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左传》战中争描写的成就

论《左传》战中争描写的成就

论《左传》战中争描写的成就
论《左传》战中争描写的成就

论《左传》描写战争方面成就

战争到了春秋时代已经变成了一门复杂的艺术,远古时代的打仗办法已经大大地落后了。《左传》是描写战争的圣手,一部《左传》,可以说是一部战争之书,裴松之的《三国志注》称《左传》为“相斫书”。《左传》涉及战争的文字比比皆是,这是由当时的历史所决定的。

《左传》所记载的战争,大大小小达400余次。大的战争,动辄十几个国家、几十万人马,颇有“世界大战”的色彩。如:城濮之战、鄢陵之战、邲之战等。小的战役,兵乘并列,喜悦之浩浩荡荡。如长勺之战、萦泽之战、濡葛之战等。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是政治斗争激烈冲突所采取的最高形式。写战争,如果框范于战争本身,必然作茧自缚,写不出力度。《左传》写战争,不是局限于描绘战争本身的过程如何,而是居高临下,从历史大局,从冲突双方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准备进行综合分析中,把战争与政治结合起来,把双方政治的好坏、民心向背、出师曲直为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城濮之战,洋洋洒洒9000字,武力交锋不过百二十字。详于战前准备,恣肆汪洋。略语武力冲突,主旨鲜明喜悦。

大战声情并茂,小战同样有声有色。近人韩席筹说,《左传》战争描写,“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在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左传》,就不会有《孙子兵法》,更不会有后世的军事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如城濮之战的战争描写,作者不光描写了军事上的争斗,还描写了政

治、外交上的争斗。城濮之战,不仅在当时为晋问公建立霸业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对春秋历史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后世的战略战术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左传》中的战争描写,是对后世的军事文学中的战争描写有着深远的影响的。善于描写战争,是《左传》记事上的最大特点,它的一些战争描写手法,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史记》便继承了《左传》注重写战略战术运用的战争描写手法和注意对战争成败原因分析总结的战争描写手法。可见《左传》军事战争描写的成就是巨大的,《左传》不仅写了战争,而且通过战争写了一大批人物,既给后世留下了宝贵军事战争经验,也留下了治国的借鉴。研究其军事战争,可以获益无穷。

论《左传》的战争叙述艺术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论《左传》的战争叙述艺术 学生姓名:熊君 学号:200563210226 班级:0502班 专业:汉语言文学 指导教师:李彤 2009年5月

论《左传》的战争叙述艺术 学生姓名:熊君 学号:200563210226 班级:0502班 所在院(系):文法学院 指导教师:李彤 完成日期:2009年6月

论《左传》的战争叙述艺术 摘要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瞻的编年体史书,它工于叙事,尤善写战争,作者在叙述战争时,对战争有一个高瞻远瞩、总揽全局的把握,故而叙事有条不紊,结构严谨,又由于常常变化叙事角度,灵活运用各种叙述手法,恰当处理详略问题,因此把战争叙写得有声有色,独具一体,成为后世叙事文学效仿的典范。 关键词:左传;战争;叙述;艺术

N A R R A T I V E A R T O F T H E W A RS I N《ZUO ZHUAN》 ABSTRACT Zuo Zhuan is the annalistic style history book which our country first narrates in a detailed way gazes,it works in narrating,especially in the wars,When the author narrates the war,he has a vision to grasp the overall situation.The wars are often narratived in an orderly,well-structured,due to changing in narrative point of view ,flexibility in the use of various narrative practices,level of detail appropriate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so Zuo Zhuan can be described splendidly,and becomes its own unique body,being the model which the later generation narrative literature imitates. Key words:Zuo Zhuan;war;narrative;art 目录

左传的叙事特点

左传的叙事特点 1.善于叙写重大事件,往往会突出一个中心,并能围绕中心写出历史事件的前后关系. 2.善于将史实和神话传说,历史传闻融合在一起,使历史的记叙故事化 3.善于叙写谋杀,政变,行刺等一类事件 4.善于叙写战争.重在表现战前准备和战后结果. 以下为各家杂谈,只看粗体标记即可! 史通?载言》篇说:“左氏为书,不遵古法,言之与事,同在传中。然而言事相兼,烦省合理,故使读者寻绎不倦,览讽忘疲。”韩愈在《进学解》中也说:“春秋严谨,而左氏浮夸。”而梁启超也这样评论过《左传》的叙事方法:“第一,不以一国为中心点,而将当时数个主要的文化圈,平均叙述。第二,其叙述不局于政治,当涉及全社会之各方面。对于一事典章与大事,固多详叙;而所谓琐语之一类,亦采集不遗。故能写出当时社会之活态,予吾侪以颇明了之印象。第三,其叙事有系统,有别裁,确成为一种组织体的著述,对于重大问题,时复溯源竟委,前后照应,能使读者相悦以解。” 这些正好说明了《左传》的叙事特点——言事相兼,详细生动。我们知道,上古时期的史官分工十分细致,当时的史书都是言事分记的。比如《尚书》和《春秋》,一为记言,一为记事。而《左传》作者摒弃了单一的记言或记事的成法,博考旧史,广采佚闻,集记言与记事于一身,展现了春秋时期250多年的历史,以“言事相兼”的崭新面貌呈现于世人面前。《左传》这一历史巨著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史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也标志着史传文学的真正形成。 《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增加了大量的历史事实和传说,叙述了丰富多彩的历史事件,不但增加了事件情节,甚至丰富了许多细节描写。在《春秋》中寥寥几个字的事件,在《左传》作者的笔下,常演绎成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左传》叙事,往往很注重完整地叙述事件的过程和因果关系。这一点在战争的描写上可见一斑。《左传》一书,记录了大大小小四百多次军事行动,城濮之战、崤之战、邲之战、长勺之战、鄢陵之战等大战写得环环相扣,跌宕起伏而又条理清楚,不计其数的小战役也写得各具特色,精彩生动。但其中对具体战况的描写很少,长勺之战仅用了40多字,而崤之战甚至一个字也没有。《左传》 的作者在叙事中,着重把笔墨放在对战争的原因、酝酿过程及其后果的描写。如“僖公二十八年”写城濮之战,对大战爆发的背景和直接起因都有交待,而在行文中,又不断展示晋胜楚败的原因:晋文公伐怨报德,整饬军纪,遵守诺言,倾听臣下意见,上下齐心协力。而楚方而是君臣意见分歧,主帅子玉恃兵而骄,一意孤行,盲目进逼晋师。城濮之战的结果也写得很全面,不仅写了晋师大胜,晋文公确立霸主地位,而且还写了战争的余波:楚子玉战败羞愧自杀,晋文公闻之大喜,回国后赏功罚罪,对这次战役进行总结,然后以君子之言,赞扬晋文公的霸业。 《左传》“言事相兼”的另一鲜明特点是善于写人,善于生动地描绘历史人物,并在一定程度上写出人物性格。这在史传文学的发展上是一次质的飞跃。《左传》作者善于把人物放在矛盾冲突中,来立体化地表现出人物的思想和性格。叙事中人物的行动、对话构成表现人物的主要手段,而绝少对人物外貌、心理等主观静

