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1课《春天来了》花城版
- 格式:docx
- 大小:247.71 KB
- 文档页数:3
春天来了教学设计教学背景这是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的一节课,课程主题为《春天来了》。
根据教学大纲,本节课旨在通过听歌唱歌、观察自然、表演动作等形式,感受春天的景象,感受自然万物的生机和活力。
教学目标1.通过听歌唱歌,感受春天的气息;2.观察自然,了解春天的特点;3.通过表演动作,体会春天的美好。
教学内容与过程1. 热身播放一段春天的音乐,让学生随着音乐舞蹈或自由活动,营造轻松和愉悦的气氛。
2. 听歌唱歌播放歌曲《春天来了》,请学生认真听歌,并跟着歌曲唱。
教师可以采用渐进式教唱法,先教唱歌曲的前两个句子,让学生熟练掌握后,再逐步教唱后面的句子。
同时,教师应该增加歌曲对学生的解说,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歌曲的歌词和意义。
3. 观察自然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通过观察自然,让学生了解春天的特点。
在课前,教师可提前准备一些春天的花草图片,展示给学生观察。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校园内的花坛或树林,观察春天的景象,让学生察觉自然界的生机和活力。
4. 表演动作为了更好地感受春天的美好,可以挑选一些具有春天特色的动作来表演。
例如,伸展身体,像鸟一样飞翔;拍手,仿佛春雨的滋润;蹦跳,像青蛙的跳跃。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和兴趣,调整动作的难度和数量。
教学方法与手段1.音乐欣赏法:通过听歌唱歌,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
2.观察法:通过观察春天的自然景象,让学生了解春天的特点。
3.表演法:通过表演春天特色的动作,让学生深刻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评价与反思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教学评价,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在本节课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评价方式:1.学生发言:让学生讲述对“春天”的理解,或自己喜欢的春季活动,这可以从语言方面衡量学生对“春天”的认知和情感反应。
2.观察:通过观察学生表演的动作是否流畅、自然,来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课堂内容。
3.调查问卷:在课后,可提供一份简短的调查问卷,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程的评价和反馈。
(花城版)音乐三下第1课春天来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春天来了》是一首富有生动描绘的歌曲,歌词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让学生在唱歌的过程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歌曲节奏欢快,旋律简洁,适合低年级学生学习。
本课的教学内容不仅包括歌曲的学习,还包括对春天的认知和感受。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阶知识和简单的歌曲演唱技巧。
他们对春天的认知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理解和感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歌曲中感受到春天的美好,激发他们对春天的热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春天来了》的歌词和旋律。
2.通过歌曲学习,让学生深入了解春天的美景和特点。
3.培养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春天来了》的旋律和节奏。
2.对春天美景的描绘和感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春天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春天的美好。
2.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从歌曲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激发他们对春天的热爱。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春天的特点,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含歌曲《春天来了》的歌词、旋律、春天的图片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教学录音。
3.教学用具:如图片、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春天的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春天的气息。
接着,引导学生谈论他们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春天的图片,让学生描述图片中的春天景象。
