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滨河景观设计浅析
- 格式:docx
- 大小:112.31 KB
- 文档页数:5
浅谈滨水景观设计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离不开现代城市景观空间的享受。
尤其是人们对于现代城市滨水空间景观的要求越来越高,正因如此背景,在景观设计创新过程中就须着眼于现在,放眼于未来,既要有传统的文化内涵,又要富于时代感。
在其设计时必须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观念作为总指导和总的中心思想,针对现代城市滨水景观,在设计中就应遵循景观设计的准则、原则:即它的安全性、生态性、审美性以及时代性。
具体到城市滨水公园景观空间,还应该考虑到它的:共享性、亲水性、生态保护性及可持续发展等原则,从而充分体现人性化这一中心理念。
1、滨水景观特点1.1综合性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设计艺术。
由于该类型的景观所设计的对象和考虑的因素都相对复杂,尤其是在做海滨公园景观中的“共享性”即陆地环境与水域空间的结合,更需要从整体上去把握,所以要把握好景观构成的三大要素:景观形象、环境绿化、行为心理。
把握住了这三要素也就把握住了景观设计的精髓。
在设计中坚持人性化设计的中心理念,将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相互结合,充分体现景观设计的宗旨:即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的和谐统一。
也就是说海滨公园景观的综合性还体现在它的“多样的统一”。
景观的综合性不仅仅是单方面的,远景设计研究院提醒滨水公园中的每个部分功能区都是多样的,把多样化的部分有秩序地排列组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就给人来了有秩序地美感。
一旦这种秩序被打乱,就会陷于混乱中而失去了美感。
1.2多样与统一再者,“多样与统一”又是景观造型设计中常用的设计原则之一。
特别是在设计城市滨水公园景观环境时,它包含了许多功能、形式、内容等,因此,更需要强调“多样化的统一”,注重在整体环境下的统一设计。
在景观设计中始终把握整体全局的设计是统一的关键,在整体的前提下寻求小变化,这样既不失整体风格,统一中又有变化。
统一是体现整体秩序的美、和谐的美,是美的标准与尺度。
整体统一的表现是一个相互关系的群体,贯穿其景观的综合性,从而使整个景观环境的视觉效果更加柔和而深刻。
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解析摘要:滨水是指江河湖海等水域濒临的陆地边缘地带。
滨水景观可以笼统地解释为城市中水与陆域相连接的区域,包括一定的水域空间和与水体相邻的城市陆地空间,是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建设系统相互交融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对于增强人与自然的亲密性、调节城市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引言城市滨水区对于城市居民来说是很重要的,滨水区作为一个公共空间给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可以增进居民之间的感情。
因此吸引了很多城市居民前来,成为了城市中有特色的部分。
滨水区由水域和陆地组成,是水域和陆地的交界地带,同时融合了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达到了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1城市滨水空间涵义、类别及特征1.1城市滨水空间的涵义城市滨水区连接着土地和水,滨水空间的范围一般是在200~300m。
滨水空间要求水与土地之间保持1~2km的距离,步行距离为15~20min,城市滨水空间更加注重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之间保持和谐统一。
河流、湖泊、海洋等水系属于自然景观,一些公开开放的区域,比如,滨水空间中的公共建筑就属于人工景观。
通过对自然景观、人造景观的展现,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让城市生态系统和人工建筑系统实现相互融合。
1.2城市滨水空间的类别城市滨水空间的形状会受到水体的影响,根据水体的不同,滨水空间的形状主要有平面状、带状、网状3种类型;由于相邻的水体有差异,滨水空间据此可以分为4种类型,即滨湖区、滨河区、滨江区、滨海区;根据土地用途命名不同可以分为3种类型,即滨水工业区、滨水湿地、滨水文化区。
1.3城市滨水空间的特征1.3.1自然生态性。
城市滨水空间主要具有自然、社会、经济3种功能。
自然功能主要是对城市生态环境实现进一步改善;社会功能体现在共享资源,并为人们生活提供更好的服务,进而增强城市活力;经济功能体现在通过对自然景观及人工景观的开发利用,使城市的服务业、旅游业得到更好的发展,进而让城市经济实现长效发展。
滨河景观设计理念滨河景观设计的理念是以滨河作为景观的核心元素,通过设计创造出具有美感和功能性的公共空间。
