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砼AC-13车辙试验报告表
- 格式:xls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1
车辙实验结果
1、实验材料
硬质沥青混合料(硬质沥青为30#沥青,集料均来自昌泰项目)SBS沥青混合料(SBS为昌泰项目中取自罐车样品,软化点79.9℃;
集料来自昌泰项目)
2、实验过程
采用AC-13级配,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成型车辙板,尺寸为300 mm ×300 mm ×50mm。
利用规范方法进行车辙实验,获得材料的动稳定度。
3、实验数据
具体实验数据如下文所示。
3.1硬质沥青混合料
3.2 SBS沥青混合料
4、实验结果分析
从实验结果上看,对于SBS沥青混合料,其动稳定度随碾压次数增大而增大,相对变形随碾压次数增大而减小。
对于硬质沥青,其相对变形随碾压次数增大而减小,动稳定度在碾压次数为26次与38次时,并未随碾压次数增大而增大。
车辙实验结果
1、实验材料
硬质沥青混合料(硬质沥青为30#沥青,集料均来自昌泰项目)SBS沥青混合料(SBS为昌泰项目中取自罐车样品,软化点79.9℃;
集料来自昌泰项目)
2、实验过程
采用AC-13级配,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成型车辙板,尺寸为300 mm ×300 mm ×50mm。
利用规范方法进行车辙实验,获得材料的动稳定度。
3、实验数据
具体实验数据如下文所示。
3.1硬质沥青混合料
3.2 SBS沥青混合料
4、实验结果分析
从实验结果上看,对于SBS沥青混合料,其动稳定度随碾压次数增大而增大,相对变形随碾压次数增大而减小。
对于硬质沥青,其相对变形随碾压次数增大而减小,动稳定度在碾压次数为26次与38次时,并未随碾压次数增大而增大。
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报告工程名称:太重风电大型设备加工中心项目厂房建设周边整治工程
、
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试验报告
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报告工程名称:太重风电大型设备加工中心项目厂房建设周边整治工程
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报告
集料(粗、细)试验报告
矿粉试验报告
集料筛分试验报告
集料筛分试验报告
沥青混合料马氏体积计算表
委托单位: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名称:太重风电大型设备加工中心项目厂房建设周边整治工程试验日期:2015年7月16日
沥青混合料马氏体积计算表
委托单位: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名称:太重风电大型设备加工中心项目厂房建设周边整治工程试验日期:2015年7月14日
委托单位:陕西红叶园林绿化设计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名称:集宁区白泉山主题公园建设工程试验编号:WZJ2012—LP—013 试验日期:2012年6月12日委托编号:WZJ2012-WT-156
委托单位:陕西红叶园林绿化设计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名称:集宁区白泉山主题公园建设工程试验编号:WZJ2012—LP—013 试验日期:2012年6月12日委托编号:WZJ2012-WT-156
委托单位:陕西红叶园林绿化设计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名称:集宁区白泉山主题公园建设工程试验编号:WZJ2012—LP—013 试验日期:2012年6月13日委托编号:WZJ2012-WT-156
沥青碎石目标配合比报告。
试验检测报告委托单编号0报告编号SMA-13改性沥青配合比设计一、概述:应XX公司的委托,HH公司为委托单位进行SMA-13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试验所用原材料均由委托单位提供,本试验结果仅供委托单位参考使用。
二、试验依据:《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 20-201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 40-200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 42-2005《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 50-2006三、原材料试验:1.矿料:(1)集料为玄武岩,机制砂和矿粉的生产厂家是机制砂厂。
各种矿料检测结果表1注:木质素(掺量为混合料0.4%)和抗剥落剂(掺量为沥青质量的0.2%)生产厂家均为XX公司(2)各矿料筛分试验结果:2.沥青为XX提供的SBS改性沥青,试验结果见表3。
SBS改性沥青检测结果表3四、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1. 矿料配合比设计:SMA-13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表4图1 SMA-13合成级配曲线对比图2. 矿料配合比计算通过已确定SMA-13的三种级配(粗级配、中级配、细级配),4.75mm 筛孔通过率分别为24.5%,26.7%,28.6%,分别测定三种级配的VCA DRC 。
初试油石比为6.2%,制作马歇尔试件(两面击实75次),进行马歇尔试验,测定VCA mix 及VMA 等指标,在满足VCA mix 小于VCA DRC 和VMA 大于16.5%的等条件的基础上确定级配,测试结果见下表。
VCA DRC 测试结果 表5初试级配的体积分析 表6级配。
3.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按照级配2(中级配),计算初始油石比为6.2%,按初始油石比±0.3%,采取3种油石比制作马歇尔试件(两面击实50次),进行马歇尔试验,试验结果如表7和图2所示:设计级配的马歇尔试验结果 表7注:木质素用量是沥青混合料总重量的0.4%;抗剥落剂用量是沥青重量的0.2%。
