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练习 第18课 清朝专制统治的强化 学习测评
- 格式:docx
- 大小:144.49 KB
- 文档页数:4
知识点1 军机处的设立1.康熙时,为了抑制满洲贵族的一些权力,加强君主专制,设立了________,直接为皇帝草拟谕旨和处理奏章。
2.________年间,朝廷临时设立军机房,不久改名________,军政大事完全由________裁决。
军机处便于皇帝独掌朝政,从而使君主专制进一步________。
知识点2 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3.清朝统治者非常注重从领域严密控制_______。
康熙、雍正和________三朝,大兴文字狱,规模之大,次数之多,远超前代。
4.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许多_______。
文字狱的推行,禁锢了人们的_______,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5.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集权统治,在文化上实行[________政策。
知识点3 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6.清朝的官僚体制从整体结构上呈现出日益的趋势。
官场的腐败之风也在______中蔓延。
政治腐败导致________衰退,造成国力越来越虚弱。
社会的________十分严重,社会危机重重。
知识点4 闭关锁国政策7.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_______进行经济交流。
同时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又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_______对外贸易。
8.顺治时期,颁布“________”,严厉限制海上贸易。
91757年,只开放_______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___________”统一经营对外贸易,并管理外国商人。
10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_______作用。
但是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导致国家的________,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_______的机会,中国逐渐________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02 辨析改错11.清朝为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各种措施,进一步强化了君主专制。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清朝专制统治的强化一、选择题1.他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大英雄:他以十三副铠甲起兵,出生入死,功勋卓著,也曾身陷囹圄;他多次遇刺却能逢凶化吉;他懂天文熟地理,谙韬略善用人;他戎马倥偬数十载,横扫白山黑水,统一女真各部,击溃大明王朝,成为威震北中国的一代铁血汗王!他是( )A.阿骨打B.忽必烈C.努尔哈赤D.皇太极2.右图所示为1944年郭沫若所作的《甲申三百年祭》,回顾了那一年明政权的灭亡和被打败。
李自成政权是被哪个民族灭亡的( )A契丹族B.蒙古族C.满洲族D.藏族3.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其中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是( )A.秦、汉B.元、清C.金、元D.辽、宋4.“军国大计,罔不总揽。
自雍乾后百八十年……盖隐然执政之府也。
”这里的“执政之府”是( )A.市舶司B.中书省C.锦衣卫D.军机处5.军机处的设立表明我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设立军机处的清朝皇帝是( )A.顺治帝B.康熙帝C.雍正帝D.乾隆帝6.清代一位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
”由此判断该大臣( )A.在皇帝心目中没有地位,心生抱怨B.完全听命于皇帝,处理军国大事C.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D.办事非常认真仔细7.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图1到图3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A.封建制度的完善B.生活习惯的变化C.社会文明的进步D.君主权力的强化8.清朝大兴文字狱,主要压制打击的是( )A.督抚大员B.王公贵族C.知识分子D.分裂势力9.下列对应关系是加强思想控制的大事,正确的是( )①秦始皇——“焚书坑儒”②明朝——八股取士③东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④清朝——“文字狱”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0.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A.特务统治的强化B.思想控制的加强C.文化专制的强化D.专制集权的加强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在清朝残酷的文化压迫下,中华文化受到严重的摧残。
第18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优化训练制卷人:歐陽文化、歐陽理複;制卷時間:二O二二年二月七日●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明朝建立后,进一步强化君权,废除了延续一千多年的_______,使_______直承受皇帝指挥。
