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九年级化学-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 格式:ppt
- 大小:11.22 MB
- 文档页数:51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4.4 课时2 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课件(共22张PPT)(共22张PPT)课时2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第四单元课题41. 会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和组成物质各元素的质量比;2. 会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3. 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或说明书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含量。
学习目标什么是相对分子质量?∴H2O的相对分子质量=H2O的意义: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一个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两个氢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一个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氢的相对原子质量氢原子的个数氧的相对原子质量1×2+16 =18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就是相对分子质量(符号为Mr)。
单位为1,省略不写。
相对分子质量例1、求Cu(OH)2 的相对分子质量1、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表示方法1:Cu(OH)2的相对分子质量=64×1+(16+1)×2=98表示方法2:Mr(Cu(OH)2)=64×1+(16+1)×2=98练习1、求O2 、Ca(NO3)2 、CuSO4.5H2O的相对分子质量解:Mr(O2) = 16×2=32Mr【Ca(NO3)2 】= 40+(14+16×3)×2=164Mr(CuSO4 . 5H2O)=64+32+16×4 +5×(1×2+16)=2502、计算物质中元素的质量比即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乘积的比例题2:计算二氧化碳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解:CO2中m(C):m(O)=12:(16×2)= 3 : 8计算氢氧化铜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解:Cu(OH)2中m(Cu):m(O):m(H)=64:(16×2):(1×2)= 32:16:1解:练习2:计算NH4NO3 、CO(NH2)2中各元素的质量比NH4NO3 中m(N) : m(H) : m(O) =(14 × 2):(1×4 ): (16 ×3)= 7 : 1 : 12CO(NH2)2中m(C) : m(O) : m(N) : m(H)= 12 : 16 : (14×2) : (1×4)= 3 : 4 : 7 : 13.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100 ﹪例题3: 计算氮肥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初中化学]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执教者:【教学设计思路】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第四单元课题4的第4课时,“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其中包括了四种基本计算,即:1.求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2.求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3.求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4.已知物质的质量求元素的质量;这节课的内容是初三学生应掌握的基本计算,也是教学中的重点,这些计算必须建立在对化学式意义的充分理解基础之上,而且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也是教学中的难点。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三个策略:1. 课前复习化学式的意义。
要求学生能掌握根据化学式确定物质由哪几种元素组成,知道物质的一个分子由几种什么原子构成,并且能正确数出每种原子的个数;2. 在引入课题时,列举学生身边的实例。
且让这个实例贯穿本课题学习的始终,让学生感受到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实实在在的,是有用的,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身边,起到学以致用的作用;3. 采用“讲练结合”的学习方式。
本课题是比较简单的计算,教材中有例题,只要引导得当,学法指导到位,学生容易学会。
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有梯度的练习题,让先完成的优生帮助有问题的学生,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让学生充分交流讨论、互帮互学,然后通过评讲,让学生存在的问题又能及时得到纠正,巩固知识的同时还能培养优生的表达能力,达到课堂上培养优生的目标。
【教学过程】课题: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并能掌握相关计算:(1)求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2)求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3)求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4)已知物质的质量求元素的质量;2、能力目标: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基本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讨论交流,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精神。
二、重点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物质组成的定量认识1.化学式量(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2.元素的质量比: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各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的比值。
3.元素的质量分数:某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某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除以化学式量。
4.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乘以化合物的质量。
考点1: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例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1)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化学式中的总和,符号Mr。
(2)公式: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应的和。
例如:H2O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氢为1,氧为16)【答案】(1)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2)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1×216×118【详解】(1)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就是相对分子质量;(2)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公式为: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应原子个数的和;例如:H2O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18。
【例2】莽草酸(化学式为C7H10O5)是有效治疗人类禽流感药物“达菲”的主要合成原料。
莽草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解答】C7H10O5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式为12×7+1×10+16×5=174。
故答案为:174【变式1】重铬酸钾(K2Cr2O7)可用于测定酒驾中的酒精(C2H5OH)含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6B.K2Cr2O7属于氧化物C.K2Cr2O7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D.C2H5OH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2:5:1【答案】A【详解】A、重铬酸钾中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铬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有(+1)×2+2x+(-2)×7=0,则x=+6价;选项A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