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交通标准体系(2016)发布稿
- 格式:doc
- 大小:652.00 KB
- 文档页数:45
推动交通运输业绿色发展交通部发布交通绿色发展指南推动交通运输业绿色发展交通部发布交通绿色发展指南近年来,全球环保意识的提升和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使得绿色发展成为各个行业的重要目标之一。
交通运输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不仅需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还需兼顾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为了推动交通运输业的绿色发展,中国交通部发布了交通绿色发展指南,旨在引领行业向更加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一、背景和意义交通运输业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造成交通领域的环境问题亟待解决。
此次交通绿色发展指南的发布,是对过去传统交通发展模式的一种转变,是交通部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发展的具体行动。
指南的发布旨在引导交通运输业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通过提供行业指导,鼓励企业实施绿色技术创新和管理体系改进,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推动交通运输业向低碳、环保的方向发展。
二、关键内容1. 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交通运输业绿色发展的核心在于技术创新。
指南要求企业加强科技研发投入,培育绿色创新技术,提升车辆动力系统效能,减少燃料消耗和尾气排放。
此外,还鼓励企业加大对新能源汽车、智能交通系统和绿色物流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促进绿色技术的普及和推广。
2. 强化环境保护意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指南要求企业加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噪音和颗粒物排放,改善交通运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同时,鼓励优化交通布局,提高公共交通的覆盖率,鼓励和引导人们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减少个体汽车使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3. 优化资源利用效率合理利用资源是绿色发展的关键。
指南鼓励企业加强物流运输组织和管理,提高货物运输效率,减少线路不合理和空驶率高的情况发生。
同时,倡导绿色供应链管理,促进物流业与其他行业的合作,共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二次能源消耗。
三、推动措施为了有效推动交通运输业绿色发展,指南提出了一系列的具体措施和政策,包括:1. 建立激励机制:设立政策性奖励和补助措施,鼓励企业实施绿色技术创新和管理改进,并对环境友好型车辆和设施给予优惠政策。
交通运输部关于全面深入推进绿色交通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17.11.27•【文号】交政研发〔2017〕186号•【施行日期】2017.11.2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交通运输部关于全面深入推进绿色交通发展的意见交政研发〔2017〕18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厅(局、委),部属各单位,部内各司局: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党的十八大以来,交通运输行业深入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力推动交通运输的科学发展,在绿色交通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但总体上看,交通运输发展方式相对粗放、运输结构不尽合理、绿色交通治理体系不尽完善、治理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依然存在,难以有效满足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绿色交通发展,服务交通强国建设,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交通强国战略为统领,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实施交通运输结构优化、组织创新、绿色出行、资源集约、装备升级、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七大工程,加快构建绿色发展制度标准、科技创新和监督管理等三大体系,实现绿色交通由被动适应向先行引领、由试点带动向全面推进、由政府推动向全民共治的转变,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建设美丽中国、增进民生福祉、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坚实支撑和有力保障。
(二)基本原则。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把绿色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落实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推进交通运输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提升交通基础设施、运输装备和运输组织的绿色水平。
宁夏绿色交通评价指标体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方面。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各地纷纷提出了绿色交通的概念,并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宁夏,作为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也建立了适合当地情况的绿色交通评价指标体系。