同时,教师呈现歌曲《春天来了》,让学生初步聆听并感受歌曲。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首先,教师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哼唱。
然后,教师针对歌曲中的难点部分进行讲解和辅导,让学生反复练习。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演唱歌曲,讨论春天的特点。
最后,各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展示。
5.拓展(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更多关于春天的知识,如春天的植物、动物等。
三年级音乐下册第1课《歌曲《春天来了》》教学设计花城版春天来了教学内容分析:《春天来了》是一首德国民谣。
歌曲旋律优美动听,描绘了春天小鸟歌唱,百鸟,小朋友在田野上游戏歌唱的热闹场景。
歌曲由“ABA”3个乐句组成,其中乐句B还编有轻快的二声部合唱。
教学目标:感受春的音乐形象,学唱《春天来了》,能用甜美自然的声音轻松愉快地演唱,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了解“重复”与“对比”的音乐创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学唱歌曲《春天来了》,了解乐曲的“重复”与“对比”。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打击乐器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今天老师想跟同学们做个游戏,请你们看图猜猜是哪个季节?2、出示图片,学生猜季节。
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有生机,最美好的季节。
春天来了,大自然有哪些变化?看图学生说:小鸟在唱歌。
小溪在唱歌。
3·模唱小溪的歌:师:春天来了,小鸟在唱歌,小溪也在唱歌,你能听出那一句是小溪唱的?(学生回答)13 13 24 24 〡13 13 2 5.〡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4·学生唱时,教师用双响筒为他们伴奏(XX XX XX XX)二、学唱歌曲1、欣赏视频《春天来了》你在视频中看到了什么?2、再次聆听歌曲,跟老师做律动,感受歌曲情绪。
并说说老师做了哪些动作?3、学唱旋律,教师唱一三乐句,学生接第二乐句,说说哪些乐句相同(重复),哪些乐句不同(对比)。
然后学生唱一三句,老师唱第二句。
4、教师弹旋律,学生填唱第一段歌词(解说一字多音及一音多字的唱法)。
5、分小组自学第二第三段歌词。
6、跟着音乐齐唱(汇报自学情况。
)7、歌曲处理:请同学聆听教师范唱,说说渐强渐弱及ABA三个乐句应该怎么唱好听?8、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二声部合唱同学们唱的真好!小溪也想和你们一起唱,请看乐谱说说小溪在哪一句加入来(第二乐句),你们会吗?分声部演唱歌曲四、展示春天1、请一组同学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下册《歌曲《春天来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春天来了》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的儿童歌曲,选自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下册。
歌曲以欢快的旋律和生动的歌词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孩子们对春天的喜爱和向往。
歌曲共两个乐段,结构简单,旋律易于掌握,适合三年级学生学习。
通过学唱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对生活的热爱,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掌握了基本的音高、节奏和简单的基本功。
他们对春天的概念有一定的认识,但对春天的美好景象的描绘较为模糊。
通过学习《春天来了》这首歌曲,可以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演唱《春天来了》这首歌曲,感受春天的美好。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引导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音准:歌曲中有一些音高较为困难,需要学生反复练习,掌握准确的音准。
2.节奏:歌曲中有一些复杂的节奏,需要学生通过练习,熟练掌握。
3.歌词理解:学生需要理解歌词的含义,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为学生提供直观的示范。
2.讲解法:教师讲解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歌词的含义。
3.练习法:学生跟唱、分组练习,提高演唱能力。
4.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春天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的歌词、图片、视频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音乐。
3.乐器:钢琴、吉他等。