论左氏春秋对战争描写的特点

论左氏春秋对战争描写的特点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国5000年的历史充分印证了这一点。经历了夏商周三代短暂的统一时代,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并立的现象也随之出现。春秋时期是一个动荡混乱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兄弟相残、母子反目、诸侯相争,它是一个天下失去秩序的时期,但也是中华文化在形成,在定性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旧有的传统被颠覆,历史的中心在转移,新生的事物在萌芽。两百多年的春秋史,大事迭起,英雄辈出,激荡着血与火,交织着新与旧。回顾春秋这段历史,它在中华文明的坐标中,究竟有怎样的位置?我们又从何得知春秋这个乱世里所发生的一切?而左丘明所著的《左氏春秋》,给了我们部分的答案。 从社会生活的整体来说,战争是政治的集中体现,是阶级矛盾和阶级冲突呈现为白热化的特殊形态,它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在以军事争夺、武力兼并为主的春秋时代,战争就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它们是历史的血的涂染。《左传》以大量篇幅描写战争,冯李骅曾赞誉道:“左氏极工于叙战,长短各极其妙,……篇篇换局,各各争新。?”(《左绣·读左卮言》)左丘明所著的《左氏春秋》并不是简单地记叙了春秋时期所发生的战争,而是为战争描写确定了一种基本的叙述模式:战争结果的预先告知,以预言的方式先期透露结局,然后展开对战争胜负原因的追究,包括着重分析战争的起因、集中叙述战争双方胜负的缘由以及礼义道德、政通人和等综合因素对战争的牵掣。如此,战争过程就变得省略简洁,作者将重点落在交代与战争有

关的政治、外交等活动,具体揭示战争的背景及胜负原因,或以战前的谋划、或以战后的说明替代战争过程,给予读者思考和反思。 《左氏春秋》对战争的描写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左传》对战争的描写有极高的故事性和完整性。其对战争的结果在文中会做详尽的铺垫,使得战争双方的成功或失败都有理有据,毫不突兀,像一篇故事完整地向读者娓娓道来。《左传》会对战争双方状况进行表现,如《城濮之战》中开篇充分说明了两国君臣之间的关系以及各国人才储备状况,显然晋文公与臣子齐心协力,意见一致。文公虚心听从意见,先轸才华横溢。而楚国君主与臣子意见不合,子玉更是为私利而失大义,心胸狭隘,没有远见。以及两国的军队状况,楚国军队人数极少,子玉对战争的态度又稍显轻浮。如“请与君之士戏。”而晋车七百乘,士兵少长有礼,且晋国对战争极其重视毫不轻狂。这些都为战争的结果做了铺垫。同时最后还描写了战争的余波。如《城濮之战》中子玉羞愤自杀,晋文公称霸中原且大喜,使得这场战争如故事般被完整讲诉。第二,《左传》对战争的描写有一定的戏剧性和神秘性。晋范宁评"春秋三传"的特色说:“《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谷梁》清而婉,其失也短。《公羊》辩而裁,其失也俗。”其叙述中常常伴有神秘因素,通过一些神谕或卜示来预测事件的结局,如《城濮之战》中子玉不肯献出美丽的饰冠给神而战败。又如《殽之战》中借柩有声如牛而发动战争以及蹇叔对战争结果的预测:“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左传》记叙每战胜负必有预言或征兆,这些预兆有时是智者的言论,如蹇叔对战争结果的预测:“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左传的特点分析