滨河景观设计的目标是打造一个与自然相融合、与城市环境相连的宜居、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
首先,滨河景观设计要注重自然环境保护和修复。
通过恢复河岸的自然植被、湿地、河流等自然要素,提高空气质量、水质水量,保护河道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健康。
同时,要合理规划绿地、树木和植物的种植,使滨河景观设计更能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相协调和谐。
其次,滨河景观设计要注重文化和历史的保护和传承。
滨河地区通常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设计师可以利用这些资源来打造具有独特魅力和历史特色的滨河景观。
例如,可以在滨河地区设置文化纪念碑、雕塑等艺术品,以展现地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另外,滨河景观设计还可以将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相结合,创造出具有现代气息和文化内涵的滨河建筑群。
滨河景观设计还要注重人文关怀和社区参与。
滨河地区通常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设计师需要考虑到人们的需求和体验,创造一个宜人、舒适的空间。
比如,在滨河景观设计中可以设置跑步道、自行车道、休闲广场、运动设施等,满足人们的健身和娱乐需求。
此外,还可以设置座椅、观景平台等设施,让人们可以在滨河边休息、观赏风景。
另外,设计师还可以鼓励社区居民参与景观设计的过程,让他们有机会参与到滨河景观的建设中,增强社区的归属感和参与感。
最后,滨河景观设计还要注重可持续发展。
设计师需要考虑到城市的发展规划和生态环境的要求,创造出一个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的滨河景观。
例如,在滨河景观设计中可以采用节能环保的材料和技术,减少能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同时,还可以合理规划交通和出行方式,鼓励可持续的出行方式,如步行、骑行和公共交通等,减少汽车的使用。
综上所述,滨河景观设计的理念是以自然环境保护和修复为基础,注重文化和历史的保护和传承,关注人文关怀和社区参与,追求可持续发展。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滨河景观可以成为城市的风景线,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2024年某滨河公园景观设计实例应用研究首先,在滨河公园景观设计的初期,我们注重对环境因素的考虑和分析。
该公园位于城市河流旁,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和自然景观。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优势,打造出一个集休闲、娱乐、观光为一体的多功能公园。
首先,我们根据河流的形态和流向,合理规划公园的布局,确保公园的景观设计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同时,我们充分利用河流的曲折变化,创造出丰富的景观空间,使得公园在视觉上更加生动有趣。
其次,在景观设计中,我们注重植物配置和绿化设计。
滨河公园拥有独特的生态环境,为了保持生态平衡,我们选用了大量本地特色植物进行绿化。
这些植物不仅具有较强的适应力,还能有效地提升公园的生态效益。
同时,我们根据不同的景观节点和功能需求,合理配置植物,形成了丰富的植物景观。
例如,在公园的入口处,我们设置了由高大乔木组成的林荫大道,既增加了公园的绿化率,又营造出一种庄重大气的氛围。
此外,在公园内部,我们还设置了多个特色景观节点,以丰富公园的景观层次。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滨水步道的设计。
这条步道沿着河流蜿蜒前行,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在步道的两侧,我们设置了亲水平台和休闲座椅,供游客休息和观赏河景。
同时,为了增加步道的趣味性,我们还在其中设置了一些景观小品和雕塑,使得游客在漫步的同时,也能欣赏到美妙的景观。
除了自然景观的设计,我们还注重公园的文化内涵的挖掘和表达。
滨河公园作为城市的一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深入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将其融入到公园的景观设计中。
例如,在公园的某个角落,我们设置了一个以当地传统建筑为原型的小品,既展现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又增加了公园的景观亮点。
在公园的设施配置上,我们也充分考虑了游客的需求。
为了满足不同游客的休闲需求,我们设置了多样化的活动场所和设施。
在公园的中央区域,我们建设了一个开阔的草坪,供游客进行野餐、放风筝等活动。
在公园的边缘地带,我们还设置了健身器材和篮球场等运动设施,供游客进行锻炼和娱乐。