4.教学资源:相关春天的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从而引入课题。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春天来了》歌曲,为学生提供直观的示范。
学生在听唱过程中,感受歌曲的美好。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纠正音准和节奏方面的错误。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交流心得。
《春天来了》教学目标:1、积极参加“找春天”的活动,调动各种感官观察、感受、发现春天的主要特征。
2、体会亲近大自然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欣赏力,懂得赏春活动中应有的文明行为,具有初步的环境保护意识。
3、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学会相互合作。
教学重难点:1、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春天来了》。
2、能感受两首乐曲的基本情绪,并能用动作(或律动)主动参与表现音乐中的快慢、强弱变化。
3、引导学生在音乐中感受、体验和表现春天的美、大自然的美。
并能大胆、自信、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学习活动。
激发热爱大自然、关注环保的情感。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师:小朋友们,请闭上眼睛认真地听一听。
(播放风声)你们听到了什么?呼呼的北风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再让我们一块来看一看,谁愿意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些什么?(课件出示冬景图)(2)师:你们真会观察!你们发现了这是什么季节吗?学生说一说冬天里的感受。
师:现在,你们还有这种感觉吗?说说你们现在的感觉。
师:的确,现在,天气越来越暖和了。
听,(课件播放鸟叫声)是什么季节来了?让鸟儿也高兴的唱起了歌儿?生:春天来了!(3)板书课题,美读课题。
2、活动一寻找春天(1)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春天的歌曲吧。
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师:歌里的小朋友在哪里找到了春天呀?双休日,老师让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找春天,你们找到了吗?春天藏在哪里呢?(2)出示文中插图,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从植物和动物两方面来说。
师:春天到了,农民伯伯在田间辛勤地播种,你们想对他们说什么?师:农民伯伯听到你们的话一定会干得更起劲的。
3、活动二春天里的变化(1)我们从植物、动物等方面感受到春天已经来到!叶老师发现了一个春天的秘密。
早上起床,我发现天亮得比以前早了,晚上我发现天黑得比以前晚了。
你们感觉到了吗?白天越来越——长,夜晚越来越——短。
(花城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第1课《歌曲春天来了》教案一. 教材分析《歌曲春天来了》这首歌词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体验到生活的美好。
歌曲旋律欢快,节奏明快,富有感染力,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提高音乐素养,培养音乐审美能力,同时也能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学会了识谱、唱歌和简单的音乐欣赏。
但在歌唱技巧、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方面仍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的音乐兴趣各异,对于富有生动形象的歌曲更容易产生共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春天来了》的歌词和旋律,学会演唱。
2.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3.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引导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心态。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学生歌唱技巧的提高,如气息控制、音准把握等。
3.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互动法:学生分组演唱,互相交流心得。
3.情境教学法:创设春天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春天的美好。
4.游戏教学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歌曲。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春天来了》的音频、视频资料。
2.准备教学PPT,包括歌曲歌词、图片等。
3.准备乐器,如钢琴、吉他等。
