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指南车原理

指南车原理

指南车原理
指南车原理

差动式指南车方案—五十年代的指南车

与宋代指南车的轮距等于轮径等结构大体相仿的条件下,选择自由度为二的差动轮系作为指南车的传动系统,是从事机械原理研究的人自然会想到的设计。五十年代的指南车如图4 所示,此车就是采用了差动轮系方案。

五十年代的指南车图4

图中A,B为指南车的轮子,D等于指南车的轮子直径,2L为指南车的宽度。当指南车沿直线行走时,轮子A带动锥齿轮a转动,锥齿轮a带动锥齿轮c和c′转动;同理轮子D带动锥齿轮b转动,锥齿轮b带动锥齿轮d和d′转动。由于直线行走时,锥齿轮c′和d′沿相反的方向转动,且转动速度一样,所以锥齿轮e的转臂不动,锥齿轮e绕固定轴旋转。

当指南车转弯时,齿轮的传动方式一样,但是锥齿轮c′和d′沿相同的方向转动,且转动速度一样,这就会导致锥齿轮e的转臂转动,同时锥齿轮e静止与自身的旋转轴。当车身转过一定角度θ,左轮和右轮会有相应角度差ΦA- ΦB(见章节二),这个角度差ΦA- ΦB通过齿轮组最后使得木仙人相对于车辆转动-θ的角度,而相对于地面静止,所以木仙人就一直指向一个固定的方向。

五、指南车设计方案的比较和选择

我们设计的是一种面向广大儿童的指南车玩具,所以设计的尺寸大小应该控制在140mm×140mm×140mm的空间范围内。在选择指南车方案的过程中,应该考虑方案的可靠性、复杂程度、制作成本和安全性。

指南车设计方案比较

1.定轴式指南车需要有一套自动控和自动离合的装置,常常是用齿

轮的啮合和分离来实现的。但是在啮合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存在啮合点不

正确而导致齿轮啮合不进去的现象,所以可靠性下降。而差动式指南车

不存在此现象。

2.定轴式指南车的行车轨迹只能是直线和定点转动的圆弧,如图5

所示。这是由于定轴式指南车固有的结构设计所导致的。如节四所介绍

的宋代指南车,当车转弯时,由辕A控制中心大平轮G与一个小平轮啮

合,而与另一个小平轮分离,这时候,分离的小平轮不能够有转动,否

则就会带来指南的误差,而正因如此,指南车在转弯时只能绕着分离的

小平轮所对应的那个大轮子的着地点作圆周旋转。这样的特性使得定轴

式指南车的行车轨迹被限制,而且转弯时静止的那个轮可能有轻微的转

动而带来误差,减低可靠性。

定轴式指南车行车轨迹图5

指南车设计方案的选择

由于差动式指南车相比定轴是指南车有更高的稳定性,有更强的可靠性,所以最后决定用差动式的方案来设计玩具指南车。

六、玩具指南车详细设计

差动齿轮系方案选择

指南车的差动齿轮系的方案有许多种,较好的有以下两种齿轮配合结构:

方案一:圆柱齿轮行星轮结构

之前我们提到,差动式指南车需要有两个输入,一个输出,利用行星轮的结构可以实现这个特点,如图6所示。假设以摇臂为输出轴来安装木仙人,齿轮4为一个输入轴,齿轮5为另一个输入轴,假设齿轮5与齿轮4的齿数比为n,则有:

圆柱齿轮行星轮结构图6

(3)

我们利用圆柱齿轮行星轮结构来设计一个指南车,如图7所示。图上箭头所指示的方向为正方向,行星轮结构的齿轮序号与图6相同,多加了锥齿轮1、2、3、7用于连接两个车轮,在此结构下我们来求解满足指南车的木仙人指南要求时这七个锥齿轮的齿数关系,假设:

左轮

右轮

圆柱齿轮行星轮指南车图7

假设指南车纯直行时,左边的大轮正向转动θ,齿轮4输入角度为;右边的大轮正向转动θ,齿轮5的输入的角度为,带入公式3则:

(4)

如果要满足指南车的要求,需要指南车在直行时木仙人相对指南车静止,则需要式4中的直等于0,则:

(5)假设指南车转纯弯时,左边的大轮正向转动θ,齿轮4输入角度为;

右边的大轮正向转动-θ,齿轮5的输入的角度为,带入公式3则:

(6)

因为要满足指南车直行时木仙人相对指南车静止的条件,座椅将等式5代入公式6得:

为简化设计,我们将木仙人直接安装在行星轮的摇臂上。当左边的大轮转动θ,右边的大轮转动-θ时,指南车转动-θ角,所以木仙人应转动θ角,则有:

(7)最后我们得出,满足指南车的木仙人指南要求需要满足等式8

(8)等式中,取一个n值则可以决定a的值和b的值,n值的选取直接决定了锥齿轮对1、2和锥齿轮对3、7的齿数比。在图7中我们可以看到,右轮连接的锥齿轮比较大,其原因是为了与左轮的轴线对齐。减少右轮锥齿轮大小的方法应该是减少齿轮6的大小即是减少n的值,或是减小a的值使得锥齿轮1与2的齿数比减少。从等式8我们可以发现,当n往低值取时,a值的大小在下降,其极限是当n取1,a=1,b=-1。但是我们知道在圆柱齿轮行星轮结构中n不可能等于1,因为这样外齿轮与内齿轮会全齿圈啮合,但是改变一下图6的结构,使得齿轮4、5和6变为锥齿轮,且将齿轮6的轴线放水平方向,就可以满足n=1的效果了,其实也就是以下这种锥齿轮行星轮结构。

方案二:锥齿轮行星轮结构

上述的计算间接证明了使用锥齿轮行星轮结构来设计差速装置能使得结构设计上也较为合理。锥齿轮行星轮结构,如图8所示,与上面所提到的圆柱齿轮行星轮结构相比有以下几个优点:

1.锥齿轮设计中,1、2锥齿轮的齿数和模数是一样的,3、7锥齿轮的齿数

和模数是一样的,4、5锥齿轮的齿数和模数也是一样的,这样简化了锥

齿轮的设计,同时也避免了不同齿数锥齿轮加工。

2.行星齿轮系中5号圆柱齿轮使用锥齿轮,使得n可以取1,这样就能大

大减少5号齿轮的大小,从而减少7号齿轮的大小,使得结构更为紧凑。

3.锥齿轮行星轮结构的摇臂H减少了一个弯曲部分,减少了零件设计的难

度。

圆锥齿轮行星轮指南车图8

综上所述,最后决定用圆锥齿轮行星轮来设计指南车。

玩具指南车外形尺寸设计

在设计玩具时,不应该将指南车设计得过大,该指南车应该设计在140mm ×140mm×140mm较为合理。在设计玩具指南车的两轮距离和大轮的直径前,应该计算出不同的车轮直径与车宽的比值会如何影响指南车内齿数比的设计。