《左传》善于描写战争的特点进行分析。 首先,《左传》的情节结构主要是按时间顺序交待事件发生、发展和结果,但是叙述手法多样性也是其特点。如《殽之战》中蹇叔对战争结果的预测:“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就是运用预叙手法。 其次,《左传》对战争场面的描写是一言以蔽之,粗略描写,不作细致仔细的叙述,反而着重战争的完整性,深入战争的起因,酝酿过程及其后果。同时其描写又极具戏剧性。 《左传》对战争描写的完整性有极高的价值。《左传》对战争的结果在文中会做详尽的铺垫,使得战争双方的成功或失败都有理有据,毫不突兀。 《左传》会对战争双方状况进行表现,即通过人物对话或人物行为表现出来。而且通过多方面表现。如《殽之战》中王孙满对秦军“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的评价。 这些都足见《左传》对战争过程描写的细致。同时还描写了战争的余波。如《城濮之战》中子玉羞愤自杀,晋文公称霸中原且大喜。使得这场战争如故事般被完整讲诉。 《左传》描写战争具有戏剧性,《左传》对战争的描写不仅仅是记述,而是通过大量的人物对话,任人物行为来表现的,这种写作方法使《左传》不仅仅是一部历史著作更成为一部有血有肉的文学精品。这样的叙述让文章很具有戏剧性,使得人物形象深动,更好地描写了战争。又如《殽之战》中描写因释秦囚先轸发怒是通过语言及行动描写的如“不顾而唾”。又称襄公之母为妇人,使得这一形象跃然纸上。对后世史传文学,小说等都有影响。 第三,则是《左传》对事件因果关系的叙述还常常有道德化和神秘化的特点。叙述中常常有神秘因素,通过一些神谕或卜示来预测事件的结局,解释事件的因果关系。这也反映了春秋时代人们的世界观和认知水平。如《殽之战》中借柩有声如牛而发动战争。 另一点是道德因素,即《左传》对战争的描写很注重“礼”。看战争双方是否有礼,人心向背。这些在这两次战争的描写中体现的很明显。如“师直为壮,曲为老。” 最后是语言特色,《左传》的语言很具有艺术特色,运用了许多辞格。如秦穆公骂蹇叔说,“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史记》十分重视对战争的描写。善于描写战争,是《左传》记事上的最大特点,它的一些战争描写手法,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史记》在战争描写上,积极吸取《左传》的成功经验,广泛采用其手法,把战争写得完整、全面、深刻。 首先,《史记》继承了《左传》并不孤立写军事行动,而是常常把军事行动视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来加以全面 叙写的战争描写手法。《左传》所记大小军事行动有三四百次之多,其中较著名

左传中记录战争的篇章

左传中记录战争的篇章 《左传》是一部善写战争的历史著作,它记载了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全过程。在郑庄公活跃的这22年中,((左传》也记载了大小战争无数,其中有郑国参战的就有十多次。除了其他诸侯国攻打郑国的几筑战役没写结果,《左传》中记载的有郑庄公参加的战役几乎都是郑国取得了胜利。如鲁隐公5年,伐燕大败之,伐宋,攻进了宋的外城,石年,“郑伯侵陈,大获”,9年,大败一北戎,10年,大败宋师;11年伐许,齐、鲁、郑联合用兵,也是郑兵率先登城萝同年,“郑、息有违言(口舌之争),息侯伐郑,郑伯与战于竞,息师大败而还”,鲁桓公5年又大败王师。如此等等,·《左传》中没有一字提到庄公用兵如何,但通过上述记载,郑兵几乎每战必胜,联系他当初对付共叔段时的沉着稳重,’以及所用的诱敌深入、欲擒故纵之法,郑庄公会用兵这一点是很清楚的。除此之外,郑国在经历了共叔段之乱后内部一直很安定。祭仲、子封等一批大臣围绕身边,积极为他出谋划策。太子和公子们也都相安无事,效力于国家,这不能说与郑庄公的领一导无关。说明郑庄公是颇懂治国安邦之术的。在他身上,具有一种较高的领袖的素质。当时,周王室权力日趋衰微,各国诸侯都在积极行动,谋为霸主。而郑庄公却一直也... [摘要]:左传善于写战争,全书共记录战争492起,记录详细的有14次。左传写战争有如下特点:首先,作者以全局气魄历史眼光把战争置于社会历史背景下来写,与政治经济文化相结合。其次,大多数战争描写注重战争的前因后果,注重战争的因果关系和连续性完整性,略写战争过程,战前有预示性战后有总结性。第三,通过战争中描写各种各样的人物。第四,结构方面特点突出。最后,对以后军事战争及其题材的作品有很大的影响。 《左传》战争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左传》尤善于写战争,全书共记录战争492起,记录详细的有14次。比较著名的如晋楚城濮之战,秦晋殽之战,齐晋鞌之战,齐鲁长勺之战,邲之战、齐晋鞍之战、鄢陵之战等。这些频繁的战争反映了当时战争的重要性,正如成公十年刘康公所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而正是《左传》记录的这些战争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左传》描写战争很有特点,清人吴阎生在《左传微》中说:“左氏诸大战,皆悉心结撰而为之,声势采色,无不曲尽其妙,古今之至文也。”下面从五个方面来分析《左传》写战争的特点。 首先,作者以全局气魄历史眼光把战争置于社会历史背景下来写,而不只是单纯地孤立地写战争,把战争与政治经济文化相结合。作者详细地写出当时的政治形势和各国之间的关系,战争的起因,交战国的实力对比等等,也在许多战争中描写了精彩绝伦的外交辞令。 比较典型的有晋楚城濮之战,战争的缘由与重耳走亡有关,但也关系到两国之间的实力与关系,南方楚国不断向北扩展,渐次征服陈、蔡、郑、许等中原国家,国力日益强大,使北方诸侯受到威胁,晋文公即位后,励精图治,国力空前强盛,遂与楚国争霸,于是爆发了有名的晋楚城濮之战。如秦晋韩之战是发生在僖公十五年。而早在二年之前,作者就种下远因:僖公十三年,“晋荐饥”,秦救灾恤邻,输栗于晋。十四年,“秦饥,使乞籴于晋,晋人弗与。”晋大夫庆郑当时就说:“背施幸灾,民所弃也”,“四德皆失,何以守国?”至僖公十五年,秦果然伐晋。还有发生在成公二年的齐晋鞍之战,其原因是:晋大臣克使齐,受妇人耻笑。直接导火线是齐侵鲁、卫,孙恒子等如晋乞师。根子是齐晋争霸。又如宣公十二年的泌之战,主因是晋楚争霸,但却与郑国极有关系。郑国处于大国之间,是晋、楚威逼利诱,拉拢打击的对象。晋楚几次大战,皆起因于郑、陈等处于中间地带的小国。泌之战的先因可追溯到十年之前即宣公三年的之盟和宣公四年的楚王伐郑。这些战争都有其远由近因,并非

