法,也是早期的启发性主张。
较晚近的影响,则来自越南的蔬菜鱼塭暨动物圈养(VAC)系统,这是由政府所支持的资源回收制度。
在1970年代中期,澳洲生态学家Bill Mollison与David Holmgren为了回应快速扩张而高破坏性的工业化农业,开始构思如何发展出稳固的农业系统。
他们认为工业化农业毒害了土地、水源、减损生物多样性,并且毁灭了数十亿公吨的肥沃土壤。
他们在1978年的著作“PermacultureOne”中,开创了朴门永续设计的主张。
朴门这个词汇最初意指“永恒的农业”,但也迅速扩大到“永恒文化”的意涵,因为一个能真正维持永续的系统,必然涵盖各种社会面向。
在Permaculture One出版之后,Mollison与Holmgren规划了数百个朴门场址,并且进一步修正与深化他们的概念,也把这些资讯汇整成更详细的书籍。
Mollison在80个以上国家进行授课,有数百位的学生曾经参与为期两周的设计课程。
到了1980年代早期,朴门的概念已经从农业系统,扩展到全面的永续人类居住环境。
在1980年代中期,许多学生已经成功的实践所学,并开始自行教授相关知识技能。
各种朴门相关的社群、计划、社团、研究机构,在上百个国家中内快速形成。
在1991年ABC 公司拍摄了四集的电视纪录片,名为“地球的园丁”,介绍朴门在世界各地的广泛应用,Youtube上可看到该影片的片段。
朴门起源于澳洲,如今已成为一股国际性的社会运动。
如今朴门有两股分支:一、原初的朴门;二、设计的朴门。
原初的朴门,试图要精准地仿效自然界的组成与运作,而发展出可供食用的生态系统;设计的朴门,把自然生态系中各种有用的关系,运用在设计基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