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三维适形、静态调强与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的剂量学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610.57 KB
- 文档页数:5
二程放射治疗计划在肿瘤调强放射治疗中的可行性【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利用二程放射治疗计划在肿瘤调强太和县中医院,236600放射治疗中的应用及价值。
方法:以2018年1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4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调强放射治疗,并在放疗20次后,再重新定位,进行二程放射治疗计划,观察患者二程放射治疗计划前后的最大照射剂量、最小照射剂量、靶区及危及器官体积,记录平均照射量。
结果:40例肺癌患者在二程放射治疗计划应用后,其靶区体积有所减少,靶区和危及器官的最大、最小及平均照射剂量有所降低。
结论:利用二程放射治疗计划在肿瘤调强放射治疗中的效果较好,可以更为精准的调整放射剂量,效果更好,不良反应更少。
【关键词】肺癌;肿瘤;调强放射治疗;二程放射治疗肺癌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癌症,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简称,为原发于支气管黏膜及肺泡上皮的恶性肿瘤。
近年来我国肺癌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临床对肺癌的治疗方法较多,包括有手术治疗、化疗和放疗[1]。
其中三维适形放疗对肺癌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在治疗过程中,一般都采用单程放射治疗,放射治疗计划中,不会再考虑患者的靶区和危及器官等变化,即一次放疗治疗计划5~7周不会调整[2]。
但是在临床研究中也发现,很多患者在放疗期间,病灶和范围会出现一定的改变,因此本研究考虑二程放射治疗计划,并分析其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1.1.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2018年1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40例。
其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
年龄在29~8岁之间,平均为51.62±5.64岁。
I期患者9例,II期患者21例,III期患者6例,IV期4例。
1.1.2纳排标准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患者经过临床研究确诊为原发性肺癌;(3)首次采用根治性放疗,未采用手术和化疗手段;(4)KS评分在60分以上;(5)能耐受完成本次放疗。
肺部小肿瘤γ刀、静态 IMRT 及 VMAT 放疗剂量学比较唐正中;胡宗涛;吴爱东;牛振洋【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dose distribution difference in body gamma knife,static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 and 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radiotherapy for small mass in lung.Methods Sixteen patients with small mass in lung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gamma knife radiotherapy plan,sIMRT plan and VMAT plan made respectively for each mass.All plans were optimiz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95% target volume (PTV)covered by prescribed dose.We compared multiple parameters such as dosimetric pa-rameters of PTV,organ at risk(OAR),homogeneityindex(HI)and comfomity index(CI)of three radiotherapy plans.Results Six-teen cases with three plans of PTV dose distribution and dose parameters coul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clinical treatment,and pre-scription dose to cover 95% of the PTV,OAR dose limit could also meet the requirements.The Homogeneity index (CI)and conform-ity index (HI)of Gamma knife plan were 1.67 ±0.13 and 0.70 ±0.06,respectively,which had the worst performance among three plans(P <0.05);the homogeneity index(HI)and conformity index(CI)of PTV in sIMRT and VMAT plan were similar,without obvi-ous difference (t =0.96 and 1.37,P =0.36 and0.19,respectively).The whole lung V5 ,V10 ,V15 ,V20 ,V25 ,V30 and spinal cord Dmax were the lowest in gamma knife plan with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0).Although the esophagus Dmax was lower,it had no statistical pared with VMAT,lung V10,V30 