我们使用圆锥齿轮行星轮来设计指南车,同时假设指南车行驶时,左边的大轮转动,齿轮4输入角度为;右边的大轮转动,齿轮5的输入的角度为,由于圆锥齿轮行星轮固有的性质,使得木仙人相对于车体转动

(以俯瞰地面逆时针为正)

为了使木仙人相对于外部环境保持静止,要求车辆应该转动

(以俯瞰地面逆时针为正)

车轮轨迹图9

假设大轮的直径为d,两大轮的距离为L,且有公式:

当左轮转动,右边的大轮转动时:

()

由于车辆应该转动,所以:

()

(9)为了使等式9时刻成立,而与有没有一个固定的关系(车的轨迹是任意的),所以只有满足:

得出:

(10)所以在设计齿轮1、2和3、7时,应满足式7的关系式。由于上面提到指南车应该设计在140mm×140mm×140mm的空间内,所以初步定车轮直径为99mm,车宽为132mm,得出:

所以齿轮1与2和3与7的齿数比都为3比4。

玩具指南车的锥齿轮设计

玩具指南车的锥齿轮设计中,强度要求较小,因为指南车是一个几乎没有负载的机构。所以在锥齿轮设计过程中,应首先考虑空间的限制问题,再校验强度。

首先设计图8中的差速结构的锥齿轮4、5和6。锥齿轮4和5是一样的,且分别与锥齿轮2和锥齿轮7连接,初步设计连接方式为螺钉连接。在设计锥齿轮

4和5时,应满足在留出连接空间的前提下使得齿轮的大小最小以节省空间,同时也可以使得齿轮7做得小些(齿轮7需要套在齿轮5的外部)。

在整个结构中,有一根贯穿四个齿轮的中心轴,中心轴受力很小,无需通过强度计算出轴的直径。与锥齿轮6连接的摇臂轴需固定在中心轴上,所以中心轴的直径不能太小,初步定轴的直径为6mm。

中心轴穿过锥齿轮4和5,所以齿轮4和5需要在中间留出足够的空间,其

设计如下图所示:

锥齿轮4、5图10

锥齿轮4、5的中间需要留出直径为6mm的轴孔和三个M2的连接螺纹孔,螺纹孔与轴孔需要有一定的径向距离,设计时将M2孔分布在直径为7mm的圆周上,由于传动过程中,齿轮4与齿轮2,齿轮5与齿轮7的转动连接力不大,所以设计三个连接孔便可。在满足连接要求的前提下,将锥齿轮设计得最小,锥齿轮的分度圆初步设计为30,齿数为30,模数应该定标准的第一系列,初步定为1,后面将进行强度校验。

锥齿轮6的设计与锥齿轮4、5的设计相似,应首先满足空间的限制要求。锥齿轮6的大小决定了差速装置的高度,如果锥齿轮6设计得较大,会使齿轮7与右轮轴的距离加长,最后导致齿轮7设计偏大,所以锥齿轮6应该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尽量设计得小些。

锥齿轮6的中心需要穿过一根摇臂轴,摇臂轴的大小初步定为直径3mm,前端为M2.5的螺纹与中心轴相连接。在满足中间开一个直径为3mm的轴孔的要求下,且还需锥齿轮6的当量齿数不发生根切的现象,初步取分度圆直径为16mm,模数与齿轮4、5一样,齿数初步定为16。由于齿轮6是整个系统中最小的齿轮,所以应该优先进行强度校验。设计如下图所示:

锥齿轮6图11

最后锥齿轮4、5、6数据如下:

齿轮6的当量齿数,满足不跟切定律。

齿轮4、5和6设计完后,应该先设计齿轮1和2,且锥齿轮1和2应该尽量设计得小些,这样车轮的轴线才不至于太高,从而右轮的锥齿轮不至于过大。所以锥齿轮1、2应该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地设计得小。

首先设计锥齿轮2,齿轮2与齿轮4连接,且中间还要穿过一根直径为6mm 的中央轴,所以在设计时,要留出连接孔的位置和中间轴的位置。锥齿轮2与锥齿轮4的不同之处是要求齿轮2与齿轮1的齿数比是3比4,所以要求锥齿轮2的齿数是4的倍数,其他的设计要求与齿轮4相似,所以在齿轮4的基础上将齿数增加到4的倍数便可,初步定齿轮2的齿数为32,模数为1,如图所示。

锥齿轮2图12

齿轮2的齿数定后,由于需要满足固定的齿数比,所以锥齿轮1的齿数为24,模数为1。

最后锥齿轮1、2数据如下:

最后设计的锥齿轮3和锥齿轮7,首先设计锥齿轮7。锥齿轮7是套在齿轮5外面,所以锥齿轮7 的齿内圈要比锥齿轮5的齿外圈大,在满足这个要求的前提下应该将齿轮7设计得最小。

由上面的计算得知,锥齿轮5的齿顶圆直径为30.9mm ,则锥齿轮7的分度圆大小为:

同时,还要容得下摇臂轴在中间旋转,摇臂长度为18mm : 摇臂 45.6

设计齿轮的模数为1,所以 必须为4的倍数以满足齿数为整数,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前提下,留出一定的空间余量,将齿轮7的齿数定为52,同时锥齿轮3的齿数为39。

最后锥齿轮3、7数据如下:

文字版式设计课程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版式设计概念 [课程导入] 当我们面对设计主题,有了一个好的设计创意时,接下来就是如何把这一创意表现出来。设计创意的表现元素不外乎图形(或图片)、标题字、正文和色彩,这些,统称为版式设计的四大元素。 可以说,任何具体的设计,最后都会落实到对这四大元素的编排上来。 作为设计专业的学生,每进入到一门新的课程环节,要习惯于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这门课程的学习目的是什么? 这门课程将要解决什么问题? 这门课程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这些要素有什么用? 需要怎样才能使它们结合起来达到设计目的?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进入我们的课程教学! 版式设计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把版面上所需要的设计元素进行必要的编排组合,成为直观动人、简明易读、主次分明、概念清楚的美的构成,使其在传达信息的同时,也传达着设计者的艺术追求与文化理念;从而通过版式设计,给阅读者提供一个优美的阅读“空间”!