滨河景观设计理念滨河景观设计是以人为本,追求和谐、舒适、美丽的设计理念。
滨河景观设计旨在通过科学的规划和布局,凸显滨河的自然风光,提供优质的环境和服务,让人们在滨河之间享受自然、放松心情。
首先,滨河景观设计注重与自然的融合。
滨河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应在设计中体现出自然的美和生态价值。
设计中应包括植被的选择和布局,以及景观元素的设计。
植被的选择应考虑滨河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生长并能提供阴凉和观赏价值的植物。
同时,景观元素的设计应考虑滨河的独特性和主题,如河流、湖泊、湿地等,将它们融入滨河景观中,使其成为滨河的一部分。
其次,滨河景观设计强调公共空间的营造。
滨河景观是供人们休闲娱乐和社交的场所,因此,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人们的需求和活动。
设计中应设置休息区、散步区、观景区和游乐设施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同时,设计中应注重公共空间的开放性,让人们可以自由进入和使用滨河景观,增加人与自然的互动。
再次,滨河景观设计强调文化和历史传承。
滨河地区通常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设计中应注重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
设计中可以融入当地的传统建筑、艺术品和习俗,展示当地的独特魅力。
此外,滨河景观设计也可以以历史事件和名人为主题,通过雕塑、纪念碑等方式展示历史和英雄人物的贡献,让人们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
最后,滨河景观设计注重可持续发展。
滨河地区通常是城市的绿肺,应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设计中应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同时,设计中应设置垃圾回收容器和排水系统,保护滨河生态环境。
此外,设计中可以结合城市绿化计划,增加绿植的种植面积,提高滨河地区的生态价值。
总之,滨河景观设计以人为本,追求和谐、舒适、美丽的设计理念。
滨河景观设计将自然、文化和可持续发展有机融合,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与自然互动、休闲放松的场所。
滨河景观设计的实施不仅能够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还能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第11卷第12期中国水运V ol.12N o.112011年12月Chi na W at er Trans port D ecem ber 2011收稿日期:2011-10-15作者简介:朱河(1990-)男,河南信阳人,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设计艺术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
林莆程()男,福建人,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研究方向为环境艺术设计。
基金项目:年文化部文化艺术科研项目“设计艺术伦理学研究”〔立项号D 6〕浅谈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的方法朱河,林莆程(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湖北武汉430070)摘要:在城市水系的整治规划中,滨水区景观设计对改善城市环境的品质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成为城市的一个重要景观。
本文从滨水区景观设计的亲水性特征、滨水区驳岸的设计、滨水区的生态性设计三个方面研究滨水区的景观设计方法。
使滨水区景观设计充分发挥出其美学价值和城市的景观特质,在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生活的时代里,滨水区景观设计在城市中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方法中图分类号:TU 984.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973(2011)12-0263-03近年来,开发滨水地区逐渐成为我国城市建设中的一个热点。
在众多的滨海、滨江、滨湖、滨河的城市中,随着城市经济基础的逐渐雄厚,对旧滨水带的改造或者开发新的滨水城区都成为了可能。
滨水区是水陆之间的交界带,涉及了水利的、城市规划的、旅游的、景观的、生态的、人文历史的等多学科的范围,是个多学科交叉的工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滨水区的景观设计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复杂,牵引到的城市河道驳岸景观、城市生态环境、城市地域文化、城市空间肌理等多方面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现代城市环境景观设计中,对水的利用与设计日益被人们所重视,滨水区景观设计不是一个单一性质的规划设计,而是一个综合性的设计,如果只注重功能性,就不足以成为优秀的城市景观。
