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对藏远程医学教育,促进西藏医疗事业发展——谈华西-西藏远程医学教育项目
- 格式:pdf
- 大小:109.66 KB
- 文档页数:2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扶持和促进藏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9.29•【字号】藏政发[2010]68号•【施行日期】2010.09.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扶持和促进藏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藏政发〔2010〕68号二0一0年九月二十九日)各行署、拉萨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为贯彻落实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十一部委关于切实加强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中医药发〔2007〕48号)要求,结合西藏实际,现就进一步扶持和促进藏医药事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扶持和促进藏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藏医药学是我区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
藏医药起源于西藏,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鲜明的民族特色、独特的诊疗方法、系统的理论体系和浩瀚的文献典籍,是祖国医药学宝库和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最为完整、最具影响的民族医药学之一。
继承、发展藏医药事业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和发展祖国医药学体系,造福各族群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藏医药是我区重要的医疗卫生资源。
长期以来,我区的藏医药、西医药和中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共同担负着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的任务。
藏医药临床疗效确切、预防保健作用独特、治疗方法灵活、费用低廉,是我区医疗卫生事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特点和优势所在。
促进藏医药发展,是我区医疗卫生事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服务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
(三)藏药业是我区有开发潜力的经济资源。
独特的高原药材资源和悠久的历史传承赋予了我区藏药产业面向区内外发展的巨大市场空间。
援藏工作的意义
摘要:
一、引言
二、对口援藏的意义
1.推进西藏的跨越式发展
2.维护社会公平、稳定和长治久安
3.实现共同富裕
4.促进民族团结、统一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结论
正文:
一、引言
我国开展对口援藏工作,旨在推动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民族团结和谐。
这一重要举措在我国历史和现实中具有深刻的意义。
二、对口援藏的意义
1.推进西藏的跨越式发展
对口援藏工作有助于将发达地区的优势资源引入西藏,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生产力水平。
在政策、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的支持下,西藏地区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维护社会公平,稳定和长治久安
通过对口援藏,西藏地区的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事业得到全面提升,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的发展成果。
这将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各族人民的基本权益,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3.实现共同富裕
对口援藏工作有利于推动西藏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提高人民收入水平。
从而实现各族人民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4.促进民族团结,统一
对口援藏充分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在共同推进西藏发展的过程中,各民族加深了解,增进友谊,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强化民族凝聚力。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对口援藏工作有助于推动西藏地区全面发展,提升人民精神文明程度,进一步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这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发展。
三、结论
总之,我国开展对口援藏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援藏三年行动计划方案一、背景西藏作为中国西部的边疆地区,自古以来就具有独特的地理、民族和文化特点。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地理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经济相对落后等原因,西藏的发展一直面临着较大的困难。
为了推动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国政府决定实施援藏三年行动计划,以全面改善西藏地区的发展环境,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二、目标援藏三年行动计划的目标是在三年的时间内,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和项目实施,促进西藏地区的经济稳定增长,改善民生,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三、重点任务1. 经济发展- 加大对西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包括修建铁路、公路、机场等交通设施,改善交通状况,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经济发展能力。