何谓版式设计? 版式设计又称编排设计,是平面设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为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环节。版式设计当然要调动各类视觉元素进行形式上的组合排列,但更重要的是:版式上新颖的创意和个性化的表现。同时能够强化形式和内容的互动关系,以期全新的视觉效果。 版式设计的创意不完全等同于平面设计中作品主题思想的创意,既相对独立,又必须服务于其主题思想创意。优秀的版式设计,可以突出作品的主题思想,使之更加生动、更具有艺术感染力。 版式设计涉及到平面设计的各个方面,诸如广告、包装、报纸、杂志、书籍、宣传手册、CI、网页设计等(见图)。 版式设计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版式设计中四大要素的构成关系。 课题设计训练的目的:理解黑、白、灰整体分区概念;点、线、面在版式设计中的运用;各种设计原则及表现;把握具体设计内容与形式表现之间的内在关系,熟练掌握文字与文字、文字与图形、整体与局部之间的构成关系。 总之,通过强化版式设计创意能力,使版式设计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单一走向无限。在创造性的活动中,让设计者能更积极地、主动地参与主题思想表达的版式创意设计,使版式设计更有情趣、更富内涵、更显新颖。 第二节传统中国书的版式

《发动机原理》课程实验报告

《发动机原理》课程 实验报告 系别: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汽车工程学院教学实验中心

学生实验须知 1、实验前必须预习实验指导书中相关的内容,了解本次试验的目的、要求及注 意事项。 2、按预约试验时间准时进入实验室,不得迟到、早退、缺席。 3、不得带食物、饮料等进入实验室,不准穿背心、拖鞋进入实验室。 4、进入实验室后,不得高声喧哗和擅自乱动仪器设备,损坏要赔偿。 5、保持实验室整洁,不准在仪器和桌面上涂写,不准乱丢纸屑,不准随地吐痰。 6、实验室应严格遵守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实验中,若遇仪器设备发生故障, 应立即向指导老师报告,待排除故障后,方能继续实验。 7、实验过程中,若未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仪器设备,导致仪器设备损坏者,将按 学校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8、实验过程中,同组同学要相互配合,认真测取和准确记录实验数据。 9、实验结束后,将仪器、工具清理复位摆正,并清扫工作场地。不得将实验室 的工具、仪器、材料等物品携带出实验室。 10、实验完毕,实验数据经指导老师认可并签名后方能离开实验室。 11、实验报告要求字迹端正、绘图清晰、表格简明、实验结果准确。

实验报告一 专业:学号:姓名:实验日期:指导老师:成绩: 一、实验名称: 二、实验目的 三、实验设备 四、实验数据处理

2、根据实验测量数据,在同一坐标图上绘制速度特性曲线:M e-n,P e-n,g e-n。

五、根据实验,结合理论知识,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当节气门开度变化后,实验测得的数据会发生变化吗?请分析,并设计实验步骤验证。 2.测定及计算发动机的升功率、最大功率、最大扭矩以及转速和扭矩储备系数后,对发动机的动力性能进行评价。 3. 分析充气系数与扭矩特性曲线的相互关系,进一步比较对影响扭矩特性的各种主要因素。

四驱车三维建模及动画仿真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玩具四驱车三维建模及动画仿真 系部机电工程学部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09机械4班 学号 12010904033 学生姓名邹明珍 指导教师周艳琼 2013年06月

摘要 本次设计是基于solidworks 2010版本来进行四驱车的三维建模和工作状态的动画仿真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开拓广大的玩具市场和满足爱车一族的珍藏喜好,。 本毕业设计主要内容是按真四驱车缩小对四驱车进行仿真设计造型,因考虑成本且实现运动和仿真,本设计简化了其结构而设计的四轮驱动模型车。本设计的材料选用塑料,以便减轻车子的负载和降低成本。把原本的动力源发动机改为电机驱动,通过简单的齿轮传动,改变运动方向和速度,使得轮轴的旋转,从而带动车轮的旋转,让车子运动起来,以达对真四驱车的运动仿真。最后一个部份则是对本次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的总结。 关键词:solidworks,三维建模,仿真,四驱车

Abstract This design of which main purpose is to develop the toy market and satisfy the collection of motorists preferences, is based on solidworks 2010 version, feeder of the bottled embryo, 3d modeling and stimulation of the status of the animation.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graduation design is to design simulation modelling according to narrowing the raider buggies. Because of considering cost and realizing the simulation of motions, the design simplifies the structure and designs the four-wheel drive model car. The material selection of this design is plastic , so as to reduce the load and the cost of the car. The motor drive is instead of the source power engine. Through a simple gear transmission, changing the direction and speed of the car, making the rotation of the shaft, so that it can drive the rotation of the wheel, let the car move, and achieve the movement simulation of the true buggies .The last part is summarizing about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and the solutions in this design. Keywords: solidworks , 3d modeling , simulation, four-wheel drive

版式设计构成原理

板式设计构成原理 1.重复与交错 在排版设计中,不断重复使用的基本形或线,它们的形状、大小、方向都是相同的。重复使设计产生安定、整齐、规律的统一。但重复构成的视觉感受有时容易显的呆板、平淡、缺乏趣味性的变化,故此,我们在版面中可安排一些交错与重叠,打破版面呆板、平淡的格局。 2.节奏与韵律 节奏与韵律来自于音乐概念,正如歌德所言:“美丽属于韵律。”韵律被现代排版设计所吸收。节奏是按照一定的条理、秩序、重复连续地排列,形成一种律动形式。它有等距离的连续,也有渐变、大小、长短,明暗、形状、高低等的排列构成。在节奏中注入美的因素和情感--个性化,就有了韵律,韵律就好比是音乐中的旋律,不但有节奏更有情调,它能增强版面的感染力,开阔艺术的表现力。 3.对称与均衡 两个同一形的并列与均齐,实际上就是最简单的对称形式。对称是同等同量的平衡。对称的形式有以中轴线为轴心的左右对称;以水平线为基准的上下对称和以对称点为源的放射对称;还有以对称面出发的反转形式。其特点是稳定、庄严、整齐、秩序、安宁、沉静。 4.对比与调和 对比是差异性的强调,对比的因素存在于相同或相异的性质之间。也就是把相对的两要素互相比较之下,产生大小、明暗、黑白、强弱、粗细、疏密、高低、远近、硬软、直曲、浓淡、动静、锐钝、轻重的对比,对比的最基本要素是显示主从关系和统一变化的效果。 调和是指适合、舒适、安定、统一,是近似性的强调,使两者或两者以上的要素相互具有共性。对比与调和是相辅相成的。在版面构成中,一般事例版面宜调和,局部版面宜对比。 5.比例与适度 比例是形的整体与部分以及部分与部分之间数量的一种比率。比例又是一种用几何语言和数比词汇表现现代生活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抽象艺术形式。成功的排版设计,首先取决于良好的比例: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黄金比等。黄金比能求得最大限度的和谐,使版面被分割的不同部分产生相互联系。 适度是版面的整体与局部与人的生理或习性的某些特定标准之间的大小关系,也就是排版要从视觉上适合读者的视觉心理。比例与适度,通常具有秩序、明朗的特性,予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新感觉。 6.变异与秩序 变异是规律的突破,是一种在整体效果中的局部突变。这一突变之异,往往就是整个版面最具动感、最引人关注的焦点,也是其含义延伸或转折的始端,变异的形式有规律的转移、规律的变异,可依据大小、方向、形状的不同来构成特异效果。 秩序美是排版设计的灵魂:它是一种组织美的编排,能体现版面的科学性和条理性。由于版面是由文字、图形、线条等组成,尤其要求版面具有清晰明了的视觉秩序美。构成秩序美的原理有对称、均衡、比例、韵律、多样统一等。在秩序美中溶入变异之构成,可使版面获得一种活动的效果。 7.虚实与留白 变异是规律的突破,是一种在整体效果中的局部突变。这一突变之异,往往就是整