对重交通路段或炎热地区,空隙率可放宽到4.5%,VMA 可放宽到16.5%。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与查验(AC-13)一、设计及实验依据一、《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实验规程》(JTG E20-2020)二、《公路工程集料实验规程》(JTG E42-2005)3、《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标准》(JTG F40-2004)二、要紧仪器一、车辙实验机二、沥青混合料稳固度测定仪3、浸水天平4、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仪五、震摆挑选机六、李氏比重瓶7、洛杉矶磨耗实验机八、电液式压力实验机九、延度仪10、低温针入度仪11、全自动沥青软化点实验器1二、磨光实验机13、路面强度实验仪等等三、原材料实验一、沥青沥青产于江西省沥青储运总站,规格型号国产50#沥青,对其性能指标实验结果列表1。
表1 沥青性能检测二、集料石灰岩产地为xxx、玄武岩产地为xxx,规格型号为10-15mm玄武岩碎石、5-10mm玄武岩碎石、0-5mm石灰岩石屑,对其性能指标检测结果列表二、表3、表4。
表2 集料大体性能实验3、矿粉及外掺料矿粉产地为xxx,外掺矿物纤维产地为xxx,外掺掺量为%,对其性能指标实验结果见表5。
矿粉筛分采纳水洗法,筛分实验结果见表6。
表5 矿粉大体性能实验四、沥青混合料实验表6 沥青混合料大体性能实验五、密级配沥青混合料AC-13配合比掺配一、初选级配依照原材料筛分实验结果及标准要求进行掺配,掺配1号、2号曲线,结果见表7。
表7 AC-13型沥青混合料设计2 、选定一条设计级配依照1号,2号级配曲线的掺配比例,并依照预估最正确油石比,按技术标准及操作规程进行马歇尔实验,别离成型几组试件。
试件击实成型温度170℃,试件尺寸φ×,击实次数双面各75次,成型后试件用表干法测定各试件毛体积相对密度和吸水率,同时用真空法测定沥青混合料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
实验结果见表8:表8 AC-13型沥青混合料初选级配马歇尔实验结果综合分析以上实验结果,选定2号级配为设计级配。
3、确信最正确油石比依照设计级配按5个不同油石比制备试件,进行马歇尔实验。
最大理论密度计算
材料20-30mm10-20mm5-10mm0-5mm砂矿粉沥青
比例021*******
表观密度2.812 2.812 2.836 2.797 2.671 2.7221
毛体积密度2.743 2.763 2.779 2.733 2.671 2.722
r sa= 2.764r sb= 2.73w x=0.451c=1r se= 2.757
沥青混合料稳定度试验记录
承包单位:湖南中格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合同号:试验编号:DFSYLP2011-010监理单位:内蒙古公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试验日期:2011.6.14 第 4 页共 4 页
沥青混合料稳定度试验记录
承包单位:湖南中格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合同号:试验编号:DFSYLP2011—011
沥青混合料稳定度试验记录
承包单位:鄂尔多斯市东方路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同号:试验编号:
沥青混合料稳定度试验记录
承包单位:鄂尔多斯市东方路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同号:试验编号:
沥青混合料稳定度试验记录
承包单位:鄂尔多斯市东方路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同号:试验编号:
沥青混合料稳定度试验记录
承包单位:鄂尔多斯市东方路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同号:试验编号:
沥青混合料稳定度试验记录
承包单位:鄂尔多斯市东方路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同号:试验编号:。
严谨求实科学管理精益求精质量至上试验报告样品名称:AC-13C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与试验检验类别:委托试验委托单位:试验单位: XX省交通建设质量监督试验检测中心批准日期:2010年5月21日XX省交通建设质量监督试验检测中心试验报告主检: 审核:审批:XX省交通建设质量监督试验检测中心试验报告主检: 审核:审批:设计说明1.沥青混合料的级配采用AC-13C型级配。
根据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并结合刚果(布)国家1号公路:施工地点为热带雨淋气候,常年平均气温为35℃左右,最高气温40℃-45℃,年降雨量大于1000mm的具体情况,确定了相应的工程级配。
2.AC-13沥青混合料所用原材料均为委托单位来样,其组成为:(1)集料:取样地点为萨哈采石场。
碎石规格和数量:0/0.3mm3.4kg, 0/2.36mm13kg,0/4.75mm22kg,0/16mm19kg,4.75/9.5mm20kg, 9.5/16mm29kg。
(2)沥青:道路石油沥青60/70,重量5kg。
(3)沥青抗剥离剂:江西省上饶市恒大建材化工有限公司。
3.按规范要求,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采用真空实测法。
4.室内试验的拌和温度为160℃,试件的击实成型温度为145℃。
5.配合比设计试验及计算参数均以“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附录B 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中的程序及公式计算。
6.试验结果:经室内配合比设计试验与相关验证,确定AC-13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油石比为4.8%,在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与试验时,其合成级配尽可能与目标配合比级配曲线接近。