4.准备音乐教材或乐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春天来了》,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然后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歌词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首先,教师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模仿。
其次,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帮助学生正确演唱。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演唱练习,互相交流心得。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歌唱比赛,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
第1课春天来了教学内容一.学唱歌曲《春天来了》二.歌曲《春天在哪里》三.欣赏乐曲《春》和《百鸟朝凤》教学目标一.能用优美动听的声音演唱歌曲《春天来了》,表达对美妙景色的赞美,通过歌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二.了解曲式结构知识,能用动作和图形表现歌曲的曲式结构。
三.听赏乐曲,指导学生用动作表现音乐,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
四、进行保护大自然的环保教育教学重难点: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教学课件,电脑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1、观看图画师:同学们,我想跟大家一起来欣赏一幅画。
(教师与学生观赏并做简单讨论)2、初步感受3/4拍子的特点3、说春天教师启发学生说一说春天的情景设计意图:在看、听、说的活动中,初步感知春天的美并了解什么是圆舞曲,感受圆舞曲的特点,为下面的教学内容做辅垫。
二、“歌唱春天”——学唱《春天来了》1、听一听教师范唱歌曲,学生听2、模唱引导学生随音乐旋律,用“la”来哼唱旋律3、感受歌词(1)小组读歌词(2)全班读(3)教师简单解读歌词的意思4、随琴跟唱歌曲(1)教师弹奏,学生跟唱歌词。
(2)比一比,唱一唱。
(3)评一评5、引导学生谈谈歌曲的情绪三、谈春天1、组织学生发挥想象来描绘春天的美景2、描述(放背景音乐)四、课堂小结1、学生自我小结2、教师小结第二课时学唱歌曲《春天来了》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授课:学唱歌曲《春天来了》1、教师语言导入课题,播放歌曲《春天来了》,听完让学生用画笔描绘出歌曲的内容,增强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2、学唱歌曲。
(1)附点四分音符的练习。
(2)师引导学生想象春天美丽的景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歌唱春天,歌唱大自然。
(演唱时师提醒学生注意唱歌时的歌唱心理与状态。
初唱时借助这四个音的手号位置来帮助演唱。
引导学生跳音要唱得轻巧有弹性。
)3、分析歌曲的特点,引出曲式结构。
三年级下册第一课《春天来了》(一)教材分析《春天来了》是一首德国民谣。
歌曲旋律优美动听,描绘了春天小鸟歌唱,百鸟争鸣,小朋友们在田野上游戏唱歌的热闹情景。
4/4拍,中速,情绪愉快。
歌曲又aba三个乐句组成,在b乐句还编有轻快的二声部。
(二)教学目标一、能用优美的歌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春天来了》,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能分析歌曲的结构,感受与体验a、b乐句带来的不同音乐形象。
三、在聆听、哼唱、律动、手号、划旋律线、声势等方式中,尝试齐唱与二声部合唱,体会歌唱带来的愉悦。
(三)教学重点歌曲学习(四)教学难点音乐形象的表现(跳、连结合的演唱)与合唱的演唱学习(五)教学过程一、发声练习(设计意图:为学唱歌曲二声部打好基础)1、打手号唱音阶师:春天来了,树上飞来许多小鸟,高低错落的树枝上,小鸟们在快乐的歌唱。
它们唱的是音阶歌,让我们一起来打着手号,和它们一起来唱唱音阶歌吧!(提醒学生气息连贯,4拍换一次气)2、给标准音a1,进行听单音练习师:一阵清风吹过,树上的许多小鸟都跟着风姑娘走了,只剩下一只小鸟在树上歌唱,我们来听听它唱的是哪些音符吧!do、mi、re、fa、re、sol(低音)3、练声:跳音练习师:这只活泼的小鸟,越唱越开心,在树上上蹿下跳,发出了跳跃、活泼的歌声,它是这样唱的:(教师两拍换一次手号演唱)4/4 1 3 1 3 2 4 2 4 |1 3 1 3 2 5.(低音)|la(课件展示谱)师:你们能模仿小鸟跳跃、活泼、短促的歌声吗?我们来试试看吧(提示学生唱la时,带着唱lo的感觉,教师示范正确的声音位置,以便学生模仿)4、练声:连音练习师:这段跳跃、活泼的歌声,吸引了另一只小鸟一起歌唱。
它从较高的树枝飞到较低的树枝上,嘴里唱着优美、连贯的歌声(教师每个音打手号演唱):4/4 5 – 4 - | 3 – 2 - |la咱们一起来唱唱这只小鸟的歌声吧!5、二声部合唱练习(1)师:现在请第一声部的同学来做这只优雅的小鸟,我们一起来唱唱它优美、连贯的声音;请第二声部的同学来做这只可爱的小鸟,我们一起来唱唱它跳跃、活泼的歌声吧!(打手号分声部演唱)(2)师:现在请两只小鸟,一起来唱歌。
第一课春天来了(音美课)●教学目标1、通过乐曲聆听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春》第一乐章,感受音乐的情景,并且通过绘画的形式表达。
2、通过聆听、感受、绘画等方式,让学生感受乐曲中的情境。
