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七搭配不当
- 格式:docx
- 大小:29.21 KB
- 文档页数:3
[知识储备]
一、常见易功能紊乱的成语集锦
1.胡言乱语:没有根据,不符实际地瞎说,或说胡话。
动词性成语,不能做宾语。
2.何足挂齿:哪里值得一提。
一般用于反诘句。
3.一语道破:形容一句话就把内容或真相说穿了。
能带宾语。
4.一语中的:的,箭靶。
一句话就说中了要害。
不能带宾语。
5.燃眉之急:指非常紧迫的事情。
名词性成语,不做定语,常充当宾语。
6.翻天覆地: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
多用作定语。
7.同心同德、深思熟虑、指手画脚、走马观花只能作谓语,不能带宾语。
8.津津乐道、耳濡目染、司空见惯、漠不关心、妄自菲薄、求全责备、出奇制胜、视而不见、乐此不疲、接踵而至等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
9.“不约而同”只能作状语。
10.“瓮中之鳖、一孔之见”“真知灼见”只作宾语。
11.莘莘学子:不能为单个求学的人。
12.莫衷一是:主语不能是某一个人。
13.狼狈为奸:一般用于两个或两群人,不用于一大批坏人;朋比为奸,不但可用于两个坏人,也可用于一大批坏人。
二、常与否定词搭配使用的成语集锦
1.无时无刻(不在)
2.(不费)吹灰之力
3.(不可)等量齐观
4.(不能)等闲视之5.(不能)混为一淡6.(未知)鹿死谁手7.(不问)青红皂白8.(不会)善罢甘休9.(不知)天高地厚10.(不可)同日而语11.(不是)灵丹妙药12.(难以)望其项背13.(不能)相提并论14.(不能)一概而论15.(不能)一蹴而就。
易错成语——搭配或修饰不当的成语例释成语依据某种语法关系,往往有较固定的搭配方式,如果脱离这种搭配,则容易出错,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词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有的本身就不能带宾语等等。
例如:
1、置之度外:常常和介词把搭配。
2、漠不关心:不能带宾语。
3、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表示小心、谨慎,不能修辞恐惧这一词语。
4、失之交臂:形容遇见好机会而又当面错过。
5、畅所欲言:说自己想说想说的话,不能用于交谈。
6、和颜悦色:形容脸色的,不能修饰目光。
7、求全责备:求全和责备都是动宾短语,不能带宾语。
8、司空见惯:形容经常看到,不足为奇的事物。
后面不能带宾语。
9、安居乐业:安心地住在那儿,喜爱自己的职业。
只能说人民安居乐业,不能说生活安居乐业。
10、韦编三绝:形容读书勤奋,没有毅然决然之类的意思。
11、左右逢源:做事得心应手,顺利无碍,也比喻做事圆滑。
12、炙手可热:手一接触就感觉到热得烫人,比喻权贵气焰很盛,使人不敢接近。
13、美轮美奂:形容房屋建筑宏伟壮丽。
14、哀鸿遍野:比喻旧社会到处是呻咛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
考点:中考成语(词语)误用的十种类型从这几年的题目来看,重庆卷对成语(词语)的考查,误点设置常表现为:①望文生义;②错用对象;③褒贬误用;④颠倒尊卑,谦敬错位;⑤语义重复,自相矛盾;⑥不合逻辑;⑦夸大其辞,不知轻重;⑧不合语境;⑨形近混淆;⑩搭配不当。
具体又分为前后矛盾、语意重复、不合惯用句式、错带成分等。
下面举例予以说明。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
如果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例如: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废弃的“下脚料”做成帘子,当作蔬菜大棚的“棉被”,这真是一念之差,变废为宝。
【分析】“一念之差”的意思是一个念头的差错。
多指引起严重后果的念头。
“差”是差错,而不是差异、差别,命题者利用了考生望文生义的心理,将“一念之差”曲解为“一个观念上的差异”,以示农民和服装厂对“下脚料”一者抛弃、一者变废为宝的不同态度。
由于有这样的语境干扰,考生容易以误为正,掉进陷阱也就在所难免。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
例如: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分析】句中的“美轮美奂”,语出《礼记·檀弓下》。
轮:高大;奂::众多。
形容高大华美,多用于赞美新屋。
此句中用来赞美“花鸟虫兽、人物形象”,属于对象误用。
类似的,还有“穿云裂石”“六马仰秣”是指歌声的;“举案齐眉”“破镜重圆”“相敬如宾”是指夫妻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是指男女儿童的;“浩如烟海”是形容文献、资料非常丰富;“不同凡响”“别出机杼”是指文艺作品的;“崭露头角”多指青少年;“功高不赏”一般用于对别人的评价。
