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种子植物第1课时
- 格式:ppt
- 大小:2.04 MB
- 文档页数:19
年级七年级生物期别第7期版别2版出版日期2013.8.14 总期数1275期一审意见拟用张丽宏二审意见三审意见第二节种子植物(一课时)学习目标:1、说出种子的基本结构。
2、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识别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一、复述巩固1、藻类植物的形态结构如何?它在生物圈中有什么作用?2、苔藓植物与藻类植物比有哪些不同的方面?3、苔藓植物为什么是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4、蕨类植物为什么可以长得高大?5、煤是由古代的哪类植物的遗体变成的?二、设问导读阅读课本P79—81,完成下列问题: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你能说出种子的结构吗?2、你会列表比较菜豆种子与玉米种子的结构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吗?3、请说出种子植物之所以比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成为陆生植物中占绝对优势的类群的重要原因。
4、你能举例描述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结构特点吗?5、请举例说出果实适于传播的特点。
6、“种子植物的种子比孢子植物的孢子生命力强得多”,这种说法对吗?说明理由。
8、一粒小小的种子为什么能够长成一株新的植物?三、自学检测1、种子的大小和形态千差万别,但基本结构是的。
种子的表面有一层,里面是胚。
胚实际上是幼小的,包括、、和;有的种子还有。
2、同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相比,种子植物之所以更适应陆地环境,成为陆生植物中占绝对优势的类群,一个重要原因是能。
3、下列关于孢子和种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个孢子就是一个细胞B.苔藓植物能产生孢子C.一粒种子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D.蕨类植物也可以产生种子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种子中都有胚。
()(2)裸子植物的种子比被子植物的种子得到更好的保护。
()5、将种子的结构与相应的功能连线。
种皮储藏养料胚保护胚胚乳能发育成新植株四、巩固训练1、在种子的结构中,被称作新植物幼体是()A、胚芽B、子叶C、胚D、胚乳2、我们平常吃的豆腐和面粉分别来自大豆和小麦种子的哪一部分?()A、胚芽、子叶B、胚乳、子叶C、子叶、胚乳D、胚乳、胚乳3、在玉米种子的纵剖面上滴加一滴碘液,最可能变成蓝色部分是()A、胚根B、胚芽C、胚轴D、胚乳4、几种玉米种子受损的情况中,哪一种对其萌发影响最大?()A、胚乳损伤B、胚的任何部位损伤C、种皮损伤D、胚乳和种皮都损伤5、下列哪种植物的果实,在农业生产上被习惯称为种子?()A、菜豆种子B、玉米种子C、蚕豆种子D、花生种子6、松树与桃树最根本不同点是()A、松树适宜生活在干旱环境中B、松树终年常绿,能抵抗严寒C、松树的种子干燥,不含汁液D、松树的种子外没有果皮包被7、在种子发育过程中,保护发育中的种子免受外界不良环境侵害是()A、花被B、果皮C、种皮D、子叶8、玉米、小麦的种子是由()组成的:①胚②胚芽③胚乳④种皮⑤果皮A、①④⑤B、①④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9、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
3.2.2种子植物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由于刚升入初中,基本上保留着小学生的特征----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形象思维比较突出,性情里具有一定的童真童趣,因而学习积极性比较高,尤其对大自然中生物的规律与奥秘的探究欲望强烈。
喜欢自己动手主动获取知识;他们虽然对种子有一定的认识,但并不十分了解种子的结构,因此,“种子的结构”一节对他们具有一定的吸引力,通过让学生先阅读理论学习,再自己动手观察体验探究,获得种子结构的有关知识,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教学目标1、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及其功能;描述豆类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点。
能说出种子植物比其他三类植物占优势的原因。
2、通过解剖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提高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操作技能;在比较两类种子的结构特点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
3、培养学生探究生物科学的兴趣,体验探究学习的快乐。
通过分享收集种子和果实,教会家人解剖方法和认识种子结构的活动,体验与人的交流和合作。
三、教学重点解剖和观察单双子叶植物的种子,说出种子的结构。
四、教学难点玉米种子的解剖和观察。
五、教学方法与教学用具:启发式教学。
浸软的菜豆种子、玉米种子、解剖针、刀片、滴管、碘液、卡纸、磁性贴。
六、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由各种种子图片引出古莲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设置一连串的递进问题:这些大小、形状各异的种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与他们的结构是否有关系呢?为以此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活动2:目标解读解读学习目标:掌握种子的结构,比较出不同种子的异同点活动3:自主学习教师先安排学生自已阅读课文的内容,再课件展示观察生物体的基本步骤(由表及里、先形态后结构、先宏观后微观等),了解观察植物的基本步骤。
活动4:动手操作,观察菜豆种子,玉米种子播放实验视频,学生2人一组合作实验,尝试观察,学习认识菜豆种子各部分的结构。
教师巡视作指导,并给学生的操作给予指导,对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给予解答或提示。
第二节种子植物课题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种子植物 (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标要求说出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主要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及其作用,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过程与方法1、解剖和观察双子叶植物种子和单子叶植物种子,识记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