-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促进西藏地区经济结构的优化。
2. 民生改善- 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力度,加强对西藏地区教育资源的配置,提高教育质量,推动西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 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能力建设,加强对西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支持,确保人民能够享受到更好更便捷的医疗服务。
-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力度,确保西藏地区的特殊困难群体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和关爱。
3. 生态环境保护- 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生态系统修复和保护,保护珍稀植物和动物资源,确保区域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 推动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清洁能源在西藏地区的推广应用,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
四、实施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支持- 成立由中央政府负责的援藏三年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和相关政策,协调各相关部门的工作,确保行动计划的顺利推进。
- 加大对援藏工作的经费支持,提前安排资金,并确保资金的专款专用,加强财务监管,防止资金的滥用和浪费。
2. 加强人才培养和交流合作- 设立援藏人才培训基地,培养和引进各领域的专业人才,为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援藏医疗计划书项目背景西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之一,该地区的医疗条件相对较为落后,人们的健康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
为了改善西藏地区的医疗条件,提高当地居民的健康水平,我们决定启动援藏医疗计划。
本项目旨在组织一支专业的医疗团队前往西藏,提供健康咨询、医疗教育和医疗服务,帮助西藏地区的居民解决医疗问题,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
项目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改善西藏地区的医疗条件,提高当地居民的健康水平。
具体目标包括: 1. 提供基础医疗服务:为西藏地区的居民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包括健康咨询、疾病预防和治疗。
2. 推广健康知识:通过医疗教育活动,向西藏地区的居民普及健康知识,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
3. 培训当地医务人员:通过与当地医务人员的合作,提升他们的医疗技术和管理水平,培养当地的医疗人才。
4. 支持设施建设:在西藏地区设立医疗设施,改善医疗条件,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项目内容1. 医疗服务我们将组织一支医疗团队前往西藏地区,为当地居民提供医疗服务。
医疗团队将包括医生、护士和其他医疗人员,他们将帮助居民进行健康咨询、疾病诊断和治疗。
我们将根据西藏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医疗团队的规模和专业领域,并协调当地医疗机构提供支持和配合。
2. 健康教育我们将组织健康教育活动,向西藏地区的居民普及健康知识。
活动内容包括:健康知识讲座、健身操、疾病预防和应急处理等。
我们将邀请专业的医生和健康教育师参与活动,通过互动和讨论,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培养健康生活方式。
3. 医务人员培训我们将与当地医务人员开展合作,提升他们的医疗技术和管理水平。
我们将组织医疗培训班,邀请专业的医生和教育专家进行教学。
培训内容将包括疾病诊断、手术技术、药物使用和医疗团队管理等。
通过培训,我们希望提高当地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更多的医疗人才。
4. 设施建设为了改善西藏地区的医疗条件,我们将支持医疗设施的建设和改善。
具体措施包括:购买医疗设备、提供医疗器械和药品、改善医疗环境等。
藏医药开放工程方案藏医药开放工程方案一、项目背景藏医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为了保护和传承藏医药文化,促进其在现代医学领域的发展,需要开展藏医药开放工程。
该工程旨在整合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藏医药知识,推动藏医药的研究、教育和应用。
二、项目目标1. 建立完善的藏医药数据库:收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和实践经验,建立全面、准确的藏医药数据库,为研究和教育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2. 推动藏医药科研创新:组织开展科研项目,鼓励科研人员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深入挖掘藏医药资源,并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
3. 培养高水平人才:设立专业学位课程和培训班,培养具备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的藏医药人才,为行业发展提供人力支持。
4.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推动藏医药在国际上的认可和传播,吸引外国专家学者来华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