成语从色彩上分为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从感情色彩上又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从语体色彩上又可分为书面语和口语。
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色彩,否则就会误用。
搭配不当成语搭配不当的情况很多,有主谓不搭配、动宾不搭配、修饰语与中心语不搭配等等。
今天查字典语文小编给大家分享:高考成语误用之搭配不当案例分析,希望大家能突破成语难关,顺利迎接2014年高考。
高考成语误用之搭配不当案例分析
例21:被动挨打的尴尬,疲于奔命的险境,猝不及防的惊喜,绝处逢生的狂欢,让上海申花在中超联赛首场就经历了最长的一天。
(山东卷)
【分析】:猝不及防意思是事情突然发生,来不及防备。
这里拿来形容惊喜就变成突然发生或来不及防备的惊喜,明显的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22:今天看来,亚里士多德的这个论断是错误的,然而在古代,亚里士多德有很高的声望,他所说的话不应无可置疑。
(辽宁卷)
【分析】:无可置疑指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
成语与前面的不应搭配,使得与原句所要的意思相反。
高考成语误用之搭配不当案例分析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1.识记成语误用的基本类型。
2.熟记误用类型的相关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3.掌握成语复习和解题的方法。
4.理解成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并能正确运用。
【高考分析】考纲解读:成语的正确使用是指成语的各个方面和句子的各个方面是否协调的问题。
这种协调是成语的意思、范围、程度、色彩、搭配等各个方面是否和句子的各个方面协调。
从历年高考的情况来看,试题中出现的成语除个别较生僻外,绝大部分是在报纸杂志上经常出现而且容易用错的成语。
所以,我们在进行成语复习时,不能见难就钻,应当注意的恰恰是那些常见而易错的成语,这样才会取得比较好的复习效果。
从错误干扰项的设置情况来看,考查的内容重点集中在成语运用中的望文生义、搭配不当、重复累赘、褒贬误用、敬谦错位、使用对象错误、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几种情况。
命题的重点放在“三不辨”与“三不合”上。
•“三不辨”:不辨词义,不辨对象,不辨色彩。
•“三不合”:不合语境,不合逻辑,不合习惯。
【学习过程】一、学习活动一:搭配不当类成语的辨析方法。
一个词语依据的某种语法关系,往往有较固定的搭配方式,如果脱离这种搭配方式,则容易出错。
有些成语的使用也有其特定规则,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词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有的本身就不能带宾语,有的只能用在否定句中。
二、学习活动二:写出句子中划横线成语的含义和用法以及使用错误的原因。
1.被动挨打的尴尬,疲于奔命的险境,猝不及防的惊喜,绝处逢生的狂欢,让上海申花在中超联赛首场就经历了“最长的一天”。
2.今天看来,亚里士多德的这个论断是错误的,然而在古代,亚里士多德有很高的声望,他所说的话不应无可置疑。
3.假如对中国人民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必将自食其果。
4.这则笑话因为对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员讽刺得很有力量,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极大。
5.当登上黄山天都峰的鲫鱼背时,人们都常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那种惧怕之感6.昨天受害人小林带着那颗受伤的心,捂着那只与光明失之交臂的眼睛,向记者倾诉了上次开庭的情况。
8.人送绰号“举重神童”的土耳其举重选手穆特鲁,身高只有1.50米,多次参加世界男子举重56公斤级比赛,只有中国的彭浩可以望其项背。
9.我用笑脸迎接他老人家那和颜悦色的目光。
10. 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的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赞叹不已。
11.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告示牌。