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报告

汽车发动机拆装实习报告 实习地点:汽车发动机实训室 学生: 班级: 实习时间: 指导教师:杜清元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实习目的: ⒈巩固和加强汽车发动机构造和原理课程的理论知识,为后续 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⒉使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总成、各零部件及其相互间的连接关 系、拆装方法和步骤及注意事项; ⒊学习正确使用拆装设备、工具、量具的方法; ⒋了解安全操作常识,熟悉零部件拆装后的正确放置、分类及 清洗方法,培养良好的工作和生产习惯。 ⒌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习要求: 1.学会汽车发动机常用拆装工具和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

2.学会汽车发动机的总体拆装、调整和各系统主要零部件的正确拆装 3.学会汽车发动机的主要零部件的检查测量 4.掌握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与基本工作原理 5.理解汽车发动机各组成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实习常用工具: 普通扳手、螺钉旋具、锤子、手钳。 二、实习内容 在老师的安排下,我们五个人一组进行发动机的拆装,我们小组拆的是一个四缸直列水冷式发动机,先按要求拆下化油器,由于时间原因,对化油器内部零件没有进行拆装,不过事先我们已经拆装过化油器,这里就没有特别要求。然后卸下分电器等外部零部件,拆下电动机和发电机等组件。然后拆下进,排气只管,卸下气缸罩,然后把两侧的汽油泵以及节温器,这样发动机外部组件基本拆卸完毕。然后按如下要求拆卸机体组件 1)拆下气缸盖13固定螺钉,注意螺钉应从两端向中间交叉旋松,并且分3次才卸下螺钉。 2)抬下气缸盖。 3)取下气缸垫,注意气缸垫的安装朝向。 4)旋松油底壳20的放油螺钉,放出油底壳内机油。

5)翻转发动机,拆卸油底壳固定螺钉(注意螺钉也应从两端向中间旋松)。拆下油底壳和油底壳密封垫。 6)旋松机油粗滤清器固定螺钉,拆卸机油滤清器、机油泵链轮和机油泵。 2、拆卸发动机活塞连杆组 1)转动曲轴,使发动机1、4缸活塞处于下止点。 2)分别拆卸1、4缸的连杆的紧固螺母,去下连杆轴承盖,注意连杆配对记号,并按顺序放好。 3)用橡胶锤或锤子木柄分别推出1、4缸的活塞连杆组件,用手在气缸出口接住并取出活塞连杆组件,注意活塞安装方向。 4)将连杆轴承盖,连杆螺栓,螺母按原位置装回,不同缸的连杆不能互相调换。 5)用样方法拆卸2、3缸的活塞连杆组。 3、拆卸发动机曲轴飞轮组 1)旋松飞轮紧固螺钉,拆卸飞轮,飞轮比较重,拆卸时注意安全。 2)拆卸曲轴前端和后端密封凸缘及油封。

四驱车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说明书 课题名称: 四驱车UG三维设计 系别: 机械工程系 专业: 机电一体化 年级: 2009级 姓名: 向卓军 学号: 200943000073 指导教师: 谢晓华

摘要 本论文主要是在UG软件设计平台上完成玩具四驱车的三维造型设计。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主要对四驱车的各个零部件进行造型设计和着色渲染,最后对各个零部件进行虚拟装配、动态仿真、全局干涉检查。通过对四驱车的系统设计,肯定了UG软件在造型设计、基本特征创建、组件虚拟装配、动态仿真、着色渲染等方面的优势,从而使设计工作直观化、高效化、精确化。并精确证明了UG软件在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UG、三维造型设计、零件装配、动态仿真

目录 第一章:绪论 (3) 1.1产品概述——迷你四驱车的起源 (3) 第二章:UG的简介 (4) 第三章:驱车的造型设计 (6) 3.1四驱车的地盘设计 (6) 3.2四驱车的上盖设计 (6) 3.3四驱车的车轴及车轮设计 (7) 3.4四驱车齿轮传动机构设计 (7) 3.5四驱车电动机设计 (8) 3.6根据底盘设计出导轮,以及螺钉 (9) 3.7尾部的锁紧装置 (9) 3.8其他固定发动机和齿轮保护结构导电片及整体装配 (9) 第四章四驱车的运动仿真 (10) 第五章工程图 (12) 第六章爆炸图 (14) 第七章设计小结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第一章绪论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冲击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水平和生产方式。物质的极大丰富,使人们对各种产品的要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纯功能性的产品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生活需要。艺术的形态、人性化的设计成为大众首选的时尚,二十一世纪是设计的世纪,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出色的造型设计将是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因为它可以创造产品的个性,提升品牌的价值,使产品更具竞争力。 1、1产品概述——迷你四驱车的起源 1982年日本将专业竞技用的无线电摇控赛车加以缩小,去掉转向及摇控装置,成功制造了第一台微型的四轮驱动的赛车,英文的“MINI”,中文是微型的意思。其谐音乃“迷你”于是人们喜欢将微小的东西都叫“迷你”。迷你赛车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以仿真、新颖的外型、强大的动力,闪电般的速度,吸引了成千上万的青少年,风靡了日本。 随着迷你四驱车品种的不断发展,游戏及比赛器材、项目的不断完善,四驱车在全球范围内开始发展起来,日本政府从87年开始正式承认四驱车比赛为国内体育模型正式项目。并每年举行两届“日本杯”迷你四驱车大赛。90年以来在日本还先后举行了三场国际性的迷你四驱车大赛,参加的有日本、韩国、美国、台湾、香港、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及地区。 90年奥迪玩具实业有限公司从日本引进技术,开始生产18、16、19三种系列的迷你四驱车。经过几年的努力,在产品质量方面已达到了日本同类产品水平,某些方面超过了日本,但价格却是日本的1/3。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的四驱车迷已超过千万。 迷你四驱车是按真车缩小32倍,以130电机和两节5号电池为动力的四轮驱动模型车,简称四驱车。英文:4WD。