of sIMRT were slightlylower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All the pa-rameters of VMAT plan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sIMRT although the Dmax of esophagus and spinal cord,lung V5 ,V15 ,V20 ,V25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 >0.05).Conclusions Compared with sIMRT and VMAT,gamma knife radio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small mass in lung can obviously increase the target dose and better protect OAR,but is poor in homogeneity and conformity.%目的:比较体部γ刀、静态调强(sIMRT)与容积旋转调强(VMAT)的肺部小肿瘤中放疗计划的剂量学差异。
乳腺癌调强放疗技术及质量控制赵建;张慧敏;陈震章;周阿英【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4(12)33【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调强放射治疗技术及其质量控制。
方法选择31例保乳术后乳腺癌患者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PTV-GTV总剂量DT 60~63 Gy,1次/天,DT2.0~2.1 Gy/次,5次/周。
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全程放疗,放疗反应轻微,未出现放射性肺炎、心脏损伤等严重毒副反应。
结论三维适形调强放疗保乳术后乳腺癌,治疗摆位过程严格质量控制程序,可确保治疗计划的精准实施。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echnology and quality control of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MRT) after breast-conserving surgery of breast cancer.Methods Select 31 cases of breast-conserving surgery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ith 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IMRT, PTV-GTV total dose DT 60-63 Gy, 1f/d, DT2.0-2.1 Gy/f,5 f/w.Result All patients had received irradiation process smoothly with none seriouscomplication.Conclusion IMRT breast cancer conserving surgery, treatment placement process strict quality control procedures to ensure accurat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reatment plan.【总页数】2页(P30-31)【作者】赵建;张慧敏;陈震章;周阿英【作者单位】江苏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江苏南京210009;江苏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江苏南京210009;江苏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江苏南京210009;江苏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江苏南京21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相关文献】1.乳腺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技术及质量控制体会 [J], 谢洪玲2.铅门跟随技术与铅门固定技术在乳腺癌根治术后调强放疗中的剂量学比较 [J],成树林;宾石珍;单冬勇;张俊俊3.容积旋转调强放疗和常规调强放疗技术在乳腺癌保乳术后同步推量中的剂量学比较 [J], 任晔;徐锋超;单改仙;戴卓捷;崔迪;苏晓明;王宗烨4.调强放疗技术在乳腺癌放疗中的临床分析 [J], 鲁春慧;崔晓斌5.深吸气屏气技术在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动态容积旋转调强放疗中的剂量学分析[J], 柴林燕;周灿;蒙渡;王科峰;李茸;王尧;何瑞欣;张晓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VMAT和IMRT技术在鼻咽癌放疗海马保护中可行性研究熊超;叶威;王璐;龚敏勇【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生》【年(卷),期】2018(056)008【摘要】目的研究静态调强技术和容积旋转调强治疗技术在治疗鼻咽癌时对海马区的物理剂量学的差异性.方法对2016年5~11月入院的10例鼻咽癌患者采用:①容积旋转调强治疗技术V-MAT-HF(对海马区有剂量限制);②容积旋转调强治疗技术V-MAT(对海马区不作剂量限制);③9野静态调强计划9B-IMRT-HF(对海马区有剂量限制);④9野静态调强计划9B-IMRT(对海马区不作剂量限制),记录各患者靶区适形性CI、剂量均匀性HI脑海马区HF的放射剂量,统计剂量学差异.结果鼻咽癌患者靶区容积旋转调强技术(保护脑海马区)对脑海马区的剂量低于其他三种治疗技术,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保护性照射的容积调强技术对脑海马区HF受照剂量远远低于其他三种治疗技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0例鼻咽癌患者靶区容积旋转调强技术(保护脑海马区)对脑海马区的剂量明显低于其他三种治疗技术,VMAT保护海马区技术可以认为是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的首选治疗技术.