2、归纳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仔细观察、培养分析、比较、归纳知识的能力,初步树立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辩证观点。
重点1、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及各部分功能。
2、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难点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及各部分功能。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观察种子的结构所需的各种材料用具(菜豆种子、玉米种子、放大镜、碘液、刀片等);菜豆种子、玉米种子结构剪贴图(自制);CAI课件学生准备不同植物的种子。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调控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它们大都通过孢子繁殖,属于孢子植物。
那么通过种子来繁殖的植物,称为……学生回顾之前的学习内容种子植物从日常生活中的植物入手,贴近学生生活,引起共鸣,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而通过最大的种子和最小种子的比较,可激发学生的兴趣二、观察种子①菜豆种子的结构;指导学生观察种子的结构巡视、指导,提供种子的图片、剪贴图。
参照课本的实验方法,2人小组合作实验,通过观察和讨论,说出菜豆种子及其作用。
学生讨论交流,填充表格。
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认识菜豆种子的结构及其作用。
③玉米种子的结构;在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纠正、补充、完善菜豆种子、玉米种子的结构,说出王米种子的结构及作用完成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剪贴图并指出各结构名称。
认识玉米种子的结构及其作用。
三、比较菜豆、玉米种子结构的异同。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点。
课题名称种子植物(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地位与作用本节内容分两课时讲授,种子的结构为1课时,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为另1课时。
其中第1课时是本节的重点。
种子是绿色开花植物的六种器官之一,而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总是由种子发育成幼苗,再依次长出其他器官,所以教材把《观察种子的结构》安排在学习了《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之后学习,既为学习《种子的萌发》打下基础,又为学好后面其它各章节内容做好了铺垫。
2、教学分析本节立意于从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再进一步通过讨论、探究的方式学习种子的结构,从中理解种子作为繁殖器官所完成繁衍新一代的功能是与其结构相适应的。
教材注重了通过比较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的异同,以此训练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比较、综合、归纳的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解剖和观察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种子;认识种子的结构。
难点: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解剖和观察。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求知欲强,喜欢自己动手主动获取知识;因此,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相关知识。
符合从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较易地掌握本节的知识。
学习目标生命观念:认识种子的基本结构与功能,识别当地常见的植物种子。
探究实践:观察种子的结构,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科学思维:通过观察、讨论交流,分析实验现象,从而认识种子的结构与功能,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责任态度:通过认识本地常见种子植物,认同绿色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保护身边的植物。
学习评价自我评价表项目评价内容掌握情况很好一般不好科学知识1 认识并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
2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区别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
探究能力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原子结构,学会观察法,并能应用于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运用比较法记忆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区别。
科学态度通过观察和研究种子的结构,能形成热爱种子、热爱植物体、热驳大自然、热爱我们伟大祖国的真情实感。
第二节 种子植物(第1课时)1.运用观察法识别种子的结构,说出种子的基本结构。
2.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运用比较法区别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
1.解剖和观察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种子。
2.认识种子的结构。
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解剖和观察。
浸软的菜豆种子、浸软的玉米种子、刀片、解剖针、放大镜、滴管、稀碘酒、培养皿;多媒体课件等。
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展示古莲图片及资料,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埋藏了一千多年的莲子长成的植株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莲子是种子,它为什么能够保持那么长久的生命力呢?【学生活动】思考,尝试回答。
