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文《巴斯德征服狂犬病》
- 格式:docx
- 大小:12.63 KB
- 文档页数:2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10课巴斯德征服狂犬病生字《巴斯德征服狂犬病》是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10课,这篇课文讲的是法国著名的科学家,微生物学的创始人巴斯德如何征服狂犬病的故事。
店铺在此整理了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10课《巴斯德征服狂犬病》生字,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10课《巴斯德征服狂犬病》生字1 【助】读音:zhù巧记:并“且”有“力”。
字义:帮,协助组词:帮助助力助理互助助词助产助读助攻助教助老助手助跑拔苗助长造字:形声法造句:同学之间应互相帮助。
笔顺:左边的竖稍向里收笔;右部撇伸展。
2 【畜】读音:chù巧记:“玄”下一口“田”。
字义:禽兽,有时专指家养的兽类组词:牲畜畜类畜力畜疫畜肥种畜六畜兴旺造字:会意法造句:从前,农村多数用牲畜做运输工具。
笔顺:上下宜对正。
上部扁,横画稍长;“田”边竖内斜。
字歌:读chù指禽兽畜力、牲畜读xù指饲养畜牧、畜产3 【魔】读音:mó巧记:“麻”下有“鬼”,神秘莫测。
字义:①宗教或神话中指害人性命、迷惑人的恶鬼②不平常,奇异组词:①恶魔魔鬼②魔术魔法造字:形声法造句:我非常喜欢看魔术表演。
笔顺:“广”的撇长而舒展;“鬼”笔画较多不要拥挤。
字歌:推石磨磨镇鬼吓魔草中找蘑用手抚摩4 【疯】读音:fēng巧记:病头(疒)受“风”,神志不清。
字义:精神错乱、失常【喻】1.指农作物生长旺盛,不结果实2.言行狂妄组词:疯狂发疯疯疯癫癫【喻】1.长疯杈 2.疯言疯语造字:形声法造句:我军又一次打退了敌人的疯狂进攻。
笔顺:“疒”撇长;“风”横斜钩弯度要适中。
字歌:有木枫叶红无病莫装疯有言莫讽刺听风飒飒声5 【惧】读音:jù巧记:“具”备改革心(忄)。
字义:害怕组词:畏惧惧内惧怕恐惧面无惧色无所畏惧毫无所惧临危不惧恐惧不安造字:形声法造句:面对困难,我们要克服畏惧心理。
笔顺:左窄右宽。
语文S版《巴斯德征服狂犬病》电子课文语文S版《巴斯德征服狂犬病》电子课文巴斯德是法国著名的科学家,微生物学的创始人。
_81年,巴斯德和他最出色的助手、法国细菌(jūn)学家埃米尔合作,发起了对狂犬病的进攻。
狂犬病是流行于狗、猫、狼等动物中的一种疾病。
人一旦被病畜咬伤,狂犬病毒就通过伤口侵入人体,经过若干天的潜伏期后便会发作,患者数日之内便会死亡。
因为这种病毒破坏人的中枢(shū)神经系统,病患者幸免于死的极为罕见。
它和鼠疫(y )一样,曾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令人谈犬色变。
巴斯德经过五年孜(zī)孜不倦的研究,终于研制出预防狂犬病的疫苗,并在狗身上试验成功。
但是,疫苗是否适用于人体?从人体驱逐狂犬病魔的武器真的找到了吗?_85年7月6日,一位名叫梅斯泰(t i)尔的小男孩儿,在母亲的陪伴下,来到了巴斯德实验室。
他被疯(fēng)狗咬伤了。
两天前,梅斯泰尔一个人去学校时,一条狗朝他扑过来。
九岁的孩子无力自卫,被咬翻在地之后,只顾得用双手捂住脸。
一位泥瓦匠手持铁棒奔过来,从疯狗的嘴里救出了满身血污的孩子,把他送回家中。
在当地医生的建议下,孩子的母亲立即带着儿子直奔巴黎巴斯德望着这个全身有十几处伤口的孩子,不禁犹豫起来。
这位勇敢的科学家在科学的征途中一向是所向披靡(mǐ)、无所畏惧的。
然而,今天,他生平第一次犹豫了。
他能从死神手中夺回小梅斯泰尔的生命吗?巴斯德请来维尔皮昂博士和格朗谢博士进行会诊。
两位博士认为,从伤口的数量和深度来看,孩子肯定受了感染。
换句话说,死亡似乎不可避免。
巴斯德怀着极度疑虑的心情,决定用在狗身上试验成功的办法给孩子治疗,从7日开始,天天给孩子种疫苗,疗程为十天。
在开始进行这项惊心动魄(p )的尝试的那天晚上,小梅斯泰尔拥抱了亲爱的巴斯德先生之后,安然睡去。
可是对巴斯德来说,那却是残酷(k )的一夜。
他失眠了。
他惊魂(h n)不定,焦虑万分,甚至对自己长期积累的实验成果也失去了信心,幻觉中以为梅斯泰尔马上就要死去了。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巴斯德征服狂犬病》优秀教案及反思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巴斯德征服狂犬病》优秀教学计划与反思教学目标:1.深情阅读课文,教育学生学习献身科学、造福人类的科学家的高尚品质。
2.了解巴斯德征服狂犬病的原因和过程,体会巴斯德在给小孩治疗过程中的心情,进而体会科学家崇高的责任感。
3.理解9个单词,能写13个单词。
用新单词理解单词。
教学重点:1.品位、感悟巴斯德在给小孩治疗过程中的心情,进而体会科学家崇高的责任感。
2.理解文本结构,学习按时间顺序叙述的写作方法。
