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植物景观的生态化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6
浅谈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是一项涉及城市发展、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的综合性工作。
城市园林设计不仅要考虑城市美观与功能,还需要注重园林植物的保护,以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城市园林设计和园林植物保护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对城市园林建设和园林植物保护的重视。
城市园林设计是指根据城市规划的要求,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布局,将城市中的绿地、公园、广场等区域进行美化和改造,以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的品质。
城市园林设计要注重人文关怀。
在城市园林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需求,满足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向往和需求。
可以通过增加绿化带、开放空地等方式,让城市居民更加接近大自然,增加绿色空间的利用率。
设计公园和广场时,要合理规划路径、休息区域、游憩设施等,让人们在绿地中得到身心的放松和休息,提升城市的宜居性。
城市园林设计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园林设计也要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在城市园林设计中,要尽可能保留现有的绿化植被,尤其是老树和成熟的植物,避免因为城市建设而将它们移除或者伐掉。
城市园林设计还要注重植被的合理布局,避免植被带成为“死角”,导致空间浪费和生态环境下降。
城市园林设计还应该注重雨水的自然净化和保水功能,增加水体景观等,提高城市的生态景观品质。
城市园林设计还要注重科技创新。
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如绿化植物选育、自然景观模拟等技术手段,提升城市园林设计的水平与品质。
通过智能化技术手段,如自动喷灌系统、节水灌溉系统、景观照明系统等,提高城市绿化的效益,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提升城市绿化管理的水平。
园林植物保护是城市园林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
园林植物作为城市绿化的主体,承担着净化空气、保护土壤、调节气候、改善环境等重要功能。
对园林植物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要注重园林植物品种的选择与研究。
洪山广场植物景观改造设计理念浅析武汉洪山广场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林威摘要:2005年是贯彻落实武汉市委、市政府“从植大绿到景观绿化、生态绿化”转变的一年。
洪山广场作为全市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广场,其植物景观档次、品位在全市处于一流水平。
为更好地响应政府对城市园林绿化提出的指示精神,洪山广场植物景观改造工程于4月4日正式启动。
洪山广场坐落于武昌区中南路与中北路交汇处,地理位臵尤显重要,周边毗邻湖北省政府办公大楼,洪山体育馆、中国电信大楼、科教大厦、武汉市铁路局等组织机构分布于广场周围。
作为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载体,洪山广场自建成以来就扮演着“城市小森林”的角色。
随着城市发展,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广场周边居民对公共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植物景观改造的必要性及遵循的原则自2000年草坪景观改造以来,广场植物景观凸现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东、西广场植物视角上分布不均衡。
从景观视角平衡上看,景观东重西轻;2、观赏草坪景观层次不丰富;3、广场周边大树未形成浓蔽的遮荫效果,景观舒适度不够。
本次植物景观改造,是在不破坏广场现有景观分布格局的基础上对西广场及东广场部分景观节点进行局部范围内的改造。
改造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1、植物改造紧跟当前国内城市绿化发展的趋势,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把握国内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动态走向,使植物景观改造后2-3年内,景观设计水平仍能保持在全国前列;2、坚持广场“纪念、集会、休闲、娱乐”的功能定位,对增添的园林植物景观进行功能性完善和景观性提升。
利用植物造景,在不改变广场原有功能定位的前提下,采用创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用以构筑优美、和谐的植物立体景观层次,体现“生命至上,生态为先”的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3、广场与周边植物景观整体改造一致性的原则。