太原市滨河路园林景观解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太原市滨河路园林景观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市中心,是一条沿汾河而建的风景优美的公园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太原市作为山西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对城市环境的提升和美化也越发重视。
滨河路园林景观的建设,正是城市发展战略中的一部分,旨在打造宜居宜游的城市环境,提升市民和游客的生活质量和享受度。
通过对园林风光、景观设计特色、植物种植情况、文化内涵和游客体验等方面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这座园林景观的价值和意义,并探讨如何推动城市发展和提升市民生活质量。
在这一背景下,太原市滨河路园林景观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和市民前来游览和休闲。
2. 正文2.1 园林风光太原市滨河路园林的园林风光以其秀美的景色和独特的设计吸引着无数游客和市民前来游览。
整条滨河路园林分为多个不同风格的景区,如以荷花为主题的荷花园区、以樱花为主题的樱花园区等,每个景区都有其独特的韵味。
在春季,滨河路的樱花绽放、桃花盛开,给人一种绚丽多彩的视觉享受;夏季,荷花盛开,清新的荷香扑鼻而来;秋季,枫叶如红火似的变幻色彩,吸引着游客纷纷前来赏秋;冬季,园林被一片白雪覆盖,宛如雪国仙境。
不论是哪个季节,滨河路园林都有着不同的风情,让人流连忘返。
园林中的水池、小桥、亭台楼阁等景点错落有致,与植物景观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整个园林融合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展现出了太原市的独特魅力。
2.2 景观设计特色太原市滨河路园林的景观设计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生态环境融合:滨河路园林的设计充分考虑了生态环境和自然风貌,将自然元素融入园林景观中,打造出具有生态特色的景观。
植被覆盖率高,绿化面积大,为城市带来清新的气息和宜人的环境。
2. 景观连续性:滨河路园林的设计注重景观的连续性和流畅性,通过合理设置路径、景点和景观节点,使整个园林呈现出一种流畅而有序的空间格局。
游客可以沿着景观线路漫步,感受不同景观的变化和连续性带来的愉悦感。
TM201浅析城市滨水景观环境设计张博涛 长安大学建筑学院摘 要:针对城市滨水景观意义和我国城市滨水景观的现状和问题,本文从城市滨水景观功能设计、依水景观设计、水体设计、游憩绿地设计、空间植物配置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滨水景观;滨水景观现状;滨水景观设计水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美好的水环境体现了人与水的和谐共存。
现代化的城市规划应把滨水空间做为一种文化存在,以自然为底蕴,使城市的滨水空间不仅成为人们的生息场所,而且是精神的家园。
“我国城市滨水资源已非常稀缺,要让稀缺资源真正发挥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就不能光从观赏的角度出发,而应更多地着眼于滨水景观的使用功能。
”1 滨水景观概述城市滨水区是“城市中陆域与水域相连的一定区域的总称”。
一般由水域、水际线、陆域三部分组成,它的空间范围包括“200~300 m的水域空间及与之相邻的城市陆域空间,其对人的诱致距离为 1~2 km,相当于步行 15~30min的距离范围。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空间,也是表现城市形象的重要章节。
滨水景观主要是把当地的建筑、社会和环境结合在一起,形成独一无二的滨水区域景观,它是多种元素和人的关系的综合。
滨水景观直接功能就是人们的生活必须的自然环境可以在城市滨水空间中的到满足;间接功能主要包括休闲娱乐、观赏、净化空气。
景观的内涵不仅包含了滨水区的自然风景,更表达了城市滨水空间的形态,反映了滨水环境在时空中转化的过程,涵盖着物质空间与人文景观的两种概念。
2 城市滨水景观的现状当前我国各城市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对滨水空间只是单纯的利用,现如今逐渐过渡到深层次的开发改造。
形成了人口、经济向沿江、沿海聚集的倾向。
因为城市的高速发展,城市工业、贸易的同步发展和繁荣给城市滨水地带繁荣的同时,由于过度的开发和污染排放的影响,许多城市滨水区的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不堪重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大肆的追求商业利益、重工业的排挤,造成了人与水的疏离现象。
