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积旋转调强放疗设备的日常质控
- 格式:pptx
- 大小:8.81 MB
- 文档页数:23
放射科设备质量控制制度一、引言放射科设备质量控制制度旨在确保放射科设备的安全、可靠和高质量运行,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本文档详细描述了放射科设备质量控制的各项要求和流程,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有效使用。
二、设备质量控制要求1. 设备验收放射科设备在购买前需要进行验收,以确保设备符合规定的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
验收包括设备的物理检查、性能测试和功能验证等。
验收结果需要记录并报告相关部门。
2. 设备日常维护为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放射科设备需要进行定期的日常维护。
维护内容包括设备清洁、部件更换和校准等。
维护工作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并按照设备创造商的要求进行操作。
维护记录需详细记录并及时更新。
3. 设备故障处理放射科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浮现故障,需要及时处理。
故障处理包括故障排查、维修和更换部件等。
故障处理工作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并按照设备创造商的要求进行操作。
故障处理记录需详细记录并及时更新。
4. 设备质量评估为确保设备的性能和质量符合要求,放射科设备需要进行定期的质量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设备的图象质量、剂量输出和辐射安全等。
评估工作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并按照像关标准和规定进行操作。
评估结果需记录并报告相关部门。
5. 设备更新与替换放射科设备在使用一定年限后需要更新或者替换,以满足医疗技术的发展和设备的更新需求。
设备更新和替换工作需要经过科室的审批,并按照像关规定和流程进行操作。
更新和替换记录需详细记录并报告相关部门。
三、数据管理要求1. 设备使用记录放射科设备的使用需要进行记录,包括设备的使用时间、使用人员和使用目的等。
使用记录需详细记录并及时更新,以便进行设备使用情况的统计和分析。
2. 设备维护记录放射科设备的维护需要进行记录,包括维护时间、维护内容和维护人员等。
维护记录需详细记录并及时更新,以便进行设备维护情况的统计和分析。
3. 设备故障记录放射科设备的故障需要进行记录,包括故障时间、故障原因和故障处理过程等。
关于调强放疗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如何实施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以及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相应的改变。
在这一过程中就间接导致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并且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目前,在我国临床上治疗恶性肿瘤最安全、有效的方法就是放疗,且放疗在治疗恶性肿瘤疾病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与传统的常规放疗相比,强调适形放疗不仅可以使靶区的照射更加均匀,同时也可以减少对肿瘤周围正常组织的伤害,提高肿瘤的控制率,减少复发与副作用。
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调强放疗的临床应用价值,就要对其至来年个进行有效的控制。
关键词:放疗;质量保证;质量控制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在我国现阶段是一种较为新型的放射治疗技术管理方式。
该种管理方式的重点就是放射治疗的质量。
在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过程中需要所有参与放射治疗的人员共同参与,制定详细的质量控制计划与实施策略,同时也要在放射治疗的过程中严格执行相关的安全标准,并通过不断建立与完善放射治疗技术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体系,以此来减少放疗过程中的误差,有效提升肿瘤的局部控制率,降低放射并发症的发生率。
1 完善规范临床质控制度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前提基础就是要完善临床质控制度,完善放疗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规章制度,并要进一步对相关的操作流程与保养要求进行规范,定其检测治疗机参数。