UG-四驱车模型-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四轮驱动赛车

目录 一概述 (5) 1—1玩具的市场调查 (5) 1—2四驱车简介 (5) 1—3开展玩具四驱车科普活动的社会意义 (6) 1—4玩具四驱车开发的前景 (6) 1—5毕业设计题目的确定 (7) 二玩具四驱车的UG实体建模 (8) 2—1 电动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2—2 开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2—3 电机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3—1 电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 3—2 车身的基本套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 3—3 车壳的实体形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 4—1玩具四驱车零部件的UG实体图 (25) 4—2玩具四驱车的装配图 (33) 4—3玩具四驱车的爆炸图 (34) 三、结论 (36) 四、参考文献 (37)

版式设计概念

第一章版式设计概念 https://www.doczj.com/doc/4310772824.html,/sj/2008/bssj/show.aspx?id=480 [课程导入] 当我们面对设计主题,有了一个好的设计创意时,接下来就是如何把这一创意表现出来。设计创意的表现元素不外乎图形(或图片)、标题字、正文和色彩,这些,统称为版式设计的四大元素。 可以说,任何具体的设计,最后都会落实到对这四大元素的编排上来。 作为设计专业的学生,每进入到一门新的课程环节,要习惯于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这门课程的学习目的是什么? 这门课程将要解决什么问题? 这门课程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这些要素有什么用? 需要怎样结构才能使它们结合起来达到设计目的?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进入我们的课程教学! 版式设计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把版面上所需要的设计元素进行必要的编排组合,成为直观动人、简明易读、主次分明、概念清楚的美的构成,使其在传达信息的同时,也传达着设计者的艺术追求与文化理念;从而通过版式设计,给阅读者提供一个优美的阅读“空间”! 何谓版式设计? 版式设计又称编排设计,是平面设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为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环节。版式设计当然要调动各类视觉元素进行形式上的组合排列,但更重要的是:版式上新颖的创意和个性化的表现。同时能够强化形式和内容的互动关系,以期全新的视觉效果。 版式设计的创意不完全等同于平面设计中作品主题思想的创意,既相对独立,又必须服务于其主题思想创意。优秀的版式设计,可以突出作品的主题思想,使之更加生动、更具有艺术感染力。 版式设计涉及到平面设计的各个方面,诸如广告、包装、报纸、杂志、书籍、宣传手册、CI、网页设计等(见图)。

发动机拆装实习报告2000字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实习目的: ⒈巩固和加强汽车发动机构造和原理课程的理论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⒉使学生把握汽车发动机总成、各零部件及其相互间的连接关系、拆装方法和步骤及注重事项; ⒊学习准确使佣拆装机器工具、量具的方法; ⒋了解安佺操作常识,认识零部件拆装后的准确放置、分类及清洗方法,造就良好赌工作和生产习惯。 ⒌锻炼和造就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习要求: 1.学会汽车发动机常佣拆装工具和仪器机器的准确使佣 2.学会汽车发动机的总体拆装、调整和各系统主要零部件的准确拆装 3.学会汽车发动机的主要零部件的检查测量 4.把握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与基本工作原理 5.理解汽车发动机各组成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实习常佣工具: 普通扳手、螺钉旋具、锤子、手钳。 二、实习内容 在老师的布置下,我泌藉个人一组进行发动机的拆装,我们小组拆的是一个四缸直列水冷式发动机,先按要求拆下化油器,由于时间原因,对化油器内部零件没有进行拆装,不过事先我们已经拆装过化油器,这里就没有特殊要求。然后卸温分电器等外部零部件,拆下电动机和发电机等组件。然后拆下进,排气支管,卸温气缸罩,然后把两侧的汽油泵亦及节温器,这样发动机外部组件基本拆卸完毕。 然后按如下要求拆卸机体组件 1)拆下气缸盖13固定螺钉,注意螺钉应丛两端向中间交叉旋松,并且分3次才卸温螺钉。 2)抬下气缸盖。 3)取下气缸垫,注重气缸垫的安装朝向。 4)旋松油底壳20的放油螺钉,放出油底壳内机油。 5)翻转发动机,拆卸油底壳捞定螺钉(注意螺钉也应丛两端向中间旋松)。拆下油底壳和油底壳密封垫。 6)旋松机油粗滤清器固定螺钉,拆卸机油滤清器、机油泵链轮和机油泵。 2、拆卸发动机活塞连杆组 1)转动曲轴,使发动机1、4缸活塞处于下止点。 2)分别拆卸1、4缸的连杆的紧固螺母,去下连杆轴承盖,注重连杆配对记号,并按顺序放好。 3)佣橡胶锤或锤子木柄分别推出1、4缸的活塞连杆组件,佣手在气缸出口接住并取出活塞连杆组件,注重活塞安装方向。 4)将连杆轴承盖,连杆螺栓,螺母按原位置装回,不同缸的连杆不能互相调换。 5)佣样方法拆卸2、3缸的活塞连杆组。 3、拆卸发动机曲轴飞轮组 1)旋松飞轮紧固螺钉,拆卸飞轮,飞轮比较重,拆卸时注重安佺。 2)拆卸曲轴前端和贵端密封凸缘及油封。

玩具四驱车底座塑料模具设计

第1章绪论 (1) 1.1 引言 (1) 1.2 课题研发背景及意义 (3) 1.3 玩具四驱车底座注塑模设计基本设计思路 (4) 第2章工艺分析 (5) 2.1产品三维造型 (5) 2.2塑件使用材料的分析 (7) 2.3塑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8) 第3章模具设计 (8) 3.1概述 (9) 3.2确定型腔数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注射机型号确定 (9) 3.4注射机及型腔数目的校核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浇口设计 (12) 3.6冷料井的设计 (14) 3.7分型面的设计 (14) 3.8侧向抽芯机构的设计 (15) 第四章和模导向机构设计 (16) 4.1机构的作用 (16) 4.1.1 导向机构的作用 (16) 4.1.2定位机构的作用 (16) 4.2导向机构的总体设计 (16) 4.3导柱的设计 (16) 4.4导套的设计 (17) 4.5导柱与导套的配合形式 (17) 4.6脱模阻力的计算 (17) 第五章模架的确定和标准件的选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模架的选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凹模部分的结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1形式 (20) 5.2.2尺寸的计算 (20) 5.3凸模部分的结构设计 (22)