将广场周边大树环绕景观与广场内植物景观改造统一设计,形成景观一致性的和谐统一;4、广场内植物改造多选用色叶性植物、鲜花或木本花卉,以丰富的植物季相变化、艳丽的花卉和大色块的组合图案来增加广场景观,满足四季有花的要求。
用心专注服务专业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加大,人际交流最为突出,这就决定了大多数人在紧张压抑的工作、生活之余,只能在这信息化的社会中娱乐、享受,而对人之本源——大自然的接触少之又少。
向往回归大自然,回到清新的天然空间中,成为人们身心享受的一项迫切需求,也成为现代的重要主题之一,这更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兴旺,各式各样的风景名胜、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化不断丰富着景观的内容。
景观,不仅指平时所说的那些值得欣赏的自然景物,还包括一些具有特色的文化现象,山水、建筑、动植物、地形地貌,甚至民俗风情都是很丰富的景观资源[1]。
景观既有自然景观也有人文景观。
大自然与人类社会中有美的艺术,有视觉等感官审美元素的景、物、象,以及在其中休闲娱乐,我们都可将其作为景观来欣赏,当然这些景都是室外的,并且都不能离开大自然的生命体——植物。
从某种意义上讲,植物景观代表着大自然。
每一种景观似乎只有结合了植物才变得完美,变得有生机有姿彩。
植物在景观设计中可以作为主景,引人注目,也可作为背景,甘居人后。
随着四季变化,岁月流逝,植物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丰富的季相变化,令人赞叹。
在象征生命和美的同时,植物还是文化的载体、历史的见证,如我国传统文化在植物中沉淀、积聚,几乎每种植物都有着优美的传说或感人的故事。
所以景观植物在景观设计中,不仅仅是简单的花草、林木,而是生态、文化和艺术的结合体[2],是景观存在的保障。
1植物景观运用的科学性设计植物景观,首先要有科学性,即遵循自然生态规律,运用生态原理进行设计,这是进行一切植物景观设计的基础。
1遵循生态规律统一性是内部规律,但外在表现要丰富多样。
所以,只有遵循大自然的生存法则,才能展现出一个精彩纷呈、千变万化的世界,这是一个运转有序的有机整体。
同样,在植物景观设计的时候,依据生态科学要求,遵循自然生态规律,才能有美的存在,才能做到百花齐放,又各具特色。
,植物是一种生命体,在自然中要拥有生存的特定条件,有其适宜的生理、生物学条件、生态环境,时刻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才能构成景观,美化环境。
浅析绿化种植和景观小品绿化种植和景观小品是城市环境美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还可以增加城市的景观魅力,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绿化种植和景观小品的设计要素是至关重要的,它们能够为城市增添生机和活力。
本文将从绿化种植和景观小品的概念、设计原则、应用效果等方面进行浅析。
一、绿化种植的概念绿化种植是指在城市建设中,通过种植各类绿色植物,如树木、花草等,来改善城市的环境,并形成良好的城市景观。
绿化种植不仅可以增加城市的绿色覆盖率,还可以有效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护水源等,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
绿化种植的设计原则包括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合理布局的绿化带和景观树种,合理的绿地面积,合理的绿化布局等。
二、景观小品的概念景观小品是指在城市景观中的细节设计元素,一般包括雕塑、喷泉、景观灯等。
景观小品可以通过其独特的造型和艺术感染力,为城市增添别致的景观魅力,提升城市的整体美观度。
景观小品还可以起到引导和点缀景观的作用,为城市的公共空间增添趣味和活力。
景观小品的设计原则包括与周围环境协调,突出独特的艺术风格,结构稳固耐用,易于维护等。
三、绿化种植和景观小品的设计原则1. 绿化种植和景观小品要与周围环境协调。
在设计绿化种植和景观小品时,要考虑其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充分融入城市的整体风貌。
2. 绿化种植和景观小品要符合景观规划。
在城市规划中,要将绿化种植和景观小品纳入整体的景观规划中,确保其与城市的整体规划相协调。
3. 绿化种植和景观小品要符合生态环境要求。
在选择植物种类和景观小品材质时,要考虑其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选择对环境友好的设计元素。
4. 绿化种植和景观小品要考虑使用寿命和维护成本。
在设计绿化种植和景观小品时,要考虑其使用寿命和维护成本,选择材料和植物品种时要注重经济性和耐用性。
四、绿化种植和景观小品的应用效果1. 增加城市的景观魅力。
通过精心设计的绿化种植和景观小品,可以为城市增添别致的景观魅力,使城市更具有吸引力。
山地公园的概念包括地理学上的山地、丘陵、高原的综合,又包括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具备山地特点的公园[1]。
山地公园利用自然山体的现有形态特征和山体现有植被来营造供城市居民休闲、游玩、娱乐的场所。
城市的自然山体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属于大尺度的风景园林规划项目。
山地公园由于山地地势起伏较大,公园植被在不同位置会呈现出不同的种类和层次,这也使得山地公园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湖南省益阳市会龙山公园位于益阳市中心城区西部,东接资江一桥,西靠志溪河,南临花乡路,北接资江,地理位置优越,该公园为自然山体,属典型山地公园,总面积为204.7hm 2。