【总页数】3页(P79-81)【作者】熊超;叶威;王璐;龚敏勇【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中心,江西九江 333200;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中心,江西九江 333200;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中心,江西九江 333200;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中心,江西九江 333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5【相关文献】1.VMAT和dIMRT技术在鼻腔肿瘤放疗中的剂量学比较 [J], 孟慧鹏;孙小喆;郑爱青;孙劲松;王昊;梁克明2.鼻咽癌海马组织勾画后VMAT与IMRT技术的剂量学研究 [J], 刘跃华;王佳浩;赵鹏军;郑如珍;邓清华3.宫颈癌术后IMRT和VMAT放疗技术剂量学探讨 [J], 姜仁伟; 李芹飞4.宫颈癌术后IMRT和VMAT放疗技术剂量学探讨 [J], 姜仁伟; 李芹飞5.乳腺癌术后放疗H-IMRT技术与H-VMAT技术剂量学比较 [J], 徐丙臣;曹洋森;李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RapidArc和IMRT在宫颈癌放疗中的剂量学比较蔡勇君【摘要】目的:分析容积旋转调强(RapidArc)和固定野调强(IMRT)在宫颈癌放疗中的剂量学参数,比较不同放疗计划的剂量学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8年3月于我院接受放疗的宫颈癌患者41例,其中19例患者接受RapidArc 计划,22例患者接受IMRT计划.比较两种放疗计划的剂量学参数.结果:RapidArc计划组的Dmean、CI值均显著高于IMRT计划组(P<0.05),其他参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RapidArc计划组的直肠V40与V50、膀胱V30与V40、小肠Dmean、股骨头Dmean与V30值均低于IMRT计划组(P<0.05),其他参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采用RapidArc计划和IMRT计划的靶区剂量参数类似,但在适形度及危及器官受量方面,RapidArc技术稍优于IMRT技术.【期刊名称】《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年(卷),期】2018(018)011【总页数】3页(P50-52)【关键词】宫颈癌;容积旋转调强;固定野调强;放疗;剂量学【作者】蔡勇君【作者单位】福建省肿瘤医院放疗科福州350014;福建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福州35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33宫颈癌是目前临床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放射治疗作为肿瘤常用局部治疗方式已广泛应用于各期宫颈癌治疗中,可有效提高患者局部控制率及总生存率。
容积旋转调强(RapidArc)放疗技术主要是利用单弧或多弧模式,通过优化机架旋转角度,调整多叶准直器(MLC)形状及加速器输出剂量率,实现靶区剂量叠加及轻度调制,与常规采用的固定野调强(IMRT)放疗技术比较,其具有适形度更高、机器跳数少、治疗时间短等优点呢[1~2]。
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RapidArc与IMRT两种放疗技术在宫颈癌患者术后放疗的剂量学参数,分析两种放疗技术的优缺点。
调强放疗剂量学验证方法与技术
包虹
【期刊名称】《中国卫生产业》
【年(卷),期】2011(008)01Z
【摘要】调强放疗过程中存在很多因素会导致剂量学误差的产生,为保障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调强放疗,有必要对每一个患者的调强计划进行剂量学验证的.近年来,调强放疗剂量学验证的技术与方法均有很大的进展.文章就此进行综述.
【总页数】2页(P115-115,117)
【作者】包虹
【作者单位】浙江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放射物理室,杭州3100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
【相关文献】
1.铅门跟随技术与铅门固定技术在乳腺癌根治术后调强放疗中的剂量学比较
2.容积旋转调强放疗和常规调强放疗技术在乳腺癌保乳术后同步推量中的剂量学比较
3.宫颈癌根治性放疗旋转容积调强技术及固定野动态调强放疗技术的剂量学差异
4.调强放疗剂量学验证方法与技术
5.质子调强放疗技术与2种光子旋转调强放疗技术在全中枢照射中的剂量学比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食管癌静态调强放疗与容积调强弧形放疗计划的剂量学比较何志杰;王晓敏;赵一电;孙秀珂;王慧涛;张强;陈龙【摘要】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 (VMAT)or static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 (IMRT)to treat advanced esophageal neoplasm. Methods A consecutive series of 37 patients newly diagnosed with esophageal neoplasm was analyzed by computed tomography,and the resulting images were input into the oncentra planning system to generate protocols for IMRT and VMAT. All 37 patients received both types of treatment. Dose-volume histograms were generated to compare gross tumor volume (GTV),planning target volume (PTV) and exposure of at-risk organs. Different results for each method were assessed for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using