目标配合比的各级材料比例见相关设计图表。
7.建议在混合料中添加2%的硅酸盐水泥,以提高混合料的水稳定性。
XX省交通建设质量监督试验检测中心 2010年5月21日一.原材料试验2.集料试验二. AC-13C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2.AC-13C沥青混合料技术指标要求三. AC-13C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试验其原材料级配曲线如下图所示:备注:1#料为9.5mm-16mm,2#料为4.75mm-9.5mm,3#料为0mm-16mm,4#料为0mm-4.75mm, 5#料为0mm-2.36mm,6#料为0mm-0.3mm其混合配曲线如下图所示:AC-13C沥青混合料沥青用量确定图从上图及表中可知油石比范围在4.5%-5.1%,其技术指标满足要求,考虑到施工地区的实际情况,取最佳油石比为4.8%。
粘稠沥青针入度、延度、软化点试验报告工程名称:G312线苋麻湾至杨庄路口沥青砼罩面工程合同段:沥青密度与相对密度试验报告工程名称:G312线苋麻湾至杨庄路口沥青砼罩面工程合同段:沥青与矿料粘附性试验(水煮法)报告工程名称:G312线苋麻湾至杨庄路口沥青砼罩面工程合同段: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游标卡尺法)报告工程名称:G312线苋麻湾至杨庄路口沥青砼罩面工程合同段:编号: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网蓝法)报告工程名称: G312线苋麻湾至杨庄路口沥青砼罩面工程合同段: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李氏比重瓶法)报告工程名称: G312线苋麻湾至杨庄路口沥青砼罩面工程合同段: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李氏比重瓶法)报告工程名称:G312线苋麻湾至杨庄路口沥青砼罩面工程合同段: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李氏比重瓶法)报告工程名称: G312线苋麻湾至杨庄路口沥青砼罩面工程合同段:粗集料(路面用)筛分试验报告工程名称:G312线苋麻湾至杨庄路口沥青砼罩面工程合同段:编号:粗集料(路面用)筛分试验报告工程名称:G312线苋麻湾至杨庄路口沥青砼罩面工程合同段:编号公路试验检测用表粗集料(路面用)筛分试验报告工程名称:G312线苋麻湾至杨庄路口沥青砼罩面工程合同段:编号:公路试验检测用表粗集料(路面用)筛分试验报告工程名称:G312线苋麻湾至杨庄路口沥青砼罩面工程合同段:编号:第页共页公路试验检测用表集料(沥青面层)级配合成报告工程名称:G312线苋麻湾至杨庄路口沥青砼罩面工程合同段:编号:公路试验检测用表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报告工程名称:G312线苋麻湾至杨庄路口沥青砼罩面工程合同段:编号:公路试验检测用表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报告工程名称:G312线苋麻湾至杨庄路口沥青砼罩面工程合同段:编号:公路试验检测用表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报告工程名称:G312线苋麻湾至杨庄路口沥青砼罩面工程合同段:编号:公路试验检测用表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报告工程名称:G312线苋麻湾至杨庄路口沥青砼罩面工程合同段:编号:公路试验检测用表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报告工程名称:G312线苋麻湾至杨庄路口沥青砼罩面工程合同号:编号:公路试验检测用表沥青混合料残留稳定度试验报告工程名称:G312线苋麻湾至杨庄路口沥青砼罩面工程合同段:编号:公路试验检测用表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报告工程名称:G312线苋麻湾至杨庄路口沥青砼罩面工程合同段:编号:公路试验检测用表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报告工程名称:G312线苋麻湾至杨庄路口沥青砼罩面工程合同段:编号:公路试验检测用表公路试验检测用表沥青混合料沥青用量及矿料级配检验报告工程名称:合同段:编号:公路试验检测用表。
AC-13沥青配合比报告模板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确定AC-13沥青混合料的最佳配合比,以提供路面工程设
计和施工的参考依据。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装置与试验材料
1.实验装置:配比称重装置、混合料搅拌机、压实装置等。
2.试验材料:AC-13沥青、矿料、填料。
四、实验步骤
1.按照设计要求,准备各种试验材料。
2.根据设计配合比,称取相应的沥青、矿料和填料。
3.将沥青、矿料和填料放入混合料搅拌机中,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搅拌。
4.搅拌均匀后,将混合料取出,用压实装置对混合料进行压实。
5.测定混合料的密度、韧性、抗剪强度等指标。
6.根据实验结果,修正配合比,再次进行试验,直至满足设计要求。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的混合料密度、韧性和抗剪强度等指标值。
2.分析实验结果,比较不同配合比下混合料性能的优劣,并确定最佳
配合比。
六、实验结论
经过多次试验与分析,确定了AC-13沥青混合料的最佳配合比为XXX。
该配合比下混合料具有较高的密度、良好的韧性和抗剪强度,能够满足路
面工程要求。
七、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中使用的沥青、矿料和填料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
2.配合比的设计应根据具体工程要求进行,遵守相关设计规范。
3.每次试验前应清洁实验装置,避免杂质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4.实验数据应准确记录,并及时进行分析与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