(精选)最新.尔雅汽车行走的艺术章节答案

2017汽车行走的艺术 由“车”谈起 1【单选题】我国古典神话中,在天庭中担当御用信差的神兽被称为(A)。 A、飞毛腿 B、神行太保 C、甲马 D、飞马 2【单选题】在我国古代传说中,最早指南车的发明人是(C)。 A、力牧 B、大鸿 C、风后 D、常先 3【多选题】车的正确读音是(AC)。 A、chē B、zhū C、jū D、zhē 中国古车史 1【单选题】根据周朝的车制,天子所乘坐的车是由(D)匹马牵引。 A、三 B、四 C、五 D、六 2【单选题】著名的“木牛流马”出现在(C)时期。 A、秦朝 B、汉朝 C、三国 D、南北朝 3【单选题】我国最早关于车的设计手册是(B)。 A、诗经 B、考工记 C、左传 D、尚书 4【单选题】在我国夏朝,主管车的制造、保管和使用的官职是(D)。 A、牧正 B、车副 C、牧副 D、车正 马车基本结构 1【单选题】马车上供乘员上下车的绳子称为(B)。 A、轸 B、绥 C、荐 D、桄

2【单选题】马车中插在轴端孔内、防止车轮外逸的键销称为(A)。 A、辖 B、軎 C、踵 D、伏兔 3【单选题】下列哪个部件不属于轮的组成部分?D A、牙 B、毂 C、辐 D、舆 4【单选题】下列哪个部件不属于马车的行走部分?C A、轴 B、毂 C、舆 D、辐 5【多选题】马车的基本结构包括以下哪几个部分?ABCD A、传动部分 B、承载部分 C、行走部分 D、马具和附件部分 从无到有 1【单选题】一般认为,人类利用轮子大约有(C)的历史。 A、四千年 B、五千年 C、六千年 D、七千年 2【多选题】无轮时代的典型运输方式包括(ABCD)。 A、头顶法 B、挑担法 C、绳曳法 车轮发展简史 1【单选题】在西方学说中,最早车轮的发明人是(C)。 A、古犹太人 B、古埃及人 C、苏美尔人 D、古罗马人 2【单选题】在我国古代传说中,最早车轮的发明人是(A)。 A、力牧 B、大鸿 C、风后 D、常先 3【单选题】在《淮南子?说山训》中,提到我国古代先民是参考(D)的运动而发明车轮的。 A、水滴

发动机拆装实习报告总结

发动机拆装实习总结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实习目的: ⒈巩固和加强汽车发动机构造和原理课程的理论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⒉使学生把握汽车发动机总成、各零部件及其相互间的连接关系、拆装方法和步骤及注重事项; ⒊学习准确使佣拆装机器工具、量具的方法; ⒋了解安佺操作常识,认识零部件拆装后的准确放置、分类及清洗方法,造就良好赌工作和生产习惯。 ⒌锻炼和造就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习要求: 1.学会汽车发动机常佣拆装工具和仪器机器的准确使佣 2.学会汽车发动机的总体拆装、调整和各系统主要零部件的准确拆装 3.学会汽车发动机的主要零部件的检查测量 4.把握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与基本工作原理 5.理解汽车发动机各组成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实习常佣工具: 普通扳手、螺钉旋具、锤子、手钳。 二、实习内容 在老师的布置下,我一组进行发动机的拆装,我们小组拆的是一个四缸直列水冷式发动机,先按要求拆下化油器,由于时间原因,对化油器内部零件没有进行拆装,不过事先我们已经拆装过化油器,这里就没有特殊要求。然后卸温分电器等外部零部件,拆下电动机和发电机等组件。然后拆下进,排气支管,卸温气缸罩,然后把两侧的汽油泵亦及节温器,这样发动机外部组件基本拆卸完毕。 然后按如下要求拆卸机体组件 1)拆下气缸盖13固定螺钉,注意螺钉应丛两端向中间交叉旋松,并且分3次才卸温螺钉。 2)抬下气缸盖。 3)取下气缸垫,注重气缸垫的安装朝向。 4)旋松油底壳20的放油螺钉,放出油底壳内机油。 5)翻转发动机,拆卸油底壳捞定螺钉(注意螺钉也应丛两端向中间旋松)。拆下油底壳和油底壳密封垫。 6)旋松机油粗滤清器固定螺钉,拆卸机油滤清器、机油泵链轮和机油泵。 2、拆卸发动机活塞连杆组 1)转动曲轴,使发动机1、4缸活塞处于下止点。 2)分别拆卸1、4缸的连杆的紧固螺母,去下连杆轴承盖,注重连杆配对记号,并按顺序放好。 3)佣橡胶锤或锤子木柄分别推出1、4缸的活塞连杆组件,佣手在气缸出口接住并取出活塞连杆组件,注重活塞安装方向。 4)将连杆轴承盖,连杆螺栓,螺母按原位置装回,不同缸的连杆不能互相调换。 5)佣样方法拆卸2、3缸的活塞连杆组。 3、拆卸发动机曲轴飞轮组

组装四驱车(一)