宁夏绿色交通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交通网络评价指标交通网络是城市交通系统的基础,评价交通网络的发展水平对于实现高效便捷的出行至关重要。
该指标体系包括道路密度、道路通行能力、道路拥堵情况等指标,旨在评价交通网络的覆盖程度、通行能力以及拥堵程度。
二、交通运输效率评价指标交通运输效率是衡量一个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出行时间和成本。
该指标体系包括平均出行速度、公共交通覆盖率、交通事故率等指标,旨在评价交通运输的便捷程度、安全性以及可靠性。
三、交通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影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宁夏绿色交通评价指标体系中,考虑了交通对大气、水环境的影响。
该指标体系包括交通尾气排放量、交通噪声水平、交通对水体的污染等指标,旨在评价交通对环境的综合影响程度。
四、交通能源消耗评价指标交通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是导致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宁夏绿色交通评价指标体系中,考虑了交通能源的消耗情况。
该指标体系包括交通能源消耗强度、交通能源利用效率等指标,旨在评价交通能源的使用效率和可持续性。
五、交通公平性评价指标交通公平性是评价交通系统是否为所有出行者提供公平机会的重要标准。
宁夏绿色交通评价指标体系中,考虑了交通公平性的指标。
该指标体系包括交通出行成本、交通出行时间、交通出行便利性等指标,旨在评价交通系统是否公平地为所有出行者提供服务。
以上是宁夏绿色交通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通过对这些指标进行评价,可以全面了解宁夏交通系统的绿色发展水平,为进一步改善交通环境、提升交通效率提供科学的依据。
同时,这些指标也可以作为宁夏交通规划和决策的重要参考,推动宁夏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交通体系如何构建在当今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
构建绿色交通体系已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那么,究竟该如何构建绿色交通体系呢?绿色交通体系的构建,首先需要优化城市规划与交通布局。
城市的发展规划应当充分考虑交通需求,避免功能区过度集中导致交通流量的不均衡。
合理规划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的分布,减少人们日常出行的距离,从而降低对交通工具的依赖。
同时,要加强公共交通设施的规划和建设。
增加公交线路的覆盖范围,优化公交站点的设置,提高公交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使公交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
此外,还要规划和建设专用的自行车道和步行道,为绿色出行方式提供安全、便捷的通行条件。
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是构建绿色交通体系的关键。
政府应增加对公共交通的资金支持,购置更多的环保型公交车,如电动公交车、混合动力公交车等,减少尾气排放。
同时,要提高公共交通的智能化水平,通过实时公交信息查询、智能调度等手段,提升公交的准点率和便捷性,吸引更多人选择公交出行。
此外,还可以通过票价优惠、换乘优惠等政策,降低市民乘坐公共交通的成本,提高公共交通的吸引力。
发展绿色交通工具也是构建绿色交通体系的重要环节。
除了推广电动公交车,还要鼓励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的使用。
可以通过出台购车补贴、免费停车、充电设施建设等优惠政策,提高消费者购买和使用绿色交通工具的积极性。
同时,要加快研发和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等更加环保的新型交通工具。
在城市交通中,共享单车和共享电动汽车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要加强对共享单车和共享电动汽车的管理,合理投放车辆,规范停车秩序,提高车辆的使用效率和服务质量。
智能交通技术的应用对于构建绿色交通体系不可或缺。
通过智能交通信号系统,可以根据实时交通流量自动调整信号灯的时长,减少车辆的等待时间,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智能交通诱导系统可以为驾驶员提供实时的路况信息,帮助他们选择最优的出行路线,避免交通拥堵。
什么是绿色交通如何构建绿色交通体系在当今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问题日益凸显。
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能源消耗等问题不仅影响着人们的出行效率和生活质量,也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绿色交通的理念应运而生。
那么,什么是绿色交通?如何构建绿色交通体系呢?绿色交通,简单来说,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交通方式和交通系统。
它旨在实现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交通的效率和安全性,同时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绿色交通不仅仅是指使用新能源汽车或者公共交通工具,而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涵盖了交通规划、交通设施建设、交通管理、出行方式选择等多个方面。
绿色交通的核心目标是减少交通对环境的破坏。
传统的交通方式,如私人汽车的大量使用,不仅消耗了大量的石油资源,还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和污染物,对空气质量和气候变化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而绿色交通则倡导使用清洁能源,如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等,以减少尾气排放。
此外,绿色交通还鼓励步行、自行车出行和公共交通,这些出行方式不仅对环境友好,还有助于减少交通拥堵,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