三、项目内容1. 藏医药数据库建设- 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和实践经验,包括藏医药方剂、草药资源、临床案例等。
- 建立数据库平台,实现数据的存储、检索和共享功能。
- 制定数据标准和分类体系,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 提供在线查询服务,为研究人员、医务工作者和公众提供便捷的信息获取途径。
2. 科研创新项目- 设立科研基地,配备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技术人员支持。
- 鼓励科研人员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创新研究。
- 组织科研成果评审和推广活动,促进成果的转化应用。
3. 人才培养计划- 设立专业学位课程,培养具备藏医药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专业人才。
- 开展培训班,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 鼓励优秀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提供奖学金和实习机会。
4. 国际交流合作- 组织国际学术会议和研讨会,邀请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做学术报告和交流演讲。
- 开展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共同探索藏医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应用价值。
- 建立国际交流平台,促进中外专家学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四、项目实施计划1. 第一年:完成藏医药数据库建设,并开始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和实践经验。
教育援藏的意义教育援藏是指为了改善西藏地区的教育状况,提高藏族群众的受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来自其他地区的教育资源和支持被引入西藏地区的一种行动。
教育援藏的意义非常重大,它涉及到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以及个人发展的方方面面。
教育援藏对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教育是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开发,具有培养人才的功能。
通过教育援藏,引入外来的教育资源和支持,可以提高西藏地区的教育质量和水平,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这些人才的出现将为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进而提高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教育援藏对于西藏地区的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西藏地区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其中以藏族人口最多。
教育是实现民族团结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教育援藏,可以提高西藏地区的教育水平,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和平等的教育机会,使各民族群众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增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了解,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教育援藏对于西藏地区的社会进步也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
通过教育援藏,可以提高西藏地区的教育质量和水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社会进步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教育援藏还可以引入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技术,推动西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教育的普及率和质量,为社会进步奠定基础。
教育援藏对于个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是每个个体成长和发展的基础。
通过教育援藏,可以为西藏地区的群众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提高他们的受教育水平和素质,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和视野,增强他们的个人能力和竞争力。
通过教育援藏,西藏地区的群众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教育援藏的意义是多方面的。
它不仅对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也对个人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通过教育援藏,可以为西藏地区的群众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帮助他们提高受教育水平和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藏医医生日常培训计划方案一、背景介绍藏医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医学文化底蕴。
近年来,随着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藏医药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了更多的重视。
然而,由于历史和地域等原因,藏医医生的培训、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因此,为了提升藏医医生的专业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日常培训计划显得尤为重要。
二、培训目标1. 提升医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包括藏医医学理论知识、临床医疗技能等方面。