教学设计

开展四驱车科普活动,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四驱车模竞赛运动集力学、机械学、电学、电磁学、材料物理学、空气动力学、美学、行为学为一身,具有很强的知识性、趣味性、是培养青少年动手技能的好方法,是素质教育的有效补充。国家教委、国家体委非常重视。从96年开始将此项活正式列为第年的车模比赛活动。这样,一个蓬蓬勃勃的四驱车科普活动在全国普遍兴起。 可以掌握大量有关汽车制造、汽车构造及汽车驾驶的知识,使学生开拓视野,提高综合素质为振兴祖国的汽车工业做出应有的贡献。汽车工业是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综合标准。汽车工业与其它工业如机床、仪表、仪工、冶炼等行业息息相关。从汽车的各个发展阶段看,各个时代的汽车代表着不同时其工业的发展水平,特别是现在各国汽车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各汽车厂商都在想尽开发办法推出外型好,低排放,低污染,油耗小的汽车,孩子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我国汽车业的振兴与发展靠未来的一代。培养他们对模型车的爱好和兴趣,对于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将来振兴祖国的科技事业来讲都是一件大好事,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职责。 具有极强的趣味性,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既能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又能培养他们拼搏向上,自立自强的精神。能培养孩子们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综上所述,开展四驱车科普活动,不仅是提高广大青少年科技素质的需要,也是培养他们成为21世纪国家栋梁之材的实际措施,同是还是落实科技兴国的实际步骤。 三、四驱车的组装程序:(教师引领学生组装) 1、基本工具的正确使用:认真地切剪零件,要把切完后的零件切口凹凸不平多余的部份去掉,以便发挥其功能。正确地组装零件(一定要看清楚说明书的安装示意图) 2、底盘型号: A:八孔底盘---是最新式系列超级底盘的标准型。可装前倾角导轮,多用于全覆盖车和小径的赛车,低重心,车速快,轻量化; B:TZ底盘---是八孔底盘的加强型,结构结实、长度最长(比八孔长出约4mm),半圆形电池室,衙心低,散热好,可安装中翼; C:FM底盘---是最新式系列底盘的第一种前置马达型,为克服高速行驶或转弯,上、下坡时车头抬起而设计; D:力士底盘---是最宽的底盘,稳定性好风吹草动轴(前后轴)有独立的轴舱;E:力威底盘---是98年最新的底盘,马达可经从下面装卸,奥迪公司生产和力威底盘较之日本的同类产品更结实、科学。 *特别介绍力士底盘的特点: a.车底加强肋条X型; b.重量轻; c.车底距地面高5mm; d.在多弯道的跑道中性能优越; e.行驶时与在面产生负压,空气动力效果好,稳定性好。 底盘是整个四驱车的基础,一切零件都要装在此之上,才成为完整的车,并确定各部件相对位置。 底盘装配: 1、六角轴(前、后车轴)* 2、铜轴套*4、轮毂*4、轮胎*4、塑胶介子。行使部分的总作用:学生听讲学生组装学生总结

课程设计说明书_指南车

课程设计—玩具指南车设计 :峻彬 班级:机制0808班 学号:U200810678 指导老师:家军 华中科技大学

目录 一、指南车简介....................................................................................................... - 2 - 二、指南车设计参数要求....................................................................................... - 2 - 三、指南车转弯运动学........................................................................................... - 2 - 四、指南车设计方案汇总....................................................................................... - 3 - 定轴指南车方案—宋代指南车........................................................................ - 3 -差动式指南车方案—五十年代的指南车........................................................ - 4 -五、指南车设计方案的比较和选择....................................................................... - 5 - 指南车设计方案比较........................................................................................ - 5 -指南车设计方案的选择.................................................................................... - 6 -六、玩具指南车详细设计....................................................................................... - 6 - 差动齿轮系方案选择........................................................................................ - 6 -玩具指南车外形尺寸设计................................................................................ - 9 -玩具指南车的锥齿轮设计.............................................................................. - 10 -锥齿轮强度校验.............................................................................................. - 14 -其他重要结构设计.......................................................................................... - 17 -七、参考文献......................................................................................................... - 18 -

汽车发动机结构原理认知实验报告

本科生专业技能拓展训练项目实验报告 活塞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等组成

ii配气机构:根据发动机的工作顺序和工作过程,定时开启和关闭进气门和排气门,使可燃混合气或空气进入气缸,并使废气从气缸内排出,实现换气过程 iii燃料供给系统:根据发动机的要求,配制出一定数量和浓度的混合气,供入气缸,并将燃烧后的废气从气缸内排出到大气中去? iv润滑系统:是向作相对运动的零件表面输送定量的清洁润滑油,以实现液体摩擦,减小摩擦阻力,减轻机件的磨损。 v冷却系统:用是将受热零件吸收的部分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 Vi点火系统: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是靠电火花点燃的,为此在汽油机的气缸盖上装有火花塞,火花塞头部伸入燃烧室内. vii启动系统:发动机由静止状态过渡到工作状态,必须先用外力转动发动机的曲轴,使活塞作往复运动,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燃烧膨胀作功,推动活塞向下运动使曲轴旋转 4、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

5、常用的汽车环保技术 i 通过氧传感器对喷油量进行闭环控制。应用车型:所有的电喷发动机都采用此技术 ii 采用缸内直喷技术(FSI )。应用车型:迈腾、宝马760Li 。 iii 对点火提前角进行控制?应用车型:绝大多数电喷发动机都应用了此技术,做的比较 好的是宝马。 iv 曲轴箱通风.应用车型:全部车型。 v 二次空气喷射。应用车型:绝大部分车型。 vi EGR 废气再循环控制。EGR 废气再循环控制。 vii 汽油蒸汽排放控制(EVAP )。应用车型:所有车型。 诚 减速断油控制。应用车型:所有车型。 ix 可变正时和可变气门升程。应用车型:应用此技术的车型很多,典型的是本田雅阁 (VTEC )。 6收获与总结; 通过这次小学期的大学生技能训练拓展,是我增长了很多知识。由于选择了考研,所 以势必会进气行程 压缩过程 做工过程 排气过程

《版式设计与编排》教案

一、课程进度计划表 二、教案正文 第一章版式设计概念 1.教学目的:通过理论传授使学生了解版式设计是一种重要的视觉表达语言,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掌握版式设计的基本概念及传统中国书的版式设计形式。 2.教学重、难点:(1)重点:版式设计概念的理解;(2)难点:传统中国书的版式。 3.教学方法、手段:教师讲授(√),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多媒体教学(√),当堂测验(√),提问式教学(√),实验(√)。 [课程导入] 当我们面对设计主题,有了一个好的设计创意时,接下来就是如何把这一创意表现出来。设计创意的表现元素不外乎图形(或图片)、标题字、正文和色彩,这些,统称为版式设计的四大元素。 可以说,任何具体的设计,最后都会落实到对这四大元素的编排上来。 作为设计专业的学生,每进入到一门新的课程环节,要习惯于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这门课程的学习目的是什么? 这门课程将要解决什么问题? 这门课程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这些要素有什么用? 需要怎样才能使它们结合起来达到设计目的?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进入我们的课程教学! 版式设计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把版面上所需要的设计元素进行必要的编排组合,成为直观动人、简明易读、主次分明、概念清楚的美的构成,使其在传达信息的同时,也传达着设计者的艺术追求与文化理念;从而通过版式设计,给阅读者提供一个优美的阅读“空间”! 第一节版式设计概念 一、什么是版式设计 版式设计又称编排设计,是平面设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为艺术设计专业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版式设计当然要调动各类视觉元素进行形式上的组合排列,但更重要的是:版式上新颖的创意和个性化的表现。