12.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中东之行,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美伊之间的矛盾,海湾地区的局势也不会从此一劳永逸。
【达标检测】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的研究员们津津乐道....着“龙芯”1号的研发成功,这是我国首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GPU,又称“中国芯”。
B.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信手拈来....前人成句入词,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境地,堪称化典入词的范例。
C.参加座谈会的同志,对中央的方针政策表示坚决拥护,还与调查组的同志畅所欲言....,反映了不少问题。
D.陈水扁当局在高中历史课程纲要中,将“台湾史”从“中国史”中独立出来,是想用意识形态取代历史,是数典忘祖....。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每个人都有不足之处,你不应该求全责备....他的缺点。
B.这里有良好的水土条件,又有一个团结向上的领导班子,因而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C.为了研究新产品,领导和群众焚膏继晷....,很快拿出了第一方案。
D.折扇和信封的上面,龙飞凤舞....着文艺界几十名委员风采各异的签名。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一名歹徒顺手抓起一把尖刀,幸好民警代秋眼疾手快....,一把扣住他的手腕,另两名民警则趁机夺下了尖刀。
B.门前的草地上,活蹦乱跳....着几个可爱的小家伙,让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C.为了安置纷至沓来....的志愿者,镇政府拨给了志愿者十几顶帐篷,可是充满爱心的志愿者们却又把帐篷全部送给了灾民。
D.如果日本对其过去所犯罪行已有深刻认识,那么它就不会在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一意孤行,不会在教科书编写上篡改历史,不会对毒气弹、慰安妇事件闪烁其词....。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中国古典山水诗平淡而隽永,读者想象其中的画面和情境,就能领悟意境的含英咀华....和美妙深远。
.B.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和陆崇国之间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了,总算可以望其项背....了,我暗下决心,下次考试一定要超过他!C.鲁迅在《藤野先生》中并没有直接写自己对东京的失望,而是奇峰突起,以冷嘲热讽的笔调刻画了清国留学生“逛公园,学跳舞”成天不学无术....的丑陋形象。
D.世上还有什么比椿萱并茂....更让人幸福呢!所以,有事没事常回家看看。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我推开门进去,发现李处长在沙发上正襟危坐....,一脸的肃然,而他的对面,则是唾沫横飞的张局长。
B.大家都拭目以待....着话剧《蔡元培》以全新的风格出现在舞台上。
C.被动挨打的尴尬,疲于奔命的险境,猝不及防....的惊喜,绝处逢生的狂欢,让上海申花在中超联赛首场就经历了“最长的一天”。
D.看着自己当年的信笔涂鸦....,随意,散乱,不成章法,李师曾不禁笑了。
【高考链接】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即使小错误也不能放过,须知集腋成裘....,小错积多了,也会对工作造成大的损害。
B.汉室西迁长安,一把大火,使得河洛焦土一片,寸草不生....,赤地千里。
C.他气得脸色半青半黄....,嘴唇哆嗦了半天,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D.突然一天,马德兴拎着一瓶“贵州醇”找到王俊生,两人抵掌而谈....,杯酒释前嫌。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即便是文学作品,也应该有个尺度,不可脱离实际,将情感的世界描写得天花乱坠....。
B.我们要用韦编三绝....的精神同邪恶势力划清界线。
C.珠宝专卖店的柜台晨,各种式样的名贵宝石俯拾皆是....,吸引了许多顾客。
D.仿佛在一夜之间,历来以“寅吃卯粮....”为耻的中国人,学会了“用明天的钱,圆今的梦”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原本想在上海滩遏止住连败的颓势,但积重难返....的防守问题又让自己的伤口被撒了把盐——三连败,这就是力帆昨天下午在上海浦东体育场的遭遇。