2. 加强医生的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生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感。
3. 提高医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加强医患沟通和团队合作。
4. 培养医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医生的应变能力和抗压能力。
5. 强化医生的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医疗工作的安全保障水平。
三、培训内容1. 藏医医学理论知识培训(1)藏医基础理论知识:包括藏医药理论、藏医诊疗方法、藏医医案分析等内容。
(2)常见疾病诊疗知识:包括脏腑经络病证辨治、藏医药治疗常见病症的方剂选用和用药要点等内容。
(3)藏医药材与药方知识:包括藏药材性味归经、藏药制剂与药方调配等内容。
(4)藏医药学习案例分析:通过典型的病案解析,让医生掌握诊断和治疗的策略。
2. 临床医疗技能培训(1)医疗器械操作培训:包括医院常用仪器设备的操作和维护知识。
(2)临床诊疗技能培训:包括中医诊断方法和技能、藏医特色疗法和手法的掌握。
(3)医疗危重病人救治技能培训:提高医生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技能和应变能力。
3. 医德医风建设培训(1)医患沟通技巧培训:加强医生的沟通技能和情绪管理能力,提高医患关系。
(2)患者满意度培训:着重加强医生对患者的关心和细致照顾,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3)医疗风险防范知识培训:加强医生对医疗风险的认识和防范意识,提高医疗事故的避免能力。
4. 团队协作和沟通培训(1)团队合作意识培训:加强医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提高医疗工作的整体效率。
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藏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提高藏医医院的服务质量,培养一批高素质的藏医人才,特制定本培训计划方案。
二、培训目标1. 提高藏医医务人员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水平;2. 培养藏医医务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3. 提升藏医医院整体服务水平,满足患者需求。
三、培训对象1. 藏医医院在职医务人员;2. 新入职藏医医务人员;3. 藏医相关专业在校生。
四、培训内容1. 藏医基础理论:藏医基础理论、藏医诊断学、藏医内科学、藏医外科学、藏医妇科学、藏医儿科学等;2. 藏医临床技能:藏医诊断技术、藏医治疗技术、藏医护理技术等;3. 藏医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医德医风、医患沟通、法律法规等;4. 藏医医院管理:医院管理制度、医疗质量管理、医院财务管理等;5. 藏医科研与创新:藏医科研方法、藏医学术交流、藏医创新技术等。
五、培训方式1. 集中培训:邀请国内知名藏医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提高医务人员理论水平;2. 现场观摩:组织医务人员到藏医医院、医疗机构进行实地观摩,学习先进经验;3.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藏医诊疗过程中的问题,提高临床诊疗水平;4. 在线学习: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在线课程学习,方便医务人员随时学习;5. 学术交流: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论坛,促进藏医医务人员学术交流。
六、培训时间1. 基础理论培训:1个月;2. 临床技能培训:3个月;3. 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培训:1个月;4. 医院管理培训:1个月;5. 科研与创新培训:2个月。
七、考核评价1. 考核方式:理论考试、技能考核、实践考核;2. 考核内容:培训内容、培训过程、培训效果;3. 考核结果: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八、保障措施1. 保障培训经费: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确保培训经费充足;2. 保障师资力量:邀请国内知名藏医专家、学者担任培训讲师;3. 保障培训场地:提供良好的培训场地和设施;4. 保障培训效果:对培训效果进行跟踪调查,及时调整培训方案。
基金项目㊀1.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组援医学项目(XZ 2017ZR -ZYZ 45);2.北京市医院管理局临床医学发展专项经费(ZYLX 201824)作者简介㊀刘旭,硕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肾脏疾病的诊治及血液净化技术㊂Email :liuxu _000@通讯作者㊀刘文虎,博士,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肾脏疾病的诊治及血液净化技术㊂Email :wenhuliu @DOI :10.3969/j.issn .2096-045X .2021.02.006㊃人才培养㊃组团式 医疗援藏中 师带徒 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莜刘㊀旭1,2㊀刘文虎1,2(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肾病内科,北京100050;2.