那么,如何构建绿色交通体系呢?这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在交通规划方面,要树立绿色交通的理念。
城市规划者应该充分考虑城市的发展规模、人口分布、功能分区等因素,合理规划交通网络。
要增加公共交通的覆盖范围,提高公共交通的便利性和舒适性,使更多的人愿意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同时,要规划建设自行车道和步行道,为步行和自行车出行创造良好的条件。
在城市的新区建设中,要实现职住平衡,减少长距离通勤带来的交通压力。
其次,加强交通设施建设是构建绿色交通体系的重要环节。
要加大对公共交通设施的投入,建设更多的地铁、轻轨、公交专用道等,提高公共交通的运行速度和服务质量。
同时,要完善自行车和步行设施,如设置自行车停车设施、建设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等,保障行人的安全和便利。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13.05.22•【文号】交政法发[2013]323号•【施行日期】2013.05.2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交政法发〔2013〕32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厅(局、委),天津市、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天津市市政公路管理局,部属各单位,部内各单位,部管各社团,有关交通运输企业: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的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运输行业,促进交通运输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经部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将《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贯彻落实。
交通运输部2013年5月22日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指导意见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服务性行业,也是国家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之一。
为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特提出以下指导意见:一、总体要求1.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节约资源、提高能效、控制排放、保护环境为目标,以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节能环保运输装备应用、集约高效运输组织体系建设、科技创新与信息化建设、行业监管能力提升为主要任务,以试点示范和专项行动为主要推进方式,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交通运输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加快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运输行业,实现交通运输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什么是绿色交通如何构建绿色交通体系在当今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问题日益凸显。
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能源消耗等问题给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
绿色交通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交通理念和模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那么,什么是绿色交通呢?简单来说,绿色交通是指采用低污染、低能耗、可持续的交通方式,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同时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绿色交通的核心目标是实现交通与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绿色交通涵盖了多种交通方式和手段。
首先,公共交通是绿色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交车、地铁、轻轨等大运量的公共交通工具能够有效地减少道路上的私人车辆数量,降低交通拥堵和尾气排放。
而且,公共交通的线路规划和运营管理如果合理,可以提高出行的便利性和准时性,吸引更多人选择乘坐。
其次,自行车和步行也是绿色交通的重要方式。
这两种出行方式不仅零排放、零能耗,还有益于身体健康。
通过建设完善的自行车道和人行道网络,提供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可以鼓励更多人选择绿色出行。
再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是推动绿色交通的关键。
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相比传统燃油汽车,能够显著减少尾气排放和能源消耗。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和充电设施也在逐步完善,使其在未来交通中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此外,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也有助于实现绿色交通。
通过实时交通信息的采集和分析,智能交通系统可以优化交通信号控制、引导车辆合理行驶,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减少车辆怠速和不必要的行驶,从而降低能源消耗和尾气排放。
那么,如何构建绿色交通体系呢?这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政府在构建绿色交通体系中起着主导作用。
一方面,政府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引导和规范交通行为。
