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社会保障学第四章教案,新书
- 格式:ppt
- 大小:288.50 KB
- 文档页数:25
4.2我国的社会保障教学设计保险分为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两大类。
购买商业保险,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
(2)社会救助地位:是最先形成的、历史最悠久的社会保障形式。
含义:它是政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给予无偿帮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是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和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3)社会福利是政府和社会向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和其他社会成员提供社会化的服务、实物供给或者福利津贴,以满足社会成员的生活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
(4)社会优抚是国家和社会依法对现役军人、复员退伍军人以及军烈属等优抚对象实行物质照顾、生活和工作安置、精神抚慰的褒扬性、补偿性、优待性、综合性的特殊社会保障。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议题二:怎样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织牢“安全网”?分议题一:我国是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发观看视频《社保的规范、完善、便捷,造福公民!》讨论问题:结合视频内容,了解我国当前完善社会保障的新举措,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是如何不断完善,实现社会公平的,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确各方的权利与责任,严格依法:监管2、我国要建立什么样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坚持应保尽保原则,健全统筹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覆盖全民:就是要把所有符合条件的人员都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来,不分城乡,不分年龄,不分职业,一个都不能少。
城乡统筹:就是要稳步推进保障制度和管理服务的一体化建设权责清晰:主要强调社会保险权利与义务相对等的原则,尽可能地划清边。
保障适度:主要指保障水平应当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并随经济发展而逐步提高建机制:应结合社保事业发展和百姓新诉求,进一步完善制度可持续:则是强调制度要着眼长远,安全,可持续。
我国的社会保障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道社会保障的主要构成;懂得社会保障的重要功能;了解各个社会保障形式发挥的作用。
2.能够结合实际阐述社会保障如何发挥作用,都可以发挥什么样的功能。
3.把握社会保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分析社会保障的类型、完善措施,相信我国的社会保障是行之有效的“社会减震器”。
2.科学精神:通过对社会保障四种类型的具体解读和分析,知道我国社会保障是一个体系式的“安全网”,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我国的社会保障。
3.公共参与:根据材料、教材知识,探究如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并适当提出自己的建议,探究合作能力,并不断提升公民意识、主人翁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社会保障的作用教学难点:完善社会保障的主要措施四、【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自主阅读、调查调研五、【教学过程】播放视频:《中国社保体系发展40周年》议题一:国家为什么建立社会保障“安全网”?视频播放总结:面对现实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疾病、失业、养老、灾害、生活贫困等各种问题,(需要)国家依法建立起由政府和社会承担主要责任的社会保障“安全网”。
社会保障作用:①通过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保障它们的基本生活权利,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②通过社会保障对社会财富进行再分配,适当缩小各阶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避免贫富悬殊,使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能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
③社会保障实质上体现了互惠互助以及在互惠互助中的他助与自助。
社会保障采用责任分担机制,所以是一种以互助为基石并在互助中使风险得到化解。
议题二:国家的社会保障“安全网”是什么样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组成,还包括其他社会保障形式。
(一)社会保险播放视频:《社会保险》总结: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
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教案全套第一章:社会保障概述1.1 社会保障的定义与功能1.2 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与发展1.3 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与目标1.4 社会保障制度的国际比较第二章:社会保障基金与管理2.1 社会保障基金的形成与运作2.2 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与监督2.3 社会保障基金的财务状况与风险控制2.4 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策略与收益分配第三章:社会保障政策与法规3.1 社会保障政策的基本原则与目标3.2 社会保障法规的制定与实施3.3 我国社会保障政策法规的主要内容3.4 国际社会保障政策法规的发展趋势第四章: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发展4.1 社会保障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4.2 社会保障制度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4.3 社会保障制度对社会稳定的作用4.4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路径与策略第五章:社会保障项目与实践5.1 养老保险制度及其运作实践5.2 医疗保险制度及其运作实践5.3 失业保险制度及其运作实践5.4 社会救助制度及其运作实践第六章:养老保险制度与实践6.1 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原理与类型6.2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与现状6.3 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与管理6.4 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趋势第七章:医疗保险制度与实践7.1 医疗保险制度的基本原理与类型7.2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历史与现状7.3 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与管理7.4 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趋势第八章:失业保险制度与实践8.1 失业保险制度的基本原理与类型8.2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历史与现状8.3 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与管理8.4 失业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趋势第九章:社会救助制度与实践9.1 社会救助制度的基本原理与类型9.2 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历史与现状9.3 社会救助基金的筹集与管理9.4 社会救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趋势第十章: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趋势10.1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历程与成就10.2 当前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问题与挑战10.3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发展方向与策略10.4 国际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经验与启示第十一章:工伤保险制度与实践11.1 工伤保险制度的基本原理与类型11.2 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历史与现状11.3 工伤保险基金的筹集与管理11.4 工伤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趋势第十二章:生育保险制度与实践12.1 生育保险制度的基本原理与类型12.2 我国生育保险制度的历史与现状12.3 生育保险基金的筹集与管理12.4 生育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趋势第十三章:社会保障财务管理与社会审计13.1 社会保障财务管理的意义与内容13.2 社会保障基金会计与财务报告13.3 社会保障社会审计的实施与监管13.4 社会保障财务管理与社会审计的国际经验第十四章:社会保障法律规范与监管14.1 社会保障法律规范的基本框架14.2 社会保障监管机构的职能与运作14.3 社会保障法规的执行与监督14.4 社会保障法律规范与监管的国际比较第十五章:社会保障与国际合作15.1 国际社会保障合作的背景与意义15.2 国际社会保障合作的主要组织与协议15.3 国际社会保障合作的领域与实践15.4 我国参与国际社会保障合作的现状与展望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的全套教案,涵盖了社会保障概述、社会保障基金与管理、社会保障政策与法规、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发展、社会保障项目与实践等十五个章节。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第一章:社会保障制度概述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会保障制度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2. 让学生掌握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3. 让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