另外,在放疗治疗期间,要严格要求工作人员认真填写治疗单,对于情况较为特殊的患者,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照射技术,做好紧急情况的有效处理方法。
2 成立专门质量控制小组治疗控制小组要由放疗科的主任全权负责,并要对小组成员进行统一的培训,同时放疗科主任要为物理师、放疗医师以及相关的技术人员详细的讲解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内容与方法,并每月定期召开质量控制会议,在会议中总结与分析各部门提出的质控问题,并制定出有效解决质控问题的措施,及时纠正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管理实施过程中的错误,以此来提高放疗科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工作的整体水平。
湖北省宫颈癌放射治疗规范1,放疗适应症1.1宫颈癌术后放疗:1)术后病理高危因素;①残端阳性;②淋巴结阳性;③宫旁组织阳性;2)宫颈鳞癌术后病理中危因素的患者放疗适应症:Sed1is标准若患者术后病理因素中合并2个高危因素的考虑术后放疗;3)宫颈腺癌术后病理中危因素的患者放疗适应症:除上述sed1is标准中的中危险因素,腺癌患者参考Si1ver标准进行术后放疗。
即腺癌为中危因素之一。
1.2宫颈癌根治性放疗1)IB-IVA 期宫颈癌患者,行根治性同步放化疗2)IA-IIA 期患者,若合并高龄、基础疾病等难以耐受手术等情况,行根治性放化疗3)对于IVB期,合并转移的患者,在全身疾病控制好的情况下,可考虑行放疗。
2.模拟定位及定位CT/MRI2.1定位前准备工作:定位前1周内患者避免服用领餐、铜瞎含有重金属药物或进行钿剂灌肠,以免CT扫描时出现伪影。
如近期有前述情况可在定位前通过腹部透视或CT平扫检查能否达到定位要求。
定位前1小时左右排空膀胱和直肠,将10-20m1碘造影剂溶入600-IOOOm1饮用水中并分次饮入用于小肠显影并憋尿使膀胱充盈。
定位时需膀胱体积充盈至250m1以上,但不应过度追求较大的膀胱体积,过度充盈膀胱后续治疗中难以重复,不利于保持靶区和危及器官位置关系一致性。
为减少患者肾功能和主观尿意影响,保证定位与治疗时膀胱容量一致,有条件的医院可在定位和每次治疗前采用膀胱容量测定仪进行尿量检测。
2.2模拟定位要求:1)体位:采用仰卧位,对于术后肠道粘连严重的患者,可考虑俯卧位定位。
2)固定装置:建议采用普通体架配合真空垫或热塑体膜固定。
对于宫颈癌术后放疗者,建湖道残端顶端放置铅点以标记。
2.3定位CTzMR1扫描要求:1)定位中心左右方向位于人体左右中线,腹背方向位于腋中线,头脚方向位于靶区的中部(脐下5-10Cm)CT模拟定位扫描范围,上界自膈顶水平,下界至股骨上中1/3段层厚3∙5mm扫描,无造影剂禁忌证患者建议行增强扫描,对比剂注射量推荐80-90m1,流速15~2.5m1∕s,根据患者身体状态和血管情况可适当减量降速。
湖北省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规范1.放疗适应症1.1保乳术后放疗保乳手术后的乳腺癌患者,原则上术后均要接受放疗。
对于同时满足以下特定条件的患者,权衡放射治疗的绝对和相对获益,充分考虑患者的方知呈度、全身伴随疾病及患者意愿,可以考虑豁免放疗。
⑴患者年龄≥70岁。
⑵病理学分期为TINOMO O⑶激素受体阳性。
⑷切缘阴性且可以接受规范的内分泌治疗的患者。
1.2乳腺癌乳房切除术后放疗:1)原发肿瘤最大直径≥5cm,或肿瘤侵及乳房皮肤、胸壁。
2)腋窝淋巳结转移≥4枚。
3)T1-2且N1的患者,包含以下危险因素的患者中获益较大:年龄“0岁,A1ND数目<10枚时转移比例>20%,激素受体阴性,HER2过表达,组织学分级高,以及1V1阳性等。
1.3新辅助化疗后放疗1)新辅助治疗前初始分期为In期及新辅助治疗前后明确淋巴结持续阳性的患者,推荐术后放疗。
2)新辅助治疗前腋窝淋巴结阳性患者,在新辅助治疗后达到病理学完全缓解(PCR)可推荐术后放疗。
1.4放疗开始时间无辅助化疗指征的患者术后放疗建议在手术后8周内进行。
接受辅助化疗的患者应在末次化疗后2-4周内开始。
2.模拟定位及定位CT2.1定位前准备工作术后伤口愈合良好(皮钉已拆除)双手可以上抬至头顶。
2.2模拟定位要求(根据各单位实际情况调整)1)保乳术后单纯照射乳腺的患者,乳腺托架固定,双手上举握柱(根据各单位实际情况调整J2)保乳术后需要照射乳腺及区域淋巴结的患者,一体化膜固定,患侧手上举握头柱;3)改良根治术后照射胸壁及区域淋巴结的患者,一体化膜固定(患侧胸壁放0.5∙1cm腊膜)患侧手上举握头柱;健侧手放体侧。
2.3定位CT要求1)保乳术后单纯照射乳腺或照射乳腺+内乳淋巴结的患者,建议中心点放在患侧乳腺的中心,行CT平扫定位,层厚3mm,上界至喉,下至膈肌下5cm(包全肺及肝脏)2)保乳术后需要照射乳腺及锁骨上淋巴结或者改良根治术后照射胸壁及区域淋巴结的患者,建议中心点放在患者乳腺/胸壁及锁骨上的中心,行CT平扫+增强定位,层厚3mm,上至乳突水平,下至膈肌下5cm(包全肺)3.靶区勾画及正常组织勾画要求3.1全乳靶区勾画(建议结合术前影像)上界:临床边界+第2肋间下界:临床边界+CT所见腺体下Icm内界:胸骨旁外界:临床边界+CT所见腺体前界:皮下3-5mm后界:胸大肌/肋骨前方乳腺瘤床靶区内勾画:根据术后的血清肿、手术银夹、手术瘢痕勾画瘤床;瘤床外放ICm形成CTV,瘤床CTV在皮肤和胸壁方向不超过全乳CTV。