首都医科大学肾病学系,北京100050)ʌ摘要ɔ西藏自治区由于客观条件原因,医疗水平比较落后,医疗人才相对匮乏㊂ 组团式 医疗援藏工作,为西藏的医疗水平发展和医学人才培养创造了有利条件㊂开展 师带徒 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内容包括建立 师带徒 负责制,强化临床实用性,加强动手能力的训练,注重医学人文教育以及临床科研能力的培养等㊂通过前期的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当地医学人才水平达到预期的提高,该模式值得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实施与推广㊂ʌ关键词ɔ援藏;师带徒;医学人才培养ʌ中图分类号ɔG 642Medical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of teacher leading apprentice through team basedmedical aid to TibetLiu Xu1,2,Liu Wenhu1,2(1.Division of Nephrology ,Beijing Friendship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50,China ;2.Department of Nephrology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50,China )ʌAbstract ɔDue to the objective conditions ,the medical level of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is relatively backward and themedical talents are relatively scarce.The team based aid for Tibet medical project has laid favorable foundation for thedevelopment of medical level and the training of medical talents in Tibet.The training mode of teaching leading apprenticeincludes establishing the responsibility system of teaching with apprentice ,focusing on clinical practicability ,strengtheningthe training of practical ability ,paying attention to medical humanities education and clinical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The previous practice has achieved desired results ,and the level of local medical talents has reached the expected goals.This mode is worth implementing and promoting in the future work.ʌKeywords ɔaid to Tibet ;teacher leading apprentice ;medical personnel training㊀㊀2015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议指出要举全国之力建设西藏,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推进西藏全方面跨越式发展[1]㊂以此为指导思想,从2015年开始由中央组织部选派全国各地优秀医学人才,开展 组团式 医疗援藏工作,以先进的理念㊁严明的标准㊁规范的实践,不断地提升受援医疗机构医护技术团队的专业水平和行政人员的管理水平㊂笔者有幸作为第三批 组团式 援藏医疗队成员,于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在拉萨市人民医院开展工作㊂其中,我们的一项主要工作是为当地培养医学人才㊂在践行人才培养工作的过程中,笔者总结了一些体会和临床教学工作中的经验,希望给后来者带来一些启发㊂西藏自治区地处青藏高原,其大部分区域属于超高海拔地区,自然环境恶劣㊂建国以来,西藏各项事业不断取得进步,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持续发展,但与全国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㊂据不完全统计,西藏自治区人均期望寿命比全国低7.83岁,孕产妇死亡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近5倍,婴幼儿死亡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近2倍,3项指标仍排在全国末位[2]㊂而缺乏医疗人才的现象特别突出,研究显示西藏平均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比全国平均水平少1.47人[2]㊂造成西藏医疗人才匮乏的原因主要包括:首先,西藏本地的医学院校少,高级医学教育人才明显短缺,每年可培养的医学专业毕业生非常有限㊂其次,由于西藏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工作政策,工作人员退休较早,大量医疗技术骨干50多岁就会退休,导致医院及科室中坚力量流失,同时也限制了年轻医生的学习和培养㊂此外,西藏当地曾经有政策规定,相当多的医学毕业生统一分配至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工作若干年后,市级医疗机构可以从基层医院进行人才选拔,这使得医学毕业生缺乏规范系统的培养和临床实践,临床能力难以提升,也造成了部分人才的浪费和流失[3]㊂最后,西藏本地人民普遍信奉藏传佛教相信传统藏医药,历史上长期依靠寺庙的僧人对病患 诊治 ,对于现代医学缺乏认识,也限制了医学的正常发展㊂解决西藏自治区医疗人才培养困难,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而 组团式 医疗援藏工作为西藏当地医疗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个重要契机和创造了有利条件㊂援藏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为受援医院培养一批扎根当地的医疗人才,这项实践从 输血式 支援向 造血式 发展的转变[4]㊂北京地区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体系已经开展多年,北京援藏医疗队员们都经历过北京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同时因地制宜,将北京经验和西藏实际情况相结合,在工作中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当地的医疗人才培养方案㊂2.1㊀建立 师带徒 负责制首先,建立明确的师徒关系,意味着师傅对于徒弟培养的责任㊂ 师带徒 模式不同于一般的医学生的临床带教,这是更为固定和长期的一种老师教授与学生学习的关系㊂这种模式也不同于传统的导师与学生的关系,这是更为密切的一种师生关系,一年的援藏工作中,可以说师徒每天朝夕相处,时时共同面对临床问题和时时都处在教学现场㊂这种模式也不同于传统行业中的师徒关系,这是更为平等的一种朋友间的关系,师傅毫无保留传授自己所学所会的同时,徒弟也负责照顾这些初来贵宝地的 异乡人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融入了更多的情感,也拉近了不同民族人们的心㊂建立 师带徒 