例如,通过制定严格的汽车排放标准,限制高污染车辆的上路;通过出台鼓励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的政策,如公交优先、自行车道建设补贴等,提高绿色出行的比例。
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安徽省推进绿色公路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 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安徽省推进绿色公路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市交通运输局,广德、宿松县交通运输局,厅直相关单位,各高速公路建设单位:为认真贯彻落实绿色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全省绿色公路建设,按照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实施绿色公路建设的指导意见》(交办公路〔2016〕93号)精神,结合本省实际,省厅制定了《安徽省推进绿色公路建设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安徽省交通运输厅2016年9月26日安徽省推进绿色公路建设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绿色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全省绿色公路建设,按照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实施绿色公路建设的指导意见》有关要求,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安全的发展理念,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行动计划》,加快推进“综合、智慧、绿色、平安、法治、文明”六个交通的发展,促进全省公路发展转型升级,建设以质量优良为前提,以资源节约、生态环保、节能高效、服务提升为主要特征的绿色公路,实现公路建设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
高度重视公路、环境、社会各方面、各要素的关系,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率,发挥公路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实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坚持统筹协调。
统筹公路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服务全过程,强调均衡协调,突出建、管、养、运并重,降低全寿命周期成本。
绿色交通标准体系(2016年)目录一、绿色交通标准体系结构图 (4)二、绿色交通标准体系明细表 (9)100 基础标准 (9)101 术语 (9)102 标志标识 (9)200 节能降碳标准 (9)201 能耗强度 (9)202 碳排放强度 (12)203 能源节约 (13)300 生态保护标准 (15)301 环境保护设计 (15)302 资源保护利用 (16)303 生态修复技术 (17)400 污染防治标准 (17)401 大气污染防治 (17)402 污水排放处理 (18)403 噪声污染防治 (18)404 固体废弃物处置 (19)405 船舶污染物综合排放 (20)406 水上溢油污染防治 (20)500 资源循环利用标准 (23)501 污水再生利用 (23)502 废旧材料循环利用 (24)600 监测、评定与监管标准 (25)601 监测检测 (25)602 统计核算 (27)603 节能评定 (29)604 监督管理 (30)900 相关标准 (33)901 国家生态保护相关标准 (33)902 国家节能降碳相关标准 (33)903 国家污染排放相关标准 (35)三、绿色交通标准体系统计表 (37)四、编制说明 (39)(一)编制目的 (39)(二)编制依据 (39)(三)编制原则。
(40)(四)绿色交通标准化需求 (41)(五)标准体系构成 (43)(六)其他 (44)一、绿色交通标准体系结构图绿色交通标准体系100 基础标准300 生态保护标准200 节能降碳标准101 术语102 标志标识301 环境保护设计302 资源保护利用303 生态修复技术201 能耗强度202 碳排放强度203 能源节约400 污染防治标准600 监测、评定与监管标准401 大气污染防治402 污水排放处理403 噪声污染防治404 固体废弃物处置405 船舶污染物综合排放406 水上溢油污染防治601 监测检测602 统计核算603 节能评定604 监督管理900 相关标准901 国家节能降碳相关标准902 国家生态保护相关标准903国家污染物排放相关标准500 资源循环利用501 污水再生利用502 废旧材料循环利用注:标准体系类别说明100 基础标准分类号标准类别标准内容说明101 术语公路、水运节能环保领域涉及的术语标准。
102 标志标识公路、水运节能环保领域涉及的标志标识标准。
200 节能降碳标准分类号标准类别标准内容说明201 能耗强度单位客运货运过程的能源消耗限值,运输工具、施工装载机械和其他设施设备的能耗强度与限值标准。
202碳排放强度车辆船舶等运输工具,港口码头等枢纽设施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与限值标准。
203 能源节约公路、水运工程节能设计,运输工具节能操作规范和相关节能设施设备技术条件等标准。
300 生态保护标准分类号标准类别标准内容说明301环境保护设计公路、水运工程建设环境保护设计标准。
302 资源保护施工期对植物、水、表土等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分类号标准类别标准内容说明利用技术标准。
302生态修复技术植被恢复、水生动物种群恢复等生态修复技术标准和相关材料产品标准。
400 污染防治标准分类号标准类别标准内容说明401大气污染防治公路、水运工程建设运营过程中大气污染物环保处理技术和作业要求,以及相关处理装置标准。
402污水排放处理公路、水运工程设施污水、生产废水的收集方法,环保处理技术和相关收集处理设备标准。
403噪声污染防治公路、水运工程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标准和产品标准。
404固体废弃物处置公路、水运工程建设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沉船切割打捞的环保处置技术和收集处理设施设技术要求标准。
405 船舶污染物综合排放船舶污染物综合排放环保处置能力要求和相关污染物处置设施标准。
分类号标准类别标准内容说明406水上溢油污染防治与水上溢油污染应急处置相关的防治技术、应急处置设备标准。
500 资源循环利用标准分类号标准类别标准内容说明501污水再生利用对污水进行循环处理、再生利用的技术标准。