该研究拟针对会龙山公园的植物景观现状,分析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背景与存在的问题,在城市景观视觉的要求之下,再对会龙山公园地形、道路、水体、建筑等景观要素的植物景观分别采取设计优化工作,提出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优化策略与建议。
1会龙山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在会龙山公园总体规划下,公园景观结构规划清晰,公园功能区域布局合理,景点规划、道路系统规划完善,公园以山脊、山顶、山坡等地形为主,水体有三眼塘及临资江的滨水景观,因此,会龙山山地公园具备有良好的山水景观格局,同时,会龙山公园自然植被丰富,为营造丰富的植物景观提供了良好基础,为会龙山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提供了规划背景。
2会龙山公园植物景观存在的问题1)宏观尺度上,会龙山公园的规划设计,特别是其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由于缺乏从宏观层面进行植物规划的意识,忽视了会龙山公园植物景观同城市整体设计的协调,使得城市整体的风格同会龙山公园植物景观的风格不太协调,最终影响到会龙山公园的景观视觉及城市整体的景观视觉效果。
再者,因为会龙山公园植物景观尺度大,植物景观主要以群体为单位展现,呈现大面积的群体林相景观或小尺度的植物群落景观,而弱化了植物个体的视觉效果。
2)微观尺度上,会龙山公园植物景观因植物类型较少,在植物配置中稍显凌乱,层次感也不强,已收稿日期:2023-10-07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创新平台开放基金项目(20K024)。
设计160中国建筑金属结构0 引言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加速发展,国内居民越来越重视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居住区的环境建设也成了居民看重的内容之一[1]。
小区绿化设计是居住区环境的一个重要元素,小区内的生态环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区的绿化设计,小区绿化的建设水平直接影响着小区居民的居住体验,而生态文明、环保发展也一直是全国推动的热门话题[2]。
提高住宅建设水平、满足居民对居住小区环境的要求、使自然景观与城市的现代化建筑完美融合是高品质房地产开发的追求,也是风景园林建设的目标[3]。
小区的建设是与居民联系最近、接触最多的一种园林设计,在景观生态要求的基础上,艺术性为辅,实用性为主。
小区的景观设计主要是以原生地貌和现代化建筑为背景,将绿色环保理念融入小区常见的景观中,让设计的景观为小区增色,加速建设城市观赏性强的优秀园区的步伐。
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需要考虑如何利用有限空间合理规划植物搭配。
传统的风景园林设计需要引进大量植物和花卉,并不会结合每个小区的独有风格进行植物景观的调整,大多数是遵循旧历,缺乏创新。
大量引进植物花卉,会加剧人工成本和金钱的支出。
而小区建设的绿色理念,以绿植环保适用为主,在植物的选择上要优先选择利用率高、价格低廉的绿色植物。
以植物的适用性代替传统园林选择植物的多样性,不仅可以让居民在日常城市文化中感受到自然的魅力,释放工作生活的压力,陶冶自己的情操,同时大大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支出和人工成本,真正做到物有所用。
文献[4]中主要分析了景观设计的要点、植物类型选择、园林空间设计等内容,并根据植物的自然特点进行城市小区园林景观植物配置。
文献[5]中分析了城市小区园林景观的设计要点、类型选择以及空间组织方式,并围绕光影、建筑等方面探究了景观植物配置的内容,利用植物的合理性、自然性优化小区风貌。
然而, 这些传统方法更注重植物类型配置,而忽略了分区配置。
绿色理念下的城市园林植物景观建设,在不过分改动原生地貌的前提下,对城市小区中的绿地、道路进出口、公共娱乐区进行系统的协调规划。
浅析城市植物景观的生态化设计
摘要:本文作者介绍了生态园林的概念,分析了对城市园林景观进行生态设计的原因,介绍了城市景观进行生态设计的方法。
关键词:城市景观;生态化;设计
abstract: 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garden, ecological design of urban landscape, urban landscape ecological design.keywords: urban landscape; ecological; design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城市园林的生态景观,是城市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景观系统在生态上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在对其进行景观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生态方面的设计。
景观设计师需要在思想中树立生态的观念,从而在对城市绿地系统的景观设计中,做到美学与生态兼顾,使自然与人类生活环境有良好的结合点,使人与自然达到和谐统一。
另外,对已建成的绿地要做生态效益评价,提供城市绿化生态效益方面的基础控制数据,为政府行业管理部门提供对生态城市建设管理方面的理论依据。
1 生态园林的概念