左传与战国策的区别

《左传》与《战国策》的区别 一、性质方面: 《左传》可以说是我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史书,它虽然是对《春秋》的解说,但它。有相对的独立性,采用了《春秋》编年体的形式,而专以记述史事成书。

《战国策》是一部记录战国时期纵横家思想和活动的著作,是一部分国记述战国事迹的史料汇编,属于国别体杂史。 二、语言方面: 《左传》中的记言文字,主要是行人应答和大夫辞令包括出使他国专对之辞和向国君谏说之辞等。这类记言文字无不“文典而美”、“语博而奥”简洁精练、委曲达意、婉而有致、栩栩如生。 《左传》叙述语言简练含蕴,词约义丰。“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虽发语已殚,而含意未尽,是夫读者望表而知里,扪毛而辨骨,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与句外。”(《史通》卷六《叙事》)《战国策》的语言带有明显的纵横家的色彩,主要倾向代表了战国纵横游士的思想,内容不再受旧道德观念的束缚,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对“孝”、“廉”、“信”这些道德观念作了大胆的否定。 三、人物塑造方面: 《左传》中描写了各种人物,但《左传》的写人还不像纪传体历史著作在一个专章中叙述一个人物的生平事迹,也没有像后世小说那样塑造人物形象。由于它是编年史,人物的言行事迹大多分散记录在事件发生的各个年代,很少对某一人物集中描写,只有把同一人物在不同年代的事迹联系起来,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人

物形象。《左传》中许多重要政治人物如郑庄公、晋文公、楚灵王、郑子产、齐晏婴等等,都是通过数年行迹的积累来表现的。 《左传》中还有一些人物,并不是反复出现而形成的一个完整形象,而是仅在某一时、某一事中出现,表现的仅仅是其一生中的某一片断,反映的是其性格中的某一方面。这些形象往往非常生动传神,能给读者留下极深刻的印象。如“ 晋灵公不君”中,鉏麑、提弥明、灵辄三位武士(宣公二年),齐晋{安革}之战中代君就俘的逢丑父等(成公二年)。 《左传》叙事中人物的行动、对话构成了表现人物的主要手段,而绝少对人物进行外貌、心理等主观静态描写。通过人物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言行,人物性格得以展现,形象得以完成。 《战国策》侧重记载战国时谋臣策士的言行,书中围绕谋臣策色是的游说活动。描写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人物,注重揭示人物内心世界。 四、记事方面: 《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增加了大量的历史事实和传说,叙述了丰富多彩的历史事件,描写了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把《春秋》中的简短记事,发展成为完整的叙事散文。《左传》发展了《春秋》笔法,不再以事件的简略排比或个别字的褒贬来体现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主要是通过对事件过程的生动叙述,人物言行举止的展开描写,来体现其道德评价。《左传》还创立了一种新形式,即在叙事中或叙事

各校古代文学真题集剖析

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 一、简答:试论<诗经>的艺术特征唐宋八大家与古文运动 二、名词解释:建安风骨唐传奇江西诗派公安三袁元白诗派“三言、二拍”南开大学1999年中国文学史试题(中国古代文学) 一、名词解释:古诗十九首叶儿索隐派《全唐文》楚辞南杜 二、简答题:“诗无达诂”“沉郁顿挫”柳永对词体发展的贡献 章回小说的产生及文体特征默写陆游《卜算子.驿外断桥边》《儒林外史》的结构特征三、论述题:论建安诗歌对文人诗歌发展的贡献如何理解唐代古文运动的得与失? 谈《西厢记》中张生形象的演变及对主题改造的意义 南开大学1999硕士入学文学综合试题 古代文学 一、填空题 1.《诗集传》的作者是朱熹,《五经正义》的作者是孔颖达。 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出自王昌龄的《出塞》。 3.我国最早的一部文人词总集是赵崇祚编的《花间集》。 4.散曲包括散曲和小令两种主要形式。 5.《墙头马上》中的男女主人公是裴少俊和李倩君。 二、判断题 1.《关雎》是一首吟咏“后纪之德”的诗歌。错误(爱情诗) 2.《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长篇抒情诗的艺术典范。错误(叙事诗) 3.“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出自常建的《乌鸣涧》错误(《题破山寺后禅院》)4.“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是苏拭对柳宗元在散文史上地位的评价。错误(韩愈)5.《官场现形记》的作者是李伯元。正确(又名李宝嘉) 三、名词解释《乐府诗集》“郊寒岛瘦”婉约派南戏四大传奇 四、简述故事梗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桃花扇》 南开大学2000硕士入学文学综合试题 2000文学综合考试 中国古代文学