答案:宰相制度六部2.明清文化专制主义的表现是_______和_______。
明清的科举考试只许在________的范围内命题,答题必须按照八个连续的局部进展,这种形式的文章叫做________。
答案:八股取士文字狱四书五经“八股文〞3.图3-1中所表达的历史信息是图3-1思路解析:此题主要考察提取有效信息的才能。
文物是历史的载体,特别是有文字的文物愈显珍贵,从文物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根本才能。
提取历史信息最忌粗心和盲目,有的同学看不清文字就匆忙下结论,或者看成皇帝的玉玺、或者看成调兵令章,尤其最容易看成书画家的印章,因为上面有“印〞字,和我们现代人的印章差不多,从而造成误选。
注意图章中的篆体字是“锦衣卫印〞,与明朝间谍机构有联络,从而作出正确判断。
答案:C思路解析:该题考察的是HY机处设立这一知识点,主要考察识记和区分才能。
HY机处是清朝雍正帝为加强皇权而设立的。
答案:C●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为加强君权,在HY废除丞相的是思路解析:明朝建立后,朱元璋进一步强化君权,废除了延续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
答案:D2.朱元璋不放心百官和京城百姓,为侦缉官民言行,特意设立了思路解析:朱元璋不放心百官和京城百姓,为侦缉官民言行,特意设立了锦衣卫。
明成祖时期设立的间谍机构是东厂,西厂是明朝后来设置的间谍机构,不久即被废止。
HY机处是清朝设置的机构。
答案:D3.中国历史上,开场对片言只字捕风捉影,大搞文字狱的皇帝是思路解析:统治者对违犯统治思想与触犯皇帝威严的言行残酷打击,对于片言只字捕风捉影,大搞文字狱是从朱元璋开场的。
答案:C“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假设无事那么相庆,以为又活一日。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同步训练题2一、单选题1.下列古代官职中,源于清朝强化君主专制而设立的是()A. 御史大夫B. 节度使C. 转运使D. 军机大臣2.清朝时,军机处这一特殊机构便于皇帝独掌朝政, 一切都要服从皇帝的意志,使得皇帝具有()A. 同丞相一样的权威B. 至高无上的权威C. 满洲贵族同样的权威D. 仪式象征意义, 没有实权3.直到咸丰年间,清政府依然把外交事务称为“夷务”,称西方国家为“丑类”“逆夷”“夷性犬羊”等。
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清政府()A. 严禁对外贸易B. 长期闭关锁国C. 加强封建皇权D. 抵御外敌入侵4.我国古代历朝统治者为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秦朝推行郡县制唐朝颁布“推恩令”元朝设立“厂卫”机构清朝设立军机处A. B. C. D. 5.雍正十一年(1733年),下诏征举士人,想学康熙重开博学鸿词科,谁知响应寥寥,只得作罢。
人才凋零,文治废弛,以至于此。
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八旗制度的影响B. 行省制度的影响C. 文字狱的影响 D. 设置军机处的影响6.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规定外国商船“将来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
如或再来,必令原船返棹至广,不准入浙江海口”。
材料反映清朝实行的政策是()A. 重农抑商B. 对外开放C. 闭关锁国D. 重文轻武7.“军国大计,罔不总揽。
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这里的“执政之府”是()A. 中书省B. 内阁C. 军机处D. 锦衣卫8.“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
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的, 仅限于广州一地, 且管制甚严。
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 种种规章制度专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
”这反映了清政府()A. 固守传统,重商抑农B. 对外开放,积极交流C. 故步自封,闭关锁国D. 学习西方,变法通商9.在面对与外国的贸易纠纷时,乾隆采取的政策是缩减通商口岸,由多口通商变为一口通商并受到行商制度和海关制度的严格限制。
2019年精选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8课清朝君主专制的极端强化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十七第1题【单选题】“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清朝雍正皇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而被斩首,这主要反映了清朝( )A、设立特务机构B、制造文字狱C、实行八股取士D、设立军机处【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一见面—述旨一过朱一交发……”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A、辅佐皇帝,参与决策B、跪受笔录,上传下达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D、纵论军机,谋划战事【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任,到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而北宋是相当于宰相的官职更多了。