教学困难:1.理解、体会巴斯德征服狂犬病过程中的情感变化,感受他崇高的品质。
2.“笔划”右上角的最后一个笔划是水平折叠,而不是水平钩;区分“博”和“博”3.了解课文按时间先后顺序叙事的写作方法。
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准备:1.巴斯德相关介绍材料2.课件3.第一节新单词和单词卡片的教学内容:初读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并学习生字,提出问题。
教学步骤:(一)课前准备让学生了解巴斯德和狂犬病。
[进入本学期学习的学生已经具有较强的自己查找资料的水平,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实行实践活动,拓展学习空间。
](二)谈话引入了解巴斯德和狂犬病,学习第一段自然。
1.今天我们要理解一位闻名世界的人物,他就是――2.板书课题:巴斯德3.在搜索信息后,学生必须知道巴斯德是什么样的人。
谁愿意告诉你你所知道的?4.展示课件的链接材料5.课文中第一自然段也简单地介绍了巴斯德。
打开书,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6.关于巴斯德,我们今天要学习什么?7.黑板书写:8。
一起读这个话题9.理解:征服10.交换对狂犬病的理解。
课件:按名字阅读狂犬病人和各种动物都可感染,其病原是狂犬病病毒。
病犬主要表现狂躁不安和意识紊乱,攻击人畜,最后发生麻痹而死亡,所以又称疯狗病。
狂犬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患病动物的脑组织和脊髓中。
在患病狗的唾液腺和唾液中也有大量病毒,这些病毒随唾液排出体外。
语文四年级下册《巴斯德征服狂犬病》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巴斯德征服狂犬病》主要讲述的是法国科学家、微生物学的创始人巴斯德如何征服狂犬病的故事。
赞扬了巴斯德为造福人类,刻苦钻研、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语文四年级下册《巴斯德征服狂犬病》教学设计及反思,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语文四年级下册《巴斯德征服狂犬病》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造福人类的崇高品质。
2.了解巴斯德征服狂犬病的原因和过程,体会巴斯德在给小孩治疗过程中的心情,进而体会科学家崇高的责任感。
3.认识9个字,会写13个字。
理解带有生字的词语。
教学重点:1.品位、感悟巴斯德在给小孩治疗过程中的心情,进而体会科学家崇高的责任感。
2.了解课文的结构,学习按时间顺序叙事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体会巴斯德征服狂犬病过程中的情感变化,感受他崇高的品质。
2.“搏”的右上最后一笔是横折,不是横着钩;区别“搏”与“博”3.了解课文按时间先后顺序叙事的写作方法。
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准备:1.巴斯德的有关介绍资料2.课件3.生字、词语卡片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认识并学习生字,提出问题。
教学步骤:(一)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查找有关巴斯德与狂犬病的资料。
[进入本学期学习的学生已经具有较强的自己查找资料的能力,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拓展学习空间。
](二)谈话引入了解巴斯德与狂犬病、学习第一自然段。
1.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闻名世界的人物,他就是——2.板书课题:巴斯德3.经过查找资料同学们一定知道巴斯德是怎样一个人了,谁愿意说一说你了解的情况?4.课件出示链接资料5.课文中第一自然段也简单地介绍了巴斯德。
打开书,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6.今天我们要学的内容主要介绍巴斯德的什么事?7.板书:征服狂犬病8.齐读课题9.理解:征服10.交流对狂犬病的了解。
课件出示:指名读狂犬病人和各种动物都可感染,其病原是狂犬病病毒。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巴斯德征服狂犬病》优秀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造福人类的崇高品质。
2.了解巴斯德征服狂犬病的原因和过程,体会巴斯德在给小孩治疗过程中的心情,进而体会科学家崇高的责任感。
3.理解9个字,会写13个字。
理解带有生字的词语。
