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美国心脏协会(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解读之三心脏骤停后治疗及特殊病种心肺复苏
- 格式:pdf
- 大小:533.19 KB
- 文档页数:6
2015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美国心脏协会(AHA)今日在网站上公布了2015版心肺复苏指南(https: //),以下为该指南的10大更新要点:1、首次规定按压深度的上限:在胸外按压时,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但应避免超过6厘米。
旧指南仅仅规定了按压深度不低于5厘米。
新指南认为,按压深度不应超过6厘米,超过此深度可能会出现并发症,但指南也指出,大多数胸外按压不是过深,而是过浅。
对于儿童(包括婴儿[小于一岁]至青春期开始的儿童),按压深度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大约相当于婴儿4厘米,儿童5厘米。
对于青少年即应采用成人的按压深度,即5~6厘米。
2、按压频率规定为100~120次/分。
原指南仅仅规定了每分钟按压频率不少于100次/分,但一项大样本的注册研究发现,如果按压频率(超过140次/分)过快,按压幅度则不足。
指南也指出,在心肺复苏过程中,施救者应该以适当的速率(100至120次/分)和深度进行有效按压,同时尽可能减少胸部按压中断的次数和持续时间。
2015年心肺复苏指南要求按压频率规定为100~120次/分,按压深度5~6厘米。
确认并再次强调单一施救者的救治顺序为胸外心脏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即C-A-B而非A-B-C,以减少首次按压的时间延迟。
单一施救者开始心肺复苏时应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做2次人工呼吸。
对于正在进行持续心肺复苏的无高级气道的成人患者,实施呼吸通气时应按照每按压30次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对于已有气管插管的患者,对呼吸通气速率的建议为每分钟10次呼吸(即:每6秒一次呼吸),每次呼气潮气量为500-600ml.新指南规定,胸部按压在整个心肺复苏中的目标比例为至少60%。
指南把心肺复苏与驾车行驶进行了比较。
在驾车行驶时,一天行驶的里程数不仅受行驶速度影响,还受中途停顿的次数和时间影响。
以60英里/小时的速度不中断行驶,则实际行驶距离为一小时60英里。
以60英里每小时的速度行驶,但中途停顿10分钟,则实际行驶距离为―小时的英里。
解读2015年美国心脏学会(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2015 AHA 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是基于国际证据评估流程,由来自 39 个国家的 250 位证据审查专家共同参与完成。
《2015 AHA 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与之前各版《AHA 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有很多不同。
心血管急救委员会决定,2015 年版是一份“更新”,仅讨论 2015 国际复苏联络委员会(ILCOR )证据审查中涉及的或培训网络所要求的主题,因此,《2015 AHA 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并非《2010 AHA 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的全面修订主要分为 1.伦理学问题 2.急救系统和持续质量改进 3.成人基础生命支持和心肺复苏质量:非专业施救者心肺复苏 4.成人基础生命支持和心肺复苏质量:医护人员 BLS 5.心肺复苏的替代技术和辅助装置 6.成人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7.心脏骤停后救治8.急性冠脉综合征 9.特殊复苏环境 10.儿科基础生命支持和心肺复苏质量 11.儿童高级生命支持 12.新生儿复苏13.培训 14.急救1.伦理学问题医护人员 (HCP) 在决定是否实施或停止紧急心血管干预时面临的伦理学问题尤其如此,关于是否开始以及何时终止心肺复苏的伦理学问题比较复杂,取决于环境(院内或院外)、医护人员(基础或高级)及患者年龄段(新生儿、儿童、成人)等多种因素此次更新中提到5个建议可能会影响到伦理学的决策(1)心脏骤停时体外心肺复苏 (ECPR) 的使用(2)心脏骤停中的预后因素(3)对早产儿预后评分的证据审查(4)儿童及成人心脏骤停后的预后(5)心脏骤停后移植器官的功能恢复2.急救系统和持续质量改进2015《指南更新》为利益相关方提供了一个审视救治体系的新视角,区分了院内心脏骤停和院外心脏骤停要点包括(1)救治体系通用分类(2)将 AHA 成人生存链分为两链:一链为院内救治体系,另一链为院外救治体系(3)检视有关心脏骤停救治体系的最佳证据的评估,集中在心脏骤停、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STEMI) 和中风问题上救治体系建成:确定了救治体系的通用元素,为利益相关方提供了一个通用框架,以便其组建一个综合性复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