the paired t-test. Results VMAT gave slightly but not significantly higher values than IMRT for PTV-D98 (58.39±1.03 vs58.51±0.57,P=0.314)and PTV-D2 (65.92±1.57 vs 66.17±1.25,P=0.230). VMAT was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ly lower GTV D98 (60.03±1.23 vs 62.46±1.03,P<0.001),D2 (64.83±0.91 vs66.08±1.01,P=0.001), and Dmean(63.62±1.28 vs 64.07±1.08,P=0.021). VMAT also gave significantly lower PTV-V105 coverage(t=-8.216,P<0.001). The two methods were associated with similar conformity index(t=-0.147,P=0.884),homogeneity index(t=2.56,P=0.89),spinal dose (P=0.743)and heart dose (P=0.519). VMAT was associated with lower lung V20 than IMRT (t=-12.690,P<0.001),as well as lower lung V30(t=-2.870,P=0.007)and lowermean lung dose(t=-3.659,P=0.001). Mean MU was 24% lower with VMAT than with IMRT (572.33 vs 754.95). Conclusion In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neoplasms,VMAT can provide equivalent or superior dose distributions compared to IMRT,and it can generate more and better GTV hotspots. VMAT is also associated with lower lung V20 and V30,lower MU,and higher delivery efficiency.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VMAT has strong potential for treating esophageal cancer.%目的:研究食管癌患者应用静态调强放疗(static intensity modulate radiotherapy,sIMRT)和容积调强弧形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e therapy,VMAT)计划剂量学差异。
基于EPID的容积旋转调强放疗绝对剂量验证探讨孟慧鹏;董化江;丁红军;孙小喆;郑爱青;梁克明;张艳龙;王鹏【摘要】目的:探讨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lectronic portal imaging device,EPID)用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绝对剂量验证的可行性与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100例患者的VMAT治疗计划,用Eclipse软件导出EPID计划和水模体验证计划等中心平面的通量图.在2幅通量图中对应位置处,各随机选取30个待测量绝对剂量点(靶区内6个,靶区外扩5、10、20、30、50 mm的区域内和有效探测范围内各4个点),按照选取位置的不同将这些剂量点分成7组,每个点均测量EPID和指形电离室实测值,用单因素F检验比较2种方法7组数据的计划值与实测值准确率的差异.结果:7组剂量点的绝对剂量验证结果准确率基本均在98%以上,2种方法测量的7组数据的准确率均无统计学差异(F=0.032-3.189,P>0.05).结论:EHD具有在线实时剂量验证的潜力和明显优势,能够大大提高多点绝对剂量验证的效率,可以用于VMAT治疗绝对剂量的验证.【期刊名称】《医疗卫生装备》【年(卷),期】2016(037)008【总页数】4页(P98-100,108)【关键词】电子射野影像装置;容积调强;剂量验证【作者】孟慧鹏;董化江;丁红军;孙小喆;郑爱青;梁克明;张艳龙;王鹏【作者单位】300162天津,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放疗中心;300072天津,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300072天津,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300309天津,武警后勤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教研室;300072天津,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300162天津,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放疗中心;300162天津,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放疗中心;300162天津,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放疗中心;300072天津,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300309天津,武警后勤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教研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R8151958年,Andrews为实现X线放疗射野验证中的无胶片化,最早设计了第一个用于2 MV X线治疗的射野验证系统,即早期的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lectronic portal imaging device,EPID),类似的早期研究奠定了放疗中实时验证装置发展的基础。