教学重点:1.品位、感悟巴斯德在给小孩治疗过程中的心情,进而体会科学家崇高的责任感。
2.了解课文的结构,学习按时间顺序叙事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体会巴斯德征服狂犬病过程中的情感变化,感受他崇高的品质。
2.“搏”的右上最后一笔是横折,不是横着钩;区别“搏”与“博”3.了解课文按时间先后顺序叙事的写作方法。
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准备:2.课件3.生字、词语卡片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并学习生字,提出问题。
教学步骤:(一)课前准备了解巴斯德与狂犬病、学习第一自然段。
1.今天我们要理解一位闻名世界的人物,他就是——2.板书课题:巴斯德5.课文中第一自然段也简单地介绍了巴斯德。
打开书,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6.今天我们要学的内容主要介绍巴斯德的什么事?7.板书:征服狂犬病8.齐读课题9.理解:征服10.交流对狂犬病的了解。
课件出示:指名读狂犬病人和各种动物都可感染,其病原是狂犬病病毒。
病犬主要表现狂躁不安和意识紊乱,攻击人畜,最后发生麻痹而死亡,所以又称疯狗病。
狂犬病病毒主要存有于病畜的脑组织及脊髓中。
病犬的唾液腺和唾液中也有大量病毒,并随唾液向体外排出。
病犬出现临床症状前的10~15天,至症状消失后的6~7个月内,唾液中都可含有病毒,所以,当动物被病畜咬伤后,就可感染发病。
有些外表健康的犬、猫,其唾液中也可含有病毒,当它们舔人或其他动物,或与人生活在一起时,也可使人感染发病。
除此之外,很多野生动物,如狼、狐、鹿、蝙蝠等感染本病后,不但可发病死亡,而且还可扩大传播。
如有些品种的蝙蝠,感染狂犬病病毒后,它们经常袭击人畜,使之感染发病。
小学语文课文《巴斯德征服狂犬病》
巴斯德是法国著名的科学家,微生物学的创始人。
1881年,巴斯德和他最出色的助手、法国细菌(jūn)学家埃米尔合作,发起了对狂犬病的进攻。
狂犬病是流行于狗、猫、狼等动物中的一种疾病。
人一旦被病畜咬伤,狂犬病毒就通过伤口侵入人体,经过若干天的潜伏期后便会发作,患者数日之内便会死亡。
因为这种病毒破坏人的中枢(shū)神经系统,病患者幸免于死的极为罕见。
它和鼠疫(yì)一样,曾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令人谈"犬";色变。
巴斯德经过五年孜(zī)孜不倦的研究,终于研制出预防狂犬病的疫苗,并在狗身上试验成功。
但是,疫苗是否适用于人体?从人体驱逐狂犬病魔的武器真的找到了吗?
1885年7月6日,一位名叫梅斯泰(tài)尔的小男孩儿,在母亲的陪伴下,来到了巴斯德实验室。
他被疯(fēng)狗咬伤了。
两天前,梅斯泰尔一个人去学校时,一条狗朝他扑过来。
九岁的孩子无力自卫,被咬翻在地之后,只顾得用双手捂住脸。
一位泥瓦匠手持铁棒奔过来,从疯狗的嘴里救出了满身血污的孩子,把他送回家中。
在当地医生的建议下,孩子的母亲立即带着儿子直奔巴黎
巴斯德望着这个全身有十几处伤口的孩子,不禁犹豫起来。
这位勇敢的科学家在科学的征途中一向是所向披靡(mǐ)、无所畏惧的。
然而,今天,他生平第一次犹豫了。
他能从死神手中夺回小梅斯泰尔的生命吗?
巴斯德请来维尔皮昂博士和格朗谢博士进行会诊。
两位博士认为,从伤口的数量和深度来看,孩子肯定受了感染。
换句话说,死亡似乎不可避免。
巴斯德怀着极度疑虑的心情,决定用在狗身上试验成功的办法给孩子治疗,从7日开始,天天给孩子种疫苗,疗程为十天。
在开始进行这项惊心动魄(pò)的尝试的那天晚上,小梅斯泰尔拥抱了"亲爱的巴斯德先生";之后,安然睡去。
可是对巴斯德来说,那却是残酷(kù)的一夜。
他失眠了。
他惊魂(hún)不定,焦虑万分,甚至对自己长期积累的实验成果也失去了信心,幻觉中以为梅斯泰尔马上就要死去了。
7月16日,治疗结束。
十天里一共给小梅斯泰尔接种十二次。
由于过分焦虑,巴斯德已经筋疲力尽了。
他同意在女儿和女婿(xù)的陪伴下,到法国中部山区去休息几天。
然而,他心里一直牵挂着小梅斯泰尔。
每天早晨,他都是忧心忡(chōng)忡地等待着格朗谢博士寄来有关孩子健康状况的信件或电报。
在寂(jì)静的林中,他常常默默地在女婿身边走着,几个小时不说一句话。
8月3日,小梅斯泰尔安然无恙的消息传来,他那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两个多月后,他又治好了一个被疯狗咬伤的牧童。
巴斯德终于征服了狂犬病!消息传开后,世界各地的狂犬病患者,纷纷来到巴黎找巴斯德就诊。
在他们中间,有十九位被疯狗咬伤的俄(é)罗斯农民。
当他们赶到巴黎时,已经是咬伤后的第十五天了,死亡似乎已经注定。
可是,巴斯德却奇迹般地救活了其中的十六人。
巴斯德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和全部才智献给了科学研究事业。
战胜狂犬病,是他对人类的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