一、填空(将答案填在横线上,每空1分,共l0分) 1.《天问》的作者是屈原。 2.《七发》的作者是枚乘。 3.阮籍长于五言诗,其代表作为《咏怀》八十二首。 4.刘义庆的代表作是《世说新语》。 5.《河东先生集》是唐朝柳宗元的文集。 6.《霍小玉传》的作者是蒋防。 7.成语“江郎才尽”的“江郎”指南朝梁诗人江淹。 8.江西诗派的开创者是黄庭坚。 9.元杂剧《倩女离魂》的作者是郑光祖。 10.《三遂平妖传》的作者是罗贯中。 二、判断 1提出词“别是一家”的是词人辛弃疾。错误(李清照) 2《诗经》中的“三颂”包括“周颂”、“鲁颂”、“商颂”。正确 3“桃花庵主”是清代孔尚任的号。错误(唐寅) 4《三国志平话》属于讲史话本。正确 5传奇小说《会真记》就是《莺莺传》。正确 三、名词解择:骈文《昭明文选》唐宋派欧阳修《浣纱记》 复旦大学1999年中国古代文学史 一、基础知识:1、写出下列简称中作家的全名(1)三张二陆两潘一左、(2)前七子 2、写明下列作家生活在公元几世纪及其著作集名(1)贾谊(2)蔡邕(3)江淹 (4)韩愈(5)陈与义(6)元好问(7)钱谦益 二、名词简释:笙诗元和体变文浙西派谴责小说 三、论述:试比较“古诗十九首”与阮籍《咏怀》的主题与风格。 “子美集开诗世界”,试述其在诗上的创辟之处。 试述前后七子与唐宋派文学宗尚的异同。 华东师大文学专业 永明体公安派谈谈对苏轼“以诗为词”的看法试论《史纪》的人物形象塑造艺术。桐城派比兴汉乐府民歌的主要思想内容试述唐宋古文运动的发展经过。 苏州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 名词解释:互见法性灵说沈宋《鸣凤记》正始体《论小说与群治关系》

论《左传》中的战争描写

论《左传》中的战争描写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是我国先秦时期最重要的叙事体散文著作之一。《左传》擅长记言叙事,尤其擅长描写战争,虽然《左传》并不是一部专门的战争史,但是它对当时的战争反映之全面,以及对各次重大战争描述之详尽。《左传》一书,记录了大大小小几百次战争,晋楚城濮之战、秦晋崤之战、邲之战、安革之战、晋楚鄢陵之战等大战的描述历来被人们赞不绝口,不计其数的小战役也写得各具特色,精彩生动。 《左传》的战争描写,非常注重故事情节的完整性,注重战争前因后果的关系。由于《左传》是编年体史书,为了做到故事完整性,作者是煞费苦心的。作者往往采用穿插,补叙,倒叙多种方法,突破编年体的局限,尽可能保持故事情节完。如晋楚城濮之战,作者即重在记录战争的酝酿,从晋伐曹,卫的外围战写起,继而写宋国告急,晋将设连环计,子玉治兵,晋师退避三舍,最后到晋文公占梦坚定出战信心,两国才正式兵戎相见。通过对双方内政、外交和军事上的一系列斗争过程的记叙和许多细节的点染,展现了一幅晋楚争霸的有声有色的壮阔图景。文章大体上依照时间顺序,对交战中的两大营阵的种种活动交错地进行叙述,而以晋楚两大国在争霸战争中的关系作为主干,其他有关国家和有关的大小事件都有条不紊的穿插进来。通过许多不同的侧面,将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双方斗争的一些主要事件,以及主要人物的性格和心态,都表现得非常生动和细致。一场规模宏大、场面壮阔、矛盾复杂头绪纷繁的大决战,在作者笔下表现的首尾完整,层次分明。 其次,人物是叙事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左传》中描写了各种人物,但《左传》的写人还不像纪传体历史著作在一个专章中叙述一个人物的生平事迹,也没有像后世小说那样塑造人物形象。由于它是编年史,人物的言行事迹大多分散记录在事件发生的各个年代,很少对某一人物集中描写,只有把同一人物在不同年代的事迹联系起来,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左传》中许多重要政治人物如郑庄公、晋文公、楚灵王、郑子产、齐晏婴等等,都是通过数年行迹的积累来表现的。《左传》中还有一些人物,并不是反复出现而形成的一个完整形象,而是仅在某一时、某一事中出现,表现的仅仅是其一生中的某一片断,反映的是其性格中的某一方面。这些形象往往非常生动传神,能给读者留下极深刻的印象。如晋秦殽之战中”蹇叔哭师“是贯穿全篇的主线。秦国出师前,蹇叔已经把不可”劳师以袭远“的道理分析得很透辟。出师时又把晋军必在殽山二陵之间击败秦军的预见说得非常具体,让读者看出秦国出兵的不义性质和它的失败的不可避免。其他情节,则是环绕着主线从不同侧面进一步揭示了秦国失败的原因。卜偃托言”君命大事“,说明晋国早有防备,秦国过周北门而超乘,说明其轻敌。末段秦伯素服哭师时说”孤违蹇叔“,又跟前面遥相呼应。文章结构严谨,并且善于捕捉重要细节,模拟人物性格化的口吻,用及简练的写法,把人物刻画的生动而传神。 《左传》战争描写情节往往跌宕起伏,并且非常注重细节描写。叙述者在叙述战争时善于抓住那些有代表性的,对情节发展起关键性作用的细节予以刻画描绘, 从而更形象更生动地表现主题。如在齐晋鞌之战中对双方的交战过程作了非常具体而细致的描绘,从齐候”灭此朝食“、”不介马而驰“开始,到齐候从徐关入、遇辟司徒之妻结束,中间加入许多精彩的细节;郤克”流血及屦,未绝股音“;解张“左并辔,右援枹而鼓”;晋军绕着华山追击齐军;韩阙如何俘虏假齐候等等,一个又一个的扣人心弦的情节,令读者目不暇接。 综上所述,《左传》作为一部杰出的历史散文巨作,它的伟大不仅仅在于其文学价值,而突出在于其对战争描写的精妙绝伦,供后人研究探讨。 彭倩 2013213892 13级非师范3班