这一现象反映了( )A、皇权的不断加强B、封建民主政治的发展C、丞相权力的扩大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这一机构的办事特点是“勤、速、密”,且“只供传述错误,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决策权由皇帝控制.该机构是( )A、锦衣卫B、军机处C、中书省D、六部【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从废丞相到设立内阁制度,再到放弃内阁之都到设立军机处,这样的变化趋势反映的实质是( )A、封建制度的完善B、生活习惯的变化C、社会文明的进步D、君主权力的强化【解析】:第6题【单选题】清朝前期加强君主专制的重大举措是设置( )A、议政王大臣会议B、六部C、内阁D、军机处【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小华找来《康雍乾三朝史录》、《论清代的极权政治》、《从南书房到军机处》三本书,计划写一篇小论文。
下列最可能成为这篇论文题目的是( )A、论分封制的功于过B、八股文的危害之我见C、浅谈科举制D、浅析清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答案】:第8题【单选题】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两代是可以的。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同步测试与答案1、清朝初年,掌握实权的是()A.六部B.军机处C.南书房D.议政王大臣会议2、清朝时期,民间流传着一则谚语:“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这则谚语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是()A.朝廷统治稳固B.人民丰衣足食C.官吏两袖清风,为百姓谋取福利D.吏治败坏,官吏贪污受贿成风3、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设立军机处的皇帝是()A.顺治帝B.康熙帝C.雍正帝D.乾隆帝4、乾隆皇帝在位时期,很多官员自保平安的经验是:不与别人有文字往来,凡没用的文稿一定要烧毁。
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行省制度的影响B.八旗制度的影响C.文字狱的影响D.八股取士的影响5、清朝文字狱最严重的时期是在()A.顺治、康熙、雍正三朝B.康熙、雍正、乾隆三朝C.雍正、乾隆、嘉庆三朝D.康熙、乾隆、嘉庆三朝6、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集权统治,在文化上实行专制政策,大力提倡()A.尊孔读经B.言论自由C.解放思想D.焚书坑儒7、在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仅留一地与外国通商,该地是()A.广州B.上海C.南京D.武汉8、18世纪,英王使者马嘎尔尼来华时,提出在中国建立商馆、自由贸易的要求。
乾隆皇帝则回答:“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这反映出乾隆实行的是()A.闭关锁国政策B.重农抑商政策C.对外开放政策D.休养生息政策9、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
中国“选择了陆地”是指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A.禁止一切对外贸易B.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C.完全没有积极作用D.使中国赶上世界发展潮流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材料二乾隆时,内阁学士胡中藻的诗里有“一把心肠论浊清”的句子,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一、单项选择1.努尔哈赤的主要活动包括()①武力统一女真各部②建立八旗制度③建立后金政权④迁都沈阳加强对明朝的攻势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2.下列事件与皇太极直接有关的是()①改女真族名为满洲②迁都沈阳③改金为清④统一全国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③3.明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表明()A.皇权日益加强B.皇权、相权矛盾日益加剧C.皇权代替相权D.皇权与相权协调4.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巩固对我国封建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在于()A.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B.发展社会经济C.巩固国防抵御侵略D.加强民族交流5.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C. 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矛盾不断激化D. 相权走向衰落6.清政府一再大兴“文字狱”的主要原因是()A.面临与北宋“杯酒释兵权”相似的情况B.为防止“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重演C.发现了像“八王之乱”那样的叛乱苗头D.出自于同秦始皇“焚书坑儒”类似的目的7.清朝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而热衷于考据学的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大兴文字狱B.考据学源远流长C.八股取士的科举制束缚D.反封建民主思想的盛行8.清朝大兴的“文字狱”()A.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和巩固大一统局面采取的必须和必要手段B.是为了压制反清思想,树立清朝的权威而实行的迫害知识分子的冤案C.原因在于吸取了明朝灭亡的教训而实行的一种文化恐怖政策D.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到顶峰的最突出表现9.军机处的设立()①提高了办事效率,处理政务迅速、机密②成为清朝君主集权的得力工具③使清朝的军事实力大增④成为文字狱盛行的导火线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③10.关于清朝前期疆域,叙述正确的是()A.是汉族人民在长期生活奋斗中逐渐形成的B.在我国辽阔的国土上,生活着60多个民族C.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国家D.清朝前期的疆域奠定了今天我国版图的基础二、材料分析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清朝君主专制的极端强化》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军机处的设立及影响。