【教师活动】展示收集的常见的果实和种子,引发学生思考:种子的大小、形态、颜色千差万别,其基本结构是一样的吗?联系生活,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新知探究一、种子的结构【教师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明确目的要求,分发菜豆种子、玉米种子及其他实验用具。
指导观察的顺序是由表及里,由上至下,先形态后结构,先宏观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后微观。
引导学生边操作边提出问题,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学生活动】分组活动,确定组内分工。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
1.观察菜豆种子的外形(1)菜豆种子的外部结构有哪些?(2)从外形上能否观察出菜豆种子发育成一株植物体的奥秘?2.剥去种子最外面的一层薄皮——种皮,分开合拢着的两片豆瓣,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内部结构。
注意:不要急于分开两个豆瓣,要感受两个豆瓣相连的部位是哪里。
3.观察菜豆种子的内部结构。
(1)仔细观察菜豆种子的内部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
(2)推测菜豆种子各结构的功能。
【学生活动】完成对菜豆种子的观察(可以将一根手指伸进两个豆瓣之间来感受胚轴的位置)。
思考,回答菜豆种子各结构的位置、名称及功能。
【教师活动】展示菜豆种子的基本结构模式图,明确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组成菜豆种子的胚。
第二节种子植物(第一课时)插甸中学毛春嵬一、教材分析本节重点是种子的结构,而在种子的结构中种皮和胚乳可以一般讲,只要一般讲清楚其功能即可,而胚的结构则需要详细说明,因为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对本节内容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形象感知容易,抽象感知困难,因此在教学中采用观察实物、图片、视频、演示实验等引起学生对已有生活经验的探究,逐步落实目标。
三、教学目标1.掌握种子的主要结构;2.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难点:种子的结构五、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六、教学过程(一)实验材料用具:浸软的菜豆种子,浸软的玉米种子,刀片,放大镜,滴管,稀碘酒。
(二)实验过程:1.实验方法步骤:2.小组合作交流,观察实物(浸软的菜豆种子,浸软的玉米种子),思考回答问题(1)菜豆种子由哪些部分组成?玉米种子由哪些部分组成?比较二者的异同?(2)种皮具有什么作用?明确:种皮保护作用(3)菜豆种子的子叶和玉米种子的胚乳具有什么作用?明确:豆类植物的子叶中贮存的营养物质,储存胚发育成幼苗所需的养料(4)种子的什么结构将来能发育成一个植物体?明确:胚(5)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玉米胚乳遇碘变蓝说明什么?明确:胚乳中含有淀粉七、作业设计1、有的同学将水稻、西瓜、松树归为一类,把海带、地钱和蕨归为另一类。
它分类的依据是 ( )A、有根或无根B、有种子或无种子C、水生或陆生D、有果实或无果实2、在解剖和观察种子的结构时,胚根连接在哪个部位上( )A、胚轴B、胚芽C、子叶D、胚根3、在种子结构中最主要的部分是( )A、子叶B、胚根、胚轴、胚芽C、胚D、胚乳4、小麦和花生的种子都具有的结构是( )A、胚和胚乳B、胚芽和胚乳C、子叶和胚乳D、种皮和胚5、从种子的结构看,我们食用的面粉主要是由小麦种子的哪部分加工而成( )A、胚B、子叶C、果实和种皮D、胚乳6、豆油是从大豆种子的哪一部分榨出来的( )A、胚B、子叶C、胚乳D、种皮7、松树和桃树相比,最主要的区别在于( )A、松树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B、松树没有果实,种子裸露着C、松树的球果包被着果实D、松树雌球花由胚珠和子房壁组成八、板书设计九、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1.生生互评2.师生互评3.教师点评十、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实验教学,从形象感知到抽象认识,符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整节课学生学习欲望强烈,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效果较好。
第二节种子植物2019-2020学年七上生物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根毛细胞与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相比,其特有的结构是()A.细胞壁和线粒体 B.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C.细胞壁和液泡 D.叶绿体、线粒体和液泡2.“蝗螂捕蝉,黄雀在后”;“仙人掌的叶退化为刺”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分别是①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②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③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④生物能适应环境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3.下列措施能帮助保护环境的是()①给烟囱按上除尘装置,工业用水必须处理过后才能排放②使用一次性筷子保证卫生用餐③垃圾分类处理回收④节约用水用电⑤减少使用塑料袋,多用篮子、布袋、⑥短途行程尽量使用自行车或公交,开车时少鸣笛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⑤⑥ C.①③④⑥ D.①③④⑤⑥4.在一块高粱地里直接影响高梁生长的生物因素有()A.水、空气、阳光、土壤B.蚜虫、杂草、鼠、蝗虫、鸟C.鸟、鼠、蛇、杂草D.杂草、兔子、蚯蚓、阳光、空气、水等5.小明在校园里浇花时发现了几只鼠妇,如图所示。