502废旧材料循环利用对废旧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循环利用的技术标准。
600 监测、评定与监管标准分类号标准类别标准内容说明601 监测检测公路、水运工程建设运营过程中的环境监测技术、能耗检测方法标准。
602 统计核算公路、水运工程建设运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统计、能耗统计分析方法、船舶污染物排放清单和碳排放核算方法标准。
603 节能评定交通运输行业和相关企业,以及相关交通设施和运输设备的节能评定方法标准。
604 监督管理绿色交通设施评价、交通运输建设运营环境影响评价和节能降碳监督管理等标准。
900 相关标准分类号标准类别标准内容说明901国家节能降碳相关标准与交通运输行业相关的能耗要求、监测计算和评估验证方法国家标准。
902国家生态保护相关标准与交通运输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水土流失防治要求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
903国家污染物排放相关标准与交通运输建设运营相关的污染物排放要求以及运输工具排放限值国家标准。
二、绿色交通标准体系明细表100 基础标准101 术语序号体系编号标准号标准名称宜定级别实施日期国际国外标准号及采用关系被代替标准号或作废备注(归口标委会,立项计划编号)1 101.1 JT/T643.1-2016交通运输环境保护术语第1部分:公路2016-04-10JT/T 643-2005,JT/T 644-2005环保2 101.2 JT/T643.2-2016交通运输环境保护术语第2部分:水路2017-01-01环保102 标志标识序号体系编号标准号标准名称宜定级别实施日期国际国外标准号及采用关系被代替标准号或作废备注(归口标委会,立项计划编号)3 102.1 船舶污染物应急设备器材标识JT/T 航海安全200 节能降碳标准201 能耗强度— 9 —201.1 运输效率能耗序号体系编号标准号标准名称宜定级别实施日期国际国外标准号及采用关系被代替标准号或作废备注(归口标委会,立项计划编号)4 201.1.1 GB 31823-2015集装箱码头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2016-07-01港口5 201.1.2 GB 31827-2015 干散货码头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2016-07-01港口6 201.1.3 液体散货码头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港口,计划号:20120030-Q-469 201.2 运输工具能耗序号体系编号标准号标准名称宜定级别实施日期国际国外标准号及采用关系被代替标准号或作废备注(归口标委会,立项计划编号)7 201.2.1 GB/T4352-2007载货汽车运行燃料消耗量2008-06-01GB/T4352-1984道路运输8 201.2.2 GB/T4353-2007载客汽车运行燃料消耗量2008-06-01GB/T4353-1984道路运输9 201.2.3 JT 711-2008 营运客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2008-09-01道路运输10 201.2.4 JT 719-2008 营运货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2008-09-01道路运输11 201.2.5 JT/T 826-2012 营运船舶燃料消耗限值及验证方法2012-09-01环保12 201.2.6 天然气营运货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GB 道路运输13 201.2.7 天然气营运客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GB 道路运输— 10 —201.3 施工装载机械能耗序号体系编号标准号标准名称宜定级别实施日期国际国外标准号及采用关系被代替标准号或作废备注(归口标委会,立项计划编号)14 201.3.1 港口设备能源消耗评价方法第1部分:岸边集装箱起重机GB/T港口,计划号:20140999-T-34815 201.3.2 港口设备能源消耗评价方法第2部分: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GB/T港口,计划号:20141000-T-34816 201.3.3 港口设备能源消耗评价方法第3部分:桥式抓斗卸船机GB/T港口,计划号:20141001-T-34817 201.3.4 港口设备能源消耗评价方法第4部分:散货装船机GB/T港口,计划号:20141002-T-34818 201.3.5 港口设备能源消耗评价方法第5部分:港口牵引车GB/T港口,计划号:20141003-T-34819 201.3.6 集装箱码头装卸设备能效等级及评定方法第1部分:集装箱门座起重机JT/T港口,计划号:JT2015-4420 201.3.7 集装箱码头装卸设备能效等级及评定方法第2部分:轮胎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JT/T港口,计划号:JT2015-45— 11 —201.4 其他设施设备能耗序号体系编号标准号标准名称宜定级别实施日期国际国外标准号及采用关系被代替标准号或作废备注(归口标委会,立项计划编号)21 201.4.1 JT/T 938-2014 汽车喷烤漆房能源消耗量限值及能源效率等级2015-04-05汽车维修22 201.4.2 公路用LED照明灯具能效等级及评定方法JT/T交通工程,计划号:JT 2016-5723 201.4.3 公路外场监控摄像机能效等级及评定方法JT/T 交通工程24 201.4.4 LED车道控制标志能效等级及评定方法JT/T 交通工程25 201.4.5 收费车道交通信号灯能效等级及评定方法JT/T 交通工程26 201.4.6 公路隧道通风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JT/T 交通工程27 201.4.7 公路LED可变信息标志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JT/T 交通工程202 碳排放强度序号体系编号标准号标准名称宜定级别实施日期国际国外标准号及采用关系被代替标准号或作废备注(归口标委会,立项计划编号)28 202.1 JT/T 827-2012 营运船舶CO2排放限值及验证方法2012-09-01环保29 202.2 营运货车能效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等级及评定方法JT/T道路运输,计划号:JT 2016-55— 12 —序号体系编号标准号标准名称宜定级别实施日期国际国外标准号及采用关系被代替标准号或作废备注(归口标委会,立项计划编号)30 