生态园林的科学内涵在于:a.依靠科学的配置,建立具备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为人们提供一个赖以生存的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b.充分利用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和生物能的转化率,调节
小气候,吸收环境中的有毒有害气体,衰减噪声,调节生态平衡;
c.美化景观、在绿色环境中提高艺术水平,提高游览观赏价值,提高社会公益效益,提高保健休养功能,为人们提供更高层次的文化、游憩、娱乐需要和人们生存发展的绿色生态环境;它的主要功能概括起来讲,主要体现在调节小气候,改善环境质量和美化景观三个方面。
2 对城市园林景观进行生态设计的原因
2.1对城市园林景观进行生态设计的意义
环境是与人们联系最紧密的系统之一,对城市景观进行生态设计,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能充分利用环境的作用,降解污染,疏导环境空间,调节平衡小气候,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
其次,这将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接近自然的休憩空间,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促进人们更加重视生态性,在环保和美学教育上都有重要的社会效益。
一定规模的景观环境还能成为常住或迁徙途中鸟类的栖息地,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另外,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可减少杀虫剂和除草剂等的使用,增加土壤的蓄水度,降低城市绿地的日常维护成本。
2.2园林景观进行生态设计的原则
2.2.1坚持以“生态平衡”为主导,合理布局园林绿地系统
生态平衡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其含意是指处于顶极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此时系统内的结构与功能相互适应与协调,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之间达到相对平衡,系统的整体效益最佳。
在生态园
林的建设中,强调绿地系统的结构与布局形式、自然地形地貌和河湖水系的协调、以及与城市功能分区的关系,着眼于整个城市生态环境,合理布局,使城市绿地不仅围绕在城市四周,而且把自然引入城市之中,以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
2.2.2遵从“生态位”原则,搞好植物配置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选配,实际上取决于生态位的配置,直接关系到园林绿地系统景观审美价值的高低和综合功能的发挥。
生态位概念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它在时间和空
间中的地位,反映了物种与物种之间、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在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直接竞争,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以利种间互相补充,既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又能形成优美的景观。
在特定的城市生态环境条件下,应将抗污吸污、抗旱耐寒,耐贫瘠、抗病虫害、耐粗放管理等作为植物选择的标准。
2.2.3遵从“互惠共生”原理,协调植物之间的关系
指两个物种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存,双方获利。
如地衣即是藻与菌的结合体,豆科、兰科、杜鹃花科、龙胆科中的不少植物都有与真菌共生的例子;一些植物种的分泌物对另一些植物的生长发育是有利的,如黑接骨木对云杉根的分布有利,皂荚、白蜡与七里香等在一起生长时,互相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另一些植物的分泌物则对其他植物的生长不利,如胡桃和苹果、松树与云杉、白桦与松树等都不宜种在一起,森林群落林下蕨类植物则对
大多数其他植物幼苗的生长发育不利,这些都是园林绿化工作中必须注意的。
2.2.4保持“物种多样性”,模拟自然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理论不仅反映了群落或环境中物种的丰富度、变化程度或均匀度,也反映了群落的动态与稳定性,以及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与群落的相互关系。
生态学家们认为,在一个稳定的群落中,各种群对群落的时空条件、资源利用等方面都趋向于互相补充而不是直接竞争,系统愈复杂也就愈稳定。
因此,在城市绿化中应尽量多造针阔混交林,少造或不造纯林。
3 城市景观进行生态设计的方法
3.1保持自然系统的完整性
在对自然景观的整体设计中,应综合考虑各个因素,以整体的和谐为宗旨,包括设计的形式、内部结构之间的和谐,以及它们与环境功能之间的和谐,才能实现生态设计的完整性。
调查研究原有环境是进行园林景观设计前必不可少的环节。
因为景观的规划设计,必须建立在对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最大程度的理解之上。
对原有环境的调查,包括对自然环境的调查和对周围居民情况的调查,都是做好一个园林景观设计的前提条件.