放射科设备质量控制制度一、引言放射科作为医疗机构中重要的诊断和治疗部门,其设备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完善的放射科设备质量控制制度,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二、设备质量控制流程1. 设备验收1.1 设备购置前,由放射科技术人员参与设备选型和技术评估,确保设备符合放射科的需求。
1.2 设备到货后,由技术人员进行验收,检查设备的外观、功能和性能是否符合规定标准。
1.3 验收合格后,将设备进行编号,并建立设备档案,记录设备的基本信息和验收结果。
2. 设备日常维护2.1 制定设备维护计划,明确维护的周期和内容。
2.2 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检查设备的外观、电源、连接线等是否正常。
2.3 定期对设备进行校准和调试,确保设备的测量准确性和稳定性。
2.4 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设备的卫生和安全。
2.5 对设备出现的故障进行及时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设备质量控制指标3.1 图像质量控制3.1.1 定期进行图像质量评估,包括分辨力、对比度、噪声等指标的检测。
3.1.2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设备参数,确保图像质量符合诊断要求。
3.2 辐射剂量控制3.2.1 定期进行辐射剂量测量,包括剂量率和剂量分布的检测。
3.2.2 根据测量结果,优化设备设置,减少患者的辐射剂量。
3.3 安全控制3.3.1 对设备的安全性能进行定期检测,包括电气安全、机械安全等方面。
3.3.2 对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事故进行记录和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4. 设备质量控制记录和报告4.1 对设备的维护、校准、调试等工作进行记录,包括日期、操作人员、操作内容等信息。
4.2 对设备的质量控制指标进行记录,包括测量结果、评估结果等信息。
4.3 定期编制设备质量控制报告,对设备的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5. 培训和监督5.1 对放射科技术人员进行设备操作和质量控制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质量意识。
EPIgray和SunCHECK在放疗剂量学质量控制中的评价比较摘要:目的:讨论EPIgray和SunCHECK在放疗剂量学质量控制中的评价比较。
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2月我院执行VMAT计划的肺癌患者80例,分别使用EPIgray和SunCHECK软件对接收数据进行单独计算,再对原始放疗计划和质量控制进行分析,比较两种不同剂量工具在放疗质量学控制中的评价比较。
结果:两组病例绝对剂量验证结果显示,TPS读取的视野中心点剂量平均值为(2.0109±0.06198)Gy。
SunCHECK组和EPIgray组读取的视野中心点剂量的平均值分别为(2.0085±0.06013)Gy和(1.9885±0.08469)Gy。
两组测量软件所测的剂量点与TPS的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0.245±1.947)%和(2.3±6.934)%,TPS与SunCHECK组差异不显著(P>0.05),TPS与EPIgray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SunCHECK和EPIgray的射野中心点在放疗质量学控制中具有一定的意义,还需结合其他参数一起分析。
关键词:EPIgray;SunCHECK;放疗;剂量;质量控制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放射疗法以已经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近年来精准靶区定位更是提高了放疗的治疗率,降低了并发症,使放疗越来越精准化和低伤害化。
因此,对于放疗时剂量的质量控制也要求越来越高,因为严格精准的剂量控制不仅能够提高放疗的疗效,更能减少对正常组织器官的损害。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是目前治疗肿瘤最常用的放疗方法,使用VMAT治疗时辐射光束是通过多叶准直器(Multi-leafCollimator, MLC)而形成的一类复杂投照技术[1],但是放射剂量的安全性需要通过质量控制来进行验证。
76FEATURES中国医疗设备 2021年第36卷 04期 V OL.36 No.04引言随着计算机、自动化控制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医用直线加速器及其放射治疗计划系统不断完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Three Dimensional Conformalradiation Therapy ,3D-CRT )、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therapy ,IMRT )及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 olumetric Modulated Arctherapy ,VMAT )等技术逐步获得了普及和应用。