202.3 营运客车能效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等级及评定方法JT/T道路运输,计划号:JT 2016-5631 202.4 干散货码头能效和CO2排放强度等级及评定方法JT/T 港口32 202.5 港口企业生产能效和CO2排放强度等级及评定方法JT/T 港口33 202.6 集装箱码头能效和CO2排放强度等级及评定方法JT/T 港口203 能源节约序号体系编号标准号标准名称宜定级别实施日期国际国外标准号及采用关系被代替标准号或作废备注(归口标委会,立项计划编号)34 203.1 GB/T24716-2009公路沿线设施太阳能供电系统通用技术规范2010-04-01JT/T 594-2004 交通工程35 203.2 GB/T25348-2010汽车节油产品使用技术条件2011-03-01JT/T 306-2007 汽车维修36 203.3 GB/T27878-2011船舶节能产品使用技术条件2012-06-01环保37 203.4 JTS 150-2007 水运工程节能设计规范2008-02-01JTJ 228-2000 水运工程38 203.5 JTS 155-2012 码头船舶岸电设施建设技术规范2012-08-01水运工程— 13 —序号体系编号标准号标准名称宜定级别实施日期国际国外标准号及采用关系被代替标准号或作废备注(归口标委会,立项计划编号)39 203.6 JT/T 423-2000 新建及购置运输船舶节能技术要求2000-12-01环保40 203.7 JT/T 807-2011 汽车驾驶节能操作规范2011-06-15道路运输41 203.8 JT/T814.1-2012港口船舶岸基供电技术条件第1部分:高压上船2012-10-01港口42 203.9 JT/T814.2-2012港口船舶岸基供电技术条件第2部分:低压上船2012-10-01港口43 203.10 JT/T815.1-2012港口船舶岸基供电系统操作技术规程第1部分:高压上船2012-10-01港口44 203.11 JT/T815.2-2012港口船舶岸基供电系统操作技术规程第2部分:低压上船2012-10-01港口45 203.12 JT/T1025-2016混合动力城市客车技术条件2016-04-10客车46 203.13 JT/T1026-2016纯电动城市客车通用技术条件2016-04-10客车47 203.14 JT/T1028-2016液化天然气客车技术要求2016-04-10客车— 14 —序号体系编号标准号标准名称宜定级别实施日期国际国外标准号及采用关系被代替标准号或作废备注(归口标委会,立项计划编号)48 203.15 靠港船舶岸电系统技术条件第1部分高压上船GB/T港口,计划号:20131730-T-34849 203.16 靠港船舶岸电系统技术条件第2部分低压上船GB/T港口,计划号:20131731-T-34850 203.17 公路沿线风光互补供电系统GB/T 交通工程51 203.18 公路工程节能设计规范JTG 公路工程300 生态保护标准301 环境保护设计序号体系编号标准号标准名称宜定级别实施日期国际国外标准号及采用关系被代替标准号或作废备注(归口标委会,立项计划编号)52 301.1 JTG B04-2010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2010-07-01JTJ/T 006-1998 公路工程53 301.2 JTS149-1-2007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2008-02-01JTJ 231-1994 水运工程54 301.3 JT/T 647-2005 公路绿化设计制图2006-01-01环保— 15 —302 资源保护序号体系编号标准号标准名称宜定级别实施日期国际国外标准号及采用关系被代替标准号或作废备注(归口标委会,立项计划编号)55 302.1 公路施工表土资源保护与利用技术要求:第1部分:保护技术JT/T 环保56 302.2 公路施工表土资源保护与利用技术要求:第2部分:利用技术JT/T 环保57 302.3 公路施工期雨洪管理技术要求JT/T 环保58 302.4 公路施工原生植被保护技术要求第1部分:总体要求JT/T 环保59 302.5 公路施工原生植被保护技术要求第2部分:植物就地保护JT/T 环保60 302.6 公路施工原生植被保护技术要求第3部分:植物异地保护JT/T 环保61 302.7 公路施工原生植被保护技术要求第4部分:草皮保护JT/T 环保— 16 —303 生态修复技术序号体系编号标准号标准名称宜定级别实施日期国际国外标准号及采用关系被代替标准号或作废备注(归口标委会,立项计划编号)62 303.1 公路路域植被恢复第1部分:植物材料JT/T环保,计划号:JT2014-3863 303.2 公路路域植被恢复第2部分:辅助材料JT/T环保,计划号:JT2014-3964 303.3 航电枢纽过鱼设施技术要求JT/T 环保65 303.4 水运工程生态修复技术规范JT/T 环保400 污染防治标准401 大气污染防治序号体系编号标准号标准名称宜定级别实施日期国际国外标准号及采用关系被代替标准号或作废备注(归口标委会,立项计划编号)66 401.1 JTS 156-2015 煤炭矿石码头粉尘控制设计规范2016-05-01水运工程67 401.2 码头油气回收设施建设技术规范JTS 水运工程68 401.3 码头油气回收安全技术及管理要求JT/T 港口— 17 —402 污水排放处理序号体系编号标准号标准名称宜定级别实施日期国际国外标准号及采用关系被代替标准号或作废备注(归口标委会,立项计划编号)69 402.1 JT/T 802-2011 高速公路服务区生物接触氧化法污水处理成套设备2011-09-01交通工程70 402.2 船舶洗舱作业安全与防污染技术要求JT/T 航海安全71 402.3 港口及航道施工生产废水处理技术要求JT/T 环保72 402.4 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设备膜生物反应器JT/T环保,计划号:JT2015-5473 402.5 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设备人工湿地处理系统JT/T环保,计划号:JT2015-5574 402.6 原油洗舱作业安全技术要求JT/T 航海安全75 402.7 载运危险货物船舶的排放压载水、洗舱水作业要求JT/T 航海安全403 噪声污染防治序号体系编号标准号标准名称宜定级别实施日期国际国外标准号及采用关系被代替标准号或作废备注(归口标委会,立项计划编号)76 403.1 GB 5980-2009 内河船舶噪声级规定2009-11-01GB 5980-2000 内河船77 403.2 JT/T646.1-2016公路声屏障第1部分:分类2016-04-1环保— 18 —序号体系编号标准号标准名称宜定级别实施日期国际国外标准号及采用关系被代替标准号或作废备注(归口标委会,立项计划编号)78 403.3 JT/T646.2-2016公路声屏障第2部分:总体技术要求2016-04-1环保79 403.4 JT/T646.4-2016公路声屏障第4部分:声学材料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2016-04-1JT/T 