左传艺术特色分析

左传艺术特色分析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著作和杰出的历史散文著作,在两千多年绵长的封建社会中,在文化领域里,产生了极其深远广泛的影响。其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精彩细密的叙事,个性鲜明的人物和委婉巧妙的辞令三方面,而其中能充分体现其精湛的写作技巧和高超的叙事能力的就是它的战争描写。冯李骅在《左绣读左卮言》中赞誉道:“左氏极工于叙战,长短各奇妙……篇篇换局,个个争新。”由此可见左传的战争描写语言之精妙。 战争是政治的集中体现,是阶级矛盾和阶级冲突呈现为白热化的特殊形态,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在以军事争夺、武力兼并为主的春秋时代,战争就被赋予了更为特殊的意义,它们是历史的血的涂染。如实地将这一特殊的生活记录下来,从无数成功或失败的战例中及时总结新鲜的经验,这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左传》以大量篇幅描写战争,?正是时代的需要在作品中的体现, 据《春秋》记载,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的军事行动多达四百八十三次。《左传》详细地记录了其中十四次大规模的战争,小战役不计其数。其中以对秦晋殽之战,晋楚城濮之战,齐晋鞌之战,晋楚鄢陵之战,秦晋韩之战等著名战例的描写最具代表性。不同于其他史书的侧重记载战争过程的叙事风格,作战描写战争往往只是简略地表现战斗经过,而把战争和政治紧密地结合起来,深入揭示战争起因,酝酿过程及其后果,集中笔力去叙写双方或胜或败的原因,充分揭示礼义道德、政通人和等综合因素对战争的牵掣,显现出作者具有卓越历史家的眼光,也为读者展示了一个更为广阔更为复杂更为动人的社会生活画面。 概括地说,《左传》战争描写的写作模式有两种,一是注重交代战前与战后与战争密切相关的各种因素和条件的变化(包括与战争有关的政治,外交活动即战争准备和人心向背),同时辅以对占卜,天象,预言,征兆,梦境的描写赋予战争道德化和神秘化的特点,增强战争结果的必然性,以具体揭示战争胜负的根本原因,而对战争过程则一笔带过.如秦晋"肴之战".二是全景似的战争画卷.如成公二年的齐晋"鞌之战",就写得曲折传神,惊心动魄.战前,有齐侯使请战,高固逞勇等;战中,重写晋军主帅战车上三人(主帅却克,车左张侯,车右郑丘缓)的身负重伤,相互激励,终于化不利为胜利的情景;战后,齐侯请和,晋人提出无理要求,齐使交涉,迫使晋人放弃无理要求.在描写战争过程中的激烈场面时往往选取只决定战争进程的关键人物来刻画,借助人物在战场上的语言和动作集中凝练地展现战场上战士们奋力厮杀的姿态。战后则侧重于对两国交战结果的叙述和双方态度,反思的描写。 左传战争描写这种淡化战争过程描写,强化战前战后前因后果的写作特点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作者记史的思想倾向是崇礼崇霸崇智,其记述历史是为借古鉴金,表达自己对历史规律的思考,历史事件的发生和结果必然由客观形势所决定,但参与者的个性态度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赏析左传中战争描写的语言特色,我以秦晋殽之战,晋楚城濮之战,齐晋鞌之战,晋楚鄢陵之战和晋楚邲之战五篇文章为例具体分析。 首先是课上所学的秦晋殽之战(僖公三十二年、三十三年),作者对秦晋双方战前的战略战术状况做了极为详尽的描述,文章开头首先借蹇叔之口揭示秦国战争失败的必然性,“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概括分析一下,则可看出秦方战术上贸然出兵,失去战争隐蔽性,不能做到“潜师”,

《左传》对战争的描写(参考目录)

《左传》对战争的描写(参考目录) 宏大、精深、洗练、典雅--从《晋楚城濮之战》看《左传》的叙事特点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Liaoning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s)] 王庆民 从《城濮之战》看《左传》的战争描写艺术 War Description Art in Zuozhua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engpu Battle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X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黎文丽 , LI Wen-li "城濮之战""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说刍论 Argue on Campaign of Cheng- Pu with less and weaker defeat much and stronger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Chengdu College of Education] 刘锡娥 试论"齐晋鞍之战"--兼及《左传》的战争描写 On the Battle of An Between Qi and Jin [枣庄学院学报 Journal of Zaozhuang University] 邹庆浩 由《殽之战》的记叙看"春秋三传"的叙事艺术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Chengdu College of Education] 陶运清 《左传·秦晋殽之战》章法分析 [甘肃高师学报 Journal of Gansu Normal Colleges] 武砺兴 历史的视点——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看史书的叙事角度 Views of History——The Narrative Angle from Zuozhuan · Zhengbo beat Duan at Yan[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Jiangxi Institute of Education] 熊晓平 大学教材《中国历史文选》研究 A Study of Selected Readings of Chinese History: A College Textbook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董立章 慎待"败将" Treating Subordinates Having Made a Mistake with Caution [领导科学Leadership Science] 黄家忠 《战国策》"以写人为主长篇叙事文"的艺术独创--从叙事方式的转变看其文学价值 The Creative Writing of " Long Narratives Centring Characters" in the Warring StatesTactics——Comments on the Literary Value by Comparing the Narrative Style [社科纵横 Social Sciences Review] 裴登峰 百步穿杨千米杀敌 [课堂内外(初中版A版)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lassroom] 胡不归 《左传》的叙事特色对《史记》创作的影响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Guangxi College of Education] 吴美卿 从"支遁传"的成书看传奇体制在唐前的确立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tyle of Tales of the Marvelous Before the Tang Dynasty According to the Evolution of "Zhidunzhuan"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 凌宏发