但是无论何种先进的放射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都基于加速器稳定的机械及束流特性[1-2]。
VMAT 作为较为先进的放疗技术以其更好的剂量分布和更高的实施效率,得到了越来越广泛应用,并逐渐成为各进口医用高端加速器的标配。
由于在VMAT 计划实施过程中,多叶光栅(Multi Leaf Collimator ,MLC )的形状、机架旋转的速度以及输出剂量率均在变化[3-4],因此对于加速器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国内放射治疗设备和技术不断发展,国产医用加速器在技术先进性、质量可靠性、产品一致性和稳定性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5-6],逐渐具备了提供整套放疗解决方案以服务于患者治疗的能力,基于国产医用加速器XHA600E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技术的性能测试解传滨1,袁树海2,杨涛1,胡楠2,张志平2,戴相昆1,申红峰1,曲宝林1,徐寿平11.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第一医学中心放射治疗科,北京 100853;2. 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淄博 255000[摘 要] 目的 对国产医用加速器XHA600E 机械性能、剂量学特性以及容积旋转调强(Volumetric Modulated Arctherapy ,VMAT )模式下的剂量输出及机械精度控制等进行全面检验,评价其临床实施的可行性与可靠性,为国产设备实施VMAT 技术提供参考。
放疗摆位质量控制措施放疗是肿瘤治疗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高能量的射线照射肿瘤部位,以达到杀死癌细胞、阻止其生长的目的。
而放疗摆位的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效果、患者的安全和治疗的精准度。
本文就放疗摆位质量控制的措施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前期准备工作放疗摆位质量的控制工作,首先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
包括:1、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2、创造一个能够保障患者安全和治疗精准的环境;3、培训放疗操作人员,确保他们能够熟练地进行放疗摆位的操作;4、准备好质量控制相关的文件和标准。
1. 定位设备的质量保证放疗摆位的质量控制的第一步是保证定位设备的质量。
定位设备包括治疗床、定位标记、定位光学系统等。
这些设备的质量保证是放疗摆位质量控制的基础。
需要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校准,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术前标记的准确性在进行放疗摆位之前,需要进行术前标记,即在患者的身体上标记出治疗部位和定位点。
术前标记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治疗的精准度。
需要严格按照放疗计划进行术前标记,并确保标记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 患者体位的稳定性放疗摆位时,患者的体位必须是稳定的。
如果患者的体位不稳定,可能会导致治疗的偏差。
需要在放疗摆位之前进行患者体位的调整,并确保患者的体位能够稳定地保持在治疗过程中。
4. 定位的准确性放疗摆位的关键是保证定位的准确性。
在进行放疗摆位时,需要通过定位设备进行定位,确保治疗部位与放射束的重合度。
在进行定位时,需要确保定位操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避免因定位不准确导致治疗的偏差。
5. 定位监测和调整在进行放疗摆位时,需要进行定位的监测和调整。
通过定位设备进行定位之后,需要对定位效果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调整。
如果发现定位不准确,需要及时进行调整,确保定位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6. 质量控制文件的管理和执行放疗摆位的质量控制工作需要制定相关的质量控制文件和标准,并对这些文件和标准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执行。
需要定期对放疗摆位的质量控制工作进行审核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