他和同学们对鼠妇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兴趣,便一起去寻找探索,记录各处发现鼠妇的数据如下表:根据他们的记录,可知适宜鼠妇生存的环境条件是:A.阴暗潮湿B.阳光充足C.空气新鲜D.高温干燥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的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 B.生物只能适应环境,不能改变环境C.生物既受环境影响,也能影响环境 D.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7.下列关于绿色开花植物体内的结构层次描述正确的是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B.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C .细胞→器官→组织→系统→植物体D .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8.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 .珊瑚 B .电脑病毒 C .冬眠的蛇 D .恐龙化石9.一个人的组织细胞有46条染色体,分裂4次后,新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 ) A .23条 B .184条 C .46条 D .50条10.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主要有如下操作步骤:①选叶遮光 ②酒精水浴 ③黑暗处理 ④碘酒显影 ⑤清水漂洗 ⑥观察变化 A .①③②⑤④⑥ B .③①②⑤④⑥ C .①③⑤②④⑥ D .③①④⑤②⑥ 1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而不是清水的原因是 A .维持细胞的形态 B .进行染色 C .杀灭细菌 D .使细胞离散12.“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的实验中,将叶片放入酒精溶液中水浴加热的目的是 A .溶解淀粉 B .溶解叶绿素 C .排出二氧化碳 D .排出氧气 13.赣南脐橙,闻名世界。
第二节种子植物教案课时:1课时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并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
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能力目标:1、学会观察的一般方法。
2、掌握区分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简单方法,并应用于对植物的识别之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观察种子结构,形成热爱种子、热爱植物体、热爱大自然、热爱我们伟大祖国的真情实感,从小确立报效祖国的伟大志向。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菜豆、玉米的种子结构和功能及区别;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难点:种子结构观察实验的组织实施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将课前采集和收集的种子、果实,试着进行归类,即认为是“一家”的放在同一组。
2、拓展反思:一粒小小的种子为什么能够长成一株新的植物?二、揭示教学目标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任务一:观察菜豆和玉米种子结构,掌握它们的结构及区别1、学生分组完成实验,观察种子结构,反思实验得失。
2、分组讨论,交流教材84页讨论题3、展示讨论结果4、拓展反思:为何胚被称为幼小的生命体学习任务二:掌握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异同1、自学教材P86-87,思考教材当中的讨论题2、小组讨论,交流“观察与思考”当中的讨论3、拓展反思:“种子植物的种子比孢子植物的孢子生命力强得多”,这种说法对吗?说明理由。
四、检查自学效果1、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并说出菜豆和玉米种子结构及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老师对实验的结果作一个概括小结。
胚就是一个幼小的生命体。
3、分析比较孢子和种子哪一个生命力更强。
4、教师点拨“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相同点是‘子’,不同点是‘裸、被’”为启发点进行点拨。
”得出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适合于陆地生活。
五、课堂小结六、课堂练习。
第二节种子植物第一课时种子的结构教学设计思想:本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子解种子的结构,及不同种类植物种子结构的异同、了解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划分依据。
本课还安排有一个学生实验,一个观察与思考,二组讨论。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知道种子的主要结构。
2.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3.能说出种子植物比其他三类植物占优势的原因;4.识别校园或本地公园内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5.通过认识本地常见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认同绿色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重点难点1.解剖和观察双子叶植物种子和单子叶植物种子,识记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是本课题教学的重点之一。
因为:种子的结构是本章的关键,它阐明了种子是形成下一代植物体的基础,种子中具有将来发育成幼苗的基本结构——胚;学生只有了解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才能理解小小的种子可以长成参天大树的原因,以及单、双子叶植物的概念。
2.培养通过实验、观察、思考、讨论得出正确的科学结论的能力。
3.实验的顺利进行,玉米种子子叶、种皮和果皮的观察,是本课题的教学难点。
因为:玉米种子的子叶有一片且很薄,不易观察;玉米种子的种皮和果皮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很难分开,不容易观察。
4.把教学过程设计成一个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动手、动脑、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媒体1.通过调查,了解初一学生对本课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具备的相应能力,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从而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
2.教具准备:①实物投影仪、浸软的菜豆种子、浸软的玉米种子、培养皿、解剖针,镊子、刀片、放大镜、滴管、稀释的碘液。
②菜豆种子、玉米种子的外形和结构挂图;玉米种子结构的剪贴图③观察种子萌发过程的实验装置。
3.学生准备红色、黄色、绿色、黑色水彩笔各一支。
4.课前将学生分成5组,分别调查家乡植物种类,每组绘制一种家乡常见植物(代表一类植物)的头饰,以备课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