关系前需要对学生情况进行摸底,通过筛选适当年龄㊁专业㊁基础条件的当地医务人员,每位老师与选取的1~3名援藏队员建立师徒关系㊂需要明确制定培养计划,包括培养的总目标㊁各阶段的培养目标,以及实现的方式和保障措施㊂老师㊁学生㊁受援单位三方签署书面协议,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㊂明确师徒的责任和权力需要依靠适当的考核来保证培养质量,依照培养计划所列的目标,受援单位可定期组织师徒工作和教学成果的考核,以判断教学工作是否保质保量地按照计划推进以及学生的掌握情况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㊂2.2㊀强化临床实用性西藏医疗水平基础薄弱,服务能力非常有限,与当地人民实际的卫生健康需求存在巨大差距㊂我们培养当地的医疗人才首要任务就是解决西藏人民日常生活中就医方面的困难,因此必须做到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当中要贴近临床,从细节着手,多采取病例分析㊁病例总结的模式,从门诊患者的接诊㊁问诊,到正确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思路,再到治疗方案的制定与调整,培养学生正确的临床思维模式㊂采用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模式,从临床工作中寻找学生遇到的疑点和难点,启发性地引导学生进行资料查阅和独立思考,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于问题的认识与理解,做到举一反三,今后能够独立解决类似的临床问题㊂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为日后的不断进步打下基础[5]㊂另一方面,我们的培养要特别务实,着眼日常基本问题,帮助学生练好基本功,重点训练询问病史㊁体格检查㊁病历书写等基本临床工作技能的规范性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重点训练常见病㊁多发病的诊疗常规,例如:高血压病降压药物的选择与调整㊁肾功能不全的诊断思路和鉴别要点等㊂西藏地区很多医院学科尚不健全,笔者所援助的拉萨市人民医院在2017年才建成血液透析室并开展血液透析治疗,同年下半年才独立出肾内科专业的病房,笔者所带的3位徒弟之前也没有肾内科专业学习和工作的背景,在这种情况下针对基础知识㊁基本技能培养的重要性就更为突出㊂2.3㊀加强动手能力训练临床医学是一门重视实践的科学[6]㊂外科手术自不必说,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内科医生的医学操作和手术也越来越多,而且已经逐渐成为作为专科医生的基本素质,是规范化培训的必要组成部分㊂例如:心内科的冠脉造影介入治疗㊁消化内科与呼吸内科的内镜诊断和手术治疗㊁肾内科的血液净化技术与血管通路的建立与维护操作等㊂只有掌握了更多的手术和操作技能,才能更好地服务患者㊂这些年中央支援西藏发展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2015年开展 组团式 医疗援藏工作以来,拉萨市人民医院先后建成了支气管室㊁血液透析室㊁心脏导管室等平台,为西藏医疗技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也为援藏医疗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能尽快让西藏本地医护人员尽快掌握相应技术,并且能够独立开展相关治疗,用好这些平台,最终做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尽早实现 大病不出藏 的目标㊂一项技术的学习首先要了解它的原理以及适应证和禁忌证,掌握每一步基本操作的细节,要预见到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准备好充分的解决方案㊂老师在带教时,可结合实际操作给予讲解便于学生理解掌握㊂学生在能够熟练复述操作的所有步骤后,可先在模型上进行操作㊂在学生积累了必要的经验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取得患者的同意后,可以让学生逐步进行实践操作㊂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操作细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且不断总结,以便不断进步㊂在学习操作时,切忌眼高手低,尤其是内科医生,一些手术的基本操作并不熟练,例如缝线㊁打结㊁穿刺,需要学生在空闲的时间里反复勤于练习,才能做到熟能生巧熟练掌握[7]㊂2.4㊀注重医学人文教育医学是关注人的科学㊂医学人文强调从人性出发,在一切诊疗活动中对人的关心㊁关怀和尊重[8]㊂医学人文精神自古以来就是医学的传统,贯穿了医学发展的数千年,也是临床医学发展至今的应有之义㊂作为老师,我们对于学生不仅是简单知识上的传授,更要在医德上为学生指引方向,正所谓 师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 ㊂我们在临床教学中,传授专业知识㊁训练专业技能的同时,要注重学生仁心仁术的培养㊂例如:肾内科所面对的很多病人都患有慢性病,甚至需要终生透析治疗,生理上承受巨大的痛苦,心理上也可能存在焦虑抑郁等问题㊂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我们肾内科医护人员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理解,倾听他们的痛苦和诉求,尽我所能为病人提供适当的医疗帮助,体现人文的关怀㊂此外,藏地文化深受千百年来藏传佛教的影响,这种影响有其积极的方面也有其消极的方面,藏传佛教崇尚珍惜生命,这与现代医学的爱伤观念是一致的㊂但其世界观中也存在易于引发过度的虚无主义的思想,所谓 一切法,俱是待缘而起,随缘而灭,空无自性 ,可能在精神层面削弱人们在现实中对世界的改造意愿以及务实思想的追求[9]㊂这些思想文化,可能会对当地人民产生一些影响㊂我们在教授西藏本地的学生时,应该引导他们更加积极的生命观与健康观,充分发挥医者的主观能动性,在生命救治的诊疗活动中做到心无旁骛㊁勤勉尽责㊂2.5㊀注重临床科研能力培养科研能力是现代医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只有通过科学研究才能在临床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㊁解决问题,推动医学不断向前发展㊂但是由于西藏的医学发展水平还相关落后,当地医生的科学研究能力非常有限,我们不能用内地的标准要求他们,应当指定适合他们的临床科研能力培养方案㊂我们不追求时下的科研热点㊁难点,也不追求实验室的基础研究,而是从最基本的科研思维与技能入手,切实能够帮助提高临床水平的技能入手㊂例如:如何通过文献的检索与阅读,了解某一领域某一疾病的诊疗指南和专家共识;如何在现有的临床工作中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并通过简单的研究设计来印证自己的假设;如何收集临床工作中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计算机软件建立数据库,掌握接诊患者的诊疗情况;如何通过简单的统计方法,找出临床数据中的规律,推导中研究的结论;如何将获得的研究数据和结论,以论文的形式呈现给世界发表自己的观点㊂此外,由于西藏当地科研条件非常有限,各学科基础都相对薄弱,可以适当采取联合培养的模式,学科间共享部分科研资料与平台,促进科室间的合作,有利于增强各科医生创新能力,拓展思路,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设备和研究资源[10]㊂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特殊,低氧㊁低气压的自然环境对生活于此的人影响巨大,而这种影响对于科研来讲得天独厚,因为有太多的疾病情况与其他地区不同,具有当地的独特性㊂而这座宝藏中的绝大部分尚未被开发㊂大部分临床研究或许都值得在高原再做一遍,这是留给藏地医生和科研工作者的任务与机会㊂第三批 