646-2005 环保80 403.5 JT/T 781-2010 船舶噪声控制设计规程2010-08-01内河船81 403.6 公路声屏障第3部分:声学设计方法JT/T环保,计划号:JT2014-4582 403.7 公路声屏障第5部分:降噪效果检测方法JT/T环保,计划号:JT2014-46404 固体废弃物处置序号体系编号标准号标准名称宜定级别实施日期国际国外标准号及采用关系被代替标准号或作废备注(归口标委会,立项计划编号)83 404.1 沉船切割解体打捞污染防治要求JT/T 救捞84 404.2 港口码头船舶固体废物接收设施技术要求JT/T 环保85 404.3 港口码头固体废物处理技术要求JT/T 环保— 19 —405 船舶污染物综合排放序号体系编号标准号标准名称宜定级别实施日期国际国外标准号及采用关系被代替标准号或作废备注(归口标委会,立项计划编号)86 405.1 JT/T 673-2006 船舶污染物接收和船舶清舱作业单位接收处理能力要求2007-03-01环保87 405.2 JT/T 787-2010 船舶修造和拆解单位防污染设施设备配备及操作要求2010-11-01环保88 405.3 封闭通航水域船舶污染物接收要求JT/T 航海安全,系列标准89 405.4 油料补给服务(作业)单位防污染设备、器材配备要求JT/T 航海安全406 水上溢油污染防治406.1 水上溢油污染防治技术序号体系编号标准号标准名称宜定级别实施日期国际国外标准号及采用关系被代替标准号或作废备注(归口标委会,立项计划编号)90 406.1.1 GB/T16559-2010船舶溢油应变部署表2011-03-01GB/T16559-1996航海安全91 406.1.2 JT/T 451-2009 港口码头溢油应急设备配备要求2009-05-01航海安全92 406.1.3 JT/T 458-2001 船舶油污染事故等级2001-12-01JT/T2011-1991航海安全93 406.1.4 JT/T 862-2013 水上溢油快速鉴别规程2013-10-01航海安全— 20 —序号体系编号标准号标准名称宜定级别实施日期国际国外标准号及采用关系被代替标准号或作废备注(归口标委会,立项计划编号)94 406.1.5 JT/T 877-2013 船舶溢油应急能力评估导则2014-01-01航海安全95 406.1.6 船舶溢油清污技术要求GB/T 航海安全96 406.1.7 沉船溢油回收要求GB/T 救捞97 406.1.8 港口码头溢油事故污染防治GB/T 环保,系列标准98 406.1.9 水上溢油同位素鉴定规程JT/T航海安全,计划号:JT 2014-3699 406.1.1船舶污染应急设备库配置要求JT/T 航海安全100 406.1.11水上加油站安全与防污染技术要求JT/T 航海安全406.2 水上溢油污染防治设备序号体系编号标准号标准名称宜定级别实施日期国际国外标准号及采用关系被代替标准号或作废备注(归口标委会,立项计划编号)101 406.2.1 GB18188.1-2000溢油分散剂技术条件2001-10-01JT 2013-1989航海安全,修订计划号:20150434-T-348102 406.2.2 GB18188.2-2000溢油分散剂使用准则2001-10-01JT 2007.2-1984 航海安全103 406.2.3 JT/T465-2001围油栏2002-05-01JT 2022.1-1992,JT 2022.2-1992,航海安全— 21 —序号体系编号标准号标准名称宜定级别实施日期国际国外标准号及采用关系被代替标准号或作废备注(归口标委会,立项计划编号)JT 2022.3-1992,JT 2022.4-1992,JT 2022.5-1992,JT 2022.6-1992104 406.2.4 JT/T560-2004船用吸油毡2004-09-01航海安全105 406.2.5 JT/T863-2013转盘/转筒/转刷式收油机2013-10-01航海安全106 406.2.6 JT/T864-2013吸油拖栏2013-10-01航海安全107 406.2.7 JT/T865-2013溢油分散剂喷洒装置2013-10-01航海安全108 406.2.8 JT/T866-2013应急卸载装置2013-10-01航海安全109 406.2.9 JT/T910-2014水面溢油跟踪浮标系统技术要求2014-09-01航海安全110 406.2.10 JT/T1042-2016堰式收油机2016-04-10航海安全111 406.2.11 JT/T1043-2016浮动油囊2016-04-10航海安全112 406.2.12 带式收油机JT/T 航海安全,计划号:JT 2014-35— 22 —序号体系编号标准号标准名称宜定级别实施日期国际国外标准号及采用关系被代替标准号或作废备注(归口标委会,立项计划编号)113 406.2.13 化学吸附剂技术条件JT/T 航海安全,计划号:JT 2014-31114 406.2.14 溢油污染治理油水分离系统JT/T航海安全,计划号:JT 2014-37115 406.2.15 溢油沉降剂JT/T 航海安全116 406.2.16 溢油凝聚剂JT/T 航海安全117 406.2.17 油拖网JT/T 航海安全500 资源循环利用标准501 污水再生利用序号体系编号标准号标准名称宜定级别实施日期国际国外标准号及采用关系被代替标准号或作废备注(归口标委会,立项计划编号)118 501.1 JT/T645.1-2016公路服务区污水再生利用第1部分:水质2016-04-10环保119 501.2 JT/T645.2-2016公路服务区污水再生利用第2部分:处理系统技术要求2016-04-10环保120 501.3 JT/T645.3-2016公路服务区污水再生利用第3部分:处理系统操作管理要求2016-04-10环保— 23 —序号体系编号标准号标准名称宜定级别实施日期国际国外标准号及采用关系被代替标准号或作废备注(归口标委会,立项计划编号)121 501.4 港口码头污水再生利用JT/T 环保,系列标准502 废旧材料循环利用序号体系编号标准号标准名称宜定级别实施日期国际国外标准号及采用关系被代替标准号或作废备注(归口标委会,立项计划编号)122 502.1 JTG F41-2008 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2008-07-01公路工程123 502.2 JTG/TF31-201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利用技术细则2014-06-01公路工程124 502.3 JT/T 797-2011 路用废胎硫化橡胶粉2011-09-01交通工程,修订计划号:JT 2014-136125 502.4 JT/T 798-2011 公路工程废胎胶粉橡胶沥青2011-09-01交通工程,修订计划号:JT 2014-135126 502.5 JT/T 819-2011 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用机制砂2012-04-01交通工程127 502.6 JT/T1086-2016道路沥青混凝土用钢渣2017-01-01交通工程128 502.7 水运工程疏浚底泥环境处理与工程利用规范JTS 