3、在音乐中体验春天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图例●教学重点能感知音乐形象,并且初步尝试通过绘画的形式表达●教学难点能听辨和区分“提琴家族”的音色以及外观●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描绘春天的乐曲,请你们闭上眼睛,静静的听一听,在你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乐曲又是由什么乐器来演奏的?二、听一听,说一说1.(初听开头到01:02)师:你仿佛看到春天怎样的景色?生:(你说的可真美;说的真棒;你可真有想象力,老师感受到的是万物复苏,鸟儿欢乐唱歌的情景)出示图例2.师:那么下面这段又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心情?你仿佛又看到怎样的画面?(01:38)生:(欢快的,高兴的,活泼的)(微风轻拂,冰雪融化,泉水叮咚流淌)出示图例3.师:那么听听下面这一段音乐是不是有不同的心情呢?又有什么画面(01:39到02:32)生:(紧张的,后面又回到欢快的心情)师:乐曲的旋律突然紧张了,乌云密布,电闪雷鸣。
在这一部分,提琴家族的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发挥了他们的作用,为我们渲染出了,雷雨交加的情景。
那么整个这一部分是都是这么紧张吗?后半部分旋律又舒缓了,为我们渲染出了雨过天晴的景象!(出示图例)4.师:我们来听最后的一部分(2分33秒),仔细听和我们听过的哪段音乐相似?(单4)生:(第一段)师:这一段就是第一段的再现,那同学们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再次再现第一部分呢?作者想表达什么心情呢?生:师:同学们说的不错,作曲家再现第一部分,是想让听者再一次徜徉在春的美好之中,体会春天带给人们的生机盎然、蓬勃向上。
三、辨一辨、动一动师:刚刚我们听到的这首乐曲的名字就叫《春》,是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创作的《四季》当中的一首作品。
《春天来了》音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生在学习歌曲中,聆听大自然的声音,领会生命的可贵,生活的美好,懂得了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道理。
2、学生学会用优美动听的声音演唱歌曲《春天来了》,表达对美妙景色的赞美。
3. 主动参与音乐活动,寻找春天,感受春天带给我们的喜悦,通过学习掌握歌曲的知识点。
二、学情分析我校属于合并学校,学生由其他各兄弟学校转入,对于音乐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不一,经过一年的音乐教学学生对音乐的一些理论知识有了一些较为系统的掌握,本学期以节奏教学为主。
三、教学重点、难点1、歌唱学习的,学生懂得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热爱生活的道理。
2、指导学生用轻盈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学会用轻、快、跳的声音演唱歌曲,演绎出歌曲情绪。
3、小音库手号全音阶的掌握。
4、不同伴奏的跟唱。
(有旋律、无旋律)四、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忆起咏春的诗词、成语,,请同学们回忆有关咏春的成语、诗词,并且全班朗诵《春晓》(板书课题:春天来了)活动2【讲授】歌曲学习。
1、全音阶手号的完整学习,(并且利用于本课音阶模唱中)并进行手号反应游戏。
2、通过听辨本节课主要节奏型反应游戏练习为学习歌曲作铺垫。
(1)|x x x x|(2)|X .x x x|(3)|x xx x-|出示(4)4/4 x x x x x x x x|x x x x x x||1 3 1 32 4 2 4 | 13 13 2 5||啦、、、、、、、、、、、、、、、、、、、、、、、、、、、、3、出示课件:带问题聆听歌曲并画出歌曲的旋律线。
【问题:请同学们一边听音乐一边画出它的旋律线,然后老师巡视指导再提问检查】4、分声部识谱教唱。
【出示:一声部歌谱】打着手号引导学生一句一句学唱一声部歌谱。
【播放歌曲】引导学生打着手号模唱一声部歌谱。
5、节奏朗读歌词,主要是解决一字多音的问题。
读的时候同时要注意声音的渐强渐弱的变化。
(加上自己的稳定节拍)6、学唱歌词。
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第一课《春天来了》教学设计
引入“春天”的话题。
一、欣赏春天的图片
师:这么多美丽的画面,同学们,猜一猜这是
什么季节呢?
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春天的歌曲吧!
(2) 听听歌曲的节拍,并做出正确的选择:()
A、4/4 B 、3/4
3.乐理知识讲解:
找一找:从画中能否看出哪两座房子完全相同,哪一座房子与它们不同?
试听老师弹奏《春天来了》,找找其中旋律完全相同的部分。
再听老师弹奏《春天来了》,找找其中旋律不同的部分。
在这首歌的旋律中,完全相同的部分,在音乐创作中叫重复。
在这首歌的旋律中,不同的部分,在音乐创作中叫对比。
下面两种不同的节奏组合,分别为齐唱和二声部合唱伴奏。
三、课堂练习。
1.大家能在自己听过的歌曲中找到重复和对比的例子吗?
2.全班分角色表演(边唱歌曲边表演)
师:接下来再给大家介绍一个关于春天的好作品吧!
聆听小提琴协奏曲:《四季·春》第一乐章
作曲家:(意大利)维瓦尔第
(1)先反复聆听下面乐曲的音乐主题(可随之哼唱),将它记入自己的脑海中。
(2)再欣赏全曲。
当听到音乐中有模仿小鸟歌唱或电闪雷鸣时,做出相应的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