22研究与探索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生产与管理中国设备工程 2018.03 (下)放射治疗是治疗肿瘤最有效的三大手段之一,主要是利用电离辐射对恶性肿瘤及一些良性病进行治疗。
伴随着医学技术不断的发展,放疗设备及放疗治疗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更加精准的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已经成为当前的主流放疗方式。
适形调强放疗设备主要包括直线加速器、放疗模拟机、CT 模拟机、调强计划系统以及一些质控设备(如剂量仪、电离室、调强验证系统)等。
放疗设备的质控管理主要通过购买、验收、使用、保养与维修、报废一系列过程来完成的。
在每一个环节严格消除可能影响放疗设备正常使用的因素,从而达到最好的质量控制,有效的保证病人的放疗效果。
1 购买管理在购买放疗设备时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采买,如《合同法》、《政府采购法》、《招标法》、《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管理与应用管理暂行办法》等。
医院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由放疗专家(有资质的放疗医师及放疗物理师)做出放疗设备购置方案、购买预算等,同时做好放疗机房的环评与卫评等工作。
购买计划经相关部门审核后应严格按照相关制度执行。
购买放疗设备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严格按照相关流程完成。
尤其是在招标方面应给予重视,由经验丰富的专家编写相应的招标文件,然后由招标机构、采购部门共同进行讨论,从而最终确定招标文件。
在招标文件中应详细的注明购买设备的相关要求,如价格、性能、功能等。
在购买完成后,在签订购买合同时一定要格外重视,签订的合同应具有法律效益,在以后发生争议时可以作为强有力的证据。
2 验收管理放疗设备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验收工作包括以下几点:(1)检查外包装是否完好。
(2)开箱验收:医院组织厂方代表、物理师、工程师、设备科、放疗设备使用科室负责人等共同在场完成开箱验收工作,并根据购买合同对放疗设备进行详细的检查,确保设备型号、配件等与招标文件及发货清单等相符合。
如若购买的设备为进口设备,当地商检部门的有关工作人员也应在场共同完成开箱验收工作。
放疗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放疗设备的安全管理,确保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放疗设备安全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的放疗科室,包括线性加速器、放射性同位素治疗仪等治疗设备的管理。
第三条医疗机构应建立放疗设备安全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和监督实施放疗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
第四条放疗设备的日常管理应遵循“诚实守信、科学管理、安全优先、精益求精”的原则。
第五条患者在接受放疗治疗前,应接受设备安全检查和操作规程的培训。
第六条医务人员对放疗设备操作不当导致的事故和安全隐患应及时上报并配合调查。
第七条医务人员应定期接受放疗设备安全培训和考核,保证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第二章人员管理第八条医疗机构应配备专职的放疗设备管理人员,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和安全检查。
第九条医疗机构应根据放疗设备的特性和规模,合理配置放射治疗医师、放射生物物理师、放射技师等专业人员。
第十条医务人员应按规定穿着工作服,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并定期接受健康检查。
第十一条医务人员在操作放疗设备时应注意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操作安全。
第十二条医务人员在发现放疗设备故障或异常时,应及时停机检修,并及时上报。
第十三条医务人员应接受定期的应急演练和设备操作培训,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应对能力。
第三章设备管理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建立放疗设备档案,包括设备购置合同、设备证件、维护记录等。
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对放疗设备进行定期的巡检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建立设备维修保养记录,包括维修内容、维修人员、材料费用等。