单双部分弧有无均整器模式VMAT与IMRT在食管癌放疗中的剂量学比较刘首鹏;赖佳路;周阳;刘登洪;姜筱璇;钟仁明【期刊名称】《实用肿瘤杂志》【年(卷),期】2022(37)5【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单双部分弧有无均整器模式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与静态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对食管癌放疗的剂量学差异,为临床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9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放疗的食管癌患者15例,在RayStation计划系统为每例患者设计4组放疗计划:非均整模式双弧间断出束VMAT(VMAT-3F2A)、均整模式双弧间断出束VMAT(VMAT-2F2A)、非均整模式单弧间断出束VMAT(VMAT-3F1A)和非均整模式IMRT(IMRT-3F)。
IMRT-3F为临床治疗计划。
比较分析4组计划间靶区和危及器官(organs at risk,OARs)的剂量学差异,并比较分析机器跳数(monitor unit,MU)及治疗效率。
结果VMAT-3F1A 计划在均匀性指数(heterogeneity index,HI)、适形性指数(conformity index,CI)和剂量最大值(maximum dose,D_(max))方面均差于VMAT-3F2A和VMAT-2F2A计划(均P<0.05)。
IMRT-3F计划的HI和D_(max)均高于VMAT-3F2A计划(均P<0.05)。
VMAT-2F2A计划双肺V_(5)均高于其他3个计划(均P<0.05)。
IMRT-3F计划双肺V_(20)均高于其他3个计划(均P<0.05)。
VMAT-3F2A计划双肺的V_(20)均低于其他3个计划(均P<0.05)。
VMAT-3F2A计划双肺和心脏的平均剂量(mean dose,D_(mean))均低于VMAT-2F2A和VMAT-3F1A计划(均P<0.05)。
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四种不同放疗计划心脏亚结构的剂量学研究张菲菲;刘欣;李威;仇好;吴先想;秦楠楠;段诗苗【期刊名称】《现代肿瘤医学》【年(卷),期】2024(32)10【摘要】目的:分析静态调强放射治疗(s-IMRT)、混合调强放射治疗(hy-IMRT)、切线弧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t-VMAT)、非共面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n-VMAT)四种治疗计划,在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瘤床同步加量模式下,评估对左心室(left ventricle,LV)和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LAD)作为危及器官时的剂量学差异。
方法:选取55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瘤床银夹标记的患者,将LV 和LAD确定为危及器官,并为同一患者设计s-IMRT、hy-IMRT、t-VMAT、n-VMAT四种放疗计划,比较这四种计划在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及临床实施效率。
结果:4种计划均满足对靶区和危及器官的临床要求。
n-VMAT在靶区的适形度指数(conformity index,CI),心脏的V_(40),LV的V_(10)、V_(30)、V_(40),LAD 的D_(mean)、V_(30)、V_(40),左侧肺的V_(30)、V_(40)优于其他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n-VMAT和t-VMAT在心脏的V_(20)、V_(30),LV的D_(mean)、V_(20),LAD的V_(20),左侧肺的D_(mean)、V_(5)、V_(20)优于s-IMRT和hy-IMR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s-IMRT和hy-IMRT在右侧肺的D_(mean)、右侧乳腺的D_(mean)、脊髓的D_(mean)优于t-VMAT和n-VMA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hy-IMRT的机器跳数最低,与s-IMRT、t-VMAT和n-VMAT相比分别降低了16.83%、22.31%、23.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RapidArc放射治疗系统是什么样的机器RapidArc放射治疗系统有效减少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为广大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福音。
1)先进的理念RapidArc技术属于容积弧形调强(Volumetric-Modulated ArcRadiotherapy,VMAT),又可称为旋转调强。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 Therapy,IMAT)。
RapidArc是指在直线加速器机架连续旋转的过程中通过动态多叶光栅(dMLC)连续运动形成一系列子野,并配合通过改变剂量率、机架旋转速度形成可变束流来完成的调强放疗方式,其兼有旋转照射和动态调强的特点。
RapidArc可以由单弧、多弧或多个部分弧组合完成照射。
2)显著的特点一体化放射治疗系统RapidArc技术应用于临床治疗以来,国外许多研究表明计划质量优于三维适形放疗(3DCRT),效果优于传统调强照射(IMRT)。
对危及器官的保护较好,且因其旋转特性,在射野方向选择上具有较大自由度,使得剂量分布趋向更紧密,降低了与靶区相邻危及器官的高剂量受照体积,靶区的适形度更好。
RapidArc作为一种容积调强放疗,在旋转过程中辐照范围是整体靶区,所以不存在螺旋断层调强放疗射野间剂量衔接的问题,其实施效率也远高于螺旋断层放疗。
由于RapidArc可以制定并实施非共面IMAT计划,使得其优势更明显。
3)突出优势现代精确放疗的真正体现对比目前世界上流行的放疗设备螺旋断层放疗(TOMO放射治疗系统),对于肺癌,螺旋断层放疗的平均肺受量和V20高于IMAT;对于前列腺癌,螺旋断层放疗的膀胱和职场的受量高于IMAT;对于头颈部肿瘤,IMAT适用非共面射野,眼球和腮腺平均量、脑干和视交叉量大量均小雨螺旋断层放疗。
同时,利通模体对RapidArc,IMRT(固定野调强)及螺旋断层放疗进行了计划质量比较,RapidArc计划的适形度(CI)、均匀性(HI)及对模拟危及器官的保护均好于后两者。