教学重点:社会保障制度的定义和基本特征,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
教学难点: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让学生思考什么是社会保障制度,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
2. 讲解社会保障制度的定义和基本特征: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保障制度的定义,解释其基本特征,如社会保障的全民性、社会保障的强制性等。
3. 介绍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讲解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让学生了解各种保险的保障对象和保障内容。
4. 讲解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保障制度,到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让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变化。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养老保险制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养老保险制度的定义和目的。
2. 让学生掌握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
3. 让学生了解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现状。
教学重点:养老保险制度的定义和目的,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现状。
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让学生思考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养老保险制度的保障对象和保障内容。
2. 讲解养老保险制度的定义和目的:引导学生了解养老保险制度的定义,解释其目的,如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等。
3. 介绍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讲解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等,让学生了解各种养老保险的保障对象和保障方式。
4. 讲解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现状:从单一的养老保险制度,到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让学生了解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变化。
《社会保障学》课程结构及各章思维导图课程结构:《社会保障学》教材共有十三章的内容,总体由四个模块构成。
第一模块:基本理论。
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内容包括社会保障基本内容、思想原则、制度模式、历史发展等。
第二模块:社会保险理论与基本制度。
包括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主要介绍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的基本概念、基本制度及我国现行的相关制度内容。
第三模块:其他社会保障制度介绍。
包括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
主要介绍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
第四模块:社会保障运营与管理。
包括第三章和第十三章。
主要介绍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运营与监管,社会保障行政和社会保障业务管理。
各章思维导图:第一章 社会保障概述社会保障立法 社会保障基金社会保险 社会救助 社会福利 社会优抚社会保障管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保险(基本社会保障)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社会民主主义”福利体制“自由主义”福利体制“合作主义”福利体制、第二章社会保障思想和原则效率社会保障分配比工薪分配更注重平等社会保障的一般原则普遍性和选择性相结合社会保障制度与国情相适应原则社会救助的原则社会保障各子项目的公平分配原则社会保险的原则社会福利的原则社会优抚的原则中国当前社会保障原则第三章社会保障基金社会保障基金特征:强制性专项性储备性互济性内容: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国家社会保障储备社会保障基金筹集管理完全积累部分积累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中国社会保障基金制度第四章养老保险定义养老保险特点养老保险制度模式支付责任模式养老保险结构和内容:覆盖范围、资金筹集、领取条件、保险支付、保险水平、遗属年金、基金运营和管理体制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城镇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中国现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第五章医疗保险定义医疗保险特点国民健康保险模式社会医疗保险模式医疗保险制度模式商业医疗保险模式和强制合作医疗保险模式储蓄医疗保险模式医疗保险结构和内容:(基于社会医疗保险模式和中国现行制度安排为例)覆盖范围、资金筹集、资格条件、待遇水平、两定点三目录、转诊转院和保险支付公费医疗中国现行医疗保险制度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第六章失业保险定义失业保险特点失业预防失业保险构成就业保障制度失业补救失业保险结构和内容:覆盖范围、资金筹集、资格条件、等待期、支付水平、支付办法、支付期限中国现行医疗保险制度(法律依据)-----《失业保险条例》(1999年)等第七章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定义雇主责任制模式各国工伤保险制度模式社会保险制模式普遍保障模式补偿不究过失原则劳动者个人不缴费原则现代工伤保险制度的一般原则待遇优厚原则救治、补偿、预防与康复相结合的原则工伤认定我国现行工伤保险制度内容:劳动功能障碍鉴定工伤保险待遇中国现行医疗保险制度(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2003年)等第八章生育保险生育保险定义生育津贴医疗护理生育补助生育休假生育保险的意义:中国现行生育保险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1年)《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1995年)《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1988年)第九章社会救助绝对贫困相对贫困定义功能特征预算标准法(市场菜篮子法)、“1天1美元”社会救助标准计算方法马丁法恩格尔系数法比例法生活形态法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第1篇教学目标:1. 理解社会保障的基本概念、意义和作用。
2. 掌握社会保障的主要类型和内容。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4. 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教学对象:大学二年级学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地点:教室教学资源:1. 教材:《社会保障学》2. 多媒体课件3. 社会保障案例分析材料4. 学生分组讨论记录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社会保障的定义和意义。
2. 提问:为什么社会保障对国家和社会如此重要?二、教学内容1. 社会保障的基本概念- 社会保障的定义- 社会保障的意义- 社会保障的作用2. 社会保障的主要类型- 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 失业保险- 工伤保险- 生育保险- 最低生活保障3. 社会保障的内容- 保险待遇- 保险缴费- 保险管理三、案例分析1. 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社会保障案例,如某企业员工因工伤事故获得赔偿。
2.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探讨案例中涉及的社会保障类型、内容和处理过程。
四、分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 社会保障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社会保障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如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2. 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总结1. 复习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检查学生对社会保障基本概念、类型和内容的掌握情况。
2. 总结社会保障的重要性,强调社会保障对国家和社会的积极作用。
二、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个与社会保障相关的话题,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
2. 每组进行以下活动:- 搜集相关资料,了解话题背景和现状。
- 分析话题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 制作PPT,展示研究成果。
三、成果展示1. 每组进行成果展示,分享研究成果。
2. 全班同学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对本次实践教学进行总结,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社会保障基本概念、类型和内容的掌握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