B.阳光总在风雨后,就让所有的不愉快付诸东流....吧!C.我市理科状元吴光浩和文科状元贺春梅已分别接到清华和复旦的录取通知书。
近日,他们将劳燕分飞....,分别乘机飞赴北京和上海。
D.中东、西亚地区的民族问题盘根错节....,希图用“简单化”的手段解决问题是有害的。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登上山顶,遥望江水从苍茫中迤逦而来,又奔流不息地融入苍茫的远方,真有一种回肠..荡气..的感觉。
B.他那寒伧的衣着与学校美轮美奂....的环境相比,显得极不协调。
C.这个问题,你说应该这样,他说应该那样,我倒真是莫衷一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D.不管如何描述姚明,都不算言过其实....,因为姚明的文化意义已远远超过体育本身,他已经成为推动美国人了解中国和亚洲的一面镜子。
10.下列各句中加黑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国际田联专家诊断,男子110米栏项目仍是刘翔和罗伯斯的天下,刘翔的竞技状态与日..俱增..,而罗伯斯则稍欠稳定且实力有所下滑。
B.对于中国人来说,当务之急是发展自己,尽快的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C.陶渊明早年曾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D.王羲之以才名世,为政清廉,他是一个内心很矛盾的人,既想在政治上无所不为....,又对政界的尔虞我诈非常厌恶,所以一次次推辞不就。
搭配不当参考答案1.【分析】“猝不及防”意思是事情突然发生,来不及防备。
这里拿来形容惊喜就变成“突然发生或来不及防备的惊喜,明显的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2.【分析】“无可置疑”指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
成语与前面的“不应”搭配,使得与原句所要的意思相反。
3.【分析】“置之度外”经常和介词“把”搭配,因此句中“对”要改为“把”。
4.【分析】“漠不关心”不能带宾语“人民疾苦”。
5.【分析】“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表示小心、谨慎。
不能修辞“惧怕”这一词语。
6.【分析】“失之交臂”形容遇见好机会而又当面错过,不能用来修饰“眼睛”。
7.【分析】“求全”和“责备”都是动宾短语,动宾短语不能带宾语,故该句表述不合语法;可改换成“对他的缺点,你不应该求全责备”。
8.【分析】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一般只用于否定句。
9.【分析】“和颜悦色”形容脸色的,不能修饰目光。
10.【分析】“左右逢源”意为“做事得心应手,顺利无碍”,也比喻做事圆滑。
此句重在这个孩子对电脑、互联网的“说”上,而不是做,“左右逢源”不能作“说”的补语。
11.【分析】“司空见惯”的意思是形容经常看到,不足为奇的事物。
后面不能带宾语。
12.【分析】“局势”和“一劳永逸”主谓搭配不当,可将“一劳永逸”换成“永远太平”等。
【达标检测高考链接】1.答案 D解析“数典忘祖”,谈论祖上的典章制度或经历时,却忘掉了祖先的职守。
现多比喻忘记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
A.“津津乐道”不具备带宾语的功能,因此这里使用不当。
B.“信手拈来”,不能带宾语。
C.“畅所欲言”,尽情地说出想说的话。
一般直接用作谓语,与前边的“还与调查组的同志”不搭配。
2.答案 C解析“焚膏继晷”,夜以继日。
A.“求全”和“责备”都是动宾短语,动宾短语不能带宾语,故该句表述不合语法;可改换成“对他人的缺点,你不应该求全责备”。
B.“安居乐业”,安心地住在那儿,喜爱自己的职业。
只能说“人民安居乐业”,不能说“生活安居乐业”。
D.“龙飞风舞”,形容山势蜿蜒雄壮,也形容书法笔势舒展活泼。
形容词性,不能带宾语。
3.答案 B解析“活蹦乱跳”,形容词性,形容健康、活泼、生命力旺盛。
不能带宾语。
A项,“眼疾手快”,形容做事机警敏捷。
C项,“纷至沓来”,纷纷前来。
D项,“闪烁其词”,说话躲躲闪闪。
4.答案 D解析“椿萱并茂”,chūn xuān bìng mào]椿:多年生落叶乔木;萱: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萱草。
椿萱:喻父母,古称父为“椿庭”,母为“萱堂”。
比喻父母都健在。
A.“含英咀华”,品味领悟诗文的精华,是动词,此处误作为形容词,错。
B.“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一般用于否定结构。
C.“不学无术”,没有学问,没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