《左传》的叙事特点

为什么说《左传》是先秦散文的“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答:《左传》在叙事方面有以下特点: 一、《左传》的情节结构主要是按时间顺序交代事件发生、发展和结果的全过程。倒叙与预叙手法的运用也是其叙事的重要特色。如“宣公三年”先记载了郑穆公兰之死,然后再回顾了他的出生和命名。预叙即预先叙出将要发生的事,或预见事件的结果,如秦晋崤之战中,蹇叔在秦出师伐郑时已预知了必然失败的结果。另外,《左传》中还有插叙和补叙.常用一个“初”字领起。 二、《左传》以第三人称作为叙事角度,作者大都以旁观者的立场叙述事件,发表评论,视角广阔灵活,几乎不受任何限制。《左传》还创立了一种新形式,即在叙事中或叙事结束后直接引入议论,以“君子曰”等来对事件或人物作出道德伦理评价,增强了叙事的感情色彩。 三、《左传》叙事,往往很注重完整地叙述事件的过程和因果关系,对事件因果关系的叙述还常有道德化与神秘化的特点。 四、《左传》叙事最突出的成就在描写战争。首先,《左传》写战争不局限于对交战过程的记叙,而是深入揭示战争起因、酝酿过程及其后果。如“僖公二十八年”写城濮之战,对大战爆发的背景和直接起因都有交待,而在行文中,又不断展示晋胜楚败的原因,结果也写得很全面,不仅写了晋师大胜,晋文公确立霸主地位,而且还写了战争的余波。其次,《左传》在叙述战斗的过程中,情节曲折细致、生动逼真,往往有大量描写细节。 五、《左传》的叙事富有故事性、戏剧性。有的叙事记言明显不是对历史事实的真实记录,而是出于臆测或虚构从中可看到志怪小说及小说中虚构人物对话的萌芽。如记载晋景公之死由三个梦构成情节。 六、《左传》广泛描写了各种人物,其中许多任务写的个性鲜明。由于它是编年史,人物的言行事迹大多分散记录在事件发生的各个年代,很少对某一人物集中描写,只有把同一人物在不同年代的事迹联系起来,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左传》中许多重要政治人物如郑庄公、晋文公,楚灵王、郑子产、齐晏婴等等,都是通过数年行迹的积累来表现的。此外,《左传》通过人物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言行,展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 由上可见,《左传》确为先秦散文“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左传人物与战国策人物比较之烛之武

左传人物与战国策人物比较 ——烛之武 VS 触龙 《左传》:广泛描写了各种人物,许多人物写得个性鲜明。有些还展现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表现了人物性格的变化。许多重要政治人物:郑庄公、晋文公、楚灵王、郑子产、齐晏婴等等;其中还有一些人物,并不是反复出现而形成的一个完整形象,而是仅在某一时、某一事中出现,表现的仅仅是其一生中的某一片断,反映的是其性格中的某一方面。这些形象往往非常生动传神,能给读者留下极深刻的印象。如“ 晋灵公不君”中,鉏麑、提弥明、灵辄三位武士;另外还揭露了暴虐昏庸、贪婪荒淫之辈,肯定赞扬了忠良正直之士以及善于辞令的外交家,如烛之武、宫之奇,等等。 《战国策》:刻画人物性格神形毕现,有立体感。描写人物,以极少的笔墨,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内心活动和某些细节的描写,展示不同人物的鲜明性格。尤其是作者笔下的外交人物更为突出。他们或语挟风雷,慷慨陈辞于大国之间,或委婉机智,从容游说于诸王之中,论理叙事,进退有节,出色完成外交使命。既体现了时代思想观念的变化,也体现出战国游士、侠士这一类处于统治集团与庶民之间的特殊而较为自由的社会人物的思想特征。且所写的人物是极其复杂的,其中有不少是追求个人功名富贵的利己主义者,有排难解纷而无所取的“天下之士”,如鲁仲连的义不帝秦。也有意在收买人心、焚卷“示义”的冯谖(齐策四);敢于反抗强暴,蔑视王侯的义侠和高士。如唐且的“布衣之怒”(魏策四);还从侧面揭露统治阶级女性固宠的斗争和宫闱的丑行,如郑袖的谗害魏美人(楚策四)以及善于劝说的辞令家,如触龙,邹忌。等等。 比较:《战国策》描写人物的性格和活动,更加具体细致,也就更显得生动活泼,反映了战国时代各种历史人物的精神面貌。《左传》描写人物,大抵是简笔的勾勒。另外一方面《左传》与《战国策》的说辞,呈现出不同的风格。(1)在陈说方式上,《左》以理服人,《战》以声势夺人; (2)在陈说内容上,《左》持之有故,信而可征,《战》则间杂鄙俚;

左传的写作特点

第九节《左传》的写作特点 教学目标 分析《左传》在叙事、人物描写和行人辞令方面的特点,使学生在在了解这些特点的同时,进一步把握《左传》细密详赡、微婉蕴藉的总体特征。 重点难点分析 1、关于《左传》叙事方面的成就和特征,要能结合具体作品加以说明,还要重点掌握它在战争描写上的特点。 2、关于《左传》行人辞令的特点,不仅要能说出其具体表现,还要联系时代特点说出其形成的原因,例如春秋时代对礼的重视,对贵族的文化修养的重视等等。 教学内容 《左传》虽是采自旧史料,但经过精心的加工整理,全书具有统一的风格,其散文艺术比《尚书》、《春秋》乃至《国语》都有很大发展。晋代范宁说它“艳而富”(《春秋谷梁传序》),唐代刘知几称“其言简而要,其事详而博”(《史通·六家》),清代刘大櫆则称赞它“情韵并美,文采照耀”(《论文偶记》)。概而言之,《左传》的文章细密详赡,富于文采,给人以具体生动之感;同时又微婉蕴藉,意味深长,使人寻绎不倦,二者有机地统一在一起。无论是叙事、写人,还是记言,都显明得体现出这一特点。 精彩细密的叙事