126“城市滨水区”是一个空间概念,包括了滨海、滨湖、滨江、滨河等,和其他地区相比较,它有着巨大的空间优势,对于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塑造城市风貌以及打造城市特色有着很大的作用。
[1]在城市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要素有很多,其中景观空间要素作为城市滨水区中最直接的物质载体,是提升滨水城市品质的关键。
因此,深入研究城市滨水区景观环境塑造的要素有着重要意义。
1 滨海地区城市设计景观要素——福建福鼎市铁锵滨海新区城市设计1.1 铁锵滨海新区区位分析铁锵滨海新区位于东海之滨的福建省沿海区域的福鼎市。
新区的整个城市东南开敞,由于台地关系,具有典型的山水城市自然地理特质,辖区范围内旅游资源丰富,有太姥山、昭明寺塔等多处旅游景点,为滨海城市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景观基础。
1.2 铁锵滨海新区景观空间设计要素铁锵滨海新区总占地517公顷,围绕行政、会展以及演艺3个中心,打造出一个“山海交融、水岸共生”的景观系统(见图1)。
规划通过“带、廊、轴、点”等形态要素来构建景观结构系统,强调开发与共享的理念,通过水系景观廊道和滨海景观带,联系各组团之间的绿化景观节点,形成基地内部景观环境系统。
[2]新区在城市设计过程中,分别从视觉通道以及开放空间两个方面进行景观空间要素的探讨。
图1 铁锵滨海新区景观系统规划图(图片来源:《中国当代杰出建筑设计大典》)1.2.1滨海视觉通道的打造新区景观系统中的视线通廊以水系为骨架,南北纵横、东西交错,直入海岸,并连通滨海风貌展示区,形成了新区内主要的线性绿化空间。
[3]在构建视觉通道的途径上,首先是利用地形,因地制宜,结合滨海地区本身的地形条件沿海岸线设置景观节点,利用福鼎沿海的陆龟山等山脉以及其他制高点提供多角度的观景视野。
其次,新区通过在滨海风貌区以及政务中心的地形平坦之处,构筑了顺应海岸线以及与沿海高地相互呼应的人工景观节点,设置了新摘 要:城市滨水区域作为城市的重要地段,是城市中最富有活力的一个区域,目前,越来越多的滨水城市着眼于打造特色滨水景观,以展现自身城市形象。
城市滨河景观设计浅析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城市滨河景观设计浅析
摘要:根据滨河景观的特点,确定了滨河景观设计要体现融合统一、休闲时尚的原则,同时尽量做到巧妙设置空间分隔,精心安排植物配置。
在城市滨河景观设计中,应在总体上设计出城市中具有观赏价值的景观和富有较强表现力,代表城市风貌的景物,强调人们视觉能感受到的城市空间的美学特征。
关键词:滨河景观;设计理念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A
自古以来,人们习惯于傍水而生。
城市、村镇莫不依水而建。
因而滨水景观得到了人们的重视。
滨水区( Water front)简要地说就是城市陆域与水域相连的一定区域的总称,或濒临江海、湖泊,或纵贯河流。
在很多方面,城市滨水区都有着独特的优势。
它是城市居民基本生活空间的重要部分,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区域,也是外来旅游者观光活动的场所。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是城市容貌的亮点,是城市形象的窗口,是塑造城市形象的典范。
它以舒适宜人的环境,陶冶着城中人的情操,颐养着市民的心灵,影响着市民的行为。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昭示着一座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味;同时,滨水区景观的塑造也是寻求新的商业价值的手段。
滨河景观是滨水景观的一个小类,可比照滨水景观的共有属性进行设计;除此之外,滨水景观还独具以下特点:
1. 地带狭长
滨河景观区,不像广场那样拥有宽阔的场地,而是典型的近似对称的两条相呼应的狭长型地带。
2. 空间开放
城市中河道两旁的堤岸是一座城市难得的开放空间,线路长,空档区域多,受众面比较广。
3. 利于展示城市文化
滨河景观地段是城市的剖面,是城市的剪影,是城市的重要展示层面,为城市提供了一个全景的空间场所。
城市音乐化的轮廓、万家灯火的气氛、充满神秘幻想的空间都可以在此得到充分的展现。
根据城市滨河景观的特点,在规划设计时,除了要充分考虑滨水区的共性因素外,还要有针对性地对其个性因素进行考虑和处理。
一、审美价值取向
“美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它是人类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实践,把具有真和善的品质的本质力量,在对象中实现出来,从而对象成为一种能够引起爱慕和喜悦的感情的观赏形象,就是美。
”美国的城市学家凯文?林奇则认为,“城市景观是一些可被看、被记忆、被喜爱的东西”。
在城市滨河景观设计中,应在总体上设计出城市中具有观赏价值和富有较强表现力的景观。
代表城市风貌的景物,强调人们视觉能感受到的城市空间的美学特征。
在滨河景观设计中,只要花费心思,满足多数人的审美趣味还是可以做到的。
长长的河带,分段式的区域设计,可以设置不同风格不同情趣的景观,从而满足大多数人的审美口味。