水运工程129 502.8 道路用生物沥青JT/T 交通工程,计划号:JT 2015-156130 502.9 公路工程用建筑废弃物再生骨料及制品标准JT/T 交通工程— 24 —序号体系编号标准号标准名称宜定级别实施日期国际国外标准号及采用关系被代替标准号或作废备注(归口标委会,立项计划编号)131 502.10 公路绿化养护废弃植生材料循环利用技术要求JT/T 环保600 监测、评定与监管标准601 监测检测601.1 环境监测技术序号体系编号标准号标准名称宜定级别实施日期国际国外标准号及采用关系被代替标准号或作废备注(归口标委会,立项计划编号)132 601.1.1 GB/T4595-2000船上噪声测量2001-07-01GB/T 4595-1984内河船,修订计划号:20160749-T-348133 601.1.2 GB/T4964-2010内河航道及港口内船舶辐射噪声的测量2011-06-01GB 4964-1985 内河船134 601.1.3 JT/T 409-1999 船舶机舱舱底水、生活污水采样方法1999-12-31MARPOL73/78NEQ航海安全135 601.1.4 JT 464-2001 港口矿石粉尘浓度控制指标及测试方法2002-05-01港口136 601.1.5 船舶污染物排放监测技术要求大气污染物JT/T航海安全,计划号:JT 2016-59137 601.1.6 船舶污染物排放监测技术要求水污染物JT/T航海安全,计划号:JT 2016-60— 25 —序号体系编号标准号标准名称宜定级别实施日期国际国外标准号及采用关系被代替标准号或作废备注(归口标委会,立项计划编号)138 601.1.7 港口煤粉尘浓度控制指标及测试方法JT/T港口,计划号:JT2013-30601.2 能耗检测方法序号体系编号标准号标准名称宜定级别实施日期国际国外标准号及采用关系被代替标准号或作废备注(归口标委会,立项计划编号)139 601.2.1 GB/T17751-1999运输船舶能源利用监测评价方法1999-12-01环保140 601.2.2 GB/T18566-2011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评价方法2012-03-01GB/T18566-2001道路运输141 601.2.3 JT/T 12-2004 运输船舶油耗计量仪表配备技术要求2004-09-01JT 0012-1985 环保142 601.2.4 JT/T 291-1995 海港船舶燃料供应行业船舶能耗计算方法1996-10-01港口143 601.2.5 JT/T 314-2009 港口电动式起重机能源利用效率检测方法2010-04-01JT/T314.1-1997,JT/T314.2-1997港口144 601.2.6 JT/T 326-2009 港口带式输送机能源利用效率检测方法2009-11-01JT/T 326-1997 港口145 601.2.7 JT/T 340-2009 船舶动力装置能量平衡测量与计算方法2009-11-01JT/T 134-1994,JT/T 239-1995,JT/T 340-1995,JT/T 384-1998内河船146 601.2.8 JT/T 491-2014 港口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015-04-JT/T 491-2003 港口— 26 —序号体系编号标准号标准名称宜定级别实施日期国际国外标准号及采用关系被代替标准号或作废备注(归口标委会,立项计划编号)装卸生产设计可比能源单耗评估05147 601.2.9 港口连续装卸船机械能源利用效率检测方法JT/T 港口148 601.2.1港口内燃机驱动起重机能源利用效率检测方法JT/T 港口149 601.2.11天然气和石油液化气游艇能耗测量方法JT/T 内河船602 统计核算602.1 环境保护统计序号体系编号标准号标准名称宜定级别实施日期国际国外标准号及采用关系被代替标准号或作废备注(归口标委会,立项计划编号)150 602.1.1 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统计指标与核算方法第1部分:主要污染物统计指标及核算方法JT/T环保,计划号:JT2014-42— 27 —序号体系编号标准号标准名称宜定级别实施日期国际国外标准号及采用关系被代替标准号或作废备注(归口标委会,立项计划编号)151 602.1.3 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统计指标与核算方法第2部分:环境保护投资统计指标及核算方法JT/T 环保602.2 能耗统计分析序号体系编号标准号标准名称宜定级别实施日期国际国外标准号及采用关系被代替标准号或作废备注(归口标委会,立项计划编号)152 602.2.1 GB/T7187.1-2010运输船舶燃油消耗量第1部分:海洋船舶计算方法2011-02-01GB/T7187.1-1987环保153 602.2.2 GB/T7187.2-2010运输船舶燃油消耗量第2部分:内河船舶计算方法2011-07-01GB/T7187.2-2001,GB/T7187.3-2001内河船154 602.2.3 GB/T21339-2008港口能源消耗统计及分析方法2008-07-01港口,修订计划号:20160751-T-348155 602.2.4 GB/T21392-2008船舶运输能源消耗统计及分析方法2008-08-01环保156 602.2.5 GB/T21393-2008公路运输能源消耗统计及分析方法2008-08-01道路运输157 602.2.6 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JT/T航海安全,计划号:JT 2016-61— 28 —序号体系编号标准号标准名称宜定级别实施日期国际国外标准号及采用关系被代替标准号或作废备注(归口标委会,立项计划编号)158 602.2.7 船舶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方法技术规范JT/T航海安全,计划号:JT 2016-62159 602.2.8 交通运输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技术要求JT/T 环保603 节能评定序号体系编号标准号标准名称宜定级别实施日期国际国外标准号及采用关系被代替标准号或作废备注(归口标委会,立项计划编号)160 603.1 GB/T14951-2007汽车节油技术评定方法2007-08-01GB/T14951-1994,GB/T17752-1999,GB/T17753-1999道路运输161 603.2 GB/T27874-2011船舶节能产品评定方法2012-06-01环保162 603.3 JT/T 25-2009 港口企业能量平衡导则2009-11-01JT/T0025-1992,JT/T 202-1995港口163 603.4 JT/T 856-2013 道路运输行业节能评价方法2014-01-01道路运输164 603.5 JT/T 857-2013 道路运输企业节能评价方法2014-01-01道路运输— 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