3.2植物配置生态设计
3.2.1改变观念,精心设计
这一点对城市绿化建设来说相当重要。
分析当前城市绿化的现状,最大的误区是为了美观而种树,随处可见在水泥板的包围中种
一棵树,建一花坛等,给人一种造作的感觉。
要走出误区,就得从根本上改变观念,将森林引入城市。
从设计上把关,抛弃陈旧思路,参考当地的生态特点。
而对于设计人员来说,且不可把设计仅仅当成是在图纸上作画,更不能只重视“艺术性”而忽落了其他的功能性。
也不要为了迎合少数人的心理去做违心的设计。
3.2.2合理选择树种,努力营造接近自然的生态。
植物,是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之一,也是景观视觉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植物的配置设计是环境系统景观设计的重要环节。
对园林景观进行生态设计,在植物的配置方面,一是应考虑植物种类的多样性,二是尽量采用本地植物。
多种类植物的搭配,不仅在视觉效果上相互衬托,形成丰富而又错落有致的效果,对景观功能的处理也能够互相补充,有利于实现生态系统的完全或半完全(配以必要的人工管理)的自我循环。
具体地说,植物的配置设计,从层次上考虑,有乔木、灌木与草本植物之分,将这些各种层次上的植物进行搭配设计;从功能上努力营造接近自然的生态,保持环境系统的生态完整性,带来良好的生态效果;而在进行精心配置的多层次性还能给整个景观创造一种自然的美.
3.2.3加强城市绿化设计的规范化管理
长期以来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对绿地的生态效益基本不予考虑,只重视单一的景观效果。
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从设计入手,在提供设计条件时就要对生态效益的设计提出明确的要求。
城市绿化生态效益量化分析研究的是园林植物及植物群落的生态功能性和生
态适应性。
生态功能性包括释氧、吸收co2、蒸腾吸热增湿、滞尘、减菌、减污、涵养水源、防风固堤、保持水土、储存能量等。
生态适应性包括耐阴、抗寒、耐盐碱、抗污、耐旱涝、抗病虫害能力、自肥能力、植物群落中各种植物之间的相互适应性等。
随着对自然景观作用的深入认识,景观设计也逐渐从纯粹的绿化设计过渡到对环境自然系统的设计和改造。
在进行城市的景观设计时,应结合美学,注重突出生态。
4 结语
如何建设生态城市是当前各地十分关心的问题,该文对生态概念及内涵作了详尽的概述,对现有园林景观做了具体分析,为生态规划设计提出了构想。
提出:生态园林的建设不仅要有一个科学的高水平、高质量的生态城市规划,而且要精心做好生态景观设计。
同时,在规划、设计和实施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利用自然生态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祥荣. 《植物造园与生态设计》.城市规划汇刊.2007.5
[2] 张庆费. 《城市生态绿化的概念和建设原则初探》.中国园林.2011.4
[3] 王欢. 《关于城市生态园林建设》.南京农专学报.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