组团式 援藏医疗队成员共18人, 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拉萨市人民医院援藏工作期间,共与65位当地医护管理工作人员结成 师带徒 关系㊂每一组师徒均两两签署人才帮带协议,共同制定了完善详实的培养计划㊁阶段性推荐计划与总结㊁年度工作目标及总结,严格按计划执行业务讲座㊁教学查房㊁新技术培训㊁科研培训等工作㊂在学年结束,拉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对每位老师和学生均进行了考核,老师教学工作的考核合格率为100%,学生考核成绩合格率为100%,其中优秀率为90.8%㊂学生满意度调查显示学生均表示通过 师带徒 模式的培养,个人的业务能力均得到明显提高,满意率100%㊂相当多的当地医生通过了医师职业资格考试或取得了职称晋升㊂2018年1月,拉萨市人民医院通过评审,正式挂牌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这是北京市和拉萨市落实医疗人才 组团式 援藏工作取得的重大成果[11],也是北京友谊医院作为主责医院顺利完成对口支援拉萨市人民医院任务的优秀答卷㊂援藏工作结束返京后,师徒间都还保持着联系,遇到棘手的病例和医学问题,师傅们都还会毫无保留地给予远程指导和讲解㊂援藏工作是有期限的,但是师徒的情谊与援藏的情怀却是绵绵无尽的㊂医疗援藏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㊂其核心任务不仅是要为当地治好多少病人,而是要重点培养当地的医学人才,使他们能够独立开展各种诊疗项目,切实做到 变输血为造血 ㊂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当地医学水平可持续的长期发展机制㊂通过中组部 组团式 医疗援藏工作的开展,我们摸索出的 师带徒 培养方式是适合当地医学人才成长,具有实用性的临床医学教学模式㊂参考文献[1]李霞.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 亮点 解读[J].西藏发展论坛,2015(6):15-18.[2]陈沸宇,韩俊杰.首批 组团式 医疗人才援藏[N].人民日报,2015-08-21(6).[3]周鑫,李卫平,王书平,等.西藏各级医疗机构医生人力资源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6, 36(9):51-53.[4]王宇鹏.培养一支带不走的队伍,医疗人才 组团式 援藏工作会议召开[EB/OL].(2017-06-28) [2020-08-02]./n1/ 2017/0628/c14739-29368796.html.[5]张天久,吕欣,徐艳朋,等.典型病例教学法在临床本科生外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8):22-24.[6]杨红,刘琦,黄妍,等.临床模拟技能教学在内科技能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5):18-21.[7]赵宁,张忠涛,赵春燕,等.关于外科住院医师模块化手术训练的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6,30(3):329-332.[8]陆夏,鲍遇海.人文精神对现代医学的意义[J].中国医学人文,2019,5(7):28-30.[9]藏传佛教影响研究课题组.藏传佛教的 两重性和有关对策研究[J].中国藏学,2019(3):15-23.[10]苏建荣,张萍萍.论联合培养和实验平台共享在医学研究生教育中的作用和管理[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9,18(22):2462-2463. [11]杨子彦.西藏拉萨市人民医院 三甲 综合医院揭牌仪式举行[N].西藏日报,2018-01-04.(收稿日期:2020-08-04)(本文编辑:高健)(上接第132页)[10]李祥子,黄勤安,吴运军,等.基于Web技术的‘医用化学“课网络辅导系统的设计和开发[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8):1199-1200. [11]李祥子. 5+3 医学教育培养模式下医学基础课程的数字化网络教学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4,13(8):848-852.[12]段新昱,陈卫军,姜品,等.面向新工科的跨专业建设工程教育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9(1):24-27.[13]姚洁,王伟力.微信雨课堂混合学习模式应用于高校教学的实证研究[J].高教探索,2017(9):50-54.[14]Barteit S,Guzek D,Jahn A,et al.Evaluation of e-learning for medical education in low-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A systematic review[J].Computers&Education,2020,145:103726. [15]教育部.一流本科教育宣言[EB/OL].(2018-06-22)[2020-06-10]./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8n/xwfb_20180622/sfcl/201806/t20180622_340649.html.[16]教育部,财政部.关于 十二五 期间实施 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的意见[EB/OL].(2011-07-01)[2020-06-10].http://old.//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342/201109/xxgk_125202.html.(收稿日期:2020-08-04)(本文编辑: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