第十七条医疗机构应定期对放疗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和性能评估,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第十八条医疗机构应建立设备使用记录,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治疗剂量、治疗次数等。
第十九条医疗机构应建立设备事故报告系统,对放疗设备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并及时向卫生主管部门报告。
第二十条医疗机构应定期对放疗设备进行校准和质控,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和常规调强放疗技术在乳腺癌保乳术后同步推量中的剂量学比较任晔;徐锋超;单改仙;戴卓捷;崔迪;苏晓明;王宗烨【摘要】目的比较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和常规调强放疗(IMRT)两种技术在乳腺癌保乳术后同步推量放疗中剂量学差异.方法随机选择10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使用MONAC0 5.1计划系统,分别设计VMAT和IMRT计划,处方剂量均为PTV50Gy/25 f、PGTVtb60 Gy/25 f,评估两种计划靶区剂量适形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以及正常器官受照剂量(Gy)、机器跳数(MU)及治疗时间.结果 VMAT 计划中靶区剂量的适形度明显优于IMRT(P <0.05),而患侧肺V5、V10、V20及健侧肺V5稍高于IMRT组(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保乳术后同步推量放疗,VMAT和IMRT计划都可以满足临床剂量学的要求,VMAT在适形度方面对于IMRT计划有优势,并缩短了治疗时间.%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 in dosimetric characteristics and protection of organs at risk (OAR)between 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 and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 for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fter breast-conserving therapy.Methods Te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in the left breast) were planned in different ways.The prescribed dose for PTV was 50Gy/25f,while the dose for PGTVtb was boosted to 60 Gy/25 f.The dosimetric parameters of the two different plans,including the dose conformity index (CI)and homogeneity index (HI) of PTV,dose volume histogram (DVH)of normal tissue coverage,MU and delivery time were also analyzed.Results The dose distribution CI of the VMAT plan were better than that of IMRT(P <0.05).Compared with IMRT,VMAT increased the volume of the ipsilaterallung at 5,10,20Gy and the volume of the contrlateral lung at 5 Gy (P <0.05).Conclusion The two treatment modalities can satisfy clinical requirements.The dose distribution CI of the VMAT plan is better than that of IMRT.Also,the VMAT technology can shorten the duration of treatment.【期刊名称】《武警医学》【年(卷),期】2017(028)004【总页数】4页(P352-354,357)【关键词】容积旋转调强放疗;适形调强放疗;剂量学;乳腺癌【作者】任晔;徐锋超;单改仙;戴卓捷;崔迪;苏晓明;王宗烨【作者单位】100101北京,解放军306医院放疗科;100101北京,解放军306医院放疗科;100101北京,解放军306医院放疗科;100101北京,解放军306医院放疗科;100101北京,解放军306医院放疗科;100101北京,解放军306医院放疗科;100101北京,解放军306医院放疗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55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占据新诊断乳腺癌病例的12.2%,占据乳腺癌死亡的9.6%[1]。