2.理解清朝文字狱和文化专制政策的危害。
【自主学习】1._____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建立金朝,史称后金。
_______继位后,改“女真”族名为“满洲”,1636年,改国号为_____。
2.雍正时设立_________。
它的设立及其权利的扩大,把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3.清朝统治者为了集权的需要,加强思想控制,大兴_______。
4.清朝统治者为了禁锢人们的思想,强化_________,大量销毁和删改古典文献。
【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如果我们要为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分别制作一张名片的话,该如何介绍呢?探究点二:清朝为什么能够入主中原?探究点三:议政王大臣会议享有怎样的权力,它对皇权有威胁吗?探究点四:你对军机处了解多少呢?探究点五: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清代史学家赵翼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军机处的设立对君主集权的强化有什么作用?探究点六:你对文字狱了解多少呢?探究点七:秦朝、西汉、明朝、清朝为加强思想控制各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当堂达标】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内容,属于努尔哈赤统治时期的是()①统一女真各部②建立后金③改国号为清④迁都沈阳⑤设立军机处A.①②③B.③④⑤C.②③④D.①②④2.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A.特务统治的强化B.思想控制的加强C.文化专制的强化D.专制集权的加强参考答案【自主学习】答案见《清朝君主专制的极端强化》课件【合作探究】答案见《清朝君主专制的极端强化》课件【当堂达标】答案见《清朝君主专制的极端强化》课件。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一、选择题1.造成晚清思想家龚自珍在诗中感叹“万马齐喑”的原因是A.八股取士 B.文字狱C.军机处设立 D.厂卫制度【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清朝社会的相关知识点。
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万马齐喑”的局面,是由于清朝制造“文字狱”,虽然对君主集权的有强化,起到巩固清朝专制统治的作用,但也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只有选项B正确,故选B。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君主集权的强化2.明清时期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有①明太祖废除丞相②雍正帝设立军机处③实行八股取士④思想上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清加强君权的措施,①②③所述均属于明清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思想上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是汉武帝时在思想上采取的措施,所以答案是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朝君权的加强·君主集权的强化3.专制主义政治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把国家的一切权力高度集中于最高统治者之手;二是排斥任何形式的监督。
下列各项中符合这两个基本特征的有①西周的分封制②英国的君主立宪制③明朝废除宰相制度④清朝设立军机处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清加强君权的相关知识,明朝废除丞相,标志着我国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清朝设立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③④符合这两个特征,西周的分封制不是封建制度,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受到法律的制约,所以答案是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朝君权的加强·君主集权的强化4.刘军同学在历史研究性学习中准备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他从图书馆借来了《康雍乾三朝实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等书。
第18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同步测控名师导航●要点导学1.明清时期皇权专制的空前强化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社会矛盾更加复杂尖锐,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日益发展,为了巩固专制统治,皇权被空前强化。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设立厂卫制度、设立廷杖制度;清朝为加强皇权专门设立了军机处。