放射治疗的计划系统独立剂量验证发展研究摘要】放射治疗技术除了应实现精确治疗之外,临床治疗前的剂量验证更为关键。
目前广泛应用的实验测量方法虽然在准确性方面可以符合要求,但效率较低。
独立剂量算法包括深度剂量·离轴比经验模型、Clarkson积分模型、卷积以及蒙特卡罗模型,其验证方法不仅确保了精度,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验证效率。
【关键词】放射治疗;独立剂量验证;发展【中图分类号】R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2-0078-02目前,放射治疗技术正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中,随着调强放疗和容积旋转调强技术的深入应用,放疗效果得到明显提高,但由此带来了治疗前剂量验证复杂性的提升,从而降低了验证效率。
临床常规照射和三维适形放疗剂量的计算及实现方式比较简单,仅通过手工核对方法就能够进行剂量验证;但对于调强放射治疗技术而言,目前需要采用模体实测方法验证,虽然具备了精确性,但却极大地增加了消耗,效率较低。
1.独立计量验证的必要性放射治疗需要尽可能提升治疗的增益比,就目前而言,IMRT和VMAT技术虽然已经能够在较高程度上保证精度,但因技术复杂性高的缘故,因此实施起来非常繁琐,病人在放疗过程中可能因多种不确定因素而接受到和处方剂量不相配的照射量。
放射治疗前需要进行准确的剂量验证以判断放射治疗剂量的安全性,确定合理范围[1]。
目前的剂量验证方法通常有模体内剂量实测、跳数的独立核对以及蒙特卡罗模拟方法。
独立算法的剂量验证在简化操作的同时能够保证精确性,因此非常有必要。
2.基于修正方法的剂量验证2.1 深度剂量·离轴比经验模型常规治疗通常采用一维或二维表格表现射野的中心轴和离轴剂量的分布情况。
早期的算法一般会表达为百分深度剂量及离轴比两个函数的积。
然后经过发展,函数形式开始不断复杂并逐渐完善。
但早期的算法虽然更容易理解,对很多条件也都进行了近似处理,但会对计算结果的精确度产生影响,不过由于其具有很高效率,因此方便了验证过程,如果按照以往的人工计算方法,早期验证方法较为适合。
ADAC逆向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的验证
尹勇;于金明;奚越;韩廷芒;卢洁;王亚彬;刘同海
【期刊名称】《肿瘤防治杂志》
【年(卷),期】2003(10)7
【摘要】目的 :验证ADAC逆向调强治疗计划系统的物理精度。
方法 :用胶片和电离室 ,检测IMRT的MLC形状、空间点的绝对吸收剂量和等剂量曲线。
结
果 :IMRT的MLC形状符合度误差 1mm ,空间点绝对吸收剂量与计划计算的误差3 6 % ,等剂量曲线分布的胶片测量结果与计划计算的很接近。
结论 :ADAC逆向治疗计划系统符合临床要求。
【总页数】3页(P732-734)
【关键词】放射治疗,适形;放射治疗计划,计算机辅助;放射治疗剂量
【作者】尹勇;于金明;奚越;韩廷芒;卢洁;王亚彬;刘同海
【作者单位】山东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济南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33
【相关文献】
1.逆向计划调强放射治疗的临床验证 [J], 孙朝阳;肖锋;石梅;陆军
2.胸上段食管癌同步整合加量调强放射治疗逆向计划与正向计划的剂量学差异 [J], 蔡怡;吴芳;金振军;周兴芹;贾鹏飞;涂佳丽;汤乐民;季斌;仇晓军
pass三维剂量验证系统在鼻咽癌\r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剂量验证中
的应用 [J], 吴广鑫;蔡勇君;陈济鸿;柏朋刚;王艺辉
4.自制TOMO模体在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系统调强放射治疗计划验证研究 [J], 郭兴照; 刘静; 程金生; 徐伟; 戴相昆; 王刚
5.胸上段食管癌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逆向计划与正向计划的剂量学差异分析 [J], 刘毅;王丽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20;30(4)539 doi: 10.3969/j.issn. 1009-881X.2020.04.036胸中段食管癌VMAT与IMRT的放疗计划分析甘广辉u,吴琼2(1.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2.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疗科,江苏苏州215006)摘要:目的比较使用旋转容积调强放疗(VMAT )和固定野调强放疗(IMRT )技术在胸中段食管癌放疗中靶区和危及 器官的剂量学、计划复杂度、计划7通过率的差异,为临床针对不同的病人选择合适的放疗方案。
方法选取2017年一2018 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的20例胸中上段食管癌患者。
固定技术采用头颈肩热塑模,行大孔径定位CT扫描。
基于《肿 瘤放射治疗学》,并结合患者的辅助检查对靶区和正常组织进行勾画。
分别采用VMAT和IMRT技术设计计划。
通过剂量直 方图(D V H)和等剂量曲线比较两种计划的剂量学差异。
统计两种计划形成的控制点(C P)、每个CP的子野面积(SA) 和跳数(M U)等参数对计划的复杂程度进行评估。
使用PTW 729三维剂量验证设备对计划进行剂量验证,比较两种计划的 三维7通过率。
结果在剂量学上,VMAT在靶区的均匀性和适形性优于IM R T,肺的V2。
和脊髓的D2剂量IMRT高于VMAT. V5的剂量IMRT更低,肺的平均剂量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MAT的CP数量少,并且SA低于5 cm x 5 cm和MU低于3的CP 数量比IMRT少,计划的复杂度更低,计划的可靠性更高。
三维验证中,7(2%/2m m、3%/3m m,4%/4m m)的通过率两 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VMAT和IMRT计划均能满足临床h的治疗要求,VMAT计划能够提供更好的均匀性和适形 性,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更低,并且计划的复杂度更低,计划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更好,VMAT和IMRT计划的7通过率无明 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