《左传》向以叙事精彩见称。作者在记述历史事件时,总要具体而微地展示其发展过程。书中出现了引人入胜的情节、生动逼真的细节和场面,大大增强了故事性。有时,作者通过铺垫、照应、追溯、插叙等手法,把有关事实巧妙地安排在一起,形成完整而严谨的篇章。例如,鲁宣公二年,晋灵公被赵穿所杀。《春秋》仅用“晋赵盾弑其君夷皋”一句话来叙述此事,不仅语焉不详,而且把弑君者说成赵盾。《左传》则详细交代了事件的来龙去脉,讲述了一篇具体而完整的故事。文中先叙述晋灵公“不君”的种种暴行,再述赵盾“骤谏”,晋灵公想除掉他,第一次派鉏踶去行刺,鉏踶被赵盾的恭敬所感动,不从君命,触槐而死;第二次想在酒宴上杀他,又被赵盾的卫士提弥明发觉,提弥明舍身卫主,格斗而死。就在这情节发展的关键时刻,作者掉转笔锋,插入当年赵盾在桑翳救灵辄的往事,然后写灵辄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保护赵盾脱身;接着又叙赵穿杀灵公,赵盾因出奔未越境而被史官书为“弑君”,并引孔子的话表示惋惜。文中有曲折的情节,有惊险的场面,波澜层出而又脉络分明,虽是编年叙事中的一段,却完全可以独立成篇。当然,作者如此安排,不仅是追求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而且意在说明:赵盾恭敬仁厚而得人心,所以能转危为安;而灵公被杀,实在是咎由自取。作者并不赞成“弑君”,但他通过深切著明的叙事,展示了事实真相,寄托了鲜明的爱憎。又如隐公元年“郑伯克段于鄢”一节,也是通过完整曲折的故事,生动再现了统治者家庭内部为争夺全力和财产而骨肉相残的斗争。作者对这种礼制败坏、人伦沦丧的现象极为不满,文中详写郑庄公和大臣的几次

《左传》战争描写的叙事特征

《左传》战争描写的叙事特征 ——以五大战役为例 摘要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史著作,同时又是我国最早的历史散文和叙事散文名著。《左传》中对战争的描写,充分体现了其叙事艺术的精妙之处,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左传》中记录了多达492次大大小小的战争,本文主要以五大战役—晋楚城濮之战、齐晋鞌之战、晋楚邲之战、晋秦殽之战、晋楚鄢陵之战为例,主要从叙事的总体把握、细节的精彩描写、篇章结构的灵巧多变等方面介绍其战争描写的叙事特点。《左传》的首创性的叙事艺术成就为后世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对后世的文学创作起到了借鉴作用。 关键字:《左传》五大战役,叙事特点,艺术借鉴,后世影响 Abstract Zuozhuan is our country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narrative prose writings in the pre-qin period which has high value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 research. Its narrative art, has traditionally been regarded by scholars, and is considered the norm of the narrative text, and the essence of its narrative art mainly reflected in its war discourse. Zuozhuan, recorded the greatly small hundreds of times of war, this paper mainly to five big battle - ChengPu battle, the battle of An, Bi the battle of the war, the war of Yao, YanLing as an example, mainly from the vision of the overall grasp, details of which itsdifferent, flexible and changeable in chapters on the description of the war were introduced from the aspects such as narrative characteristics. Zuozhuan, the account of the war, not only from the Angle of the historian, but also emotional narrative these wars to literary writing and its pioneering narrative art achievement on later literary creation had a profound impact. Keywords: description of war of Zuozhuan,narrative features,affect future generations 一、绪论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比较详细完整的以春秋为纲的编年体史书,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它如实的反映了两百五十余年内周王朝及诸侯各国间发生的重大的

【开题报告】浅析温州民间谚语的艺术特征

开题报告 汉语言文学 浅析温州民间谚语的艺术特征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谚语是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是口头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许多谚语经过人们的不断流传、锤炼、加工和创新,如同艺术殿堂中的颗颗珍珠,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而温州民间谚语也是温州民间文学的一朵奇葩。 一 要研究谚语,首先要明确的就是谚语的定义。从古至今,对谚语的定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清人杜文澜就已对谚语的定义做了搜集和罗列,其著作《古谣谚》一百卷辑录前人关于谣谚的解释不下百种,其中代表性的是以下三种: “谚,俗语也”。(陆德明《左传·隐公十一年》释文) “谚,传言也,从言,彦声”。(许慎《说文解字》) “谚,直语也”。(刘勰《文心雕龙·书记篇》) 以上三种解释,各有各的可取之处,但都有片面性。相对而言,颜师古《汉书·五行志》注释中对“谚”下的定义比较全面: “谚,俗所传言也”。 这里指出谚语的第一特点是“俗”,二是“传”。既然能“传”,当然是比较固定的语句。 近现代对谚语的界定也层出不穷。《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谚语的定义符合谚语的特点,它说“谚语是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辞海》对谚语做的解释是:“谚语, 流传于民间的简练通俗而富有意义的语句。”杜峻晓、王锡义先生在《谚语简论》里反驳了“谚语就是俗语”的观点,但也肯定了这一定义能够反映谚语口头流传的特点,而他们对谚语的定义为:“谚语就是广泛流传在人民群众中的极其凝练,富有哲理,反映了一定实践经验的较为固定的语句。”在温端政语言学论文选集《方言与俗语研究》一书中,温端政先生也提及谚语的界说问题。他从语言运用的实际出发,将经验与认识统一起来,给谚语下了一个宽严适当的定义:“谚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谚语,大体上相当于俗语,包括歇后语和惯用语在内;狭义的谚语,相对于歇后语和惯用语,是以传授知识(包括经验)为目的的一种俗语。” 二 谚语在民间的流传方式是口头语言,至少主要是口头语言,因此它具有一般口头语言的特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