厂卫制度的设置是明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的突出表现。
锦衣卫、东厂、西厂都是特务部门,专门从事保卫皇帝的侦缉活动,抓人、审讯处置均不通过政府的司法部门,直接对皇帝负责。
雍正帝时,为了筹备镇压西北准噶尔贵族的叛乱,设立军机处,由亲信的满汉大臣共同组成。
军机处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君权得到极大加强,真正实现了“乾纲独揽”。
它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加强。
明清皇权专制的强化,一方面起到了巩固专制统治,创造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的腐朽性和它的渐趋衰落。
2.八股取士造成的影响如果仅从考试制度来看,八股取士是考试规范化的结果,增大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对于以后的考试制度也有借鉴意义,这的确是文官考试制度的进步。
但是由于各种规定过于僵硬死板,以文体束缚了内容的发挥,加之命题内容的狭窄,也确有束缚思想的作用,尤其是儒生们把考试做官作为自己学习的终极目的,只知道攻读四书五经,钻研八股,而不讲求实际学问,更背离了考试的初衷,败坏了学风。
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沉痛地说:“八股文的毁灭文化,等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八股文的败坏人才,却比秦始皇在咸阳郊外坑儒还厉害!”这深刻地揭露了八股取士的危害。
3.明清统治者制造文字狱的目的和影响明清时期文字狱的出现不是偶然的。
无论明朝还是清朝,统治者制造文字狱都是为了压制知识分子,从思想上控制人民。
文字狱尤其以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时期为甚。
首先,这是因为君主专制的统治在清代进一步加强,清廷为了树立其专制统治的淫威,不许人们有丝毫的不满和反抗,稍涉嫌疑,即严加镇压。
第18课清朝专制统治的强化
一、选择题
1.他从小喜读《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长大后,他足智多谋,武艺超群。
他经过三十多年的征战,完成了统一女真各部的事业。
他是( )
A.铁木真
B.阿保机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
2.在中国历史上,哪两个少数民族建立过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 )
A.藏族、回族
B.蒙古族、女真族
C.党项族、契丹族
D.壮族、维吾尔族
3.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这个王朝的建立时间和第一位皇帝是
( ) A.1616年努尔哈赤 B.1636年皇太极
C.1405年郑和
D.1644年李自成
4.(2015·莱芜学业考)明清时期我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以下措施标志着清代君主专制发展到了顶峰的是( )
A.设立议政王大臣会议
B.设置内阁和六部
C.设立军机处
D.大兴文字狱
5.右图为我国古代某机构所在地,对此机构解读正确的
是( )
A.主要负责监察官员
B.负责裁决军国大事
C.明朝设立的特务机构
D.君主集权强化的表现
6.(2015·百色中考)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独裁……”我国历史上与这一说法最相符的时期是( )
A.秦汉
B.宋元
C.明清
D.隋唐
7.右边是某同学整理的一组大事年表。
这组大事
可用于研究明清( )
A.专制集权统治极度膨胀
B.盛世局面下危机四伏
C.抗击外国侵略战绩卓著
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8.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
图一到图三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
A.封建制度的完善
B.生活习惯的变化
C.社会文明的进步
D.君主权力的强化
9.“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而被斩首,这主要反映了清朝( )
A.设置特务机构
B.实行八股取士
C.设立军机处
D.制造文字狱
10.清朝文字狱最严重的是在( )
A.顺治、康熙、雍正三朝
B.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C.乾隆、嘉庆二朝
D.雍正、乾隆、嘉庆三朝
11.乾隆皇帝在位时期,很多官员自保平安的经验是不与别人有文字往来,凡没用的文稿一定要烧毁。
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行省制度的影响
B.八旗制度的影响
C.文字狱的影响
D.八股取士的影响
12.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
A.特务统治的强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文化专制的强化
D.专制集权的加强
二、材料解析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清朝残酷的文化压迫下,中华文化受到严重的摧残。
雍正十一年(1733年),清政府下诏征举士人,想学康熙重开博学鸿儒科,谁知响应了了,只得作罢。
人才凋零,文治废弛,以至于此,其消极影响于此可见。
材料二
(1)材料一中,图一是清政府哪一机构的办公用房?在该机构中,大臣的职责是什么?
(2)你如何看待材料一中图一所示机构的设立?
(3)材料一中的两种不同的建筑体现了大臣和皇帝怎样的地位?说明了什么?
(4)材料二中清朝实行了什么政策使中华文化受到严重的摧残?这一政策有着怎样的消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