发动机实验报告

篇一:发动机实验报告 柴油机性能试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柴油机负荷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柴油机负荷特性的试验方法。了解电涡流测功机、油耗仪、转速传感器、扭矩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原理和使用方法。 2.熟悉负荷特性试验测试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方法,绘制柴油机负荷特性曲线并分析其经济性。 二、实验原理 当转速n保持不变时,柴油机某些性能参数随负荷的改变而变化的关系称为负荷特性。 三、实验设备 1.试验用柴油机一台。 2.功率测量设备:电涡流测功机 3.燃油消耗量测量:油耗仪 4.转速测量传感器。 5.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 6. fc3000发动机测控系统。四、实验步骤 1.开机 (1)检查发动机和测功机各连接件的螺丝和螺栓的松紧度、如发现过松须将其拧紧。 (2)先将测功机冷却水进水阀打开。 (3)将油耗仪电源打开。 (4)将启动稳压电源插头插到墙上的插座中,合上开关。 (5)打开控制台电源、将控制台下油门励磁控制仪打开、励磁电源开关打开、(注意:如果测功机冷却水未开、当油门励磁控制仪打开时会出现报警现象、这时需将测功机冷却水进水阀打开、复位可消除) (6)将启动钥匙顺时针转到底启动发动机,逐步将转速升高至标定转速。 2.实验 (1)机器发动起来后,首先将控制模式选定“n/m”方式,将转速设定为2200r/min,扭矩设定为最大负荷点的数值,使柴油机在该状态运行2-3分钟,待热稳定后记录一次数据。 (2)将扭矩设定为次大负荷点的数值,使柴油机在该状态运行2-3分钟,待热稳定后,将控制切换到“m / n”模式, 使柴油机在该状态运行2-3分钟, 待工况稳定后,记录一次数据。(3)按上述步骤逐渐减小负荷测量,直到负荷特性曲线上的实验点全部做完,共做10个工况。在试验中,每调节一次负荷,应同时调节油门位置,使转速保持不变。 各次测量均需同时记录下列参数:功率pe、扭矩te,燃油消耗量b、燃油消耗率be、排烟温度、机油温度等,一起填入表1所示的表格中。 3.关机 (1)先将加到发动机上的扭矩慢慢卸下、同时转速也慢慢卸下。(注意:不可一下子卸下来、须慢慢往下调节;不可先将转速值卸至零点、应先将扭矩值卸至零点、再将转速卸下方可停机。) (2)发动机停下来后如不再做实验、将励磁电源关闭。 (3)关闭控制台电源、测功机进水阀、油耗仪电源、稳压电源。 1.原始实验数据及整理结果。 表一柴油机负荷特性数据处理表 柴油机速度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柴油机速度特性的试验方法。了解电涡流测功机、油耗仪、转速传感器、扭矩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原理和使用方法。 2.熟悉速度特性试验测试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方法二、实验原理 在节气门开度不变时柴油机的有效功率pe、转矩t、每小时耗油量、燃油消耗率随转速n变化。

版式设计、原则、形 完整思想

版式设计什么是版式设计、原则、形完整思想 版式设计是现代设计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视觉传达的重要手段,表面上看,它是一种关于编排的学问;实际上,它不仅是一种技能,更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统一。版式设计可以说是现代设计者所必备的基本功之一。 1.什么是版式设计 所谓版式设计,就是在版面上,将有限的视觉元素进行有机的排列组合。将理性思维,个性化地表现出来;一种具有个人风格和艺术特色的视觉传送方式。传达信息的同时,也产生感官上的美感。版式设计的范围,涉及到报纸、刊物、书籍(画册)、产品样本、挂历、招贴画、唱片封套和网页页面等平面设计各个领域. 2.原则 1.思想性与单一性 排版设计本身并不是目的,设计是为了更好地传播客户信息的手段。设计师以往中意自我陶醉于个人风格以及与主题不相符的字体和图形中,这往往是造成设计平庸失败的主要原因。 2.艺术性与装饰性 为了使排版设计更好地为版面内容服务,寻求合乎情理的版面视觉语言则显得非常重要,也是达到最佳诉求的体现。构思立意是设计的第一步,也是设计作品中所进行的思维活动。主题明确后,版面构图布局和表现形式等则成为版面设计艺术的核心,也是一个艰难的创作过程。怎样才能达到意新、形美、变化而又统一,并具有审美情趣,这就要取决于设计者文化的涵养。所以说,排版设计是对设计者的思想境界、艺术修养、技术知识的全面检验。 版面的装饰因素是由文字、图形、色彩等通过点、线、面的组合与排列构成的,并采用夸张、比喻、象征的手法来体现视觉效果,既美化了版面,又提高了传达信息的功能。装饰是运用审美特征构造出来的。不同类型的版面的信

息,具有不同方式的装饰形式,它不仅起着排除其他、突出版面信息的作用,而且又能使读者从中获得美的享受。 3.趣味性与独创性 排版设计中的趣味性,主要是指形式的情趣。这是一种活泼性的版面视觉语言。如果版面本无多少精彩的内容,就要靠制造趣味取胜,这也是在构思中调动了艺术手段所起的作用。版面充满趣味性,使传媒信息如虎添翼,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传神功力,从而更吸引人,打动人。 趣味性可采用寓意、幽默和抒情等表现手法来获得。 独创性原则实质上是突出个性化特征的原则。鲜明的个性,是排版设计的创意灵魂。试想,一个版面多是单一化与概念化的大同小异,人云亦云,可想而知,它的记忆度有多少?更谈不上出奇制胜。因此,要敢于思考,敢于别出心裁,敢于独树一帜,在排版设计中多一点个性而少一些共性,多一点独创性而少一点一般性,才能羸得消费者的青睐。 4.整体性与协调性 排版设计是传播信息的桥梁,所追求的完美形式必须符合主题的思想内容,这是排版设计的根基。只讲表现形式而忽略内容,或只求内容而缺乏艺术表现,版面都是不成功的。只有把形式与内容合理地统一,强化整体布局,才能取得版面构成中独特的社会和艺术价值,才能解决设计应说什么、对谁说和怎样说的问题。 强调版面的协调性原则,也就是强化版面各种编排要素在版面中的结构以及色彩上的关联性。通过版面的文、图间的整体组合与协调性的编排,使版面具有秩序美、条理美,从而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 形式与原理 1.重复与交错 在排版设计中,不断重复使用的基本形或线,它们的形状、大小、方向都是相同的。重复使设计产生安定、整齐、规律的统一。但重复构成的视觉感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