一、引言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
放疗作为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降低乳腺癌复发率和提高患者生存率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本文将针对乳腺癌放疗的机械治疗方案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二、放疗机械治疗方案1. 放疗设备(1)直线加速器:是目前最常用的放疗设备,具有精确度高、输出能量范围广、辐射剂量分布均匀等优点。
(2)旋转调强放疗(IMRT):利用直线加速器旋转照射,通过多叶准直器实现精确的剂量分布,提高肿瘤靶区剂量,降低周围正常组织剂量。
(3)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在IMRT的基础上,通过多角度、多叶准直器实现快速旋转照射,进一步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2. 放疗计划设计(1)靶区确定:根据影像学资料(如CT、MRI等)确定肿瘤靶区,包括临床靶区(GTV)和计划靶区(PTV)。
(2)正常组织保护:分析肿瘤周围正常组织,如心脏、肺、脊髓等,制定相应的保护策略,降低正常组织受照射剂量。
(3)剂量分布优化:采用优化算法,使肿瘤靶区剂量满足临床要求,同时降低周围正常组织剂量。
3. 放疗方案制定(1)照射方式:根据肿瘤大小、位置、周围正常组织情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照射方式,如单野照射、多野照射、旋转照射等。
(2)照射剂量:根据肿瘤分期、大小、位置等因素,确定照射剂量。
一般乳腺癌放疗剂量为50-70 Gy,分25-35次进行。
(3)照射时间:根据放疗设备、照射方式、照射剂量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照射时间。
4. 放疗治疗计划实施(1)定位:采用CT、MRI等影像学资料,对患者进行精确定位,确保照射靶区与计划靶区一致。
(2)摆位:根据定位结果,调整患者体位,确保照射靶区与计划靶区一致。
(3)照射:根据放疗计划,进行照射治疗。
(4)随访:放疗结束后,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肿瘤消退情况、不良反应等。
三、放疗机械治疗方案的注意事项1. 严格执行放疗计划,确保照射靶区与计划靶区一致。
容积旋转调强技术行全脑放疗联合转移灶同期加量治疗脑转移瘤的剂量学研究王中飞;谭丽娜;孙晓欢;肖锋【摘要】目的探讨容积旋转调强(volume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技术行全脑放疗联合转移灶同期加量治疗脑转移瘤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0例行放疗的脑转移瘤患者,每例患者同时设计两种放疗计划:RA计划和Sum计划.RA计划全程采用VMAT技术,全脑照射30 Gy/10 F,同时转移灶同期加量照射45 Gy/10F;Sum计划全脑适形对穿照射30 Gy/10F后,采用VMAT技术对转移灶局部加量照射15 Gy/5 F.比较两种计划的靶区剂量分布、危及器官及转移灶外脑组织的受照射剂量、机器跳数等.结果两种计划靶区剂量分布均满足临床要求.RA计划靶区适形度指数优于Sum计划(0.99±0.00vs 0.77±0.05,P<0.001),全脑V35、V.亦显著小于Sum计划(P<0.05),机器跳数较Sum计划减少约12%.结论 RA计划的靶区剂量分布可达到或优于Sum计划,能更好地降低转移灶外正常脑组织的受照射剂量,减少机器跳数.应用VMAT技术行全脑放疗联合转移灶同期加量是制定脑转移瘤放疗计划的一种优选方式.【期刊名称】《中国癌症防治杂志》【年(卷),期】2017(009)003【总页数】5页(P205-209)【关键词】容积旋转调强;脑转移瘤;全脑照射;剂量学【作者】王中飞;谭丽娜;孙晓欢;肖锋【作者单位】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放疗科;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放疗科;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放疗科;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放疗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91;R730.55全脑放疗是脑转移瘤患者的常规治疗方式,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生存质量[1]。
对于选择性脑转移瘤患者,有研究证实全脑放疗联合转移灶局部加量较单纯全脑放疗可显著提高疗效[2]。