早在20世纪50年代,着名景观设计师布雷马克思就将美的形式法则运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中,其设计风格受立体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影响,用大量的不同植物,构成大块的彩色画。
又如被称为“哈佛三子”之一的丹凯利设计的米勒庄园,采用网格的结构、水平视线,利用植物、铺地、景墙等造型元素营造了一个完美的空间。
在城市滨河景观设计中,充分理解主体服务对象这一理念,从空间类型的使用功能出发并遵循美的形式法则,满足特定设计对象的多重要求。
形式美按照一定的格调和法则表现出来的,主要体现在和谐、对比、对称、均衡、比例、节奏、重心等几个方面。
这几种形式法则互相依赖,且交叉、重叠,设计者在设计实践中根据不同条件灵活处理。
二、总体原则
基于以上美学法则,遵从融合统一、休闲时尚的总体要求,城市滨河景观设计应当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追求与周围环境相统一
城市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公共环境的建设,为人们创造适宜的生活空间。
这里应强调的是其内容。
不仅是着眼于孤立的建筑,更要追求建筑城市、园林绿化的统一,强调城市的有机组织,以及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和谐。
(二)体现低碳、和谐的潮流
跟进科学时尚潮流,灯光的应用要尽量做到亮度适中,不留阴暗死角,这是出于社会安全方面的考虑。
室外景观设施要具备实用性、耐用性,便于清洁,尽量做到不翻修,少翻修。
(三)显呈风格混搭的倾向
滨河区带状延伸形成了独特的空间分割,同时也决定了其风格的多样性和相对的不连续性。
滨河景观特有的狭长型空间属性,使得我们在设计风格的把握上可以自由灵活一些。
在某一段可以采用传统风格的设计,到了另一段则变换成现代风格的设计,颇具移步换景之妙;或者在南岸形成一种优美之格调,到了北岸又成阳刚之风度,有如法国巴黎莱茵河的南岸和北岸文化与气质之迥异。
一般现代城市的风格,具有简洁的现代感,其包容性极大。
滨河景观设计的总体风格大多也是现代自由风格,而且混搭倾向性明显。
三、合理设计绿化方案
城市绿化植被属软质景观。
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历来好以植物为颂咏的题材,长久以来很多植物就被赋予了人文色彩及人格化意义。
植物的色、香对人的感官具有直接作用,绿化植被与人的关系最为亲和,也是营造意境是城市滨河景观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
(一)巧妙设置空间分隔
滨河区是线性展开的区域,穿越多个街道口和小区,可以满足不同居住区市民休闲娱乐的需求。
总体规划上,要根据周边人群居住的疏密程度,以及使用的频率,功能,对沿河的带状空间进行限定,自然分隔出健身区、闲庭信步区、儿童游乐区、多功能活动空间、相对开阔区等,有的地方可以精致紧凑,有的地方则可以舒缓开阔。
在空间的划分上,我们可以使用植物的隔断功能。
在局部需要界定空间的地方,比如半封闭半围合空间,可以用高低错落的植物围起作为分界,形成有隔有联、有掩有露、大小不同的延展空间,创造出层次分明、景物深远的景色;还可以通过植物或道路塑造出
的图案进行空间的划分等。
各区域空间的过渡与衔接要自然流畅,不宜生硬,可以借助植物、道路的延伸来拓展和舒缓空间。
(二)精心安排植物配置
植物除了可以巧妙地限定空间的功能,自身在设计中的审美价值也是毋庸置疑的。
植物的配置宜采用疏密、大小、高低错落的方法,充分考虑植物的习性、花期与地域性等因素。
小面积的集中种植,就会形成浓郁的绿化氛围。
成片的浓艳似火的杜鹃花种植,清新徜徉其中的小树林,飒爽的一排排的杨树,都会带给人们舒爽的心情;攀援的紫槐、葡萄则会在春秋季节带给人们不同的喜悦之情。
兀立在一片草地上的大大的阔叶梧桐树,春天花期非常早,夏天撑起一片遮阳大伞,秋天飘落忧郁的叶子,冬天裸露美的枝干……植物的精心配置既可实现四季常青,又能体现四季的变化。
除少数河流是“地上河”外,大多数的河流相对于地平面是“凹槽式”的,因此在岸坡上种植高大乔木,就没有隆起的堤坝那么严格。
不过基于安全因素,可以选用浅根和须根乔木,或者采用在箱体内填土的方法来植树绿化。
四、结语
城市滨河景观的塑造,对于一座城市来说是一个持续设计建设和发展的项目,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从滨河区的角度观看一座城市的展示面,建筑的布局涉及到城市的后期规划和调整,有很多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需要时间来不断地消解。
再加上城市滨河景观后期评价、调查反馈等体系,空间形态、景观形象也在城市更新中不断地整合、演化,从而更加完善,更加人性化。
塑造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方向和需要,城市滨河景观所呈现的效果,极大地影响着对一座城市的整体印象,我们的城市滨河景观设计要努力凸显城市的内涵和品位,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和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