常规放疗模拟机的日常质控目标和校准方法夏小林;林世寅;刘玮;黎文玲【摘要】目的:探讨常规放疗模拟定位机的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QA)和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QC)的主要内容及检测方法,以保证临床放疗定位的稳定性,提高治疗实施的准确性和精度.方法:从常规模拟定位机的机械等中心调整、辐射野光野的指示校准、光距尺的检验和校准、激光定位灯的调整以及辐射防护与设备安全连锁等方面分析确认QA和QC的主要内容和检测方法.结果:得出了日常放射治疗工作中常规模拟定位机必须予以实施的QA和QC的主要内容以及检测方法.结论:依据常规模拟机日常的QA和QC的主要内容及检测方法,制定了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QA和QC检测规范和标准,从根本上保证了放射治疗定位的精度,同时对各级放射治疗单位常规模拟机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具有现实指导作用.【期刊名称】《医疗卫生装备》【年(卷),期】2014(035)012【总页数】3页(P84-86)【关键词】模拟定位机;质控;校准【作者】夏小林;林世寅;刘玮;黎文玲【作者单位】527300广东云浮,云浮市人民医院肿瘤科;527300广东云浮,云浮市人民医院肿瘤科;527300广东云浮,云浮市人民医院手术室;527300广东云浮,云浮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6;TH774模拟机作为一种常规模拟放射治疗设备,以X线管焦点为辐射源替代放射治疗机的辐射源,模拟各种治疗机在放射治疗时的各种几何条件,通过医用影像系统,观察肿瘤在治疗时所需的射野形状、靶区中心及降低重要器官吸收剂量所需的机架角度。
通过模拟各种运动方式以确定准直器角度,界定射野大小及辐射源到体表的距离、影像接受表面到等中心的距离、辐射源到等中心的距离,为放射治疗医生提供患者放射治疗计划所需的各种必需数据,确定放射治疗过程中被照射的病灶部位和治疗辐射野的位置﹑尺寸[1]。
智能制造数码世界 P.258精确放疗的放疗设备质控管理刍议韩杰 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放疗科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生产总值稳步提升,经济增长速度显著加快。
与此同时,人民的经济水平也随之稳步提升。
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巨大的变化。
因此,人民的饮食习惯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目前,我国年龄结构呈现出老龄化的状态,肿瘤的发病几率在逐步上升。
针对肿瘤的临床诊疗手段目前主要有手术及放疗、化疗。
针对肿瘤的诊治,医学放疗设备不断发展精进,对治疗肿瘤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
针对放疗时期放疗设备的质控管理进行强化,使得放疗的质量显著提升。
关键词:放疗设备 质量控制 放疗结果 精准放疗 调强放疗针对肿瘤的临床诊治手段主要有手术以及放疗和化疗。
其中放疗作为治疗肿瘤的三大手段之一,主要通过电离辐射方式对恶性肿瘤以及一些良性病症进行治疗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医学技术也不断向前迈进,放疗设备以及放疗治疗的水平都在不断提升。
因此,当前主流的放疗方式已经变成了精准的适形调强放射治疗。
通过精准的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能够对病人的病情有显著的改善,其中所运用到的设备主要包含了直线加速器、放疗模拟机、调强计划系统、CT模拟机和一些质控设备等。
针对放疗设备的质控管理来说,主要还是通过购买、验收、使用、保养、维修以及报废等过程完成的。
在放疗设备的质控管理上,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十分重要的,只有严格的环环把控才能够使得放疗设备使用正常,且保证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1.购买管理针对这些医疗设备的购买来看,应当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例如《合同法》、《招标法》、《政府采购法》以及《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管理与应用管理暂行办法》等。
而医院则要根据医院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购买方案制定,此外,购买方案的制定应当由当地的放疗专家进行定制,将设备的购买方案以及预算等全部计算清楚,与此同时,放疗专家还应当对放疗机房的环境与卫生等内容进行评估。
购买计划定制完成后,将购买计划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核,严格按照相应的流程进行放疗设备的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